標籤:

金立兩大命門:混亂的產品定位與孱弱的品牌形象

金立兩大命門:混亂的產品定位與孱弱的品牌形象

一口氣推出8款新機,還都是「全面屏」,這事兒今年誰干過?目前只有金立。

11月26日,金立冬季新品發布會秀出大手筆:發布S、M、F、金鋼四個系列,共8款「全面屏」手機。而零售價格上也足夠「全面」,從999元到4399元覆蓋了低中高全價位段。

在金立看來,此次「全面」的全面屏策略應該是很好地覆蓋了幾乎所有用戶,是金立順應全面屏趨勢的一次重要動作。

誠然,全面屏似乎成了今年各手機廠商新品發布的主旋律。無論是iPhone 、三星,還是華為、OV、小米,幾乎所有的主流手機廠商都推出了1款或多款全面屏手機。不過,「全面」就真的能攪動市場嗎?

事實上,金立此前已經推出過主打全面屏的M7,但市場反響相比vivo X20、OPPO R11s等產品,均略遜一籌。從2017年前三個季度及雙十一期間各手機品牌的戰績來看,金立今年的增長也相當緩慢,並未延續去年的勢頭。

有業內人士在分析國內主手機要品牌發展現狀時表示,金立急需改變品牌影響力及線下渠道面臨的窘境。

此次,金立連發8款「全面屏」產品,或許就是想保障出貨量,至於產品定位和品牌形象,想必是為了給數據讓路。與其說這是金立的策略,倒不如說是市場增長緩慢導致心理急切而放出的「昏招」。

表面看起來,金立是在年底前打出了一套「王炸」,但它忘了,往往「王炸」後面飛來都是兩個字:「不要」。

混搭營銷,剛起的商務范兒可能要丟

為什麼,原本看似穩妥的牌路突然變了?

金立近兩年一直在努力打造「商務」、「安全」這兩大概念,並且也開展了一系列相對應的營銷策略。值得肯定的是,金立手機的出貨量在過去一年得到一定幅度的增長。

去年,以馮小剛、徐帆夫婦加持的金立M2017等代表作,讓金立的「商務」、「安全」概念開始向廣泛用戶群滲透。Counterpoint研究總監閆占孟認為:「金立的『安全加密晶元』,配合上軟體方面的支持,成為移動安全領域的佼佼者。」看得出來,金立一直主推的概念已經有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2017年伊始,金立的發展腳步卻沒有那麼順利,剛剛建立起來的商務范兒也沒有得到進一步夯實。需要注意的是,金立此次全面屏「8連彈」已經顯露出戰略和戰術的混亂,一旦推動有可能會對其商務品牌的樹立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

首先從產品本身來看,金立發布的8款產品包括主打商務的旗艦機M7(楓葉紅版)和M7 Plus(4399元),高端四攝的全面屏拍照旗艦S11S(3299元)和S11(1799元),以及金立金鋼2(1799元)、金剛3(1399元)、F6(1299元)和F205(999元)。

可以說,這樣的產品組合從價格和目標對量來看,的確覆蓋了高中低三個不同的檔位。金立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劉立榮給出的判斷是:全面屏的市場趨勢,明年會迎來更多革新。而金立希望能夠通過這種「全面」的戰略,達到滿足所有用戶群體不同需求的目的。

針對劉立榮對市場的判斷,業內人士普遍表示認同,但對於金立這次的打法,卻給出了不同看法。

「金立的想法理論上說得通,目前市場上都在做全面屏,有的做高端有的做低端,而金立索性高中低全做。」 通信行業專家孫永傑對懂懂筆記表示,但是能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就要單說了,還是要看其產品的用戶體驗,與同等價位段產品比較後是否具有獨到的優勢,否則就是想當然。

那麼問題就來了,金立此次發布的8款產品,並不是每一款產品在相應的價位段,與友商相比都具有獨特的優勢。

以此次更新顏色的金立M7為例。實際上,M7在國慶期間就已經在售,作為金立首款全面屏旗艦產品,頗受金立重視,不僅投放了大量的廣告,還邀請劉濤作為代言人,以此保證其在關鍵促銷節點能有亮眼的銷售數據。

從懂懂筆記獲得的迪信通10月份相關數據來看,M7在2501~3000元價位檔銷量排名第三。看起來這是一個不錯的成績,但卻經不起推敲。

從在該價位段的份額上來看,排在前面的vivo X20份額為3.6%,OPPO R11的份額為5.1%,而M7——只有0.4%。

請注意這一點:vivo X20與金立M7幾乎是同一時間上市的全面屏產品,而市場份額和增長的差距卻令人咋舌。

此外,就像文章開篇提到「全面屏」時打了引號,有業內人士這樣吐槽:並不是所有的18:9都能叫做全面屏。觀察金立這次8款新品可以發現,其中能夠真正稱得上全面屏的也就一兩款。在「實在」這件事兒上,鎚子科技CEO羅永浩做得可能更好一點,至少他坦承堅果 Pro2是「almost全面屏」。

其次從行業發展趨勢來看,金立此次「全面」全面屏的打法與市場主流廠商打造爆款的做法是相逆的。在前幾年,機海戰術的確是搶佔市場份額的通用方式,一家廠商往往會有5、6條產品線、幾十款不同的產品砸向市場,這樣的戰略可以保證基本的出貨量。

但時移世易,隨著智能手機市場的更迭和消費趨勢的變化,近年來包括蘋果、華為、小米、OPPO在內的各個主流手機廠商,其產品策略都是打造爆款,再輔以其他產品,也就是業界常說的「二八原則」。

蘋果自然不用贅述,這次以OPPO為例,Counterpoint數據顯示其2016年總體出貨量過億,而R9的單品銷量也超過千萬。也因為OPPO R9和R11等每年1-2款爆品的策略,OPPO在用戶心裡的「拍照」概念已越發深入。所以,只有將企業80%的資源和力量集中於一兩款爆款上,才能鑿穿市場。

相反,金立雖然也強調旗艦產品,但推出的8款手機中同時兼有商務旗艦和時尚旗艦,高中低覆蓋、大而全的做法並不能很好地突出它的「商務」和「安全」概念,反而很容易造成產品定位混亂的結果。

這對於一直看好金立產品策略的業內人士來說,是捏著一把汗的。面對金立這種混搭營銷的做法,有資深業內人士對懂懂筆記表示:「從金立的做法可以反推,很可能是它去年的出貨情況出現了混亂,並沒有形成商務、安全的品牌形象, 所以在今年銷量不盡如人意的情況下,必須要用機海戰術來保障基本出貨量。」

假如真如該人士所分析的那樣,明年對於金立來說無疑將面臨棘手的局面。要知道,去年還在玩「套娃」戰術的魅族,今年也開始祭出「爆款」打法,這從側面反映出,機海戰術幾乎無法行得通。

後勁不足,預期的協同效應恐難成行

分析金立過去兩年來的發展曲線,或許對於更多人會有借鑒意義。

2015年,金立通過對產品的打磨和產品線的不斷梳理,產品持續升級更新,並在M和S兩個系列中推出過幾款爆品。資料顯示,僅M5一款產品的出貨量就達到了200萬左右,全產品總出貨量突破了3000萬台。時任金立總裁盧偉冰曾強調,2015年對金立來說意義重大。

從2015年到2016年,憑藉對產品趨勢的把握和營銷的配合,金立與OPPO、vivo、華為等廠商在線下市場得到了銷量的持續突破。尤其是2016年,金立開始增加市場營銷投入,比如針對旗艦產品突出產品定位,在各種渠道投放創意廣告,冠名或贊助四大衛視的熱門綜藝節目《歡樂喜劇人》等,畫龍點睛之筆包括簽約馮小剛、「達康書記」等符合產品定位的代言人。

憑藉這些努力,金立在2016年也取得了一定的增長。根據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的數據顯示,2016年金立出貨量達到4000萬台,相對2015年增幅約21%。雖然與OV(分別是109%和78%)的增幅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但這個成績對於金立來說已經很不錯了。

可以看出,金立大手筆的營銷投入也帶來了相應的市場反饋。上述業內人士認為,金立2016年的增長與其營銷投入是分不開的。然而,2017年金立的營銷投入開始削減,很快就在其銷售數據上有所體現。這反應出金立的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在市場競爭中後勁不足。

2017年以來,金立不僅在線上渠道遲遲沒有成績,而且在其原本的優勢所在——線下渠道,也沒有延續去年的增長勢頭。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DC發布的今年國內第三季度的手機出貨量數據顯示,前五名的廠商拿走了76%的市場份額,其餘手機廠商只能分食剩下的24%。IDC方面認為:國內手機市場已經呈現高度集中化趨勢,前五家廠商拿走四分之三的市場份額且仍呈現增長態勢,而其餘手機廠商的銷量會繼續萎縮,未來生存將陷入困境。

這其中,就包括金立,它與剩餘廠商的份額仍在逐漸被擠壓。

另外,從蘇寧線下門店的銷售數據來看,在10月份的數據中,排名前十的品牌分別是華為、蘋果、榮耀、小米、vivo、OPPO、三星、魅族、華碩以及金立。令人擔憂的是,金立甚至排在了魅族和華碩的後面,這絕對是金立始料未及的。

另外,在線上渠道方面,無論是618還是雙十一,幾乎各大榜單上都很難看到金立的名字,即便是今年年中的重磅產品S10,也沒有收到很好的市場反饋。

實際上,懂懂筆記通過線下走訪發現,S10在上市初期銷量還不錯,但後來或許是受到了其代言人薛之謙相關事件的負面影響,銷量沒有出現更大的增長。

同樣,在線上渠道方面金立也顯得競爭乏力。可以看到,同樣深耕線下的OV早已布局線上,而且已經初見成效。今年京東雙十一數據顯示,總榜最終排名為榮耀、小米、蘋果、華為、vivo、三星、鎚子、OPPO、魅族、360。也就是說,OV在線上促銷的關鍵節點也可以分一杯羹,而金立就沒有那麼幸運。

當然,並不是說雙十一榜單沒有金立,就意味著金立線上的銷量在11月沒有增長。根據金立方面的介紹,今年11月其在京東平台的銷量同比增幅達到50%。當然,懂懂筆記就不去深究這同比增長50%背後的基數了。

需要強調的是,金立的困境不只在國內,其在印度市場的表現也是每況愈下。根據IDC數據顯示,國內手機品牌中,小米在印度市場已經與三星平分秋色,OV的份額也在不斷增長,這些都給同樣發力海外市場的金立帶來猛烈衝擊,導致金立在印度的優勢逐漸縮減。

在此次發布會上,懂懂筆記注意到一個細節,金立邀請參會的國內媒體都被安排在二樓,而有一批印度媒體卻是在前排的位置。這足以表明,金立對印度市場的現狀感到緊張,同時也格外重視當地媒體對於金立的宣傳。

分析導致金立2017年銷量增長緩慢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是來自市場外部的壓力,就像IDC所言五大廠商擠佔了其餘廠商的份額,其中小米再次崛起所獲得的份額增長,一大部分就來自於二三陣營的手機廠商;其二是金立內部削減了營銷方面的投入,最明顯的變化是贊助的綜藝節目從東方衛視轉移到深圳衛視,營銷跟不上自然會影響到產品的銷售。

但歸根結底最重要的,還是金立的品牌影響力沒有達到相應的水平。「手機品牌不分線上線下,能否賣得好主要是看其品牌影響力。線上只是一種發展趨勢,能夠與線下形成聯動效益,小米為什麼現在敢做線下門店,就是因為在線上積累了一定的品牌影響力。」孫永傑對懂懂筆記表示。

可以說,品牌影響力在線上線下是不可分的,而金立目前缺少的就是品牌影響力。

不過,懂懂筆記認同的是,金立也開始重視線上渠道的拓展,並與京東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多渠道力推金立產品。只是,渠道布局是一個慢功夫,它的成效依舊是產品力在市場中的折射,需要一段時間去積累沉澱。

8張「全面屏」牌局已經離手落定,金立接下來需要做的,就是與時間賽跑。

——————————————————————————————————

微信關注公眾號「懂懂筆記」每天第一時間為您奉上最新最熱的科技圈資訊~

多年財經媒體經歷,業內資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眾多,信息豐富,觀點獨到。

發布各大自媒體平台,覆蓋百萬讀者。

《小米生態鏈戰地筆記》、《微信思維》、《微信力量》三本暢銷書的作者。


推薦閱讀:

60億營銷費用,金立為何就是比不過OPPO和vivo?
薛之謙代言手機黑馬?2017中國手機銷量冠軍或再度易主!
金立裁員50%,最高補償14萬:就算倒下,也要倒的體面
一年入手20台手機,「最坑」的竟然是這5款!
線下市場成競爭焦點,金立「金鑽俱樂部」殺傷力幾何?

TAG:金立手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