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該從三原色看到的,恐怕不該只有三原色
短短一個多月以前的2017年10月8日,一家河南南陽華龍高級中學舉辦了一場手機銷毀大會。
在場的人,任誰也不會想到,這一場給自己學校耀武揚威的大會,竟會成為中國教育行業公信力毀滅的開端。
十幾天以後,2017年10月26日,
@溫柔
發布了《中國到底有多少個楊永信》,揭開了戒網癮學校黑幕的蓋子。
11月6-7日,攜程親子園虐童視頻紅遍網路。
11月12日,湖南沅江第三中學,一位尖子生持刀刺死了自己的班主任。
11月14日,湖南桃江第四中學群體性肺結核事件傳遍網路。
11月23日夜,紅黃藍幼兒園教師虐童事件爆發。
短短兩個月之間,六場公共事件,全部涉及教育行業。
教育行業的公信力塌了。
除去尖子生持刀刺死班主任的事真相不明以外,其餘五場公共事件,罪魁禍首都是學校,是老師,是教育行業的從業者。
我害怕。
我害怕現在的老師,害怕現在的學校。
我也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了,不遠的未來,我也要結婚,養孩子了。
可現在教育行業這個樣子,我他媽怎麼敢結婚,萬一生了孩子,我他媽根本不敢送學校。
我不知道,是怎樣的老師,怎樣的校長,才能做出這種種人神共憤的舉動。
我也不知道,是怎樣的利益,才能驅使一大群人民教師做出這種只有魔鬼才能做出的行為。
我只記得恩格斯說過
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家就會大膽起來。
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死的危險。
可是,他們是老師,他們不是資本家。
為什麼他們會為那點蠅頭小利出賣靈魂?
為什麼教師這種崇高的職業里,會混進此等敗類?
為什麼?
那他媽,是一群孩子!是一群未來的希望啊。
你們怎麼下的去手,怎麼做的出這種恐怖的事情?
為了多掙那一點點錢?還是為了那一點點名?
只為了這麼點東西,你們就出賣了自己的靈魂與「教師」這兩個字的聖潔?
我想,即使再過五百年,我也永遠不能理解。
我不知道,現在的老師是怎麼了。
曾經的我很尊重老師。
提到老師,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教書育人。
可我永遠想不明白原本教書育人的老師里,怎麼會混進這種可怕的......東西?
是老師變壞了,還是壞人變成老師了?
我很想知道,中國的教育行業入門門檻是不是出了問題?
或者說,問題並不出在考試上,而出在對老師的監察上?
是,評論區里說得對,幾件事里作惡的人大多稱不上老師。
可為什麼,這群稱不上教師的人卻在行使教育孩子當老師的事實?
大部分的校長也是要從當老師做起,一步一步幹上來的。
非要說的話,只有豫章書院那群人稱不上老師。
可他們不也用另一種令人髮指的手段行使了本來應該屬於老師的職責?
所以即使算不上老師,也要算教育行業從業人員。
我從沒想把矛頭指向老師這個群體。
老師是不會變壞的,因為好老師我也認識幾個。
可壞人卻真的變成了老師,或者與老師地位相似的別的什麼職位,這才是教育行業真正出問題的原因。
教育的入門門坎真的太低了,監察也真的太不健全了。
所以我真的想問問
中國的教師資格證,是不是太好考了點?
道德考核是不是也太容易通過了些?
或者說,教師資格考試根本就不存在道德考核?
又或者說,那些道貌岸然的履行屬於老師的教育義務,教育孩子的,根本就是一群畜牲?
紅黃藍的事是很令人氣憤,可難道我們該僅僅為這件事氣憤,卻不去看事情背後的問題么?
我想不能。
當你在家裡看到一隻蟑螂的時候,你們家裡一定已經有兩萬隻蟑螂了。
那,當短短兩個月內,爆發六場教育相關的公共事件的時候,又該有多少還沒被發現的惡人躲在暗中偷笑?
我突然覺得一股寒氣直貫天靈,渾身上下涼的通透刺骨。
因為這個答案我回答不出來,我只知道,怕是數以十萬。
為什麼這麼多的......畜生,魔鬼,會混進教育我們未來希望的隊伍當中?
為什麼原本教書育人的老師會變成這樣的東西?
我永遠也想不通。
可我只覺得冰冷刺骨,冷徹心扉。
有太多太多的事,我永遠不能理解。
可還有更多更多的事情,我永遠不能接受,永遠不會接受。
我想,每個心中尚有正義感存在的人,也永遠不會接受。
評論區說我攻擊老師,黑教育行業。
對不起,您們過度解讀了。
我想表達的是:教師隊伍里有許許多多壞了這鍋粥的老鼠屎,我們必須對這些老鼠屎進行一次徹底的篩查和清理,之後再建立起嚴格的監管機制,監察那些已經上了講台的,有教師資格的,或者沒有的人,從根源上,杜絕這類事件再發生。
不然難道你們準備就這麼不管那些明知存在的老鼠屎,只是把這鍋粥一股腦喝下去?
也許你運氣夠好,遇不到老鼠屎。
可遇到的人呢?
這不是一種「何不食肉糜」一般的誤讀么?
粥里有老鼠屎,可不該是輕飄飄一句「個例」就能說過去的。
那是必須把老鼠屎挑出來或者把粥倒掉才能解決的。
教師行業,這種必須存在的行業,當然不能直接倒掉,那隻能精細的找出老鼠屎,再把他們挑出來丟掉,這才是我的中心論點。
推薦閱讀: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將何去何從
※4月4日新聞匯總
※如何看待人民日報發文稱「失去奮鬥,房產再多我們也將無家可歸」?
※呂梁「關注小環境、共享大健康」第30個愛國衛生月集中宣傳活動
※給國內親友繼續報道,今天正式公布me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