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媒體為英國汽車操碎了心,然並卵……

各國媒體為英國汽車操碎了心,然並卵……

來自專欄 汽車文化

1972年的《automobile quarterly》汽車雜誌出了一個策劃,名字就是《英國汽車怎麼了?》。策劃中,邀請了4位資深的汽車行業編輯,既有來自英國本土的,也有跨國背景的,從各方面給當時江河日下的英國汽車行業把把脈。讓我們看看當時的專業人士,是怎麼點評的吧。

全球大背景

回到50年前的1970年代,仍然正是二戰後經濟發展的黃金年代。雖然石油危機的風暴正在醞釀,但是消費者們對汽車的需求,仍然非常旺盛。

全球汽車產業的格局中,德系汽車開始逐漸恢復昔日的能量,日系汽車正在崛起,而作為戰後受損最小,恢復最快的汽車出口大國,英國,則由於各種內部因素,日漸西山,逐漸從主角跌落到邊緣的角色。

一圖勝萬言,上圖為1950-1970美國進口汽車按產地國家和地區劃分的比例圖,猜猜紅色的那位是誰?英國汽車,從90%的市場份額跌落到7%!

一切都是人的問題。

「往日的桂冠,已經破舊不堪」,就像原文中怒其不爭的編輯們感慨的那樣,那時的英國汽車工業,已經輝煌不在,但是,自上至下,卻處處顯示沒落貴族的「矜持」。

愛罷工的工人們

作為開啟工業革命的國度,在基層生產線一側,工人階級的力量彼時已經不容小覷。大小工會和工頭,每年組織幾百次大大小小的罷工和非官方停產,著實讓廠家頭痛。好不容易拍出來的海報,消費者看上了眼,大把的訂單也在手上,然而,買家望穿秋水,卻也等不來車的影子。

上圖這車:捷豹Type E(Jaguar Type E,很多「第一」與它有關),1961-1968的1代和1968-1971的2代(可以理解為美規定製版),排量從3.8L起(XK6直6引擎,一款二戰後誕生,生產了接近50年的傳奇引擎系列)。如果說你看到圖片的時候就血脈噴張,不用懷疑,因為法拉利家的老爺子恩佐·法拉利也是這個感覺:「這是我見過的最美的車,沒有之一!」。

還有這貨:捷豹的XJ6,豪華轎車定位,同樣的直6系列引擎,廣告一出,美國和歐洲的同學們就對著美圖流口水,盼星星盼月亮,卻等來的是車商的苦笑。

法國等著提車的同學的故事一般是這樣:「您這定金咱不能收,車被土豪的美國加州佬掃光了。」

美國等著提車的同學的故事則是這樣:「不是我不賣,我這也沒車賣……」

於是,同一時期(68年),吃苦耐勞的德國人,默默的在美國賣出了30000量賓士。

捷豹當時在英國汽車業,已經是少見的當紅辣子雞,多少還有市場認可其形象和性能的跑車、轎跑等高端車型;但是對於真正走量的大眾車型來說,更多的英國汽車品牌,則更多的是在出口不合時宜的「英國本土」車型:高價低質。

原因?英國人的「不屑」和「不能」。

人艱不拆:管理層

如果你拿著一份不錯的薪水,社會地位也挺高,這是你的年終工作彙報,讓你從兩個事實中選擇一個報告,你會選擇哪一個?

A:「出口量從1000增長到1200,完成20%的業績增長」。

B:「市場份額從60%下降到10%,其中,競爭對手A的份額上升到50%,對手B上升到30%」。

「人艱不拆」,這些英國汽車公司的管理者,對此也是心知肚明。

大家飯碗最重要,反正政府也是撥了巨款幫我們做整合和兼并(有興趣者可以查閱BLMC的歷史,名爵MG品牌的前東家),所以,還是先看眼前的「進步」吧。

再回到英國汽車此時的根本問題上,其實是生產效率低下,工藝落後,質量不可靠,造成產品競爭力下降,利潤車型越來越少,反過來又導致研發和設備投入降低。

「由於英國沒有美國加州這麼熱的天氣,一位不那麼好運的名爵MG MGA洛杉磯用戶,在愉快的開到100公里時速時,發現自己車子軸承上的鋼珠,開始稀里嘩啦的跑了出來。這可真的是一路跑一路掉零件啊」。

(題外話:由於顏值較高,這些老車至今還有不少活躍玩家在網上交流。漏油在這些愛好者的調侃下,各個部件的漏油,已然是正宗英國造的標誌。此處德國車主表示不服氣。)

碰到這些情況,這幾位編輯們總結出來,合理的措施至少應該有:

  • 消減產品分支,共享生產線,產能集中到熱銷車型。
  • 提高產品質量,引入更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管理方法,擴大產能。
  • 傾聽客戶需求,追蹤市場變化,嘗試新技術,造用戶想要的車。

良藥苦口,這些選擇也都有各自的風險,譬如:

  • 用戶只認這個牌子和這個前臉設計,任何改動都是危險的。
  • 即使銷量屈指可數,也應該堅持生產,否則產品線不夠豐富,影響品牌形象。
  • 嚴格的質量控制會導致勞動強度增加,不會獲得工會的支持。
  • 購買新設備需要更多的資金。
  • 新技術、新設計的採用,也有很大的風險。

Hillman IMP,設計之初為MINI競品車型,英國第一款量產鋁製缸體和活塞蓋的家庭車,後置後軀!可是不要指望什麼運動性了。從問世開始,IMP就遭遇質量滑鐵盧的。問題包括但不限於:發動機水泵失效,過熱,冷卻液泄漏,發動機非正常磨損等。

最終的結果就是,既然任何變化也都不能保證成功,英國的紳士們和葛優先生的選擇一樣,躺倒吧!

隊友不靠譜,對於殫精竭慮開拓市場的汽車進口商Kjell Qvale(美國西海岸第一個出售捷豹車型的進口商,舊金山車展和圓石灘老爺車車展創始人之一,早期代理捷豹、勞斯萊斯等英國車型,後期也曾是大眾、保時捷等德國車型在美國西海岸的獨家代理)來說,最傷心的體驗是,莫過於發現,希望英國廠家派過來,了解美國市場需求的設計和技術人員,一個都沒見著;派過來的,則是只願意在上班時間喝點雞尾酒,打幾桿高爾夫,聊聊天氣的管理層。

上圖:圓石灘老爺車車展

接班人的難題

「很多英國品牌,第一代創始人都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到了第二代,一旦公司達到一定規模後,所有的問題都開始冒出來了」。

「對於第一代創始人,公司的員工都是在威權之下矜矜業業的工作」。

級別再往上,眾編輯自然而然的討論到了創始人,以及他們身後的接班人制度。

美國的汽車公司,如果創始人接近退休,擅於從家族外部,啟用有膽識有能力的年輕人,充分授權,任人唯賢不唯親。譬如福特汽車在小亨利上台前,曾聘請了Ernest R. Breech對福特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整合;而小亨利之所以能上任,「也不是因為他是福特的兒子,而是因為他最終的能力使然」。

捷豹創始人,被尊稱為捷豹先生的Williams Lyons,則被作為英國的典型提了出來。

捷豹先生的身世現在看起來也是個傳奇。白手起家,開始只是為摩托車定製「挎斗(上圖)」,然後進入整車製造,創立捷豹品牌。二戰中轉入軍品生產的同時,同幾位天賦異稟的好友依然醉心研發心中的夢想發動機(即上文提到的XK6直6引擎)。戰後新引擎問世,開著親手打造的XC120跑車去勒芒刷刷榜,直到同BLMC合併後,不得不脫離管理崗位。

中間有個不幸的插曲,被捷豹先生視為接班人的兒子,在一次拉力賽中遭遇事故身亡,捷豹先生大受打擊。

在編輯的回憶中,所有寄往捷豹公司的信件,直到1956年,都只有Williams Lyons一人親自拆封和回復;即使到了1958年,一篇涉及一些技術的報道初稿,原本只寄給了捷豹的普通技術人員審閱,編輯卻等來了捷豹先生的親筆回復。

一邊是制度分權,任人唯賢;一邊是事無巨細,親力親為。這種差異分明的公司制度和文化上的差異,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英國汽車的問題。

一張原文中的漫畫收尾。


推薦閱讀:

說說英國大學的學前語言課
66件在倫敦必做的事,2018最新版!不看錯過一個億!
留學生必知——英國BRP卡
這是英國人被黑得最慘的一次,沒見過「下雪」嗎?
英國學校大量全球化背後的深層次原因

TAG:汽車 | 汽車銷售 | 英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