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演員轉型是羞羞還是鐵拳,取決於喜氣變現資本的能力

演員轉型是羞羞還是鐵拳,取決於喜氣變現資本的能力

來自專欄 李虹含

開心麻花的第三部作品《羞羞的鐵拳》點映先熱,未映暴紅。喜劇演員轉型,變成電影大咖、成功人士的幾率好像總比其他類型的演員要高一些,甚至喜劇話劇改編電影也要更賣座一些。這是為什麼呢?

你是被資本強暴還是被資本推波,取決於你到底有多大本事將逗笑的能力轉化為吸金流量。

總有一波又一波的演員想轉型,想利用資本,好風憑藉力,送其上青雲。

任泉、趙薇、陳佩斯、徐崢、郭德綱、趙本山、黃宏、潘長江、周星馳等勿用多言,就連新媒體時代在網路上搞笑的網紅大鵬、PAPI也在轉化流量和電影資本化的道路上越走越生猛。這些轉型成功的喜劇演員們給了中國數百萬演員、群演們前進的方向與動力。

細看之下,這些轉型成功的演員身上,似乎都有一個特質——喜氣

無論是趙薇早年還珠格格的搞笑,何炅節目里金龜子的逗樂,徐崢豬巴戒式的樂呵,還是趙本山、潘長江這些小品演員多年如一日在春節晚會上為大家奉獻的歡顏,上述轉型成功的演員之路一個個都是喜劇之王的套路。

同樣,即使是不為人知的著名演員投資人任泉早期在《都是天使惹的禍》里打下的喜氣洋洋、帥氣諧星的底子都為其在STAR VC的投資里奠定了成功的基因。

大部分演員都想把青春飯換成一輩子的鐵飯碗,因為誰都明白: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

但,從統計意義上講,喜劇演員成功轉型這件事好像機率更高一些。原因可能有下面三個。

一、資本除了逐利,還追逐開心喜劇演員身上有勾結資本的最強有力三要素:觀眾緣、大佬緣、發財緣

老百姓喜歡看他們或小丑或樂呵的一張臉,看到他們就開心。當今社會壓力這麼大,本來一堆煩心事,看一張喪臉真不如看一張喜臉。

無論是馬雲、馬化騰、雷軍等這些科技圈大佬,還是熊曉鴿、王中軍等這些資本圈大佬,更或者是銀行、保險、信託、券商的各位金主爸爸們,哪一個不都是喜歡喜氣洋洋的一張臉。

所有公司的年會請的都是德藝雙馨、好玩逗笑的人來助興,誰也不會請鬼母、貞子來剪綵。

同樣,喜劇演員自身情緒調節能力也比一般人要強很多,能把自己逗笑的人,才會把表情給別人,轉型導演拍出來的電影才會賣座。

君不見,招財進寶的財神爺也都樂樂呵呵地笑迎八方客,招財貓不也都是咧嘴常笑的嗎?

在這事上,特別崇拜陳佩斯作為喜劇演員轉型導演的鼻祖前輩,自導自演了幾千場喜劇話劇,終於把被央視封殺這件事對其自身造成的影響給扮回來。

愛笑的女孩兒,運氣都不會太差。

逗笑的演員兒,轉型也不會太差。

若是真有本事,市場又怎會發現不了你

現在看來,喜劇演員轉型做導演、資本會追逐你不斷奔跑,而不是他們追著資本奔跑。

二、資本除了開心,還喜歡淚中帶笑《夏洛特煩惱》、《驢得水》、《羞羞的鐵拳》作為開心麻花的三部大電影,每一部都不是空洞無味的搞笑,這也是投資喜劇話劇轉型電影比較容易成功原因之一。

《夏洛特煩惱》中對逝去時光的悔恨,《驢得水》中對人性本惡的反思,《羞羞的鐵拳》里再次彰顯了他人就是地獄,深刻的哲學意韻在這些讓觀眾哈哈大笑的喜劇電影里總是穿插出現。

每個人看完都會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歡樂與深沉在腦海里並存。

當然,資本也在這幾部電影里賺得盆盈缽滿。開心麻花公司2017年宣布擬創業板上市,估值便從2.15億元躍升為51.8億元。

資本也喜歡這樣的套路,金融不永遠是理性的,它冷酷而躁動,追逐利益的過程像是人類逐求幸福,真摯而歡樂;但,得到之後的欲求不滿也是痛苦而真實。

上述一切,用喜劇這一形式表達再貼切不過。

大喜亦悲,大悲若喜。

淚中帶笑是娛樂和資本都喜歡的,誰也不喜歡一直很喪的人,誰也不愛看一張永遠哭泣的臉。

對生活的積極嚮往,資本在追逐的名利場里,短暫的休憩,喜劇演員和喜劇電影提供給了金融與資本一方良好的平台。

三、當代中國資本與娛樂市場勾結的文化投資要義無論是《戰狼2》還是《羞羞的鐵拳》,銀行、信託、基金等各路資本充當了獵求收益優先順序資金,投資這些未出爐的影視作品,意圖分一杯電影票房的羹。多家商業銀行的資產管理部都成立了文化產業投資小組,北上廣深多城市亦成立了文化科技擔保公司、文創金融服務網路平台等多家機構專門支持電影投資。

據統計,每年中國上映的三千多部影視劇里,80%的資本都血本無歸。例如:今年暑期檔只有《戰狼2》一部電影的投資方賺錢。

許多投資人感慨找不準電影投資的「天時、地利與人和」,摸不清楚市場到底好哪一口?投資十部里虧九部。

那麼,資本與娛樂勾結要義在哪裡?答案其實只有一句話:要快樂哦。

所謂的流量、IP、CP、大V、品牌、明星等要素,都不是電影賺錢的關鍵。第一要務是:市場一定要認你

而最容易被市場認可的題材,其實已經寫在娛樂這個詞里。要娛、要樂,大家一起愉快的玩耍,就這麼簡單。

從歷史業績上看,喜劇片投資虧損的概率低於其他各種題材,甚至可以說總是一本萬利的。

早年的《武林外傳》、《紅男綠女》等成就了寧財神等娛樂投資;若把《戰狼》看成一部愛國主義爆棚的腎上腺娛樂片亦不為過;更不用提《泰囧》系列、《開心麻花三部電影系列》的巨大成功。

我國正處於經濟急速轉型時期,前一段影院里熱播著名搞笑王爺——五阿哥蘇有朋轉型導演之作《嫌疑人X的獻身》,對比該片的日本版、韓國版,讓多數人驚呼中國現代社會的結構幾乎類似於80年代的日本、90年代的香港、2000年左右的台灣。

雖未完全到發達國家,但是已出現所謂的鋼筋水泥構築的陌生人社會、人情淡漠。都市白領工作壓力巨大,戴著面具生活,上班、下班兩種生活狀態, 90年代港式社會文化的痕迹愈發明顯。

猶記90年代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最火爆的題材就是喜劇片,各種電影里不可或缺的喜劇橋段和要素,都為當時的香港人一個情緒排解的出口。

今天的中國,似乎也到了這樣一個文化階段。

觀眾們願意為這樣的宣洩買單,在電影投資時,我們更無法忽視政治、經濟變化更帶來的社會文化氛圍的演進與變遷。

所以,各路資本們,如果想要投成功電影,最好找下一個可以跟90年代香港喜劇時代類似的導演或者題材,成功率會高很多。

時代總是在變,歷史卻驚人一致。

人生總是在變,歡樂卻亘古永恆。

演員轉型想要成功,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喜氣變成資本,沒有之一……

(微信訂閱號:李虹含,ID:yingtonghuo518)


推薦閱讀:

影視投資二三事

TAG:電影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