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方式的歷史變遷
最早的交換髮生於原始社會。商業是在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水平,有了社會分工和生產物的剩餘之後,才逐漸產生的。其初始的萌芽狀態是生產者之間的直接的物物交換。單一些體積大,較重的物品不方便攜帶,這種物物交換的支付方式流通效率很低,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原始社會末期最早出現的貨幣是實物貨幣。一般來說游牧民族以牲畜、獸皮類來實現貨幣職能,而農業民族以五穀、布帛、農具、陶器、海貝,珠玉等充當最早實物貨幣。祖先們在交換過程中發現,海貝可作頸飾,有使用價值,便於攜帶與計數,因此在長期商品交換中被選為主要貨幣。貝作為實物貨幣一直沿用到春秋時期.其起源早於文字,因此中國漢字中和財富、價值有關的字大多與「貝」字有關。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鑄幣的國家。當作流通手段的貨幣,由最初的金銀條塊發展到鑄幣,鑄幣在流通中不斷磨損,減輕了重量,變成了不足值的貨幣,即鑄幣的名義含量和實際含量出現了分離,這預示著可以用某種東西來代替足值的貨幣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由於貨幣作為流通手段在商品交換者手中的作用瞬息即逝,人們只關心它是否能買回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而不關心它是否足值。世界上最早出現的紙幣,是中國北宋時期四川成都的「交子」,中國是世界上使用紙幣最早的國家,紙幣至今仍是世界各國普遍使用的交易媒介。
回顧一下新中國成立以來的中國消費支付方式的變化,我們會發現短短几十年間,我們的支付方式的變化可謂翻天覆地。計劃經濟時代, 物資匱乏,中國需要發行糧票、布票等各種票證來限制消費,保證全民供應。糧票布票等在當時是最重要的支付工具,有「第二貨幣」之稱。從1955年發行最早的全國糧票至1993年終止流通,近40年來,新中國共發行14000多種全國糧票(先後印制共計9套)、地方糧票和軍用糧票。在國人生活中發揮過重要作用的糧票布票著實讓民眾瘋狂過一陣子。「錢不好使,有票才能買東西」是當時真實的生活寫照。作為「稀有物品」的各種票證在相當程度上就是錢,甚至比錢還重要。「沒錢有票能活,有錢沒票卻不好活」是當時很多人的感受。沒錢時還能賣了布票糧票換點錢。有錢而缺布票糧票時,要想託人買糧票和布票卻很不容易。在當時那個年代,民眾出差、探親、大學生去外地上學,都要帶上一沓子用地方糧票換的全國糧票才能出門。全國糧票就是全國通用的糧票,在全國各地都可以用此票來買糧食等物品。改革開放後,隨著經濟快速發展,物資短缺現象逐漸消除,糧票等各種票證也就完成了歷史使命。布票的使命結束的早,1954年發行,1984年就被停止使用。糧票到1993年7月1日才被終止流通。這些讓我們真切感受到時代變遷的票證就從流通領域到了收藏領域,變成了有特殊意義的收藏品。據說印有毛主席語錄的收藏票價格更高。承載著新中國強國夢探索與艱難實踐的票證也記錄著中國由貧窮到強盛、人民由動蕩到安居的歷史巨變。
90年代以後,各種票證漸漸退出歷史舞台,現金成為國人主要支付工具。人們出門、購物、旅遊都不忘隨身攜帶現金。人民幣面額最大的是10元紙幣,1988年才出現100元面額的紙幣。人們樂於在現金交易中靠消費找零互驗真偽,也樂意靠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尋求踏實放心。那時,讓人「零容忍」的是假幣「橫行」。在驗鈔機還是稀有貨時,上至白領,下至商販,各階層的人都有一套辨認假幣的方法。有現金交易時,人們都習慣地抖抖錢、聽聽聲、用手來回捻搓百元大鈔正面右側防偽痕迹,將百元大鈔放在日光下尋找毛主席的暗影是大家都會的一種辨別真偽鈔的方法。後來,假幣造得越來越真,為防止收到假幣,有的老人會懷揣小型驗鈔機出門買東西。
支付方式變化的基礎是中國近現代銀行的不斷發展:1897年,中國第一家商業銀行「中國通商銀行在上海成立」;1948年,中國人民銀行成立;1979年改革開放四大國有專業銀行陸續成立;1992年南巡後,股份制商業銀行紛紛成立。金融業爆炸式發展改變了我們的支付方式也改變著許許多多的人生狀態。世界上第一張信用卡出現在1915年,並不是銀行發出的,由一個國外商行發行的,而世界上第一張銀行卡出現在1952年,是美國的美州銀行在加利福尼亞州發行了美州銀行卡。而我國的第一張銀行卡出現在1985年3月,由中國銀行珠海分行發行的「中銀卡」,也稱為「珠女卡」。隨後工行、建行、農行等相繼發出自己的銀行卡,開啟了中國銀行卡的使用的神奇之門。而作為我國第一張銀行卡的「珠江卡」現在也具有了紀念、收藏價值。但是這個時期的銀行卡主要作為儲蓄卡使用,作為金錢存入銀行的憑證,並未多涉及消費支付方面。有了銀行卡之後,僅僅作為一個存錢的憑證。我國第一台ATM機距的出現較第一張銀行卡的出現遲到了2年,在1987年也是在珠海銀行投入使用。1986年6月,中國銀行發行的「長城卡」成為我國國內發行的第一張信用卡,這張信用卡被贈予了發行該卡的支持者時任央行行長的陳慕華。信用卡的出現是受當時國外來大陸旅遊的刺激下產生的,當時國外的信用制度已經相對完整,刷卡消費也已經普遍,來大陸旅遊經常是拿一張信用卡,而國內人並沒有接觸過。「長城卡」出現以後,中國各大銀行也相繼推出了自己的信用卡,當時中行辦信用卡的條件較高,門檻定為5000元人民幣,在當時的收入消費水平下,擁有5000元人民幣的人數不多,而且擁有5000元人民幣的門檻達到後還要層層審核,信用卡成了當時那個年代身份和地位的象徵。曾經,我們聽到大洋彼岸的人們花明天的錢,做今天的事,透支消費,令傳統的喜歡存錢的人們當做笑話。如今信用卡在上班族中已經普遍存在,對於透支消費人們也不再談虎色變。人們貸款買車、買房已經成為普遍現象。而且據統計2013年,我國銀行的發卡量已經達到42.14億張,人均2.6張,卡消費已經悄然普及。
隨著3G、4G網路的發展,智能手機的普及,支付寶等各種「寶」以簡單、安全、便捷的「優秀品質」顛覆著中國傳統的消費支付方式,引爆支付領域大變革。從票證(糧票、布票等)交易、現金交易、刷卡消費再到越來越多的網上銀行、手機支付、移動商務……中國的消費支付方式變得越來越便捷、越來越智能。足不出戶就能繳水電費、閑時拿著手機在網上購物、出門打車用出行軟體、付款只需打開手機掃二維碼……這樣的生活場景,在幾年前還無法想像。然而,僅僅3年時間,百姓的支付方式就發生了顛覆性的改變,支付市場迸發驚人活力。據網路數據顯示,2013年和2014年,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年增長率分別高達707%、391.3%,到2014年交易規模已達59924.7億元。在新型支付方式飛速發展的同時,傳統的銀行卡、信用卡支付也在快速創新、全面升級。支付方式的變化,不斷升級著我們的消費體驗,也催生出眾多新的經濟形態。移動通信、信息科技、互聯網金融的不斷發展,改變了我們的支付習慣,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消費者從「東奔西走取現金」到「一張卡片走天下」,從「便捷的網上快捷支付」到「輕鬆的二維碼付款」,不經意間,屬於服務業供給側的支付創新,正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如今,銀行卡取代現金,成了很多人錢包里的主角;搶紅包是許多人過年的重頭戲;手機成為財富的新「管家」,隨時監控著人們的收支平衡。支付方式的發展,可以說是人民生活水平和科技水平的一種體現,人們的支付介質隨著科技的發展不斷的變化,也改變著人們的消費習慣。
推薦閱讀:
※柳子夢:脫離基本功談心態,那是耍流氓
※陳京華:5.2黃金晚間行情解析
※【經濟學】複製黏貼只是順手的事,為什麼軟體的定價不為零?
※根據公開信息看各家投資OFO和摩拜的邏輯(下)
※20.拋磚:股票質押業務新規解讀,韓二蛋如何看場內質押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