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 自我意識 靈魂 輪迴 存在與量子世界之關係

完整版 自我意識 靈魂 輪迴 存在與量子世界之關係

靈魂基本等同自我意識。

我個人也相信量子和意識的確有關係。但是我的這個「信仰」不是科學判斷。如果有人問我為什麼,我會回答說不知道,我只是相信,我沒有理由。

什麼才是真實? ——世界著名物理學家論辯量子意識

2010年,美國科學家設計出一種肉眼可見的量子機械,讓一個極小的半導體「量子鼓」同時處在振動和不振動的疊加態,進一步縮小了量子力學和我們現實感之間的距離。該研究成果獲評《科學》雜誌2010年十大科學突破之首。

根據量子力學基本方程,像電子這樣的微觀粒子不會同時具有精確的動量和精確的位置,這一不確定性原理限制了人們對微觀事物認識的極限,因為存在觀測者對觀測目標的擾動,主體和客體世界必須被看成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沒有一個獨立存在於客觀世界的事物,任何事物都只有結合特定的觀測手段,才談得上具體意義。

是否存在獨立於觀察者的真實事物?

喬普拉:您認為是否存在獨立於觀察者的真實事物?

奧爾福德:是的。那種執著地認為桌子上的水壺依賴於你或我的觀察的觀點,我並不認可。

喬普拉:我認為水壺的形狀、顏色、質感依賴於神經系統,不同的神經系統對這些信息的感知會完全不同。蜜蜂不會體驗到(同樣的)水壺,蝙蝠會體驗到超聲波的回聲,而蜥蜴的眼球能以兩個不同的軸轉動,我很難想像對一隻蜥蜴來說,水壺看起來是什麼樣子。所以,水壺本身就是作為水壺而存在嗎?

奧爾福德:是的。

喬普拉:物質是假象,唯有意識是真實。

這是今年1月29日在曼哈頓菲羅克忒忒斯多學科研究中心舉行的一場題為「真實的性質」辯論會的一個片段。彭羅斯的質疑給這場論辯提供了主題——物理學和數學能完整描述真實嗎?科學家、藝術家和學者們坐在一起探討主觀感知的世界,旨在為科學和人文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架起溝通的橋樑。

意識如何產生?

哈梅羅夫支持的觀點是,知覺和意識產生於大腦中量子糾纏電子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波函數的坍塌。比如這種坍塌每秒鐘40次,而有些受過特殊訓練的人達到了每秒80次,感知的速度更快,所感知的世界就會慢下來。

奧爾福德2006年發表於《物理學基礎》上的一篇論文中稱,物理學「只是覆蓋了我們經驗世界的有限方面」。但他質疑「量子意識」的觀點,認為量子糾纏「通常非常脆弱」並且「難以組織」。物理學家認為,即使是對於少量粒子在任意長久期間的糾纏,這也是不大可能的,他說,對於量子微妙性而言,「這些非常脆弱的過程是人類大腦功能的關鍵特徵」,但這「不適用於環境」。他支持對物理學與形而上學之間的聯繫給予嚴格的限制。他說:「意識更可能從其他地方升起,按照更傳統的科學說法,你不需要到達這裡;而按最奇怪、最詭異的現代物理的說法,你不需要到達任何地方。」

而喬普拉作為神秘主義者的一方,表示希望「熟悉科學的限制」。正是奧爾福德強調了那些限制。喬普拉想把奧爾福德的實用主義界限推得更遠。他認為科學以謙虛的方式才能被理解,卻未必是打開「終極真實」之門的鑰匙。

奧爾福德指出,量子力學早正在20世紀就產生了,也可能有一天被丟掉,正像19世紀末提出的以太概念那樣。「如果你太過於依賴當前的科學範式,再過100年,它可能被替代了。你可以用『量子力學』來啟發思路,可以在多個途徑使用它。但我不認為你真的想把它當做基礎性的根本原理。

真實是什麼?在數學框架中,真實可能永遠得不到一個完整的最終描述,科學探索者正如受了傷的菲羅克忒忒斯。自然世界中,不依賴於主觀觀測的客觀真實是否存在?在當前的物理學和數學範式中探索心理過程與意識,能否完整地詮釋真實?迄今尚未發現的未來的物理或數學是否有這個能力?

當人們把目光轉向認知的主體時,卻發現量子力學這一解釋客觀世界的理論與主觀意識運行如此貼近。量子意識理論認為,經典力學無法完整解釋意識,意識是一種量子力學現象,如量子糾纏和疊加作用。大腦中存在海量的處於量子糾纏態的電子,意識正是從這些電子的波函數的周期性坍塌中產生。這一假說在解釋大腦功能方面佔有重要地位,形成了解釋意識現象的基礎。

目前有幾種不同的量子意識理論。代表人物有大衛·玻姆、古斯塔夫·波洛伊德、大衛·查爾默斯、羅傑·彭羅斯與斯圖亞特·哈梅羅夫等人。

彭羅斯關於意識和人工智慧的討論,主要是在他的「科普著作」中展開。發端就是著名的《皇帝新腦》(EmperorsNew Mind)一書。他在書中,從數學,邏輯和物理學角度廣泛討論。他的基本的總觀點大致如下:

1. 人的意識(consciousness)是非演算法的,故而無法通過數字電子計算機模擬。

2. 作為人腦活動的意識,其機制不能為目前所知的物理定律所描述。

第二個命題要比第一個命題更強,所以它是建立在第一個命題成立的基礎上的。

首先對第一個命題,彭羅斯主要運用了他對哥德爾定律(G?dels incompleteness theorems)的理解進行論證。他的立足點是人的意識中的一小部分(因為大部分人日常生活並不以複雜的數學思維為主),但也是最能嚴格論證的部分——數學洞察力——是一種能夠從發現已知命題的哥德爾命題(或者說「(系統)超越命題」)的正確性的能力。用更通俗的解釋來說,就是人能夠理解和意識到一條數學命題的正確性及其意義,而不只是純粹做公理的推演和符號的組合。而這個「理解」的能力或潛力作為意識的判據是至關重要的。這個能力是邏輯力求一致的圖靈機所不能具備的

彭羅斯所謂的客觀崩現(Objective Reduction),它是引力(時空的微小扭曲)誘導客觀發生的。它不同於其他量子力學解釋:如觀察者解釋(主觀崩現),認為Reduction發生在觀察者(人)去觀察的剎那,聽上去有那麼點意思,因為人也是由粒子構造的,但這導致更詭異和不可收拾的局面;或者多宇宙解釋(Manyworlds interpretation),我們總是處在多個可能的宇宙分支中的一個,從而乖巧地繞過了Reduction過程。

在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有一個叫斯圖亞特·漢莫洛夫的麻醉學家專註於意識機制的研究。在1970到80年代左右他關注神經元,同時也是很多其他類型細胞所具有的微管(microtubule)結構的研究

彭羅斯和漢莫洛夫認為,這裡可能就是這個「缺陷」,這個Objective Reduction可能發揮作用的地方。而具體發揮的機制,除了很多未知細節外,他們尋找的是量子相干性(quantumcoherence),因為它能夠在意識的宏觀活動甚至信息編碼(例如使用角動量)中產生顯著作用,而非相干的狀態是不足以產生有意義的活動和信息編碼的。彭羅斯認為意識發生在OR產生的時候,更確切地說,這個OR需要是多處(可能是在多個神經元的微管中)協同發生這樣的規模,從而這個活動反映出了時空幾何和宇宙的基礎構造中蘊含的這個宇宙內稟的價值和知識,彭羅斯和漢莫洛夫將其設想其為他們所津津樂道的柏拉圖世界(PlatonicValues),當然這個需要在基礎物理層面的有力的證明。這也是為什麼整個機制叫協同客觀崩現(Orchestrated Objective Reduction,簡稱Orch-OR),這裡題目稱之為「目標還原調諧」,

愛因斯坦不會高興的:量子糾纏不但真的存在,還可能是時空的本源

近一個世紀以來,還沒有人能成功統一量子力學和引力。量子力學主宰著微觀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原子或粒子可以同時出現在多個地點,也可以在順時針旋轉的同時逆時針旋轉。而引力則統治著宏觀的宇宙——從墜地的蘋果到行星、恆星和星系的運動——它遵守愛因斯坦一百年前提出的廣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認為,引力是幾何化的:粒子在經過大質量物體的時候發生偏轉不是因為它們受到了力的作用,而是因為物體旁邊的時間和空間都被扭曲了。

這兩個理論都得到了無數實驗的驗證,但它們所描述的現實卻完全無法共存。從編輯的角度來看,VanRaamsdonk解決這個矛盾的方法十分奇怪。他認為,調和矛盾只需要一個概念——「糾纏」:即很多物理學家眼中最能體現量子理論的怪異之處的物理現象。量子糾纏使得對一個粒子進行的測量可以立刻決定其夥伴粒子的狀態,不論後者在多遠的地方——哪怕是銀河系的另一端。

Van Raamsdonk指出,儘管愛因斯坦反對這個概念,但量子糾纏可能是時空幾何的基礎,因而也有可能是愛因斯坦的幾何化引力理論的基礎,這真是莫大的諷刺。「時空」,他說,「只是表現量子系統中物質糾纏方式的一幅幾何圖形」。

物理學家Juan Maldacena在1997年公布的一項發現。 Maldacena的研究促使他開始考慮兩種看似截然不同的宇宙模型之間的聯繫。其中一種和我們所處的宇宙沒什麼不同。雖然它既不膨脹也不縮小,但它有三個維度、充滿了量子化的粒子並遵循愛因斯坦的引力方程。這個反德西特空間(AdS)通常被稱為體宇宙。另一個宇宙模型中同樣也充斥著基本粒子,但它只有兩個維度,裡面也沒有引力。第二個模型通常被稱為邊界,它是一張通過數學定義的膜,這層膜距離體宇宙中的任意一點都無限遠,卻把後者完全包圍,就像是二維的氣球包裹住了三維的空氣。邊界上的粒子遵循某種量子系統的方程,即共形場論(CFT)。

Maldacena發現,邊界和體宇宙是完全對等的。就像是計算機晶元的二維電路能夠編碼電腦遊戲中的三維圖形一樣,應用於邊界的、相對簡單的無引力方程包含的信息和描述的物理原理,都是與應用於體宇宙的複雜方程相同的。

Maldacena所述的對偶性給了物理學家一個完全不需要考慮傳統意義上的引力,就可以探討體宇宙中的量子引力理論的方法:他們只需要觀察邊界上的等效量子態。自從該理論提出以來,太多的科學家爭相探索這個想法,以至於Maldacena的論文變成了物理學中引用次數最多的論文之一。

Van Raamsdon 研究Maldancena的發現所帶來的一個核心謎題:邊界上的量子場到底是如何在體宇宙中產生引力的呢?其實早就有線索表明這其中的答案就隱藏在幾何學與量子糾纏之間的某種聯繫里。

他最初考慮了空的體宇宙,這對應著邊界上的單量子場。這個場,以及將其各部分維繫在一起的量子關係包含了系統中僅有的糾纏。但現在,VanRaamsdonk想知道,如果邊界上的糾纏消失了,這個體宇宙會變成怎樣呢?

Van Raamsdonk可以建立一個邊界上量子場的糾纏在緩慢而又有條不紊地減弱的模型,同時觀察該模型中體宇宙的反應,他注意到,體宇宙的時空被逐步拉伸並撕裂了(見「時空的量子連接」)。最終,他發現,把糾纏減少為零會把時空打破成不連續的碎塊,就像被拉扯得太長的口香糖。

量子糾纏就像幾何膠水一樣——這是Van Raamsdonk被駁回卻又獲獎的論文的核心觀點,也是一個在物理學家中引起越來越多共鳴的理論。至今沒人能找到確鑿的證據,因此這個理論仍然只能被稱作猜想。但許多互相獨立的理論推導都支持這個猜想。

2013年,Maldancena和斯坦福大學的Leonard Susskind發表了一個相關的猜想。 他們提出,如果兩個粒子因為糾纏而聯繫起來,那麼它們實際上是被蟲洞聯結起來的。反之亦然:被物理學家稱為蟲洞的時空結構其實和糾纏是等效的。它們只是同一現實的不同描述方式。

張量網路是凝聚態物理學家追蹤大量亞原子粒子量子態的技術。 。Brian Swingle在2007年使用了這個方法。

他發現大多對計算有用的網路都是從聯繫相鄰的電子對開始的,這些相鄰電子對也比其他電子更容易相互作用。接著,再把越來越多的電子聯繫起來,形成一個像族譜一樣的層級結構。但那時,在一節有關量子場的課上,Swingle學習到Maldacena的體-邊界對偶,並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體和邊界的映射展現了一模一樣的樹形網路。

Swingle 2012年,他發表了一篇文章,計算了其中的原委:他獨立地得出了與Van Raamsdonk類似的結論,也因此為幾何—糾纏理論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你可以認為空間是通過張量由量子糾纏精確構建而成的,」Swingle說道。他現在在斯坦福大學,並看著張量網路逐漸成為探索幾何—糾纏等效關係的常用工具。

「多年以來,人們一直在說,量子糾纏對體宇宙的形成有某種重要作用,」Harlow說,「但這是我們第一次瞥見其方式和原因」。

研究人員仍然面臨幾大難題。其中之一就是體—邊界對偶對我們的宇宙並不適用,真正的宇宙既不靜止也沒有邊界;它在不斷膨脹並且看來是無限的。該領域大部分科學家都認為使用Maldacena對偶的計算的確能告訴他們一些與真實宇宙相關的事實,但具體怎樣把結論從一種宇宙模型推廣到另一個,目前還難以達成共識。

當十年前Susskind注意到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方程的一個解能讓反德西特空間中的蟲洞隨時間不斷延長後,他就開始思考計算複雜性。他思索著,這到底對應著邊界中的什麼東西呢?邊界上發生了什麼樣的改變?

佛法說,無我,就是世界的本性。【我】是誰,是人類認識史上的的一個飛躍。上古時代,古人認為自己就是某個動物,某個植物。某座山出來的。人意識到有一個【獨立的我】,是非常晚期的事情。人的時間概念,建立起來,那是更晚的事情。有關資料,可讀【金枝】等書。

本沒有我,自然就沒時間。時間,來自我的分別意識。在意識的量子世界,沒有時間。再加入了外部觀察者,自我意思就分別了世界,看到了世界的不同之處,看到了世界的變化,就有了時間概念。時間概念再內化於人的存在狀態,內化於自我意識,自我意識的代代流轉,就有了先驗的時間空間之分別。

【我】的建立,不是單獨的,一定有其他的觀察者。單獨的【我】的時間,準確的講只是自我認識的【意識集合】,是【我之信息的集合】,佛教中談的一剎那一剎那。但【我】對【自我的意識】還是要有外部的參照物才建立起來。自閉症的患者,就是他的外部參照物沒有變動,患者一直還是處於他【永恆的自我時間內】。自閉症者的時間,不能與外部世界時間進行有效的互動和自我修正時間。?B`?

人的自我意識,完全建立與外部交流的時間之中。自我意識實現以後,【自我意識】就是一種可以存儲的信息集合,可以脫離人的肉體而存在,存儲的信息就脫離了時間。人的肉體是自我意識的發生源之一, 在小黑屋中 沒了【外部時間】作為參照物,人就不能繼續思維,繼續生存,人的意識就會奔潰。人就不能認知【我是誰】。 在小黑屋中的人,不能脫離【外部時間】。

時間與空間,只是有自我意識的人,假定的一個物理量。時間就如同電影的圖像,在電腦硬碟上就是一幀一幀的信息集合,如果以人腦能接受的速度,把一幀一幀的信息集合連續的有序的放出,就形成了人可以理解的電影世界。我們的世界的形成,也和電影類似。人在夢境里就沒有時間與空間的感知,在夢裡人可以感知的是,莫名其妙的就出現了a圖像、b圖像、c圖像,圖像的只是在無序的顯現,也就是說沒有時間量的顯現。 在夢裡人可以到處遊動,一下在這裡,一下在哪裡,可以在不同的地方來回穿越,不同地方的顯現的圖像我們好像在孩童時見過,有的在老年才有。在夢境里,沒空間量的顯現。人在夢境里,人的意識是處在沒有與他人交往,人的狀態沒有被他人觀察的狀態,也就沒有時間空間。 在監獄,有一種嚴酷的刑法,就是把人關進聽不到任何聲音,沒有任何人接近的,沒有光線的小黑屋。人在小黑屋,就沒有的時間感覺,空間感覺,人的意識就完全崩潰了。任何人在這個條件下都會屈服。人的意識,就是處於量子狀態。在沒有與外部條件交流,沒有信息溝通的條件下,單獨的意識是不存在的。人所表達的意識,是在被別人觀察的條件下,才有了時間空間概念。對於東方社會的修行人,他們就追求一種四禪八定的狀態,在這個狀態下,人的意識才能有最自由的狀態,與宇宙世界存在進行溝通,這才有龍樹菩薩在見彌勒菩薩的故事,從時間本質的角度在解答這個故事,他也許就是真的啦。

存在】或者說【廣義的宇宙】在最底層的結構中,可以認為是信息構成的,而信息類似現代物理的量子世界的表達。人類最底層的結構,也是為了信息的接受,存儲,處理,轉換,發出信息的一個最底層的結構。這結構的整體又是一個信息的集合體,這個信息集合體也可以作為整體,與【存在】或者說【廣義的宇宙】相連通。這可以用人的瀕臨死亡的體驗,人的修鍊過程的天人合一予以解釋。【存在】或者說【廣義的宇宙】的信息的一部分,也作為一個集合整體,與人類的某個人或某些人的信息集合相連通。這就解釋了,耶穌基督認為他是神的兒子,帶來了天父的話。這就證明了,古代的巫師為何會通靈。這就證明了人為何就有了自我意識,邏輯思維,文明的發展。這就證明了為何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突然就產生了。這就證明藝術家的藝術靈感為何就有了。人體的構造是十分獨特的,人的大腦就是自我意識產生的主要結構,大腦有大量的神經元結構,神經元結構的機理十分類似計算機的信息處理過程。人的生物機體,就是為了實現信息的處理。可以說,人這個生物體,就是一個信息處理的載體,信息處理的物質硬體結構。一旦人生物體死亡了,他的信息自動的就被【存在】或者說【廣義的宇宙】回收了。【存在】或者說【廣義的宇宙】是多維度的,現在超弦理論甚至推測【廣義的宇宙】的維度高於十個維度。人大腦的信息在【廣義的宇宙】的其他維度中也有備份,至於這備份機理如何就沒有理論可解釋了。

我信佛教的輪迴理論,是經歷了數十年的生活歷程,才感悟出來,輪迴理論不虛。我現在的思想只是相信,思考確實可以改變自己的阿賴耶識,在來世會有對【我】的改變。阿賴耶識。輪迴,種子,業力只是說人大腦的信息,在另一個維度空間被備份了。新的肉體誕生同時,人大腦的信息又漸漸地轉移到新的肉體上面,信息有了新載體。

結論 靈魂是有的。人的自我意識,時間概念,人體構造,現代物理理論,【存在論】哲學,已做了證明,

?????????????????????????????????????????????????????

本沒有我,自然就沒時間。時間,來自我的分別意識。在意識的量子世界,沒有時間。再加入了外部觀察者,自我意思就分別了世界,看到了世界的不同之處,看到了世界的變化,就有了時間概念。時間概念再內化於人的存在狀態,內化於自我意識,自我意識的代代流轉,就有了先驗的時間空間之分別。

佛法說,無我,就是世界的本性。【我】是誰,是人類認識史上的的一個飛躍。上古時代,古人認為自己就是某個動物,某個植物。某座山出來的。人意識到有一個【獨立的我】,是非常晚期的事情。人的時間概念,建立起來,那是更晚的事情。有關資料,可讀【金枝】等書。

只有〞我〝在的世界, 在邏輯上是不可能發生的。【我】自我意識的建立,一定是一個【我】與【他者】分離的過程,與【他者】意識上分別的過程。【他者】,我在一個話題中有討論。用漢語【他者】一詞取代漢語【神】一詞,表達人類起源目標,可與全球種族與思想學派,取得最大的一致認同嗎?- 哲學 - 知乎 【我】的建立,不是單獨的,一定有其他的觀察者。單獨的【我】的時間,準確的講只是自我認識的【意識集合】,是【我之信息的集合】,佛教中談的一剎那一剎那。但【我】對【自我的意識】還是要有外部的參照物才建立起來。自閉症的患者,就是他的外部參照物沒有變動,患者一直還是處於他【永恆的自我時間內】。自閉症者的時間,不能與外部世界時間進行有效的互動和自我修正時間。

人的自我意識,完全建立與外部交流的時間之中。自我意識實現以後,【自我意識】就是一種可以存儲的信息集合,可以脫離人的肉體而存在,存儲的信息就脫離了時間。人的肉體是自我意識的發生源之一, 在小黑屋中 沒了【外部時間】作為參照物,人就不能繼續思維,繼續生存,人的意識就會奔潰。人就不能認知【我是誰】。 在小黑屋中的人,不能脫離【外部時間】。

存在】或者說【廣義的宇宙】在最底層的結構中,可以認為是信息構成的,而信息類似現代物理的量子世界的表達。人類最底層的結構,也是為了信息的接受,存儲,處理,轉換,發出信息的一個最底層的結構。這結構的整體又是一個信息的集合體,這個信息集合體也可以作為整體,與【存在】或者說【廣義的宇宙】相連通。這可以用人的瀕臨死亡的體驗,人的修鍊過程的天人合一予以解釋。【存在】或者說【廣義的宇宙】的信息的一部分,也作為一個集合整體,與人類的某個人或某些人的信息集合相連通。這就解釋了,耶穌基督認為他是神的兒子,帶來了天父的話。這就證明了,古代的巫師為何會通靈。這就證明了人為何就有了自我意識,邏輯思維,文明的發展。這就證明了為何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突然就產生了。這就證明藝術家的藝術靈感為何就有了。人體的構造是十分獨特的,人的大腦就是自我意識產生的主要結構,大腦有大量的神經元結構,神經元結構的機理十分類似計算機的信息處理過程。人的生物機體,就是為了實現信息的處理。可以說,人這個生物體,就是一個信息處理的載體,信息處理的物質硬體結構。一旦人生物體死亡了,他的信息自動的就被【存在】或者說【廣義的宇宙】回收了。【存在】或者說【廣義的宇宙】是多維度的,現在超弦理論甚至推測【廣義的宇宙】的維度高於十個維度。人大腦的信息在【廣義的宇宙】的其他維度中也有備份,至於這備份機理如何就沒有理論可解釋了。

我信佛教的輪迴理論,是經歷了數十年的生活歷程,才感悟出來,輪迴理論不虛。我現在的思想只是相信,思考確實可以改變自己的阿賴耶識,在來世會有對【我】的改變。阿賴耶識。輪迴,種子,業力只是說人大腦的信息,在另一個維度空間被備份了。新的肉體誕生同時,人大腦的信息又漸漸地轉移到新的肉體上面,信息有了新載體。

推薦閱讀:

漫畫 | 5分鐘看懂中國最新的量子計算機
意識是什麼?(四)
國際首次!中國科學家超越謝爾頓 實現全新量子物態
有關「費曼路徑求和」,除了適用於光路,還能解釋其他物理現象么?
量子,愛因斯坦,以及玻爾的一生

TAG:輪迴 | 量子 | 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