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膽囊結石的痛,該重視。

膽囊結石的痛,該重視。

臨床上膽囊結石通常可以引起3類疼痛,而且分別有其診斷的意義。

第一種:慢性膽囊炎引起的疼痛

這種疼痛比較輕微,但是非常常見。常常是飯後出現,病人的感覺就是胃部的隱隱作痛,會慢慢消失。而典型的會出現背部右肩胛骨附近的隱痛,這種在醫學上被稱為「牽涉痛」。

第二種:急性膽囊炎引起的疼痛

膽囊急性發炎時疼痛最典型,很多病人都是這時被診斷出來的。這種疼痛的位置在右上腹,精確的描述在右側肋弓和腹直肌右緣交匯處,醫學上稱為「膽囊點」。此時右上腹按壓上去會出現疼痛。陳蒼文結石專家介紹說,急性膽囊炎發作時有些病人也會出現右肩胛骨區域的疼痛,這樣的話就更典型了。

第三種:膽絞痛

這種疼痛常常比較劇烈,雖說是膽囊的絞痛,但是疼痛的位置常常在心窩的下方,並不是「膽囊點」的地方。發生膽絞痛的原因很簡單,就是膽囊結石卡在了膽囊管開口處。膽絞痛發作時往往疼痛劇烈,常常會誤以為是急性膽囊炎的發作。這種疼痛一般數小時可以緩解。陳蒼文結石專家說,膽囊實際上並沒有發炎,但是隨後很有可能會出現急性膽囊炎,所以不能掉以輕心。

我們膽汁里的膽固醇一般情況下溶解在膽汁酸和磷脂里,就像糖或鹽溶解在水裡一樣,如果濃度太高,其中一部分就會形成結晶,在鈣離子的作用下形成結石,逐漸長大變成團塊,停留或者堵塞在膽道系統(如膽囊、膽管),影響膽汁的流動,進而形成惡性循環。有腎結石可以用排安茶就可以排出來了,網上好評高,好口碑介紹。

8類「吃貨」易吃出膽結石:

1:愛吃「大油」:

長期高脂肪、高膽固醇飲食,容易使血脂水平過高,形成高脂血症。血脂升高,作為血脂的一部分,膽固醇的水平也隨之升高,不能溶解在膽汁中的那部分膽固醇,就容易析出膽固醇結晶,形成結石。

高脂肪食物主要有:動物油脂,如豬油、羊油、牛油等。

高膽固醇食物主要有:奶油、蛋黃、動物內臟、魚子和豬腦羊腦等。

2:甜食主義者:

喜愛甜食或過量攝取含糖量高的食物,如精製大米、麵粉等,也會加速膽固醇的積累,容易造成膽汁內膽固醇、膽汁酸、卵磷脂三者之間比例失調,所以有形成結石的危險。

3:不吃早餐的人:

長期飲食不規律,尤其是不吃早餐的人,濃縮的膽汁在膽囊內淤滯時間過長,也會使得膽固醇沉澱析出的幾率大大增加。

.4:「食草動物」:

長期低脂肪飲食其實也是膽結石的不利因素。

低脂肪會影響機體對營養的吸收,造成膽汁缺乏及營養不良,引起膽結石。當維生素E和維生素A缺乏時,亦可能影響膽固醇代謝而導致結石形成。

5:不愛喝水的人:

平時不太愛喝水,或者飲用含鈣鎂離子較多的「硬」水,膽汁也容易濃縮、生成結石。

PS:水的硬度與其所含鈣鎂離子的多少有關,含量高的稱之為硬水,反之則為軟水。水質的硬度還與水的來源有關,來自深井的水,尤其是礦泉水,溶解地殼內有益於人體的元素(鈣、鉻、鎂、錳等)較多,屬於硬水;而河流、湖泊的天然降水中含有此類元素較少,故稱軟水。

6:胖紙:

肥胖患者,他們往往伴有高脂血症,高膽固醇血症,容易生成結石。

但這類人減肥也不能減太快,大量消耗脂肪也會造成膽固醇生成增多,使膽汁中的膽固醇明顯增加,並析出和沉澱,造成膽汁淤積和結石。

7:糖尿病、肝硬化

糖尿病、肝硬化患者的膽汁成分改變和膽囊收縮異常,膽結石的發病率也明顯比正常人高。

8:吃避孕藥:

長期口服避孕藥者,患膽結石的風險比正常人高2倍。這可能與性激素有關。因為婦女體內的性激素對膽汁的化學成分和膽囊的收縮功能起一定作用,可促進結石的形成。


推薦閱讀:

水垢到底是什麼?是如何形成的?請看「水垢的自白」!
白領怎樣預防腎結石呢?
七旬老人告別「頑固」結石—南陽胸科醫院
預防膽結石的小貼士

TAG:結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