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的世界-推理的迷宮

混沌的世界-推理的迷宮

花了不少時間讀完這本書,作者是龐德斯通,也是一名商業記者。

作為一名商業記者,我想他應該花了很多時間研究某些人,如企業家、投資家、藝術家等成功的秘訣。他應該很想從被他採訪的那些人的故事裡找到一些共性,破譯他們成功的密碼,告訴那些希望成功的人一些可以依循的路徑。

這一點都不難理解。你走在中國的機場候機廳長長的通道,看著兩邊的書報亭里的電視機里充滿了各種普通話不太標準、但聲音高亢的培訓師或者商業名人的演講,極富煽動性。他們告訴你如何成功。書架上最暢銷的莫過於商業名人傳記,從古代的范蠡、胡雪岩到今天的柳傳志、馬雲等等。而在美國,成功學更甚一步。許多美國的大學教師希望找到成功的密碼。他們搞出了各種理論,比如著名的10000小時理論,還有各種經典的著作如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云云。

這些書顯然是好的,至少他們讓人們產生正能量,然後不斷進步。但是作者龐先生通過推理的迷宮給大家潑一瓢冷水,告訴大家別把事兒想得如此簡單。

幾年前Nokia的手機業務變賣,CEO的講話令人感覺一絲心酸,其間有一句讓人回味-「我們沒有做錯什麼,但是我們失敗了」。那些事事做對的人,也許並不會取得想要的成功,世界有時真的如此而已。

世界和已經發生的時間都是客觀的存在,而怎麼看待他們卻變成了不同人的人生感悟。開篇的「缸中之腦」讓人回到每個人中學時對「唯心論」的思考。作為一個在「唯物主義」絕對正確的教育環境中成長的中國孩子,我們從小不太容易理解「缸中之腦」的深刻含義。人類通過語言來描述世界,而語言這個載體讓更多的人了解他們看不到的世界,於是我們看到的世界便是一個被「文字」抽象化後的世界。它一定不那麼真實,它也一定只是這個客觀世界微小的一部分。每個人其實都是「缸中之腦」。

用語言來描述這個客觀時間本身就充滿了趣味的矛盾。什麼是一堆?什麼是多?什麼是少?關於範疇的悖論讓人們了解到語言的脆弱。我們的語言是如此模糊,它並不能真正的精確的描述這個世界。

同樣,很多問題我們也並不能獲得真正的答案。烏鴉都是黑的嗎?我們似乎無從得知,也無法徹底檢驗。單純的邏輯轉化只會讓事情更加複雜,讓解決問題變得無力。

作者關於期望悖論的討論讓許多自認為聰明的投資家感到困惑,也解釋了為什麼「黑天鵝」時間如此的頻繁。期望會改變你的行為,也會改變他人的行為,而這讓一切變得難以琢磨。

討論完數個思想實驗,我們看到真正的世界其實只是某種程度的「混沌」。我們能預測到某些事情,但是對於絕大多數的信息,我們難以預測。這件事就好比,我們吹起一隻氣球,然後放開,我們知道它會飛出手心,但無法知道它將飛多高,落在哪一個點。即使我們掌握了所有的物理學定律,但是我們永遠無法知道所有的變數參數。

回頭來看,我們用迷宮來描述這個世界也許比「混沌」讓人更容易接受。無論在東方「人定勝天」的觀念之下或是在西方「精英統治」的觀念下,「迷宮」都比「混沌」讓人覺得自信。因為無論多難的迷宮,都是NP完全的問題,只是計算量太過龐大目前的計算機算不出來罷了。但如果我們連迷宮的出口都定位不了,那麼NP完全就失去了意義。

好吧,不去深究書中的各個思想實驗的哲學深層含義,讓我們回到現實世界。我們努力的做好自我,努力的按照「成功學」的方式去生活、工作和社交,我們對世界和自己充滿信心,覺得自己會掌控人生和周邊的一切,但在某個時候,在某個不如意或者得意的時候,我們需要告訴自己,這是「混沌」世界給我們的禮物。
推薦閱讀:

面對店鋪違規怎麼辦?我想說養店不易且行且惜,解決方案拿走不謝
性格內向的人可以做銷售嗎?
如何寫好一個行業報告?
反思二十年——訪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
Costco 想在上海開中國首家實體超市,它有兩個合作夥伴

TAG:成功要素 | 商業 | 邏輯思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