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學這條路真的需要技巧

營養學這條路真的需要技巧

在學校讀了食品7年(本科加碩士),再加上在健康領域做了4年的工作。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現象,在此忍不住做一些分享。

說到「營養」、「健康」,很多人想到的就是和尚一般的清心寡欲的飲食,什麼「低鹽」、「低油」、「綠色」之類的概念就會自然映入腦海。

營養學在西方研究了很久,準確地說,就是人在不同的階段要吃不同的食物,而且更關鍵的是分量的把握,比例和分量合適即為健康,裡面用到了很多統計學和生理研究。

中國對營養的研究更久遠,也有產生了類似的理論,總結起來就是「均衡」,除了用顏色作為食物營養的分類,還有性熱、性溫、性寒等屬性分類,沒有很精確地計算分量,更多的是經驗的把握。

所以現在有很多營養學的文章就從這兩方面下功夫,要不就是西方的最新論文研究,作為一個新成分或者食材有利於健康的理論基礎;要不就是中醫的歷史理論支持,證明五穀雜糧和均衡飲食是養生之道。

但是,社會上的人最關心的並不是健康本身,而是健康帶來的一些好處。

---------------------------

人都是經濟人,務求最少的投入獲得最大的回報。健康並不是一種看得見摸得著的回報,是一種體驗,一種自我感覺良好的體驗。

很多人不願意吃健康食物,一方面是因為覺得自己還是「健康」的狀態,另一方面是因為覺得自己的人生應該要吃「美食」,這樣的人生才有質量。

營養師的工作,說白了就是指導別人怎麼吃才健康。但是很多時候,很多人根本不覺得自己不健康,或者根本不想通過正常的飲食搭配運動調節身體,所以會選擇「捷徑」。

例如說健身,本來是一件生活的必須活動。反而因為現在工作時間比較長(加班現象越來越流行),從而變成了一種要特意花時間去做的事。

再說飲食,本來也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但是因為各種生活模式差異,吃的食物就越來越偏向快餐,「快餐」式的生活就變成了主調,還是加班生活的錯。

--------------------------

跟年輕人說,吃快餐不是不好,而是要按自己的需求吃。結果因為不吃的食物會被浪費掉,所以會覺得還是吃完實在。

跟老人家說,原來的飲食模式有問題,他們就會說:「我都吃了好幾十年了,還不是沒問題。」殊不知正是這些「沒問題」的飲食讓他們去醫院買葯吃。

更奇怪的現象是保健品。舉維生素來說,本來蔬菜水果里就富含各種維生素了,但是因為水果存放期間比較短,很多人就寧可天天吃複合維生素都不吃水果。但這些加工過的維生素其實還是沒有天然的好,價格還貴很多。

---------------------------

說大道理,說健康的生活方式,很多人其實都知道,根本不需要營養師來講解。但其實是缺乏一個人去監督。大家都覺得自己可以把控住自己,但是在吃方面,更多時候會輸給本能,更不要說主動保持運動頻率了。

營養師就好像英語老師,其實是一個監督者。很多人都知道多看英語書、英語電影就可以提高英語水平,但是沒有英語老師在隔壁的時候,就是沒有主動學習的動力。

在健康飲食方面也一樣,大家都知道怎麼可以健康飲食,但是就是缺了一個人在旁邊督促,而且還是非常難督促的,營養師不可能每天都盯著人有沒有吃多了或者吃少了的情況。

營養師這個職業,說白了還是挺少人真正理解其中精粹的。想讓客戶按最健康的方式生活,但是客戶自己潛意識不想健康,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用適合客戶的方法讓客戶保持健康了。

如果以後有人想投身健康行業,希望不要誇大任何一個模式或者產品,每個人其實都有隻適合他們自己的健康生活模式,別千篇一律地套用同一個模式。


推薦閱讀:

乳鐵蛋白=免疫因子,增強寶寶免疫力首選!
紅薯真的是抗癌第一菜嗎?紅薯有什麼營養價值?什麼人千萬不能吃紅薯?
早上匆忙五分鐘,如何搭配營養早餐?
國家標準|國民營養計劃其中《慢性腎臟病患者膳食指導》細則
最近想在家自己學習下製作鮮榨果汁,求推薦一些既美味又營養的配方?

TAG:營養 | 飲食營養 | 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