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原始太極拳三十七式
收集了一套武當原始太極拳三十七式,不過可惜的是沒有圖解。
1、 預備式:倆拳握置腰眼下,半面向左轉,眼平視,意守丹田(按丹田穴在臍下一寸五分;咀閉,由鼻出氣一口,肩頭下降而氣自歸丹田。)
2、 提手上式:由上式倆拳向左提起,右覆左仰;(由此式起,始入譜名)
3、 右向擠手:由前式橫開右步,右手推出,左手扶右腕下,因仰者為陽手,覆者為陰手,故此式即右陽左陰,蓋太極者,即陰陽二氣孕化而成也。
4、 左向擠手:由前式不動步,左向推出(此時左腳稍向前移與右腳成平行線);即名為左向擠手。
5、 攬雀尾:由左向擠手式,不動步而翻成右向推之,外轉者凡三,即名攬雀尾式!均系陰陽手,後手指頭,永隨前腕,同時反覆之;如右手在前,去如隔田,向陽是也。
6、 手揮琵琶:由前式倆掌里向轉出,倆手成拳,緩緩向左行去,直提至左肩後為止,左仰右覆;再直上右步與左腳成直角,以左手扶右腕推出,再並左步,右掌直上,左掌垂下,再右下左上,左下右上,目左視,名為提手上式。
7、 摟膝拗步:由手揮琵琶變提手上式再右掌垂下左掌上同時開左步,左手拂左腳,再出右手,左手前倒,即名為摟膝拗步;再吞回成攬雀尾式,左手在前,里轉者凡二,如是左手拂左腳,斜開右步,右手拂右腳,再出左手,如前法吞回成攬雀尾;再右手拂右腳,斜開左步,左手拂左腳再出右手,如前法回里轉向者凡二,再變下式。
8、 進步搬攔錘:由前式;左掌在前,里向抓之,右掌同時撤回成拳,左腳亦同時向前進半步,而右腳則跟半步。
9、 同右:按前式並步打出右拳,其名為搬攔錘,以其進步也,故名進步搬攔錘;如其為退步(退右步),即名為退步搬攔錘。
10、如封似閉:由前式撤回右步,左腳亦同時撤回半步,倆拳均變為掌,右上左下而抽回,如是左掌在前,右掌在後,均成立式,左腳尖虛點,勁在後腿;
11、同十:再落左腳半步,上右腳,倆掌向前推出,成並步,腿直,頭正,手平!其名為如封似閉式!
12、抱虎歸山:由前式倆手成拳左向提起,與左腳成平行線開右步,再左手扶右腕收左步成提手上式;再右向開右步與左腳成直角,右手拂右腳出左手,而倆手同時里向轉回如手揮琵琶式,卻將右步回置左腳之前,右拳則在左肘下,右腳虛點,目前視。
13、肘底看錘:由前式退右步,倆拳同時自里外向翻轉,左腳虛點,右拳仍置左肘下。
14、倒輦猴:由前式先退左步側出左手,均手心外向,再退右步出右手,左掌撤回置腰,如此法倒退三步,至第四步時,變下式。
15、斜飛式:由前式至第四步右腿右手在後時,以左手扶右腕右向擠出,但上步擠亦同此式,乃均在賽通臂及彎弓射虎之後,而上左步,旋轉右步擦掌擠出者。
16、海底針:由前式變收揮琵琶式,而退右步,與左腳成平行線變提手上式,此時自系右掌在上,左掌在下,始變乃以右掌直插而下也。
17、撇步賽通臂:由前式開左步出左手,使掌撤回再並右步,再開左步,如是者凡五步,始變下式。
18、同上: 由前式至第五步時,乃左腳左手均在前,以左手向上抓之成拳,退右步成背摜之式伸下,共為撤步賽通臂式,但上步賽通臂亦同此式,不過至第五手時,上左步左手摜背而前耳。
19、白鶴亮翅:由前式上右步,左手扶右腕擠出變為上步擠,再倆掌上舉向倆旁分下乃馬步,倆手平展,目前視。
20、雲手:由前式中停步,出右手(先右掌在外,從內上舉),再收回右手置腰眼下,同時開左步出左手亦如此法共行四步,始變下式。
21、高探馬:由前式至第四步時,乃左手左腳在前,再左轉身,右腕搭左腕上;左手裡向翻之踢右腿,以右手拍有腳面,但二起腳與披身踢腳亦同,蓋二起腳乃上右步拍右手,上左步拍左手;拍身踢腳乃拍後,腳不落下,向後退落,而同時開左步,右手扶左腕擠出也。
22、轉身左右分腳:由前式右步落下,成矮襠,倆手成拳,右里左外,身向左轉,左手裡翻,先向自己右方,起左腳,以左手拍腳背,落下時,即又起向自己左方踢出拍如之!
推薦閱讀:
※陳鑫太極拳解
※《太極拳論》清·陳鑫
※練過沒有?武當趙堡心意開合太極拳
※純太極拳格鬥的困難
※42式太極拳拳譜動作圖 1
TAG:太極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