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香港窮人比內地慘10倍?有木有搞錯! 

Managershare:不要和富人比,要和「窮人」比。

香港的貧困線為「相對貧困」,香港的貧困人口收入水平與大陸不可同日而語。而且香港政府會綜援計劃為低收入人群提供援助金,還會與機構合作向其提供食物與交通津貼。此外,通過公屋與居屋,香港政府解決了近一半人口的居住問題。總而言之,在香港,窮人所享受到的福利要多得多。

1、《香港窮人比內地窮人窮10倍》講的主要是香港電台旨在探討香港貧富懸殊問題的《窮富翁大作戰》節目,此後香港政府推出了多達十項的利民紓困政策,讓88.6%的住房條件惡劣居民受益

田北辰所參加的《窮富翁大作戰》是由香港電台公共事務組製作,是一個探討香港結構性貧窮及貧富懸殊問題的真人秀節目。由多位來自較富裕家庭、擁有高學歷或成功經驗的香港人,在節目中體驗香港基層人士的日常生活。參加者將與基層人士同住多日,或嘗試露宿街頭,並親身參與低收入或厭惡性工作如倒垃圾等,以體驗基層人士生活。

這一節目播出正值香港貧富矛盾激化之時。香港政府也不斷推出各種措施,保障低收入者權益。包括額外綜援、電費減免、退稅等在內,類似的「利民紓困政策」多達十項,覆蓋了88.6%的住房條件惡劣居民。

2、對於貧困線的劃定,一般發達國家用相對標準,發展中國家用絕對標準。中國內地採取的是年收入人民幣2300元的絕對貧困標準,而香港則是低於居民收入中位數50%即為貧困

世界銀行曾經提出「絕對貧困」與「相對貧困」兩種貧困線劃定標準。絕對貧困線是衡量家庭為滿足其基本需求而應該能夠仰仗的資源的固定標準,換言之,如居民未能應付「基本生活開支」便屬於貧窮。世界銀行據此劃定了兩條貧困線:每人每日收入不足2美元的為貧困,不足1.25美元則為極端貧困。

除了絕對貧困線外,還有所謂的「相對貧困線」。世界銀行對其的看法是:收入少於社會平均值三分之一的,即可視為相對貧困。一般而言,發展中國家劃定國內貧困人口時多採用絕對標準,而發達國家多採用相對標準。中國大陸所採取的是絕對貧困線:2011年11月29日,中國宣布大幅上調國家扶貧標準線,從2010年的農民人均純收入人民幣1274元升至2300元。而2013年9月28日,香港特區政府公布了首條官方貧困線。香港規定,收入低於香港居民收入中位數50%的,即為貧困——這無疑是一條相對貧困線。

3、在香港,貧困線為月收入人民幣2954元以下,中國內地年收入2300元的貧困標準比不上香港一個月;2015年上半年中國人均可支配的月收入為人民幣1822元,約為香港的貧困線的二分之一

以此香港的標準衡量,一人家庭月收入低於3600港元(約合人民幣2954元),即符合貧困標準。據香港政府統計處數據,截至2013年年中,香港人口為718萬人,扣除政府現金福利補貼後,符合定義的貧困人口為101.8萬,佔整體人口19.6%。但單純說「香港有近兩成貧困人口」是有危言聳聽之嫌的。首先,香港政府對於低收入人群有各種房屋補貼措施,而一旦把公共房屋補貼折算成現金補助,貧困人口將大幅降低至67.4萬人;其次,中國大陸年收入2300元的貧困標準尚比不上香港一個月。而月收入人民幣2954元在大陸究竟是什麼水平?據國家統計局7月15日發布的數據,2015年上半年中國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人民幣10931元,即每月1822元,被香港的貧困線甩在了後面。

而且,中國的貧困線是遠低於世界銀行所制定的標準的。2008年,北京北京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胡星斗在接受德國媒體採訪時曾表示,如果按照世界銀行所制定的1.25美元的極端貧困標準,中國大約有一兩億人屬於絕對貧困;而如果按照2美元的標準,中國估計有4到5億人,甚至更多仍然是處於貧困中。

4、在香港,窮人還能通過「綜援」獲得援助,60歲以上且需要經常護理的老年人每月能拿到5450港元,如果家裡有老人,還可以領每年2000到4000港元的補助金

香港對於低收入人群有各種各樣的福利政策,最重要的就是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綜援)了。該計劃旨在向有需要的個人及家庭提供經濟援助,使其收入達到一定水平,以應付生活上的基本需要。按照香港社會福利署《綜合社會保障援助指引》,凡是取得香港居民身份不少於一年,且在香港居住滿一年的個人與家庭均可提出申請。如果申請人的收入以及名下資產符合標準,即可領取援助金。

以單身人士為例,如果一個健全成人,其所擁有資產(包括在香港、澳門、內地或海外所擁有的土地、物業、現金、存款等)不超過28000港元(約合人民幣22979元),兒童、長者、殘疾或經醫生證明為健康欠佳人士所擁有資產不超過43500港元(約合人民幣35699元)即符合資格。綜援分為標準金額、補助金和特別津貼三類。為了防範懶漢,標準金因申請人年齡與健康而異:一個60歲以下的健全成年人每月可領取2255港元,一個健全兒童每月能拿到2710港元,而60歲以上且需要經常護理的老年人每月則能拿到5450港元。對於15到59歲,身體健全的綜援申請人,政府還有「自力更生支援計劃」,在現金援助外協助其尋找工作。

綜援中補助金一項主要是針對老弱病殘以及單親家庭等。例如,有年老、殘疾或經醫生證明為健康欠佳成員的受助家庭,如連續領取援助金達 12個月或以上,可按家庭中這類合資格成員的人數,獲發每年一次的長期個案補助金,作為更換家居用品及耐用品之用。如有一名,每年可以多拿2000港元,兩名以上每年則可以多拿4010港元。

5、除了綜援外,2011年香港政府出資並向富商籌募100億港元成立關愛基金,為窮人提供醫療、教育等方面支持,僅2013年,關愛基金就預留約9100萬港元為居住條件惡劣且沒有領取過綜援的居民提供「一次過」津貼

2009年香港電視台開始製作的窮富翁大作戰,讓城中擔任公職的富豪體驗底層生活,也讓公眾面對貧富懸殊問題。此後香港2011年籌劃成立關愛基金。該基金由政府出資50億港元,同時向商界籌募50億港元,目的在於為低收入人群提供綜援等政策不能提供的多方面支持。

關愛基金自成立以來,已經推出了30個援助項目。就醫療、教育、民政、福利等範疇,為弱勢群體提供支援。2013年,關愛基金為居住條件惡劣且沒有領取過綜援的居民提供「一次過」津貼,關愛基金預留了約9,100萬港元推行此項目。只要個人月收入不高於8740港元,房屋月租金不超過4370港元,即可按照一人住戶3,000港元,二人住戶6,000元,三人或以上住戶為8,000港元領取該津貼,據基金會統計,該津貼約使近30000人受惠。而對於年長租房者,基金會於同年也設立了「為租住私人樓宇長者提供津貼」項目,津貼金額分別為獨居長者每人4000港元,二人長者每戶8000港元,而三人或以上長者戶則為12000港元。基金預留了約5000萬港元推行項目,估計約有11900名年長者受惠。

6、香港窮人子女在公立學校接受義務教育,幾乎可以一分錢不花,綜援對於低收入群體還有最高每年6155港元的就學津貼

在教育方面,香港自2007年開始實行小學至高中十二年義務教育制。2015年2月,香港教育局就十五年免費教育向立法會提交文件,如果得到通過,幼稚園階段也將納入香港義務教育體系中。與大陸類似,公立學校在義務教育階段免收學費,但據人民日報稱,每年仍需要繳納約港幣1000元左右的書本費、冷氣費等其他費用。對此,綜援在「就學開支」一項中有專門的津貼。其規定,就讀高中或以下程度的學生,可根據其就學階段獲發定額津貼,以應付與就學有關的選定項目開支(即課本、文具、校服、雜項及一筆過小額開支)。每名學生每學年可獲得最高津貼額因階段而異:幼稚園為3425港元,小學為4625港元,初中為6155港元,高中5450港元。而且該項目還特別規定,如果「實際開支超逾定額津貼金額,會考慮發放額外津貼,以應付實際開支」。所以,如果低收入人群子女在公立學校接受義務教育,幾乎可以做到分文不花。

7、香港窮人看病住公立醫院每天收費100港元,膳食手術藥物費用全包,如果付不起,綜援還可以減免,甚至低收入者配眼鏡都有500港元補貼

香港特區政府在醫療保障方面的基本理念是:不會有市民因經濟原因而得不到適當的醫療照顧,故而香港政府每年投入公共衛生服務的資源相當龐大。以2012年為例,政府公共衛生開支達390億港元,2013年度的開支超過400億港元,占政府財政預算近兩成。因此,香港市民去公立醫院和診所看病只需支付少許費用。公立醫院和診所的收費標是,普通病房每日收費港幣 68港元(2002年11月29日上調為100港元)一切膳食、住院、化驗、藥物及手術費用均包括在內。公立普通科門診診所每次診症收費港幣37元 ,專科診所每次診症收費港幣 44元。即便病人因為經濟困難不能負擔醫療費用,也可以通過綜援的醫療及康復津貼得到補償或者費用減免:低收入者配眼鏡都可以得到港幣500元的津貼。

8、香港還推出廉租房,每月收入不超10100港元即可申請,平均2.84年入住,此外還通過居屋政策提供經濟適用房,通過此類舉措,香港政府已解決了近300萬低收入群體的居住問題

因為地狹人稠,香港為改善居民住房條件也推出眾多政策。上文提到的「公屋(公共屋邨)」即是其中之一。上世紀60年代,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即開始推出廉價屋邨(廉租房)。1973年,香港房屋委員會成立,將廉價屋邨更名為公共屋邨,由房屋署統一管理。年滿18歲而且擁有香港入境權之人,均可申請此類廉租房,如果收入不超過規定(每人每月10100港元),即可在一段時間後獲准入住。因為公屋租金便宜(一般僅占租戶每月收入的約10%),所以申請人數眾多。為了照顧老人,一般年齡越低,成功分配公屋的機會率就越低,等候時間也會相對較長。至於年齡超過60歲的獨居長者可以以「高齡單身人士」而獲得優先配位。香港社區組織委員會調查顯示,輪候公屋中位數為2年,平均數為2.84年。

在廉租房外,香港也推出「居者有其屋」政策,這一政策類似於中國大陸的經濟適用房:由房屋委員會興建房屋,以低於市值的價格銷售給低收入市民。該計劃曾於2002年被擱置,但2011年又正式恢復。據香港房屋委員會的統計,其現在擁有171個公共屋邨,超過74萬個租住單位,這為全香港超過200萬人提供了居所,佔香港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加上通過「居屋」取得住宅的100萬人,香港政府實際上已經解決了近一半人口的居住問題。而這一半人口,正是香港的低收入人群。

9、籠屋裡住的並非都是窮人,根據香港社區組織協會2013年調查,籠屋居民收入中位數為每月4400港元,月收入在8000港元以上的佔23.4%,籠屋居民不申請廉租房的最大原因是收入超過10100港元限額

「籠民」幾乎已經成了香港窮人水深火熱處境的鐵證,但據香港社區組織委員會2013年9月1日所發布的調查,籠民這一群體內部的情況也不盡相同。調查顯示,籠屋的居住者中,有22%是來港不足7年的新移民。2002年,同樣由香港社區組織委員針對籠屋的專門調查顯示,這一情形在香港剛剛回歸時更為明顯,其時有高達49.2%的籠屋居民為1997年-2002年期間入住,其中九成又是2000年-2002年入住籠屋。而且,有超過七成的新移民是由較好環境搬入籠屋的。

對於低收入人群,香港有所謂「公屋」的廉租房政策。2013年的調查中,有91.8%的籠屋居民想要申請公屋,但是僅有39.8%的人提出了申請,未申請比例佔到了50.6%(還有9.6%的人剛申請還未獲批),不申請的最大原因(25%)是自己收入超過了公屋申請的限額——需要指出的是,籠屋居民收入中位數為每月4400港元,2000到4000港元,以及4000到6000港元收入者在籠屋居住者中比重最高,均為31.2%,但此外月收入在8000港元以上的在籠屋居住者中還佔有23.4%(當然不排除有人沒有如實填寫調查問卷的情況)。所以,有部分籠屋居民而是收入略微超過申請限額的「夾心層」,不得已採取了這樣的居住方式。

10、香港政府還會直接向居民派發現金,通過食物銀行向失業、低收入者以及露宿者提供食物,並為跨區工作的低收入居民發放每個月600港元的交通津貼

在綜援之外,香港針對低收入群體也並非沒有其他措施。如2011年3月2日,香港第四任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宣布向年滿18歲的香港永久性居民一次性發放6000港元,預計耗資360億港元。這種向居民直接派發現金的行為,是香港開埠以來的首次。此外,香港政府還資助五家機構,提供「食物銀行(food bank)」服務。其受助對象以難以應付日常食物開支的市民為主,包括失業人士、低收入人士、新來港人士以及露宿者等。以民間組織樂餉社為例,他們不會購買食物,而是通過有合作關係的公司,收集安全且可以食用,但是失去商業價值而原本將被丟棄的食物(如臨近保質期限、標籤錯誤、庫存過剩、配方微調等),再將其分配到慈善機構,轉發給有需要的人。

另外,鑒於部分居住在偏遠地區的居民,因交通不便故而放棄跨區工作,香港政府也於2007年起,開始交通費支援計劃的試驗。居住在屯門、元朗、北區和離島這四個區域的合法可受僱人士,個人資產總值不超過44000港元的待業者,一年內可以以實報實銷的形式領取600港元交通津貼;月收入低於6500港元的跨區工作者,可以申請每個月600港元的交通津貼,為期最長6個月。2008年,香港政府對計劃稍作修改,在放寬申請人條件的同時,將津貼期限由6個月又延長為12個月。


推薦閱讀:

電影《巴黎我愛你》(Paris Je T`aime )中,13 區那一段在表現什麼?
男生窮游香港,晚上在麥當勞或者KFC趴著休息,可行嗎?
為什麼說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是香港流行音樂的黃金時代,現在的音樂與那時差距有多大?
內地遊客香港未購物被打死,會影響香港旅遊業么?

TAG:香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