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校園暴力案件調研報告
校園暴力是社會暴力的一部分,當前,刑法制裁校園暴力往往於法無據,以下是小編搜集整理的關於校園暴力案件調研報告,供大家閱讀查看。
篇一:關於校園暴力案件調研報告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關於校園暴力案件的調研報告,調研報告指出校園暴力違法犯罪時有發生,已成為嚴重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社會頑疾。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婦女兒童權益刑事司法保護課題組就校園暴力刑事案件作了專項調研,以期為解決相關問題提供參考。
一、現狀調查
校園暴力在我國時有發生,但是情況複雜,違法與犯罪交織,且多數事件未進入司法程序追究法律責任,加之目前缺少統一的事件報告、統計制度,導致難以了解我國校園暴力發生的真實情況。今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對2013-2015年各級法院審結生效的100件校園暴力刑事案件進行了梳理,這些案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此類犯罪及審判工作的一些突出特點。簡述如下:
1.校園暴力犯罪案件涉及的罪名相對集中。針對人身的暴力傷害比例最高,其中,故意傷害罪佔57%,故意殺人罪佔6%,尋釁滋事罪佔10%;性侵、侵財犯罪各佔12%,聚眾鬥毆罪與綁架罪分別佔2%、1%(見圖一)。
2.已滿十六不滿十八周歲的高中生及職高身份的未成年被告人佔比較高。(1)159名未成年被告人中,已滿十四不滿十六周歲的被告人55人,佔34.59%;已滿十六不滿十八周歲的被告人104人,佔65.41%。其中已滿十四不滿十六周歲的比例低,與我國刑法規定上述被告人只對八類嚴重暴力犯罪承擔刑事責任有關,故不能全面反映此類人群的校園暴力實際發生率。(2)涉案小學生佔2.52%,初中生佔33.96%,高中生佔22.64%;職業技術學校及職業高中學生佔26.42%,參與作案的無業人員佔11.95%。
3.持兇器作案、造成人身傷亡後果以及作案後自首、達成諒解協議的比例較高。持刀具(包括彈簧刀、水果刀、獵刀等)作案的佔49%;造成被害人死亡的佔35%,重傷的佔32%,意味著在校園暴力犯罪案件中,實際造成被害人重傷、死亡嚴重後果的比例高達67%;輕傷佔17%,輕微傷佔16%(見圖二)。被告人作案後自首、與被害人達成賠償諒解協議的比例高,分別佔49%、54%。
4.判刑情況。(1)致被害人重傷的32起案件中,免予刑事處罰2件,占該類案件的6.25%;宣告緩刑的22件,佔68.75%;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以下的4件,佔12.5%;三至五年有期徒刑的2件,佔2.65%;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1件,佔3.13%;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1件,佔3.13%。(2)致被害人死亡的35起案件中,宣告緩刑的8件,佔22.86%;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以下的1件,佔2.86%;三至五年有期徒刑的4件,佔11.43%;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12件,佔34.29%;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10件,佔28.57%。
二、突出問題
1.理念存在偏差,對校園暴力的危害性認識還不夠。關愛呵護未成年人是我國及世界各國共同珍視的基本理念,也是少年司法制度發展的基石,毫無疑問,在教育挽救失足青少年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是,如何做到寬容而不縱容,社會還缺乏共識。從近幾年處理的校園暴力事件來看,有的地方認為校園暴力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小問題,主要強調教育、挽救原則,未意識到對於那些社會危害性大的失足青少年,懲戒實際也是教育、挽救的一種重要方式,對同為未成年人的被害人的平等保護還不夠。
2.規制校園暴力的相關法律規定有待完善。當前,校園暴力頻發,校園暴力犯罪低齡化趨勢明顯。而我國刑法規定,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罪不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不滿十六周歲只對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等八種犯罪承擔刑責。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對不滿十四周歲或已滿十四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初犯免予治安拘留處罰。實踐中,已滿十四不滿十六周歲的中學生實施輕傷害等犯罪時有發生,不滿十四周歲的兒童故意殺人的亦有發生。校園暴力傷害案件主要以故意傷害罪追責,而構成故意傷害罪又要求致傷達到輕傷以上程度。由此導致,對不滿十四周歲的兒童故意殺人、已滿十四不滿十六周歲的青少年實施毆打、凌辱等輕傷害的行為難以追究刑事責任,甚至也不能進行治安拘留處罰,相當一部分校園暴力事件只能由教育機構內部處理。
3.對未成年違法犯罪者的矯治措施有待落到實處。根據我國刑法規定,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但何謂必要時候以及家長應如何管教,缺少相關細則,並不明確。同時,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規定,對於在學校接受教育的有嚴重不良行為的未成年學生,無力管教或者管教無效的,可以按照有關規定將其送專門學校(即工讀學校)接受矯治和教育。由於該措施非法定強制性措施,而是由監護人或原所在學校提出申請,加之當前工讀學校的規模正逐步減少,因此,實際走進工讀學校的「問題少年」有限。
三、思考與應對
當前,對校園暴力的認識、立法、處理機制等方面均存在一定不足,形成治理的短板。為了依法遏制校園暴力,為未成年人創造一個安全、健康、文明的學習、生活環境,課題組認為,需著重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轉變觀念,加大對嚴重校園暴力違法犯罪的懲治力度。施暴者與被欺凌、被傷害的孩子都是法律應該關注和保護的對象。既要重視教育預防,也不能忽視必要的懲治。既堅持未成年人犯罪與成年人犯罪的區別對待,給予未成年犯罪人在正常環境下改過自新的機會,同時也要防止對未成年人只講從寬而不講從嚴的認識偏差。對於校園暴力事件堅持寬嚴相濟,區別對待,情節較輕的,盡量給予最大限度的感化、挽救;涉及違法,影響惡劣,理當治安拘留或者送往工讀學校的,就不能簡單「教育」了事;構成犯罪,甚至罪行嚴重,不宜宣告緩刑的,就當判處實刑,不能簡單通過賠償和解了事。通過區別對待,既彰顯法律的關懷,又不失威嚴,公平地實現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
2.加強人身權利保護立法。校園暴力是社會暴力的一部分,當前,刑法制裁校園暴力往往於法無據。實際上,不僅僅是校園暴力,還有其他大量嚴重侵犯人身安全只是程度未達到輕傷標準的暴力行為被排除在刑事立法之外,一定程度上助長暴力行為公開肆虐,成為影響社會長治久安和文明程度提高的普遍性問題。從域外來看,特別重視對人身權利的刑法保護,不僅普遍將攻擊毆打他人的行為認定為暴行罪,而且對言語恐嚇、尾隨騷擾、破壞他人生活安寧等行為均予以刑事制裁,對規範公民言行、提高社會文明程度,發揮了積極作用。例如,日本刑法在規定故意傷害罪可判處最高十五年懲役的同時,另規定了暴行罪,即實施暴行而沒有傷害他人的,最高可判處二年懲役。雖然中外立法制度、法律文化有別,但隨著經濟發展物質富足,社會必然越來越關注人格尊嚴、人身安全的保護。刑事立法當順應時代潮流,深入研究包括校園暴力在內的暴行入罪問題,為社會有序發展提供明確的規範指引。
3.針對校園暴力等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構建和完善多元化的懲戒、矯治制度體系。考察域外發達國家,無一不重視對校園暴力肇事者的懲戒、矯治。例如,德國對校園出現的恃強凌弱的「小霸王」關注態度鮮明,打擊力度大,在對兩次記過後仍不思悔改的校園「小霸王」,校方有權將其送到「不良少年管教部門」給予強制管教。義大利刑法規定,如果不滿14周歲的人實施法律規定的犯罪(違警罪除外),並且具有人身危險性的,法官可以決定將其收容於專門針對未成年人的司法教養院(最短持續期不少於一年)或者對其實行監視自由。對我國而言,在刑法保持相對謙抑的前提下,應當積極探索構建刑罰之外的懲戒、矯治制度,比如刑罰與保安處分二元並存的制裁體系,值得研究。在我國,目前迫切需要落實和完善刑法、未成年人犯罪預防法中規定的收容教養、工讀教育等制度,明確實施細則,加大對相關矯治場所的資金、人員投入,用足用好我國已有的制度資源。
4.構建防治校園暴力的程序化處理機制。根據日前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印發的《關於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的通知》,該機制應包括早期預警、及時上報、事中處理以及事後心理干預等全方位內容。遏制校園暴力,既要有政策層面的決心決斷,又要有智慧定力,把基礎工作抓實做細。要從不同層面逐級摸清我國校園暴力的現狀,分析成因,對症下藥,綜合施治。在課題組調研的100起校園暴力刑事案件中,持管制刀具作案者近50%,如果相關學校對這些平時即有持刀習慣的「問題少年」及早發現、干預,就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校園暴力事件的發生,或者至少可以降低校園暴力的傷害後果。域外許多國家和地區針對校園暴力進行專門立法,構建了規範的處理機制,例如韓國2004年出台的《校園暴力預防及對策法》。此外,還要注意探索藉助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預測、發現、干預校園暴力。以法國為例,早在2001年就啟用了校園暴力監測軟體,其統計項目非常細緻,包括諸如在校園內丟石塊等具有暴力傾向的行為共26項,每年法國有近95%的學校向該資料庫匯總校園安全信息,這就為及早發現和干預校園暴力奠定了堅實基礎。相關經驗值得我們借鑒。
5.進一步加大教育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社會輿論氛圍。要全力遏制和預防校園暴力,必須有強大的正面引導,學校要在傳統安全教育的基礎上強化人文、道德教育,教育學生保持對生命的敬畏和善意,尊重愛護他人,呵護生命,和諧相處,避免傷害;宣傳部門要通過公益廣告、專題報道等形式,加大對反校園暴力的宣傳;司法機關在抓好個案辦理的同時,應適時組織宣傳報道,回應社會關切,營造良好輿論導向。
篇二:關於校園暴力案件調研報告
近年來,高中校園暴力事件日益增多,在校高中學生大多在15-20歲左右,正值花季少年,在高中三年的學習中,如果能夠艱苦奮鬥,踏踏實實,頑強拼搏,考上大學,一定會有美好的未來。然而在許多高中校園,卻經常發生校園暴力事件,不僅造成人員傷亡的嚴重後果,而且影響其他同學的良好學習環境,破壞正常的教學管理秩序。因此,查閱本院偵監和公訴部門審理的在校高中生因校園暴力而批准逮捕和提起公訴的案件,結合自己在高中階段發生在身邊的校園暴力事件的體會以及走訪一些發生校園暴力事件的高中老師和在校學生,現寫此報告,分析高中校園暴力事件的原因,尋求對策,建章立制,預防和減少校園暴力事件,為廣大高中在校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一、高中校園發生的暴力事件的特點
1.涉案人員增多,暴力活動呈現規模化趨勢。過去校園暴力事件參與人數較少,多是偶發性,屬於個別行為。而從近幾年發生的案件來看,一起稍微有些影響的校園暴力事件,其參與者人數平均少則十幾人,多則三四十人,上百來人的也時有發生,而且多是以暴制暴。
2.結成團伙,「幫派」。從許多學校了解到,該校園存在一些所謂的「黑惡勢力」,某某小團體以主要成員的家鄉命名,成立所謂的「某某鄉/鎮幫」或「某某縣/市幫」。在「幫內」還自立「幫主」、「大當家」,一旦發生暴力事件,「幫內」兄弟特講哥們義氣。
3.涉案罪名複雜。從因校園暴力事件被審查批捕和提起公訴案件的涉案罪名來看,主要涉及故意傷害案、故意殺人案、聚眾鬥毆案、尋釁滋事案、搶劫案、強姦案。其中,以故意傷害案和聚眾鬥毆案最多,約佔總數的70%-80%之多。
4.跨地域作案。由於手機在高中生當中的普及,當出現糾紛,某些自恃很有勢力的人,會四處尋找幫手,一個電話就能叫來許多在異地學校讀書的同學。許多在校的學生還和已經畢業的「老大」相呼應,曾經有一個昔日的校園「老大」專門坐火車從外地趕來參加鬥毆。某些「幫派」還在某個地方設立專門的聯繫點並派專人聯絡。
5.情節嚴重,社會危害性大,嚴重威脅校園教學秩序穩定。由前面幾個特點決定了某些校園暴力事件的後果相當嚴重,經常會有人因校園暴力事件被打傷、打死的報道。涉案人員不僅自身觸犯刑法,毀了自己的大好前程,還嚴重攪亂正常的校園教學秩序,危害社會治安穩定。
6.校園女生暴力事件頻繁發生。據相關媒體報道,校園女生暴力事件無論是案發的數量還是受害人受傷的程度以及事件的惡劣性質都有超過男性校園暴力事件之勢,讓人觸目驚心。女同學給老師和家長印象多是乖巧、聽話,似乎和校園暴力事件毫不相關,其實不然,校園女生暴力事件的泛濫已經嚴重危害青少年學生尤其是比男生更需要關愛女生的學習和成長。
二、高中校園暴力事件的主要原因
為了治理高中校園暴力事件,預防犯罪必須深刻的分析高中校園暴力事件的原因,只有這樣,才能找到解決高中校園暴力事件恰當得力措施。高中校園暴力事件頻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學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學校、家庭和社會等深層次的外部原因:
(一)從學生自身的角度來看
1.法制觀念淡薄,缺乏遵紀守法的習慣。從目前的高中階段教育體制來看,高中的課程比較緊張,所以,許多高中學校缺失對高中生的法制教育,有些高中生因為校園暴力被學校開除甚至被判刑入獄,還不知道自己是違法違紀行為。從導致校園暴力事件的誘因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同學之間的偶發小摩擦積累成大衝突;高年級的同學恃強凌弱,欺負低年級的同學,尋釁滋事,索要錢財;因為早戀引發糾紛;為講哥們義氣,拉幫結派;爭奪校園「老大」,聚眾鬥毆;與外校學生發生衝突,引發不同高中學校同學之間的相互群毆;因老師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或學校處罰違紀學生不當而引發的過激行為。
2.對情緒自我管制能力的欠缺。在青春期有一個普遍的特徵,從兒提時期的夥伴關係過度到成人世界的社會關係,孩子們會建立一些遊戲規則。這些規則不完全是社會規則,還有這個年齡階段非常獨有的特徵,那就是模仿。高中階段是未成年人走向成年人的過度階段,這個階段也是少年處於情緒易衝動的年齡階段,同時,以自我為中心,特別自尊,自己又不能夠正確估計行為的後果,容易採取一些非常過激的行為。生理力量雖然在成長,但心裡依舊幼稚,現在的孩子由於家庭條件好了,身體發展比較快,會體會到自己的力量。但是沒有地方去使用,有些高中生比較叛逆,厭煩高中的緊張學習生活,又沒有更多的課餘活動,那麼很可能會選擇極端的方式來發泄自己的能量,如暴力遊戲,久而久之甚至就會轉化為真實版的校園暴力事件。
3. 性別的中性化使得很多女生傾向於模仿男生,搞「暴力崇拜」,以身體力量的博弈來解決問題。她們肆意踐踏別人的尊嚴和身體,並以此為樂,將暴力、野蠻當時髦,在是非顛倒的意識環境里集體狂歡。
(二)從學校的角度來看
1.「成績唯一論」「唯分數論」主導學校的教學目標。中國曆來就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傳統觀念,現在集中地體現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考大學是所有高中生、家長、學校的共同期盼,能否考上大學,高中三年的緊張學習生活是關鍵,但是,由於人的性情、能力以及興趣愛好的各不相同,僅僅以成績論英雄的教育模式從根本上否認了人的個性,應試教育使得有些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常常不被人重視甚至被人歧視,但是他們不甘於寂寞,不臣服與人,面對家長、老師、成績優異同學的壓力,在情感的衝動之下,積蓄的不滿情緒易通過校園暴力來發泄。
2.老師威嚴的降低,「震」不住學生
高中老師的威嚴不像中小學老師那樣被學生看重,高中生更加註重人權意識。現在國家的法律、法規明令禁止老師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對於某些比較調皮的學生,高中老師也無計可施。在發生校園暴力的時候,在安全沒有保證的情況下,高中老師只能撥打110,請求司法機關介入,不少老師趨於「麻木」,對於學生的暴力事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聽之,任之,只要課堂45分鐘不出事就行。
3.學校管理的缺失。某些高中學校存在管理不嚴,教育不力的問題,高中大多數採用的是寄宿式,封閉式管理模式,由於平時只注重學習,而忽視了同學之間的人際交流與溝通,相互之間難免會有摩擦、糾紛,如果學校不能及時發現並制止,很可能就會引發校園暴力事件。同時,有些施暴的學生很有社會背景,學校出於某些部門領導的說情,外界的壓力,同時又擔心校園暴力事件敗壞學校聲譽,出了事則能捂則捂,息事寧人,沒有採取嚴厲的處罰措施。
(三)從家長的角度來看
現在的高中生一般都90以後出生,絕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家長過分的溺愛孩子,使它們嬌生慣養,缺乏對他們進行責任、義務和愛心等方面的教育,許多高中生是非不分,自私、冷酷。難以經愛挫折和打擊,心理素質差,遇事好衝動,走極端;有些家長由於沒有受到很好的文化教育,自身素質差,害怕孩子在學校里吃虧,向其灌輸「以牙還牙,以暴制暴」的錯誤觀念;一些學生的家庭長期存在家庭暴力,從小稍微不服父母的要求,就會遭到一頓毒打,幼小的心靈很早就蒙上一層灰色的陰影;有些學生是單親家庭,父母的離異使其缺少父愛或母愛,性格變得孤僻、扭曲,人格分裂;有些父母長期在外打工,要麼把其留給年邁的爺爺奶奶,要麼獨自一個放在家裡,無暇顧及。這些留守兒童由於長期脫離父母的有效監管,從小容易經常進入遊戲室、網吧、歌廳等未成年人禁止進入的場所,慢慢長大以後容易結交社會不良青年,養成許多不良習慣,追求刺激,張揚個性;也有一些學生的爺爺奶奶比較護短,認為孩子還小,只要不犯什麼大錯誤是沒事的,以後會改好的,在其犯小錯的時候,會出面干涉其父母對教育、管理,使其識認為自己有「靠山」而變得有恃無恐,當其一步步走向犯罪道路的時候,其爺爺奶奶才知道後悔,但悔之已晚。
(四)從社會角度來看
據相關權威的教育專家說,暴力、色情文化是產生校園暴力的第一推手,在許多影視文學作品、音像製品、網路、電子遊戲中,到處都有暴力、色情的場面。網路和遊戲迎合了廣大高中生渴望交流和獵奇的心理,但由於缺乏有效引導和嚴格管理,其中的暴力和色情因素對缺乏辯認和識別能力的高中生造成的負面影響巨大。如當年風靡一時的《流星花園》、《野蠻女友》等美化校園暴力事件的影視劇,大受青少年尤其是高中生的親睞,廣大高中生缺乏對自身行為的清醒認識和評判,加上模仿欲極強,在校園生活中體會到了校園暴力解決問題的快感,以後就更容易採取這種極端的方式解決問題。
三、預防和制止高中校園暴力事件的建議和對策
防止高中校園暴力,營造良好和諧的高中校園環境,需要全社會的高度關注和重視並積極的採取行動。
(一)從自身做起,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從而剷除校園暴力滋生的土壤。學生既是校園暴力的受害者,同時又是防制校園暴力的主要力量。每位高中學生應當不斷加強自我道德修養,自覺遵紀守法,樹立正氣,養成自尊自愛,尊重老師,團結同學的良好品格。同時,要學會克服青春期的煩惱,逐步學會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抑制自己的衝動行為。
(二)加強法制教育,使廣大高中生能夠學法、知法、懂法、守法。法制教育應和文化學科建設聯繫起來,在高中階段應強化法制教育,定期安排學生參加法制教育活動,聘請司法部門、高校法學院、社會法律援助機構相關人員擔任本校的法律顧問和法制輔導員,定期開展法制宣傳活動,要借「模擬法庭進高中」「以案說法」「法制宣傳日」等活動為契機,使廣大高中學生樹立法制意識,自覺遵紀守法,不因法律的無知而違法亂紀,甚至走向犯罪深淵。
(三)設立專門的心理輔導中心,密切關注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青春不是校園暴力的借口,更不是校園暴力的根源。所有的高中學校應當儘快建立一套完善的心理和道德干預機制,設立專門的心理輔導中心,配備專職的心理輔導教師,增開心理健康課程,全方位的預防因為心理疾病引發的校園暴力事件。經常性的開展集體娛樂活動,幫助同學之間建立友誼,在愉悅的氣氛中開導學生,釋放心中煩悶的情緒,愉快的適應高中的學習生活。
(四)加強學校日常管理制度,堅決預防治理高中校園暴力事件。進一步加強門衛管理制度,完善值班制度和接訪制度,對於校外陌生人來訪,要嚴把審查關,堅決杜絕校外無業不良青年進入高中校園;要嚴禁學生私自攜帶管制刀具器械,並定期檢查學生宿舍,一經發現,要及時沒收;要組織男老師和學校保安定時定點在校園巡邏,一旦發現校園暴力事件要及時的制止,防止危害結果的發生;對參與校園暴力事件的人員,區分不同情況給予批評教育或者給予嚴厲的處分。
(五)加強對孩子的監督和教育。針對高中生處於青春期,心理不成熟、偏激、衝動、爭強好勝、易產生逆反心理的特點,家長應當更加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要與孩子多保持溝通與交流,以主流的價值觀進行正確的引導;要言傳身教感化孩子,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反錯誤,尤其是在高中階段這樣的一個心理多變時期,犯了錯誤並不可拍,可拍的是不能正確的引導,以後可能還會犯更大的錯誤。孩子犯了錯以後,要以「真善美」進行人格教育,切忌使用家庭暴力,一打了之,更不能溺愛,護短,一味的縱容其犯錯。
(六)全社會應當共同合作,努力為高中校園營造良好的環境。
首先,各級人民政府在加大打擊黑惡勢力的同時,應最大限度地切斷學生與黑惡勢力的聯繫。其次新聞出版和文化部門應當調整審查標準,優化文化市場,堅決杜絕色情、暴力內容的圖書、報刊、影視在社會蔓延。再次,要整治高中校園周邊環境,依法打擊黑網吧,治理網路環境。在高中校園附近堅決禁止開設網吧,遊戲廳、歌舞廳、桑拿足療等娛樂場所。最後,還必須尊重和保護校園弱勢群體,尤其是校園貧困生。由於高中階段不屬於義務教育,高昂的學費、家庭的貧困使得貧困學生面臨著輟學的危機,就業的無望,生存的壓力又使他們感到絕望。因此,社會必須伸出援助之手,幫助這些貧困的學生,要確保每一位貧困生不因貧困而輟學。
從家庭到學校,再到社會,讓我們多給廣大高中生們一點關愛,哪怕走在路上給他們一個幸福的微笑,他們心中也會多一份陽光,多一份驅走心靈黑暗的力量。
《關於校園暴力案件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1.關於校園暴力案件調研報告
2.校園暴力案件調研報告
3.法律政策研究室基本情況調研報告
4.2015年農村留守女童性侵狀況綜合調查報告
5.校園安全及周邊環境整治情況調研報告
6.小學校園欺凌專項治理工作自查報告
7.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調研報告
8.小學生自我保護能力情況調查報告
9.關於拐賣兒童問題的調研報告
推薦閱讀:
※水木清華,我不能不說的夏天
※第三十二章 橋塌
※外聯大叔說:如何讓社團一直有錢下去?
※中行、建行推出校園貸產品,金融正規軍進入校園
※果然輕小說什麼的都是騙人的!00
TAG:校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