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於曉非教授解讀《金剛經》

於曉非教授解讀《金剛經》(一)

金剛經·正宗分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

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盤而滅度之。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 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前面我們講到須菩提提問老師:

「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心」(玄奘譯本為「云何應住、云何修行、云何攝伏其心」)

大家注意須菩提提問問題的順序是怎麼安住、怎麼修行、怎麼降服自己的心,而老師的回答正好反著答,先回答怎麼降伏其心。

「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老師說,須菩提,你看這些大菩薩們是怎麼降伏自己的心的呢。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印度人一說「眾生」,不僅僅指的是人,指的是六道眾生,是天、阿修羅、人、畜牲、餓鬼、地獄,而且鳩摩羅什翻譯的語

氣特彆強調,兩個近義詞疊用,是「所有」、「一切」眾生之類。

什麼是「所有」、「一切」眾生之類?釋迦牟尼下了三個強化性的註腳:

第一個,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此為四生。印度人認為,六道眾生從降生的方式上來劃分,只此四種,絕沒有第五種。 

第二個註腳講,若有色、若無色,色,不是指的有沒有顏色,而是這種存在有沒有「質礙」,就是這兩個東西碰上以後有沒有相互作用,人就是有「

質礙」的,兩個人撞起來能把腦袋撞個包,但是鬼就是無色的,沒「質礙」的。印度人認為天道有些眾生叫做「無色界眾生」,就是無色。五蘊(色

受想行識)之色,指的是廣義的色,沒有「質礙」的色。「若有色若無色」,就是印度人認為,六道眾生,從它的存在形態上劃分,只此這兩種,絕

沒有第三種。

第三個註腳「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簡單的說「想」就是我們眾生的頭腦思維活動。印度人認為六道眾生所主導的思維活動上劃分只

此三類,絕沒有第四類。第一,「有想」,腦里有想,我們人就有想,二十四小時都在想,睡個覺都做夢,一不想了那就很糟糕了。所以人是「有想

」的動物,但是還有什麼?還有「無想」,印度人相信有無想,因為印度人認為,天道有一重天就叫「無想天」,那裡的眾生一生無想。如果你修行

了什麼都不想(冥想),當然人能做到什麼都不想也是很難的,但萬一你做到了什麼都不想,佛教認為你並不能涅槃,你不能跳出輪迴,那你得到的

果是什麼呢?就是下輩子升「無想天」,到那兒一輩子不想去了。印度人相信是有人一生無想的,而且印度人相信天界的最高一重天叫「非想非非想

天」,因為生到那兒的眾生,腦殼裡的思維活動既不是想,也不是不想,印度人說那叫非想非非想。印度人說六道眾生,從頭腦的思維活動上劃分,

只此這三種,絕沒有第四種。

無餘涅槃

那麼老師說,大菩薩面對所有一切眾生之類,發了一個巨大的心,就是「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無餘涅槃」是大乘佛教涅槃最後的、最高

的境界。

所以我每講到這兒,我都要感嘆幾句,作為一個大乘佛教修行的人,這心胸遼闊啊,心胸是很遼闊的,大乘佛教的佛教徒心胸是非常遼闊的——讓一

切眾生皆令入「無餘涅槃」!所以在大乘佛教的眼中有異教徒嗎?沒有,「一切眾生」皆是我們的朋友,「一切眾生」都是度化的對象,這裡面包括

我的朋友,包括有恩於我的人,也包括曾經傷害過我的人。所以所有一切眾生,既包括佛教徒,也包括信仰其他宗教的人。所以佛教徒絕不視信仰其

他宗教的人為魔鬼。所以大家學**大乘佛教讀《金剛經》,第一條在這裡就應該學**大乘佛教的這種坦蕩的胸懷。

釋迦牟尼認為,生命的苦是生命的基本特徵,生命是無明造成的,是你糊塗造成的,是你不認識世界真相造成的。所以佛陀說「樂短苦長」「樂是苦

因」,他沒有否定人間有樂,但是樂一定是短的,苦是長的,而且今天的「樂」一定會是明天「苦」的原因。 因此從佛教徒看來,什麼才是解脫痛苦

跟煩惱的方法?只有涅槃,所以在佛教徒心中涅槃相當的神聖。而大乘佛教區別於小乘佛教的差別在哪兒?小乘佛教說涅槃太好了,我要抓緊涅槃,

自己涅槃,享受涅槃的樂。而大乘佛教是發菩提心,發覺悟一切眾生的心,不是我自己涅槃,而是要一切眾生都涅槃,這是發的菩提心的大心。

菩薩與勝義諦菩提心

當大菩薩們發了心要度一切眾生入無餘涅槃,大乘的菩薩們就切切實實地、經過多生累劫地讓無量無數無邊眾生成就無餘涅槃——「如是滅度無量無

數無邊眾生」。但是大乘佛教的菩薩,在度無量眾生入無餘涅槃的當口,他的心安住在那兒?「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他度了無量眾生他還覺得一

個沒度,這才是大菩薩度眾生!

那麼從教理上講,這就是二諦。菩薩發心度眾生的時候,有沒有這個能度眾生的菩薩?有,只不過是世俗諦上的緣起的有,相似相續的有。也就是在

世俗諦上有相似相續的菩薩,見到這些苦難的相似相續的眾生,內心生起了無限的悲心,願度一切眾生入無餘涅槃。而且在世俗諦上,相似相續的菩

薩真真切切地度化了無量無數無邊的相似相續的眾生入無餘涅槃,所以在世俗諦上菩薩度了眾生;但是從勝義諦上——從性空上、從假有、從名言假

有上——佛陀度了眾生還要覺得一個沒度,因為在佛陀,在大菩薩心中,一切法是空,在空上度眾生,度了還要覺得自己一個沒度。

總結而言,菩薩們發心度一切眾生,這叫世俗諦的菩提心;那麼在勝義諦上能度的被度的是空,在空上度眾生,度了還要當沒度,這是「三輪體空」

的菩提心,是勝義諦菩提心。

說完之後,老師還怕我們沒有聽懂,說為什麼這大菩薩度了眾生還覺得自己一個沒度呢?老師說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眾生眾相

,即非菩薩」,即然說他是菩薩,那麼作為菩薩,他已經沒了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也就是沒了我度眾生、我度小張、我度小王的這個「我

」——無我相。沒有了我度了小王的這個「小王」——人相。也沒有了我還要度的小李、小趙、小王、小劉——眾生相。因為大菩薩已經體悟到了一

切法自性是空——必須在空上度眾生。他已經把能度眾生的菩薩跟被菩薩度的眾生觀空了。所以他度了眾生還覺得自己一個沒度——「實無眾生得滅

度者」。

須菩提問老師,一個發心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人,應該怎麼降伏自己的心呢?老師說:看!大菩薩是通過發菩提心降伏自己的心、攝伏自己的心的。

發菩提心的要害

發菩提心是首要的問題,那發菩提心的要害是什麼?

第一、必須要發度一切眾生入無餘涅槃的心,這是世俗諦菩提心;

第二、當他度了一切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入無餘涅槃的那一當口,還要覺得自己一個沒度,這是勝義諦菩提心。

於曉非教授解讀《金剛經》(二)

金剛經·正宗分複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

須菩提問老師,說一個要想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心的人,他應該怎麼安住,怎麼修行,怎麼降伏自己的心。

須菩提問了三個問題,那麼第一段佛陀回答的是「云何降伏其心」,佛陀回答說靠發菩提心降伏其心。那麼老師還要回答第二個問題「云何修行」和

第三個問題「云何應住」。大家注意,玄奘譯的三個問題,鳩摩羅什只譯了兩個——「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這一段回答第二個問題,「云何修行」。佛陀是舉了一個例子,說須菩提,「菩薩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佛陀提出來一個問題是「布施」。大乘佛教

有六大修行法門: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這是大乘佛教修行的次第,一個真正修行大乘佛教的首先就要布施,次序不能顛倒。

怎麼修行?老師提出來「布施」。佛陀說的修行是要修六波羅蜜,只是在這一段,以說修布施波羅蜜為代表,但也包含了講如何修持戒,如何修忍辱

,如何修精進,如何修禪定。

我們看釋伽牟尼說怎樣行布施,是「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也就是在布施那一當口心要「無所住」,沒有地

方安住。反過來講,如果布施是心有所住的,你的心住在哪兒了?那就是有個能布施的我、被布施的他、我布施他這個事兒。「無所住行於布施」,

也就是說他要觀這個布施的我、被布施的他和布施的過程都是空,這就是「三輪體空」,要在空上修布施,這就是大菩薩的布施,這就是般若智慧統

攝下的布施。所以佛陀說,大乘菩薩修布施,是無所住行於布施,是不住色聲香味觸法的布施。老師接著說,「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

」,也就是不住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金剛經·正宗分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不可思量就是無窮大,什麼不可思量?出世間法不可思量,涅槃不可思量。如果我的心是有所住的,我執著於能布施的我、被布施的他、我布施他這

件事兒,那麼這就是有所住的布施,是世間法的布施,是有漏的布施。有住的布施,不能淡化心中的我,不能讓我們趨向涅槃,這樣的布施種下的因

、導致的果,只能讓是我在未來死了再來、死了再來的生生死死的輪迴中來得更好。

有住的布施功德不是不可思量,是可思量。比如說今天我借給了張釗十萬,張釗日後發達掙了大錢了,他報答我一百萬、一千萬、一個億,或者十個

億,這是有可能的。但是即便他報答了我十個億、一百個億,可思量嗎?還是可思量。

什麼叫不可思量?就是如果我今天的布施是無所住的布施,是不住於相的布施,也就是通過今天的布施,淡化了心中的我,那麼這樣的布施是引導著

我趨向於涅槃,涅槃值多少錢?不可思量。這裡的不可思量指的是涅槃,指的是出世間法。

金剛經·正宗分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老師怕我們不理解這個不可思量有多麼的廣大,就做了一個特別形象的比喻,老師說「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須菩提你對下面的

事兒怎麼看,你看東邊的天大嗎?須菩提回答「不也,世尊」,不也,老師,這不能思量。老師說須菩提,「南西北方思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

這東邊的不能思量,那南邊、西邊、北邊、上邊、下面的虛空可思量嗎?須菩提回答,老師太大了,不可思量。

老師說「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如果一個菩薩的布施是不住相的布施、是無所住的布施,那麼它所獲得的福德,那麼

就像你現在看待的東邊、西邊、南邊、北邊、下邊、上邊的虛空一樣不可思量。老師用一個特別形象的比喻,表示這個出世間法的功德是無邊無際的

,因為它能引導著我們趨向涅槃。老師說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菩薩就應該按照如上的心去修行。

大家一定要理解,這裡佛陀只是用「布施」作為例子。說無住相的布施,無所住的布施,其實持戒也是無所住的持戒、不住相的持戒,而忍辱、精進

、禪定呢,都要在般若的統攝下,去修無所住的忍辱、精進、禪定,所以我們不能單單理解為布施,要把它寬泛地理解為修六度。

所以須菩提問老師,善男子善女人,發無上正等正覺的心,應該降伏自己的心,怎麼修行,怎麼安住?

老師說,第一,大菩薩們發心,靠發菩提心降伏自己的心;

第二,大菩薩們怎麼修行,要靠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靠修六波羅蜜來修行。 

於曉非教授解讀《金剛經》(三)

金剛經·正宗分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前面佛陀回答了「云何修行」,佛陀說大菩薩是通過修六波羅蜜來修行的。下面佛陀直接回答第三個問題「應云何住」。

佛陀直接問須菩提,「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可不可以你看見如來的肉身的形象就算見到如來了?應化到世間的肉體如來,成佛

在世間的人,肉體有沒有確切的形象啊?有的,叫做「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印度的相學師說,應化到人間的相,最好的就是這三十二種一等好的

相,八十個二等好的相。可是釋迦牟尼在其他經里說,應化到人間的佛把三十二個一等好的相跟八十個二等好的相聚於一身。為什麼?因為印度人相

信我們這一生所得的相貌實際上是我們往昔福德的體現。佛陀是福德跟智慧圓滿的人,因此他這一生的相貌就是圓滿的,沒有缺陷的,所以如來「具

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是在其他經里釋迦牟尼反覆講的。而我們作為人的相貌,總會有缺陷的。

但是到了《金剛經》釋迦牟尼反問須菩提,能不能看到色身、肉身形象就算看到如來了?須菩提是解空第一弟子,須菩提說「不也,世尊,不可以身

相得見如來」,不可以不可以。須菩提還效仿老師的口吻,我為什麼說不能以身相見如來呢,「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如來說它的身相,就不

是身相。從世俗諦上講,如來確實說了身相,但是不能以為這個名言身相底下有真實的身相,當你執著有真實的身相,就像你執著有真實的車、真實

的桌子一樣,那是徹頭徹尾的凡夫境界。

如來說身相,是從世俗諦緣起意義上講的,是從假有唯名上講的,從名言上講的。但是從勝義諦上,從離言空性上講,不能執著於一個名言下的身相

。所以須菩提說,「佛說身相,即非身相」。所以這個回答,須菩提回答得相當漂亮。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凡是有相的,都是虛妄不實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如果你見到了如來的相,見到了,還得當沒

見,那就是真見了如來。你見的相是在世俗諦名言上見了,但是從勝義諦離言空性上看,那一定是非相。

所以,這一段就是回答了「云何應住」,一個真正修行佛法的人,一個發心想要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人,他的心應該安住在哪兒?「若見諸相

非相則見如來」,見到如來的相,你還得當作沒見,才是真正見如來,也就是你的心要安住在離言空性上。安住在離言空性上,這才是大菩薩修行的

境界。

於師說法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個話其實是很難講的,若見諸相非相,那相見了沒有?見了,見相而非相,見了還得當沒見,那才是真見。大家注意這

個火候沒有,這就是世俗諦與勝義諦的般若。

很多人對這句話的理解都是偏差的,特別是有一些知識分子,他有知識、有文化,讀過《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

來」,進了寺院他絕不肯跪下來禮佛,這木雕的、銅鑄的、泥塑的,虛妄,拜他幹嘛?不拜。有老太婆在那拜,他還在旁邊撇嘴,「凡所有相,皆是

虛妄」,沒文化,沒讀過《金剛經》。老太婆可不管這一套,進了寺院磕頭,把這個佛當真使在那兒磕,她不曉得一切法自性本空。我說這人什麼時

候學佛就進步了呢?當這老太婆進入寺院,在這磕著頭,知道世俗諦、勝義諦不二,一切法自性本空,我禮佛、拜佛,拜了還得當沒拜,那學佛進步

了。知識分子導向的是老太婆相反的一段,我不拜,一切皆空,我拜他幹嘛?可他不知道從世俗諦上講,給佛磕一個頭就有一份功德。從世俗諦上講

真實不虛,磕一次有一次的功德,但是實無功德,不能貪著功德,功德空,拜了當沒拜。作為一個知識分子他肯跪下來拜了,拜了當沒拜,那麼這知

識分子學佛進步了。

注意了,我們也把龍樹先生的這個學問叫做中觀學派,中觀是什麼呢?就是世俗諦與勝義諦這二諦的等持。有很多人認為,世俗這詞從佛教上講很不

好聽,學佛就是扔掉世俗諦,抓住勝義諦。這話說偏了,世俗它是世俗,但它依然是諦(satya),是真理啊。為什麼這個真理叫世俗的真理呢?這是

釋迦牟尼向我們世俗的凡夫做了妥協之後所安立的真理,畢竟它也是真理,世俗諦是不能丟的啊。很多人都說「真俗二諦」,可以扔掉俗諦,抓住真

諦,這是很糟糕的。

龍樹的學問叫中觀,所謂中觀是真俗二諦,勝義諦、世俗諦的等持平等,兩個哪頭都不能丟啊,因為它是我們跟隨佛陀理解真實的橋樑,是階梯。你

扔了世俗諦,沒一層樓你怎麼能上到二層去呢?所以佛拜是要拜的,但是拜了還得當沒拜。
推薦閱讀:

金剛經詞語解析
金剛經演義
試解《金剛經》(上)
勸誦《金剛經》
《金剛經》原文+白話通俗直譯 --2

TAG:金剛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