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墨之互聯網印象(十)
05-25
五代宋遼金(907年——1279年) 「荊關董巨」:荊浩、關仝、董源、巨然;郭忠恕;周文矩;顧閎中;李公麟;梁楷;趙佶;張擇端;李嵩;蕭照;陳居中;李成;范寬;燕文貴;郭熙;王詵;王希孟;米友仁;「南宋四大家」又稱「李劉馬夏」:李唐、劉松年、馬遠、夏圭;黃居寀;楊凝式;「宋四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文同;崔白 元(1271年——1368年) 趙孟頫;高克恭;「元四家」:黃公望、倪瓚、吳鎮、王蒙;錢選;柯九思;張雨;楊維楨;康里巎巎
推薦閱讀:
明(1368年——1644年)
邊景昭;林良;夏昶;戴進;吳偉;張路;汪肇;藍瑛;「明四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青藤白陽」:徐渭、陳淳;周之冕;董其昌;陳繼儒;陳洪綬;崔子忠;祝允明;邢侗;張瑞圖;米萬鍾;王鐸;倪元璐;傅山 清(1636年——1911年) 焦秉貞;唐岱;金廷標;張宗蒼;郎世寧;「清初四王」:王時敏、王鑒、王原祁、王翚;吳歷;惲壽平;「四僧」:石濤、朱耷、髡殘、弘仁;「揚州八怪」:鄭燮、羅聘、黃慎、李方膺、高翔、金農、李鱓、汪士慎;華嵒;高鳳翰;居巢;居廉;趙之謙;「海派四傑」:任伯年、虛谷、蒲華、吳昌碩 王時敏 仿山樵山水軸 年代:清 紀年: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作者時年74歲 尺寸:縱79.6 厘米 橫41.3 厘米 質地:紙賞析:王時敏,明萬曆二十年(1592年)生,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卒,初名贊虞,字遜之,號煙客,自號偶諧道人,晚號西廬老人等,江蘇太倉人,明末清初畫家。
此圖干筆濕筆互用,細潤清淡,意境疏簡,兼施以潤而不燥的墨色,具有蒼渾而秀雅的韻味。 推薦語:其臨古水平之高,令人生嘆。 馬麟 樓台夜月圖紈扇頁 年代:南宋 尺寸:縱24.5 厘米 橫25.2 厘米 質地:絹 賞析:馬麟,麟一作驎,原籍河中(今山西省永濟),南渡後三代居錢塘,遂為錢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馬世榮之孫,馬遠之子,生卒年不詳。馬遠是宋光宗、宋寧宗兩朝(1190—1224)畫院待詔,馬麟畫承家學,擅畫人物、山水、花鳥,用筆圓勁,軒昂灑落,畫風秀潤處過於乃父。寧宗嘉泰(1201—1204)間授畫院祗候,頗得寧宗趙擴、恭聖皇后楊氏及楊妹子(娃)稱賞,每於父子畫上題句。在《層疊冰綃圖》中題詩云:「渾如冷蝶宿花房,擁抱檀心憶舊香。開到寒梢尤可愛,此般必是漢宮妝。」《畫史會要》謂:「麟不逮父。遠愛其子,多於己畫上題麟,蓋欲其章也。」 此圖裁取亭廊台謝的一角之景,圖上高柳擢秀、明月當空、山岩稍露、長廊俯見其頂、台榭儼然。在用筆上,岩石以斧劈皴法、亭榭以工穩的界筆畫法,樹葉全以點綴法,遠山烘青,渲染設色,高空浩月,楊柳林中隱約可見樓台復道亭園之景。推薦語:馬遠之子馬麟的精麗之作。
馬麟 郊園曳杖圖紈扇頁 年代:南宋 尺寸:縱23.3 厘米 橫23.7 厘米 質地:絹 賞析:馬麟,麟一作驎,原籍河中(今山西省永濟),南渡後三代居錢塘,遂為錢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馬世榮之孫,馬遠之子,生卒年不詳。馬遠是宋光宗、宋寧宗兩朝(1190—1224)畫院待詔,馬麟畫承家學,擅畫人物、山水、花鳥,用筆圓勁,軒昂灑落,畫風秀潤處過於乃父。在《層疊冰綃圖》中題詩云:「渾如冷蝶宿花房,擁抱檀心憶舊香。開到寒梢尤可愛,此般必是漢宮妝。」《畫史會要》謂:「麟不逮父。遠愛其子,多於己畫上題麟,蓋欲其章也。」 圖右下署款"臣馬麟"。曾經明黔寧王沐昂收藏,鈐有「黔寧王子子孫孫永保之」白文印記。又經明項元汴收藏,鈐有「項子京珍藏」朱文長方印記,「神品」朱文連珠印記,「項元汴印」、「墨林秘玩」朱文印記等。 推薦語:寧宗嘉泰(1201—1204)間授畫院祗候,頗得寧宗趙擴、恭聖皇后楊氏及楊妹子(娃)稱賞,每於父子畫上題句。弘仁 林泉春暮圖軸
年代:明-清 紀年:順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作者時年50歲 尺寸:縱89.4 厘米 橫41.8 厘米 質地:紙 賞析:弘 仁(1610-1664),清畫家。俗姓江,名韜,字六奇,又名舫,字鷗盟。明亡後於福建武夷山出家為僧,字漸江,號梅花古衲。安徽歙縣人。為清初四畫僧之一。擅畫山水,初學宋人,晚法蕭雲從、倪瓚,筆法清剛簡逸,意趣高潔俊雅。尤好繪黃山松石,為「新安畫派」創始人,和查士標、孫逸、汪立瑞等四人並稱「新安四大家」。兼寫梅竹,工詩。存世作品有《枯槎短荻圖》、《西岩松雪圖》、《黃海松石圖》等。著有《畫偈》。 此作山體凝重,崖峭壁直,水中坡石突兀,雜樹險生。崖間山泉汩汩,近岸空亭無人,孤舟晚棲,氣象清俏冷峻。自識「杜鵑聲叫暮春天,村落家家事向田。唯是道人偏愛懶,偶濡殘墨寫林泉。漸江學者弘仁」。鈐「漸江」朱文長方印。另鈐「海昌錢鏡塘藏」鑒藏印。 推薦語:畫師古人,更師造化。 吳炳 竹雀圖散頁年代:南宋
尺寸:縱24.9 厘米 橫25 厘米 質地:絹 賞析:(公元12世紀)〔南宋〕毗陵武陽人,生卒年不詳,南宋光宗紹熙年間(1190-1194)畫院待詔。光宗皇后李氏愛其畫,恩賚甚厚,賜金帶。工畫花鳥,元代夏文彥《圖繪寶鑒》謂其畫「寫生折枝,可奪造化,彩繪精緻富麗」。 此圖寫棘竹叢生,枝椏橫出,枝頭有一雀鳥正在悠閑地啄理羽毛。整幅畫面景物聚於下側,可見南宋構圖新風的影響。圖中竹枝用雙鉤技法,雀鳥在用色彩沒骨畫出後,重點部位再用墨線描出。這是吳炳傳世作品中的代表作。 推薦語:所作謹守院體畫風格。 林椿 梅竹寒禽圖紈扇頁 年代:南宋 尺寸:縱24.8 厘米 橫26.9 厘米質地:絹
賞析:林椿,南宋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詳,南宋孝宗淳熙(1174—1189)間畫院待詔,賜金帶。林椿為南宋時期畫家,孝宗淳熙年間曾為畫院待詔。生卒年不詳,浙江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南宋時期畫家。孝宗淳熙年間曾為畫院待詔。繪畫師法趙昌,工畫花鳥、草蟲、果品,設色輕淡,筆法精工,設色妍美,善於體現自然的形態,所繪小品為多,當時贊為「極寫生之妙,鶯飛欲起,宛然欲活」。傳世作品有:《梅竹寒禽圖》冊頁,藏於上海博物館。《果熟來禽圖》、《葡萄草蟲》、《枇杷山鳥圖》,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梅竹寒禽圖》在不滿方尺的畫面上截取梅竹支幹的局部,表現了梅樹的老硬和竹簧叢生的氣勢。畫中有一寒鶯棲立梅梢,處於此畫的顯著地位,禽鳥的刻劃柔和。在技法上梅枝用筆蒼勁,竹枝葉勾撇筆力堅挺,從而使整體畫法顯得剛柔相濟。 推薦語:畫上有楷書"林椿"題款,是為難得的宋代有款之跡。 李迪 雪樹寒禽圖軸 年代:南宋 紀年:淳熙丁未(公元1187年) 尺寸:縱115.7 厘米 橫52.8 厘米 質地:絹賞析:李迪,生卒年不詳。南宋畫家,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北宋宣和時為畫院成忠郎,南宋紹興時復職為畫院副使,歷事宋孝宗、宋光宗、宋寧宗三朝(1162年—1224年),活躍於宮廷畫院幾十年,畫多藝精,頗負盛名。工花鳥竹石、鷹鶻犬貓、耕牛山雞,長於寫生,間作山水小景。構思精妙,功力深湛,雄偉處動人心魄。所作《楓鷹雉雞圖》溫柔嬌嫩可愛,《雞雛圖》形象生動超拔,刻畫細緻入微,各具神態。山水師李唐法,亦多佳作。論者謂其畫鳩「作寒冷狀,精俊如生」;畫鶺鴒「翹翹欲起」。
圖右下自題署"淳熙丁未歲李迪畫",丁未為淳熙十四年(1187),是所見李迪畫中紀年最早的一幅,但已屬晚年之作。筆法工謹精緻,頗有北宋著名花鳥畫家崔白的遺意。 推薦語:此圖曾經清高士奇、謝淞洲收藏,併入乾隆內府,鈐有乾隆鑒藏印記多方。 朱銳 溪山行旅途散頁 年代:南宋 尺寸:縱26.2 厘米 橫27.3 厘米 質地:絹 賞析:朱銳,中國宋代畫家。生卒年不詳,活動於北宋末南宋初。河北人。原為北宋宣和畫院待詔,南渡後又入紹興畫院,任待詔,授迪功郎,賜金帶。擅山水,工雪景,師法王維,所畫多騾綱、雪獵、盤車、行旅等題材,表現了車輛旅人跋涉於荒寒蒼涼的溪山之間的艱辛之狀。形象真實,主題鮮明,情景動人。有《盤車圖》傳世。 《溪山行旅圖》又名《盤車圖》,在一座大山腳下的淺灘流水畔,岸邊有一條小路蜿蜒伸向山坳。小路的轉彎口已有一輛車子在上坡,坡度很陡峭,所以,車輪後一個僕人正在幫助往上推動。水邊不遠的小路上還有一個剛上岸的行人,頭戴氈帽,身穿夾襖,傴僂著身子冒寒趕路。近景是一輛三頭牛拽拉的車子,正涉水而渡,車篷上堆滿了積雪,車板後還蹲著一隻家犬。一位戴著風帽,留著鬍鬚的男子,騎著小毛驢緊跟車後,看樣子,車內所乘的,也許正是他的家眷。這是一個家庭,或在遷徙的路上,或為投親於途。此圖車篷、樹梢、崖端白雪覆蓋,雪霧迷濛,寒氣襲人,更顯行旅的艱辛。推薦語:擅長山水,工雪景,師法王維。
仇英 梧竹書堂圖軸 年代:明中 尺寸:縱148.8 厘米 橫57.2 厘米 質地:紙 賞析:仇英(仇,音Qiú,可參見仇姓),約1498年(一說約1509年)至1552年在世,字實父,號十洲,明代著名畫家,漢族,江蘇太倉人。後移居吳縣。擅畫人物,尤長仕女,既工設色,又善水墨、白描,能運用多種筆法表現不同對象,或圓轉流美,或勁麗艷爽。偶作花鳥,亦明麗有致。與沈周、文徵明、唐寅並稱為「明四家」。 此圖畫一精舍,寬敞的書桌置於窗前,上置文具書籍,一士人半作半卧於躺椅上,神態安詳。房舍四周修竹、梧桐搖曳生姿。坡石勾皴用拖泥帶水法間乾筆皴擦,再以水墨淡淡暈染,頗見渾厚。上綴以萱花、叢菊,顯示出隱居的悠雅情調。 推薦語:仇英人物圖初為漆工,為人彩繪棟宇,有志丹青,周臣發現有異才,收為弟子教之,得文徵明稱譽,知名於時。米友仁 瀟湘圖卷
年代:南宋 尺寸:縱28.5 厘米 橫196.7 厘米 質地:紙 賞析:本幅無款印,後紙自題一段:「先公居鎮江四十年,作庵於城之東高崗上,以海岳命名,一時國士皆賦詩,不能盡記。翰林承旨翟公詩:『楚米仙人好樓居,植梧崇岡結精廬。下瞰赤縣賓蟾鳥,東西跳丸天馳驅。腹藏萬卷胸垂胡,論議如何決九渠。掀髯送目游八區,欲叫虞舜浮蒼梧。"云云,餘不能記也。此卷乃庵上所見,大抵山水奇觀,變態萬層,多在晨晴晦雨間,世人鮮復知此。餘生平熟瀟湘奇觀,每於登臨佳處,輒複寫其真趣成長卷以悅目,不俟驅使為之,此豈悅他人物者乎。此紙滲墨,本不可運筆,仲謀勤請不容辭,故為戲作。紹興乙卯孟春建康□□官舍,友仁題。羊毫作字,正如此紙作畫耳。」乙卯為紹興五年(1135年),米友仁50歲。後紙另有薛羲、葛元喆、吳匏碩、貢師泰、鄧宇志、董其昌等宋、元、明14家題跋。 此圖繪米友仁十分熟悉的瀟湘奇觀景緻,深得其「變態萬層」之「真趣」。開卷便是濃雲翻滾,隱現出遠山坡腳,隨著雲氣的飄動變幻,逐漸顯露出山形,重疊起伏的峰巒影影綽綽地展現於團團白雲中。中段山川始露出清晰真容,主山屹立,尖峰高聳,樹叢映帶,沙渚數重,甚富高遠和深遠感。結尾處山色又漸趨淡遠,唯近處林岸、草廬明晰。自首至尾,迷濛、清明以及遠近、濃淡,幾度變幻,奧妙莫測。 時隱時顯,忽明忽晦,迷濛又富有變化,故時人謂他「善畫無根樹,能描朦朧雲。」(湯垢《畫鑒》)同時他也很講究筆法,以大筆觸的遒勁筆法來潑染水墨,墨隨筆走,在大筆塗染塊面中,多有縱點、橫點、落茄點和不規則的破筆點,亦見連勾帶擦的線條。筆與墨的有機結合,使米氏雲山兼具滋潤和沉鬱的特色。 推薦語:米友仁為北宋著名書畫家米芾長子,父子兩人共創「米家山水」。 趙佶 柳鴉蘆雁圖 年代:北宋 尺寸:縱34 厘米 橫223.2 厘米 質地:紙 賞析:趙佶(1082—1135),即宋徽宗。北宋書畫家。神宗子,哲宗時封端王。政治昏庸腐敗,但酷愛書畫,在位時廣收歷代文物、書畫,極一時之盛;親自掌管翰林圖畫院,用科舉辦法選拔畫家,對繪畫藝術,起了推動和倡導作用。擅書法,自創瘦勁鋒利的「瘦金體」。繪畫得吳元瑜傳授,繼承崔白風格,重視寫生,體物入微,以精工逼真著稱;工花鳥,相傳用生漆點鳥睛,尤見生動。亦擅山水和人物。獲有「妙體眾形、兼備各法」之譽。但有些作品乃畫院中高手代筆。畫後押字用「天水」及「宣和」、「政和」小璽或用瓢印蟲魚篆文,還常押書「天下一人」。傳世作品有《芙蓉錦雞圖》、《柳塘蘆雁圖》、《摹張萱虢國夫人游春圖》等。 趙佶的花鳥畫風格以工細彩墨為主,並能寓巧於拙,《柳鴉蘆雁圖》是他拙樸風格的代表作之一。《柳鴉蘆雁波圖》共分二段,前段畫一株柳樹和數只百頭鴉。柳樹枝幹用粗筆濃墨作短條皴寫,筆勢很壯,顯得渾樸拙厚,凹凸節寬之狀自然天成。柳條直線下垂,流利暢達,運筆圓潤健韌而富彈性,墨色前後層次分明。停在枝上的白頭鴉或靠根偎依,靜觀自得,或喃喃相語,使寂靜的大地充滿了生機。鳥身用濃墨,黝黑如漆。鳥的羽毛用墨留出白線,鳥的嘴舌用淡紅色點染,頭和腹部敷以白粉,周圍略用淡墨烘染,把白頭鴉襯托得分外突出,顯得神采奕奕。全圖筆墨醇和安謐,脫去凡格,深得熙落墨之意韻。 此圖中柳鴉蘆雁採用沒骨畫法,竹以雙鉤法繪出,設色淺淡,構圖洗鍊。粗壯的柳根、細嫩的枝條、姿貌豐腴的棲鴉、蘆雁畫得都很精細工整。棲鴉雙雙憩息嬉戲,蘆雁飲水啄食,形態自在安詳。點睛用生漆,更顯得神采奕奕。此圖在黑白對比和疏密穿插上取得了很大成功。整個畫面恬靜雅緻、神靜氣閑。 推薦語:明初入內府,卷上有「紀察司印」半印。清初經孫承澤、梁清標收藏,乾隆時歸清內府收藏,鈐有收藏印記。《庚子銷夏記》、《石渠寶笈·續編》著錄。 巨然 萬壑松風圖軸 年代:北宋 尺寸:縱200.1 厘米 橫77.6 厘米 質地:絹 賞析:巨然,生卒年不詳,五代畫家,著名畫僧,鍾陵(今江西南昌)人。早年在江寧(今南京)開元寺出家,南唐降宋後,隨後主李煜來到開封,居開寶寺。 擅山水,師法董源,專畫江南山水,所畫峰巒 ,山頂多作礬頭,林麓間多卵石,並掩映以疏筠蔓草,置之細徑危橋茅屋,得野逸清靜之趣,深受文人喜愛。有《萬壑松風圖》、《秋山問道圖》、《山居圖》等傳世。 巨然的畫法是繼承董源而來的。《萬壑松風圖》以水墨為基調,罩染清淡的黛青,景色蔥鬱氤氳。以全景高遠式構圖,體現出水深林密的意境。樹榦勾染多作屈曲之態,樹葉用濃淡相間的筆墨點簇。水邊有風蒲,水草不作雙鉤,均一筆畫出。這些都是巨然山水畫的典型特點。 推薦語:以長披麻皴畫山石,筆墨秀潤,為董源畫風之嫡傳,並稱董巨,對元明清以至近代的山水畫發展有極大影響。 虞美人圖紈扇卷 年代:宋 尺寸:縱25.5 厘米 橫26.2 厘米 質地:絹 賞析:此作雖小,畫得卻十分細膩耐看。線條用筆輕細,敷色柔美,幾乎不見筆跡,深紅色的花瓣、嫩綠色的花蕊顏色十分古雅純正。 推薦語:畫家的寫生功力極為紮實,每片蓮瓣的形狀、角度、色澤都安排得無懈可擊。 艷艷女史 草蟲花蝶圖卷 年代:宋 尺寸:縱32.5 厘米 橫333.5 厘米 質地:絹本 賞析:艷艷女史:(宋)女。任誼妾,良家子,有絕色。善著色山,工真、行書,其夫為北宋官吏,工于山水竹石。其畫,工筆雙鉤,水墨浸染,既深得用筆精工之法度,又注重設色。 據記載,艷艷女史是南宋封州一官吏小妾,擅長山水花鳥畫,但一直沒有她的作品傳世。這幅畫出現在去年上海的一次拍賣會中,由於後面的兩個南宋印是假的,因此人們懷疑這是件贗品。上博書畫部主任單國霖等人仔細地看了原作,發現題詞出自元代一位知府學官之手,他與趙孟頫同朝為官,但不是收藏家。畫下角有艷艷女史的落款,因此證實是艷艷女史之作,也是至今發現的唯一一件作品,上博花250萬元購得此件,據說現值800萬元。 推薦語:《草蟲花蝶卷》為其唯一傳世作品。 唐寅 葑田行犢圖軸 時代:明 質地:紙 賞析: 唐寅(1470年—1524年)生於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於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字伯虎,後改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明代畫家、書法家、詩人。三十歲時進京會試,涉會試泄題案而被革黜,妻子改嫁,一生坎坷。後遊歷名山大川,以賣文鬻畫聞名天下。 早年隨沈周、周臣學畫,宗法李唐、劉松年,融會南北畫派,筆墨細秀,布局疏朗,風格秀逸清俊。人物畫師承唐代傳統,色彩艷麗清雅,體態優美,造型準確;亦工寫意人物,筆簡意賅,饒有意趣。其花鳥畫長於水墨寫意,洒脫秀逸。書法奇峭俊秀,取法趙孟頫。 此圖題識:騎犢歸來繞葑田,角端輕掛漢編年;無人解得悠悠意,行過松陰懶著鞭。唐寅畫。鈐印:唐伯虎、六如居士、吳趨。此圖繪唐代李密故事。史載:李密騎牛住緱山拜訪名士包愷,牛角掛一卷《漢書》,邊走邊讀。本圖並沒有強調此一情節。而是突出了「行過松陰懶著鞭」的悠閑之意、本幅有清乾隆題詩。 推薦語:鑒藏印:石渠寶笈、石渠繼鑒、乾隆御覽之寶、乾隆鑒賞、重華宮鑒藏寶、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嘉慶御覽之寶、蒼岩、棠村審定、蘿軒鑒藏、武林翁氏書畫記、竹溪秘玩、衣園居士、吳湖帆潘靜淑珍藏印。 郭熙 幽谷圖軸 年代:宋 尺寸:縱168 厘米 橫53.6 厘米 質地:絹 賞析:郭熙(約1000-約1090年),北宋畫家、繪畫理論家。字淳夫,河陽溫縣(今河南孟縣東)人。出身平民,早年信奉道教,游於方外,以畫聞名。熙寧元年召入畫院,後任翰林待詔直長。山水師法李成,山石創為狀如捲雲的皴筆,後人稱為「捲雲皴」。樹枝如蟹爪下垂,筆勢雄健,水墨明潔。早年風格較工巧,晚年轉為雄壯,常於巨幛高壁作長松喬木,曲溪斷崖,峰巒秀拔,境界雄闊而又靈動飄渺。存世作品有《早春圖》《關山春雪圖》《讀碑窠石圖》《幽谷圖》等。子郭思纂集其畫論為《林泉高致集》。 此圖所畫景物具有典型的中國北方山水的特點。雪後的山間幽谷,高寒慘淡,山岩峻峭,谷口幽深。山下有清泉從岩石的罅隙中噴湧出來。山間有老樹枯枝,映襯曲折盤迴的幽壑。 絹本。墨筆。所繪景物具有典型的中國西北山川風貌。圖中山石輪廓方硬,全以淡墨渲染皴擦而成。近景枯枝寒樹墨色焦濃,筆力剛健,十分簡練;遠處的林木則以淡墨點染,所費筆墨不多,但層疊錯落之狀,非常清楚,顯出幽谷清寒的意境。 推薦語:北宋後期山水畫巨匠,與李成並稱「李郭」,與荊浩、關仝、董源、巨然並稱五代北宋間山水畫大師。 仇英 右軍書畫圖軸 年代:明 尺寸:縱280.5 厘米 橫99.1 厘米 質地:紙 魏庭榮 捐贈 賞析:仇英(仇,音Qiú,可參見仇姓),約1498年(一說約1509年)—1552年在世,字實父,號十洲,明代著名畫家,漢族,江蘇太倉人。後移居吳縣。擅畫人物,尤長仕女,既工設色,又善水墨、白描,能運用多種筆法表現不同對象,或圓轉流美,或勁麗艷爽。偶作花鳥,亦明麗有致。與沈周、文徵明、唐寅並稱為「明四家」。 此圖吸收南宋馬和之及元人技法,筆力剛健。綜丹縷素,精麗絕逸,無愧古人,尤善於用粗細不同的筆法表現不同的對象,或圓轉流暢,或頓挫勁利,既長設色,又善白描。人物造型準確,概括力強,形象秀美,線條流暢,有別於時流的板刻習氣,直趨宋人室,對後來的尤求、禹之鼎以及清宮人物畫都有很大影響。 推薦語:紙,落筆亂真。至於發翠豪金,絲丹縷素,精麗艷逸,無愧古人。推薦閱讀:
※中國政府並沒有你想像中那麼無能和純潔,文章很精彩,看完很提神!
※張藝謀率眾人大戰饕餮!這一次,終於輪到中國人拯救世界
※日曆網 傳統日曆查詢工具 中國歷史朝代公元對照表
※中國脊療 《一》基礎
※中國人只會買房子?
TAG: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