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勢寒暄和交談坐姿等禮儀
人們在交談時往往以手勢配合談話內容,達到表意表情的目的。如在談話激動時,往往攥緊拳頭;談到高興處,往往雙手舞動等等。手勢又常常可以為我們了解對方提供線索。如日本許多負責接待和社會事務工作的人員發現,當服務人員倒滿一杯熱茶遞給客人時,為人誠實忠厚,通情達理的人會摟緊食指、中指雙手穩穩地接住;而精於社交,敏捷練達的人卻用大拇指和食指輕輕地接住;神經過敏,自卑感較強的人小拇指翹起,其他手指合攏握住杯子。細心的服務人員就會從接杯的姿勢中推斷出客人的性格,給予恰到好處的服務。由此可見,手勢在人際交往中可以起到的積極效應。但手勢是一種動態勢,要求公關人員運用得體適當,如在給客人指引方向時,要把手臂伸直,手指自然併攏,手掌向上,以肘關節為軸,指向目標。切忌用一個手指指點方向。談話時需要手勢配合,不宜幅度過大,或動作頻繁過多,否則會有不自重和畫蛇添足之嫌。
常見手勢的不同用法以及使用時必須顯示出的禮儀:
第一,OK 手勢。食指和大拇指環接成「 O」型,其它三指自然彎曲。這種手勢在美國和某些西方國家廣為流行,現已逐步遍及全球各地。但這種手勢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表達了不完全相同甚至相反的意思。公關人員在運用和理會時應該注意區分。在美國,它表示「同意、了不起、順利、讚賞」等意;在法國,它表示「零」或「無」 ;在印度,它表示「正確」 ;在泰國,它表示「沒問題」 ;而在日本、緬甸、南朝鮮,則表示「金錢」的意思,在日本還表示「明白了」 ;在我國,它一般表示「零」或「三」兩個數字。而恰恰相反,在巴西,它是「引誘女人」或「侮辱男人」的意思;在突尼西亞它表示「傻瓜」或「無用」 ;在印尼,它表示「什麼也幹不了」或「不成功」 ;而某些地中海國家則是孔或洞的意思,常被用來影射同性戀。
第二,舉大拇指的手勢。垂直舉起大拇指,其他四指緊握。中國人用這手勢表示誇獎、讚賞之意;在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這種手勢大致包含三種含意,其一是搭便車,其二是表示OK ,再就是如果把拇指用力挺直,則有罵人的意思。而在希臘等國家,其主要意思則是「夠了」 。假如把大拇指朝下則表示「壞」的意思,據說這是羅馬帝國時期,凱撒大帝每當做出殺人的決定時,總是做出大拇指朝下的手勢。另外在義大利,豎起拇指是表示「一」 ,加上食指是表示「二」 ;而美國人和英國人則是食指是「一」 ,加上中指是「二」 ,拇指便成「五」了。
第三,V 手勢。食指和中指分開豎起。這種手勢現在人們普遍用來表示「勝利」(victory 的第一個字母) 。但二次大戰時期,溫斯頓· 邱吉爾首先使用這種手勢時是手掌向外;若是手掌向內,就變成侮辱人下賤的意思了。在歐洲,這種手勢還表「二」的數目。第四,伸食指手勢。食指向上伸出,其他四指自然握緊。這種手勢在我國表示「一」或「一次」 ,或是「提醒對方注意」的意思;而在日本和南朝鮮、菲律賓、印尼、墨西哥等國,則表示「只有一次」或「一個」 ;在法國,它是「請求,提出問題」的意思;在緬甸,也表示「請求」 ,有時還有「拜託」之意;在新加坡,則表示「最重要」的意思;而在澳大利亞,是示意「請再來一杯啤酒」 。
第五,其他手勢。有的人在談到某個問題時,一隻手會調整戴在另一隻手上的錶帶,或把玩另一隻手的襯衣鈕扣,或拉拉衣襟,或擺弄附近的物件等,這表明此人內心緊張或在說謊,手的動作只是為了掩飾罷了。此時,可根據需要,或主動與之寒暄,或避開某個問題等,根本用不著去關心他是否真的錶鏈壞了,鈕扣未扣好或有其他什麼困難。假如留意觀察,還會發現有人用手貼住嘴和鼻子,這往往是開始感到疲倦或對某件事或某個問題不予關心的表示;用手搔頭摸腮則通常是有難言之隱;用手心拍前額則可能是忘記了某事,但並沒有為忘記某事感到驚慌;而如果是他用手掌拍頸背,則肯定是被別人指出他的失誤或錯誤令他感到「如芒在背」。
寒暄和交談是社交和商務活動中的重要內容,是人與人之間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寒暄是會客中的開場白,是交談的序幕;交談則是人們互相接觸交往而進行的談話,它是人們增進了解和友誼的重要方式,也是人們傳遞信息、交流感情的重要形式。要使寒暄與交談達到預期的交往目的,就必須遵循一定的禮節。
寒暄的類型
寒暄有很多種類型,比較常見的寒暄方式大體有以下幾種:
問候型
在我國,問候是對他人友好或者關心的表示,在其他國家也是一樣,問候的目的是使人際關係融洽。
問候,看起來很簡單,但是,一個人是粗俗、鄙陋還是優美、高雅,往往在一見面的短暫時間裡就可見分曉。因此,商務人員在社交問候中應多用、善用禮貌語言,它是尊人與尊己的手段,是展示個人風度與能力的必不可少的途徑之一。問候型寒暄的用語比較複雜,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
(1)表示禮貌的問候語。如「您好」 、「早上好」 、「節日好」 、「新年好」之類。交談者可根據不同的場合、環境、對象進行不同的問候,比如,從年齡上考慮,對少年兒童要問:「幾歲了?」或者問:「上幾年級了?」對成年人問:「工作忙嗎?」從職業考慮,對老師可以問:「今天有課嗎?」對作家問:「又有大作問世了吧?」對朋友、鄰居、同事的問候就更為豐富了,如果用得好能密切關係,增進友誼。問候也要與時俱進,否則不但起不到應有的效果,反而引進交往對象的不快。比如中國人見面愛以一些有關胖瘦、服飾的話作為問候語,「小王,幾天不見,又胖了!」對方聽了心裡會不太舒服;「小張,你今天穿的衣服真時髦啊!」對方聽了不知是恭維還是譏諷,心裡很彆扭。再如「吃了沒」 、「往哪兒去」等等,看似很具體,卻失去了美感和問候的效果。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人們越來越喜歡用「您好」來表達見面時的喜悅和禮貌。
(2)表示思念之情的問候語。例如:「好久不見,你近來怎樣?」「多日不見,可把我想壞了!」
(3)表示對對方關心的問候語。例如:「最近身體好嗎? … … 」「來這裡多長時間啦,還住得慣嗎?」「最近工作進展如何,還順利嗎?」
(4)表示友好態度的問候語。例如:「生意好嗎?」「在忙什麼呢?」這些貌似提問的話語,並不表明真想知道對方的起居行止,往往只表達說話人的友好態度,聽話人則把它當成交談的起始語予以回答,或把它當做招呼語不必詳細作答,只不過是一種交際的媒介。
問候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可因人因事有所區別。一般性問候,多為祝身體健康、生活如意、事業順利、節日愉快等。特殊的問候應視具體對象、具體情況而具體對待,不能生搬硬套。如對於商業夥伴,則應恭祝「生意興隆,財源廣進,事業蒸蒸日上」 ;對於政府部門則應恭祝「節日愉快、萬事如意、身體健康」 ;對於同輩的同學、朋友的問候,可側重於工作、學習、事業等方面,給予勉勵和支持;對於年老者,可偏重於身體、飲食、起居等,表達關心和支持;對於處於危難中的親朋好友或親密的商業夥伴,可給予精神安慰或物質幫助。
問候中要注意避免一些禁忌,如在阿拉伯國家,一般見不到女主人,談及或問候女主人是失禮的。在一些國家,甚至連主人家的孩子也不能提及,若見到阿拉伯人的妻子,雖可與之打招呼,但切忌與之握手。
言他式
「今天天氣真好」這類話也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種寒暄方式。特別是陌生人之間見面,一時難以找到話題,就會說類似於「東北天氣很冷吧」之類的話,可以打破尷尬的場面。言他式是初次見面較好的寒暄形式。
觸景生情式
觸景生情式是針對具體的交談場景臨時產生的問候語,比如對方剛做完什麼事、正在做什麼事以及將做什麼事,都可以作為寒暄的話題。如早晨在家門口或路上問:「早晨好,上班去啊?」在圖書館或教室里問:「這麼用功,還在讀書啊?」這種寒暄,隨口而來,自然得體。
誇讚式
心理學家根據人的天性曾作過如下論斷:能夠使人們在平和的精神狀態中度過幸福人生的最簡單的法則,就是給人以讚美;作為一個社會成員,都需要別人的肯定和承認,需要別人的誠意和讚美。比如,你的同事新穿一件連衣裙,你可以用讚美的語言說:「小張,你穿上這件連衣裙更加漂亮了!」小張會很高興。老李今早颳了鬍子,你可以說:「老李越來越年輕了。」老李也會很高興。
攀認型
俗話說:「山不轉水轉。」在人際交往中,只要彼此留意,就不難發現雙方有著這樣那樣的「親」 、「友」關係,如「同鄉」 、「同事」 、「同學」甚至遠親等沾親帶故的關係。在初次見面時,寒暄攀認某種關係,一見如故,立即轉化為建立交往、發展友誼的契機。三國時,魯肅見諸葛亮的第一句話是:「我,子瑜友也。」(子瑜是諸葛亮的哥哥諸葛謹)這短短一句話,就奠定了魯肅與諸葛亮之間的情誼。在現實生活中這種攀認型的事例比比皆是,如:「我出生在武漢,跟您這位武漢人可算得上同鄉啦!」「您是研究藥物的,我愛人在製藥廠工作,咱們可算是近親啊!」「噢,您是北大畢業的,說起來咱們還是校友呢?」這些事例,說明在交際過程中,要善於尋找契機,發掘雙方的共同點,從感情上靠攏對方,是十分重要的。
敬慕型
這是對初次見面者尊重、仰慕、熱情有禮的表現,如:「久仰大名! 早就聽說過您! 您的大作,我已拜讀,得益匪淺!」「您也精神多了! 您的氣質真好,做什麼工作的?」「您設計的公關方案真好。」寒暄語或客套話的使用應根據環境、條件、對象以及雙方見面時的感受來選擇和調整,沒有固定的模式,只要見面時讓人感到自然、親切,沒有陌生感就行。
寒暄的注意事項
1 .態度要真誠,語言要得體
客套話要運用得妥帖、自然、真誠,言必由衷,為彼此的交談奠定融洽的氣氛。要避免粗言俗語和過頭的恭維話,如:「久聞大名,如雷貫耳!」「今日得見,三生有幸!」就顯得極不自然。
2 .要看對象
對不同的人應使用不同的寒暄語。在交際場合男女有別、長幼有序,彼此熟悉的程度也不同,寒暄時的口吻、用語、話題也應有所不同。一般來說,上級和下級、長者和晚輩之間交往,如前者為主人,則最好能使對方感到主人平易近人;如後者為主人,則最好能使對方感到主人對自己的尊敬和仰慕。
3 .寒暄用語要恰如其分
如中國人過去見面,喜歡用「你又發福了」作為恭維話,現在人們都想方設法減肥,再用它作為恭維話恐怕就不合適了。西方小姐在聽到人家讚美她「你真是太美了」時會很興奮,並會很禮貌地以「謝謝」作答。倘若在中國小姐面前講這樣的話就應特別謹慎,弄不好會引起誤會。
4 .要看場合
在不同的地方使用不同的寒暄語。拜訪人家時要表現出謙和,不妨說一句「打擾您了」 ;接待來訪時應表現出熱情,不妨說一句「歡迎」 。莊重場合要注意分寸,一般場合則可以隨便些。有的人不分場合、時間甚至在廁所見面也問人家「吃飯了沒有」 ,使人啼笑皆非。當然,也有適用場合較廣的問候語和答謝語,如「您好」 、「謝謝」這類詞,可在較大範圍、各類人物之間使用。
坐姿。文雅的坐姿,不僅給人以沉著、穩重、冷靜的感覺,而且也是展現自己氣質和風度的重要形式。良好的坐姿應是:款款走到座位前,背向椅子,右腳向後撤,使腿肚貼到椅子邊,輕穩坐下。坐姿的基本要求是端莊、大方、自然、舒適。上體正直、兩肩齊平、雙手自然搭放。男士雙膝併攏或微微分開,並視情況向一側傾斜,兩腳自然著地。在社交場合,不論座椅子或沙發,最好不要坐滿,正襟危坐,以表示對對方的恭敬和尊重,雙目正視對方,面帶微笑。女士的坐姿應溫文爾雅,自然輕鬆。其基本要求是,腰背挺直,手臂放鬆,雙腿併攏,目視於人。如穿裙子人座時,可將裙子攏一下,以免裙底「走光」 。與人談話時,通常可以把雙手輕搭在沙發扶手上,但不可手心朝上;也可以雙手相交,放在腿上,但不可相交超過手腕二寸。還可以將左手掌搭在腿上,右手掌再搭在左手背上,這種坐姿顯得比較優雅。坐在客人面前,談吐之間不要手腳亂動,更忌手舞足蹈。除了特別親昵的客人,一般不要半躺在沙發上,這樣很不文雅。
女士入座後,腿位與腳位的放置有所講究,以下三種坐姿可供參考:
雙腿垂直式。小腿垂直於地面,左腳跟靠定於右腳內側的中部,雙腳之間形成45 度左右的夾角,但雙腳的腳跟和雙膝都應併攏在一起。這種坐姿給人以誠懇的印象。
雙腿斜放式。雙腿併攏後,雙腳同時向右側或左側斜放,並與地面形成45 度左右的夾角,適用於較低的座椅。
雙腿疊放式。雙膝併攏,小腿前後交叉疊放在一起,自上而下不分開,腳尖不宜蹺起。雙腳的置放視座椅高矮而定,可以垂放,亦可與地面呈45 度角斜放。採用此種坐姿,切勿雙手抱膝,穿超短裙者宜慎用。
坐姿最忌諱的是弓腰曲背,兩腿搖抖。尤其是女士切忌雙腿分開和高蹺「二郎腿」 ;穿裙子時切忌襯裙露出,以側坐為美。
吸煙禮儀
是社交場合中的一種普遍性應酬手段。對吸煙的舉止要求,以及怎樣使吸煙給不吸煙的那部分人帶來的不愉快減少到最低限度,便由此逐步納入了禮儀的範疇。確實,禮貌吸煙對映襯一個公關人員的整體舉止存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公共場合,如會議間,觀看文藝節目時,跳舞時,席間同桌的人正在用餐時,以及問安、交談時,都是嚴格禁止吸煙的。有的場合雖不明禁吸煙,但周圍的人都不吸煙或對吸煙有明顯反感時,也應理智地剋制自己,不吸煙或少吸煙。實在需要時,應有禮貌地向旁人問一聲:「我吸煙您不在意吧?」對新到某個場合,不知其吸煙的規定時,也應先詢問一下主人「允許吸煙嗎?」貿然吸煙是極不禮貌的。
當被允許吸煙後,吸煙的舉止也要合乎禮儀的規範,一般來說,吸煙時,不應走動,邊走邊叼著煙捲是有失風度的。當正吸著煙,而又被招呼進入餐廳、會客室、劇院等場所時,應毫不猶豫地將煙掐滅。但有些人故意沒吸上幾口就將煙掐滅,或將煙吸到只剩下濾嘴才肯扔掉也實在沒有必要。還有些人煙沒有掐滅就往煙灰缸里放,或將煙放在煙灰缸邊上燒的做法也著實令人生厭,因為那樣最嗆人。
假若確認旁人也會吸煙時,不妨可先向他敬上一支煙,敬煙時不可用手取煙遞讓,而應設法彈出幾支任其自己抽取。日本和歐美等國則沒有遞煙的習慣。吸煙者通常是自行帶火,擦火柴時不要朝著別人,更不要耍什麼花式,那樣未免顯得有些輕佻。火柴點過後,要先吹滅再往煙灰缸中丟。當一時忘了帶火,可有禮貌地向旁人借火。借火時,要先把嘴上的煙拿下來,或借得打火機和火柴自己點火。但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點火後,都要有禮貌地說聲「謝謝」 。當被人借火或主動給人點火時,一般掌握身份高的、年長的或女士在先;如對方是女士,應劃著火柴或打著打火機,讓女士俯身取火,而不可將火柴或打火機交由女士自己點火;如果需要為多人點火時,特別是遇西方人,應以每次僅點二人為限,為第三人點火時應再次劃火或打著打火機,否則對方可能面呈難色,甚至拒絕;抽雪茄的人是不應該要求別人為自己點火的,別人也別為抽雪茄的人點火,不管他是長者還是身份高者,否則會令人小視的。
問候的形式與禮節
問候的形式有日常的一般問候與特殊問候兩種。
日常問候。日常問候是親朋之間互致的問候,大體有下列幾種:
按時間問候。如「早安」 、「早上好」 、「晚安」等。
按場合問候。家人在離家時,離家者應向在家的人道別:「我走了」 。在家的人也應回答:「你走好,早點回來!」在歸家時,歸家者應與在家的人打招呼:「我回來了」 。同樣,在社交和商務場合,熟人相遇,朋友相見,互致問候更是第一道禮儀程序。即使是一面之交,相遇也應打招呼。毫無表示,或漫不經心,會被認為是傲慢無禮的表現。
特殊問候。特殊問候是在以下三種情況下的問候:一是節
日問候。在節日到來時,向在遠方的或不常見面的親友及關係較密切的商業客戶的問候,這是聯絡感情的最簡便而又極有效的方式。二是喜慶時的問候或道賀。如對方店鋪開業、事業有成、喬遷新居等喜事,應向其表示祝賀並致問候。三是不幸時的問候或安慰。如對事業受挫、家庭變故、失戀、遭災等不幸,表示同情、安慰,並給予必要的幫助。
問候的禮節。親友之間互致問候有一個約定俗成的慣例,即在順序上男性應先問候女性,晚輩先問候長輩,年輕人先問候老年人,下級先問候上級,年輕女性先問候比自己年齡大得多的男性。總之,主動問候,這是尊重他人的表示,即使比對方年長,主動問候也不失自己的身份,只會多增加一份友情。
問候的方式。常見的有以下幾種:① 口頭問候;② 書信問候;③ 賀卡或明信片問候;④ 電報、電話問候;⑤ 送物致意。在致各種問候的同時,如有條件再適當送些禮物表示問候則是更好的方式。
稱謂是指人們在日常交往應酬中,所採用的彼此間的稱謂語。在人際交往中,選擇正確、恰當的稱謂,是對他人尊重、友好的表示。
稱謂的方式
稱謂是溝通人際關係的信號和表情達意的手段,因此,要根據對方的身份、地位、職業、年齡、性別以及對方所處的場合的不同而恰當選擇稱謂語。
職務性稱謂
以交往對象的職務相稱,以示身份有別、敬意有加,這是一種最常用的稱謂。以職務相稱,一般有三種情況:
(1) 只稱職務。如:「董事長」、「經理」、「主任」等。
(2) 姓氏+職務。如:「趙經理」、「孫主任」等。
(3) 姓名+職務。如:「趙某某部長」、「孫某某主任」等,主要用於特別正式的場合。
在使用職務性稱謂時,對帶有「總」字的頭銜可用簡稱。如「李總」、「周總」。
如果是副職,在稱呼時一般可去掉「副」字,如「王副經理」,要稱「王經理」。但是,在特別正式、隆重場合不能使用簡稱。
職稱性稱謂
對有職稱者,尤其是具有高級、中級職稱者,可以稱姓氏加職稱。如:「馮教授」,「陳工程師」或簡稱「陳工」等。
行業性稱謂
對於從事某些特定行業的人,可以稱姓氏加職業。如「魏老師」、「齊律師」、「韓會計」等。
性別性稱謂
根據性別的不同,還可以稱呼「小姐」、「女士」或「先生」,「小姐」是稱未婚女性。「女士」是對女性的一種尊稱。
姓名性稱謂
在工作崗位上稱呼姓名,一般限於同事、熟人之間。其具體方法有三種:
第一種,直呼姓名。
第二種,只呼其姓,不稱其名,但要在它前面加上「老」、「大」、「小」等。如「小張」、「老王」等。
第三種,只稱其名,不呼其姓,通常限於同性之間,尤其是上級稱呼下級、長輩稱呼晚輩之時。在親友、同學、鄰里之間,也可使用這種稱呼。
稱謂的禮儀規範
稱謂是否恰當,既反映了說話人的思想修養和文化修養,也影響到人際交往活動的效果。對於秘書人員來說,在稱呼的使用上更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 對領導、長輩和客人不要直呼其名,可以在其姓氏後面加合適的尊稱或職務。
(2) 對相交不深或初次見面的客人,表示敬意應用「您」,而不要用「你」。
(3) 在日常工作中,對一般交往對象,可分別稱「同志」、「老師」、「先生」、「小姐」等。在非正式場合,對同事可根據年齡來稱呼,如「老陳」、「小張」等。較熟悉的朋友和同學可直呼其名。在黨內按規定一律稱「同志」,而不要稱職務。
(4) 多人交談的場合,應遵循先上後下、先長後幼,先女後男,先疏後親的順序。
(5) 對一些特殊的人,如有生理殘疾的人,要絕對避免使用帶有刺激或蔑視的字眼。
(6) 在涉外場合,應避免使用容易引起誤會的一些稱謂。如「愛人」這個稱謂,在英語里「愛人」是「情人」的意思。
常用禮儀用語
在人際交往中,應了解和掌握一些約定俗成的表示謙恭的禮儀用語。例如:
初次見面應說:幸會
請人解答應用:請問
看望別人應說:拜訪
贊人見解應用:高見
等候別人應說:恭候
歸還原物應說:奉還
請人勿送應說:留步
求人原諒應說:包涵
對方來信應稱:惠書
歡迎顧客應叫:光顧
麻煩別人應說:打擾
老人年齡應稱:高壽
請人幫忙應說:煩請
好久不見應說:久違
求給方便應說:借光
客人來到應說:光臨
託人辦事應說:拜託
中途先走應說:失陪
請人指教應說:請教
與人分別應說:告辭
他人指點應稱:賜教
贈送詩畫應用:雅正
交談中的聆聽
在交談過程中,作為一個交談者不僅要善於交談,還要善於聆聽對方的談話,這不僅體現出對他人的尊重,也可體現一個商務人員良好的職業修養。聆聽的禮儀規範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聆聽應認真專註
聽他人說話應認真專註,要有耐心。切忌心不在焉,東張西望,更不能做出一些其他的動作,顯出不耐煩的樣子。在聽人說話時,最好的辦法是挺直胸脯,用微笑的神態注視對方,並使自己的表情與說話人相呼應,尤其是對方說到關鍵的地方應小聲附和或點頭示意。
養成良好的聽話習慣
作為一個商務人員應該養成良好的聽話習慣。例如,在聽領導指示時,要對重點的、關鍵的地方,如開會地點、時間、內容等進行重複,這樣既能體現出你在專心聽對方的講話,同時還可以減少錯誤的出現。對領導交代的任務,回應時,最好用「是」或「好」,這樣會讓領導放心。與領導談論問題時,如遇到不同的意見,不要直接地表示反對,要講究語言藝術,學會以提出疑問的方式表示異議等。在聆聽對方的談話時,要盡量讓對方把話講完,不要輕易打斷或插話。如果需要插話或打斷對方談話時,應先徵得對方的同意,用徵詢商量的語氣說一聲「請允許我打斷一下」或「我可以提一個問題嗎?」等。
如何化解禮儀尷尬?
請看下面這個場面:
「在美國白宮舉行的歡迎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到訪的隆重儀式上,布希竟然犯了口誤的老毛病,把女王說老了200歲,場面一時間尷尬不堪。」
這一趣聞,在職場白領們中也引發另一番感慨:禮儀造就尷尬,也承載著尷尬。儘管平時大家都抱著學習和謹慎的態度處理繁雜的人際交往,但是效果又如何呢?某大型招聘網站一項新鮮出爐的調查顯示:僅只有不到7%的受訪者表示從沒有遭遇過禮儀尷尬。
尷尬有時就在一瞬間:
前日一早,在寫字樓電梯口碰上部門經理的朱先生,十分友好地跟經理點頭問好,當時電梯口或許人太多,經理就像完全沒看到他一樣,朱先生頓覺很難堪。調查也顯示,有51.54%的受訪者表示在與人打招呼時,對方沒有予以理睬讓他們覺得傷心和尷尬。 除此之外,有44.85%的受訪者控訴自己的話曾被別人無理打斷,使其感覺尷尬和氣憤;受訪者的尷尬處境還集中表現在談話時被忽略、被叫錯名字或被搞錯職位、被人接受了幫助卻不知言謝、穿著與場合完全不搭調。
對此,職場專家們解析:尷尬的產生是各自的禮儀準線存在差異。你的勾肩搭背可能只是為了表示友好,但對對方來說卻有足夠的理由給你加上「騷擾」的嫌疑。所以,如果尊重對方,就應該以對方的禮儀準線為基準。不要用自己的要求來評判別人的行為或用自己的低標準來對待別人。
化解尷尬主動出擊
當尷尬場面發生時,一般人們是如何應對的呢?調查顯示:51.30%的受訪者表示會主動採取措施,緩和尷尬氣氛;有44.79%的受訪者選擇「當事情沒有發生過」;有3.19%的人大膽表示「讓別人尷尬去吧」。
禮儀尷尬應如何化解呢?職場專家們建議:傷對方過重或觸犯了原則問題,可以鄭重地道歉,但道歉的時候應保持儀態優雅,切莫一味謙卑屈膝,這反而會引起另一場尷尬風波,嚴重的還會使對方厭惡和唾棄;也可借用話題轉移引開對方的關注點,這不失為一種體面的處理方法。
專家稱,通常人會很容易被帶進新話題的討論,而明眼人則能立刻領悟你的用意,並配合;裝瘋賣傻是種可愛的做法,但它不適用所有的對象,處事風格較為嚴謹或職位達到一定等級的人,會忌諱這樣的行為,所以一定要把握好分寸;最高的境界便是自嘲,這是職場資深人士慣用的手法,看似自我嘲諷,實則以退為進。
「化解尷尬的方法有很多,但唯有主動才能掌控」,在採訪該話題時,不少白領笑談,雖然布希的眨眼小把戲並沒有博得女王的同情,但是鍥而不捨的他最終還是讓女王露了笑臉。
遞接物品的禮儀:
1.遞接物品的基本原則是舉止要尊重他人。如雙手遞物或接物就體現出對對方的尊重。而如果在特定場合下或東西太小不必用雙手時,一般要求用右手遞接物品。
2.遞接物品的方法及注意事項:遞筆、刀、剪之類尖利的物品時,需將尖端朝向自己握在手中,而不要指向對方。如果是學生把作業交給老師,應該將作業的正面朝上,用雙手遞上。接過老師遞給自己的作業時,同樣要用雙手,並對老師說聲「謝謝」。如果是招待客人用茶時,往往一手握茶杯把兒或扶杯壁,一手托杯底,並說聲「請用茶」,若茶水較燙,可將茶杯放到客人面前的茶几上;如果接主人敬上的茶,應站起身伸出雙手,說「謝謝」。
養成有條理的好習慣。一個人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就必須養成有條有理的做事習慣。就算是那些只具備普通能力的人,如果他具有良好的做事習慣,也能把事情做得十分出色;而即使是再有能力的人,如果辦事不注意條理與辦法,也很難做出什麼大事。
教育專家認為,就同樣的學習一門功課來說,一個學生每天堅持學習兩個小時,另外一個學生則完全憑自己心血來潮來決定是否學習,以及學習時間的長度,如果他來了興緻就一氣兒學上七八個小時,以後連續幾天可能根本不看一眼。最後的結果是前者明顯比後者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所以,如果掌握了好方法,做起事來有條不紊,系統地安排好自己的工作,這樣就能節省自己的體力和腦力,否則,就會無端地消耗自己的精力與時間。在相同的時間內,辦事有條理的人比那些沒有任何條理與章法的人,肯定能完成更多的工作,而且他能在工作中感受到後者感受不到的快樂。
社會上不少才能平平的人卻比那些才能超群的人取得更大的成就,人們常常為此感到驚奇。但只要通過仔細地分析,便不難發現其中的奧秘:他們養成了有條不紊的做事習慣,能更好地利用有限的時間。相反,如果不講究秩序和條理,盲目地做事,不僅會使人筋疲力盡,也容易使人健康受損。所以,無論是學習還是休息,都把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條,做起事來,會更加容易、方便,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推薦閱讀:
※握手禮儀常識
※禮儀:揭秘最優雅女人儀態萬方的秘訣
※處事22計.心態24條.傷心50句.禮儀73.學會長大20
※稱呼禮儀
※楊琨-職場禮儀講座視頻
TAG:禮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