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文檔B)
欲下載視頻者,請參看慧律法師網路影音下載匯總底下。哎呀!心中恍惚,就是見,見地不真實,【遍體汗流。】流汗了,冒汗了。【擬呈不得。前後經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寫了十三次,【秀乃思惟。不如向廊下書著。】我在走廊的的下邊寫,【從他和尚看見。】讓和尚看見,【若道好。即出禮拜。雲是秀作。】這個就是我神秀作的。【若道不堪。枉向山中數年受人禮拜。】如果講:哎呀!不堪使用,見地不真。冤枉我在山中數年受人家禮拜。【更修何道?是夜三更。不使人知。自持燈書偈。】自己拿著這個燈,【書】,就是寫,寫這個偈頌,【於南廊壁間。呈心所見。偈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若塵埃。】諸位,這個就是沒有看過《圓覺經》,這個就犯了一個「作」病。「作」病就是說,你一直要重複的,把這個塵挨掃掉,那你要掃到什麼時候呢?我們這個色身,他說叫做菩提樹,就是身體,就像菩提樹,菩提樹就是覺悟了,我們色身就是修行的根本,是覺悟的根本,這個心就像明鏡台,要常常修,常常除掉這些煩惱,無明,勿使若塵埃,千萬不要讓它若到塵挨。諸位!神秀大師這個偈頌,不必五祖弘忍大師來看,我來看,都知道這個沒有開悟。要是拿來給我看,我都知道這個沒有開悟。你每天都要時時勤拂拭,那為什麼叫本自具足呢?這犯了一個《圓覺經》裡面講的:止作任滅,佛性非常非無常,非止,非作,非任,非滅。這個講起來又是一大篇,這個犯了作病。作就是造作,以為清凈自性可以造作而來的,就是我們常常講的,我修行,是要修出什麼東西,這個觀念就錯。四大本空,五陰無我,沒有東西可以修。你體悟到本來無一法可得,隨緣磨掉習氣,煩惱放下,這個就是修行。好!我們休息一下,休息一下。休息十五分鐘。好,坐好,大家坐好。好,翻開第五頁。【秀書偈了。】寫這個: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若塵埃。這個秀,神秀大師,這個偈頌寫完了,【便卻歸房。】就回到了自己的房間。【人總不知。】大家都不知道社誰寫的,【秀復思惟。】就這麼樣想了:【五祖明日見偈歡喜。即我與法有緣。若言不堪。自是我迷。宿業障重。不合得法。聖意難測。】你看,神秀大師這種修養,也很了不起!寫了以後,回到了房間,自己這樣想:明天要是上人,就是五祖,看到歡喜,就是我跟法有緣,要是不堪使用,我的見地沒有見性,自是我迷,就是什麼都檢討自己。這個就是修行人很重要的,降伏自我。這個比什麼都重要。「自是我迷,宿業障重,不合得法,聖意難測。」我不夠資格得這個法,佛所講的這個自性,太難了,聖意難測。這不是靠思維來的。【房中思想。坐卧不安。】房中自己這樣想,坐卧統統不安,【直至五更。】一直到五更。【祖已知神秀入門未得。】他當然就知道了,有沒有得,入門未得,【不見自性。】【天明】第二天,【祖喚盧供奉來。向南廊壁間繪畫圖相。】朝南廊壁間,叫這個供奉官來,他姓盧嘛,叫盧供奉。怎麼樣?在南廊壁間繪畫圖相。【忽見其偈。】本來要叫這個叫盧供奉官來畫的,結果看到這個偈頌,【報言。】「報言」就是五祖說了,五祖就這樣說了,【供奉卻不用畫。】就不須要畫了,【勞爾遠來。】還麻煩你這麼老遠的跑一趟來,【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但留此偈。與人誦持。以此偈修。免墮惡道。】才免墮惡道而已,依照這個: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若塵埃。按照這個偈頌來修持,怎麼樣?免墮惡道。沒辦法成就無上菩提。【依此偈修,有大利益。】弘忍大師也是很有修養的人,不忍傷害這個徒弟的心,【令門人拄香禮敬。】你看,這個五祖,人家那個多了不得的,一個見性的了不起的菩薩,來!知道明明這個就是沒有開悟,可是,你看,大家要恭敬啊!要誦啊,不墮三惡道,還叫人家燒香,還禮敬呢!你看!對一個沒有見性的人,他還是這樣不傷害他,這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一個修養。【盡誦此偈。】好,大家來誦誦這個偈頌吧,【即得見性。】這個是五祖打個方便妄語,其實就根本沒有見性。盡誦此偈,即得見性,這叫做善巧方便,不忍心傷人。【門人誦偈。皆嘆善哉。】哎呀!太好了!【祖】,五祖要糾正一個人,不在大眾面前,不能在大眾面前去糾正他,怎麼樣?【三更】夜深人靜的時候,【喚秀入堂。問。偈是汝作否?】這個偈頌是你寫的嗎?【秀言:實是秀作。】的確是我神秀作的,【不敢妄求祖師位。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否?祖曰。】五祖就說了:【汝作此偈。未見本性。】還沒見性,【只到門外。】修行就怕這個,修行就怕在門外轉,轉不進門內來,佛法是心法。萬法回歸自性,叫做正法,弄清楚啊!禪,凈,律,密,不管你哪一宗派,都要回歸自性。佛法的偉大,就是從內發出來的大智慧,不借重外面的語言、文字,乃至於符號,等等這些觀念,意識形態,統統沒有。說:你未見性,只到門外,【未入門內。如此見解。覓無上菩提。了不可得。】這個是不可能的。你用這樣子,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若塵埃,你用這個心態來修行,覓無上的菩提,了不可得,根本就不可能。【無上菩提,須得言下識自本心。】「言下」就是當下,講話的同時叫做言下,你真的是一個見性的人,當下就知道我在講什麼,也當下就知道,你是不是個見性的人,言下就必須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生不滅。】從來不生,也從來不滅,我們這個生生滅滅的世間,就是種種的痛苦。眾生就是把希望寄托在這個生滅法裡面,所以他會痛苦不堪,他寄望的東西錯誤,寄望在這個不實在的相上的生滅,寄望在名,寄望在利,寄望在生命多活一點,希望能不能長年百歲,每天都在打這個妄想。他不知道說:總有一天,我們要離開這個世間。就是不必等到百年後,現在剎那生滅,剎那剎那生滅,眾生因為依靠的東西嚴重的錯誤,所以,他種種的幻想、種種的理想,一定會破滅,一定會破滅,對不對?用現在這一句話,你一直問下去,你就會大徹大悟,上次《金剛經》講的:就是 ——so what ?一直問下去。說:「我家很有錢。」就問下去,And so what ?又如何?又如何呢?最近電視報道,不是往生了一個很有錢的人嗎?幾千億嗎?哎呀!某某人有幾千億,你就用英文問下去:「And so what ?」又如何,對不對?幾千億抵不抵得過我們一點點小智慧啊?抵不過的,你那個。。。。。。是不是?一千多億,怎麼抵得過佛陀的一點點小智慧?我告訴你,我這一點點畢竟空的空性的智慧,就超越一切的相,知不知道?在坐諸位,你們坐在這個地方,聞到了無上菩提大法,自性大法,這一點點的小智慧,就超越了幾千億啊!為什麼?那不是用錢可以買到的呀!所以,我替大家歡喜高興。你碰到,電視在吵的:哎呀!那個林名摸,那個蕭大美女,兩個人是那個漂亮,來,問下去,對不對?姓林的還不錯,出了一個媽祖,還出了一個林名摸,不錯啦!然後就問下去:「這個名摸漂不漂亮?」漂亮!就用英文問下去:「And so what ?」又如何?你都不會老不會死嗎?不會臭嗎?哼,少自欺欺人了!一句就解決了,佛法就是這麼偉大!你知道嗎?眾生他是爭得頭破血流,佛法一句就解決了。是不是?你又如何?來呀!凡所以相,皆是虛妄。若見即相非相,即見如來。一句就解決了!學佛的人有大福報,學佛的人有大幸運。在坐諸位,你今天受盡的種種痛苦、委屈,只要你聽到正法,跨進這一個門,佛門,你就是一個不得了的人,就是一個不得了的人。為什麼?你有智慧,你懂的放下呀!你不計較,你不比較。內心求得心安,快樂無窮。是不是?底下,見自本性,不生不滅,【於一切時中念念自見。】念念自見,【萬法無滯。】萬法不執著。不滯,無滯就是沒有停頓,大徹大悟的人,沒有任何的障礙,沒有任何障礙。【一真一切真。】為什麼叫一真?萬法不離自性,自性要悟到,一切相當體即空,就是清凈自性的展現。了悟萬相皆空,當下那一念不執著的心,就是本來面目。但是因為我們跑的太快了,煩惱跑的太快了,所以,先起貪嗔痴,發脾氣以後再後悔:「對不起呀!我是怎麼樣子。。。。。。」對不對?以前有一個人,一個太太,生了一個兒子,這個兒子很調皮,她每次在誦《金剛經》的時候,他就跳啊跳啊。。。。。。對不對?誦到一半的時候停下來,就拿那個皮鞭,「啪!」那個小孩子就呱呱大叫,然後,又再來誦《金剛經》,向佛懺悔:「凡所以相,皆是虛妄。不過我剋制不住啊,這個小孩太調皮了,又不是我願意的·····」借了一大堆的理由原諒自己。沒辦法,有孩子就是這樣,沒辦法了。所以說,我們要修行很難,我稱它叫做無明的野性。野性,佛經沒有這個名詞啦!理性,感性,對不對?排在後面,野性沖第一!貪嗔痴一下子跑出來,後來再後悔了,慢慢的迴光返照。所以,這個修行需要時間的,我告訴你啊:今天你來到這兒,聽的法喜充滿,不代表你的。那是我的,不是你的,不要搞錯了。對不對?你不要搞錯了。你的煩惱還在,執著還在,這是慢慢來,慢慢一點一點,一點一滴來。有一天就恍然大悟,一真一切真,哎呀!原來如此!對不對?無有少法可得。有一個比丘尼,來到我的講堂,在大殿碰到師父,很有禮貌的跟師父下跪頂禮,就問師父一句話:「請惠律和尚開示幾句?」我就跟她回答:「我這裡從來無法可以開示。」我這裡從來沒有一法可以開示人家,她就:「喔!」這位比丘尼有點憨憨的,聽不懂,沒辦法,遇到無緣的。好!「合掌,合掌。」這無相她看不到,就叫她拜佛,「來來來,拜佛拜佛。」拜佛,叫她拜佛,沒辦法了。那個就是年紀太大的一個老比丘尼出家,年紀太大了,念佛。是不是?有一天我在吃飯,我在吃飯,我那個師媽,老母親就坐在旁邊,問了一句很有深度的話:「師父,師父,什麼叫做明心見性啊?」我剛好在吃飯,剛好在吃飯,我就跟她比這一隻(豎大拇指)。「喔!大拇指叫做明心見性啊!那第二個指頭是什麼?」(暈死狀)我這個偉大的佛母!搞不來,還問我這個問題,哇!每次我都叫她:「你八十五了,快死掉了。趕快念佛,要不然來不及了。」還問這個東西,我就跟她:「不要煩惱了,你趕快念佛吧。」她的理由又很充足,她就說:「我不讓它煩惱,可是它自己衝出來,我有什麼辦法呢?我又不是故意要煩惱的,可是它自己跑出來呀!」意思就是:不能怪我啦,沒辦法了,無明煩惱一起來,控制不住了,沒辦法。(眾笑)底下,【萬境自如如。】什麼萬境自如如?萬法惟心所造嘛!你不起心,不動念,沒有這種東西。【如如之心。即是真實。】如如不動的這一顆心,就是我們的自性啊!【若如是見。即是無上菩提之自性也。】第六頁,【汝且去一兩日思惟。】去!去!再經過一兩天,好好的想一想,其實我告訴你,五祖是故意這樣講的,想根本就不對,對不對?言下大悟的東西。怎麼可以讓你想?我告訴你,你不開悟,你就是想了一輩子,你都不知道的,這個沒辦法的啊!五祖不會傷人:你回去想一想嘛!【更作一偈。】再做一個偈頌來,【將來吾看。】將就是哪,這個將不是將來,將來吾看,就是拿來的意思,不是未來。叫做:將來吾看。拿來我看看,【汝偈若入的門。付汝衣法。神秀作禮而出。又經數日。作偈不成。】為什麼?台語有一句話很有意思,叫做極盡了,你聽的懂嗎?神秀大師就是已經極盡了,他的程度只到這裡,不然你要叫他死嗎?沒有就是沒有,再怎麼搞也沒有。對不對?極盡了,對不對?盡了,已經盡能力了,要不然你叫神秀大師怎麼辦?我告訴你,見性這種東西是勉強不來,一點辦法都沒有的,開悟就是開悟,不開悟就是不開悟,差0.1都不行,差0.01也不行。好了,底下,再看下去,作偈不成,【心中恍惚。】動蕩不定,精神恍惚,【神思不安。猶如夢中。】像在做夢一樣,【行坐不樂。】因為作不出來。【復兩日】經過兩天,【有一童子經碓房過。】碓房,走過六祖舂米的這個地方,就是馬房,小小的馬房,【唱誦其偈。能一聞。便知此偈未見本性。】惠能大師一聽就知道,這個根本沒有見性,【雖未蒙教授。早識大意。】雖然沒有經過五祖的教授,可是,我早就知道見性這個法門了。了解這個見性的大意。【遂問童子曰。】就問這個童子說了:【頌者何偈?】你誦什麼偈頌啊?【童子言。爾這葛獠。不知大師言。世人生死事大。】這個大師是指五祖。你不知道這個五祖說世人生死事大,【欲得傳付衣法。令門人作偈來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為第六祖。】如果了解見性的大意,就把這個衣缽傳給你,當作第六祖。【神秀上座於南廊壁上。】南就是南邊,廊就是走廊,在這個南邊走廊的牆壁上,叫做南廊壁上,【書無相偈。大師令人皆頌此偈。以此偈修。免墮惡道。能曰。我亦要誦此。結來生緣。】 我也要誦這個偈頌,結來生緣,其實籍著這個童子,帶髮修行的這個童子,就引到他這個偈頌的前面。我也要結來生緣,【同生佛地。】共同成就佛道。【上人。我此踏碓八個月余。】「上人」就是對這個童子稱的,叫做上人,六祖惠能大師很謙虛,連一個小孩子,都不敢輕視他,稱這個童子稱上人,表示你行。我在這裡舂米,搞了八個多月,用腳踏那個踏碓,搞了八個多月,【未曾行到堂前。望上人引至偈前禮拜。】希望你引導我,走到這個偈頌的前面來禮拜。【童子引至偈前作禮。能曰。】惠能就說:【能不識字。】 惠能大師就說:我不認識字,【請上人為讀。】您幫我念一念,【時有江州別駕姓張。】江州在現在的湖北,舊武昌府,以及江西省的地方,湖北以前的一個武昌府,江西省這個地帶,叫做江州,簡單講就是湖北跟江西這個地帶。別駕,這是一個官名,州刺史的左右兩邊,這個別駕的意思就是,有單獨的車子讓他乘,乘車,就是說,這個人出去,就是專門的專車。別駕就是專門的車,駕就是車,就是這個官還不小,有特別的專車,要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講,這個官,我們現在來講就是判官,現在的判官,法官。他有個人的專車。別就是個別,駕就是車子,表示他身份,地位不錯,很有地位,很有身份。叫做張,【名日用。】張日用,這個張別駕,【便高聲讀。】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若塵埃。也就是勿使若塵埃,一念,【能問已。】怎麼樣?就知道沒有見性,現在他也要作了,他說:我也有一個偈頌,【因自言亦有一偈。望別駕為書。】您認識字,您幫我寫一下。【別駕言。葛獠。汝亦作偈。】這個葛獠,也是有一點看不起,你們這個蠻荒的地方,大家叫他葛獠,也叫他葛獠,你也想要作偈頌?【其事希有。】哎呀!真是希有難能可貴。【能啟別駕言。】惠能大師就告訴這個張別駕,就說:【欲學無上菩提。不得輕於初學。】哇!諸位,這一句話要畫雙黃線,這一句話太重要了,你想要修學見性大法,第一個:不能起心動念,看不起任何一個初學的人,不得了!【下下人有上上智。】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最下的愚痴的人,往往有上上選的真實智慧,叫做下下人有上上智,最愚痴的人,偶爾他也有上選的真實智慧,【上上人有沒意智。】意思就是說:反而那一些最絕頂聰明的人,上上人是指世間的人,反而那些最絕頂聰明的人,往往會埋沒自己的怎麼樣?真是的智慧。因為有所知障嘛!你不要看不起初學噢喔,最愚痴的人也有上上選的智慧喔。那麼上上人的人,也有被埋沒的真智慧喔!【若輕人。】就是如果你以貌來輕視人家,【即有無量無邊罪。】【別駕言。汝但誦偈。】來!您念出來,【吾為汝書。汝若得法。先須度吾。】你如果得了這個祖師位,一定要先來度我。【勿望此言。】千萬不要忘記這一句話。能就寫這個。。。。。。惠能就念出來,【能偈曰。】偈頌就說了:【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若塵埃。】哇!這個偈頌傳為千古,沒有一個人看到這個偈頌不讚歎的!我們的清凈本性,本來就沒有任何形狀,「無樹」,這個就是,我們的大般若智慧心,不是任何形狀的,無樹,這個意思就是,對稱神秀大師的身是菩提樹,他認為有一種依靠,這裡完全放下,徹底的告訴你:我們的菩提清凈自性,是沒有任何形相的。「明鏡亦非台」,我們所謂的心,明鏡,猶如明鏡,它也沒有所謂的台,如果有台的話,就變成有能照所照,為什麼叫明鏡亦非台?我們這個鏡子啊!要是說,假設說:我們這個清凈心,就像明鏡一樣。但是,這是方便,真正的清凈心,怎麼樣?亦非台,非台,就是沒有能照所照,你有台,就有能照有所照,對不對?鏡子有台嘛!是不是?這台上面放鏡子嘛!那麼,就是有能依所依。眾生認為說:「我有能覺悟,有所覺悟的。」所以,覺悟了那個迷,那個「覺」還是迷。諸位,注意聽哦!你說:「啊,我今天覺悟了!」記得,你那個覺悟還是迷!為什麼?迷跟覺是對立的,真正徹悟,迷跟覺沒有,不存在。無所謂迷,也沒有所謂覺。迷是對覺講的,覺是對迷講的,迷覺,覺迷,仍然是生滅代謝之詞。大徹大悟的人,不會說:「喔!我覺悟了,我覺悟了,眾生都是迷。」是不是?他連這個能覺悟,動一個念頭,執著說能覺悟的心,都沒有。開悟,大難大難!沒關係,結一個法緣也不錯。所以說,我們的清凈自性,菩提自性,本來就沒有形狀。無樹無形,沒有相的東西,我們能照的這個清凈菩提自性,也沒有能跟所的關係。 「本來無一物」,就是指五蘊跟萬法,本來無一物。萬法,色受想行識,當體即空,萬相不可得。——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本來無一物,為什麼呢?《楞伽經》叫我們作如是觀察,你見到任何的相,徹底的摧毀,碎為微塵,如是觀照。世尊在《楞伽經》對大慧菩薩說:大慧!看到任何的相,都把它碎為微塵。諸位!你就會發現,菩薩無我相,我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比如說,這個毛巾,碎為微塵,毛巾的相沒有,沒有這個東西。討論這個沒有意義,世間本來就沒有這種東西,我們就是在本來沒有,沒有這種東西的假相,緣起無自性的假相,一直在分別這個是啊、非啊,眾生就是這樣。下決定心,取決定義,這個就是毛巾。大智慧的人看,毛巾本空!因為緣起不可得,它是條件所構成的。所以,毛巾,沒有毛巾的相。桌子,徹底的摧毀,觀照,如是觀照,沒有桌子相。美女徹底的摧毀,醜女,徹底的摧毀,沒有美女之相,也沒有醜女之相。沒有!對不對?沒有。如果有相,統統叫做妄想、顛倒、執著。「本來無一物,何處若塵埃?」哪裡有能所呢?哪裡可以說沾惹到煩惱呢?沒有的啊!你起心動念即乖,起心動念才產生妄想,顛倒,執著嘛!【書此偈已。徒眾總驚。】大家嚇一跳,【無不嗟訝。】太驚訝了。【各相謂言。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時使他肉身菩薩。】究竟再過多少時間,使他成為一個色身的活菩薩呀!這個「肉身菩薩」,觀念不能錯誤,這個「肉身菩薩」是活的喔,不是死了以後把他坐缸,屍體不爛,叫做肉身菩薩,在這裡就是說,這個色身就能說法,是活菩薩的意思,這個不能搞錯。以前有人看到這個《六祖壇經》就說:何得多時,使他肉身不壞菩薩。我說:你搞錯了,這不是這個意思啊!他把這個「肉身菩薩」當做是死了以後,把他腌制起來,然後屍體不壞,把它搞成這個樣子。我說:「不是這個意思。」這個意思就是說,肉身,他就是成道的意思,現在就是佛,就是可以講經說法的。是活的菩薩,不是死菩薩。看經典不能搞混。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時,就是究竟再過多少時間,他就成為一個活佛。【祖見眾人驚怪。】大家都嚇一跳,【恐人損害。遂將鞋擦了偈雲。】就把鞋子拿起來,把鞋子拿起來,擦一擦,擦一擦。擦了這個偈頌,就這麼說了:【亦未見性。】祖師大德啊!你在搞什麼啊,沒有人看的懂。神秀大師作這個偈頌,沒有開悟,卻叫人家燒香,禮拜,傳誦。這個大徹大悟的惠能作偈頌,大家嚇一跳,趕快把它擦掉。這個祖師在做什麼,沒有人能知道的啊!所以這個祖師,內心裏面想的世界,不是我們凡夫能夠推敲,你沒有辦法去了解的,他一定有他的用意。底下,說也未見性,【眾人疑息。次日。祖潛至碓坊。】潛到這個舂米的小房子,碓坊就是舂米的小房子,這個本來就是放馬的地方,現在要把它舂米的地方。【見能腰石舂米。】腰子,腰綁這個石頭,舂這個米,【語曰。】就告訴他了,【求道之人。為法忘軀。】求道的人,為了這個法,要忘掉這個生命。【當如是乎。】意思就是腰系這個石頭,因為重量不夠,腰綁這個石頭比較重。重量不夠,綁這個石頭很苦的呀!很辛苦的!你是求道之人,為法忘掉你的生命。忘軀。當如是乎,應當如此。【即問曰。】馬上就問了:【米熟也未?】意思就是,你所舂的這個米,熟了嗎?沒有開悟的人就會說:「快了,快了!」他的回答一定:「馬上。快了,快了!您再等一會兒。」其實人家是問:「你的清凈自性顯露了沒有?」人家內行的人,一問就知道。要我們這外行的人·······是不是啊!【能曰。米熟久矣。】我有見性,見了很久了,【尤欠篩在。】就是差您師父來印證我。篩就是竹編的用具,篩一篩,篩一篩,對不對?不好的篩掉,好的留下來。我就欠篩,欠印證,你幫我印證一下,我就差一個,您幫我印證一下,我有沒有見性。【祖以杖擊碓三下而去。能即會祖意。】就是三更要來見我,三下。要我們沒有開悟的,回答就不一樣了:五祖就這樣,(敲桌三下)「喔!師父您要吃三碗,馬上來,我馬上就。。。。。」沒開悟:「馬上就來,您等會,舂米很快。」沒有開悟,不曉得人家敲三下是什麼意思。三下而去,能即會祖意。【三鼓入室。】就是三更,三鼓就是三更,入室。【祖以袈裟遮圍。】把這個周圍圍起來,不要讓這個光線透過去,【不令人見。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萬法當體即空,我們行於世間,應當無所住一切相,而生清凈心。【能言下大悟。】惠能當下大悟。以前的悟,只有一點點。。。。。。哇!現在一悟,跟五祖一樣。言下大悟!五祖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講到這一句,同時證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 一切萬法不能離開我們的清凈本性。【遂啟祖言。】因此就稟報了五祖,就說了:【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哎呀!這個「何期」就是說:哎呀!讚歎!太讚歎了,太不可思議了!為什麼我們每一個人的清凈本性,是這麼清凈呢?本來清凈呢?哎呀!太不可思議了!我們的清凈自性,本來就不生滅。哎呀!太不可思議了!我們太不可思議的清凈自性,本來就具足無量功德,不缺少一法,沒有欠缺,但看你悟不悟。【何期自性本無動搖。】我們的清凈自性,本來就如如不動,從來沒有動搖。我們現在動,叫做妄動。【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在這個萬法裡面運用,沒有阻礙,能影現在這個萬法裡面,叫「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清凈自性裡面,展現在萬法裡面,統統是清凈自性。所以《楞嚴經》裡面講:本如來藏,妙真如性。萬法本來就是我們如來藏顯現出來的,本來就是妙真如的心,真如自性的心,眾生上妄見相,拚命的執著、分別、顛倒。佛看,萬法無咎,萬法無取捨,萬法無咎,沒有過錯的,過錯在我們的妄想,顛倒,問題在我們這一顆妄念,顛倒的東西。要悟了就這樣子,萬法不可得。【祖知悟本性。】五祖就知道惠能悟到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三更授法。人盡不知。】三更把這衣缽傳給惠能。記得!那個時候還是盧行者,他還是個在家居士。所以悟到清凈自性,不分在家、出家,就是佛,不過出家是現僧相,是三寶。那麼在家,是大德。人盡不知,【便傳頓教。】頓教,就是沒有漸,頓教就是跟漸教講的,這頓、漸還有一個差別,頓跟漸還要解釋一下,所謂漸教呢?就是信、住、行、向、地,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或者菩薩的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頓悟不一樣,頓悟,直接就見到,最究竟初的清凈自性,沒有階位。但是,要用一個比喻,漸教跟頓教要用一個比喻。譬如說電梯,電梯,頓教的人就是坐電梯,頓教的人就是像坐電梯,一下子電梯一按,六樓,十樓,二十樓,三十樓。一按,就到目的地,有沒有經過每一層樓呢?有沒有?有!這個很重要喔!頓悟的人,雖然一下子見到清凈自性,但是,他對漸教的這個理,這個事相,都清清楚楚。他一下子頓悟自性,不是說,他沒有這些漸教的事相的基礎,或者漸教的義理不懂,不是這個意思啊!所以,爬樓梯就像漸教,慢慢的來,知道嗎?一步一步的來,一樓爬了,再來爬二樓,再來爬三樓,再來爬四樓。。。。。。爬到二十層樓。頓教不一樣,但是頓教,雖然是說頓悟自性,但是,也經過怎麼樣?每一層樓,知道嗎?現在的人要講經說法,變成說要用現在的名詞,讓你去體會說:頓跟漸,其實究竟處是一樣的。在坐諸位,我們一樓,二樓,三樓一直趴爬,爬到最頂樓,爬到三十樓,跟坐電梯爬到三十樓,是一樣,對不對?只是時間快跟慢而已,對不對?時間快慢而已嘛!所以頓悟不是說,否定了這些漸教,不是這個意思,它還是一步一步來,只是它速度快。頓悟,就像坐電梯,咻!三十樓。漸悟的人,根器不夠,就慢慢來,今天悟一點,明天悟一點,後天再悟一點。。。。。。慢慢來,慢慢來,也沒有幾個像六祖的呀!是不是?好了!便傳頓教,【以及衣缽雲。汝為第六代祖。善自護念。廣度有情。流布將來。無令斷絕。聽我偈曰。】我要跟你講一個偈頌。第八頁,【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既無種。無性亦無生。】做一下 筆記,「有情」就是有情識的眾生,來播下這個佛的種子,種菩提因。因地果還生,「因」就是善因,表示良田,善因良田下了種子,一定有一天會結果,「生」就是成佛,善良的因下在這個地上,有一天一定會成佛,就像諸位現在,坐在這個地方,諸位現在就是在下成佛的種子。無情既無種,「無情」就像草木,這些草啊,石頭啊,這些無情物啊,怎麼樣?「無種」就是不能播種,不能成佛。無性亦無生,「性」就是沒有佛性,也不能成長變成佛果。叫做:無情既無種。就像草木的無情,也沒有辦法播下這個種子,沒有佛性,也不能生成佛果。【祖復曰。】五祖就說了:【昔達摩大師初來此土。】傳到漢地來,怎麼樣?【人未之信。】沒有人相信,對禪宗見性大法不了解。【故傳此衣以為信體。】所以,傳這個衣,缽,來徵信大家。「體」,作為依據。你看:我有達摩大師傳來的衣缽。要不然大家都可以這樣講:「我是達摩大師傳來的衣缽啊!」大家都可以這樣講啊!對不對?衣缽拿出來,所以,以為信體。信就是徵信,體就是依據,來作為讓人家相信的依據,代代相傳,【代代相承。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衣缽可以相傳,法要自己悟,【自古佛佛惟傳本體。】自古以來,諸佛傳這個不生不滅的本體,【師師密付本心。】祖師大德一代傳一代,就是傳我們這一顆不生不滅的清凈心,【衣為爭端。】這個表相的衣就是爭端,大家不去在心性上用功夫,要搶這個衣缽,會鬧出人命的呀!【止汝勿傳。】到你就不要在傳了。【若傳此衣,命若懸絲。】傳這個衣服,這個命啊,懸絲,用一條絲吊起東西來,這個絲很容易斷的,命如懸絲,命沒有保障啊!【汝須速去。】趕快離開,【恐人害汝。】【能曰。向甚處去?祖雲。逢懷則止,遇會則藏。】做一下筆記,「懷」就是廣西的懷集,就是我們這個集集的集,集合的集,廣西省的「懷」就是懷集,你到了廣西的懷集,「止」就是停止。遇會則藏,「會」就是四會,一二三四的四,寫國字,廣東四會,「會」就是廣東省四會,一二三四的四嘛!一個口再兩撇,四嘛!你到廣西的這個集,懷集,懷集縣,趕快停止,來到廣東的四會,趕快就隱藏起來。【惠能三更領的衣缽雲。能本是南中人。】我惠能本來就是廣東嶺南,嶺南人,【久不知此山路。】我不了解山路,【如何出的江口。】哪裡有辦法離開這個江口呢?不知道路啊!【五祖言。汝不須憂。】不要掛礙,【吾自送汝。】我自然會送你,你不要掛礙。【祖相送直至九江。】九江,那麼這個九江,【驛】,這個驛就是站,我們現在講的一個站,九江府一個潯陽驛。這個潯是三點水,右邊一個尋找的尋,陽是太陽的陽,潯陽驛,九江府潯陽驛。這個九江府的潯陽驛,就是交通遞送之用的重要的地方,叫做驛站,我們驛亭也可以,驛站也可以,到這個九江府潯陽驛,【邊有一隻船子。祖】五祖啊,【令惠能上船。五祖把櫓自搖。】「櫓」就是我們所講的,就是跟一個木部,右邊一個魯,魯國的魯,孔子那個魯國的魯,一個魚再一個日,右邊一個魚再一個日,那個櫓是一樣的,五祖把這個櫓,就是我們行舟之具,就是槳,五祖把這個槳拿來自搖。【惠能曰。】就說了,【請和尚坐。】上人,師父您坐好,【弟子和搖櫓。】「合」就是應該,我做弟子的人,應該是我來搖這個櫓,撥水用的櫓具,我應該搖這個櫓,您是師父,您請坐,我來搖,搖這個櫓。【五祖雲。合是吾度汝。】五租就這麼說了,「合」就是應該,按照道理來說是我來度你才對啊!【能雲。迷時師度。悟了自度。】迷的時候要師父度,悟了要自己度,【度名雖一。用處不同。】這個度雖然是同一個度,但是,看用在是自度還是師度?用處不一樣。【惠能生在邊方。】就是葛獠,【語音不正。】我告訴你,今天六祖惠能大師來講經,來這裡講,他講話你聽不懂的,還好是我來講,真的!他生長在葛獠,他講的腔,你聽不懂的。我告訴你,聽不懂是很辛苦的,聽不懂,你真的是很苦的。你要是碰到一個腔調聽不懂的,你就是真的。。。。。。像我在大學一年級的時候,上那個第一堂課,我們那個物理的教授,第一堂課來,講的那個我就完全聽不懂了,(方言)「今天我們來講Potential energy ,」就是位能,位能,我們有動能,有位能,Potential energy ,(方言)「這個小球碰大球,大球不動,這個小球碰大球,這個大球不動,這小球碰大球,小球彈出去。」讓我一頭霧水,搞不清楚,不曉得在講什麼東西,我坐在四號,他就用英文叫:」Number four Are you understand? One more time , 這小球碰大球,這個大球不動,這小球碰大球,這小球彈出去。」聽不懂,就是說:這個小球,小球,小球碰大球,大球不動啦!知道嗎?大球碰小球,大球不動,你知道嗎?小球碰到這個大球呢?小球彈出去。就是這個意思,你搞了老半天,你就是完全不曉得他在講什麼。我告訴你,今天這個《六祖法寶壇經》要是惠能大師來講,你聽不懂的,他那個腔啊,有一個腔,是不是啊?對不對啊?好了!底下,講到哪裡了?忘記了。(眾笑)一下子找不到。惠能生在邊方,語音不正,【蒙師付法。今已得悟。】現在得悟了,【只合自性自度。】現在得悟了,應該自性自度。【祖雲。如是如是。以後佛法由汝大行。汝去三年。吾方逝世。】你離開三年,我就會離開世間。【汝今好去。努力向南。】得到法以後,跑了,【不宜速說 。】趕快隱藏起來,不要急著說法,【佛法難起。】佛法太難了。
推薦閱讀:
※TechComm項目管理:如何制定Documentation Development Plan?
※看文檔的代碼段APP-Dash
※整理幾個類似GitBook的在線文檔創作平台
※把網頁數據導入Word文檔+Word排版小技巧
TAG:文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