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四鎮數十萬大軍,為何史可法僅有數千人守揚州,一日便被破城
南明史上的今天|系列15|四月十七
史可法,明末大英雄,堅守揚州,城破後被俘,面對滿清的勸降,不為所動,最後被殺。1645年四月十七日,清軍緊逼揚州,在城外二十里處紮營。四月二十四日夜間,清軍開始攻城,不到一天,揚州便於四月二十五日告破,為何江北重鎮僅僅堅持了不到一天?是史可法太無能?史可法雖然不是軍事家,但是也不應該堅持不到一天,但是為何揚州只一天就告破了呢?
史可法
南明弘光帝登基後,根據史可法的建議在江北設立了四鎮,駐守徐、泗的高傑部,駐守鳳陽、壽州的劉良佐,駐守淮、揚的劉澤清,駐守滁州、和州的黃得功,這四鎮是南明除駐守在南昌的左良玉部之外最強的戰鬥力了。
崇禎十七年(1644年)五月初設四鎮時,每鎮額兵三萬,但是各鎮擁有管轄地的財政權,所以各鎮都有各自的私募兵,所以實際兵力會遠超三萬。據史料記載,1645年閏六月,向清豫親王多鐸投降的南明軍隊就多達二十三萬八千餘名之多,由此可見,四鎮相加兵力應有數十萬之多。
江北四鎮
江北四鎮看起來實力雄厚,但是對防守揚州卻沒半點幫助。首先掉鏈子的是高傑,高傑還算有進取心,1645年初在史可法的指揮下挺進黃河流域,配合清軍對大順軍進行清剿,但是在睢州被睢州總兵許定國暗殺,高傑死後,他的部隊成了其他三鎮吞併和排擠的對象,最終高傑部率先分崩離析。
然後是劉良佐部和黃得功部,他們兩支部隊被奸臣馬士英調去打內戰去了。駐守在武昌的南明寧南侯左良玉為了逃避被清軍追趕南下的李自成大軍,打著「清君側」的旗號,矛頭直指奸臣馬士英,左部於1645年三月二十三日順長江東下,向南明首都南京而去。
左良玉
南京城中的馬士英慌了神,一旦左良玉到了南京自己恐怕將死無葬屍之地,為了擋住左良玉,馬士英不惜犧牲江北的防守,調動劉良佐和黃得功部前往南京上游抵擋左良玉部,於是原本江北四鎮只剩下劉澤清一部在原本的駐地之上。
而這個劉澤清則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軟蛋,據《爝火錄》記載:「大清入淮安,總兵劉澤清遁。澤清聞北兵至,遂大掠淮安,席捲輜重西奔,沿河竟無一人守御。」可見,清兵剛剛到淮安,還沒來得及交戰,劉澤清就已經逃跑了,這還不算,劉澤清在逃跑之前還搶劫了淮安城,最終淮北重鎮淮安就這樣不戰而失,至此,江北四鎮全部脫離了自己的駐地,江北只剩下了督師史可法一個光桿司令,還有幾千軍隊守著江北重鎮揚州。
揚州城
1645年四月十七日,清豫親王多鐸率清軍趕到揚州城下,隨後完成了對揚州的包圍。在此後的幾天之內,有兩支明朝部隊進入了揚州城。一支是由甘肅鎮總兵李棲鳳和監軍道高岐鳳,於四月二十一日率四千兵馬入城,但是這支部隊的目的並不是幫助史可法守揚州,而是企圖劫持史可法降清,最終被史可法發現,李、高二人帶部隊離開了揚州城,同時還帶走了原本揚州城內的胡尚友、韓尚良部一起投降了清軍。
而另外一支進入揚州城的部隊則是來幫助守城的,兵部職方司主事何剛和提督總鎮劉肇基各率數百人進城,這支部隊精神可嘉,但是由於兵力有限,所以對守城並無實質性的幫助。
四月二十三日,清軍的紅衣大炮到達揚州城下,四月二十四日夜間,多鐸下令開始攻城,在紅衣大炮的轟擊之下,揚州城多次倒塌,雖然經過城防部隊的全力搶修,但是終於抵不過清軍的大炮,四月二十五日,揚州一日便告失守,從此南明首都南京門戶大開,失守只是時間問題。
紅衣大炮
南明初年,史可法在江北布置了四鎮數十萬兵力,可惜由於高傑的魯莽、馬士英的錯誤指揮以及劉澤清等人的不戰而逃,最終跟隨史可法守御揚州的只有很少的兵馬,不敵清軍已是意料之事,但是史可法這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而明知揚州不可守還帶數百兵馬京城的何剛、劉肇基同樣也值得我們懷念。
更多歷史故事,請關注「天涯看點」微信公眾號。
推薦閱讀:
※周末48Hrs 逃離計劃,讓江南煙雨吹散你的節後焦慮
※對不起,揚州見!
※她是97年的活潑女孩,也是「枯燥」的揚州通草花製作技藝的守藝人
※清明揚州旅行攻略(行程篇)
TAG:揚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