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明朝亡國太子:李自成封了王,吳三桂擁為皇帝,清朝乾脆給殺了?

明朝最悲哀太子,應該是亡國太子朱慈烺(1629年-1644年),這位太子被殺的時候只有15歲,短暫的一生寫滿了悲哀。

朱慈烺是崇禎皇帝長子,崇禎對他寄予厚望,讓當時最有學問的大臣教他。可明朝將亡,他卻沒有機會擔當大任。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在煤山上吊自殺,臨死前把朱慈烺託付給成國公朱純臣。從以此後,朱慈烺的下落就成了謎。

關於朱慈烺的下落和死法,史上一共有三種說法,一說朱慈烺死在吳三桂之手,一說死在李自成之手,一說被清廷所殺。

死於吳三桂之手說。崇禎上吊後,周皇后也自殺了。但在臨死前把朱慈烺交給了國丈。可國丈怕受連輕,就把朱慈烺交給了李自成。又雲周皇后本擬送兒子到朱純臣家暫避,但北京內城被攻破,李自成先找到了他。李自成指朱慈烺無罪,朱慈烺請求李自成「不可驚我祖宗陵寢」、「速以禮葬我父皇母后」及「不可殺戮我百姓」,並說投降的官員是不忠不義,應盡殺之,後李自成封其為宋王。李自成敗退後,吳三桂找到朱慈烺,並奉其還京,建年號義興。不到一個月,清軍入京,吳三桂希望立朱慈烺為明帝,但被多爾袞拒絕。吳三桂憤而挾持朱慈烺西去,最後朱慈烺死在陝西寧家灣。但從吳三桂的性格來看,擁立朱慈烺為帝,還建議清廷立朱慈烺為明帝,又公然把朱慈烺帶走,在當時的背景下,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這種說法不可靠。

死於李自成之手說。這種說法,主要來自於史可法、陳洪範給南明弘光帝的秦折。而奏摺中所說之事,都是道聽途說的流言。督師史可法在給弘光帝的奏疏中說到傳言太子為賊所害,陳洪範給弘光帝的奏疏中說:「臣遍訪北來諸人,僉謂流賊聞清兵將至,先殺皇太子,挾二王馬上偕行迎戰。永平失利,二王亦受害。」而史可法和陳洪範明確指出,他們所言是「傳言」、「聽說」,所以可信度不高。

被清朝處死說。這種說法來自明朝「南渡三案」的「太子案」,通過對整個事件進行分析,竊以為這種說法最為可信。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當時李自成打進北京,城裡亂鬨哄的,朱慈烺就套上百姓衣服,混在難民之中出京城南逃,最後逃到了浙江。當時,朱由崧已經在南京建立了南明。1645年二月,鴻臚寺少卿高夢萁秘奏,說朱慈烺在浙江金華。朱由崧聽罷,頓時心裡直撲騰,太子還活著,他這皇帝還當得成嗎?可知道了太子下落又不能不找,於是命太監李繼周去接朱慈烺。朱慈烺見到李繼周就問:「迎我進京,皇帝給我做嗎?」李繼周搖頭說不知道。

朱慈烺到南京以後,朱由崧把他安排在太平門內的興善寺。然後派兩個太監去辨認。兩個太監都認出來了,朱由崧卻把他們和李繼周一同殺了滅口。第二天,朱由崧令侯、伯、九卿、翰林、科、道等官同往審視。結果朱慈烺認出了原總督京營太監盧九德,還罵了他半天,可盧九德卻對朱由崧說「認不真」,而前太子講官、大學士王鐸則一口咬定太子是假,並在奏疏中「假太子」已經承認了,說他叫王之明,是高陽人,父純,母徐氏,是有人叫他來冒充太子的。南明許多官員也都看了「太子」,都說認不清。事實上,王鐸和群臣這麼做,是為了保護太子,如果他們指出朱慈烺真實身份,朱由崧一定會殺了他。朱由崧也是這麼認為的,於是命將朱慈烺交給錦衣衛審問。結果錦衣衛一審,朱慈烺根本不知道自己叫「王之明」,還問錦衣衛為什麼不喊「明之王」,結果錦衣衛就拿皮鞭子抽,抽得朱慈烺大聲慘叫。

「太子案」在南京鬧得沸沸揚揚,百姓都認為太子是真,紛紛要求太子登基稱帝。寧南伯左良玉等還紛紛上疏,要求朱由崧善待太子。左良玉甚至起兵東下,進軍南京,「清君側」、「救太子」。朱由崧慌了,不知該如何是好。

這個時候,清軍大舉南下,朱由崧跑到太平府避難。南京百姓把朱慈烺從監獄裡救出來,擁其為帝。但他只當了五天皇帝,多鐸就殺進南京城,把朱由崧和朱慈烺都抓了。十天後,多鐸設宴招待朱由崧和朱慈烺,並把朱由崧安排在朱慈烺之下。朱慈烺對朱由崧說:「你讓李繼周把我叫來,又不認我,還給我改名,又讓人抽打我。這些事,你知道不知道?」朱由崧聽罷,一言不發。數月之後,多鐸將朱慈烺和朱由崧押到北京處死,而朱慈烺被處死時的身份仍然是「假太子」,因為冒充太子也是死罪。

推薦閱讀:

康乾盛世或是偽造,世界百萬人口城市,清朝竟一個都沒有
做個假設,如果1812年夏天,清軍配合拿破崙法軍北上進攻俄國,之後會發生什麼?
民主制容易被不講規矩的低級野蠻人利用,文明制可以杜絕嗎?
小議正統觀(以布哈林版《中國歷史地圖》為例)
外來作物在康乾盛世中的作用到底有多大?

TAG:清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