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衍之數與天文曆法
《易傳·繫辭》中「大衍之數五十」一段是關於商周及春秋時期易經占卜方法的唯一記錄。
這段話在不同書籍里語序略有不同,但內容是一致的。宋代程頤、蘇軾等認為以前的版本語序有誤,朱熹采程頤之說,「簡編失其次」,在其《周易本義》中重新排序,全引如下:
繫辭上傳第九章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原第十一章首段)。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原本章第二段)
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於扐以象閏,五歲再閏,故再扐而後卦(原本章首段)。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當期之日。二篇之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萬物之數也。
是故,四營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顯道神德行,是故可與酬酢,可與祐神矣。
關於大衍之數五十,在前文《大衍之數:兩千多年的未解之謎》中介紹了二十餘種不同說法,列舉了自春秋至清朝及近現代以來歷代學者的理解,這些不同說法也僅是一部分而已。
對大衍之數的解釋,還有一種看起來更符合科學精神的說法,即其與天文曆法相關。
除了大衍之數,《繫辭》「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當期之日。」216、144、360,這三個數也是有根據的。
一
先看一下最基本的紀時——日、月、年。
日出東方,兩次太陽升起之間完成白天黑夜的一次循環,我們知道這是地球自轉了一周,稱為一日。
月的概念顧名思義是來自月亮,從月牙到滿月,上弦到下弦,這樣的周期變化,我們知道是月亮繞了地球一周,稱為一月。
春夏秋冬,寒暑交替,一歲一枯榮,這是地球繞了太陽一周,我們稱為一年。
實際上,如果以月亮為參照,只能得出月的概念,並沒有年;以太陽為參照,則只能得出年的概念,並不存在月。
地球公轉一周產生四季變化,這個時間周期稱為回歸年(另有恆星年、近點年等),其長度是365.2422天。
我們俗稱一年365天,那麼一年就比回歸年少了0.2422天,四年下來累積0.9688天,近似一天,所以,每四年一閏,閏年為366天。
同樣的道理,四年一閏又會多算一點點,所以就百年不閏,四百年再閏。
如《尚書·虞書·堯典》載:「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這就是關於一年為366天的記載。
註:今文與古文《尚書》兩種均在西晉永嘉年間佚失於戰亂,豫章內史梅賾於東晉初年向朝廷獻《尚書》,共有五十八篇,包括今文《尚書》三十三篇、古文《尚書》二十五篇。現今流傳兩千多年的《尚書》就是根據梅賾所獻版本編修。自宋以後,就不斷有學者質疑其真偽,2012年,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根據清華簡研究認為,傳世兩千多年的古文《尚書》確系「偽書」。
月亮公轉一周完成一次圓缺周期,其長度是29.5306天。
月亮公轉12圈(即12個月),是354.3672天;公轉13圈,是383.8978天。分別取整則為354天和384天。
回歸年是365天,所以用12個月354天作為一年更合適,與回歸年差那11天可以用閏年的辦法補回來。這就是中國古代曆法中的「三歲一閏,五歲再閏,十九年七閏」,閏年則有13個月384天。
回歸年以太陽為參照,所以以此紀年也稱陽曆,一年有365天或366天,極數為366(陽順數,其數為3、5、7、9)。
以月亮為參照的紀年稱為陰曆,一年有354天或384天,極數為354(陰逆數,其數為2、10、8、6)。
陽之天數366加陰之天數354,合720,陰陽平均則為360。也就是說,一年12個月,每月30天,一年360天,是陽曆和陰曆理想的中間值。
《繫辭》說「凡三百有六十,當期之日」,這裡的360,就是陰陽平均後得出的那個360。
我們知道,地球月球其公轉軌道都不是正圓,以二者為參照的紀年調和後則正好得360之數,正好是圓周360度之數。
360是60乘以6,以60為周期的正好是用天干地支紀時的六十甲子,六倍之數則正好是八卦兩兩相重得出六爻成卦的六十四卦。
六十四卦各有六爻,64乘以6,總爻數為384,又正好是陰曆閏年的384天(13個月)。
陰陽曆取平均值得出的一年12個月,每月30天。12與30這兩個數,正是邵雍《皇極經世》中「元會運世」推算模型所用之數,一元十二會,一會三十運,一運十二世,一世三十年。一元是129600年,是人類的一個發展周期。
《繫辭》說「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乾坤兩策合為三百六十,這裡的乾之策、坤之策是什麼?
用蓍草起卦的揲蓍法中,五十根蓍草三變得一爻,三變後的蓍草數有36根、32根、28根、24根四種可能,36除以4得9,為老陽,24除以4得6,為老陰,故老陽之蓍草數為36,老陰之蓍草數為24,蓍草即《繫辭》里說的乾之策、坤之策。
PS:揲蓍起卦法請參看前文《大衍筮法:古人是怎麼起卦的?》
老陽策數36,老陰策數24,乾坤兩卦各有六爻,分別乘以6,即216和144。
乾策216與坤策144,其和正好360。
明末清初的黃道周還有一種解釋,他以冬至日和夏至日這兩天的晝夜陰陽比例而論,取周天圓度為360度,以十二地支12等分,每分為30度,夏至這天白晝約佔216度,冬至這天白晝則相反為144度,其《易象正》說:
乾陽得九,四九三十六,以六乘之,乾六爻得二百一十六。坤陰得六,四六二十四,以六乘之,坤六爻得一百四十四。天日平行十二次,每次平行三十度。夏至之日,出寅入戌,首尾贏各三度,中更七次,二百一十六度。冬至之日,出辰入申,首尾縮各三度,近五次為百四十四。此冬夏晝日長短之大率也。
二
再來看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西漢京房認為,「五十者,謂十日、十二辰、二十八宿也,凡五十。」
有說二十八宿來自於比太陽曆還要古老的曆法,二十八宿體系的形成年代則在公元前5670年左右(《二十八宿的形成與演變》,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趙永恆研究員、李勇副研究員,見《中國科技史雜誌》2009年第30卷第1期)。
關於二十八宿了解不多,對五十之數與二十八宿如何關聯,暫不敢亂說。
對大衍之數從天文曆法角度進行解讀,最具代表性的是唐代的僧一行。
僧一行編製了《大衍曆》,頒行於唐玄宗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使用到天寶十年(公元751年)。
《新唐書·歷志三》載「開元九年,麟德歷署日蝕不效,詔僧一行作新曆,推大衍數立術以應之,較經史所書氣朔、日名,宿度可考者皆合。」可見《大衍曆》就是因易經大衍之數而得名。
僧一行根據上弦月、下弦月把一月分為四個象限點,一個回歸年含十二個朔望月餘十天,則一年為49個象限點,他說「乾坤之用,四十九象,為月弦之檢」。(《黃道周論〈周易〉與天文歷算》,作者翟奎鳳)
意思是說,根據月亮盈虧之象的變化,將一個月(陰曆月)分為四個部分。這種四分法歷史悠久,如《鶡冠子·天則》所載「弦望晦朔,終始相巡。」
據王國維考證,「余覽古器物銘,而得古之所以名日者凡四,曰初吉,曰既生霸,曰既望,曰既死霸。因悟古者蓋分一月之日為四分,一曰初吉,謂自一日至七八日也;二曰既生霸,謂自八九日以降至十四五日也;三曰既望,謂十五六日以後至二十二三日;四日既死霸,謂自二十三日以後至於晦也。……亦即古代一月四分之術也。」(《生霸死霸考》)
也就是將一個月分為初吉、既生霸、既望和既死霸四段。
因為陰曆一年與以太陽為參照的回歸年並不一致,陰曆需要用閏年來與回歸年進行協調,需確定閏月則需要觀測回歸年。
陰曆一年十二個月354天(平年),每月四個象限點,即一年有四十八個象限點。陰曆每月29.53天,分四個象限,則每個象限7.38天。所以,第四十九個象限點時為354天加7天為361天,第五十個象限點時則再加7天為368天。
回歸年是365或366天,第四十九個象限點時一年不足,第五十個象限點時則進入了第二年。
不過,以曆法論大衍,宋代時郭雍就認為是牽強附會:「近世歷家,多稱出於『大衍』,蓋傅會其數於其始,名是而實非。及一變用,則其數支離,終不可復得。何大衍之有?皆妄人之說也。曆數之學,傅會甚易。且以五十為始,四十九為始,五十五為始,八十一、六十四皆可首數,至其窒不能通,則小小遷就,亦無大失。……儒者往往不明乎此,肆為術士所欺。」(《郭氏傳家易說》卷七)
在郭雍看來,以大衍之數解釋曆法,並不靠譜。
-----| @ 海麟 版權所有,請勿隨意轉載 |-----
推薦閱讀:
※無中生有的事情你再重複一遍(二)
※伏羲曆法中,對一年八分點更完善的八卦排序
※十二星座日期是按陽曆(公曆)還是陰曆(農曆)來劃分的?
※我們當前處於元會運世的什麼階段
※談談曆法
TAG:曆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