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餐宴會(禮儀漫談(19))

中餐宴會(禮儀漫談(19))

馬保奉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0年06月12日   第 06 版)

  寫這個題目前,我曾猶豫,我們每天吃中餐,用中餐宴請客人,中餐禮儀誰不知道呢?可我仔細想想,未必全清楚。

  ●餐具

  中餐餐桌多為圓形,且餐桌之上再置一略小、可轉動檯面,以方便就餐者取食。這是中餐特別的地方。

  宴會上,主要餐具有筷及筷架、大小湯勺、食盤、飯碗、水杯、酒杯、餐巾、濕毛巾、牙籤等。

  餐巾擺放,將其一角壓在餐盤下,使其搭在膝蓋上,用以遮擋不慎掉落的油漬。餐巾可擦手、擦嘴角,但不可擦臉、擦汗、擦餐具。

  熱濕毛巾也是中餐餐桌上特有的。就餐之前,用熱毛巾擦擦手、臉上的汗跡,會覺得很爽快(提示:熱毛巾若擺在兩餐盤之間,往往會有人拿錯,其結果是,有人拿不到濕毛巾。可否把兩濕毛巾並在一起呢?如果這樣,就不會拿錯了)。 

  宴會上,公筷、公勺至少應有兩套,分放在主人和第二主人(在主人對過)面前。

  ●不同

  中餐與西餐在製作方法、進餐次序以及餐具等方面,都有顯著區別。如中餐以炒為主,西餐不炒,而是蒸、烤、煮、鹵等。中餐喝湯,是在熱菜之後,宴會行將結束時;而西餐,則是在冷盤之後、熱菜之前。廣東等地宴會喝湯次序與西餐一樣。

  中餐餐巾一般是將其一角壓在餐盤下,蓋住膝蓋部,西餐則是將餐巾對摺,口朝外平鋪在膝蓋上。

  ●西吃

  我們舉辦中餐宴會,常為外國客人準備刀叉,讓他們用刀叉品嘗中餐,因此有中餐西吃的說法。中餐菜肴,如獅子頭、四喜丸子等,使用刀叉,很合適,但宮保雞丁中的花生米,就不好使用刀叉,只好用勺。

  過去上菜,常常盛在大盤裡,由就餐者各取所需,或由服務員在桌旁為每位就餐者分菜。參考西餐做法,現在正式宴會多採用分餐制,即在後台,已將菜為每位就餐者分好,再送上。原則上,每道菜後,都會換上新餐盤,使用過的刀叉也會收走,但是筷子則一直用到底。

  喝湯,應用湯勺,一勺一勺喝,且應注意不出聲。湯熱,不可用勺攪拌,更不可用嘴吹氣降溫,要待其自然降溫後再喝。湯勺用畢,不要留在容器里,應放在墊盤上。

  ●禮儀

  坐姿端正,雙腳自然分開,不可雙腿橫跨坐騎,不可將腳搭在椅稱上。上身微前傾,雙手可扶持餐桌邊沿,但不可將雙臂搭在餐桌上。

  禮待客人,關照尊長和女士。女士不可在餐桌前打扮、補妝。

  進食文雅,小口、少量,細嚼慢咽。善於同人交談,避免只顧個人埋頭吃喝。不可隔桌向人喊話、祝酒。避免不雅之聲,如清嗓子、大聲咳嗽、打飽嗝。喝過酒、水,把杯子放回原處。吃一道菜後,把筷放在筷架上。嘴中有食,避免主動與人交談;如有人問話,需將食物咽下再答。飲酒適量,不可在外賓面前划拳勸酒、灌酒。不可吃飽後當眾松腰帶。

  餐後離席,應與同桌就餐者道別。

  ●烤鴨

  北京烤鴨世界聞名,中外人士趨之若鶩。新烤制的鴨子,紅潤酥脆,外焦內嫩,果木清香,口味美妙、獨特。烤鴨須「片食」,即用刀將鴨皮、肉片下,蘸醬,夾蔥段、黃瓜條等,卷在軟餅里,或夾在芝麻酥餅里食之。早年,全聚德烤鴨店還供應一種特製的小米粥。吃完烤鴨,再喝一碗小米粥,會覺得很舒暢。 

  另外,鴨內臟以及鴨掌,甚至鴨骨,都能加工成美味食品。按中餐習慣,最後一道是鴨湯,即用片去皮肉的鴨骨架,熬製成乳白色的湯,加入蔥絲、胡椒粉,香濃可口,美味十分。

  烤鴨宴席有一特別的講究,就是隨著片好端上餐桌的一盤鴨肉,服務員還會另送上一個小盤兒,內放切成兩半兒的鴨頭以及鴨尾部的兩小片肉,擺成鴨子狀,有頭有尾,而兩條鴨裡脊,則橫放在鴨頭上,表示這是一個完整的鴨子。這兩條鴨裡脊,通常是留給本桌貴賓或年長者享用的。鴨頭可以蘸椒鹽兒吃,而鴨尾肉是不可食的,只用來示意鴨的完整而已。

  (作者:外交部禮賓司原參贊) 


推薦閱讀:

{優雅儀態}打造完美微笑的3個秘密練習
你知道多少美國的習俗與社交禮儀?
萬萬沒想到,國標舞禮儀原來是這樣的!
穿西裝的禮儀(男士必看)
女人待人接物止乎禮儀

TAG:禮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