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0歲職場精英 迎來職業尷尬期·每日商報
整理:應丹10年前在西安交通大學的一次校園招聘會上,剛35歲出頭的某知名中國民企500強集團人事總監秦黎,為企業招聘到了12位優秀應屆生,管理學院24歲的畢業生應世敏便是其中一員,他被安排進人力資源部擔任薪酬實習專員。從入職時的薪酬專員開始,小應先後歷經薪酬主管、培訓主管、招聘經理。而個性穩重的秦黎也一直在這家企業勤勤懇懇工作,深受董事長信任,崗位也從原先的人事總監升為負責行政人事的副總,年薪也從30萬漲到50萬。不料,4年前,應世敏被一家獵頭公司挖去一家剛成立不久的小型互聯網金融企業擔任人力資源部經理,年薪15萬。離職之後,他們彼此也自然失去了聯絡。一個月前, 已是這家互聯網金融公司副總、年薪60萬的應世敏在看人事部遞交的應聘公司人事總監崗位人選中,驚訝地發現已是45歲的秦黎也遞交了簡歷,年薪也還是50萬。其實在這四年,新公司老闆敏銳地抓住了前景無限的互聯網金融並堅持下來,兩年前,更獲得了風投巨資入股。注資後,他也憑藉當初在企業積累的專業知識為企業招兵買馬,建章立制立下汗馬功勞,使得企業快速發展,35歲的應世敏也一躍成為副總。當他得知舊識秦黎要來應聘時並沒有馬上聯繫,而是照舊安排了第二天的面試工作。不出所料,在面試中秦黎認出主考官竟然是自己原先的手下時,場面曾一度尷尬,好在應世敏非常謙卑地感謝秦黎十年前把他招到杭州,才化解了彼此之間的尷尬。只是離開後,秦黎內心真說不出什麼滋味。而應世敏內心雖然認可秦黎的專業能力,但從公司現實性來講,他還是希望未來的人事總監要年輕有激情些,要有互聯網行業經驗,而這兩點,個性穩重又無互聯網企業工作經驗的秦黎顯然不是最佳人選。秦黎的尷尬其實反映了曾經風光無限而今頗為困惑的40歲、50歲職場精英的普遍狀態。用當下一句形象的話來描述各個階層職業經理人的狀況,可以說65-75(出生在該時間段)後今已經是漸去時,普遍年齡都在40-50歲的他們,在渡過他們職場的黃金期後隨著產業的變遷、知識的更替不得不開始漸漸走下坡路;75-85(出生在該時間段)的如今正是現在時,30-40歲之間職業黃金期的他們,是撐起目前職場的中堅力量;而掌握了互聯網技術的85、95後毫無疑問是前途無量。所謂三年河東,三年河西,如今的時代,40、50歲的職場精英開始尷尬也並不奇怪了。只是,如果他們能理性分析出自己的優劣勢,認真擺正自己的心態,並做好自己未來職場上的定位,還是可以避免未來職場上的許多尷尬,並發揮出他們的核心優勢的。畢竟他們有著豐富的工作和社會經驗,加上他們的人脈資源,以及在企業工作過程中所積累的管理體系,完全可以給一些新企業以及一些行業的傳統企業帶去價值,也給自己帶來職場新的信心。臨聘經理、企業顧問、或者在昔日的同事中尋找出可以共同創業的合作夥伴共同創業,也許是他們擺脫尷尬、尋找充實和價值體現的幾種良好的方式。當然,如果能融入到遍布各地眾多的中小企業中去,相信他們在職場上還會煥發出又一春的。主持:洪文祥浙江千里馬人力資源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
推薦閱讀:
※【心/技/體】對職場的一些啟發。
※何為「狠,滾,忍」的職場觀?
※互聯網公司經常加班的7種好處
※把心放在工作上,是最有成就感的事!
※職場人的隱藏技能菜單,你發現了嗎?
TAG:職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