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白襯衫、藍褲子與西裝的時尚

   

 

白襯衫、藍褲子與西裝的時尚

 

    每個年代都有自己認為「時尚」的標準,亘古至今楚以細腰、唐以肥美都皆為時尚。就現代而言,每個年代也有自己的時尚準則。建國初期的解放樣,文革時的國防綠、羊剪絨,八十年代的喇叭褲,都是極具有時代征貌的時尚。

    記得文革時期,誰要穿一整套國防綠,那才叫帥,但還不是酷。酷的打扮大體是,帶肩章泮的將校呢軍裝,要繫緊風紀扣,外套一件老式的黃色軍裝,但風紀扣那邊不系,露出裡面的將校呢軍裝,如過是冬天外穿一件軍呢大氅,頭帶羊剪絨帽子,那才叫酷,按當時的話說叫「玩(發「完」的音)主」。如果是紅衛兵,那袖章要帶在肘部一下才叫酷,但別叫老師看見。看見准挨說,就是讓街坊看見,不挨白眼,也要給家裡告狀。在文革後期,還流傳著「狂不狂看米黃,匪不匪看褲腿」的「時尚」流行語。

    文革的第二年,上小學2年級,外地的一個親戚給我買是雙棕色的皮鞋,按當時人們的思想和標準,根本不敢穿,偶爾也就是在家裡穿穿。遇到學校有集體活動,或是慶五一、十一的活動,學校便通知:明天一律穿「白襯衫、藍褲子、黑鞋、白襪子」您還記得吧。

    到上了中學,因為家裡並無軍人,所以將校呢是不曾有的,記得七十年代初,商場里賣一種仿製的將校呢料,便死磨硬泡地讓家裡做了一套軍上衣,還如法炮製第安了肩袢,加了墊肩和八一軍扣。正好家裡有一套黃色的老式軍上衣,穿上全部的行套,樂的整宿沒睡著覺。後來還和同學用稀罕物換了一套肩章,放學回家,把肩章一帶,把軍帽里用竹坯子彎成一個圈,往帽子里一塞,整個一個大沿帽,好象還照了張相,但可惜後來找不到了。

 

 

    記得那時過年過節,我總是用熨斗把一套軍裝熨的平平的,把墊肩裝好,就等過節穿。

    再後來,「四人幫」粉碎了,新的時尚也隨之而來,喇叭褲、西裝便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記得是80年,有次去王府景,在南口的紅都服裝店櫥窗里擺放了一套西裝,住足不前的端詳了好一陣,這可是在新聞簡報里看見外國領導穿的衣服啊。恩,好看。後來,每次去那裡,便站在櫥窗前去看,還乍著膽子進去一問價200多元一套,這在當時可是天文數字。下定決心,有了錢,我也好買一套。好象過了兩年,我就實現了我的願望,真的在紅都做了一套和櫥窗里一模一樣,連顏色都相同的西裝。

    那時的喇叭褲,流行上緊而膝蓋以下逐漸肥的,最好的是褲腿下口要8、9寸的,手裡還要提個錄音機。那時要穿喇叭褲是要和家裡做堅苦卓絕的鬥爭的,好在那時在昌平上班,一周才回來一次,穿穿也不仿。記得我最喜歡一條是銀灰色的,和當時看的香港電影里年輕人穿的簡直沒有兩樣。

    葉匡政在《80年代的躁動從喇叭褲開始》一文中,這樣描寫的「低腰短襠,緊裹臀部,褲腿上窄下寬,從膝蓋向下逐漸擴張,形成喇叭狀,有的褲腳寬大如掃街的掃帚。最讓老人們無法忍受的,是它不論男女,褲鏈全開在正前方」,「留長發,臉上扣個蛤蟆鏡,商標還捨不得揭掉。如今,蛤蟆鏡被重新貼上時尚的標籤,遮住半張臉的誇張,不再是明星的專利,也成了普通人用以展示自己的明星風範的「利器」。」   

    在白襯衫、藍褲子與喇叭褲交織年代的街景也十分有趣,穿中山裝的、建設服的、中式棉襖的、穿國防綠和片兒懶的,著西裝的、登上包屁股,下掃街的喇叭褲的、穿高領毛衣、蝙蝠衫、健美褲和帶蛤蟆鏡的,混雜在一起,可以看出那時人們的思想觀念的躁動。

   (照片摘自網路)

 


推薦閱讀:

get√ | 再不學會這些招數拍照你就老了,5招教你不露臉也能拍出美照!
【穿搭篇】這些帥炸天又小眾又便宜的國潮店,你不知道太可惜了!
揭秘皮膚管理不為人知的秘密2
旅行箱寸土寸金,有哪些好用便攜物值得帶?首選OOMAS愛心潔面儀!
愛美的女人更幸福

TAG:時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