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光影歲月—香港電影百年發展史回顧

探討近百年來香港電影工業的歷史及現象,回顧過去的光輝歲月,從宏觀角度探討香港電影發展。

序章 西方來客

      近一百年的香港電影歷史,其實要從一個洋鬼子開始,他不叫Christopher,他叫Thomas,Thomas Alva Edison,他的中文名字很好聽,名叫愛迪生。在一八九○年代,美國的愛迪生跟法國的盧米埃兄弟,都發明過攝影機、放映機系統,而為了爭取他們個人的市場,他們派人環遊世界,去紀錄景象和人物。美國人跑得快,一八九八年,愛迪生公司派了一個隊伍來到香港,第一次把這裡的人和景象紀錄下來。當年比現在簡單很多,攝影設備跟放映的設備是一樣的,白天拍的東西,晚上回到酒店,在浴缸裡面洗一洗,第二天就可以放出來。誰會想到一百年以後,這個小地方會成為全世界生產電影最重要的地點之一。

愛迪生與盧米埃兄弟

1898年愛迪生公司所拍攝的香港街景

第一章 電影先驅

      電影傳入香港十多年後,就有香港人參加電影的拍攝活動。黎民偉(香港影星黎姿的祖父)是一位愛國、醉心革命的人,十六歲加入孫中山的同盟會,十九歲開始參與清平樂白話劇社,以演戲宣揚革命。二十一歲遇上拍電影的機會,一部由香港人製作的劇情短片《莊子試妻》(1913年 華美電影公司出品)就這樣誕生了。在《莊子試妻》,黎北海(黎民偉之兄)飾演莊子,更兼任導演,而黎民偉之妻嚴珊珊飾演莊子的婢女,成為中國首位女演員,而黎民偉竟然反串飾演莊子的妻子。當時的社會風氣較保守,根本沒有女演員,所以嚴珊珊的演出和黎民偉的反串,說得上是一大突破。《莊子試妻》主要在美國上映,所以看過這部短片的香港觀眾很少,直到黎民偉和黎北海成立了自己的電影公司後,他們的作品能夠接觸香港的觀眾,已經是十多年後的事了。

黎民偉(左)與黎北海(右)

《莊子試妻》中黎民偉反串莊子妻子的劇照

第二章 勛業千秋

      經營電影公司並非易事,更何況是香港開埠以來的第一間。一九二二年,黎民偉、黎北海兩兄弟,得到大哥黎海山的支持,集資創辦了民新影片公司,由器材到人才,全部都從零開始,除了負責製作,他們也在上環興建了新世界戲院,為民新的出品設立上映的渠道。民新公司的宗旨是,電影不但能提供娛樂,更可移風易俗、輔助教育,電影是改進社會的工具。抱著認真對待電影的態度,民新不惜遠赴重洋,攝製了不少紀錄社會事件的影片,其中一部名為《勛業千秋》的新聞紀錄片尤其重要,它集結了黎民偉和他的夥伴羅永祥,從一九二一年至一九二八年間,追隨國父孫中山,義務拍攝他革命世紀的新聞紀錄片。期間,兩位電影先驅冒著生命危險,帶著笨重的器材赴前線,拍攝了北伐的戰況,也為中國留下了珍貴的近代史片段。

黎民偉等所拍攝的關於孫中山的新聞紀錄片

黎民偉等所拍攝的北伐戰況

第三章 胭脂非福

      民新自成立以來,向著故事長片的目標進發,可惜在籌備期間遇上不少障礙。在一九二四年,民新在廣州開拍《胭脂》,取材自《聊齋志異》,「兄弟班」再次上陣,黎北海負責編、導,而黎民偉與平妻林楚楚則擔當男女主角。幾經辛苦,《胭脂》終於在一九二五年完工,正式上映。當時的香港人只看過,美國和法國人的電影,他們首次在電影院內欣賞,自己人拍攝自己的故事,感覺一定十分特別。《胭脂》上映首周錄得盈利港幣六千。正當民新上下高高興興地慶功時,絕對沒有人會想到,在幾個月後,民新要面對一次關乎存亡的巨變。在一九二五年,上海發生五卅慘案,二千多名學生在上海租界示威,遭英軍開槍鎮壓,造成數十人傷亡,在廣州和香港引發龐大的罷工潮。當時百業蕭條,包括成長中的電影業。此時,黎氏兄弟對電影發展各有不同的看法,他們把新世界戲院轉讓,民新一分為二。弟弟民偉到了上海,而兄長北海則穿梭省港兩地,尋求下一次的拍片機會。

《胭脂》劇照

第四章 聯華經典

      香港民新解散後,黎民偉到了上海,成立上海民新,繼續拍攝劇情長片,拍攝了《玉潔冰清》、《木蘭從軍》、《西廂記》等經典影片,這幾部電影,不但製作規模極具野心,而構思和拍攝手法也相當先進,有些場面甚至用上簡單的特技,可惜上海民新經營了數年,已虧蝕了四十萬元,算起來,相當於今天的一億元港幣,實在令人心疼,不過對於有理想和實力的電影人而言,金錢上的盈虧並非他最關心的。一九三○年,屢敗屢戰的黎民偉和院商羅明佑合組聯華公司,以提倡藝術、宣揚文化、啟發民智、挽救影業為宗旨,仿效好萊塢片場制,羅致了一群當時電影界最佳的人材,費穆、蔡楚生、卜萬蒼、孫瑜等,這些文人味重的導演對電影的語言和細節也非常重視,作品中的美術、攝影、劇本都一絲不苟,題材也與時代深刻呼應,於是聯華的出品,幾乎部部佳作,大受歡迎。其中更捧紅了一代巨星阮玲玉,《漁光曲》、《大路》、《神女》,已成為中國電影史上不得不提的經典。

黎民偉(左)與羅明佑(右)

阮玲玉

第五章 初試啼音

      維持了一年零四個月的大罷工,終於在一九二六年十月十日正式結束。但黎北海還要多等三年,才能籌足他所需的資金,重新經營電影公司。一九二九年,黎北海得地產商利希慎支持,自導自演《左慈戲曹》,並於利園山道搭景拍攝,正式帶領香港電影復甦。一年後,黎北海改組影片公司,加入弟弟黎民偉參與創辦的上海聯華影片公司,正式成為聯華在香港的分廠。既然電影業要再起步,當然要多訓練一些新人,培養人材,聯華港廠開辦了演員養成所,導師中更包括曾在美國攻讀電影的關文清導演,很多電影人,如我們熟悉的吳楚帆、黃曼梨、李鐵導演等,其實都是從演員養成所訓練出來。一九三三年,黎北海做了一次,劃時代的創舉,拍攝了《傻子洞房》,一部完全有聲的電影,從此香港電影業進入有聲音的年代。

關文清導演

黃曼梨

吳楚帆

第六章 粵語新潮 

      三十年代,關文清導演到了三藩市,希望跟華僑見見面,聯絡感情,順道推銷聯華的產品,不過這次美國之行最有價值的,是認識了一位富有而且對電影充滿熱誠的年輕人——趙樹燊。他們一拍即合,馬上商量拍片大計,就這樣拍攝了轟動一時的《歌侶情潮》,男主角就是關德興師傅,不過當年他還沒演黃飛鴻,他跟隨大老倌小靚就學戲,所以人稱他為「新靚就」。趙樹燊和聯華最終未能合作,卻反而到了香港成立「大觀聲片公司」,主力拍攝粵語片。三十年代開始,憑著地利和政治上的優勢,越來越多來自內地和東南亞的投資者到香港開辦電影公司拍攝粵語片,香港的電影業也逐步穩固,成為當時除了上海外另一個華語電影製作中心。

趙樹燊

關德興

第七章 抗戰英雄 

      電影是商業、藝術和娛樂活動,但到了民族生死存亡之時,電影就會發揮另一種功能。一九三七年,上海處於孤島時期,兩間最大的電影公司,明星以及聯華相繼倒閉,許多從事電影工作的人士,由上海逃往戰圈以外的香港,當時有兩位導演逃難到香港,蔡楚生和司徒慧敏,他們發起「華南國防電影運動」,提倡拍攝愛國和抗日的電影。一九三七年,香港的電影人和電影公司,集結了龐大的力量,團結所有人員,義拍了一部名為《最後關頭》的電影,號召所有人民上前線抗敵,保家衛國。常說香港人不愛國,看看電影中的愛國英雄,就是最好的反證。

《最後關頭》劇照

第八章 南來影人 

      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但馬上爆發了國共內戰,因此大批國內的電影人、投資者從上海遷移到香港。一九四六年成立的大中華影業,是香港重光後首間較具規模的電影公司,創辦人蔣伯英先生,曾在上海天一影片公司工作,有豐富的電影發行經驗,他租用邵氏家族在香港的南洋片廠作為拍攝基地,拍攝了多部由周璇主演,在當時極受歡迎的作品。大中華影業公司在商業上的成績不錯,但若論製作規模和氣魄的宏大,就要數在一九四七年成立的永華影業公司,永華的創辦人李祖永,出生於浙江寧波的望族,擁有十分雄厚的資本,他的創業作《國魂》籌備了整整一年,台前幕後的陣容十分鼎盛,編劇為吳祖光,導演為卜萬蒼,部分鏡頭甚至請來當時美籍華裔名攝影師黃宗沾親自掌鏡。《清宮秘史》是永華公司第二部巨制,影片參加了一九五零年瑞士盧卡諾國際影展,開創了國語片揚名國際的先河。南下的電影人有豐富的製作經驗,又有海派式、豪爽的投資作風,本來為香港的電影業帶來許多新觀點、新製作概念,可惜他們建基香港、面對祖國龐大市場這個如意算盤,不久又打不響了。因為當時的內戰勝負已分,政局變天,香港電影在內地發行開始受到嚴格限制,市場消失了,大中華、永華也在歷史洪流中淹沒。

大中華電影公司創辦人—蔣伯英

永華影業公司創辦人—李祖永

周璇

第九章 曲聲伶影 

      戰後,國民政府為了統一語言,粵語電影再不能在內地上映。在這情況下,電影人只好向南望,倚靠星馬院線,開拓東南亞市場。為了節省成本,他們把一部預計三十天完成的電影縮減至十天就拍完,沒想到千方百計,最終拯救粵語片的,竟然是一首粵語流行曲《郎歸晚》。《郎歸晚》本來是香港坊間一首流行的粵曲,片中借用此歌名作為電影片名,結果大受歡迎,為粵語電影注射了一支強心針,於是拍攝粵語片的公司紛紛成立。當時流行「賣片花」的制度,電影還未開拍,如何從外埠片商手上得到最多的資金和賣得最好的價錢?一向以來,因為粵劇有一群固定觀眾,再加上有號召力的大老倌,粵語戲曲片自然成為片花制度下的主流。

粵語戲曲片《帝女花》(1976),由吳宇森執導。

第十章 悲喜交集

      五、六十年代,香港新舊交替,貧富懸殊,半夜電視上放映的黑白粵語片把這些衝突化成戲劇元素,娛樂大眾之餘,對社會也有一定的批判意味。富人在電影中往往是大反派,他們不但有財有勢,更代表了一股保守的惡勢力;貧窮的低下層,往往人浮於事,貧賤夫妻百事哀。不過也有人選擇以樂天知命,輕鬆瀟洒的態度過日子,他們雖然身無長物,但不會自怨自哀,總會找到一位難兄難弟,同甘共苦,利用小市民的智慧來解決生活上的難題之餘,更有興緻去追求女孩子。裝神弄鬼和被揭破是喜劇片里的永恆公式,男人假裝女人、女人假裝男人、窮人假裝富家子、富家子假裝工廠少爺、純情玉女居然假裝未婚懷孕的孕婦......當然,這些笑話都無傷大雅,而且更充滿人情味。其實,不論是喜劇還是悲劇,人情味才是黑白粵語片時代的最大特色。我們難以在電影中找到接吻鏡頭,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總比現在密切得多。

黑白粵語片《難兄難弟》(1960),胡楓、謝賢主演。

第十一章 飛鴻初現

      武俠片至今仍是香港電影最值得驕傲的文化產品,當中有一個人的名字,大家都十分熟悉,他創造了一個輝煌的世界紀錄——關德興,由1949年至1980年,他共演出過77部黃飛鴻電影,名列吉尼斯紀錄大全里扮演同一角色最多的演員。在早期的港產電影中,武打場面都是把舞台上的北派招式直接搬上銀幕,基本上當時看電影就像欣賞舞台表演。後來,有聰明的電影人發明了在膠片上畫上動畫,把神怪和武俠共冶一爐。直到有一天,一位年輕導演胡鵬,在尖沙咀天星碼頭過海時,看到他朋友手上的《工商日報》一篇關於廣東拳師黃飛鴻的生平事迹報道,當時胡導演靈機一動,設想放棄過往的舞台功架,拍攝一部講求硬橋硬馬國術招式的新派武俠電影,似乎也可行。黃飛鴻電影的誕生加上粵劇戲曲片的流行,象徵香港電影開始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地道風味,黃飛鴻、方世玉、洪熙官、三德和尚等人的英雄事迹不停被搬上銀幕。在香港電影行內的人,多少都曾參與跟他們有關的電影。

早期黃飛鴻電影的導演胡鵬(左前)及主要演員關德興(左後)、曹達華(右)等。

早期黃飛鴻電影劇照。

第十二章 我為人人 

      在五十年代,粵語長片發展蓬勃,而且走出了自己的方向。可惜在片花制度下,很多電影公司的投資者只側重於演員的賣埠情況,不重視劇本和製作條件,當時出現了「一片公司」和「七日鮮」,就是一部電影拍完便消失的公司,還有隻需七天就拍完的電影。粵語長片中還有一些有趣的術語,如「雲吞導演」,並非拍攝電影時候頭昏腦脹和溫吞吞,是由於粵語片的特色定會有人唱歌,當大老倌開始唱歌時,一個鏡頭連續拍攝數分鐘,導演就有時間去吃一碗雲吞面,回來時一邊剔著還留有菜渣的牙縫一邊喊停機,既輕鬆又寫意的「雲吞導演」,就這樣出現了。不過並非每位電影人,均以這種苟且的態度去拍攝電影。當時一些如紅線女、吳回、吳楚凡、張瑛、秦劍等這樣有心、有志向的電影人,發起了「粵語片清潔運動」,他們把自己的片酬投資回電影里,組織了中聯電影公司,而中聯電影公司的商標上有二十一顆星,代表了這批有心人的精神,也是團結的象徵。中聯電影公司出品不少,既嚴肅又清潔的電影,為五、六十年代的香港電影帶來一股清泉。

中聯電影公司創辦人之一—吳回。(《九品芝麻官》里周星馳老爹的扮演者)

中聯電影公司的商標。

中聯電影公司所出品電影《秋》的海報。

第十三章 青春之歌 

      六十年代是粵語片的輝煌時代,四條院線每年上演二百八十多部粵語片,即平均一天多就有一部新片上映。當時年輕人受西方文化影響,聽歌要選貓王的歌,穿衣服要選迷你裙,開始講求是否合潮流,傳統粵語片的題材對他們來說已落伍。不久,由青春偶像主演的歌舞片開始出現,偶像熱潮一發不可收拾。最當紅的是蕭芳芳和陳寶珠二人,在1960-1970年間,二人合作演齣電影超過380部,其中兩人合演共46部,支持者十分瘋狂。蕭、陳二人如此受重視,電影公司開拍電影時,自然也會以她們為中心。

蕭芳芳

陳寶珠

第十四章 左右大局

      在香港的電影史上,有一段時間有好幾間公司代表左右雙方,各以自己的電影手法表達自己的政治思想。當時的右派陣營有亞洲影業、新華、永華,左派有長鳳新:長城、鳳凰和新聯。右派拍攝的電影,多關於投奔自由或歌頌當時的國民政府,左派大多拍攝有關階級矛盾和衝突的電影。兩派在銀幕上除了各持己見外,銀幕下更互相攻擊和抵制,甚至使用銀彈政策,爭奪演員和導演。這還不止,有些更聲稱會派出特務進入對方的陣營。一九五零年至一九五六年,是左右兩派通過電影藝術作政治鬥爭的最高峰期,當時他們的產量相若,最重要的是政治任務高於一切。後來,這熱潮逐漸退卻,這是因為市場的力量,一般市民進入電影院為的只是開心和娛樂,政治鬥爭對他們來說,只是花邊新聞而已。

長城電影製片有限公司

永華影業公司

第十五章 理想年代

      除了鮮明的政治背景,長城、鳳凰和新聯三間電影公司也各有特色,在五、六十年代拍攝了多部經典電影。一九四年成立的長城公司,聚集了一群對新中國充滿熱情和期望的知識分子,他們堅持拍攝導人向善、主題正確的電影,用寫實主義的手法反映當時的社會狀況。由著名導演費穆和商人吳性栽合力創辦的龍馬電影公司衍生的鳳凰公司,一九五二年成立,由朱石麟導演主理,以合作社的形式經營,拍攝了多部富藝術性、思想性和娛樂性的電影。一九五二年成立的新聯公司,則以拍攝粵語片為主,吸納了當時頂尖的粵語電影人,拍攝的題材大多反映貧富之間的衝突。五十年代後期,為了更貼近市場,長鳳新的製作漸趨多元化,戲曲片、喜劇片、奇情片、武打片和紀錄片等,這些電影在市場上有一定的競爭力,因為它們擁有到內地拍攝的優勢,不少在五、六十年代至今令人難忘的大明星都來自這三間公司,如關山、林黛、傅奇、石慧、樂蒂等,當然,不得不提的是,長城的大公主—夏夢。文革十年,中國社會動蕩,長城、鳳凰和新聯亦受到政治運動影響而產量大減。長城、鳳凰和新聯在一九八三年,正式合併為銀都機構有限公司,並著意培養新晉導演,例如方育平、許鞍華、嚴浩,對香港電影的新浪潮運動有一定貢獻。雖然面對環境的變化,銀都機構並沒有脫離長鳳新時代那種寫實主義和關懷社會的風格。九十年代的《飛越黃昏》、《籠民》、《童黨》、《廟街皇后》等,都觸及了主流商業電影所忽略的題材。

長城電影公司創辦人—呂健康、袁仰安、費彝民

鳳凰電影公司創辦人—費穆

長城的大公主—夏夢

第十六章 不止電影這麼簡單

      香港這個小小的地方,每年有三個電影頒獎典禮,兩個影評人組織,還有兩間可以修讀電影學位課程的專屬學院,一年一度的國際電影節,還有每天大小報章雜誌上的電影評論。這股認真對待電影的風氣,早在三十年代末隨著一群上海影人和知識分子到香港而開始,夏衍、蔡楚生、歐陽予倩等,除了參與電影製作外,也在報章發表電影評論,他們繼承了五四傳統,要求電影要有愛國精神、言之有物,並負起教化社會大眾的責任。其後,這批文人影人更提倡,改進粵語電影的質素,促成了四、五十年代的「粵語片清潔運動」。到了六十年代,新一代土生土長的電影愛好者受到歐洲,尤其是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的影響,追求個人自由和思想解放,對電影藝術有了新的看法,他們發表注重電影語言和美學的評論,推崇片廠建制以外有個人風格的導演,秦劍、楚原、龍剛等,都成為了研究討論的對象。這批青年人,包括石琪、吳昊、羅卡、陸離、吳宇森,林年同等,後來也都投身影視媒界或文化教育工作,成為推動香港電影文化的主力。在七十年代,多個民間電影組織成立,包括衛影會、火鳥電影會,播映外國電影,並舉辦獨立電影創作比賽,而香港電影文化中心,更是當時一間很重要的電影教育機構,新浪潮的導演,如許鞍華、徐克、方育平等,都曾在那兒擔任講師。

      民間付出了那麼多的力量,政府固然不能無動於衷。香港政府在一九七七年舉辦了第一屆香港國際電影節,每年也會有港產電影專題研究,令人們深入認識香港的文化遺產。既然是遺產,當然要好好珍惜和加以保存,香港政府在一九九三年成立香港電影資料館,負責搜集和保存香港電影的拷貝和相關資料。資料館的永久館址,在二零零一年初正式啟用,電影文化成為每位香港人,都可接觸到的一片綠洲。

香港著名影評人—石琪

吳宇森在十六毫米獨立電影《死結》(1968)中擔任編、導(與石琪合導)、演三職

香港電影資料館外景(香港西灣河鯉景道50號)

第十七章 東方好萊塢

      在五、六十年代除了粵語片外,香港電影另一條主要的生產線,就是國語片。當時國語片的製作比粵語片大得多,拍攝上也更嚴謹,有學多高水準的作品甚至在國際影展上為香港爭光。邵氏和電懋兩間在五、六十年代主力生產國語電影的超級大片廠,它們有著一段輝煌又峰迴路轉的歷史。

      我們十分熟悉的邵逸夫先生,他的家族和中國電影的發展甚有淵源。早在三十年代,邵氏家族已在南洋擁有自己的院線,而邵逸夫的長兄邵醉翁,亦在上海成立了天一公司,後來天一在香港成立了分公司,主力攝製粵語片。而戰後二哥邵邨人也到了香港創辦邵氏父子公司,主力拍攝國語片。有雄厚背景和豐富經驗的邵氏公司,在五十年代遇到一個強勁對手,那就是電懋。早在五十年代,已有一位有理想的電影人,首先在香港引進歐美電影廠的管理模式,這位就是華裔新加坡人—陸運濤。四十年代末,陸運濤旗下的電影公司已在星馬發展蓬勃,擁有製片廠、發行公司和數十間影院。一九五三年,陸運濤正式登陸香港,兩年後成立電影懋業公司,建設大型片廠,轉拍國語片。電懋的頭炮《金蓮花》,為香港製造了一次零的突破,香港電影首次在亞洲影展得到大獎。其後電懋的作品,更在各個影展上屢獲殊榮,為香港電影增光不少。

電懋創辦人—陸運濤(1915-1964)

邵氏兄弟四人—大哥邵醉翁(原名邵仁傑)、二哥邵邨人(原名邵仁櫪)、三哥邵山客(原名邵仁枚)、老六邵逸夫(原名邵仁楞)。註:醉翁、邨人、山客和逸夫四個的名字是大哥邵醉翁所起,原來父母給的名字反而不為人知。

邵氏與電懋

第十八章 兩雄相遇

      轉眼間,陸運濤已為電懋公司建立了一個優質國語片的品牌,因為他對每部電影的劇本都要求很高,當時他組織了劇本審議委員會,成員包括張愛玲、易文、秦羽等,每部電影開拍前,他都對劇本的要求一絲不苟、精雕細琢。隨著電懋公司日益壯大,當時由邵邨人領導的邵氏父子公司製作的低成本影片,已經不能與之競爭,於是邵仁枚和邵逸夫在一九五七年從新加坡到了香港,組織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投入大量資源興建片廠,要跟電懋公司競爭。自此,邵氏成為了電懋的宿敵,兩大公司各有自己的片廠、院線和發行,而且同樣以好萊塢的片廠形式經營,兩間公司的實力旗鼓相當,兩雄相遇,引發連場的商戰。後經過多方的商談,邵氏和電懋終於停止持續了五、六年的惡性競爭,在一九六4年三月訂立了君子協定,承諾互不惡意損害對方的利益。

位於香港九龍清水灣的邵氏片場

第十九章 峰迴路轉 

      事態發展出人意表,邵氏、電懋爭鬥停息不足三個月,陸運濤正進軍台灣市場之際,不幸的事情就發生了。一九六4年六月二十日,陸運濤和他的新婚妻子,以及五十七名電懋行政部和製片部的下屬,赴台灣參加亞洲影展活動後,在飛回香港途中,飛機發生爆炸,所有乘客不幸遇難。突如其來的重創,令電懋蒙受極大的人事損失,一時之間,公司上下混亂一片。一九六五年,電懋正式改組,結束了在香港影壇十多年光輝歲月,陸運濤的電影夢也到此為止。

記者招待會中宣布陸運濤死訊

第二十章 歌武昇平 

      從五十年代開始,邵氏開創了一個又一個電影潮流。第一個潮流是黃梅調歌唱片,當時邵氏的兩大導演-李翰祥導演和岳楓導演拍攝了許多黃梅調電影,其中《江山美人》當時十分賣座,其後李翰祥拍攝了《梁山伯與祝英台》,不但在香港,尤其在台灣和東南亞也進入了一個更高的高潮。到了六十年代,邵氏開始改變方向,從本來以女明星為主的文藝片和歌舞片,變成硬橋硬馬、刀光劍影以男明星為主的武俠片,最初邵氏以徐增宏導演拍攝武俠片,後來有兩位從北方來的導演-即是胡金銓導演和張徹導演,他們二人受到義大利西部片和日本武士片的影響,所拍攝的電影無論風格與技巧皆有新突破,其中大導演張徹在一九六七年,製作了一部百萬大作《獨臂刀》,這是一部代表男性陽剛的電影,張導演在作品裡經常流露出悲壯和浪漫的風格,直接影響了後來香港的武俠片,甚至可在他的副導演、也是徒弟吳宇森的電影中感受到那種味道。楚原導演在七十年代加入邵氏,拍攝了一連串改變自古龍小說的作品。到了六十年代後期,邵氏進入了全盛時期,成為了東南亞的電影王國,當時香港每年最賣座的二十部電影,有半數以上屬於邵氏出品。

李翰祥

楚原

胡金銓

張徹

第二十一章 唐山大兄

      有一個人,你即使沒看過他的電影,也不可能沒聽說過他的名字—李小龍,Bruce Lee,他留學美國,更自創截拳道。一九七一年,他應嘉禾老闆鄒文懷的邀請,從美國回到香港拍攝《唐山大兄》,當年《唐山大兄》創下三百萬的票房佳績。李小龍在銀幕下的真功夫和英雄形象也深入民心,他為嘉禾拍攝的電影,不但在香港和東南亞有市場,在世界各地也一樣受到歡迎,令嘉禾的功夫片能在一百四十個國家和地區暢銷,打進國際市場。談到揚威國際,不得不提胡金銓導演拍攝的《俠女》,胡金銓的武俠片講求意境、氣氛,武打場面經過他的精心設計之後,令武俠片有高度藝術性,從那時起香港電影受到世界的關注,而武打片也成為了香港文化上的重要標記。

李小龍與嘉禾老闆鄒文懷

第二十二章 龍威四方 

      功夫動作片加上喜劇是什麼?是動作喜劇。香港電影人把李小龍掀起的功夫熱潮與許氏兄弟帶起的喜劇片熱潮結合到一起,七十年代中興起的動作喜劇在市場上大放異彩,直至現在,仍然是港產片中一個重要的類型。一九七三年,功夫巨星李小龍突然逝世,震驚中外,香港影壇失去了一條充滿理想的巨龍,但不久又出現了另一條巨龍——成龍。成龍憑《蛇形刁手》《醉拳》《師弟出馬》,成功以「功夫小子」的形象突圍而出,不但俘虜了香港的觀眾,更開拓了日本市場,多年來成為了日本影迷心目中最受歡迎的亞洲藝人。從一九七三年起,香港出產的功夫電影已開始名揚國際,開創功臣首推李小龍,其後的劉家良師傅、袁和平師傅、成龍、洪金寶等都功不可沒。其中劉家良師傅拍攝了多部以南北少林為題的功夫電影,電影中的一拳一腳充滿著南方色彩。

一九七三年功夫巨星李小龍逝世

劉家良

第二十三章 喜劇揚揚 

      掀起武打電影熱潮的六十年代中至七十年代,是香港社會轉變最急劇的時期。當時工業發展,經濟起飛,香港人的生活變得比從前富裕和多元化,有不少的外國電影在香港上映,例如武士片、西部片,為香港電影業帶來許多新的意念和衝擊。不過,當時對香港電影業衝擊最大的,相信沒有可以比得上這項新發明—那就是電視。

      在一九六七年出現的免費電影,對電影產生了莫大的影響和衝擊,它間接令粵語片票房下跌,甚至停產,卻又直接令粵語片起死回生。粵語片長達一年零六個月的停產期,就靠一部《七十二家房客》復活,《七十二家房客》由當時得令的電視藝員擔綱演出,令一眾電視迷再次踏入電影院,而且電影中多用廣東俚語,反映了低下層市民的生活,而且也諷刺了當時社會上的貪污腐敗,難怪它刷新了新的票房紀錄之餘,也令粵語片重新復甦。

      隨之而來的是從小銀幕跳進大銀幕的許氏兄弟。七十年代的香港人,他們享受著經濟起飛帶來的成果之餘,其實大多數的工人也都在拼搏。許冠文、許冠英和許冠傑三兄弟合力製作了《鬼馬雙星》、《半斤八兩》和《賣身契》,他們完全掌握了工人不願熬苦卻有被逼要熬的心態,票房上連連報捷。許氏兄弟確實對香港戲劇片的潮流,起了領導和推動的作用。

《七十二家房客》(邵氏1973年出品,楚原導演)

許氏兄弟—許冠文、許冠英和許冠傑

第二十四章 兒童不宜 

      六十年代前的港產片,意識還很保守,但從七十年代開始,情況就不大相同,因為當時西方電影掀起了性解放潮,無數的外國色情片運到香港,成為了一時的風氣。當時電影和免費電視爭得難分難解,電影人若不出盡噱頭,電影沒有看頭,又豈能吸引觀眾花錢進場?於是出現了風月片和艷情片,當然是限成人觀眾,絕對兒童不宜。提起軟性色情片,當然要提到呂奇,他在七三至八四年十年間,執導了超過二十部風月片,有人說他賣弄色情,但出身自傳統粵語片的呂奇導演,堅持他拍攝的是主題正確、反映社會,甚至是有教育意義的電影,到底是賣肉還是教育,就要視乎觀眾用什麼觀點與角度去看。大導演李翰祥除了擅長拍攝宮闈片外,他的風月片也自成一家,七二年開始,李大導以一系列男騙女娼為題的作品,寫盡中國傳統道德與人性色慾之間的矛盾。當時一向拍攝文藝片的楚原導演也拍出了大膽之作,他在七二年拍攝的《愛奴》,被譽為藝術、商業兼容的傑作,這部電影不只集合性愛、武俠、奇情於一身,更大膽觸及同性戀和性變態的題材,對人性中愛、恨、恩、怨糾纏的描寫極盡深刻細緻。

呂奇在《香港式的偷情》中扮演角色。《香港式的偷情》(邵氏1973年出品,呂奇導演)

《愛奴》(邵氏1972年出品,楚原導演)

第二十五章 外判時代

      五十年代時,邵氏和電懋均成立了片廠式制度,這種制度是仿效好萊塢的,但隨著七十年代初嘉禾的興起,嘉禾發展出一種附屬公司的獨立製作系統,這種系統漸漸取代了片廠制度。《唐山大兄》說得上是外判製片模式的啟導之作,嘉禾負責出資和發行,製作則由導演羅維的四維公司代辦,從那時起,嘉禾就一直沿用這種出資控制版權和發行,而附屬的製作公司可獲得分紅的外判制度。在與免費電視競爭的激烈年代,嘉禾這種新制度顯示出了它的優越性,因為新制度令成本下降、負擔減輕、彈性提高,令一些外判的附屬製作公司有更大的獨立創作空間,題材更多元化,外判製作人或製作公司成為了市場的主流。各大院線的老闆,如金公主成立了新藝城、電影工作室、永佳,嘉禾則更加多,有寶禾、威禾、吳宇森、許冠文,而德寶電影公司則有俞琤和甘國亮。一組一組的人材,成立了一個新局面,這局面稱得上是百花齊放。

《唐山大兄》是外判製片模式的啟導之作,嘉禾負責出資和發行,製作則由導演羅維的四維公司代辦。

第二十六章 異軍突起 

      七十年代末,一批年輕的新導演為香港電影圈掀起一陣小小的新浪潮,章國明、譚家明、徐克、嚴浩、許鞍華、方育平、蔡繼光等,都被稱為「新浪潮導演」。這些在戰後出生的新一代年輕導演,大多在外國學成歸來,再在電視台積累了豐富的拍攝經驗,在他們加入電影圈後,為電影圈帶來新的活力和新的面貌,除了追求技術的革新、風格和題材的多元化,他們大都有強烈的個人特色,不少更成為香港主流電影中舉足輕重和獨當一面的導演。新浪潮作品的特色是對現實社會問題反映非常敏銳,它們所關心的題材更貼近寫實以及當時的社會環境,包括越南船民、草根階層和邊緣青年等。

「新浪潮導演」--章國明(上左一)、蔡繼光(上右一)、麥當雄(中左一)、徐克(中二)、許鞍華(中右一)、方育平(下左一)、嚴浩(下中)、譚家明(下右一)

第二十七章 好戲連場 

      八十年代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時期,當時新藝城的《最佳拍檔》票房紀錄若按今天的票價計算,仍然是紀錄保持者。賀歲片是當年每個家庭一家大小過年時必備的節目,動作、惹笑、刺激、溫馨,這些全都是賀歲片的元素。《摩登保鏢》、《最佳拍檔》、《A計劃》、《福星高照》、《八星報喜》,都是當時每年的冠軍電影。由於《最佳拍檔》票房大收,所以當時的電影公司都非常注重農曆年這檔期,也迷信在每年的第一個檔期勝出,全年都會是電影公司中的冠軍。大家也認同八十年代是香港電影最燦爛的時候,也掀起了許多電影的熱潮,包括《最佳拍檔》的最佳拍檔系列、福星系列、殭屍系列,也有《英雄本色》的英雄熱潮、《倩女幽魂》的古裝熱潮和《龍虎風雲》的風雲熱潮。八十年代是一個百花齊放的年代,要商業有商業,但要文藝也有文藝,要煽情有煽情,要寫實有寫實,每種戲種也有支持者,當時的電影院是大家最喜歡流連之處。

      提到電影院就不得不提當時的午夜場文化,午夜場對香港電影人而言,說得上是個開心天地,也是個驚心動魄的地方,因為只要聽到觀眾的笑聲和掌聲,那就恭喜了,這部電影會大收特收,但若聽到觀眾的喝倒彩聲、割椅聲,甚至說要把導演揪出來打,你就知道這部電影十分驚心動魄,票房會很慘淡。午夜場的預售情形,也是電影的試金石,若預售的情況好,電影就會大收特收,否則電影就會慘淡收場。

最佳拍檔系列、福星系列、英雄本色系列等票房大收。

第二十八章 笑中有慮 

      八十年代有許多不明朗的政治議題,一直都微妙地影響著香港電影,有不少創作人以喜劇作為包裝,把原本困擾著香港人的政治氣氛轉變成一個又一個捧腹的笑話,很多人也認為這由於當時的香港人受到政治氣氛的衝擊,所以什麼也不願意想,只想走進電影院笑個夠,其後有許多無厘頭、逗趣的電影大行其道,也令香港喜劇電影開創了新的局面。

      跟八十年代的黃金歲月相比,九十年代是香港電影的衰退期,九十年代初期,香港電影業依然興旺,不少人想在這圈子裡分一杯羹,有些人以不正當的手段來搶導演、搶演員、搶檔期,期間更發生了暴力事件。在一九九二年,演藝界發起了一次抗議影圈暴力行為大活動,港產片的票房,從一九九四年開始連連下挫,即使在一九九七年,全港電影院把星期二定為減價日,一蹶不振的電影票房還是毫無起色。其後,盜版影碟的問題越發嚴重,直接影響了香港電影院的收入,香港電影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潮,而產量也大幅下降,由一九九三年的一百八十六部至一九九六年的一百零七部,跌幅十分驚人。

《逃學威龍》(1991),陳嘉上導演。

香港電影人參加反盜版活動

第二十九章 神乎奇技

    一九九八年,一部改編自暢銷漫畫並加入了大量數碼特技的電影《風雲雄霸天下》終於面世,當時引起了一陣熱烈討論「電腦特技是否挽救香港電影的靈丹妙藥?」追溯中國神怪武俠特技片的始祖,應該是一九二八年上海出品的《火燒紅蓮寺》,當中的土法特級包括騰雲駕霧、飛來飛去的疊印、飛劍、手繪卡通等技術,一直被六十年代盛極一時的神怪武俠片沿用和改良。中國動畫始創者萬氏兄弟先後到香港,先後在永華和長城參與美術工作,對道具模型設計方面的貢獻良多。來自上海的盧寄萍,五十年代開始從事粵語片的道具設計和手繪特技,他的作品包括「天殘腳」、「大怪魚」等,都成為經典。八十年代初,徐克的《蝶變》、《新蜀山劍俠》就更科幻化,當年徐克也邀請了一些參與制作《星球大戰》的特技大師協助製作,致力提高特技的質素。九十年代開始,不同類型的電影漸漸多用電腦特技,從前香港電影人想到但做不到的情景,今天都可以做到了。

萬氏兄弟

盧寄萍

《風雲雄霸天下》入選《電影雙周刊》評選出的香港電影世紀百佳作品榜。

第三十章 揚威國際 

    九十年代在香港的電影圈,也有值得驕傲的事情發生。香港的電影在國際影壇越來越受矚目,多位導演和演員把有特色的拍攝技術帶到當地。此外,多部電影也在各地的影展上均獲得殊榮,香港出產的導演,如王家衛、吳宇森、林嶺東、杜琪峰、王晶和徐克,雖然風格不同,但在外國也有人替他們舉辦影展、出版書籍和撰寫文章,對他們的作品作出分析和研究。

2000年 梁朝偉憑《花樣年華》獲嘎納影展最佳男主角獎

1993年 張曼玉憑《阮玲玉》獲柏林電影節最佳女主角銀熊獎

1995年 蕭芳芳憑《女人四十》獲柏林電影節最佳女主角銀熊獎

1997年 王家衛憑《春光乍瀉》獲嘎納影展最佳導演獎

楊紫瓊(2001嘎納影展)

第三十一章 自作主張 

    就在香港回歸那一年,陳果導演拍攝了一部主權百分百屬於他的電影《香港製造》,這部電影在市道最低迷之時,一口氣贏得十多個國際獎項,成為了香港電影史上一個神話。《香港製造》的製作有多大?五十萬資金,五位工作人員,而且全部用非職業演員,而所用的膠片全部是電影公司剩下來的。早在六十年代的香港,已經有年輕人拍攝獨立電影,我們熟悉的電影人吳宇森、譚家明、方育平、唐書璇、何藩或從事電影研究的林年同、羅卡、石琪等,都在那時拿起八厘米或十六厘米的攝影機,拍攝他們的實驗作品。隨著香港政府的大力支持,再加上錄像攝影的普及,獨立製作更成為了潮流。陳果由主流走進獨立後,就掀起了大家對獨立電影的關注,其後有些獨立的創作人走進主流,獨立電影為主流電影補充新血之餘,對電影題材、內容、創意也產生了很大的衝擊。

《香港製造》海報

第三十二章 緊密影貿

      踏進二十一世紀,香港電影的前景仍不明朗,電影人於是致力開發新的市場,於是近年可以看到一些作品是與泰國、韓國、美國等地方合作。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兩地的關係唇齒相依,順理成章,香港的電影人把目光投向日益開放的內地市場,二零零三年六月,中、港簽訂了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從此香港電影進口內地再不受配額的限制,也就是說中國十三億人口的龐大市場,一下子向香港電影人開放了。於是,北向發展和中港整合,就成為大勢所趨,其實,中、港以不同形式合作拍片早有前科,在八十年代,著名的例子有李翰祥的《垂簾聽政》《火燒圓明園》、嚴浩的《似水流年》、許鞍華的《投奔怒海》等,到了九十年代,因為海外市場的興旺,也進一步令中港合拍的製作越來越多。中港兩地分隔多年,無論在文化、工作程序,甚至是電影檢查也大有分別,雖然經過二十多年不斷的交流、合作,要做到徹底的融合和適應還需要一番努力。香港電影一百多歲了,香港電影人有著多年的經驗、無窮的創意、靈活變通的頭腦,希望香港電影人能繼續掌握他們的優點,面對挑戰,這樣,香港電影就能有,二百歲、三百歲,跟香港一起成長......

李翰祥在北京拍攝《垂簾聽政》《火燒圓明園》期間的一張老照片。其中包括:攝影師楊林(左一)、製片主任藤洪升(左三)、導演李翰祥(左五)、文化部電影局顧問陳播(左六)、合拍公司人員林揚(左七)、攝影師湯姆森(左八)

全文完................

分享到:   閱讀(3509)評論(10) 上一篇: 百位中國老影星之——浦克 下一篇:百位中國老影星之——張瑜 
推薦閱讀:

這位金棕櫚得主,值得每個人去爭相懷念
血腥版「小鬼當家」,小演員個個高超演技
回到敦刻爾克
電影《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帶給你什麼感受?
你認為世界上最好看的十部電影是哪些?

TAG: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