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正骨手法治療寰樞關節半脫位

寰樞關節半脫位是臨床上一種常見病、多發病,主要表現為頸枕部、肩部疼痛,酸脹,同時伴有頭暈、噁心,頭痛,耳鳴,視物模糊等癥狀,由於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工作的方式的改變,其該病種也日漸增多,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一般認為本病藥物治療難以奏效。寰樞關節半脫位,在中醫傷科臨床上是常見病,多發病; 究其特殊的解剖位置,是頭顱和頸項的連接處,亦是脊柱的引領者,其關節的組成包括寰樞外側關節和齒狀突前、後關節; 由於寰樞關節解剖結構的差異,使寰枕關節與寰樞關節之間存在有力學差異,寰樞關節主要是以旋轉運動為主,以保證頭- 枕- 頸充分的活動,以滿足其頭頸部的靈活功能。寰樞關節在運行活動時是一個屈伸、側屈、旋轉的複合運動,其關節功能是相當穩定的,但同時也存在潛在旋轉不穩的趨勢。當頸部處於自然生理位置姿勢時,頸部各組肌群與韌帶處於相互平衡狀態,維持寰樞關節的穩定性,但當這種平衡被打破,寰樞關節便易於發生半脫位,從而使出現脊柱生物力學平衡被打破,寰樞關節運動就會失調,而使該段椎動脈同寰樞椎的協調運動遭破壞,導致椎- 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就可能產生眩暈、頭痛、噁心、視物模糊等。當刺激交感神經系統時則表現出噁心、心慌等,當刺激C0、C1神經時表現為後枕部麻木,口周麻木。 當寰樞關節脫位時,穿行寰枕段椎動脈就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刺激而引起的反射性痙攣; 或使一側椎動脈受擠壓、扭曲,使提供大腦供血的椎動脈血流量驟然減少,大腦造成突然地缺血缺氧,故而產生眩暈,頭痛,同時交感神經受到刺激而表現為噁心、心慌等。當長期的高枕,久視低頭,伏案工作,項部受寒,過度的前曲、後伸、旋轉,上呼吸道感染,外傷等原因,導致頸部肌群受損,肌肉力量出現失衡,導致脊柱的內平衡紊亂,從而出現脊柱生物力學平衡被打破,而出現寰樞關節半脫位或者脫位。認為骨骼和韌帶以構成關節支架並維持關節穩定和內力平衡,而肌肉增強關節穩定以維持關節的動力平衡。關節的穩定是關節功能得以完成的基本前提,而正骨手法對寰樞關節半脫位具有獨特的療效,首先用理筋手法針對局部痙攣攣縮的肌肉、筋膜進行治療,緩解其局部軟組織的緊張狀態,調節其局部氣血,外平衡得以調節,為接下來的正骨手法創造良好的條件。採用針灸配合推拿手法治療寰樞關節紊亂症患者,具有改善血循環,緩解痙攣,重建平衡之功效。此時運用正骨手法配合適合的體位,使其脫位的寰樞椎重新回到正常的位置,內平衡得以調節,恢復脊柱的生物力學平衡,癥狀自然改善或者消除,從而達到「整骨整肌」、「骨正筋柔」的目的,使病情得以治癒。採用旋轉定位複位法治療寰樞關節半脫位,提示對此類病人旋轉定位複位手法治療優於西醫,臨床效果顯著。床邊卧式持續性牽引治療是我科室治療寰樞關

 臨床表現及查體⑴ 頸枕部、肩部疼痛,酸脹,同時伴有頭暈、噁心,頭痛,耳鳴,視物模糊等癥狀。⑵ 頸椎活動度明顯小於正常,左或右旋轉幅度小於45°。⑶ 查體發現頸部肌肉僵硬,C1、C2局部壓痛( + ) ,C2棘突偏斜。影像學診斷環樞關節錯位: 張口位X 線正位顯示: 齒狀突偏移中線、寰齒側間隙兩側差值成人> 3 mm,兒童> 5mm,同時顯示: 環樞關節間隙距離不相等。側位片顯示: 寰齒前間隙間距> 5 mm。頸椎X 線正位片檢查顯示: C2棘突偏歪值偏離脊柱中線0. 5 mm。納入標準符合以上診斷標準者,其年齡在20 ~ 50 歲的患者,患者自願簽署知情同意書,整個病程沒有在其它醫院接受過與本研究相類似的治療措施及與之相關的中西藥物。 排除標準年齡不在20 ~ 50 歲之間的患者; X 線片顯示: 有骨折者、骨質破壞者、遊離齒狀突患者、發育異常者,寰齒前間隙﹤ 5 mm,寰齒側塊間距差值成人﹤ 3 mm,兒童﹤ 5 mm,C2棘突偏斜值﹤ 0. 5 mm 者; 服用降壓藥物後,血壓>140 /90 mmHg 者; 不能配合治療及觀察的患者。治療方法正骨手法,操作如下。定點旋轉複位法: 根據患者偏歪棘突旁的軟組織腫脹、壓痛,上下棘突不等寬體征,採用定點旋轉複位法,即患者坐於方凳上,醫生站於患者的後方,先用推拿理筋手法,放鬆局部肌肉,清除患者心理上的緊張狀態。然後用雙手拇指觸診法查清偏歪棘突,如患椎棘突向右偏歪,醫生左手拇指定位在偏歪棘突旁,右手、右腕、右前臂、右上臂呈半環型將患者的右頰,前頜,左頰部扣住,形成固定槓桿,以左手拇指定位點( 偏歪棘突旁)為支點,運用適當的力度,試予以輕輕搖動旋轉3至5 次後,突然右前臂用力向右,左拇指向左推動偏歪棘突,即可覺指下微動,同時伴有「喀」地聲響,再行理筋推拿手法,治療即告完成。如果患者棘突向左偏歪,則操作方法與此相反。懸顱墊枕複位法: 懸顱墊枕複位法,讓患者取仰卧懸顱位,頸部墊上一個直徑約10 cm 的蕎麥皮圓形枕頭,施術者於患者頭部正前取坐位,左手托住患者寰枕部,並用左手拇指和食指頂住寰樞椎的兩側,右手置於對側下頜部,右手向患側旋轉並稍下施力,至彈性限制位時,突發有控制的扳力和旋轉力,左手拇指和食指用適當的力量向後上方推擠,同時向右前方旋轉寰樞椎,動作要輕快,發力要有控制,這時會聽到關節複位的「卡嗒」聲,複位成功,手法複位宣告結束,再予以理筋手法,事後囑患者行頸部功能鍛煉。輔助採用卧室床邊小劑量持續牽引法,操作如下。患者平卧於病床上,採用枕頜弔帶牽引,肩部墊高,保持頸部伸直位,頸後放置一圓形蠶砂枕頭,直徑大約10 ~ 12 cm,長約20 cm,以保持頸椎生理曲度,利用一自製橫弓,固定枕頜帶兩端,橫弓中間運用一條尼龍繩和床邊一自製滑輪裝置連接,繩子遠端繫上一金屬秤鉤,秤鉤上放置牽引砣,其牽引重量在24 h 內以患者體質量的1 /4 ~ 1 /5 kg 重量牽引,停止牽引時,以頸托固定,24 h 以後,改為2 ~ 3 kg,小劑量牽引,15 天為1個療程。我的相關日誌:2014-04-03 | 正骨推拿手法治療骶髂關節紊亂下肢痛2014-03-24 | 骶管封閉及整脊療法治療腰腿痛2014-03-05 | 著名專家看望南京護士已經癱瘓2014-01-27 | 怎樣治療未破裂動脈瘤2013-12-23 | 支架輔助治療複雜動脈瘤2013-12-16 | 兒童顱咽管瘤治療講座2013-11-22 | 廣州復大腫瘤醫院院長牛立志2013-09-09 | 腦卒中與篩查2013-09-09 | 苯丙酮尿症與痴呆2013-08-28 | 中樞神經結核瘤的治療2013-12-20 | NSICU患者並發肺部感染的相關因素2013-01-27 | 第六大生命體征心理痛苦(distress)2012-12-26 | 枕骨大孔區腫瘤術後護理2012-04-11 | 智慧醫療2012-03-02 | 潔凈手術部的建設2012-01-04 | 創傷後應激障礙腦功能成像2011-12-07 | 運動療法治百病2011-08-13 | ICU重症患者侵襲性真菌感染的預防2011-08-13 | 重症患者侵襲性真菌感染流行病學   閱讀(4322)評論(1)
推薦閱讀:

孫志剛逝去 以生命為代價推動著中國法治進程 魏則西的呼喊 能帶來什麼
要德治?還是要法治?
「審判的意義不是殺個人就完了」
窮人更應擁抱法治市場
[正義與善 34] 當吶喊無聲 - 韓《熔爐、回家的路》簡記

TAG:法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