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韓信被殺,是高祖預謀,還是呂后先斬後奏

韓信(公元前?-前196年),淮陰人,少年喪父,生活十分艱難,往往就食鄉里人家。後來母親也愁苦而死,韓信孤身一人,家無長物,又往南昌亭長家吃白食。亭長的妻子不得已就早早吃飯,韓信來時,他們早已吃完飯,不再理會韓信。韓信從此就不再去亭長家,只好到河上釣魚,過著半飢半飽的生活。當時河上有許多老嫗在漂絮,其中有一位漂母,每日分飯給韓信吃。韓信表示日後定當厚報,而漂母竟呵斥說:「大丈夫不能謀生,空為七尺鬚眉,我可憐你,給你吃幾次飯,何嘗望你報答。」遂攜絮自去。一次,韓信遇屠人子,屠人子出言侮辱,信不置答,屠人子說:「你敢用劍刺我嗎?如果你不敢,就從我胯下爬過去。」韓信在眾目睽睽之下從屠人子腿檔中爬過。這就是後世人所說的「胯下之辱」。

項梁出兵渡淮時,韓信投軍,沒有得到重用。後項梁軍為秦將章邯所破,兵敗戰死,韓信又投項羽。在項羽處,亦不被重用,乃棄楚投漢,入劉邦麾下。劉邦也未看重他,給了他一個叫做連敖的職務。所謂「連敖」,是一種軍中主官的佐官,只管接待與搞雜務,類似現代軍中的副官。對這種待遇,韓信心中異常不滿,常在同僚中發牢騷。漢王懷疑他想謀反,便將其連同十餘人捉拿問斬,至刑場時,韓信大呼說:「漢王既欲得天下,奈何殺死壯士?」時,監斬官是漢王劉邦老友夏侯嬰,夏竟免其一死,並要求漢王委以重任,漢王乃命其為治粟都尉。這也不過是一個籌糧官員。當時承相蕭何得知此事,遂與韓信談話,認為韓信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並表示要向漢王推薦。推薦書呈上後,一連數月未有迴音,信乃隻身離去。蕭何得知韓信不告而別,遂乘馬追趕,終於將韓信追回。

由於蕭丞相的推薦,漢王乃與韓信晤談,談及項羽時,韓信說:「他只有匹夫之勇,不能容人,但有時又異常關心部下,部下有疾,常親自前往看視,甚至泣下,此種乃婦人之仁,似此剛愎自用不能容人之人不足與共大事。」漢王問今後行止,韓信勸劉邦說:「應東入三秦,如下三秦,便可進圖天下。」漢王認為這種戰略方針非常正確,遂拜韓信為大將,令其節制軍事,並授予對違反軍令者先斬後奏的特權。漢王此時表現出一種「用人不疑」的王者風度。

韓信被拜為大將後,領兵作戰,屢建奇功,協助漢王平定三秦,破楚將龍且於濰水。在平定齊地後,韓信便想做齊王。遂派人送告捷軍報及要求封假齊王的文書呈漢王。文書內稱齊人反覆無常,且與楚地鄰近,可能反叛,為安定計請允許他為假齊王。漢王看到文書,很是生氣,便說:「我坐困廣武,他不來相助,還要求封王。」當時謀士張良、陳平在身邊,用腳碰碰漢王的腳,漢王何等乖覺,便馬上改口說:「要做王就做真齊王,做什麼假齊王。」於是派張良送齊王印信到齊,並勸說韓信發兵攻楚,韓信答應遵令而行。這樣做,提高了韓信進攻項羽的積極性,為垓下之戰,奠定了取勝的基礎。

垓下一役,韓信用「十面埋伏」之計,誘項羽深入,將其團團圍住,項羽雖然力戰突圍,但行至烏江,覺得大勢已去,遂刎頸自殺。

項羽自殺後,大敵已破,韓信兵符被漢王收去,改封楚王。於是韓信衣錦還鄉。回到下邳,以千金酬漂母。屠人子亦來拜見請罪,韓信不僅未加報復,且授給他中尉官職銜。

漢王滅項羽後,即登極稱帝,是為漢高祖。韓信兵權被收,又改封楚王,心中很是不滿。適有原楚將鍾離昧來投靠他,他就將鍾收留在下邳。

此時高祖也風聞鍾離昧躲在韓信處,心想韓信大概要造反了,遂召集大將們商量,大將們都主張發兵征討,獨陳平認為韓信謀反證據尚嫌不足,且軍力不如韓信,將才也不及韓信,如倉促行事,反而逼韓信真的造反。與其大動兵戈,不如計擒。

高祖遂向各地傳詔,說要出遊雲夢,令諸侯會集陳地。韓信看到詔書,心中疑慮,有一個部下說:「將軍不必多慮,只要將鍾離昧首級獻上,即可保無虞。韓信乃召鍾離昧相見,鍾離昧說:「你莫不是怕留我在這裡,得罪了皇帝?」韓信點頭。鍾離昧說:「今天我死,明天就輪到你。」韓信不予置理。鍾離昧便說:「你是反覆小人,我不該來投靠你。」說罷便拔劍自刎。

高祖到達陳地,韓信跪接並獻上鍾離昧的首級。高祖卻下令將韓信拿下。韓信嘆了口氣說:「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烹。」高祖遂傳詔,說因韓信謀反,雲夢之游取消,諸侯亦不必來陳。於是押著韓信回洛陽去了。

後來,高祖因為韓信謀反證據不足,又聽從大夫田肯的建議,赦免了韓信,只是降格封他為淮陰侯。

韓信兩次被奪兵權,兩次降封,心中當然不快。高祖在滅項羽後,本不想再用韓信,後來陽夏侯陳豨謀反,由於韓信與陳豨是好友,過從甚密,因而對韓信更是十分疑忌,君臣成見,越來越深。

陳豨造反,聲勢頗大,高祖只得親征。於是將政事托給蕭何,宮內事務托給呂后。呂后是一個想攬權的人,處理問題倒也敢作敢為。此時適有韓信的一個舍人,誣告韓信謀反,說韓信要做陳豨的內應。呂后急忙召見蕭何商量,蕭何認為韓信一直託病不出,可用計誆他出來。於是偽詐高祖傳來捷報,說已將陳豨剿滅,群臣都上朝致賀,但韓信仍是不出戶。蕭何便登門拜訪,勸韓信也到宮中致賀。韓信不得已,就去未央宮朝賀。當行至宮門時,便被伏兵拿下。呂后當即宣布韓信「謀反」罪狀,並下令即時處死。此為漢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3年)事。

韓信被殺,是高祖預謀,還是呂后先斬後奏,已無法搞清楚了。看來,不管他們是誰先下決心殺掉韓信,蕭何是起了很大作用的,所以後世有「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說法。

推薦閱讀:

【西漢篇】第十四篇·大將軍所屬·左軍主帥·蓼侯·將軍孔聚
韓信歸鄉:你們從來都不認識我
被劉邦兔死狗烹,韓信為什麼不接受蒯通武涉的遊說自立三分天下?
那個虐死西楚霸王項羽的少年(三)月下追信

TAG:韓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