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客家掃墓節及清明節

客家掃墓節及清明節

1、掛紙的故事

民間掃墓可分為兩種儀式,即「掛紙」和「培墓」。關於「掛紙」的起源,民間有一傳說:相傳唐高祖李淵在未得意的時候,流落他鄉,很久都沒有回家省親,直到他被封為唐公時,才回到故鄉,不幸的是他母親已去逝多年,埋在南山亂葬崗中;唐高祖找遍南山的墳墓,但始終找不到母親的墳墓,高祖便把紙錢撕成帛,迎風散去,同時默默的祈禱著:「不孝盡勤王事,侍養未周,今幸獲來,而吾母久辭人世,葬處不明,何以奉祭牲醴?母倘有知,請納兒帛。」祈禱完畢,忽見有一張帛紙飄掛在一座土墳上,很大的風也吹不去,唐高祖就這樣找到了母親的墳墓。後世的人們就趴在墳墓上掛紙帛作為上墳的標誌。

「掛紙」在台灣俗習中稱做「壓墓紙」,一般用小石頭或磚塊將長方形黃白墓紙或紅、黃、藍、白、黑約五色紙壓在墳上,表示子孫已祭拜祖墳。

2、清明節由來

清明大都在二月下旬或三月上旬,正是春暖花開時節,大地充滿著一片氣清景明的現象,萬物也都顯得特別清爽明朗,所以稱為「清明」。古人都趁此時光,扶老攜幼同往郊外清掃祭拜祖先墳墓,充分表現了國人飲水思源,慎終追遠的傳統美德。流傳到現在,政府為紀念民族始祖黃帝統一中國功績,特定每年的清明節為民族掃墓節,以表示敬仰之意。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節氣兼民俗節日,另一個是「冬至」。在台灣地區有些人在農曆三月初三掃墓,叫做「三日節」或「三月節」,這一天也稱為「古清明」。

3、后土

亦是伯公的意思。

根據各種古書記載-伯公有后土、土正、社神、社公、土地、土伯各稱呼。又有「福德正神」的尊稱。

在中國各地以稱土地老爺,或稱土地爺爺為多。而在台灣地區,則以「福德正神」及「后土」居多,有的稱為「土地公」、「伯公」或「福神」。又在城鎮及廟祠多用「福德正神」字樣,在郊野及墓地則慣用「后土」。

「后土」在台灣民間即為守墓地之神,也是土地公。傳說秦始皇,築萬里長城時,徵用天下壯丁。孟姜女的丈夫築城而死,孟姜女夫妻情深,爬山越嶺,萬里尋夫,知丈夫已故,悲痛交集,淚灑長城,以致城崩八百里,露出白骨無數,孟姜女難覓丈夫屍骨,忽見一老翁,說:「妳咬破食指,血滴白骨,染血的就是妳丈夫的骨骸。」果然尋到夫骨。當她抱骨歸途中,漸生皮肉,以將生還,老翁恐死者生還有違天命,乃教孟姜女說:「抱骨踏途不便,可以裝袋背負」。女照其所言,遺骨鬆散,恢復原狀,孟姜女生氣,責怪老翁誤事,老翁慨允為其丈夫守墓土,這就是墓地前旁必有「后土」的由來。

4、培墓習俗

「培墓」也就是民間俗稱的「掃墓」,意謂修墓與祭拜,一般人相信,祖先的墳墓相當於活人的住屋,若任其破壞衰廢,雜草叢生,則子孫不但心寧難安,也恐間接影響後代子孫的興衰。因此,每年清明節,將墳上的雜草消除,並加以整修,若墓碑上的字體模糊不清,則重新加以描寫,使其煥然一新。

祖墳整修完後,開始祭拜;祭拜時,就在墓前和后土前供奉牲醴(三牲或五牲),或十二色菜蔬(如韭菜、魷魚、春干、甜菜、甜芋、肉鹽、苜頭、萵菜、蓮子、棗子、竹筍、豬腸)和粿類,作為祭品;若是新墳,則必須供奉五牲(如豬頭、雞、鴨蛋、面粿、紅龜粿等);祭拜后土則用「干茶」(碗中只放茶葉),祭品都擺好後,先向后土祭拜,后土是墳墓的守護神,然後再燒香拜墓,如果是新墓,婦人且要在墓前號哭,禮拜完畢,先燒「刈金」給后土,再燒銀紙給祖靈,燒完金銀紙後,在紙灰上灑酒,稱為「奠酒」,最後鳴炮禮成。

培墓後,回家還要再祭拜祖先靈牌(神主牌),然後一家圍食供祭拜過的粿類。初葬三年內的新墓,無論如何繁忙,一定都得培墓,而培墓的日子也不一定,台灣民間習俗若家有長子如娶媳婦、添丁生子或置產等,也要培墓。現在一般掃墓的方式已較簡化,大都以鮮花、水果為祭品,上香鞠躬,禮儀簡單隆重,聊表孝思。

5、踏青

踏青也叫「行青」,清明掃墓深具慎終追遠的倫理思想,一方面也是趁著大好春光郊遊一番,始不辜負良辰美景,大家帶點野餐,紅男綠女,車水馬龍的湧向四郊,投向大自然,旖旎風光真是令人羨煞。

清明節日,婦女穿新鞋,出行於郊野,謂之「踏青」,因為古時的婦女平日不可隨便出遊,當此春光明媚之時,到郊外領略一下大自然的景色,以解深閨愁煩。此日,婦女則要給全家每一個人準備一雙新鞋子出去亮相,因此,便叫「踏青鞋」。此種風俗亦超自唐代,《歲華記》載:「郡中麗人游賞,散布四郊,謂之『踏青』。《唐彥謙詩》「微微潑火雨,草草踏青人」。歷代文人,詠踏青的詩詞很多,直到現在,「踏青」一詞仍然很流行,在這風和日麗的春天,全家人一起到祖墳掃墓,而後一起春遊踏青,不但結合了人們對自然與祖靈的崇拜,亦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習俗,表現出天人合一的宗教思想,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6、盪鞦韆

「盪鞦韆」是清明節的一種應時遊戲,抗戰前還極為流行,

日本治台後,此種習俗始趨衰微。據《古今藝術圖》註:「北方寒食、清明為鞦韆戲,以習輕蹻,後中國女子學之,仍以彩繩結木,立架,坐或立其上,推曳之,謂之鞦韆。」《天寶遺事》也說:「宮中至寒食節,競築鞦韆以為樂。帝(玄宗)常呼為半仙之戲。」玄宗之此讚美,倒真名副其實,試想,在綠叢紅花之間,立一鞦韆,上面有位美貌佳人,紅粉彩袖隨風飄蕩,豈不美態欲仙?難怪玄宗稱為半仙之戲了。難怪詩人詞客為其陶醉!怎不令人遐思清明也是鞦韆節呢?

 7、鬥雞

鬥雞的民俗遊戲,大多由清明開始,斗到夏至休止。我國最早的鬥雞紀錄,見於《左傳》魯昭公廿五年:「季郈之鬥雞,季氏介其雞,郈氏為之金巨。」到了唐朝,清明更是一個鬥雞的季節,不惟是民間設雞場,捧雞而斗,就是皇帝也要鬥雞的。唐玄宗喜愛鬥雞,即位後,治雞坊於兩宮間,索長安雄雞,金毫鐵距,高冠昂尾,千數,坊選六軍小兒五百人,使馴擾調飼,每到鬥雞的時候,養雞童即「冠雕翠金花冠,錦繡襦褲,執鐸拂導群雞,敘立廣場,顧盼如神,指揮風生,樹毛振翼,礦吻磨距,抑怒待勝,進退有期,隨鞭指低昂不失。」唐代鬥雞風之盛,於此可見。

鬥雞之俗,到了宋代以後,便逐漸衰歇。但目前台灣尚有鬥雞之風,民間飼養一種黑色而體大的鬥雞,俗稱「軍雞」,此種雞原產於印度及馬來西亞,曾在台灣掀起一陣蓄養鬥雞及賭鬥勝負的風氣,現今鬥雞每逢清明、端午中南部鄉間亦有鬥雞比賽的民間習俗。


推薦閱讀:

文言志怪小說《暮客棧》之 換錢
你一直在聽一個假的清明節來歷
小長假,你打算來圓陀角度假旅遊區踏青嗎?
風水先生:清明節上墳掃墓一定要知道的風水禁忌!
清明與青團

TAG:清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