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常用佛學名詞解釋

常用佛學名詞解釋  

1、什麼是佛?

答:佛是梵文佛陀的簡稱,佛是成就了正覺、遍覺、圓覺的人,即智慧無上圓滿,廣度眾生的人。

2、什麼是佛學?

答:佛學是一門深奧、博大的科學體系,它包括人生論、方法論、美學、動植物學、天文學等等……,而且大無不談小無不舉,不斷地被現代科學證實的科學。

3、什麼是佛教?

答:佛教廣義的講是一種宗教,它包括了信眾所組成的宗教教團;記錄佛的言教的經典;信眾所持守的教規和儀式,佛陀把它概括為佛、法、僧。佛教又稱為佛陀的教育。

4、什麼是菩薩?

答:簡單地解釋,凡是抱著廣大志願,將自己和一切眾生一起從苦惱中救度出來,而得到安樂及從愚痴中解脫出來,而得到徹底覺悟的人。

5、什麼是羅漢?

答:即「阿羅漢」的簡稱,是小乘佛教修行者所取得的最高果位,達到「阿羅漢」果位者,已經除盡一切煩惱和疑惑,證得涅槃,不再進入生死輪迴,應當享受人天的供養,所以羅漢的意思又為「應供」。

6、什麼是四攝?

答:攝的意義就是與大眾團結的條件,第一是布施;第二是愛語;第三是利行;第四是同事,即將自己和大眾等同,把自己當成了他們當中的一員。

7、什麼是六度?

答:「度」的梵語是「波羅蜜多」,就是從煩惱的此岸度到覺悟的彼岸的意思。六度是六個到彼岸的方法。第一布施,布施分三種,A、財施,包括身外的錢物和自身的肉體生命;B、無畏施,保護大眾的安全而使之沒有怖畏;C、法施,即為大眾講經說法,告之真理。第二持戒,第三是忍辱,第四是精進,第五是禪定,第六是般若(即智慧)。

8、什麼是西方三聖?

答:就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以及他的左脅侍觀世音菩薩和右脅侍大勢至菩薩。

9、什麼是天龍八部?

答:是護持佛法的八部護法神。包括天神、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喉羅迦。

10、什麼是四大天王?

答:是欲界第一層天的四位天主,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他們也是佛教的四大護法神。

11、什麼是三界?

答:是欲界、色界、無色界的總稱。欲界有六層天,色界有十八層天,無色界有四層天,合之為二十八天,眾生輪迴都在三界中,只有跳出三界才能脫離輪迴。

12、什麼是清凈大海眾菩薩?

答:是眾菩薩的總稱。清凈是說晶瑩無污垢的意思,大海眾是說菩薩的眾多和大海一樣浩瀚。

13、什麼是三寶?

答:是佛、法、僧的總稱。為什麼稱之為寶呢?因為「寶」能夠令大眾止惡行善,離苦得樂,是極為珍貴的意思。

14、什麼是四眾弟子?

答:出家的佛弟子男的叫比丘,女的叫比丘尼;在家的佛弟子男的稱優婆塞,女的稱為優婆夷,合稱四眾弟子。

15、什麼是三千大千世界?

答?以須彌山為中心,以鐵圍山為外圍,同一日月所能照到的地方為一小世界,一千個這樣的小世界為一「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為一「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為一「大千世界」。大千世界中有大、中、小三種大千世界,所以稱為「三千大千世界」。

16、什麼叫初轉法輪?

答:釋迦牟尼成佛後,首先到波羅奈城去找離開了他的五個侍從,為他們說法,五個人驚喜萬分,同時為王子得道而高興。於是拜王子為師,佛教把佛陀第一次說法,稱為「初轉法輪」。

17、什麼是五福?

答:佛家五福為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世俗常說的五福臨門中的五福為福、祿、壽、喜、財是不準確的。

18、什麼是六齋日?

答:如不能完全吃素的話可吃花齋,每月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和月底的兩天共六天吃素,叫做六齋日,十齋日又加進了初一、十八、二十四和每月的倒數第三天。

19、什麼叫三凈肉?

答:不是我殺;非為我殺;不是親眼所見親耳所聽之殺,此種肉為三凈肉。

20、什麼是涅槃?

答:世俗的說法即死的意思,用佛家的理論解釋為,苦因苦果的消滅,即十二緣起的止滅,達到了智慧福德圓滿成就的永恆寂靜的最安樂的境界。釋迦牟尼佛35歲成佛,可以說是證得涅槃而成佛,但被稱為有餘涅槃,因為過去業因所留之肉體還在。直到佛祖80歲逝世,方進入無餘涅槃,涅槃又稱圓寂。

21、什麼是舍利?

答:即遺骨,這個詞只適用於佛教界有德行的修佛人,依戒、定、慧薰修的肉身,經焚化後,遺留下的堅固不壞、色彩明亮的似水晶一樣的物質,又稱堅固子,是佛法的象徵。

22、什麼是十八界?

答: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生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生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六根、六塵、六識合稱十八界。

23、什麼是八苦?

答:即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苦。前四種苦是肉體的苦,後四種苦是精神上的苦。

24、什麼是大乘佛教?

答:大乘佛教是著重利他,即在行為上為大眾著想,小乘是看重自己解脫,我國漢族地區的佛教多為大乘。

25、什麼是五戒?

答:即戒殺、盜、淫、妄、酒。

26、什麼是十善?

答:不犯十惡即十善,十惡分別為殺、盜、淫、妄語、兩舌(挑撥離間)、惡口、綺語(奉承哄騙)、貪、嗔、痴(不信因果)。

27、什麼是八正道?

答: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當的生活方法,即不用非法和不道德的手段謀生),正精進(使身口意向著正見所指引的方向努力前進),正定(進入清凈無漏的禪定),正念。

28、什麼叫六道輪迴?

答:在這個世界上,眾生的生存形式分為六大類,即天人(我們平時傳說的天神)、阿修羅、人、畜牲、餓鬼、地獄。這六類即稱為六道,六道的眾生的形體並不是固定的,天人壽盡如無福德可能進畜牲道,變畜身。人命終可能墮落餓鬼道,成餓鬼身。畜牲業儘可能脫成人身,眾生如此輪迴互換身形,這種轉換就叫六道輪迴。

29、什麼叫五濁惡世?

答:五濁即五種不凈渾濁,實指我們這個充滿煩惱的世界。①、命濁:眾生因作惡業而命短;②、煩惱濁:眾生具有貪嗔痴等煩惱;③、劫濁:世界常有戰爭、瘟疫、饑荒等災難;④、眾生濁:指不信因果報應,不持戒而受苦;⑤、見濁:持邪知邪見使佛正法日衰。

30、什麼叫無間地獄?

答:無間地獄乃八大地獄之第八,又稱阿鼻地獄。「無間」是指無有間隔的意思,無間有五種。①、時無間:凡到此獄中的眾生日夜受刑,多少劫中不得間歇。②、形無間:地獄中可裝一人,也可裝下無數的人。③、苦無間:種種不間斷的刑苦,沒完沒了。④、趣無間:不管你曾是六道中的誰,犯罪一樣受苦。⑤、命無間:犯罪期間,每天要死一萬次,萬死萬生,直到罪業滅盡。

31、什麼是劫?

答:劫是指一段時間的意思,分為大中小三種。一千六百八十萬年為一小劫,二十小劫為一中劫,四中劫為一大劫。

32、什麼是和尚?

答:是師的意思。和尚是一個尊稱,要有一定的德行堪為人師者,方可稱和尚。現在世俗中專指出家男子。

33、什麼是法師?

答:指通達佛法又能為人講說的人。佛教中精通經藏的稱為經師,精通律藏的稱為律師,精通論藏的稱為論師。經、律、論三藏都精通者,稱為三藏法師。

34、什麼是過午不食?

答:按照佛制,就是比丘午後不吃食物。不吃食物原因有三:

①僧人的飯是由居士供養,午後不食可以減少居士的負擔。②過午不食有助於修定。③不驚擾別人的休息。(僧眾因重體力勞動或生病而吃食物則被稱之為「葯食」)

35、什麼是三世?

答:三世被許多人誤認為是今生、前生和來生,其實三世是指三段時間,即過去、現在及未來的時間。

36、什麼是拜懺?

答:就是給佛菩薩行禮,懺悔自己的一切罪過。對佛菩薩懺悔,並不是求赦罪,而是坦白自己的過錯,改惡從善。拜懺的目的是洗刷自己的罪業之心,漸漸地將罪業懺除,而獲得清靜的解脫之心。懺法儀規有許多,但最盛行的是梁皇寶懺、大悲懺、地藏懺等。

37、什麼是四諦?

答:四諦即四種真實的真理,分別是苦、集、滅、道。苦諦指的是人生的種種愁苦;集諦指的是產生愁苦的原因;滅諦是指脫離生死之苦;道諦是指脫離生死之苦的方法,其方法是指八正道。

38、什麼是十二因緣?

答:十二因緣是以緣起說來剖析人生的生滅變幻現象。人的生命過程可分為彼此相互作用、互為因果的十二個環節:①無明(人與生俱來的蒙昧);②行(由無知導致的種種慾望和念想);③識(由慾望和念想而誘發的人的精神統一體);④名色(由識而引起的人的精神與肉體);⑤六處(即六根);⑥觸(感官與外界的接觸);⑦受(通過觸而引發的苦樂感覺);⑧愛(由感覺引發的對事物的戀慕之心);⑨取(由愛戀而產生的需求);⑩有(由需求而造成的生死環境);  生(有了生之環境便有生命之誕生);  老死(有生即有死)。

這十二個環節構成人的一生的因果循環的鏈條,每相鄰的環節都有相對的因果關係。人有生老病死等現象產生,根由「無明」所至,所以要剷除十二因緣的捆綁,應從根處剷除。

39、什麼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答:譯作無上正遍知、正等覺。通常是指佛成就的最高果位。

40、什麼是八關齋戒?

答:亦稱八齋戒,是為在家的男女信士制定的八條方便戒律。①不殺生;②不偷盜;③不淫亂;④不妄語;⑤不飲酒;⑥不塗飾香鬢觀聽歌舞;⑦不睡高大華麗之大床;⑧午後不食。八關齋戒不同於五戒之終身受持,為一日一夜受持之法。持此八關齋戒有如下功德:不墮地獄、不墮餓鬼、不墮畜生、不墮阿修羅,常生人中正見出家得涅槃道,生天上,恒生梵天,值佛出世轉法輪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為方便在家的男女信士學佛修行,可一月中持一次八關齋戒,也可根據自身的條件多持。

41、什麼是波羅蜜?

答:又稱為波羅蜜多,解釋為度的意思,即作究竟、到彼岸、度無極的意思。言為菩薩之大行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涅槃之彼岸。

42、什麼是合南聖眾?

答:是對皈依佛、法、僧的一切眾生的禮敬,即禮敬這些眾生,合南是禮敬的意思。

43、什麼是四弘誓?

答:①眾生無邊誓願度。②煩惱無盡誓願斷。③法門無量誓願學。④佛道無上誓願成。

44、什麼是四重恩?

答:父母恩、師長恩、祖國恩、三寶恩。

45、什麼是打佛七?

答:即為期七天的修學活動。凈土宗的打佛七起源於唐代的善導大師的念佛三昧行儀。即要獲念佛三昧,可以在每個月中選擇一個以七日為期的時段,七日中每天只吃一頓飯,或站或立,除必要的誦經禮佛外都要合十念佛,或站立念佛號一萬兩千聲,或坐念佛號一萬兩千聲。一般打佛七是七天為一階段。

46、什麼是五逆重罪?

答:此罪分大乘小乘。大乘:①破塔、損像、毀經、奪三寶之物。②毀謗三寶。③妨礙出家人修行(殺、關、令還俗)。④犯小乘五罪。⑤不信因果,造惡業。

小乘:①殺母。②殺父。③殺阿羅漢。④出佛身血(毀像毀經)。⑤破和合僧。

47、什麼是十念念佛?

答:是以十種虔誠心念佛。①對眾生常生慈心。②2、深起悲心。③發護法心。④有忍辱堅定心。⑤無名聞利養心。⑥發一切智心。⑦對眾生起尊重心。⑧不談世俗心。⑨無散亂心。⑩正念觀佛心。

48、什麼是無生法忍?

答:了悟諸法實相的智慧,破除生滅煩惱的迷惑,堅定不生不死的信心,是十法忍中第三忍。

49、什麼是彌勒菩薩?

答:又稱慈氏菩薩。據《彌勒下生經》記載,他出生在印度的一個大婆羅門家庭,後修佛成了釋迦牟尼佛弟子,先佛入滅,以菩薩身住兜率天內院,為天人說法。佛授記他未來成佛,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後下生人間,在龍華樹下成佛,代釋迦牟尼佛教化眾生。

中國寺院天王殿中供奉的一位笑口常開,大腹翩翩的胖和尚,是我國五代時期塑造的彌勒菩薩的化身像,又稱布袋和尚或大肚彌勒佛。

50、什麼是念佛三昧?

答:「三昧」是指將心處於一境,不散亂的安定狀態。而念佛三昧是指念佛號時一心專註,念念相續,念久成定。此種狀態時,反觀自心,心性自明。

51、什麼是迴向?

答:就是要把個人或大眾所修的功德,指定方向或目標,去做某種你所希望要做的用途的意思。

52、什麼是無常?

答:意為一切事物因緣而生,因緣而滅,無有止住,忽生忽滅,變化迅速。故此,佛教認為世上不存在永恆不變的事物。無常吞噬一切,如狼似虎。

53、什麼是四念處?

答:①身念處,觀身不凈。②受念處,觀受眾苦。③心念處,觀心無常。④法念處,觀法無我。

54、什麼是五明?

答:①內明。明白經、律、論、戒、定、慧。②因明。明白各種理論、語法、邏輯等。③聲明。口才好,懂音樂、外語等。④工巧明。明了各種工藝、手藝等。⑤醫方明。懂醫藥、天文等。不論是在家或出家的修行人,都應當學習五明,至少要學會一、二明,這樣利於修行,利於行菩薩道。

55、什麼是八種清風?

答:把世間的利、衰、毀、譽、譏、稱、苦、樂比喻為八風,又稱為八世風,該風能煽動人心,使人迷亂顛倒。

56、什麼是五惡、五痛、五燒?

答:五惡為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因此五惡而造之罪業,生時受世間之法所制裁,死後入惡道,是為五痛,苦痛如同烈火燒身,故稱為五燒。

57、什麼是十法界?

答:佛界、菩薩界、緣覺界、聲聞界、天界、人界、阿修羅界、畜生界、惡鬼界、地獄界,這十界合稱十法界。前四界又稱為四聖法界,後六界稱為六凡法界,又被稱為六道。

58、什麼是四大分離?

答:四大為地、水、火、風。人體由四大組成,當人壽盡時,四大要散,整個分散的過程就稱為四大分離。四大分離時,人的神識是最痛苦的,如同刀割一般。

59、什麼是放焰口?

答:焰口是焰口施食或瑜伽焰口施食的略稱。原由密教施食餓鬼飲食法演變而來的一種佛事儀式。焰口原是一餓鬼名,出自不空譯的經文中,後焰口一詞專指施食餓鬼之法。

60、什麼是三毒?

答:貪、嗔、痴也,能毒害身命與慧命。

61、什麼是三學?

答:戒、定、慧為三學,又稱三無漏學。

62、什麼是三藏?

答:經、律、論為三藏。

63、什麼是明心見性?

答:意謂明了自心,見自心佛性。明心見性一詞源於禪宗,禪宗認為解脫成佛的決竅,在於真實認識自心,看到自心中本有的不生不滅,自凈覺悟的本性。《壇經?般若品》云:「自心常起正見,煩惱塵勞常不能染,即是見性。」

64、什麼是六根本煩惱?

答:貪(貪五欲)、嗔(嗔恨)、痴(無知)、慢(高傲)、疑(猜忌)、不正見(邪知邪見)。

65、什麼是尊者?

答:梵文為阿梨耶,意譯為智德俱尊者,一般是指對阿羅漢等聖眾長者的尊稱。

66.什麼是正信?

答:在末法時期,對正信的理解應當為:①對佛陀的憶念與敬仰;②對佛法的信賴與依靠;③對僧眾如法言行的支持與尊重。

67.什麼是居士?

答:梵文音譯「迦羅越」,原指居家而多財富、多歡樂的人。中國古代稱居家不仕的有道者為居士或處士。現在一般泛指在家的修佛者。

68.什麼是善知識?

答:眾多的佛經中均有「善知識」一詞的出現,這一名詞可解釋為能幫助別人學習佛法,講解佛法的良師益友。

69、什麼是摩訶薩埵?

答:摩訶譯為大的意思,薩埵譯為有情。現在一般指地上菩薩。

70、什麼是荼毗?

答:佛教徒去世後的屍體火化儀式。

71、什麼是法喜?

答:法喜又稱「法喜食」。因修習佛道或聽聞佛法,而使身心愉悅歡快。

72、什麼是仁者?

答:佛教經典中對他人的尊稱。

73、什麼是善男子、善女人?

答:佛經中佛菩薩對信奉佛法的男女信眾的稱呼。

74、什麼是隨喜?

答:為他人的功德或心喜或讚歎。現在有時也指跟隨在做功德人的後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75、什麼是法輪?

答:法輪是佛法的喻稱。早期的印度佛教把佛法形像化,繪為輪形,以示佛法。法輪又有無堅不摧,滅無明、邪見等的喻意。「世佛聯」定法輪的形象為佛徽。

76、什麼是超度?

答:讓亡靈解脫乃至生到善道之法事。

77、什麼是蒙山施食?

答:漢傳佛寺僧眾上晚課時或晚上施食於餓鬼的法事,此法相傳為宋代甘露法師在蒙山編集而成。

78、什麼是供養?

答:又稱「供施」,指以資生用具等供給三寶。

79、什麼是受戒?

答:按一定儀式,自願接受戒律,戒有五戒、八戒、菩薩戒、具足戒等。

80、什麼是水陸道場?

答:又稱水陸會,水陸齋,是一種行施財、法、食等於水陸有情的法事儀式,此法始於梁武帝,只有大型的莊重法事活動才用。

81、什麼是五蘊?

答:五蘊又稱五陰,①色蘊,指構成身體和世界的物質,色為質礙義。②受蘊,受謂領納,受蘊指由感官所得苦、樂、不苦不樂等感覺、感受、情緒。③想蘊,想謂「取像」,想蘊指表象、想像、聯想、概念、思維等活動。④行蘊,行謂有目的的運動,行蘊指意志及精神與生命持續不斷、生滅變化的活動。⑤識蘊,指心識最根本的了別(緣慮、思量、儲藏)作用。

82、什麼是菩提心?

答:即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心」,叫做菩提心。

83、什麼是三身?

答:佛有三身,即法身、報身、應化身。

84、什麼是大乘?

答:是菩薩的法門,以救世利他為宗旨。

85、什麼是小乘?

答:是聲聞的法門,以修身自利為宗旨。

86、什麼是三業?

答:身業、口業、意業。

87、什麼是三法印?

答: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88、什麼是四大?

答:地大、水大、火大、風大。

89、什麼是六根本煩惱?

答:貪、嗔、痴、慢、疑、邪見。

90、什麼是六時?

答:晝三時:日出,日中,日沒。

夜三時:初夜,中夜,後夜。


推薦閱讀:

輸入標題犯太歲名詞解釋:值太歲,沖太歲,刑太歲,破太歲,害太歲與太歲符

TAG:名詞解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