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徜徉在唐詩宋詞之間(唐詩篇)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九疊雲錦張。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樑,香爐瀑布遙相望……」

  一襲白衣,披散著長發,左手持杖,右手舉酒,李白在歌聲中翩然而來。李白在我的印象中是仙非人,他不象一介儒生,更象一位仗劍俠士,挾風雷裹閃電,把他的浪漫主義氣息灑滿人間。李白二十五歲起便「仗劍去國,辭親遠遊」足跡遍及大江南北。李白的理想主義、浪漫主義在山水詩中表示最為突出。他筆下的山水往往呈現兩種境界:一種借氣勢磅礴的高山大川,表示他渴望衝破束縛,追求自由的熱切心情和壯偉不凡的襟懷。另一種是以安謐純靜而又充滿生機的自然境界,撫慰他在現實中屢遭碰壁的悲憤和不平的心靈。李白終其一生,都在以天真的赤子之心謳歌理想的人生。他以絕世的才華、豪放飄逸的氣質,把詩寫得如行雲流水而又變幻莫測。

  我驚訝於《蜀道難》中「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那一幅幅奇山險水、令人驚心動魄的圖畫。慨嘆於「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詩人的清高不羈,目眩於《夢遊天姥吟留別》夢境的色彩奇幻。而神往於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的瀟洒狂放。即便是「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的獨酌剪影也這樣如仙人一樣脫俗。如果說我最喜歡的詩人,當推李白第一,但我覺得不是喜歡,更多的是仰視,那是一種遙不可及的高度。李白是一位曠世奇才,他以才力寫詩,憑氣質寫詩,李白的「狂」就是李白的魅力,就是唐詩的魅力!

  說到詩仙,不能不提詩聖,在我眼中,杜甫是一位不苟言笑,嚴肅深沉的長者。杜詩嚴謹沉鬱,讀來總有沉重之感,比較起來,我喜歡杜甫二十四歲時東遊泰山寫下的名詩《望岳》「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隔昏曉。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孟子所謂「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意境不露痕迹地嵌入詩中,可見年輕的杜甫心胸氣魄如斯開闊。說到寫悲憤之情的千古名篇,當屬《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詩人此時已經五十六歲,多病之身漂泊異鄉,文中既含無邊悲意,又蘊不盡的憤情。我雖無法體會詩人當時的感受,總覺此詩太悲,不忍卒讀。杜詩中也有些非常美麗的句子和精警的句子,如「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綠垂風折筍,紅綻雨肥梅。」、「大江動我前,洶若溟渤寬。」、「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杜甫曾以「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作為自己作詩的座右銘。所以每讀杜詩,我的心中唯有敬重。我感興趣的是在文化史上光照千秋,名垂青史的詩仙和詩聖不僅生在同一時代,他們之間還有一段深厚的友情。書上記載,李白被賜金放歸後,在洛陽認識了杜甫,浪漫主義與寫實主義,創作風格迥異,李白年長杜甫十一歲,卻不妨礙讓二人惺惺相惜,成為知已。他們同游梁園、濟南、魯郡等地,最後兩人在魯郡石門分手,李白賦詩一首,贈予杜甫:

  「醉別復幾日,登臨遍池台。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

  這首詩中自然美與人情美,純潔無邪、胸懷坦蕩的友誼和清澄的泗水秋波、明凈的徂徠山色交相輝映,景中寓情,情隨景現,給人以深刻的美感享受。特別是最後兩句,李白對杜甫的深厚友情,不言而喻而又傾吐無遺。兩人分別以後,李白常常想念他,在《沙丘城下寄杜甫》中,「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詩人寄情流水,表達了朋友之間真摯的友誼。

  雖未見李白對杜甫的評價,但杜甫對李白是推崇備至,嘆服不已的:「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昔年有狂客,號爾謫仙人。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聲名從此大,汩沒一朝神。文采承殊渥,流傳必絕倫。」在當時,杜甫就有先知地指出了李白詩歌有蓋世絕倫的神奇藝術感染力,其巨大的聲名將流傳後世。只是他不曾預言,兩千多年後,他與李白齊名,以自己集大成的藝術範式成為唐詩史上不可撼動的一代宗師。

  王維的詩讀來最為清新,他精通音樂,又擅長繪畫,在描寫自然山水的詩里,創造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明秀境界,如《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在清新寧靜而生機盎然的自然山水中,詩人感受到了萬物生生不息的生之樂趣,精神升華到了空明無滯礙的境界,自然的美與心境的美完全融為一體,創造出了如水月鏡花般的純美詩境。王維晚年隱居輞川,與松風明月為伴,卻沒有絲毫孤獨的感受,人若能享受孤獨,寂寞也是一種別樣的美麗。「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飛鳥,時鳴春澗中。」他觀察到的是人在寂寞之時才能發現的隱含自然生機的空靜之美。所展示的無一不是自然造物生生不息的原生狀態,而美的意境就發生於這自然永恆的空靜之美的感悟之中。讀王維的詩如同欣賞一幅幅色(du2 wang2 wei1 de0 shi1 ru2 tong2 xin1 shang3 yi1 fu2 fu2 se4)彩清雅的山水畫,令我有一種物我兩忘的感覺,心靈得到凈化,王維的詩最有詩意!

  在盛唐田園詩人中,孟浩然是與王維齊名,並稱「王孟」。孟浩然一生仕途失意,於隱居和漫遊中消耗歲月,他的詩大多寫田園情趣羈旅愁思,意境清新,詩風恬靜淡遠。李白說:「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卧松雲。」他的《春曉》婦孺皆知,他的景物描寫不假雕琢,比較王維的詩更顯淳樸。「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這句詩寫得增界宏闊、氣勢壯大,是非同凡響的盛唐之音。

  白居易的閑適詩有自已獨特的風格,如《問劉十九》「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在閑適的舒緩中,有一種溫厚柔和的情致,能言人所欲言而沁人心脾,如水之蕩漾。而《小池二首》其一:「晝倦前齋熱,晚愛小池清。映林餘景沒,近水微生涼。坐把蒲葵扇,閑吟三兩聲。」《醉中對紅葉》「臨風杪秋樹,對酒長年人。醉貌如霜葉,雖紅不是春。」這些詩也無不表達出知足常樂的心態,能引起人悠遠的想像和親切的感應。此時讀白居易的詩,如和一位平易的白須長者對飲,無比輕鬆自在。

  最喜歡(__zui xi huan)白居易的長篇敘事詩《琵琶行》,詩中對天涯歌女彈奏琵琶音樂的美妙,作了出神入化的描寫:「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水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東舟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此段描寫真讓我覺得字字璣珠,真象描寫一位美女「增之一分太長,減之一分太短。」讀過以後覺得無論哪種樂器再沒有琵琶聲音的美妙。而詩中從頭到尾貫穿的主題「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也讓全詩充滿了感傷之情。經歷兩千多年的風雨,白居易的這首《琵琶行》還在餘音繞梁,讓人悠然神往。

  唐代詩人輩出,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孤篇橫絕」。那畫意、詩情與對宇宙奧秘和人生哲理的體察融為一體,「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灧灧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從寧靜的美景入筆,詩人隨機引發對美好人生的思索:「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其實我們每個人都經常會遙想宇宙的無限,生命的無限,但張若虛詩中那種以優美達到的憂傷,隨月光和江水流淌於心上,徐緩而迷人。

  「七絕聖手」王昌齡的邊塞詩則充滿豪爽氣概,一首《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一首《從軍行》「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少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等等,詩人的衛國豪情,悲壯渾成。清而剛,婉而健,有氣骨,很容易勾起人們的愛國情懷。王昌齡寫的送別詩和以女性生活為題材的詩則清逸明麗,如《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採蓮曲》「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崔灝的《黃鶴樓》則被稱為唐人七律中的壓卷之作:「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情川歷歷漢陽樹,芳草凄凄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全詩大氣磅礴,雄渾的氣勢,只令李白讀之罷筆「眼前有景說不得,崔灝題詩在上頭。」

  要說到寫情詩的高手,自然是李商隱了,他的無題詩,即富於生活的實感,又具有啟發性,能引起人們豐富的聯想,創造出交織著希望與失望、令人目眩神迷的帶有傷感情調的情詩之美。如《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樓台類轉蓬。」兩心相通一點通,但徒留艷羨不已的回憶而已,非常的失意悵惘。一篇《錦瑟》解人難,「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詩中那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空靈縹緲的意境,引無數後人猜測想像……

  陳子昂、王翰、高適、岑參、韋應物、孟郊、李賀、劉禹錫、柳宗元、杜牧、賈島……當真是眼前飛揚著一個個鮮活的面容,浪花淘盡詩人。「中國是詩的國度。」在相當程度上就是指唐詩而言的。魯迅說:「一切好詩,到唐已被作完。」做為一個中國人,何其有幸,能從小吟誦領悟我們的祖先對我們無比珍貴的文化饋贈。讀唐詩,如沐春風,如品仙茗,也讓我們對已遙遙遠去的那個時代,那些窮其一生書寫美麗詩篇的偉大詩人們在心中傳去那深深的敬意!


推薦閱讀:

《唐詩三百首》學習筆記(4)
繹如學詩—014李白《怨情》
因愛寫美人而被diss?溫庭筠表示:不在不聽不知道!
慢慢讀唐詩之詩如其人(2):武則天
李商隱的太陽,李商隱的雨

TAG:唐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