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人生智慧五則

一、心靈的四個品級

人們常常會用官銜和才能來衡量男人的品級,用相貌和氣質品評女人的品級,卻很少有人去思量心靈的品級。心靈是有品級的,而它的品級決定一個人一生的成敗。

心靈的最高境界是敬畏之心,然後是慈悲之心、感恩之心、寬容之心。

心靈的第一境界是敬畏之心。(極品)如同信仰和宗教,那份虔誠任風吹雨打不可動搖。商家講求誠信,朋友講求誠心,情人講求誠意,這些本理的東西為什麼要這樣拿出來講呢?因為世風而下,缺之所以求之。如果每個人對規則、條律、倫理擁有本能的敬畏,在商言信、 在職言公、在群言理、在情言忠,這世界將是何等美麗。如果一個男人有了敬畏之心,他一定是個極品,一定事業順利、愛情幸福、妻賢子孝、交友廣闊之人;如果一個女人有敬畏之心,她一定也是個極品,一定是個才藝雙全、氣質不凡、仁愛有加的人。

心靈的第二境界是慈悲之心。(上品)有人說,一個社會的進步是慈悲心的進步,很有道理。每一個社會都有弱者,遠古開始就是弱肉強食,時代進步到今天仍然推崇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真正的強是心靈的強,是海納百川的度量,是高山抑止的氣勢。每個人從呱呱落地那天起,就註定了要走一條自己的路,有的很長,有的很短,有的成功,有的失敗,有的大成大敗千轉百回。不管怎樣的路,最後都會空空而去。生命的價值在於被別人需要,就如同金錢的價值在於使用。人是需要有慈悲心的,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儘可能地為別人多做事情, 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是生命價值的體現。男人有慈悲心是上品,他一定心地善良、為人仁厚,凡事謙讓,具有紳士風度;女人有慈悲心也是上品,她一定知書達理,聰慧賢淑,具有淑女風範。

心靈的第三境界感恩之心。(成品)一位老人狀告七個兒女不盡贍養之責。一個人連親生父母都不能心懷感恩,他還能為社會做什麼呢?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把愛全給了我們,把世界給了我們,怎忍心讓他們飽經滄桑的心裡苦淚縱橫?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悖禮,感恩之心源於孝。懂得感恩的男人是成品;是一個有責任感的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是值得依靠的男人;懂得感恩的女人也是成品,一定是個勤奮上進、愛家護子的好女人。    

心靈的第四境界寬容之心。(正品)對人寬容,對己寬容,有容乃大。每個人都不可能風平浪靜地過一輩子,都會遇到坎坷和波折,過往的人和事的確會引得我們的辛酸。寬容他們吧,因為耿耿於懷只能加深對自己的傷害。在我們成長過程中,因為不經世事作出許多錯事,有的尚可挽救,有的無法彌補,寬容自己的過去吧,因為寬容自己的過去,就是善待自己的未來,把過去的經歷當成生命的禮物,未來的生活才能更加精彩。

心靈的品極決定人格,決定品格,決定一生的命運。

 

二、人生四大智慧

1、大道至簡。

大道理是極其簡單的,簡單到一兩句話就能說明白。世上的事情難就難在簡單,簡單不是敷衍了事,也不是單純幼稚,而是最高級別的智慧,是成熟睿智的表現。完美的常常是簡單的。簡單就是真理,簡單就是聰明,簡單是厚積薄發的力量。學會了簡單,其實真不簡單。

做事情複雜繁瑣往往是因為智慧沒有到位。再大的事情,「一分為二」就很簡單了,再難的事情從簡單入手,循序漸進就能做成。因此,複雜的事情要簡單去做,簡單的事情要重複去做,重複做的事情要用心去做,長期堅持下去,這樣世界上就沒有做不成的事情。大道至簡,悟在天成。

2、大智若愚。

常言道:聰明反被聰明誤,指的是耍小聰明。學習鄭板橋難得糊塗」,這才是大智慧。「愚」是表面糊塗,心裡明白,小事糊塗,大事精明。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之明;勝人者力,自勝者強。」大智者遇事心態平和,沉著冷靜,胸有丘壑,無為而治,韜光養晦,胸藏百萬雄兵,做到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行事中深諳變化之道,而非處處鋒芒畢露,逞一時一己之強;也非時時斤斤計較,謀蠅頭小利之得。

三國時楊修聰明過人,可惜用錯了時間、地點、對象,終落得可悲下場,反誤了卿卿性命。智者與人溝通注重傾聽,尊重他人,有禮有節。多聽少說,既有涵養,又有風度。逞一時之痛快,滋生禍端。不知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強中更有強中手。知己知彼,方能克敵致勝。聰明過分,人人害怕;精明過度,便是愚蠢。把握人生尺度,恪守「中庸之道」,小心物極必反。

3、有容乃大。

海納百川,永不幹涸。肚大能容天下難容之事,宰相肚裡能撐船。雞腸小肚永遠難容事容人;坐井觀天,永遠是孤陋寡聞。空杯能容至真至純之美酒,白紙能畫最美最好的圖畫。量小非君子,妒忌生禍心。原諒有過錯之人,就可成為朋友;心中常想著朋友,便可成為手足知己。做人大度,方能大氣;胸懷博大,可容世界。

4、上善若水。

此乃做人的至高境界。「水利萬物而不爭」。最高的善行就象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水是生命之源,是大自然賜給人類的寶貴財富。水是勤勞的,大自然的水總是在固態、液態、氣態之間轉換,反覆循環,無窮無盡。水對人公平,從不偷懶;只講奉獻,不圖回報。做人也應象水一樣,與人為善,拋棄惡行,多行善事,不圖功利,長久堅持。正所謂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遠離邪惡之源,便是光明之路。勤奮之根本,萬物澤被而永生。

當我們在為做一件事情左右為難或心不在焉之時,當我們心生惡念、心浮氣躁之時,當我們功成名就滋長虛榮心、功利心之時,就去想想水的德行吧。德積夠了,便可厚德載物」,便是達到人生最高境。

 

三、人生四重境界

當今社會物慾橫流、精神貧乏,能有追求人生境界的品質很難能可貴。人生境界是一種非常複雜的問題,它包括人的價值觀、世界觀、生活方式、處世原則等諸多的內容。

孔子的聖賢人生,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描述自己一生修養經過的不同階段和發展過程。是大徹大悟而又大通的聖靈境界,是在知「真 」、得「美」而又至「善」之後,達到的真善美的高度統一。

老子的無為人生,他認為世界的本原是「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而人生的準則是「惟道是從」。具體說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主張人生不要刻意追求什麼,應當一切順其自然。就是效法自然,即順應自然而為,不是有意去為,故稱"無為"

墨子的兼愛人生,他嚴於律已,注重實踐,以「兼愛」作為人生的最高準則。 一是博愛眾生。墨子說:「夫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實行兼愛相利,是直接利人,同時也間接利已,自己也受兼愛之利。二是苦行救世。「子獨苦而為義」。三是勤儉節用,主張「節葬」。宣傳「非攻」,即制止戰爭。

西方人崇尚理性,認為用理性馴服慾望、使慾望得到節制、既不禁慾也不縱慾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蘇格拉底倡導「認識你自己」。柏拉圖認為「哲學王」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亞里士多德則強調人的理性天然的高於情慾,因此應該成為統治者。尼采則強調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超人境界」。

存在主義先驅者曾將人生分為三境界:情慾境界(以一時的苦樂、慾望為行事標準,少年多如此),善惡境界(有是非觀念,並能管住自己,以功利標準或是非善惡標準為行事標準,成熟的成年人多如此),宗教境界(能「從心所欲不逾矩」,老練、安詳,飽經風霜的老人多如此)。

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弗洛伊德認為,人格結構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組成。「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樂原則行事,它不理會社會道德、外在的行為規範,它唯一的要求是獲得快樂,避免痛苦。「自我」的機能是尋求「本我」衝動得以滿足,而同時保護整個機體不受傷害,它遵循的是「現實原則」,為「本我」服務。「超我」是人格結構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與「本我」一樣是非現實的,「超我」大部分也是無意識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會可接受的方式去滿足「本我」。

近代馮友蘭先生的「人生境界說」認為,人生境界有高低之分,覺解多者,其境界高,覺解少者,其境界低。根據人的覺解程度的不同,將人生境界從低到高劃分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四重境界。天地境界,也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乃是最高的境界。

(一)自然境界。這個境界實際上應該稱為人的我行我素的本能世界。有樸素的愛,這種愛是家族式的愛,例如父母愛自己的孩子,家族間的恩怨情仇等等;也有樸素的恨,例如人與人間的矛盾和報復的心理等等;

一個人做事,可能只是順著他的本能或其社會的風俗習慣。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樣,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並無覺解,或不甚覺解。這樣,他所做的事,基本處於本能狀態,他的人生境界,就可稱為自然境界。簡單的說沒有經過多少修養的提升的最初境界。

(二)功利境界。人是由動物進化來的,自然有動物的遺傳基因,但又不同於動物,七情六慾得到充分的發揚,所以做的事情大多從個人利益出發,其兼顧的也往往是小圈子的利益;因為這種人做事往往要衡量對自己的功和利去做;但不可否認的是他所做的事往往客觀上對他人也會帶來有益的結果。

一個人可能意識到他自己存在的重要性,而為自己做各種事,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所做的一些事,其客觀上有利於他人,可其動機是利已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種事,對於他,是從功利的角度出發。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所說的功利境界。就是說他的精神世界的修養還沒有達到更高一級水平。

(三)道德境界。簡單的說就是能放眼社會、放眼世界的心態,他把社會整體的利益看的遠遠高於個人的利益,他為社會工作不計得失和報酬;只有社會的很好發展,才有個人的前途 ,他是社會的一員,這個社會是一個整體,他是這個整體的一部分。正是有這種覺悟,使他能為社會的利益做各種事;正如儒家所說,他做事是為了正其義不謀其利他是一位真正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嚴格的道德意義的道德行為,他所做的各種事對整個社會都有道德的意義。所以他的人生境界,就已達到了道德境界。

(四)天地境界。天地境界是最高的境界,所謂就是宇宙,所謂就是指地球。達到這種境界的人,他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給了全人類,他認識到他做事是為了全人類的發展和幸福 他不僅是社會的一員,同時還是宇宙的一員。他是社會組織的公民,同時還是孟子所說的天民。有這種覺悟,使他能為宇宙的利益全人類的利益而做各種事。他知道他所做的事的意義,自覺的做他所做的事。這種覺悟為他構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所說的天地境界。

四重境界,一級比一級高。所謂境界,就是人的思想修養,有多少仁人志士為了全民族的利益而甘願犧牲小我成全大我,成全無數人們的利益,古往今來皆有之。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是古人這樣的寫照。

 

四、智慧的五等級

愛因斯坦將智慧分為五個等級:「聰慧、明智、卓越、天才和簡單」。

聰慧,就是頭腦聰明或聰穎,很多人都具備,也很容易理解。---被人嫉妒

明智,就是做事理性,合理。----被人懷疑

卓越,就是做事超群,----被人佩服

天才,就是做事無與倫比----被人愛戴。

簡單,就是在某一領域,有讀透世界的能力,並加以實施。----被人難以理解或宗教般崇拜。

我們每個人自己的一生就是在追求這五個層次,只要努力,第二個層次還是可以達到的。第三個層次,至少要脫一層皮,掉幾斤肉,經過一次次生命的洗禮,才能達到。第四層是可遇不可求,可望不可及。第五層就需要超人的努力,看透,悟透,做透。

人生的歷程,就是發現自我的過程,有些人很有運氣,是靠別人發現了自己,大部分人只能靠自己來發現自己。而大部分人的一生都沒能發現自己。

每個人都有機會成功,但卻沒有機會發現自己,所以很難成功。

發現自己,就是明白了自己,讀懂了自己,就是身體與心靈的渾然一體,思想與行動的融為一體。

發現自己,就是知道做什麼,知道什麼時候做,知道怎麼做,知道做多久。

發現自己,就是能夠感覺到心靈的力量,就是能夠感覺到也有一股外在的力量。

發現自己,就是你把痛苦變成了一種享受,就是把挫折變成了一種激勵。

發現自己,其實就是這麼容易,但就是這麼難以發現。

發現自己,其實就是這麼簡單,但是讓你看到的卻不是簡單。

每個人都在忙忙碌碌,但我們往往忽略了自己,忽略了自己內心的呼喚。

 

五、成熟的四種標誌

一個人成熟的標誌有四點:自知之明、實事求是、控制性情、順勢而為。

1、做人要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性格特點、優勢和劣勢。

自知之明,就是自己能了解自己,自己能認識自己。有人說:「我就是我自己,怎能說不認識、不了解自己呢?」 其實不然。現實中,有的人可以了解他人,了解環境,了解社會,甚至了解世界,就是不太會了解自己。有的人很聰明,博通政治、經濟、社會、科學、天文、地理等,然而「知」得愈多,可能愈不知,因為他不知自己。人,知道事、知道理、知道學、知道人,都不算「知」;真正的「知」,要知道自己,才是真知。

要做到有自知之明,是很難很難的。大千世界,茫茫人海,能夠真正認識自己的人極少,知人難,知事難,知道自己更難。人,只有真正認識了自己,才能加強修養,揚長避短,不斷進步。

2、處事要堅持實事求是確確實實尊重實際情況。

實事求是的「是」有科學、真理與理想的三重內涵。我們探索、研究、追求的「是」, 一是客觀事物的本來面貌是什麼,事實的真相究竟是什麼。這是科學的範疇。二是客觀事物的合理關係應該是什麼,公平、正義、合理指的究竟是什麼。這是真理的範疇。三是客觀事物的發展前途可能是什麼,人類追求的理想目標應該是什麼。這是理想的範疇。

實事求是指從實際對象出發,按照事物的實際情況說話、辦事、做學問。毛澤東作為一代偉人,是傑出政治家、思想家、革命家、軍事家、又是一個詩人,而他思想的核心並不是什麼勇敢、堅強、自信、豁達等,卻是「實事求是」。多麼樸素、多麼具體卻多麼理性。然而大多數人並不明白要做到「實事求是」四個字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甚至要比登天還要難。主體人對於事物的看法或見解或多或少受到自己價值觀影響,包括私心、虛榮心、嫉妒心、自信心或是自卑心等等的影響。所以,堅持實事求是很難很難的。堅持實事求是簡言之,就是在主觀上不要虛偽地誇張、不要虛榮地硬撐、不要惡意地貶損,一定要堅持客觀地、實際地看待、思考事物,處理事情。

3、適時合理控制性情,不要任情使性、感情衝動、意氣用事。

情緒是個體對外界刺激的主觀感受,具有心理和生理反應,表現為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基本特徵。無論正面還是負面的情緒,都會引發人們的行為動機情緒不可能被完全消滅,但可以進行有效疏導、合理管理、適度控制,理智對情緒有調控力和駕馭力。合理控制情緒要有五種能力:

一要有自我覺察能力,了解自己內心的想法和心理傾向,了解自己所具有的直覺能力。

二要有自我調控能力,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活動,抑制情緒衝動。

三要有自我激勵能力,引導或推動自己去達到預定目的,集中注意力,自我激勵、自我把握,儘力發揮出自己的創造潛力。

四要有對他人情緒的識別能力,即「同理心」,就是能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的立場,為別人設想。用「同理心」進入他人的內心世界,覺察他人的情感狀態。

五要有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善於調節與控制他人情緒反應,並能夠使他人產生自己所期待的反應能力。

調控情緒有幾句經典語言: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最困難時,就最接近成功;只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借口;不為模糊的未來擔憂,只為清楚的現在努力。

亞里士多德言:「任何人都會生氣,這沒什麼難的,但要能適時適所,以適當方式對適當的對象恰如其分地生氣,可就難上加難。」艾森豪威爾的母親說:「能控制自己感情的人要比能拿下一座城市的人更偉大。」培根說過:「無論你怎樣地表示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無法挽回的事來。」

4、發展要努力順勢而為把握規律,順應自然,與時俱進。

勢有大勢和小勢,國有國運,是大勢;家有家道,是小勢。大勢決定一個時代,造就一批英傑,小勢改變一個群體、一個人生,勢可以成人,也可以毀人。

順勢而為,重在一個「勢」字,要有一雙慧眼,判明大勢;貴有一顆明亮的心,悟達通透。只有看得清,瞅得准,心如明鏡,知曉大方向,明白大趨勢,從而知進知退。

順勢而為,貴在一個「順」字,順應,順道,順利,而不是悖逆。你若逆反,勢態不容你,環境不容你,一切都不容你,必敗無疑。

大勢就是江河,滾滾東流,對於順流而行的人和事,可以成就非凡;小勢就是小溪,是涓涓細流,百回曲折,仍然向前。做人,就應學溪流,在具體的環境中,要學會委曲求全,退中求進,可以求身安、心安、神安,闊達朗明。

古往今來,順勢者昌,逆勢者亡。

推薦閱讀:

你有什麼想做卻沒做的瘋狂的事?
【醋溜唐詩47】在一個喧鬧的渡口,他實現了人生的華麗轉身
難以以自我為中心、太在乎他人該怎麼辦?
如果生活趨於平凡,你還堅持嗎?
為什麼說『蠢即是惡』?

TAG: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