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清朝世襲親王

清朝統治期間,共有十二位鐵帽子王,也就是世襲親王,以下便是這些個親王的簡介及其世系表

[人物]清朝世襲親王 和碩禮親王

[人物]清朝世襲親王 和碩睿親王

[人物]清朝世襲親王 和碩鄭親王

[人物]清朝世襲親王 和碩豫親王

[人物]清朝世襲親王 和碩肅親王

[人物]清朝世襲親王 多羅順承郡王

[人物]清朝世襲親王 多羅克勤郡王

[人物]清朝世襲親王 和碩庄親王

[人物]清朝世襲親王 和碩怡親王

[人物]清朝世襲親王 和碩恭親王

[人物]清朝世襲親王 和碩醇親王

[人物]清朝世襲親王 和碩慶親王

八大鐵帽子王

八王應該為:禮親王代善(太祖子)、睿親王多爾袞(太祖子)、豫親王多鐸(太祖子)、鄭親王濟爾哈朗(太祖侄)、肅親王豪格(太宗長子)、庄親王碩塞(太宗子)、克勤郡王岳托(代善子)、順承郡王薩哈璘(代善子)

乾隆為表彰開國諸王,決定把功封與恩封區別開來,始定「世襲罔替」之制。乾隆四十一年:「諸王襲爵,經朕酌定,由軍功封晉者世襲罔替,其餘恩封諸王襲爵時,皆應以次區分。」乾隆四十三年,為多爾袞翻案昭雪,並復八大鐵帽子王復爵號。這時才形成清初「八大鐵帽子王」。

    而且這八個鐵帽子王不都是親王,還包括幾個群王,實際襲封的號為:禮親王、鄭親王、睿親王、豫親王、庄親王(原名承澤親王)、肅親王、克勤郡王、順承郡王。不算雍正封的怡親王,八王即爵號為:

禮親王代善(太祖子,子巽親王滿達海襲,子常阿岱襲巽親王,後廢,弟康親王傑書襲,其子孫襲王爵,乾隆四十三年,復號禮親王)

    睿親王多爾袞(太祖子,無子,以豫親王子多爾博為後,襲親王,俸視諸王三倍,順治親政,旋即廢爵,乾隆四十三年以多爾博五世孫輔國公淳穎襲爵)

    豫親王多鐸(太祖子,順治六年三月以痘薨,年三十六,子多尼襲郡王,子有罪,以弟郡王董額襲,乾隆四十三年以多爾博四世孫輔國公修齡襲爵)

    鄭親王濟爾哈朗(太祖弟舒爾哈齊第六子,多爾袞死後進封叔和碩鄭親王,子濟度襲爵,改號簡親王,孫雅爾江阿奪爵,以濟爾哈朗弟貝勒費揚武曾孫德沛襲,乾隆四十三年,復號鄭親王)

    肅親王豪格(太宗長子,被多爾袞陷害入獄而死,順治親政後雪,子富綬襲顯親王,乾隆四十三年,復號肅親王)、

    庄親王碩塞(太宗子,封承親王,子博果鐸襲,改號曰庄親王)

    克勤郡王岳托(代善子,崇德元年四月,封成親王,八月有罪降貝勒,死後詔封為克勤郡王,子衍禧郡王襲,子平郡王襲,至乾隆四十三年,復號克勤郡王)

    順承郡王薩哈璘(代善子,封穎親王,子襲順承郡王)順承郡王這一支中始封祖為禮親王代善之孫勒克德渾。其父為代善第三子薩哈轔,薩哈轔兼通滿、漢、蒙古三種文字,屢建戰功,崇德年間病死,追封穎親王,勒克德渾是其第三子。順治元年他被任命為平南大將軍,順治五年封順承郡王。

禮烈親王代善(1584-1648),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第二子。在與烏喇兵打仗時,因功賜號「古英巴圖魯」(無畏英雄)。明萬曆四十四年( 1616年),被封為貝勒。2年後,努爾哈赤發布「七大恨」興師伐明,中途下雨,欲回師,統帶正紅旗並任征戰明朝統帥的代善力勸不可,戰而勝之,果獲大捷。後又成功發動了攻佔撫順、薩爾滸大捷、佔領瀋陽等戰役。天命六年(1621年),成為輔助努爾冶赤政事的「四大貝勒」首席。努爾哈赤去世後,擁戴皇大極即位,繼續參與輪流輔政。崇德元年(1636年),被封為「和碩兄禮親王」。皇太極去世後,又擁戴福臨為世祖皇帝,揭露並殺掉了密謀的反對者,其中就有代善的兒子碩托和孫子阿達禮。順治元年(1644年),命其上殿不拜。順治五年(1648年)去世,其家得到比通常高1倍的1萬銀兩賻贈金,井為其立碑。康熙十年(1671年),聖祖皇帝謚其號為「烈」。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高宗皇帝追敘其功,命恢復禮親王號、配享人宙、世襲罔替。

睿忠親王多爾袞(1612-1650),是清人祖努爾哈赤第十四子。自天聰元年(1627年)始,幾乎每一次戰役都隨軍出征。第二年在統領正白旗征討察哈爾的戰爭中,因臨陣驍勇及敖木輪大捷等彼賜子「墨爾根代青」(聰明戰將)稱號。隨後,提出先「征明」、懷柔察哈爾、朝鮮政策。崇德龍年(1636年),又因大凌河、松錦等戰設中屢立奇功,被封為「和碩睿親王」。崇德三年(1638年)授大將軍,與岳託各統帥一支軍隊,襲擊了直隸、山東40餘城,一年後攜帶大批戰利品和俘虜返回。皇太極死後,擁立5歲的福臨為帝、與鄭獻親王濟爾哈朗共同輔政。順治元年(1644年),以叔父攝政王身份率清軍入關,井做出定都北京的決定。同時,爭取了很多漢人投降,為新王朝奠定了基礎。第二年,他被尊為皇叔父攝政王。此後接管了原由皇太極控制的正藍旗。其弟多鐸死後,又控制了鑲白旗。順治五年(1648年)他又被免除了君前跪拜之禮。隨後,又被加上了皇父攝政王的尊號。順治七年(1650年)去世。十幾天後,他被尊為懋德修道廣生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義皇帝,畝號成宗。順治八年(1651年),多爾袞的爵位被廢除,死後的榮典也被追奪,並令其嗣子歸宗。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高宗皇帝重新評價幾位開國元勛的功過時,多爾袞備受褒揚,其罪得到昭雪,爵位得到恢復,並謚號「忠」,命配享太廟並世襲罔替。

鄭獻親王濟爾哈朗(1599一1655),是舒爾哈齊第六子。濟爾哈朗12歲喪父後,由其伯父努爾哈赤養育,封貝勒。天命十年(1625年),在皇太極麾下征蒙古時首立戰功。天聰元年(1627年)後,隨莽古爾泰(四大貝勒之一)伐寧遠受傷,帶傷力戰。後又攻大安口「五戰皆捷」。天聰四年(1630年),接阿敏(四大貝勒之一)職務,統帶鑲藍旗。後又參加了大凌河之戰和征討察哈爾戰鬥。在錦州、松山戰役中,重創明軍,降明將80餘人。崇德元年(1636年),被封為和碩鄭親王,世襲罔替。當時,皇太極在外征戰,他受命負責衛戍盛京。崇德三年(1638年)始,濟爾哈朗成為戰場上的風雲人物,立下赫赫戰功。世祖被擁戴當皇帝時,他受命與多爾袞一同輔政。順治元年(1644年),被封為「信義輔政叔王」。順治四年(1647年)因建府超越規定,被罷輔政。第二年,攝政王多爾袞又給他加上不舉發大臣謀立肅親王的罪名,降為郡王。一個月後又復爵,並授定遠大將軍職出征西南,在長沙與明朝桂王交戰,數破明軍,並擊殺明總督何騰蛟,先後攻克60餘城,於順治七年(1650年)凱旋。當年,多爾袞死後,他與諸王一起參劾多爾袞一黨。翌年,以年老免朝賀謝恩行禮。九年,封「叔和碩鄭親王」。順治十二年(1655年)他為削免吳三桂、耿仲明等人的王爵再呈奏摺後,身染重病。皇帝視疾時仍奏:願以取雲貴,殲桂王,統一四海為念,第二天去世。康熙十年(1671年)追謚「獻」。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詔配享太廟、恢復鄭親王號。

豫通親王多鐸(1614-1649),是清太祖第十五子。天聰二年(1628年),從征察哈示,克著勤勞,賜號「額爾克楚虎爾」。參與大凌河之戰。崇德元年(1636年)晉為豫親王,掌管禮部,並輔佐皇帝對明廷、朝鮮、蒙古進行過多次戰役。崇德四年(1639年)因小過而降貝勒。崇德七年(1642年)參與攻取松山和錦州戰役,因功晉郡王。2年後、首次被任命為帥攻錦州。皇太極去世後、曾多次勸其兄多爾袞自立為帝。順治二年(1645年),再次晉為親王,並被授子定國大將軍銜。隨後,統帥軍隊,經河南入陝西與李自成作戰,經多次小勝後,在潼關取得決定性勝利。後又統兵南下,突破長江防線,佔領南京,在奪取江浙一帶時下令進行了史稱「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的大屠殺。返京後晉封為德豫親王。第二年,被授予揚武大將軍,討伐並擊敗蒙古蘇尼特部。順治四年(1647年),濟爾哈朗被罷輔政後,命為「輔政叔德豫親王」。順治六年(1649年)死於天花。八年(1651年),多爾袞死後遭遣,多鐸被追降為郡王。康熙十年(1671年),聖祖賜謚「通」。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高宗在重新評價開國諸王功過時,有「開國諸王戰功之最」的評語,多鐸被追封親王爵,恩准世襲罔替並配享太廟。

肅武親王豪格(1609-1648),是太宗皇太極長子。早年便以軍功著名。夭命十一年(1626年),因征蒙古、察哈爾之功封為貝勒。此後,多次參加其伯父、叔父率領的遠征,歷圍水平、攻香河縣、掠歸化城及黃河一帶。崇德元年(1630年)被封為肅親王。曾幾度任戶部尚書。期間,因2次捲入陰謀而受到懲處降職,後均又復職。皇太極去世後,在承繼王位的鬥爭中,與多爾袞結怨。順治元年(1644年),以出言不遜,侵犯攝政王多爾袞被削爵,不久又復爵。二年,被派往山東作戰。三年,被任命為靖遠大將軍,統兵前往陝西、四川,去啃硬骨頭,追剿張獻忠所部。敗斃張獻忠後,在四川又進行了一年的統治鞏固工作。五年,率部返京,只享受了一個月的自由,便被多爾袞投入監獄。不久,便自殺於獄中。豪格之妃也被多爾滾佔有。八年,多爾袞死後,順治帝為其兄豪格昭雪,恢復了爵位和封號,並立碑旌表。十三年,皇帝又賜其「武」謚,成為滿族親王中,第一個按照漢族慣例被賜予謚號的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高宗敘豪格功,以佐命殊功命配享太廟,世襲罔替。

承澤裕親王碩塞(1628一1655),是清太宗第五子。順治元年(1644年)封多羅承澤郡王,後隨豫親王多鐸入陝攻大順軍,破李自成。又南下攻南明軍,擊敗明福王朱由崧。此後,復從多鐸征喀爾喀,從英親王阿濟格征山西大同姜瓖。八年(1651年),功晉和碩承澤親王,掌兵部事。十一年(1654年),去世,謚曰「裕」。其子博果鐸襲爵後改號「庄」,其府例外地直至清末始終未用始封王爵號而名。

克勤郡王岳託(1599一1639),是禮烈親王代善長子。天命朝,偕阿敏伐朝鮮連克數城;隨皇帝伐明,圍寧遠有功,敗明兵於牛庄;攻大安口時,迎擊遵化來援,五戰皆捷;初設六部時,掌管兵部;上疏「撫民」案,被嘉納;破歸化、攻旅順、瀋陽大閱兵,指揮有方。天命十一年(1626年),擁皇太極為帝,封貝勒,為鑲紅旗旗主。崇德元年(1636年),受封為成親王,後因徇庇帝從寬處罰,降為貝勒,並罷兵部事。二年(1637年),以不能執弓拒絕參加較射、因驕慢罪當死,皇帝再次從寬處理,被降為貝子並罰銀五千兩。三年(1638年),復貝勒,從皇帝征喀爾喀;後伐明,被授為揚威大將軍,統帶八旗右翼軍,與統帶左翼軍的多爾袞一起,入山東、克濟南,卒于軍中。一年後還師,皇帝始知其卒,大慟。輟膳、輟朝三日、詔封為多羅克勤郡王。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立碑紀功。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命配享太廟,復號克勤郡王,世襲罔替。

順承恭惠郡王勒克德渾(1619~1652),是禮烈親王代善之孫。崇德八年(1643年),因其襲郡王的哥哥阿達禮圖謀擁立多爾袞被誅,受到株連,被黜出宗室。順治元年(1644年),因其年幼無知而獲赦並復其宗籍,封為貝勒。二年,任平南大將軍,進軍江浙,平定明魯王、唐王所部。三年,率部攻湖廣大順軍余部李孜(李自成弟)、田見秀、張鼐、李佑、吳汝義等。五年,晉多羅順承郡王,和鄭親王濟爾哈朗攻取湘潭,俘殺南明湖廣總督何騰蛟後,又移師廣西轉攻抗清軍。七年還京,掌刑部事。康熙九年(1670年)三月卒。康熙十年(1671年)追謚「恭惠」。


推薦閱讀:

有敵自遠方來(四)——終戰日 賠款 葬禮 返程
慈安皇太后權利比慈禧大,為什麼默認立光緒為皇帝?
做個假設,如果1812年夏天,清軍配合拿破崙法軍北上進攻俄國,之後會發生什麼?
金國的資源自給之路:冶鐵篇
拖垮「康乾盛世」的根本不是閉關鎖國,而是意淫

TAG:清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