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脊療 《一》基礎

中國脊療 《一》基礎  

2010-03-16 20:13:44|  分類: 醫學知識 |  標籤: |字型大小大中小 訂閱

 

中國脊療

前言

    《田氏脊柱療法》第一版出版以來,深受廣大讀者的厚愛和歡迎,各地書店大都銷售一空,國內外紛紛來電來函要求學習者不泛其人。為了滿足廣大「脊柱療法」愛好者的要求和願望,作者在原書的基礎上作了較大刪改,增加了部分按摩手法及一些特效的治療方法,有些內容是首次錄入,並配有光碟,相信會給廣大「脊柱療法」愛好者「耳目一新」的感覺。使趣味性、可讀性、藝術性於一體的《中國脊療》成為國內外廣大朋友強身健體的重要參考書。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得到了前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呂丙奎教授的精心指教,同時也得到了全國各地專家、學者同仁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謝,同時歡迎批評指正。

    筆者在此真誠歡迎國內外的有關專家、學者、志士同仁,精誠合作,為宏揚祖國的傳統醫學、推廣普及「脊柱療法」,造福於民而努力奮鬥!

                                                                       田學主

2002年12月28日於西安

 

第一節概述

    構成人體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的是細胞。不同形態和功能的細胞以及細胞之間的物質合成各種組織,如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組織和神經組織等。幾種組織按不同的方式組成器官,如心、肺等。一些器官聯合組成一個系統,完成一定的功能,如運動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泌尿系統、生殖系統、循環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腺和感覺器等。人體各系統互相聯繫,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人體的整體機能。

    為了便於描述人體各結構的位置和相互關係,特規定了人體的標準姿勢及其方位術語。

圖1-l  解剖學姿勢和方位

一、標準姿勢

    人體直立,兩眼平視前方,兩臂下垂,掌心向前,兩足併攏,足尖向前。

二、切面

額狀面:從左向右縱切人體,將人體分為前後兩部分。

矢狀面:從前向後縱切人體,將人體分為左右兩部分。若矢狀面正過人體中線,將人體分為左右相等的兩半時,叫正中矢狀面。

    橫切面:橫切人體,將人體分為上下兩部分,又稱水平面。

按部位分類,人體可分為頭、頸、軀幹、上肢、下肢。軀幹又可分為胸、腹、背、腰。上肢又分為肩、上臂、前臂和手。下肢分為臀、大腿、小腿和足。

三、方位

上與下:近頭者為上,近足者為下。

前與後:近胸腹者為前,近背者為後。

內側與外側:靠近人體正中矢狀面者為內側,遠離人體正中矢狀面者為外側。

遠側與近側:用於四肢、靠近軀幹者為近側,遠離軀幹者為遠側。

淺與深:近體表者為淺,遠體表者為深。

尺側與橈側:前臂內側為尺側,外側為橈側(內尺外橈)。

脛側與腓側:小腿內側為脛側,外側為腓側(內脛外腓)。

四、體表垂線

正中線:靠近體表前側正中的一條垂線為前正中線(與任脈相吻合),靠近體表後側正中的一條垂線為後正中線(與督脈相勻合)。

鎖骨中線:通過鎖骨中點與乳頭的一條垂線。

腋前線:通過腋前皺壁的一條垂線。

腋中線:通過腋中的一條垂線。

腋後線:通過腋後皺壁的一條垂線。

肩胛線:通過肩胛下角的一條垂線。

第二節運動系統的主要結構及組成

運動系統由骨、骨連接和肌肉組成。肌肉在神經系統的支配下收縮和舒張,牽引骨產生各種運動。運動系統除了運動,還具有保護與支持的作用。正常成年人有骨206塊,分為軀幹骨、顱骨和四肢骨,每塊骨都由骨質、骨髓、骨膜3部分組成。全身的骨大致可分為長骨、短骨、扁骨及不規則形骨。

一、軀幹骨

包括椎骨、骶骨、尾骨、胸骨、及肋骨,共51塊。

(一)椎骨:共26塊。包括7個頸椎、12個胸椎、5個腰椎、1個骶椎(5合1)、1個尾椎(4合1)。多數椎骨的形態相似,由椎體、椎弓和7個突起組成。椎體位於前部,呈短圓柱狀,支持體重。椎弓位於椎體的後方,呈半環形,兩端與椎體連接圍成椎孔。全部椎骨的椎孔構成椎管,容納脊髓和脊神經。椎弓兩側有向外伸展的一對橫突。還有向上與向下的兩對關節突,與鄰近椎骨以關節相連接。椎板後面正中線上有向後伸的棘突。  (如圖1-3)

(二)胸骨:位於胸前正中。前後扁平,自上而下由胸骨柄、胸骨體、劍突3部分組成。

(三)肋骨:位於胸骨兩側,共12對,均彎成弓形。前端藉助肋軟骨與胸骨相連,後端與相應的胸椎構成關節。

(四)骶骨:呈三角形。上接第五腰椎,下接尾骨,兩側緣有接髂骨的關節面。骶的前緣突出,叫骶岬,是產科常用的標誌。骶骨的前後面各有4對孔,叫骶前孔及骶後孔,是神經通過之處。骶骨中央有骶管,骶管的下口叫骶骨裂孔。(如圖l-4)

(五)尾骨:是由4個發育不全的尾椎合成的骨塊。

圖1-2   人體骨骼

二、四肢骨

由上肢骨和下肢骨構成,共126塊。

(一)上肢骨:共64塊。包括上肢帶骨和自由上肢骨。

上肢帶骨包括鎖骨和肩胛骨各2塊。鎖骨呈「乙」狀彎曲,位於胸廓前上部兩側皮下,內側端與胸骨柄相連,外側端與肩峰相連。肩胛骨呈三角形,前面貼肋骨,後面有一橫隆起叫肩胛罔的外側端稱肩峰,為肩部最高點。肩胛罔的外側角微凹,稱關節盂,與肱骨頭相關節。關節盂上方稍內側有一指狀突起,叫乳突。肩胛下角約平等七胸椎棘突,為臨床常用的標誌。

自由上肢骨包括肱骨、橈骨、尺骨和手骨。肱骨位於臂部,上端內側是半球形的肱骨頭,與肩胛骨的關節盂構成關節。上端與體相接處較細,叫外科頸,是容易發生骨折的部位。下端前後較扁,向兩側突出,形成外上髁及內上髁。下端有兩個關節面。內側者呈滑車狀,叫肱骨滑車;外側者呈半球狀,叫肱骨小突。下端後面有鷹嘴窩。橈骨位於前臂外側。上端較下端細,稍膨大,叫橈骨小突,與肱骨小突相連接。下端下面有近似方形的關節面,其外側向下突出,叫橈骨莖突。尺骨位於前臂並列於橈骨內側,上端粗大,上下各有一突起,上方叫鷹嘴,下方叫冠突。兩突間形成半月切跡,與肱骨滑車相連接。下端較細,叫尺骨小頭。小頭的內側向下突出,叫尺骨頸突。手骨分腕骨、掌骨、指骨3部分。腕骨為8塊,且為不規則短骨,排成遠近兩橫列。掌骨共5塊,由橈側向尺側依次稱為第一至第五掌骨。指骨共分14塊,除拇指為兩節外,其餘各指均為3節,由近側向遠側依次為近節指骨、中節指骨,遠節指骨。

 

(二)下肢骨:包括下肢帶骨和自由下肢骨。

下肢帶骨左右各一塊,稱髖骨,由髂骨、坐骨、恥骨組成,為不規則骨。髂骨扁闊,上緣稱髂嵴。兩側髂嵴最高點平對第四腰椎棘突。髂嵴前後端的突出部分,分別稱為髂前上棘和髂後上棘。坐骨的後下部是坐骨結節。兩側恥骨於股前下部相互聯合,稱恥骨聯合。坐骨和恥骨共同圍成閉孔。髖骨外側面半球形凹陷,稱髖臼,與股骨頭相連接。

自由下肢骨包括股骨、髕骨、脛骨、腓骨和足骨。除髕骨和足部的跗骨外,均為長骨。股骨位於大腿部,是人體最長的長骨,上端膨大,向內側為球形的股骨頭,頭向外下縮細為股骨頸,頸外側是粗大隆起的大轉子,內下的突起為小轉子。股骨下端內外側分別稱為內側髁和外側髁。髕骨位於膝關節前方,股四頭肌腱內。脛骨位於小腿內側,是小腿的主要負重骨,故粗壯。上端膨大形成內側髁和外側髁。下端向內下隆突稱內踝。腓骨位於小腿外側,細而長,上端膨大稱腓骨小頭,下端膨大稱為外踝。足骨分為跗骨、跖骨、趾骨3部分。

     

  骶骨和尾骨

第三節脊柱區的應用解剖

一、脊椎的形態與結構

脊椎構成人體的中軸,具有支持體重、保護脊髓及其神經根的作用,並參與構成胸腔、腹腔和盆腔,保護各腔內的器官,同時也是許多骨骼肌的附著部位。脊椎具有屈、伸、側屈和迴旋等運動功能。

脊椎有四個生理彎曲。其中胸曲與骶曲為先天形成,向後凸,頸曲和腰曲為後天形成,向前凸。脊椎由26塊椎骨及相應的椎間盤、關節、韌帶相連構成。頸椎、胸椎和腰椎可以活動,故又叫做可動椎或真椎;骶椎和尾椎分別融合成骶骨和尾骨,它們不能活動,所以也叫不動椎或假椎。

頸椎為所有椎體中最小的。第1—2頸椎和第7頸椎屬特殊頸椎,其餘4個為普通頸椎。第1頸椎呈不規則形,無椎體和棘突,所以叫寰椎。第2頸椎又叫樞椎,棘突相對粗大,是觸診定位的重要標誌之一。由於第1—2頸椎沒有典型的椎體,不會發蘭壓縮性骨折,但受暴力的作用後,可發生寰椎前後弓骨折,齒妄骨折及脫位等,有可能壓迫脊髓,甚至危及生命。第7頸椎的形狀及大小與上部胸椎相似。但其棘突很長而且粗大,呈水平位,末端不分叉,呈結節狀,因此又叫隆椎,常作為臨床確認椎骨序數的重要標誌。 胸椎12個,上位胸椎近似頸椎,而下位胸椎又類似腰椎,由上而下椎體逐漸增大。在椎體兩側上下各有一半圓形淺窩,分別稱為上肋凹和下肋凹。上下相鄰的椎骨肋凹與椎間盤合成一完整的凹,與肋小頭相關節。胸椎的橫突為圓柱形,伸向後外方,末端圓鈍,前面有橫突肋凹,與肋結節相關節。棘突較長,指向後下方,疊置時互相掩蓋,呈覆瓦狀,有從後方加固脊椎和保護胸腔內髒的作用。第l胸椎椎體形似頸椎,其棘突長,呈水平位,有的比第7頸椎棘突更長,計數椎骨時應注意辨認。第12胸椎近似腰椎,棘突水平,末端圓鈍,橫突短小。

腰椎有5個,椎體粗大,呈橫腎形,椎孔呈三角形,棘突為長方形的扁平骨,水平向後伸,上下緣略肥厚,後緣圓鈍。第1—3腰椎的橫突逐漸延長;第3腰椎橫突最長;第4—5腰椎橫突則逐漸縮短,且向上傾斜;第5腰椎體最大,前高後短,以便適應腰骶的曲度。

骶骨是脊椎骨中最強壯的一個骨塊,由5個骶椎融合而成,呈三角形。兩側與左右髖骨相互關節組成骨盆,與第5腰椎借椎間盤相連接,形成一定的角度,即腰骶角。骶骨尖與尾骨相接。

尾骨由4塊退化的尾椎融合而成,為三角形小骨塊。僅第1尾椎有類似的上關節突及橫突。其餘突起不明顯。底向上與骶骨相接,尖向下為肛門尾骨所附著。

二、椎骨的連接

椎骨間的連接有三種形式,第一屬於「不動關節」的韌帶連合,如棘上韌帶、前縱韌帶和後縱韌帶等。第二為關節連接,如各相鄰椎骨上下關節突之間形成的椎間關節。第三種為椎體之間的椎間盤連接,它是介於「不動關節」與關節之間的過渡型連接形式。

  三、脊柱的血液供給

頸椎的血液供給主要由脊支供給,它發自椎動脈(如圖1—5),腰椎的血液                          圖 1-5

供給來自於腰動脈,由腹主動脈的後支發出。以上這些動脈都伴隨有靜脈。與脊柱病關係較密切的是椎動脈。它是鎖骨下動脈的分支,大多數進入第6頸椎橫突孔,往上行至顱腔,左右側椎動脈匯成椎——基底動脈系統,其血液供給延腦、橋腦、小腦、大腦、枕葉及內耳等。在腦內又有分支到脊髓,組成脊前動脈與脊後動脈。所以,如椎動脈供血障礙,不但影響脊柱本身與腦後部供血,嚴重者也可影響脊髓的供血,而產生相應的病症。

四、脊神經

脊神經共31對。其中頸神經8對,胸神經12對,腰神經5對,骶神經5對,尾神經1對。每對神經都由前根(主管運動)和後根(主管感覺)在椎間孔內合併而成。(如圖1—6)

脊神經前根除含有軀體運動纖維外,在T1-3前根和S2-4前根內,還分別含有交感神經纖維和副交感神經纖維。脊神經後根除含有軀體感覺纖維外,在胸和腰上部神經後根以及S2-4後根內,還含有內     圖1-6脊神經分布模式圖

感覺纖維。

脊神經的後支一般較相應的前支細而短,經椎骨橫突之間(骶神經後支經骶後孔)向後穿行,按節段分布於枕、項、背、腰和骶尾部的深層肌肉和皮膚。其前支較粗大,只有胸神經前支保持著明顯的節段性,其餘各支分別交織成叢,由叢再分支於相應區域。脊神經前支形成的叢有頸叢、臂叢、腰叢和骶叢。

脊神經在椎間孔內有重要的比鄰關係。其前方是椎間盤和椎體,後面是關節突關節。所以當脊柱錯位後,可壓迫相應的脊神經而出現臨床癥狀。

五、植物性神經

植物神經包括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它的高級中樞在大腦皮質,對植物神經運動和感覺起著功能調節作用,主要抑制下丘腦和低級交感中樞的興奮。其次級中樞在下丘腦。下丘腦對植物神經系統的調節早為大家所公認,它可以調節血壓、呼吸、睡眠、胃腸功能等。其低級中樞在脊髓,脊髓灰質外側角是植物神經反射的低級中樞。通過它可以完成簡單的反射,

 

如排尿排便、溫度、血管收縮、出汗和立毛等。交感神經中樞位於胸髓1—12節和腰髓l一3節內。副交感神經中樞位於脊髓骶段2—4節內。

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在形態、功能上有何不同呢?交感神經幾乎分布於全身各部,但副交感神經分布比較局限,如皮膚、汗腺、豎毛肌、肌肉、血管和腎上腺髓質等無交感神經分布(如圖1—9)。交感神經的功能在於應付環境急劇變化,產生興奮以適應需要,如心跳加快,冠狀血管血流量增加、皮膚和腹腔內臟小動脈收縮而引起血壓升高、血糖上升、呼吸加快及瞳孔擴大等。副交感神經的功能則是保持身體安靜時的生理平                        

衡與能量,如協調營養、消化及生殖系統功能。

根據交感神經系統和副交感神經系統的功能,我們可以看出,除汗腺、豎毛肌、腎上腺、子宮以及部分血管外,一般都是同時受交感神經系統和副交感神經系統的雙重支配。這兩個系統的功能表現為既對立又統一。整個身體的活動或者加強,或者減弱,不外乎沿著兩個方向發展,或是興奮,或是抑制。它們在共同器官支配中不但沒有衝突,而且相互拮抗,相互依存。若兩者缺一,器官的活動就不能很好的協調。植物神經所支配的內臟器官的活動受大腦皮質的調節。所以脊柱損傷有可能損及植物神經系統而出現相應病症。

六、脊髓

 

脊髓位於椎管中間,全長約40—50厘米。脊髓頸段相當於臂叢         

發出處,增粗成為頸膨大(約位於第4—7頸椎之間),上肢運動和知

覺中樞集中於此。在腰骶叢發出處增粗成為腰膨大(約第10胸椎至第1腰椎之間)。下肢的運動和知覺中樞及膀胱排尿自主中樞集中於此。脊髓有一定的活動餘地,與其椎骨之間尚存在蛛網膜下腔及硬膜外腔。脊髓節段與椎骨的位置關係有一定規律。大致來說,頸段相當於頸椎數目加1。如第5頸椎平面脊髓分節應為第6頸神經,上胸段脊髓分節平面相當於胸椎數目加2,下胸部為胸椎數目加3,腰髓位於第10一11胸椎之間,骶尾髓位於第12胸椎至第1腰椎之間。 脊髓的動脈主要有脊髓前後動脈,形成血管鏈。左右椎動脈顱內段各發出一脊髓前動脈,多數都起自椎動脈的內側或背側,少數來自左右椎動脈的匯合部。脊髓前動脈極為纖細,組成形式比較複雜。脊髓後動脈有2個稍微粗大,如椎動脈供血不足,也有可能引起脊髓缺血。

脊髓在結構和功能上比腦原始,正常時,脊髓的功能是在腦的調節下完成的。脊髓有傳導和反射功能,脊髓是感覺衝動和運動衝動的傳導通路。脊髓白質內的上下行長纖維束就是執行這種功能的結構基礎。脊髓的反射功能是執行軀體反射和內臟反射。前者是指引起骨骼肌活動的反射,後者是指內臟活動的反射。脊髓內存在內臟活動反射的低級中樞,如腰骶段側角的交感神經中樞,第2—4骶節段前后角中間部的副交感神經中樞(排尿排便中樞)。

第二章 脊柱療法的相關理論

脊柱療法,是近代在各國興起的一種新療法,我們根據祖國傳統醫學基礎理論——經絡學說、生物全息理論等基礎知識,作一簡要描述。

第一節經絡學說

經絡學說是祖國傳統醫學的精髓,是針灸、推拿、按摩的理論依據。經絡是人體運行氣血、聯絡臟腑、溝通內外、貫穿全身的經路。

二、經絡的作用

(一)生理方面

經絡有溝通上下表裡、聯絡臟腑器官、運行氣血、抗禦外邪、保衛機體的作用。人體的五臟六腑、四肢九竅、皮肉筋骨等器官,構成有機的統一整體,主要是依靠經絡系統的溝通作用來實現的。同時,經絡又是運行氣血的通路,在心氣的推動下,使氣血周流全身,以營養各組織器官,並發揮抗禦外邪、保衛機體的作用,從而維持人體的正常代謝。

(二)病理方面

當人體正氣不足,經絡失去正常機能時,就易遭受外邪的侵襲而發病。疾病發生後,病邪常沿著經絡自外而內、由表人里的傳變。因此,經絡在生理上是運行氣血的通道,在病理上又是疾病發展傳變的通路。而且,它也是臟腑之間、臟腑與體表組織器官之間病變相互影響的重要渠道。通過經絡的聯繫,臟腑病變可以相互影響,如肝病影響胃,心病移熱於小腸等。內臟病變也可以反映到體表的一定部位,如胃火上沖的牙齦腫痛,肝火上擾的目赤腫痛,心火上炎的口舌潰爛等。

(三)診斷方面

經絡內屬臟腑,並在體表有固定的循環部位。因此,內臟病變可以在有關的經脈上反應出來。臨床上根據疾病所表現出的癥狀,結合經絡的循行部位及其所屬(絡)的臟腑,用作診斷疾病的依據。例如兩脅疼痛多為肝膽疾病,腰痛多屬腎虛等。不同臟腑的病變,也可以在所屬經絡的某些穴位和胸椎上反應出來。如肺臟有病,在中府穴上有壓痛點,在2、3胸椎旁可有壓痛點或觸及顆粒狀、條索狀硬結等。

(四)治療方面

經絡學說廣泛地應用於臨床各科的治療,足太陽膀胱經循行於脊椎兩側,其循行線上五臟六腑均有腧穴注於背部。許多內臟疾病都可以通過背部相應的腧穴進行診斷和治療。特別是對我們的脊椎療法、針灸、按摩和藥物治療等,經絡學說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是脊椎療法的最重要的理論基礎。

第二節生物全息反射學說

生物全息反射學說,是依據80年代首創的全息生物醫學發展起來的。這門學科專門研究人體各相對獨立部位與整體之間的聯繫,並廣泛應用於疾病的診斷、治療和修身養性。因為全息,即人體的任何局部或特定部分,都能完整地反射出人體的整體信息,猶如一面鏡子能反應人的全貌,破碎後的鏡片仍能反應人體全貌一樣。

全息生物醫學把中醫的經絡學說發展為全息經絡學說,揭示了經絡穴位的全息性,為診療提供了特殊的實施方案,而其道理簡單,舉一反三,更為初學者及家庭保健敞開了自診的方便之門。張穎清教授發明的生物全息反射理論指出,人體的每一節段都是一個全息反射胚,均存在反應整體狀況的全息反                          

 

一、脊柱全息反射區

在脊柱的兩側,膀胱經內側的邊緣上,分別同時存在兩條全息反射區,從第l寰椎至第4頸椎為頭部全息反射區;第5、6、7頸椎為頸部全息反射區;第7頸椎至第1胸椎為上肢全息反射區;第2、3胸椎為心肺全息反射區;第4、5胸椎為肝、膽全息反射區;第6胸椎為胃全息反射區;第7、8胸椎為十二指腸、脾全息反射區;第9、10、1l胸椎為腎(腰)全息反射區;第12胸椎至第4腰椎為下腹全息反射區;第5腰椎至骶椎為腿的全息反射區;尾椎為足的全息反射區(見圖2—2)。

 

第三章 脊柱錯位的病因病理

第一節脊柱錯位的病因

引起脊柱錯位的原因很多,可以說,嬰兒從剛出生時受產道的擠壓,就已可能出現脊柱錯位。以後隨著年齡的增長、環境的污染、自身的解剖變異因素、心理狀態因素、工作體位、環境等的變化,都有可能引起脊柱錯位。

一、自身解剖因素

如椎體變異畸形、椎間盤的退行性改變,此時有可能出現椎間組織的鬆弛,在某種外力的作用下,發生椎體滑脫或椎間關節的微小錯位,從而壓迫血管、神經而出現功能障礙。

二、軟組織外傷

當身體突然受到某一方向的外力作用時,脊椎周圍的軟組織易受到損傷或斷裂,造成出血水腫,使肌肉、韌帶張力失去平衡,導致椎體錯位而產生相應的病症。

三、慢性軟組織勞損

引起軟組織慢性勞損的原因很多,常見的有:姿勢不端正或長期處於某一特定的姿勢(如低頭寫字或做超負荷的重體力勞動),氣溫的變化,精神過度緊張,疲勞、肥胖,體力不支、情緒低落、營養不良、慢性中毒等,均可誘發脊柱兩側的肌肉痙攣、毛細血管收縮、局部組織血液供給不足、淋巴迴流受阻,從而使代謝產物積蓄,引起頸、胸、腰部疼痛。正如《素問?宣明五氣篇》所指出的:「五勞所傷,久視傷血,久卧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過度勞傷,首先引起氣血筋骨等的損傷,損傷帶來的後果必然是「氣滯血瘀」而導致疼痛,引起局部肌肉痙攣,造成脊柱微小關節的錯位。

四、七情六淫所傷

「七情」,即人們常說的喜、怒、憂、思、悲、恐、驚;六淫則為風、寒、暑、濕、燥、火。在正常情況下,七情是人體對周圍事物變化的不同反應,屬正常生理活動。當遇到某種超出常態的情況時,七情就會造成對人體的損傷,如喜傷心、怒傷肝、思傷脾、悲傷肺、恐傷腎。情志的變異,導致氣機的升降失常,氣血功能紊亂,而使「筋失濡養」。脊柱的穩定性就會發生變化而發生錯位。同樣,「六淫」外邪隨時可侵襲脊柱,使脊柱的骨關節、韌帶、椎間盤、筋膜、肌肉的內在平衡失調。如得不到及時的矯正,加之勞傷過度,就有可能使病情進一步發展。《諸病源候論.卒腰痛候》指出:「夫勞傷之人,腎氣虛損,而腎主腰腳,其筋貫腎絡脊,風邪乘虛,卒人腎經,故卒然而患腰痛」。

「六淫」既可單獨致病,又可兩種以上邪氣同時致病。它一旦侵入人體脊柱,先由皮內筋膜受邪,由表及裡到達筋骨與關節,最後可達臟腑。由於「血不養筋」而導致脊柱發生錯位。

第二節  脊柱錯位的病理

所謂病理,就是疾病發生、發展與變化的過程。脊柱錯位的病理改變與病因有著密切的關係,人體在發育至成人後,退行性改變即已開始,並且緩慢的、進行性地發展著,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繼發周圍組織的損傷性炎症反應,刺激周圍的感覺神經而引起疼痛。常見的病理變化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椎間小關節的移位

從脊柱損害的病因中,我們不難看出,以脊柱、椎間盤退行性改變,脊柱周圍軟組織鬆弛及脊柱周圍軟組織受損或慢性勞損,造成脊柱失穩後而發生椎間小關節移位情況最為常見。一般情況下活動度大的頸、腰椎移位的幅度可稍大,活動度小的胸椎及骶髂關節移位相對較小。

椎間關節移位後,可發生一系列的病理改變及臨床癥狀如:1.椎間孔橫徑(前後徑)及椎管的矢狀徑均縮短。2.橫突孔相對變窄。3.椎管亦相對變窄。4.神經根受到突出的椎間盤、變窄的椎間孔的刺激和壓迫,出現麻木或運動障礙。5.椎動脈可因頸椎關節移位或鉤突關節增生的骨刺壓迫,而出現擠壓或扭曲,產生血液循環障礙。寰枕關節及寰樞關節發生移位時,常加大椎動脈第三段的扭曲、牽拉、壓迫,極易引起雙側椎動脈供血不全,發生眩暈及腦供血不足的一系列臨床癥狀。6.脊髓受到變窄椎管的壓迫,或因脊髓的前部動脈受壓,導致血液循環障礙。7.交感神經受壓迫刺激或牽拉,引起內髒的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出現相應的內臟器官功能障礙。

植物神經分為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兩大類,同時支配內臟、血管和腺體等。交感神經由脊髓節段的側角細胞發出節前纖維,沿脊神經的前根,通過椎間孔,經交通支進入交感神經干。交感神經由交感神經節和節前支組成,位於脊柱兩旁,左右對稱,其中有頸節8對、胸節12對、腰節5對、骶節5對、尾節l對,共3l對。交感神經的節前纖維進人交感神經干後,可在一個交感節內交換神經元,再發出節後纖維,其節後纖維分三個途徑分布:隨脊神經;隨血管走行;直接分布到內臟。交感神經的功能是與副交感神經互相拮抗,互相協調平衡,以維持器官的正常功能。

因此,當椎間關節發生移位、椎問孔變窄(如椎問盤突出、骨質增生等),壓迫刺激脊神經根時,同樣也壓迫刺激或牽扯交感(副交感)神經,引起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因而與植物神經有關的臟器就可產生某些癥狀,並在經絡穴位上明顯地反應出來。

通過大量的臨床觀察和統計資料顯示,脊椎錯位,可以出現一些相對應的臨床癥狀。

頸椎上段(C1-4)移位:以頭面、五官、心臟和腦血管神經癥狀為主,如頭痛、眩暈、聲嘶、失眠、視力下降、耳鳴、心悸、室性心動過速等。

頸椎下段(C5-7)移位:以頸、肩、背、上肢麻木、疼痛和功能障礙為主,並常出現室性心動過緩等癥狀。

胸椎上段(C7~T3)移位:以血管系統的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和肋間神經痛為主,如心房纖顫、低血壓、心慌、胸悶、心律失常、心煩易燥、肩胛部疼痛、左上胸部疼等。

胸椎上中段(T2-7)移位:以呼吸系統的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和胸壁痛為主,如慢性氣管炎、過敏性支氣管哮喘、胸壁痛、乳房痛、呃逆、胸悶等。

胸椎中段(T6-9)移位:以消化系統功能紊亂為主,如胃痛胃脹、返酸噯氣、食欲不振、肝區痛、膽囊炎、膽石症、上腹脹滿等。

胸椎下段(T9-12)移位:以泌尿生殖和消化系統的功能紊亂為主。如胃痛、肝區痛、腸脹氣、睾丸炎、子宮炎、卵巢炎、腎炎、胰腺炎、排尿異常、尿路結石、糖尿病、蕁麻疹、皮膚過敏、風濕病等。

腰椎(L1-5)移位:以腰腿痛和生殖系統功能障礙為主,如腰痛、下肢麻木疼痛、痛經、月經不調、遺精、男性性功能低下、陽痿等。

骶椎(L5~S1)移位:以下肢功能障礙和泌尿生殖系統功能障礙為主,如下肢血液循環不良、腿無力、足踝腫痛、排尿異常、前列腺增生等。

骶髂關節右側移位:副交感神經緊張,如肝、膽、胃腸功能下降,消瘦、腹瀉和婦科疾患等。

骶髂關節雙側移位:偏食、體重變化、便秘或腹瀉交替出現,並有左、右單側移位的癥狀。

脊椎錯位,是脊椎相關疾病的主要病理改變。治療脊椎周圍軟組織病變,恢復脊椎周圍軟組織的力學平衡,矯正脊椎關節的錯位,恢復其正常的解剖位置,就是我們預防、保健和治療的主要任務之一。

人體的上、下、內、外疾病的分布與脊柱錯位的關係見下表   

人體疾病與脊柱錯位的關係表

椎骨        脊神經支配部位        脊神經受壓後所產生的癥狀

頸1        頭部血管、腦垂體、頭面、內耳、交感神經系統        頭痛、頭暈、失眠、精神恍惚、倦怠、健忘、體力下降、面癱、高血壓、心動過速

頸2        眼睛、眼神經、耳神經、鼻竇、大、額頭、乳突骨        

頸3        頭、外耳、面骨、牙、三叉神經          神經痛、痤瘡、濕疹、咽部異物感、頸痛、胸悶、牙痛、斜視、近視等

頸4        鼻、唇、口、耳、咽管        鼻炎、口唇潰瘍、卡他性中耳炎、耳聾、咽部異物感、

胸悶、呃逆、心動過緩等

頸5        聲帶、頸部腺體、咽        咽喉炎、聲帶嘶啞、眩暈、視力下降、上臂疼、心律失

常。

頸6        頸部肌肉、肩部、扁桃體        頸部僵硬、上肢橈側麻木、疼痛、扁桃體炎、氣管炎、

哮喘、低血壓、心動過緩

頸7        甲狀腺、肩、肘、滑囊        滑囊炎、甲狀腺疾患、低血壓、心房纖顫、上肢尺側麻

木、疼痛等

胸1        食道、氣管、上肢肘關節以下部位        上臂後側疼、肩胛部疼、咳嗽、左上胸  部疼、氣管炎、

支氣管哮喘等

胸2        心臟、冠狀動脈        各種心臟病、胸疼、肩胛、咳嗽、氣喘

胸3          氣管、胸膜、肺        支氣管炎、肺炎、胸膜炎、流行性感冒

胸4        膽囊、膽管        膽囊炎、膽石症、黃疸、帶狀皰疹、胸壁痛、乳房痛、

乳房瘤、氣喘、呃逆等

胸5        肝、血液        肝病、發熱、低血壓、貧血、關節炎及胸4癥狀

胸6        胃        胃炎、胃潰瘍、肝區痛、上腹脹痛、膽石症等

胸7           胰腺、十二指腸        糖尿病、十二指腸潰瘍及胸6癥狀

胸8                           脾、橫膈膜        抵抗力下降、呃逆加胸6癥狀

胸9        腎上腺        過敏性疾患、蕁麻疹、腹痛、子宮炎等

胸10        腎        腎病、動脈硬化、倦怠、腹疼、子宮炎等

胸11        腎、輸尿管        皮膚病、胃痛、肝區痛、胰腺炎、糖尿病、腎病、排尿

異常、尿路結石等

胸12        小腸、淋巴系統、輸卵管        風濕、不孕症、腹脹、腹瀉、腎炎、腎結石及胸11癥狀

腰1        大腸、結腸、腹股溝        便秘、腹瀉、結腸炎、疝氣及胸12癥狀

腰2        腹部、盲腸、大腿        闌尾炎、腸痙等、呼吸困難、靜脈曲張、腰痛、大腿麻

木、疼痛等

腰3        生殖器管(卵巢、子宮、睾丸)

膀胱、膝        膀胱病、月經不調、小產、遺精、早泄、陽痿、小腹痛、

腰痛、膝痛等

腰4        前列腺、腰部肌肉、坐內神經        腰痛、坐骨神經痛、排尿困難、尿頻、便秘、及腰,症

腰5        小腿、踝、腳及腳趾        下肢循環不良、關節炎、遺精、陽痿、月經不調等

骶椎        骨盆、腎        骶髂關節炎、排尿異常、子宮炎、前列腺炎、脊椎彎曲

節        直腸、肛門        右側

移位        副交感神經緊張(如肝、膽胃、腸功能低下,

消瘦、腹瀉、婦科疾患等)  

                左側

移位        交感神經緊張(如心肺功能低下,肥胖、便秘、

痔瘡、陽痿、早泄、易患感冒等)

                雙側

移位        偏食、體重變化或上述癥狀交替出現。

二、椎間盤的退行性改變

構成椎間盤的軟骨板、纖維環及髓核由20—30歲開始發生變性,若受到急性創傷或慢性勞損,就有可能加速椎間盤的退行性改變。其變化如下:

(一)軟骨板

逐漸變薄,甚至被髓核逐漸侵蝕造成缺損,使軟骨板失去由椎體向椎間盤內滲透組織營養液的半滲透膜的作用,加速了纖維及髓核的退行性改變。

  (二)髓核

含水量逐漸減少,其中纖維網和粘液樣組織基質漸漸被纖維組織及軟骨細胞所代替,而成為彈性下降的纖維軟骨實體。因此,椎間盤的高度降低,椎間隙變窄,若發生椎間盤突出則椎間隙更加狹窄。

(三)纖維環

纖維環由大量的膠原纖維縱橫垂直交錯排列而成,它的退行性改變比軟骨板與髓核為早,常人20歲以後即停止發育,開始變性。由於長期的勞損,導致纖維變粗,從而使纖維彈性減弱,在某種應力的作用下,纖維環發生破裂,髓核即可向破裂處突出。因而韌帶在後外側較薄弱,故椎間盤突出以向後外側突出者居多。突出的椎問盤初期為較軟的纖維組織,以後可逐漸鈣化及骨化。

椎問盤突出後可對神經根、椎動脈、交感神經,甚至對脊髓造成壓迫而出現相應的臨床癥狀,如麻木、疼痛、運動障礙等。

三、椎周軟組織的退行性改變

(一)黃韌帶肥厚

黃韌帶可能由於長期被過度牽拉(如低頭工作、睡高枕頭、長期彎腰工作等)或因脊柱失穩活動度加大,使黃韌帶負擔增大,久之則增生肥厚,甚至鈣化、骨化,從而壓迫神經根出現癥狀;也可能在脊椎後伸時,肥厚的黃韌發生皺摺,突入椎管內而壓迫脊髓。

(二)前、後縱韌帶改變前、後縱韌帶可能遭受急性外傷,也可能由於脊椎失穩後長期過度活動而受損傷,發生出血、水腫、機化後而鈣化、骨化,對脊髓或神經根產生壓迫。

(三)項韌帶鈣化在頸椎失穩後,項韌帶(頸椎部棘上韌帶)過度活動而肥厚,繼而鈣化、骨化。項韌帶鈣化的部位多見於C3-6之間的夾肌、半棘肌與小菱形肌附著點處,可見頭項及上肢運動易損傷此段項韌帶,韌帶鈣化的部位與頸椎病發病的部位相一致。

(四)椎旁的有關肌肉改變

椎旁肌肉可遭受急性扭挫傷或慢性勞損,多見於肌腱與骨附著處發生撕脫性損傷,或肌纖維局限性斷裂,慢性勞損的局部組織呈纖維性改變,或肌化粘連,造成脊椎兩側肌力失去平衡。若脊椎已處於失衡狀態,則極易發生椎體錯位,而出現相應神經支配的肌肉痙攣。

四、骨質增生(骨刺)

當脊椎錯位後,活動度受限,局部肌肉痙攣,血液循環發生障礙,引起新陳代謝紊亂,椎間關節或椎體邊緣的韌帶、骨膜發生損傷、肌化、變性而後骨化,成為骨質增生。骨質增生多發生在活動度較大的頸、腰椎部位,活動度較小的椎體部位則較少。骨質增生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多,但不一定致病,只有當骨刺突入椎間孔或橫突孔時,才可壓迫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出現臨床癥狀。

第四章脊柱錯位的診斷及輔助診斷

脊柱錯位,早期診斷有一定難度,依靠輔助設備檢查是難以發現的。但對於有實踐經驗的自然療法工作者來說,就有可能做到早期發現、治療和預防,有可能使錯位的脊柱得到及時的複位和矯正,使相應的一些不適癥狀早日消失,使肌體得到康復。

第一節脊柱的望診法

在溫度、光線適宜的情況下,囑病人暴露脊柱部位(處立位、坐位、卧位均可),保持正常自然姿勢,按下列步驟進行:

一、望皮膚顏色

正常情況下,脊柱兩側皮膚顏色無異常。當脊柱發生錯位以後,有可能出現相應區域的皮膚顏色改變,有的發紅、發青、發紫、成點狀、片狀的色素沉著斑,發生在哪個椎體部位,就反應哪個椎體及所對應的臟腑的病變。

二、望脊柱的外形

正常情況下,背後正面觀察脊柱應成一條直線型。當脊柱錯位後,棘突就會偏離中線(瘦人易觀察),或在中線上出現明顯的凸起,這都表示脊柱已發生錯位。

第二節脊柱的觸診法

脊柱的觸診檢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通過觸診,即可發現脊柱有無錯位、棘突有無偏移。一般觸診可根據三條線綜合判定:棘突尖線,即通過每個棘突尖的連線(正常時應與後正中線重迭)。棘突側線,即通過各棘突側緣的連線(左右各一條)。

正常情況下,兩條棘突側線均應與正中矢狀線平行,棘突尖線應與正中矢狀線重合。當棘突發生偏歪時,其棘突尖線偏離正中矢狀線,表示脊柱已發生錯位。通常有幾種常用的脊柱觸診手法:

1.雙手拇指觸診法

雙手拇指指腹沿脊柱兩側縱軸方向垂直向下滑動觸摸,檢查有無增厚、變硬,脊柱是否在一條直線上,以及棘間隙的大、小變化等,同時觀察病人的疼痛反應。

2.單手拇指觸診法

一手拇指指腹沿脊柱三條線反覆從上到下逐節觸摸,檢查有無椎體移位,肌肉、韌帶有無異常改變(如變硬、呈條索狀、有硬結、微小顆粒等),解剖位置有無異常等。

3.單手拇指倒推法

一手拇指從尾椎推向頸椎,先推正中矢狀線(即棘突尖)上,再推棘突側線,以觀察上述變化,此法往往較上兩種方法更易發現脊柱的異常變化。

4.三指觸診法

中指放在棘突尖上,食指、無名指分別放在棘突旁,沿脊柱滑下反覆多次,以覺察脊柱是否移位。

現就脊柱的觸診簡要介紹如下:

一、頸椎觸診法

患者取坐位,低頭,檢查者兩手拇指或右手拇、食指置棘突的兩旁,從第7頸椎向第1頸椎作上下滑動、按壓、觸摸,以便觀察頸椎是否發生了錯位。但若第3~5頸椎棘突呈分叉狀,棘突的分叉突向側下或後下方,且長短不一,需引起檢查者的注意,不要誤以為是頸椎錯位。那麼如何避免這一誤差呢?就是通過對橫突進行觸摸來準確對位。橫突位於椎弓的側方,除骶尾椎外,各椎體兩旁均有一個左右對稱的橫突。觸診時,自第5頸椎開始,兩拇指分置兩側橫突的後外方,通過比較兩側是否是對稱來進行診斷。若左右兩側的橫突高低不均,則說明此處有脊柱錯位。在近孔處,可觸及第1頸椎橫突,頭面部疾患多表示此處有錯位發生。

二、胸椎、腰椎觸診法

棘突在胸椎向後下方傾斜度比較大,在腰椎幾乎成水平位,檢查時一般取俯卧位,患者完全暴露腰背部。觸診可採取自下而上的方法進行(此法易用從上到下觸診法),即從第12胸椎查到第1,腰椎則從第5查到第1腰椎。可採取單手拇指直接觸推棘突法,兩拇指分置棘突兩旁法,右手食指、無名指分置棘突兩旁,並用力向下按壓,中指相應按壓在棘突上方,此時置棘突旁的手指距正中線約0.3寸(根據身體胖瘦可適當靈活掌握,大小在正負l寸左右),接著做由下而上的滑動(也可以由上而下),反覆多次,以便比較和發現棘突是否增粗、前凹、後凸、偏離中線或病人感到壓痛等,如果有,則說明脊柱錯位。

三、骶椎、尾椎觸診法

一般取俯卧位,暴露椎體部位。操作者兩手拇指分置於骶中嵴(相當於骶骨的棘突部)的兩旁,接著作較大距離的上下滑動,看看是否有增粗、偏離中線、病人感到壓痛等,如果有,說明骶椎錯位。另一方法還可檢查骶髂關節,即兩拇指對稱地分置於兩側骶髂關節的髂骨後內側,緩慢下壓並上下滑動。若有骶髂關節兩側的不對稱現象,或骶椎的前凹或後凸時,也可說明骶椎錯位。尾椎從體表部很難觸摸定位,主要通過病史和自覺癥狀,以及一些特殊檢查,如肛門指診、拍片等,來確定是否有尾椎錯位。

脊柱錯位時,其棘突旁多有壓痛、條索狀硬結、痙攣等。棘突間、棘突上及兩旁的肌肉和韌帶上亦可發現這些異常現象。在觸診按壓時,注意觀察患者表情及疼痛反應,這樣有助於診斷。

此法簡單易行可靠,可使疾病得到早期診斷、治療和預防。此時觸診往往優於拍片及其他輔助檢查。

四、脊柱錯位診斷要點

(一)具有自覺癥狀(如疼痛麻木、活動障礙、相對應器官功能障礙等)中的一項或多項表現者。

(二)望診檢查,可發現脊椎區色素改變,棘突凹陷或凸起、偏離中線者。

(三)觸診可發現棘突增粗、壓痛、偏離中線,及與脊椎有關的肌肉、韌帶附著點有明顯的痙攣、增粗、條素狀或沙粒狀硬結、剝離、摩擦音等陽性反應物者。

(四)X線照片及其他輔助檢查,有一項以上支持脊椎綜合征診斷者(早期錯位輔助檢查難以發現,用觸診加自覺癥狀即可確診)。

(五)各專科會診,排除骨折、脫位、腫瘤、結核、嗜伊紅細胞肉芽腫及各專科器質性病變者。

(六)化驗室檢查正常範圍者(即排除炎症者)。

第三節骨盆移位的診斷

在診斷脊柱錯位的同時,一個重要問題同樣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那就是骨盆移位。骨盆是脊椎的基石,如發生移位,就像高樓大廈發生偏斜一樣。那麼如何確定骨盆移位呢?下面以右側骨盆為例,介紹一下移位後的體態。

一、骨盆移位的第一階段

俯卧位時,髂嵴和兩肩連線為右高左低。由於移位的骨盆向後扭曲,看上去右臀比左臀高,右髖關節內旋,右腿比左腿短。站立或步行時,正常者應該是左右下肢平均負擔體重。但此時右腿變短,為了均衡負重,身體不得不向右傾斜。為了使傾斜的身體不致傾倒,左腿就得負擔起一半以上的重量,為了保持全身的平衡,胸腰段脊椎就得向右側彎曲,頸部脊椎向左側彎曲,致使頭偏向右側。由於移位的右側骨盆向前旋轉,因此看上去左側骨盆比右側高,右肩受彎向右側脊椎的影響,向前方移位,整個身體呈左向螺旋狀。

二、骨盆移位的第二階段

如果第一階段狀態長期持續,負擔過重的左腿逐漸疲勞,在右腿尚能負擔的情況下,又逐漸把重心移向右腿。這時,已經內收內旋的髖關節逐漸變成外展外旋,右腿也就隨之變長。由於重心右移,脊椎又得偏向左側。然而,已經右彎的脊椎不能復原,只能靠上部脊椎左彎來維持平衡。這就是整個身體呈S狀彎曲的原因所在。這樣一來,為了保持脊柱上部彎曲的平衡,兩肩連線自然地變成左高右低,兩肩同時向前傾斜並向右側扭轉。這種體態俗稱「水蛇腰」。

三、骨盆移位的第三階段

如果病情進一步惡化,儘管是右側骨盆移位型,然而於卧位觀察,就會發現本來應該短的右腿卻和左腿一樣長了,甚至還長於左腿。這種現象是企圖保護左腿所造成的。即使兩腿無長短之差,也會表現出左側骨盆移位的特徵。像這樣左、右骨盆混合在一起的移位,稱為混合型移位。長此以往,隨著人體重心在兩下肢之間,從右到左,再從左到右地反覆移位,骨盆的移位也隨之加重,脊柱也呈現出複雜的彎曲狀態,兩髖關節也在不斷移位。

脊椎骨的移位進一步發展,可導致肩關節移位一肘關節移位一腕關節移位一手指關節移位。不僅如此,肋小頭的各關節也發生移位。同樣,髖關節的移位可致膝關節移位—踝關節移位一趾關節移位。當初看來僅僅是骨盆的歪斜,但不久就會給全身各關節帶來有害的影響。這決不是危言聳聽,必須引起每個自然療法工作者的高度注意和重視,以及早地排除引起脊椎錯位的隱患。

骨盆移位,99%的人都存在。那麼,它能引起哪些疾病呢?根據臨床學者多年積累的資料,可簡單歸納如下:

1.右側骨盆移位型(右髖關節緊張型):表現為副交感神經緊張,肝臟、腸胃功能低下,消瘦、腹瀉,易患婦科疾病等。

2.左側骨盆移位型(左髖關節緊張型):表現為交感神經緊張,心肺功能低下,肥胖、便秘,易患感冒等。

3.混合型移位(右側骨盆移位伴左側或右側髖關節緊張,左側骨盆移位伴右側或左側髖關節緊張):表現為偏食,體重變化大,便秘和腹瀉交替出現,並伴有前兩型移位的全身癥狀。

四、骨盆移位的癥狀或體征、

(一)心血管系統

眩暈、心動過緩、腦出血或腦血栓、高血壓、低血壓、高血脂、心動過速、心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塞、心臟瓣膜缺損、靜脈曲張、浮腫(臉、眼瞼、手、小腿、腳)、出血等。

(二)呼吸系統

鼻竇炎、氣管炎、哮喘、咽喉異物感、發癢、鼻衄、咳嗽、呼吸困難、胸部壓迫感、易患感冒等。

(三)消化系統

偏食、吞咽困難、食欲不振、食道狹窄感、腹部膨脹感、噁心、噯氣、反胃、燒心、腹鳴、胃下垂感、肝病、膽囊炎、膽石症、胰腺炎、十二指腸潰瘍、慢性闌尾炎、過敏性結腸炎、過胖、過瘦、便秘、腹瀉、便血、痔瘡等。

(四)泌尿生殖系統

腎、膀胱、輸尿管結石、遺尿、尿頻、尿急、尿痛、夜尿症、痛經、閉經、月經不調、不孕症、子宮內膜炎、陰道炎、前列腺炎、遺精、陽痿、早泄、性功能障礙、更年期綜合征等。

(五)感覺運動系統

近視、斜視、視力障礙、視野縮小、青光眼、白內障、震顫性麻痹、走路姿態不穩、三叉神經痛、枕後神經痛、肋間神經痛、坐骨神經痛、肩酸、頸部發硬、落枕、耳鳴、半身不遂或麻木,腰背痛及全身關節痛,腱鞘炎、關節腔積液等。

(六)植物神經功能障礙

頭痛、偏頭痛、頭暈、頭沉重感,多汗、少汗、無汗、盜汗、口渴感,打鼾、噯氣、放屁、夜遊症等。

(七)皮膚、粘膜溫度覺、觸覺、痛覺、嗅覺、味覺異常,皮膚粗糙瘙癢、色素沉著、濕疹、葯疹、皮炎、臉上小皺紋;白髮、脫髮、斑禿,齲齒、齒槽膿腫,匙形甲、甲溝炎、腳癬、雞眼等。

(八)嬰幼兒吐乳、夜啼,易感冒、食欲不振、發育不良、便秘、腹瀉、易發熱、咳嗽、鼻塞、流清涕等。

(九)其他

全身酸痛、睏倦、易疲勞、易怒、性情急躁,睡眠不實、失眠、健忘、多夢、精力不集中、低熱、貧血、畏寒等。

五、骨盆移位的診斷

(一)在面部和身體動作中的表現

一隻眼睛細小,上眼瞼一雙一單,上下眼瞼一個腫脹、一個舒展,一側眉毛下垂,單側額皺紋下垂,單側出現眉間縱向皺紋,鼻樑不垂直,鼻孔不等大,人中溝不直,一側鼻唇溝消失,口角不在同一水平,下巴偏向一側,兩耳不在同一水平,有一側下垂等。這些癥狀若在面部出現一個或幾個,即可診斷骨盆移位。

(二)在身體上的表現

頭形不正,一眼就能看出單肩下垂、兩臂不等長、水蛇腰、K型腿,D型腿、O型腿、X型腿,雙腳不等大、腰帶不在水平線上,斜頸、走路姿勢不自然,單側乳房明顯小、有難產史。

(三)根據姿勢特點診斷

1.右側骨盆移位的表現

俯卧位時,髂嵴連線偏向右上,用雙手拇指按壓髂嵴,就能感到右側偏高,按壓時形成的皮膚皺紋變偏向右上。右髖關節難以張開。俯卧時,右臀部明顯偏上,左腿會無意識彎曲,右腿伸直。

仰卧位時,兩腳交迭,左腿在右腿上,右腿伸直,左腿彎曲;左腳外展,腳尖貼近於床板,而右腳尖與床板尚有一段距離。

側卧時,雙腿交迭,左腿在上。

坐時,上半身向右歪,頭就會自然向左歪斜。雙腿交叉時,

右腿總是在後,如有意識地把右腿放在左腿前,就有不自然的感覺;如把左腿放在右腿上,就有困難,而且疲勞。雙腿不交叉時,左腿比右腿外展明顯。兩腿併攏,左腳尖位於右腳尖前方。如為女性,併攏兩腿時,身體就會向左側傾斜。

站立時,因為右腿短,則左側骨盆變高,髂棘連線左高右低。行走時,人體重心只好偏向左腿。為了保持平衡,脊柱則向右彎曲,身體向右傾斜。受其影響,左肩也下垂了。為了取得全身平衡,頭反而向左偏斜。一眼就能看出肩下垂的人,其骨骼已彎曲得相當嚴重,應儘早進行調整骨骼的治療。

下樓時,左腿有向外畫弧的感覺,即使是走得很慢,左腿也是甩著走。

  2.左側骨盆移位和混合型移位的表現

  初期的表現與右側骨盆者相同,但左右相反。無論是左側骨盆移位還是右側骨盆移位,都可能發展成混合性移位。因此,對不能歸於上述兩型者,就要考慮為混合型移位。

(四)其他表現

無論哪種類型骨盆移位,除上述的典型改變外,還有一些不太惹人注意的細小變化,對確定骨盆移位有一些參考價值。

1.體型、毛髮異常

右側骨盆移位型者,迄今一次也沒胖過、有白頭髮。左側骨盆移位型者,從幼兒起,就一直肥胖、禿頂。混合型移位者,某個時期瘦過,後來又胖了,或某個時期胖了,後來又瘦了,頭髮稀少而有白髮。

2.肚臍的偏斜情況

右側骨盆移位型者,肚臍偏向右側。左側骨盆移位型者,肚臍偏向左側。

3.鞋底磨損情況

右側骨盆移位型者,因為右腳不敢持重,體力大部分由左腳承擔,所以左鞋底磨損較重,但不是均勻磨損。左側骨盆移位型者,與右側者相反。混合型骨盆移位者,左右鞋底的一側磨損嚴重。

4.坐便姿勢

右側骨盆移位型者,坐下後,左腳尖位於右腳尖前方,左腳的外展也大於右腳。左側骨盆移位型者,與右側相反。混合型骨盆移位者,左右側移位的表現交替出現。

5.手指的張開情況

右側骨盆移位型者,雙手除拇指外,其餘四指併攏,拇指盡量張開,右手拇指與食指之間的角度比左手小;將雙手五指盡量張開,右手拇指與小指形成的角小於左手;再比較食指與中指的角,也是右手小於左手。左側骨盆移位型者,改變與右手相同,但在左手。

6.腳拇趾情況

右側骨盆移位型者,因為左腳負擔過重,所以左腳拇趾明顯外展,甚至位於第2腳趾的上或下面。左側骨盆移位型者,與右側者相反,改變在右腳上。混合型骨盆移位者,雙腳拇趾同時外展,程度比單側者嚴重。正常人的體重均勻地分布在左右腳上,所以腳趾不出現外展,既使有也很輕微。

7.指關節的聲響

右側骨盆移位型者,抽拉正常人的手指,可聽到微弱的關節滑動聲。患者右手無關節滑動聲或聲響小於左手,腳趾的情況與手指完全一樣。左側骨盆移位型者,與右側者改變相同,左右相反。混合型骨盆移位者,左右指(趾)關節有的有滑動聲,有的沒有,或全部沒有。  

8.根據癥狀來確定

右側骨盆移位型者,右側頭痛、右眼視力減弱、右側鼻塞、牙痛、右中耳炎、右肩酸痛、右頸酸痛、右背痛、右腕關節活動困難、右側肋問神經痛、右側腹痛、腹瀉、痛經及其他,總是出現於右側上半身的癥狀。左側骨盆移位型者,與右側出現的癥狀相夏,腹瀉變成便秘。混合型骨盆移位者,上半身和下半身的癥狀左右同時存在或交替出現,便秘和腹瀉反覆發生。

9.下肢的支撐情況

右側骨盆移位型者,雙腳分開,與肩同寬,腰下彎,雙手盡量接近兩腳,右腿的肌肉有激烈的拉痛感。或者坐著,以腿伸直分開,讓胸部盡量接近右下肢,此時右下肢出現激烈的拉痛感。

第四節病史採集及體格檢查

病史採集是診斷脊柱錯位的主要方法之一,它包括詢問病史及體格檢查。

一、病史採集

(一)詢問病人的個人詳細資料,包括姓名、性別、年齡、籍貫、職業、生活習慣等。

(二)了解有無外傷史。大多數人隨著年齡的增加,社會負擔和心理壓力的增大,都有可能造成慢性勞損,表現出的癥狀是疼痛、麻木、活動障礙,嚴重者可出現脊椎相對應部位器官的功能障礙。

(三)了解疼痛的性質、部位、放射範圍及活動與體位的關係等。

疼痛是脊椎錯位的主要臨床表現,也是我們診斷脊椎錯位的重要依據。首先要讓患者儘可能準確地指出疼痛的性質,是酸痛、麻痛、鈍痛、燒灼性痛或放射性痛,是持續性痛還是間歇性痛。酸、脹、麻、痛一般見於軟組織慢性勞損和陳舊性損傷,亦可見於某些風濕或類風濕病;刺痛、刀割樣疼多見於關節囊、韌帶、滑膜等急性損傷;牽拉痛、灼痛多見於神經根受刺激所致;絞痛則需要注意臟器的疾患如膽、腎結石等。再則了解疼痛的部位和範圍。一般頸椎錯位引起的疼痛可放射至項背部、肩部,直至上肢手部;腰骶部病變則可放射到臀部、大腿、小腿及足部。

放射痛的具體部位,多與哪一神經根受壓有密切關係。以下肢為例:第2、3、4腰神經前支主要參與組成腰神經,故腰部病變影響到這些神經時,疼痛主要放射到大腿前面、膝、小腿和足的前內側;第5腰神經主要參與坐骨神經腓側部分的構成,其放射痛主要位於大腿後外側及小腿和足的外側。絕大多數頸、腰、背痛患者,減少活動或卧床休息,可使疼痛明顯減輕,但也有少數患者卧床休息反使疼痛加重,這些多見於嚴重的椎問盤突出,椎管內佔位性病變等。因病變對神經根的擠壓嚴重,站立或活動時患者可自行適當調整體位,減輕病變對神經根的擠壓,而使疼痛減輕,卧床休息時體位不易調整,故疼痛更重。典型的脊椎退變和骨質增生患者,往往在睡至天亮前腰疼明顯,以致不得不提早起床,以緩解疼痛的刺激。

(四)診斷本徵還應著重了解內臟及器官功能障礙的情況。根據交感神經損害的節段將引起其支配的臟器功能發生紊亂,故詢問病情時,除了解周圍神經損害的情況外,同時應了解該節段交感神經所支配的內臟及器官有無病損癥狀。例如有無胸悶、氣短、哮喘、乾咳、心悸、心律失常或心絞痛發作;有無不明原因的血壓波動(過高或過低)、心動過速或過緩、視力模糊、見光流淚、復視、眼瞼無力下垂、眼瞼內抽痛或眼瞼持續性跳動等癥狀;發生耳鳴、聽力下降或咽喉刺痛、發癢、吞咽困難、噁心嘔吐和呃逆等;有無上腹疼痛、返酸噯氣、腹脹腸鳴,大便稀溏或復秘等癥狀;有無尿頻、尿急、尿痛、陽痿、早泄、痛經、月經異常等癥狀;在頸段還要注意因頸椎錯位壓迫椎動脈,引起腦部供血不足,導致的腦神經損害,如頭昏眩暈等。

二、體格檢查方法

臨床檢查是診斷脊椎錯位的重要一環。有條件者,可設立專門的檢查室,要求光線充足、溫度適宜、檢查器材齊全(如檢查床、桌子、椅子、聽診器、叩診錘、布捲尺、注射器、針頭、棉簽及消毒用品等)。要求患者暴露檢查部位(女患者由男性檢查時必須有第三者在場),病人處於自然姿勢,檢查患者受累的神經根、椎動脈、交感神經或脊髓所支配的部位有無運動障礙,感覺異常、壓痛、反射改變等陽性體征。若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則可引起所支配的臟器的體征。

(一)立位檢查

站立檢查時,要求患者只穿三角短褲,兩臂自然下垂,背對自然光線,按照問診、望診、觸診方法逐步進行,並作詳細記錄。術者應熟練掌握解剖結構及脊椎的平面定位方法,這樣才能發現異常改變並進行正確定位(脊椎體表定位前面已論述,可結合參照,如圖4—3)。

圖4—3脊椎平面與其他解剖之間的關係

  檢查內容包括:

1.頭、頸有無歪斜,脊椎是否在中線上,背部各結構(包括皮膚顏色、肌肉等)及骨性標誌是否正常、勻稱;兩肩是否等高,兩肩胛骨是否對稱,肩胛下角是否在同一水平;兩側髂嵴及大粗隆是否等高;雙膝及雙足是否能靠攏,有無膝內、外翻;雙足能否平面著地等。

2.脊椎力線有無改變。正常成年人脊柱在矢狀面(從前向後切面,將人體分為左右兩個切面稱為矢狀面)有兩個前凸和兩個後凸(如圖4—4),頸椎前凸、胸椎後凸、腰椎前凸、骶椎後凸;在冠狀面則脊柱成一直線位於背部中線。胸椎後凸過大可形成圓背,多數是姿勢不良所致。這類圓背在早期較易矯正,後期已發生骨性改變就難以矯正了。最嚴重的足某些類風濕性脊住炎所致的圓背,此病可侵犯整個脊住,使之形成強直,故稱強直性脊柱炎。

脊柱後凸足指胸椎某一處有一明顯的後凸畸形並形成駝背。較常見的原因是胸椎結核所引起的椎體破壞和壓縮,其次為創傷、骨髓炎、腫瘤等引起的椎體壓縮、破壞。

脊柱應位於人體的正中線上,不應有任何傾斜與彎曲(從背面觀察),否則即為側彎與側凸。脊柱側彎可分為結構性與功能性兩大類,前者脊柱的骨、關節、韌帶、肌肉等組織已有不同程度的結構性改變,既使用力推扳牽拉,也難以矯正;後者脊柱及其附屬結構尚未發生結構性改變,在牽引、推扳下其側彎可以矯正。                                                    圖4—4 脊柱的生理曲度

脊柱側彎可分為骨性、神經肌肉性、原發性(亦稱特發性)及代償性四

大類。骨性是脊柱骨及其附屬結構的先天性改變或後天性疾病、創傷等破壞所致。先天性較常見的為椎體缺損或楔形椎體,後天則可由創傷、結核,化膿性感染、良性腫瘤等造成的椎體破壞及一側壓縮所致,最後診斷需經x線攝片才能確定。神經肌肉痙攣引起的脊柱側彎主要是背部兩側肌力不平衡所致,最常見的是脊髓灰質炎患者;中、小學生由於姿勢不當,長期一側負載過重(如單肩背書包等)也可引起脊柱側彎;其他引起脊柱側彎的原因還有腦炎後遺症、脊柱裂、腦脊膜膨出、側索硬化症、神經纖維瘤等。代償性脊柱側彎,最常見的原因是下肢長度不均引起骨盆傾斜,髖關節外展、內收、屈曲等畸形引起的骨盆偏斜等。骨盆偏斜後脊柱的基礎部必然要發生偏斜,其上部定會發生代償性側彎,以維持身體的相對平衡。

無論哪種原因引起的脊柱側彎,[掃於脊柱負重力線和生物力線的改變,造成腰背部筋膜、韌帶、肌肉附著部位的牽扯和勞損,必然會產生不同程度的頸、腰、背痛和相對應部位臟器的功能障礙。這種情況側彎在先,疼痛在後,一般相對較輕。另有一類是先有背部疼痛,後出現側彎,如急性腰扭傷,引起保護性肌緊張或反射性肌痙攣,牽拉脊柱出現側彎。這類患者腰背部肌肉常呈高度緊張狀態,不能隨意活動。仔細檢查,往往呵在棘旁後小關節部位、橫突尖端部位或頸、腰、背肌肉筋膜部位找到明顯的壓痛點,尤以後小關節突部位更為多見。準確的小關節囊局部封閉治療,有的可使肌肉痙攣及疼痛得到緩解。

3.脊柱活動。脊柱有前屈、後伸、側彎和旋轉四種活動。幼年時活動範圍最大,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活動逐漸減小。隨著個體運動的差異及自身解剖結構的差異,脊柱活動的範圍也有所不同,這一點大家必須明確。

頸段脊柱的前屈、後伸、側彎、旋轉四種活動範圍較大。屈曲運動主要發生在頸椎、下胸椎及腰椎,後伸運動主要在頸椎及腰椎,側彎活動主要在頸椎、下胸椎及腰椎,旋轉活動主要在頸椎,其次為胸椎,腰段椎體旋轉活動最小。

立位檢查主要是觀察脊柱的外形是否在一直線上,脊柱兩側是否對稱,查看脊柱的自主活動。前曲可用指尖到地面之間的離來表示,正常年輕人指尖可觸地;側屈可用指尖能觸及的下肢外側部位來表示,一般在雙足併攏,足底不離開地面的情況下,屈側指尖可達膝關節以下;側屈應兩側進行對比觀察。後伸的測量方法是先用線懸一重量,將線的上端用手指壓貼於頸椎上端,使線的下端的重量貼近於骶骨上緣,然後向後伸脊柱,觀察下端下移的距離;旋轉活動檢查方法,可將患者骨盆用雙手固定,使患者雙手分別叉於兩側胸廓側面盡量高的位置,然後分別向左右位置旋轉,以肘關節指向的方向用量角器測出其旋轉度。測定的這些數據可供臨床參考以及治療前後的比較。

患者脊柱活動如受限制,應問清是疼痛性限制還是非疼痛性限制,疼痛發生的時間和部位,以及疼痛部位有無壓痛和叩擊痛等。

(二)坐位檢查

要求患者背對自然光線,坐方凳上,雙足自然落地。檢查順序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姿勢

坐姿足否端正,兩側坐骨結節能否均衡負重。多數腰腿痛及椎間盤突出患者能均衡負重,少數有嚴重單側腰、臀及下肢放射痛者,往往不願用患側臀部負重。有這類臨床表現者還必須和骶髂關節本身的疾病相鑒別,前者有根性神經痛的表現,同時伴有下肢的肌力、感覺、反射等改變,直腿抬高試驗及踝關節背伸加強實驗陽性;後者疼痛大多限於骶髂關節附近及臀部,放射痛也只限於大腿上部後側,骨盆壓縮與分離試驗陽性。

2.觀察原有站立體位的脊柱畸形有無改變

某些畸形,如雙下肢長度不等,髖關節的屈曲、內收、外展畸形,膝關節、踝關節及足部的某些畸形,均可使患者在站立時骨盆發生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向的傾斜,繼發脊柱的側彎和前、後各弧度的改變。這些畸形如果還未形成結構的改變,則當坐位雙側坐骨結節負重時,就能得到部分或完全矯正,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如站立位時有脊柱側彎,則坐位時側彎依然存在。

3.脊柱的活動情況

依次作脊柱的伸、屈、側彎、旋轉等主動和被動活動檢查,並和站立時的活動作比較,如與站立時的活動基本相同,則說明病變在脊柱而與下肢無關。

4.肌肉張力改變

疼痛常有不同程度的肌肉張力改變,肌肉緊張的程度往往與疼痛程度成正比,急性疼痛的肌肉緊張又較慢性疼痛更為嚴重。

5.壓痛點檢查

壓痛點的分布有其自己的規律,多數位於肌肉在骨、骨膜與韌帶的附著部位。上背部的壓痛點除棘突間及其兩側外,還有肩胛內上角的提肩胛肌止點處,岡上內側的岡上肌起點處,岡下肌的起點處,肩胛骨內緣的大、小菱形肌止點處,肩胛骨腋緣的大、小圓肌起點處,均應一一檢查。這些壓痛點中尤以岡下肌起點處的岡下壓痛點最為常見。檢查壓痛點時,除用拇指指腹由輕到重逐漸對痛點加壓外,還可同時將拇指指腹作與肌纖維方向垂直的來回滑動,這樣更有利於診斷。

6.頸部檢查

(1)望診:仔細觀察頸部兩側是否對稱,有無後突、偏歪等,頸椎的前凸有否改變。頸項轉動是否靈活,包括前屈、後伸、側彎、旋轉等活動,肌肉是否緊張等。

(2)觸診:沿頸椎逐節檢查棘間、棘旁、橫突等處有無壓痛點及放射痛,檢查放射痛的方向和部位。引起頸部放射痛的常見原因有兩種:一是頸部肌肉、韌帶附著部位的勞損,其壓痛點即在這些組織的附著部位,同時可向上背部、肩部及上肢的放射痛,但放射的距離一般不太遠,很少到達前臂及手部;另一類即神經根性頸椎病,可能是Luschka關節的退變、增生及錯位直接刺激頸神經根所致,其放射距離較遠,可到達手部,並常伴有麻木感。檢查時有不同程度的上肢感覺障礙、肌肉消瘦、肌力減退和腱反射減弱。

這類癥狀和體征由於頸椎病發生的平面不同而有差別。如頸4-5間隙,放射痛及麻木主要在上臂外側及前臂橈側至腕部;頸5-6間隙,麻痛癥狀由上述路線放射至拇指和食指,前臂橈側及拇指有感覺障礙,肱二頭肌肌力減弱,並有腱反射改變;頸6-7問隙,麻痛癥狀沿上述線路放射至食指及中指,肱三頭肌肌力減弱,腱反射遲鈍,少數患者並有伸腕及伸指肌力減弱;頸7胸1間隙,麻痛癥狀沿上臂內側和前臂又側放射至無名指和小指,手部小肌肉可力量減弱,無腱反射障礙。

(3)椎間孔壓縮試驗(壓頭試驗):患者頭部偏向患側,檢查者以左手掌放於患者頭頂,右手握拳輕輕叩打左手背,如叩打時,患者上肢出現放射痛或原有放射痛加重則為陽性,可能為神經根型頸椎病。這是因為叩擊可使椎間孔瞬間受壓變小,加重原已受壓的病變間隙神經根的壓迫和刺激所致。

(4)牽頭試驗:檢查者雙手抱住患者頭部向卜牽引,如疼痛及放射痛緩解則為陽性,有患神經根型頸椎病之可能。

(三)仰卧化檢查

患者自然仰卧,觀察膝關節及髖關節能否伸直,以手伸入腰部檢查,看腰部能否完全貼於床而,如髖關節伸直時腰部不能貼床,而髖關節屈曲時腰部能貼床,則表明髖關節有屈曲畸形。其原因可能是髖關節本身的病變,也有可能是髂窩膿腫或腰大肌膿腫所致。此時應注意以雙手法(左手垂直壓於右手背上)觸摸腹部,檢查有無包塊及壓痛,以排除與腰痛有關的其他原因,如腹部炎症、腫瘤、膿腫等。仰卧位檢查常用的試驗方法有:

1.單側膝髖屈曲試驗

患者一側膝髖關節伸直,使下肢貼於床面,檢查者將其另一側膝髖關節盡量屈曲,使大腿貼於腹部,觀察其對側膝、髖關節是否也發生屈曲活動,如有屈曲則說明該髖關節存在屈曲畸形,個別髖關節正常者在作此試驗時,亦可發生輕度屈曲,應注意鑒別。

2.雙側膝髖屈曲試驗

患者仰卧,檢查者使其雙側膝關節及髖關節盡量屈曲,然後將手置於屈曲的小腿上端前方,將患者膝部盡量下壓並推向頭部方向。在此檢查中患者的腰骶關節及骶髂關節均將發生活動,如這兩個關節有病即可引起疼痛,究竟屬於那一個關節病變,可根據疼痛的部位作進一步檢查。(如圖4—5)

3.直腿抬高試驗

圖4—5髖膝屈曲試驗      患者雙下肢伸直仰卧,檢查者一手托於一側腳

踝部後方,另一手壓於膝前方,在保持膝關節伸直的同時,用托於踝部的手將下肢徐徐抬高,直至患者感到下肢有放射性疼痛及檢查者感到有明顯阻力時,此度即為直腿抬高度。(如圖4-6)

一般正常人直腿抬高可達90。左右,並且不發生疼癇。抬高程度有較大個體差異,檢查時必須注意,如為單側疾病,應進行兩腿比較,並記錄兩腿的抬高度;在抬高受到限制時,必須有臀部、下肢後外側的放射痛,方可定為陽性。健側抬高而患側痛者亦有意義,一般稱為交腿試驗陽性。

直腿抬高試驗主要用於腰椎間盤突出、腰椎側隱窩狹窄、腰椎後小關節增生、腰椎神經根管狹窄及黃韌帶肥厚等刺激或壓迫腰神經根疾病的診斷與鑒別診斷。其原理是當直腿抬高時,坐骨神經受牽拉而緊張,加重了突出椎間盤對神經根的壓迫和刺激。

坐骨神經來源於第4、5腰神經根及1、2、3骶神經根,臨床上最多見的腰4、5之間的椎間盤突出(一般稱腰4椎問盤突出),壓迫的是第5腰神經根,引起的疼痛和麻木感主要在小腿外側,而腰5骶l間的椎間盤突出壓迫的是第1骶神經根,引起的疼痛和發麻感常以小腿後側為主。

4.骨盆搖擺試驗

患者取仰卧位,將雙髖關節及雙膝關節完全屈曲,術者一手扶持患者雙膝,另一手托起病人臀部,做腰骶部被動屈曲及骨盆左右擺動活動,如出現腰痛為陽性。可能是腰骶部有病變或下腰部軟組織勞損。

5.「4」字試驗

患者取仰卧位,健腿伸直,將患肢屈髖屈膝並外展,並將外踝部置於健腿膝部,以組成「4」字形。術者一手按住健側髂骨以固定骨盆,另一手將患肢膝部下壓。若出現骶髂部疼痛則為陽性。

6.挺腹試驗

忠者取仰卧位,令患者閉氣後將腹部向上抬高,使臀部離開床面,若出現腰腿疼加重為陽性。

(四)側卧位檢查

1.Ober氏試驗

患者背向檢查者側卧於檢查台,下方的髖關節及膝關節屈曲,使腰椎前凸變平。檢查者用一手掌托推患者的骨盆後上方,勿使骨盆倒向後方,另一手握住上方小腿下段,先使髖關節及膝關節屈曲,然後使髖關節外展再後伸,此時手僅輕輕扶持小腿,使外展的下肢自由下墜(即使髖關節在後伸位內收)。不能自由下墜者為陽性,同時並可看到及摸到闊筋膜張肌和髂脛束明顯緊張。本試驗用於檢查闊筋膜張肌及髂脛束有無痙攣。其機理是闊筋膜及髂脛束雖已痙攣。但在髖關節屈曲外展時,仍相對的較為鬆弛,故髖關節仍可自由後伸。髖關節到達外展後伸位後,髂脛束和闊筋膜變得緊張,髖關節即不能自由地從外層位內收。(如圖4—7)

闊筋膜張肌及髂脛束攣縮可引起一側髖關節屈曲,造成骨盆前傾,直接影響到下腰椎前凸增加,是產生下腰痛的一個重要原因。

2.骨盆擠壓試驗

患者側卧,背向檢查者。檢查者雙手重疊,置於患者髂骨翼的上方,並徐徐用力下壓,如患者髂骶關節處發生疼痛則為陽性,常表示疼痛側的髂骶關節有病變。(如圖4—8)

(五)俯卧位檢查

俯卧位檢查時,一般在患者腹部墊一薄枕,可使腰背部肌肉放鬆,以利於檢查。臉需向一側偏轉,以免口鼻受壓產生不適。兩上肢自然置於軀幹兩側,切不可將兩臂支撐於胸前或頭部,否則腰背部肌肉則不能放鬆。檢查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姿勢

觀察俯卧姿勢是否自然舒適,腰背部左右是否對稱,脊柱有無側彎、後凸等。

2.肌肉及張力

觀察肌肉能否放鬆,有無肌痙攣,兩側的肌肉緊張度是否相等。如果在俯卧位時肌肉仍不能放鬆,尤其是骶棘肌仍很緊張,則往往表示脊柱本身或其肌肉、韌帶附著處有創傷或疼痛性疾患。常見的有急性腰扭傷、後小關節囊損傷、橫突骨折、椎體及關節突骨折、椎問盤突出、脊椎結核或化膿性感染等。

神經根或脊髓受到損害,常可出現肌張力減弱或完全麻痹現象,通過測定肌張力,有助於診斷。肌肉從正常到完全麻痹共分6級,檢查時,令患者用力作肌肉收縮,術者採用視診及觸診進行檢查。

0級:肌肉完全無收縮的能力。

l級:肌肉雖有輕微收縮的能力,但無力帶動關節的活動。

2級:要在避開地心引力的情況下,肌肉收縮方可帶動關節活動。

3級:在有地心引力下,可以帶動關節的活動,但還不能對抗術者的阻力。

4級:可以對抗術者的阻力,仉肌力還比正常肌肉弱。

5級:完全正常的肌力。,

測定肌力的方法:

(1)肩胛肌:術者一手壓住患者一側肩部,令患者用力提肩,另一手J觸摸提肩胛肌的肌張力大小。

(2)鎖乳突肌:術者用手置於患者被檢測面部作阻力,令患者用力將頭部向檢測傾斜。

(3)斜方肌:術者用手置於肩上作阻力,令患者作聳肩動作。

(4)岡上肌:令患者作肩關節外展15。時,術者用於置於被檢測上肢的外側作阻力。

(5)岡下肌:令患者屈肘後作上臂外旋動作,術者對此動作給以阻力。

(6)菱形肌:患者雙手叉腰後,兩側肘部向後用力,術者一手對被檢查部位作阻力,另一手在肩胛內側觸摸菱形肌的收縮力。

(7)圓肌及肩胛肌:患者屈肘後作上臂內旋動作,術者對此動作給以阻力。

(8)背闊肌:患者向上臂外展90。,然後用力作內收動作,術者一手在其肘部內側作阻力,另一手在肩胛骨下角處觸摸背間肌的收縮力。

(9)骶棘肌:患者取俯卧位,軀幹作向後背伸的動作,術者一手推背部向下作阻力,另一手可觸摸骶棘肌的收縮力。

(10)腰肌:患者取坐位,膝關節自然屈曲於90。位,令患者用力作屈體動作,術者用手壓病人大腿前側作阻力,可測出髂腰肌肌力。

(11)肱二頭肌、肱肌及喙肱肌:患者用力作屈肘動作,術者一手置於病人前臂屈側作阻力,另一手可觸摸肱二頭肌、肱肌及喙肱肌的收縮力。

(12)肱三頭肌:患者屈肘後作伸肘動作,術者一手置於患者前臂側作阻力,另一手可觸摸肱三頭肌收縮力。

(13)臀大肌:患者俯卧位,用力將大腿後伸、小腿屈曲,術者一手給以阻力,另一手可觸摸臀大肌的收縮力。

(14)臀中肌:患者取健側在下的側卧位,被檢測下肢伸直並內旋,用力將大腿作外展動作,術者一手給以阻力,另一手可觸摸臀中肌的收縮力。

(15)梨狀肌、閉孔內肌、股方肌:患者取仰卧位,下肢伸直並用力外旋,術者用手作阻力,可測知上述諸肌的肌力。

(16)運動障礙:頸、胸或腰椎發生錯位、骨嵴或椎間盤突出,可以刺激或壓迫神經根的前根(運動神經纖維),造成頸部、腰背部及肢體的運動障礙。有病變的脊柱前屈、後伸、左右側屈或左右旋轉達不到正常的運動範圍,運動障礙也可由於椎周軟組織的受損害所致,如肌肉、韌帶、筋膜急性損傷或慢性勞損。發生肌肉痙攣、無菌性炎症、韌帶鈣化等,均可引起運動障礙。脊柱的正常運動範圍。(如圖4—9)

(17)感覺障礙:神經根的後根(感覺纖維)受累,則該神經纖維所支配的皮層出現麻木感、感覺減退或消失,這是由神經根受損害的程度而定。脊柱錯位引起相關疾病的初部定位診斷,可根據節段與癥狀及椎體周圍變化的表現規律大致確定。(具體參號P30頁的「人體疾病與脊柱錯位關係」)

3.棘突檢查法

檢查者握拳,自上而下輕輕叩擊各脊椎的棘突,觀察患者在捶擊時有何反應,並詢問其有元疼痛。此法主要用於檢查椎體及椎弓的創傷或疾病,如脊椎結核、骨折、腫瘤等。嚴重的椎問盤突出尤其是中央型突出也可出現疼痛,並引起坐骨神經放射性疼痛。另一方法足術者用右手食、中二指併攏,置於棘突兩旁,作上下滑動對比,遇棘突高低不平或偏歪者,表示有脊椎錯位。

4.棘間韌帶檢查法

檢查者用拇指自上而下逐一在各棘突間按壓,觀察有無疼痛,並注意各棘突間寬度有無改變,亦可了解棘上韌帶的創傷。

一般輕扣即痛者多由棘上韌帶病變所致,較深的壓痛可能來自棘間韌帶。

5.橫突、關節突檢查法

多用於頸椎。檢查者用右手拇指、食指輕置患者頸椎橫突後方與關節突處(先從乳突尖處觸及第一頸椎橫突,然後向下後方移動至2、3頸椎後關節處),向上下滑動對比,摸清關節突有無隆起和橫突左右是否對稱。如有異常,應檢查是否同時有壓痛和病理陽性反應物——硬結、肌痙攣的條索狀物、摩擦音等。若有,即為脊椎小關節錯位體征;若無則有可能是先天性畸形。由於頸椎棘突多有分叉,且長短懸殊,故確診時易出現偏差,確診時以檢查橫突關節突較為準確。

6.棘旁壓痛點檢查法

棘旁壓痛點是指上、下棘突間兩側旁開2—3em處的較深壓痛,此處的深部組織為後小關節囊、黃韌帶及椎間孔。這些部位的創傷或病變,均可發生壓痛。腰椎間盤突出,常由於神經根擠壓於突出物與關節突及肥厚的黃韌帶之間,故可發生明顯的壓痛及坐骨神經放射痛(如圖4—10)。若是腰3—4間的椎間盤突出,則受壓的是第4腰神經根,此神經根參與股神經及坐骨神經的構成,故除了坐骨神經痛以外,還可引起大腿及膝前內側的放射痛,股神經牽張試驗可出現陽性。{如圖4一11)

7.肩胛部壓痛點檢查法

附著於肩胛骨的肌肉很多,肩胛內上角有提肩胛肌止點,岡上窩處有岡上肌起點,肩胛岡上緣有斜方肌止點,下緣有三角肌起點,岡下窩處有面積較大的岡下肌起點,脊柱緣有小菱形肌和大菱性肌止點,腋緣有小圓肌和大圓肌起點,肩關節盂下有肱三頭肌長頭起點。總的來說,這寫肌肉在肩胛骨的附符處均可因創傷或勞損而形成壓痛點,其中較多見的則有,肩胛內上角的壓痛點(提肩胛肌止點)、岡上窩壓痛點岡上肌起點)、岡下窩壓痛點(岡下肌起點)、肩胛骨脊柱緣壓痛點(人、小菱形肌止點)、肩胛腋緣壓痛點(大、小圓肌起點)、肩胛岡上及岡下壓痛點(斜方肌止點)。(如圖4—12)

8.髂嵴部壓痛點檢查法

髂後上棘內側壓痛點,位於髂後上嵴內側,為髂腰韌帶附著處。髂後下棘壓痛點,為骶髂韌帶附著處。髂嵴壓痛點,在髂嵴最高處的稍後下方,為背闊肌和臀中肌的附著處,稍下處並可摸到臀上皮神經。髂嵴外側壓痛點,位於髂嵴外側中點,為闊筋膜張肌的起點處。

要證實這些捱痛點是引起腰背痛的真正原因,較好的辦法就是在壓痛點用0.25%.0.5%的奴夫卡因2—4ml(用前需先作皮試),或2%利多卡因2-5ml作封閉注射,深度要達到該處肌肉或韌帶在骨膜的附著處。可改變針頭方向,稍向周圍作浸潤。如注射後局部壓痛及反射痛立即消失或明顯減輕,則說明該壓痛點正是引起腰背痛及反射性疼痛的主要原因。

9.梨狀肌緊張試驗

術者握住小腿下端,使患者(俯卧位)膝關節屈曲到90。,再將小腿向外旋轉,使髖關節內旋,從而使梨狀肌緊張,若發生坐骨神經放射性痛則為陽性。此試驗一般用於「梨狀肌綜合征」的診斷,實際上坐骨神經受梨狀肌的壓迫而產生坐骨神經痛是極少見的,故不宜隨便下此診斷。

10.脊柱過伸試驗

患者取立位,術者立其側面,並用雙手作保護姿勢,令患者作脊柱向背面作過伸。若出現腰、腿痛,彎腰不能者為陽性,可能有椎管狹窄症。

11.骨盆搖擺試驗

患者取仰卧位,將雙髖關節及雙膝關節完全屈曲,術者一手扶持患者雙膝,另一手托起病人臀部,做腰骶部被動屈曲及骨盆左右擺動活動。如出現腰痛為陽性,可能腰骶部有病變或上腰部軟組織勞損。

12.陽性反應物觸診檢查法

術者用拇指在患者脊椎的棘突旁、橫突、關節突上下揉按觸摩,並檢查與患椎相連的肌肉遠端附著點有無摩擦音、壓痛和條索狀硬結。若有,即為勞損點或脊椎錯位後的反應物。

第五節輔助檢查法

科技的進步與檢查技術的發展,為臨床提供了越來越多的檢查手段,如近些年來開展的CT掃描、核磁共振等,為臨床診斷提供了極大的方便。下面我們只介紹幾種經濟適用的檢查方法,供同道們工作中參考。

一、x線單片檢查法

這是目前臨床上使用最普遍的一種輔助檢查,它不僅可以清楚地顯示脊柱骨的各種改變,還可以排除結核、類風濕、腫瘤和畸形。x線平片是脊椎結構立體形態的平面投影,儘管影象重疊紊亂,仍可直接或間接反應脊柱的既往和現狀。觀看x線平片時,一定要結合病史和臨床進行綜合分析。現列出幾種常見的X線平片異常及癥狀,供同道們參考。

(一)頸曲消失或反張

多見於青壯年患者(尤其是女青年),查體發現頸部肌群緊張,中下段頸椎關節突關節壓痛,局部肌肉痙攣,C4或C5棘突可能發生偏移錯位。頸曲上段僵直者,多有頭部脹痛或頭面五官癥狀;頸曲下段僵直者,以肩背或上肢的麻脹、疼痛、乏力等癥狀為多見。

(二)頸項韌帶鈣化

這是頸椎病的典型x線征之一,多發生在C5-7平面。鈣化影同一水平的棘突間隙一般都有增寬現象,相對應的,椎體前角可能有骨質增生現象。此征常見於長期低頭工作者、仰頭或頭頸活動較頻繁職業的中老年患者。臨床表現有,患者低頭受限或不能持久,頸肩部酸痛、乏力或活動不靈活等。

(三)頸椎側凸

在青壯年患者,此徵象是落枕或副神經炎急性期頸椎的代償性改變。檢查時可見偏歪側肌肉緊張、壓痛,有時還可捫及腫大觸痛的副神經。老年患者則有慢性頸、肩疼痛及活動障礙。

(四)寰樞椎半脫位

寰樞椎開口位片若發現寰椎側塊偏移、齒狀突不居中、兩側寰樞關節間隙不等寬,則是寰樞椎半脫位的x線征。側位片上常可見寰椎後弓呈「環狀」(正常呈重疊現象)。臨床表現有,與寰椎側塊偏移方向同一側的頭痛、偏頭痛和眼部癥狀。可伴有頭昏、眩暈、血壓異常、失眠等。查體發現一側寰椎橫突隆起(與另側對比)、壓痛,局部肌肉緊張、壓痛或有C2棘突偏移錯位。

(五)鉤椎關節增生

此症多發生在中下段頸椎,鉤椎關節增生的程度與該椎問盤退變、間隙狹窄成正比。單個間隙鉤椎關節增生者,常有明顯的根性刺激癥狀或交感神經激壓癥狀。多個椎體鉤椎關節的增生性改變,因是一個慢性的漸進過程,患者一般都已適應,常無明顯的自覺癥狀,至較重階段,可出現頸、肩、上肢的麻脹勞累,多見於老年患者。

(六)胸椎骨質增生

多發生在胸椎下段,提示該部曾有損傷或異常應力存在。臨床表現常有,增生同側相對應的肋問神經分布區的疼痛和不適,以及相應節段交感神經支配臟器的功能紊亂。T8、T9間隙右側增生性改變,伴有右側季肋部的慢性疼痛不適和胃腸功能紊亂。檢查時可見該部棘突偏歪、棘旁壓痛、肌肉緊張或觸摸到硬節、條索狀包塊等。

(七)「水平骶椎」與腰前凸曲線加深

平片顯示骶腰角增大(>43°),即為「水平骶椎」,常伴有腰曲加深徵象。臨床表現有,站立、端坐、平卧和行走時,因腰骶部脹痛甚至下肢麻脹而不能持久,患者需叩打骶部或採取下蹲位,以緩解腰骶部和下肢的癥狀。嚴重者可出現間歇跛行和馬尾神經受壓的癥狀。檢查可見腰曲明顯加深,骶部後凸隆起,兩側腰肌緊張和代償性肥厚。

(八)骶髂關節密度增高

提示關節存在慢性勞損或炎性改變,見於慢性腰腿痛或類風濕性關節炎(中樞型)早期的患者。一側骶髂關節密度增高,或同時伴有關節間隙增寬(與另側對比),提示該關節存在損傷或關節錯位。臨床表現有,一側腰骶部疼痛不適,並且往同側下肢牽扯。部分病人還有同側下腹的隱痛、觸痛和盆腔臟器功能紊亂。少數病人有骶尾部痛和下肢怕冷、多汗或無汗癥狀。檢查時見該側腰肌代償性緊張、骶髂關節壓痛或叩痛,可能該側骶髂關節前錯位或後錯位。

(九)椎問盤凸出

正側位片上一般無異常發現,x線檢查可排除其他腰部疾患,前屈和後伸的側片顯示脊柱有過度活動,如伴退變者可見椎間隙變窄。臨床檢查可發現凸出部位上下明顯壓痛、肌肉緊張,嚴重者可伴有患側肢體麻木、疼痛、活動障礙。

(十)外傷性壓縮骨折

椎體呈楔形變,上緣常凹陷,下緣多平整,密度略增高,可見骨碎片、椎問隙正常或變窄。檢查時病人呈被動體位,疼痛劇烈,骨折部位肌肉緊張,壓迫神經者可出現肢體活動障礙,甚至大小便失禁等。懷疑椎體骨折時,最好俯卧位,平抬於硬板床上及時送醫院處理,以免延誤救治時間,造成新的損傷。

(十一)椎體退行性改變

多見於中老年,因關節軟骨變性或壞死,關節邊緣纖維軟骨和骨膜代償性修復增生和新骨形成,表現為椎體肥大增生、椎間韌帶鈣化形成唇樣增生或骨橋,多個骨橋呈「竹節狀」。因椎間盤退變而椎間隙變窄,關節面硬化,小關節突可互相重疊、肥大,上下椎板間的空隙變小呈迭瓦狀改變,椎間孔亦變小,導致神經根受壓。同樣,由於脊柱退變,還可引起椎周組織鬆弛,造成椎問關節失穩。頸椎病及椎管狹窄為常見的退變性疾患,常見的x線表現如下:

1.頸椎出現弧度改變。多數變直,少數可側彎、過伸或呈S形。

2.頸椎不穩。椎問後緣聯線異常,不穩的頸椎呈中斷、反弓、成角,向前或向後滑脫,重者可見上位椎體的小關節向後下方滑脫。有人提出「雙邊征」和「雙突征」,具有早期診斷價值。這兩種征像均因不穩之頸椎旋轉,在側位片E椎體後緣無法重疊而呈「雙邊」,小關節突無法重疊,而呈「雙突」。

3.椎間盤退變致椎間隙變窄。

4.反應性骨質增生,使椎體骨關節面硬化,有骨贅及骨嵴形成,以椎體後緣尤為重要。

5.椎小關節、鉤椎關節骨質增濃,間隙變窄,關節突變尖變長。

6.由於椎間隙變窄,骨質增生,椎體不穩,導致椎問孔狹小變形。

7.部分患者可有椎管矢徑變窄,如X線片上矢徑小於llmm,應考慮脊髓受壓,如小於8mm則可確定為脊髓型頸椎病。

8.項韌帶、前縱韌帶和後縱韌帶因勞損而變性、糜爛、壞死,導致修復鈣化。

正位片可觀察鉤椎關節增生,斜位片可識別椎問孔大小,屈曲,過伸的側位片有助於顯示頸椎是否穩定。

(十二)腰椎椎管狹窄

1.正位:兩側小關節突增生、肥大內聚,小關節面的方向接近矢狀位。椎弓根增大、間距變窄、椎板增厚、密度增高。上下椎板距離近而呈迭瓦狀改變。

2.側位:椎弓根短,椎弓及小關節突骨質增生、密度增高,致中央椎管及側隱窩矢徑變窄。一般認為椎管橫徑(兩椎弓根內緣間的距離)小於20mm,前後徑(椎體後緣至椎板與棘突交界處的距離)小於15mm應考慮為椎管狹窄症。矢徑在13mm以下者為絕對狹窄。平片診斷椎管狹窄有一定限度,應密切結合臨床判斷,必要時作椎管造影或CT檢查確診。

(十三)炎症性改變

1.強直性脊柱炎:是較為常見的一種炎症,為骶髂關節和脊柱慢性炎症性疾病。病變自骶髂關節下1/3開始,逐漸向上蔓延,最後形成脊柱強直。其x線表現為,早期時,骶髂關節模糊、不規則、硬化、糜爛、增寬,脊柱普遍疏鬆、椎問盤增寬、小關節模糊和硬化、脊椎生理曲度消失。中期時,小關節糜爛、椎體變方、椎間盤狹窄、骨盆模糊、恥骨聯合被波及。晚期時,椎間盤鈣化,椎旁韌帶廣泛鈣化呈「竹節狀」脊柱;棘間和小關節韌帶呈縱形並列的長髮辮樣鈣化;骶髂關節融合,大部分病人小關節破壞後發生骨性強直,並可出現駝背畸形。

2.脊椎結核:以青少年為多,基本病理改變是骨質疏鬆和破壞,常累計多個椎體,椎間隙變窄或消失,脊柱成角畸形,破壞嚴重者可累及附件,並伴椎旁膿瘍。

3.化膿性脊柱炎:發病較急,劇痛、高燒,骨質破壞迅速。如治療及時叮較快出現修復,表現為新生骨跨越椎間隙,有骨性強直。一般尤骨質稀疏,此點與結核不問。

(十四)脊椎腫瘤

轉移瘤是脊柱惡性腫瘤中最常見的一種,主要為癌轉移,常累計一個或多個椎體,呈溶骨、成骨或混合型的骨質破壞,以溶骨型多見。不侵犯椎間盤,故椎間隙不窄。椎體破壞的同時常伴有椎體附件的破壞,並累及硬膜外軟組織,呈硬膜外佔位病變,此為轉移瘤之特點。通常伴有病理性壓縮骨折,多為前後一致性塌陷,亦可側方塌陷或楔形變形,骨密度減低。

此外,還有何杰金氏病(多侵犯胸、腰椎)、骨髓瘤(早期可能只累及一個椎體,以後可擴散到椎體全部及其附件)、脊索瘤(可發生在脊髓任何部位,但以兩端多見)、巨細胞瘤(脊椎上少見,好發於骶骨上部)、血管瘤(是脊柱腫瘤中常見的一種,好發於胸12-腰4段)、骨母細胞瘤(好發於椎弓根)、神經源性腫瘤(神經鞘瘤和神經纖維瘤約佔全部椎管腫瘤的一半)等。

二其他檢查法

(一)造影檢查

常見的有椎管造影(又稱為蛛網膜下腔造影)、硬膜外造影、椎問盤造影、腰靜脈造影等,目前最常見的為椎管造影。

(二)斷層攝影檢查

可以逐層顯示平片不能顯示的細小病變,和骨影重疊而顯示不清的結構,其目的在於顯示某一薄層的斷面影像,使靶層上下部分的陰影模糊,從而提高照片對靶層的顯像能力。

(三)CT檢查

是目前臨床使用較為廣泛的一種檢查方法,由於解析度高,可橫軸位、冠狀位和矢狀面重建圖像,故脊椎和脊髓的檢查能準確地觀察椎管形態的大小、椎骨及椎問關節的形態和結構,以及准管內外軟組織,如脊髓、蛛網膜下腔、神經根、黃韌帶、大血管及椎旁肌肉等情況,提高了脊柱及椎管內疾病的診斷水平。

(四)超聲顯像診斷

B型超聲顯像檢查,是近些年來發展較快的一種檢查方法,對心臟、腹腔臟器、泌尿系統及婦產科等多種疾病具有獨特的診斷價值。近年用B超檢查診斷椎管內疾病、腰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等病,又取得了新的進展。它是一種安全、簡便、無創傷的診斷技術,無疑將成為臨床首選的檢測手段。

(五)磁共振成像技術(MRI檢查)

是8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項新技術,它無電離輻射(非損傷性),能從任何方向作切層檢查,無須椎管內注射造影劑卻酷似椎管內碘水造影。尤其是對軟組織的顯示能力,是CT和造影無與倫比的,它能直接觀察到脊髓和髓核。因此,目前越來越廣泛地應用MRI作脊柱和脊髓疾病的檢查,有可能作為首選的影像診斷方法。但由於價格較貴,推廣起來可能還有一定的難度。

(六)實驗室檢查

它對頸、腰、背痛本身的診斷沒有重要意義,但與某些類風濕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鑒別診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常用的實驗室檢查有:

1.紅細胞沉降率:正常男性為10mm/1小時以下,女性為15ram/l小時以下,超過正常值,可能為風濕病或類風濕病所致。

2.類風濕因子:是抗變性IgG的抗體,其本身屬於IgM:,可用膠乳凝集試驗、致敏紅細胞凝集試驗和致敏乳膠凝集試驗檢測。檢查類風濕因子,對類風濕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診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其陽性率在。70%左右,而正常人的陽性率不超過5%。出現類風濕因子陽性,要結合臨床癥狀,全面考慮分析,並排除皮肌炎、硬皮病、惡性貧血、系統性紅斑狼瘡、慢性肝炎等以後再做診斷。

第五章按摩手法的基礎知識

第一節按摩手法的要求

一、按摩手法的基本條件

按摩手法是按摩治療疾病、保健養生的基本手法,足一項專門的基本技能。因此要研究它的技巧,也就是說,作為手法它不是一般簡單的隨意動作,而是有一定規範和技術要求的技術動作。按摩治療和保健主要靠熟練的手法,而不是粗暴的蠻力。

《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在談到手法時說:「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稱得手法也」。嚴格地說,不講究技巧的簡單動作不能稱之為「法」。有些人認為按摩治療保健,只要有力氣就行,甚至認為力氣越大越好,因此,在治療保健時,動作生硬、粗暴,把病人按得痛苦不堪。這種方法是片面的,甚至是有害的。早在明朝時,名醫張介賓對此就曾提出過批評。他曾說:「專門用剛強手法,極力困人,開人關節,走人元氣,莫此為堪;病者亦以謂法所當然,即有不堪,勉強忍受,多見強者致弱,弱者不起,非怕不能去病,而適以增害,用若此輩者,不可不為知慎」。由此可見,古人非常重視手法技術。需要說明的是,運用手法並不是說手法操作時不要用力,更不是否定力的作用,而是強調力的運用與手法技巧結合起來。臨床實踐證明,突然而猛力的手法常常有危險性,它總是不舒服的,並會增加病人的痛苦。所以僅在有限的範圍內使用,而漸進的穩柔的手法就不致產生危險性,且總是舒服的。即便有酸脹疼癢感覺的病人也樂於接受。

「工欲凈其事,必先利其器」。按摩在臨床治療和保健過程中,必須要有熟練的手法,並根據辨證論治的精神,靈活地配合和運用這  手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手法熟練與否,可直接影響療效。因此,作為一個按摩師,在具有一定的中醫理論知識的同時,還必須經過長期刻苦的手法鍛煉,以達到熟練。手法應具備持久、有力、均勻、柔和、深透的基本要求,才能在臨床和保健應用上得心應手,使它成為有效的治療保健工具。

所謂「有力」,足指手法必須具備一定的力量。這種力量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根據體質、病症、部位等不同情況增減。「持久」是指手法持續運用一定時間,保持動作和力量的連貫性,不能斷斷續續。「均勻」是指手的活動要有節奏性,速度不要時快時慢,壓力不要時輕時重。「柔和」是說手法應輕而不浮,重而不滯,用力不可生硬粗暴,變換動作要自然。以上四個方面是密切相關,相輔相成的。只有這樣才能剛柔相濟,從而達到深透治療保健的目的。也就是說持久能使手法逐漸深透有力,均勻協調的動作使手法更趨柔和,而力量與技巧相結合則使手法既有力又柔和。在臨床和保健運用上,力量是基礎,手法技巧是關鍵,兩者必須兼之,缺一不可。

二、手法的補瀉

    「虛則補之,實則瀉之」,是中醫基本治療原則之一。在施術時,應根據受術人的身體強弱、虛實採用不同的手法,以達到補瀉之目的。

機體因組織器官衰老痿弱,或因過度疲乏而使機能減退,發生麻痹不仁、虛損無力的虛症病,按摩保健治療時要用補法,以達到補其不足,扶助正氣的目的。機體因過度緊張,機能亢進,或遇有內外因素的傷害,而使組織遭到破壞、發生障礙和腫聚瘀結的實症病,按摩保健治療時主要用瀉法,以達到瀉其有餘,被動祛除邪氣的目的。

按摩保健治療過程中通常把順時針操作手法認為「補」,逆時針操作手法認為「瀉」。操作手法輕者為補,重者為瀉;緩者為補,快者為瀉;順經施術為補,逆經施術為瀉。在保健按摩的過程中,一般用平補平瀉的方法,即手法強度、頻率與操作的時間適中。在經絡走行線上往複施術,有調和人體陰陽,改善內臟生理功能的作用,也稱和法。

    第二節按摩手法的分類

按摩手法據說民間流傳有500多種,最早見於文字記載的也有110多種。臨床應用手法最少也應掌握二、三十種,學保健按摩要學會六、七十種手法才夠用。這些手法有其一定的規律。掌握其規律,對於手法的學習與應用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手法的用力形式

(一)垂直用力:如按、壓、點、掐、一指禪推、踩橋等手法。這些都是由上往下施加不同的力。

(二)平面用力:如摩、擦、平推、直推、旋推等手法。這些址在體表做上下、左右、前後或盤旋往返施力。當然,在平面施力時也有向下的壓力,但在技術上有明顯的側重。

(三)對稱合力:如拿、捏、擰、擠、捻等手法。這些手法是用手或雙指、三指同時相對施力。

(四)對抗用力:如拔伸、牽引、斜板等手法。這些是向相反方向用力。

(五)被動用力:如搖、扳、腰椎旋轉等手法。這些複合動作,主要達到旋轉、屈伸運動關節,屬於被動運動性質。

(六)信息傳導:如振法、顫法等。這些手法都是作用在受術人體表的某一部位,對全身各系統內進行調節,從而達到治療保健效果。

二、手法動作形象

這類手法分類足最常用的分類方法之一。它把手法分為五大類,如擺動類、摩按類、擠壓類、叩出類和搖抖類。

(一)擺動類手法:是以指或掌側、腕關節著力在體表做協調的連續擺動。此類手法具有活血散結、軟堅止癢的作用,主要包括一指禪推法、揉法等。

(二)摩擦類手法:是用手指或手掌著力於體表上,做前後左右直線或環形的有節律的迴旋移動,具有提高肌肉的興奮度、祛瘀散結、調和氣血的作用。它主要包括推法、擦法、摩法、搓法等。

(三)擠壓類手法:足用指、掌或肢體其它部位按壓或對稱性擠壓體表的特定部位。此類手法刺激性較強,具有舒筋通絡、行氣活血、緩解疼痛的作用,主要包括按法、捏法、振法、點法、拿法、捻法、捋法、扯法等。

(四)叩擊類手法:是用手指、手掌、拳背和掌側面,運用肘關節的屈伸並腕部的自然放鬆,做輕巧有力、平穩而有節奏、撣力的叩打體表。此類手法具有舒筋活絡、行氣活血、緩解肌肉痛攣的作用,主要包括擊法、叩法、拍法、彈法、彈撥法等。

(五)搖抖類手法:是對關節做被動性活動,使關節有鬆動感的手法。此類手法具有滑利關節、松解粘連、增強關節活動功能的作用,主要包括抖法、搖法、扳法、拔伸法等。

另外,還有以手法應用為對象分類的,如成人按摩法、婦女按摩法、小兒按摩法、美容按摩法等。以手法流派分類的,如內功推拿法、一指禪推拿法等。以手法作用為分類的,如放鬆手法、複位手法、鎮靜手法等。以治療過程分類的,如準備手法、治療手法、結束手法等。以手法輕重分類的,如輕手法、重手法等。以按摩術方式分類的,如單式手法、複合式手法等。

由於現在的按摩手法很多,手法的命名也存在不同,本書將單獨做介紹,使廣大讀者對手法的了解更加深刻。

第三節按法

一、按法的定義

施術者用身體的某一部位著力在受術者體表某一部位上,逐漸用力加壓的方法。按壓方向要垂直,用力要由輕到重,穩而持續,使刺激充分透達到機體組織深部。切忌用迅猛的暴發力。一個按的動作至少要有兩個力的灌注過程。

二、按法的分類

(一)指按法

用指端或指腹按壓體表,稱指按法。指按法又分單指按法、雙指按法、疊指按法和四指按法等。  (如圖5一1)    單指按法通常用拇指或一指在人體某一穴位上進行施術。雙指按法多用於人體背部膀胱經。疊指按法是用雙手拇指做「十」字形逐漸垂直下壓施力,多用於頭部、面部、下肢部等部位的穴位上。四指按法是拇指內屈,其餘四指伸直下壓,多用在點按腹股溝動脈、胸腹部正中線、腋前線等部位。

(二)掌按法

即用手掌按壓體表的方法。可分為單掌按壓法、雙掌按壓法、疊掌按壓法、交叉掌按壓法等。操作時著力部位要緊貼體表,不可移動,用力要由輕至重。

單掌按壓法多用在背部、腰骶部、下肢部。雙掌按壓法多用在臀橫紋以上的部位。疊掌按壓法一般沿背部膀胱張腰部帶脈方向進行施術。交叉掌按壓法多用於肩部和腰部。 (如圖5—2)

(三)肘按法

用肘部鷹嘴著力施術於體表,進行按壓的方法,稱肘按法。此方法刺激強度較大,故操作中切記由輕至重。此法多用在臀部和肌肉較豐滿的部位。(如圖5—3)

(四)按揉複合手法

按法在操作中常與揉法結合使用,組成「按揉」複合手法。強調邊按邊揉,按中有揉,揉中有按,按揉結合,它是治療和保健手法中最常用的手法之一,適用於全身各個部位。可分為掌按揉複合手法和指按揉複合手法。(如圖5—4)

(五)按法的衍變手法

點法:用指端、指天節、肘端鷹嘴部著力點壓,並做旋轉或快速垂直用力的手法。點法強度及所用的力均大於按法,且操作的頻率快,多用於點穴等。

掐法:以兩指指尖用力或以對稱用力按壓的手法。多用於人中穴、十宣、崑崙穴等急救時,有開竅醒腦的作用。

第四節推法

一、推法的定義

用指、掌、拳、肘等部位著力於體表的特定部位上,做單方向的直線或弧形的移動。推法講究推於線,連線成面。推法頻率不宜過快。前臂主動用力,沿人體生理自然曲線推行,手法要求穩、實、柔、緩,節律均勻。

二、推法的分類

    (一)拇指推法

用拇指著力,其餘四指分開,協助用力,按經絡循行或肌纖維方向做單方向或弧形推進。一般可連續操作5一l0遍,適用於胸、背、腰部,手、足及四肢部等。(如圖5—5)

(二)指推法的衍變手法

1.開天門法:術者雙手的中指與食指點按雙睛明穴,然後交替沿前額正中線推行,過上星穴,至百會穴止。若需加強,可在上星穴用雙拇指對壓,做十字下壓或用力切捻下壓至百會穴數次。

2.推前額法:也稱前額分陰陽法。是用雙手拇指交替從前額正中線向一側太陽穴推行,再從太陽穴推至回正中線,然後推另一側,最後止於前額正中線。

(三)掌推法

指發力於掌根,用手掌貼覆於體表,向身體的某一部位推進。掌法刺激緩和,是活血化瘀的有效手法,也是保健、推拿、按摩重要的放鬆過渡手法。此法常用於面積較大的部位,如胸、背腰、腹、四肢部等。掌推法包括平掌推法、斜掌(虎口)推法、重疊掌推法。

需要增加壓力時,可用一手重疊推進,也稱重疊推法或疊推。虎口推法是術者斜掌置於體表,沿生理曲線自然推行。在下肢操作時,虎口置於足跟時做快速牽拉,也稱斜掌推法。保健推拿按摩中把這三種推法合稱為「三推法」(如圖5—6)。

(四)掌推法的衍變手法

1.掌理法:受術者俯卧或仰卧於床,施術者雙手掌面沿全身生理曲線做快速的「S」形移動。宛如溪水沿山林流動的樣子,故又稱為「高山流水」。掌理法一般用在全身按摩剛開始時,起到放鬆疏理的作用。它還可以讓受術者消除緊張情緒,進入按摩狀態。

2.平斜掌複合推法:即雙掌在胸、背部用平掌推,在下肢部做斜掌推,也稱「順藤摸瓜」。反過來,先在下肢做斜掌推法,然後在腰骶部或胸腹部轉換至肩,肩部外展下壓叫「逆藤摸瓜」。此手法在全身按摩中運用較多,起到舒展筋骨、疏通經絡的作用。

(五)分法

用雙手拇指指腹或雙掌面自體表施術部位中心向兩個相反方向推開,也稱分推法。

1.指的「一」字分法:用兩手指指腹做「一」字形推開。常用於面部、手足部等。它起點較重、過程較輕、呈放射狀。通常起點是在穴位上。在眼瞼操作時,手法要輕柔,不可向下施壓力,做3—5次即可。(如圖5—7A、B)

2.指的「八」字分法:用兩指指腹做「八」字形推開。此方法常用於面部。眉以上部位終點均應向上挑,歸結在前髮際線上;眉以下的部位終點都歸在太陽穴上。它的特點是起止點較重、過程較輕、呈牛角狀。多數情況起止點都是在穴位上,做3—5次即可。  (如圖5—7C)

3.掌的「一」字和「八」字分法:用雙手掌先做垂直用力的手法,然後再做「一」或「八」字形推開。此方法常用於仰卧位或俯卧位的全身按摩。在胸部和膝關節部位操作時,禁忌向下用力壓,要直接做「一」或「八」字形推。下肢做到踝關節時,應從踝關節再回拉到膝關節,起到彌補手法不足的作用。掌的分推法在按摩中常起到連結過渡的作用。

(六)拳的推法

握拳,以指關節著力於體表,向一定方向推進。此方法是推法中刺激較強的一種手法。適用於腰背部、四肢部、腹部。拳推法操作時類似刮痧中的刮板,故也稱刮法。在操作前,一定要在治療部位上塗抹介質。此手法常用於保健、推拿、按摩的桑拿沐浴場所。(見圖5—8)

(七)肘推法

屈肘,用鷹嘴部著力,沿一定方向推進。此法是推法中刺激最強的一種手法,僅在體形較胖、肌肉豐滿的患者中使用,禁忌在骨性標誌、骨突起比較明顯的部位操作。肘推法多用於腰背部脊椎旁開的膀胱經、臀部和下肢部。但在下肢部操作時,腓腸肌部位不宜使用。(如圖5—9)

第五節揉法

一、揉法的定義

在手掌的某一部位著力,吸定體表一固定部位,做帶動皮下組織的輕快、柔和的環旋活動稱為揉法。可分為指揉、掌揉、大龜際揉、小魚際揉法等。操作時手腕要放鬆,前臂帶動腕關節一起做迴旋運動。腕部活動幅度可逐步加大,先壓後揉,滲透至皮下組織甚至到骨。

二、揉法的分類

(一)指揉法

是用指腹輕按在特定部位,做輕柔的小幅度環旋運動。操作時可單指、雙指或三指揉。單指揉常用在揉按穴位和骨與骨之間的間隙。雙指或三指揉常用在背部肩胛骨外側緣、膀胱經等。(如圖5一10)

(二)掌揉法

要求手腕放鬆,以前臂帶動腕關節做幅度較小的迴旋運動。壓力輕柔,揉動頻率一般在每分鐘120—160次。掌揉法分單掌揉法和疊掌揉法。單掌揉法多用於體表面積較大的部位,疊掌揉法多用於背部和腰骶部。(如5一11)

(三)大(小)魚際揉法

操作時用力要輕柔,動作要協調、勻稱有節律。大(小)魚際揉法有加速氣血循環、改善營養供給、健膚美容的作用,常在面部和健胸中使用,也可在骨性突出部位上操作。

(四)掌頂合揉

以雙掌根夾持施術部位,做帶動皮下組織的旋轉迴環的移動,稱掌頂合揉。亦可用雙拳做類似的手法,稱拳頂合揉。操作時要求手穩,不能隨意滑動。這種手法主要用在肩部、四肢部等。

第六節擦  法

一、擦法的定義

用手的某一部位著力於體表的特定部位上,進行快速直線的往返移動,稱擦法。操作時腕關節要伸直,使前臂與手著力部位接近相平。用掌擦時,手指自然分開,整個指掌要貼在治療部位上,以肩關節為支點,上臂帶動手做前後或上下往返的快速移動,朝向掌下的壓力不宜太大。

(一)指擦法

常用在身體的某一穴位上。如擦湧泉穴、承漿穴、迎香穴等。有開竅通氣的作用。

(二)掌擦法

多用在胸肋及腹部。具有溫經通脈、行氣活血、消腫止痛、健脾和胃的作用(如圖5一12)。

(三)小魚際擦法

多用在肩、背、腰、臀及下肢部。具有祛風散寒、溫補元陽的作用(如圖5—13)。

(四)大魚際擦法

多用在上肢、胸腹部、腰背部等。具有溫熱、舒筋活絡的作用(如圖5—14)。

注意事項:擦法易產熱,使用時要暴露被操作部位,並塗抹適量的按摩介質,既防止擦破皮膚,又可以增強療效。擦法擦至皮膚潮紅為佳。在保健推拿按摩中,擦法用於沐浴桑拿場合較多。在治療過程中,由於擦法滲透力較強,故多用在祛寒補氣方面等。

第七節  摩法

一、摩法的定義

「摩」有撫摸的意思。摩法就是用掌或指腹著力在體表某一部位,做靈活輕巧、有節奏的連續環形或平面的移動。宛如春風撫摸臉龐,非常舒服。摩法是推拿按摩中最輕柔的一種手法。操作時微屈肘,腕放鬆,指掌帶動前臂作緩和協調環旋滑動。

(一)指摩法

是用指腹在體表做輕微的環形或平面的移動。順、逆時針操作都要均勻。摩法有緩摩為補,急摩為瀉的講究。施術時比較強調速度和手法的力度,所以要靈活運用。指摩法亦可單指摩,雙指摩、多指摩,主要適用於頸項、胸腹、四肢等部位。

(二)掌摩法

掌摩法又可分為環形摩法、橫向摩、斜向摩法等。環形摩法多用於腹部,主要沿結腸走行方向摩動,做向心運動,操作時間較長,在出現腸鳴音效果為最佳。橫向摩法與斜向摩法多用於胸腹部、背部、下肢部等。且兩手法往往交替運用。橫摩法、斜摩法是用掌在體表做橫向的或沿對角方向的撫摸。在女性胸部操作時,橫斜摩法多沿環乳線作「∞」字形摩動避免手觸及乳頭。掌摩法足按摩治療保健中重要的手法之一,學習時一定要掌握摩法的操作特點(如圖5一15)。

第八節搓法

一、搓法的定義

兩手自然伸開,五指併攏或用任意兩指對稱用力,緊貼體表特定部位,做方向相反的快速的移動。兩前臂用力,搓動時頻率要快,移動時快慢要均勻,用力要對稱。切禁在操作中出現間歇。此方法適用於上肢、下肢、手、足等部位。

二、搓法的分類

(一)搓指法

一手的雙指夾住一指,從指根部向指尖部做頻率較快、移動相對較慢的捻動。也可在捻動後,拔伸指關節,發出彈響聲。

(二)掌搓法

1.搓上肢法:雙手夾住肩關節做揉球狀,使肩關節充分運動,然後再向手指方向搓動。(如圖5—16)

2.搓下肢法:操作時被施術人屈膝,術者可拉伸其踝關節數次,然後再從大腿根部向足做揉搓。  (如圖5一17)

第九節  拿法

一、拿法的定義

用掌指關節相對用力捏、提體表某一部位,有節律性的逐漸施力,稱拿法。操作時沉肩垂肘,腕部放鬆,指掌蓄勁,捏、提、揉的動作連續不斷,手法講究由輕到重,再由重到輕。拿法適用廣泛,是按摩推拿中的霞要支柱手法之一。具有祛風散寒、鎮靜止痛、開竅提神、解除疲勞、美容保健的作用。它適用於肩部、腹部、上肢和下肢部等。

二、拿法的分類

(一)三指拿法

拇指與食指、中指對稱用力地捏、提、揉的複合手法,稱三指拿法。在操作中,無名指與小指輔助施力。它適用於頸項、上肢、手部、足部等。

(二)五指拿法

用拇指與其餘四指相對著力於體表某一部位的方法。五指拿法應用在頭部時也稱五指拿頭或拿五經,但中指要對準督脈在頭部走行的方向,食指與無名指要對準膀胱經在頭部走行的方向,小指與大拇指要對準膽經在頭部走行的方向(如圖5—18A)。

(三)捏法

捏法是拿法的衍變手法,是用拇指與食指或拇指與食、中指相對,捏提皮膚或肌肉,邊捏邊提,雙手交替捻動,或靜止不動的方法。此法用在脊椎部稱為「捏脊」、「提脊」等。捏脊有順提、逆提之分。術者手心向下時為順,手心向上時為逆(如圖5-18B)。

第十節  滾法

一、滾法的定義

利用腕關節伸屈、內外旋轉的連續複合動作,帶動手背部往返滾動,稱為滾法。操作時肩、臂、手腕要放鬆,微屈肘關節,滾動時要緊貼被操作部位的皮膚,用力要均勻、有節律,不能跳動,頻率一般在每分鐘120—160次。

二、滾法的分類

(一)小指掌滾法

是用小指掌關節為支點的滾法。它的手形酷似握環狀,適用於全身較小的肌肉和條索狀肌肉組織。臨床上常對風濕酸痛、麻木不仁、肢體癱瘓等疾患治療。

(二)四掌指滾法

用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的掌指關節為支點的滾法,稱四掌指滾法。它適用於全身肌肉面積較大、較豐厚部位。如:臀部、下肢等。此法具有增強肌肉韌帶活動能力,舒筋活血,解除痙攣,促進血液循環和消除疲勞的作用。

(三)小魚際滾法

以小魚際為附著點的滾法,稱小魚際滾法。它適用於全身各個部位,特別是骨性突出較明顯的部位。

(四)滾法的衍變手法

1.托膝滾腰法:術者一手托住被受術人的膝關節,做順、逆時針的搖動,另一手在搖動過程中在被受術人的腰骶部做滾法。操作時被受術人採取俯卧位。

2.搖膝滾臀法:被受術人採取俯卧位,術者一手握住其踝關節,做順、逆時針的搖動,另一手在其臀部做滾法,邊搖邊滾。

3.雙手滾法:也稱「龍鳳呈祥」。操作時雙手在被施術部位做方向相同或不同的前後、左右的滾法。多用在操作視野較大的部位,如背部、腹部等。

4.輔助滾法:偶有稱「獅子滾繡球」。一手在被施術部位做滾法,另一手輔助施力,邊滾動邊施力,多用在腹部,宛如獅子爪下滾動著的繡球。

5.捻動滾法:嚴格地說,此法不稱為滾法,但廣泛應用在保健按摩場合,故稱為捻動滾法。操作時雙手交叉屈拳,以掌指關節由下至上捻動。多用在下肢和背部膀胱經上,可起到放鬆肌肉、整理筋骨的作用。  (如圖5—19)

第十一節  抖法

一、抖法的定義

用單手或雙手握住被施術部位,沿單一方向用力,做小幅度的上下連續顫動,使關節有鬆動感,稱抖法。操作時擺動幅度要盡量小,但頻率要快。抖動時,施術者肩關節要放鬆,肘關節微屈,同時要有節奏感和連續性。

二、抖法的分類

(一)握腕抖法

施術人右手握住被受術人腕關節,略做拉伸,並連續做上下左右擺動。抖動的幅度由小到大,使波動沿腕向上直到肩部,甚至胸部。

(二)握手抖法

兩人手相握,術者另一手置於被受術人被握手臂的肩關節,略作拉伸,同時做頻率較快、幅度較小的上下左右的顫抖。

(三)握把抖法

施術人只握其一手指,術者另一於置於被受術人被握之手臂的肩關節,略作拉伸,同時做頻率較快、幅度較小的上下左右的顫抖。要求每一指都要依次相握。

(四)抖下肢法

1.取俯卧位,施術人一手握住其足跟,另一手握住其同足足背,略作拉伸,並抬起20一30厘米,同時做上下起伏的擺動。

2.仰卧位,放鬆下肢,術者站其足後方,雙手握住其雙足足趾,使足跟吸定在床上,略作拔伸,同時做左右起伏的擺動。此手法具有解除痙攣、活血散瘀、舒筋通絡、滑利關節的作用。

第十二節  叩法

一、叩法的定義

用手的某一部位在被施術部位上做頻率較快、有節奏的擊打、叩拍,稱為叩法。操作時,肩、肘關節要放鬆,以腕發力,做節律性協調運動。手法的力度可循序漸進地增加擊、叩、拍、打等的次數和強度,頻率一定要快。

此手法往往用在全身按摩手法結束之前,因為叩法類手法的響聲,可以提示被受術人手法即將結束。另外,還可彌補全身按摩中其它手法操作的不足。

二、叩法的分類

(一)單掌擊法

五指自然伸開,靠腕關節帶動手指做快速的往返運動。多用在肩、背、腰、臀及四肢部。也可雙掌同時交替相擊,衍變成雙掌五指、四指、三指擊法等。

(二)鼓狀叩法

握空拳,用小魚際在被施術部位上做有節奏的擊打,並能叩出馬蹄音。可雙拳交替叩擊,宛如喜慶豐收敲鼓的樣子,故又稱「吉慶有餘」,它廣泛地用在全身各個部位。

(三)拳背擊法

虛拳,用拳背叩擊被施術部位,也可在被施術部位上墊放另一掌,掌背在掌上相擊,間接作用在被施術部位上;亦可鼓狀擊法和拳背擊法在另一掌上聯合運用,在頭、背、腰部等處施術,稱「隔山打牛」。

(四)拍打法

虛掌,腕部放鬆,用力穩實,可一掌亦可雙掌拍打被施術部位。主要用大小魚際指關節面著力於被操作面。此法具有行氣活血、舒筋通絡的作用。

(五)啄法

五指自然併攏成錘形,以指峰叩擊被施術部位,其狀態如小雞啄米,故稱啄法。主要運用於頭、肩、背、腰和四肢部。

 

推薦閱讀:

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
辨識疾病特點,合理防治老年冠心病 :《高齡老年冠心病診治中國專家共識》解讀
韓國破獲51人詐騙集團成員多以台籍為主,為什麼台灣人成為詐騙犯彙集地?
中國最好的風水羅盤-------羅盤逐層詳解
中國古代女人內衣里隱藏著什麼

TAG: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