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處暑節氣飲食的8個「第一」

處暑節氣飲食的8個「第一」

處暑節氣到,秋季慢慢降臨了,這時養生要滋陰潤肺!在飲食上要把好關,那麼處暑節氣吃什麼呢?處暑最宜吃的肉是鴨肉,南瓜是處暑第一瓜,下面為您介紹處暑節氣飲食的8個「第一」,你一定要留意哦!

  處暑節氣吃什麼?

  第一菜:白蘿蔔

  白蘿蔔含芥子油、澱粉酶和粗纖維,具有促進消化,增強食慾,加快胃腸蠕動和止咳化痰的作用。中醫理論也認為該品味辛甘,性涼,入肺胃經,為食療佳品,可以治療或輔助治療多種疾病,本草綱目稱之為「蔬中最有利者」。入秋的蘿蔔肉質肥厚豐潤、清甜爽口,生吃對於咳嗽痰多、咽喉炎、聲音嘶啞的人有一定幫助。

  最佳搭配:白蘿蔔和鯽魚煮湯有溫中下氣、健脾利濕的功效。這道湯還妙在「二白」食材上,白蘿蔔浸在奶白色的魚湯里,讓人看著就很有食慾。白蘿蔔和梨榨汁可潤肺、清熱、化痰。梨有潤肺涼心、消痰去火的功效,跟白蘿蔔一起榨汁喝,不僅能掩蓋白蘿蔔的辛辣味,還可以讓食療功效加倍。脾胃不好的人,如果不能喝太涼的果汁,還可以將二者一起煮水喝。

  第一瓜:南瓜

  南瓜含有我們所需的胡蘿蔔素和豐富的維生素E,可以改善我們的秋燥癥狀。南瓜含有澱粉、蛋白質、胡蘿蔔素、維生素B、維生素C和鈣、磷等成分,營養豐富。南瓜不僅有較高的食用價值,而且有著不可忽視的食療作用。據《滇南本草》載:南瓜性溫,味甘無毒,入脾、胃二經,能潤肺益氣,化痰排膿,驅蟲解毒,治咳止喘,療肺癰便秘,並有利尿、美容等作用。

  最佳搭配:對於肺部不適、咳嗽等朋友,建議用牛肉和南瓜搭配燉食,不僅可以預防感冒,還有潤肺益氣、治咳止喘和潤膚的食療效果。

  第一肉:鴨肉

  處暑之後,炎熱的天氣一時半會還難以退卻,在這個時候,人們就吃點可口的鴨肉吧,既可增加營養,還可除去秋燥。中醫認為,鴨肉可大補虛勞、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具有養胃生津、清熱健脾的功效。鴨肉適宜於體內有熱、上火的人食用。老鴨湯富含骨膠原蛋白、鈣、磷、鐵等成分,更營養,也符合現代人追求健康飲食的消費潮流。《名醫別錄》中稱鴨肉為「妙藥」和滋補上品,民間認為老鴨湯是「補虛勞的聖葯」。 

        最佳搭配:清燉老鴨湯宜放姜和蘿蔔。我國飲食習俗有「冬吃蘿蔔夏吃薑,一年四季都健康」之說,秋天則可以很好地把蘿蔔和姜二者兼顧到一盆老鴨湯里,將健康飲食推向極致。淮揚菜里有一道名菜叫「薑母鴨」,就是做老鴨湯時加進大量的老薑,鴨肉的寒遇上老薑的熱,中和成一道性情溫和的老湯,頗符合中國中庸、辯證的飲食哲學。而用蘿蔔燉麻鴨,則有清熱、潤肺、止咳的功效。

  第一果:雪梨

  生梨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特別適合秋天食用。《本草綱目》記載,梨者,利也,其性下行流利。它藥用能治風熱、潤肺、涼心、消痰、降火、解毒。現代醫學研究證明,梨確有潤肺清燥、止咳化痰、養血生肌的作用。因此對急性氣管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出現咽喉干、癢、痛、音啞、痰稠、便秘、尿赤均有良效。梨又有降低血壓和養陰清熱的效果,所以高血壓、肝炎、肝硬化病人常吃梨有好處。

  最佳搭配:冰糖蒸梨是我國傳統的食療補品。可以滋陰潤肺,止咳祛痰,對嗓子具有良好的潤澤保護作用,「梨膏糖」更是聞名中外,它是用梨加蜂蜜熬制而成,對患肺熱久咳症的病人有明顯療效。

  第一湯:銀耳湯

  中醫認為,銀耳味甘淡性平,歸肺、胃經,具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的功效,適用於乾咳,少痰或痰中帶血絲,口燥咽干,陰虛型神經衰弱和失眠多夢等。而且銀耳為葯食兩用之品,藥性平和,服用安全,能清肺之熱,養胃之陰;能補脾開胃,滋潤而不膩滯,有扶正固本和很好的滋補潤澤作用。

  最佳搭配:銀耳可以搭配的養生食材很多,比如紅棗養血安神、蓮子養心安神、百合清心安神、黑木耳益氣活血、南瓜益氣化痰、綠豆清暑解熱等。黑白木耳若能搭配食用,營養素會得到相互補充,拌雙耳就是非常簡單的一款。

第一粥:糯米粥

  糯米有養陰的功效,秋季可以適當喝點糯米粥。糯米,其味甘、性溫,入脾腎肺經,能夠補養人體正氣,具有益氣健脾、生津止汗的作用。吃了後會周身發熱,起到禦寒、滋補的作用。秋季適當吃點糯米類食物,對身體會有很好的補益作用。

  最佳搭配:推薦紫山藥百合糯米粥。這道看似普通的粥營養卻很豐富,粥中彙集了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的糯米,還有補腎養脾的山藥,養心安神,潤肺止咳的百合,吃上一口都讓人暖心暖胃。

第一飲:蜂蜜水

  秋天最大的氣候特點就是乾燥,而蜂蜜能潤燥,所以非常適合秋天服用。喝蜂蜜的時間推薦選擇早晨,因為早晨喝蜂蜜,可以快速補充體能,讓一天有充足的精神。《本草綱目》記載:「蜂蜜有五功:清熱、補中、解毒、潤燥、止痛。」現代醫學也證明,蜂蜜對神經衰弱、高血壓、冠狀動脈硬化、肺病等,均有療效。在秋天經常服用蜂蜜,不僅有利於這些疾病的康復,而且還可以防止秋燥對於人體的傷害,起到潤肺、養肺的作用。從而使人健康長壽。

  最佳搭配:生薑有養胃的作用,同時蜂蜜又能起到調理作用,還是不錯的搭配。實踐證明,飲用生薑蜂蜜水一年多,臉部和手背等處的斑會明顯改變,甚至消失。

第一零食:杏仁

  杏仁是很少見的涼性堅果,多食也不怕上火,除補腦之外,它還有止咳、潤肺、止喘作用,特別適合作為乾燥的秋天裡進補的食材。它還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以及較高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E,還能美膚養顏,且能有效降低心臟病的發病危險。

  食用方法:可直接食用,也可以碾碎加入點心和菜肴,還可以磨成粉之後作為菜品原料,或者用來煮粥。每次吃20粒左右為宜。

節氣時辰速算口訣推節之法有何難,立春日時定根源。

加上五日三時辰,次年立春準時間。

如遇子時須加一,加上小盡可周全。

立春之日先定位,驚蜇時辰倒退三。

清明原時退一刻,立夏退三加一天,

芒種兩日退一位,小暑進四三日連。

立秋退三加五日,白露六日退二言。

寒露七天時退六,立冬退四加七天。

大雪六日時加四,小寒六日時退三。

二十四節氣,用了幾千年,現在還准嗎?

首先當然是小激動

不過

我發現

人民群眾紛紛從各地發來掌聲和歡呼聲

之餘……

也有人提問:

為什麼 24 節氣作為農曆,卻跟公曆對應那麼好,比如清明總在 4 月 5 日?

為什麼有時看新聞報 24 節氣不止有日期,還精確到分秒?

為什麼有時覺得 24 節氣挺准有時又不準?

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總得來說,就是問 24 節氣究竟是科學呢,還是文化?

恩,每每遇到節氣,就有人問我類似問題。我這次就發奮寫個大的,一次性答完,不只回答我怎麼看待 24 節氣的,包回百問~

遙想……

有一次參加科普活動,我問了在場的觀眾盆友們一個問題:大家覺得 24 節氣是陽曆還是陰曆?

大家紛紛說:當然是陰曆呀!這是我們老祖宗發明的嘛,陽曆是外國人發明的!

我說:那為什麼 24 節氣跟陽曆日期對應得那麼好呢?比如清明一般都在 4 月 5 日,夏至在 6 月 21 日,立冬在 11 月 7 日,前後就算有差異也不會超過 2 天,為什麼呢?

場上沉默了一陣。

我還沒來得及得意,就有一位觀眾大叔說:

因為……24 節氣被假日辦修訂過?

好吧大叔你贏了!

回到正題

先從各種「歷」講起~

一、陰曆、陽曆、農曆,你能分清嗎?

陽曆

就是「太陽曆」,是依據太陽的變化來修訂的曆法,以地球繞太陽一圈的時間為一年。

太陽高度角的變化

陰曆

就是「月亮歷」,是依據月亮的變化來修訂的曆法。月亮每經歷一次從圓到缺的循環,就是一個月。我國古人常把月亮叫做「太陰」,所以也叫「陰曆」。

月有陰晴圓缺

農曆

很多人認為農曆就是陰曆,其實並非如此。農曆是我國古代人民獨創的一種曆法,兼顧了太陽和月亮的雙重變化,屬於「陰陽合曆」。

為什麼農曆要又陰又陽呢?

我推測,古代中國人可能先觀測到了月亮的變化,因為月亮的圓缺變化更加直觀,信息更易於捕捉。

但同時,我國古代是一個農業社會,當時的農業生產完全是靠天吃飯,需要嚴格掌握氣候變化的年周期,而這極大地依賴於太陽的變化規律。

古代農業耕作場景

我國古人慢慢發現,月亮的變化與太陽的變化並不吻合,如果只看月亮的話,每 12 次月亮的圓缺周期後,就會比太陽的一個周期差出一段時間來。日積月累,差距越來越大,農業生產完全得不到指導,這不白瞎了嗎?!

於是,機智的古人就在陰曆的基礎上,補充了太陽的變化,並總結為 24 節氣。

所以,24 節氣是農曆的一部分,它本質上是陽曆,我們現在通用的公曆也是陽曆,兩者自然吻合度很高。而農曆是陰陽合曆,因為有陰曆的成分,所以跟通行公曆有較大差距。

實際上,純粹的陰曆使用並不廣泛,現在似乎只有伊斯蘭教還在用,叫「伊斯蘭曆」。

這種曆法只考慮月亮的變化,跟四季的吻合度比較低,每年只有 354 天 8 小時 48 分,每隔 2.7 年就跟公曆差一個月,每年 1 月可能出現在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用起來太麻煩。

二、古人是怎麼搗鼓出 24 節氣的?

春秋時期

古人發現,在每一年中,白天和黑夜的時間長短是不一樣的。

先是白天越來越長、黑夜越來越短,直到某天(夏至)時,白天最長、黑夜最短。之後白天越來越短、黑夜越來越長,直到某天(冬至)時,白天最短、黑夜最長。之後又開始白天越來越長、黑夜越來越短……周而復始。

陽光下的影子也有類似的變化規律。夏至時,影子最短,說明陽光最「正」;冬至時,影子最長,說明陽光最「斜」。

因此,最早定下來的兩個節氣,應該是夏至和冬至。

儘管那時的古人,還不知道地球繞著太陽轉,卻能敏銳地提出了「日至北」和「日至南」的概念。這與我們現代的科學認識,夏至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冬至時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在思路上已經大為接近。

要知道,春秋時代的古人幾乎沒有任何觀測儀器,僅僅憑藉著最簡單的觀察,加以思索,就發現了日影的長短、太陽的位置和冬夏的交替之間的內在聯繫,創造出了冬至和夏至的概念,這就是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可真是了不起!

戰國時期

夏至和冬至的提出,相當於把一年作了二等分。到了戰國後期,古人進一步把一年作了八等分,於是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一共 8 個節氣。

夏至、冬至,分別指白天最長和黑夜最長,合稱「二至」,「至」為極致。

春分、秋分,分別指白天和黑夜一樣長的兩天,合稱「二分」,代表「平分」。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稱「四立」,「立」表示「開始」。

這 8 個節氣更清晰地勾勒出了一年四季的劃分,記錄在《呂氏春秋》的《十二月紀》中。

《呂氏春秋·十二月紀》

西漢

在《淮南子·天文訓》中,古人更加精確地把一年作了 24 等分,並加以命名,形成我們今天所熟知的 24 節氣,這是 24 節氣第一次被完整敘述。

《淮南子·天文訓》

公元前 104 年,《太初曆》正式把 24 節氣明確加進曆法中,成為農曆的一部分

24 個節氣大致對應一年中的 12 個月,平均每個月對應兩個節氣。

古人認為這種變化是一種「氣」,每月的前一個是「節」,叫「節氣」;後一個是「中」,叫「中氣」,所以每年一共有 12 節和 12 中。慢慢演變簡稱為 24 節氣。

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三、為什麼 24 節氣能準確到分秒?

24 節氣依據太陽的變化而建立,本質上是根據地球繞太陽的公轉和地軸傾斜造成的黃赤交角。

如果我們把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視為一個平面圓,並把春分點看作 0 度的話,那每過 15 度就是一個節氣,24 個節氣正好 360 度。

這個度數可以精確到某天某時某秒,比如今年冬至在 2016 年 12 月 21 日 18:44:07,這都可以根據公式推算出來。

當然,我們平時一般按照習慣,把這一整天都當做這個節氣。

四、24 節氣到底準不準?

24 節氣不僅在天文上做了精準的角度劃分,還加入了其它信息。比如雨水、小暑、寒露、霜降、大雪,這是氣象信息;而驚蟄、清明、穀雨、小滿、芒種,這是物候信息

這讓 24 節氣的準確性,受到地理條件的限制。

24 節氣原產於黃河流域,以這一緯度帶的溫帶季風氣候特徵為基礎。但我國幅員遼闊,氣候資源多樣,在中原以外的大片區域,如新疆內蒙的溫帶大陸性氣候、雲貴兩廣和東南沿海的亞熱帶季風氣候、西藏的高原山地氣候、海南和雲南廣西南部的熱帶季風氣候,肯定是無法套用到 24 節氣中的。

比如立春,意為春季開始,在每年的 2 月 3-5 日。

從氣候學角度來說,把冬季後 5 天滑動平均氣溫值≥10℃的第一天,作為春季開始。

從這個標準來說,黑龍江一般在 5 月初入春,華北平原一般在 4 月,江浙一般在 3 月上旬,福建更早,要是在青藏高原北部,全年無春都有可能,跟立春節氣差十萬八千里。

即使只考慮黃河流域,每年的氣候差異也很大。就說北京,在 2002 年,3 月 9 日就入春了;但在 2009 年,4 月 2 日才入春,前後可以差二十多天,顯然跟立春節氣也對不上。

再比如大暑,意為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在每年的 7 月 22-24 日。

大暑時,如果出現降雨,那高溫天氣可能得到緩解;大暑之後,如果副熱帶高壓來襲,天氣晴朗、陽光暴晒,可能比大暑時候還熱。

所以大暑也未必是最熱的時候。

同理,立秋是秋季開始、立冬是冬季開始、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雨水是降雨開始、白露是天氣轉涼等等,當具體到某個地區、某一年份時,也都是不準的。

你也許要說了:我去,你可真無聊,要這麼對應當然不準了!人家 24 節氣只是說個大概嘛!

說得太對了!

如果只是說個大概的話,那至少在黃河流域,24 節氣還是能夠反映出天氣變化趨勢的。

比如雨水節氣,從多年氣候平均狀況來看,我國黃河流域在這一天後,降雨總體上將呈現增多的趨勢。

請原諒一個科研工作者的龜毛和話嘮……

最後要強調的是,24 節氣誕生於春秋,西漢就已經完整收錄入曆法。

古人在幾乎沒有任何氣象觀測儀器的時代,僅憑肉眼觀察、身體感受和分析思考,就歸納總結出這樣一套簡練優美的規律,道盡寒來暑往、四季更迭。

還有那些富有詩意的名稱:驚蟄、清明、穀雨、芒種、白露……更是意境悠遠,美得讓人心尖兒打顫。

昨天終於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真是實至名歸!

作者: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李汀 @大臉撐在小胸

「科普中國」是中國科協攜同社會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科學傳播的科學權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國融合創作出品

二十四節氣與農事氣象規律

一年中氣候有冷有熱,為什麼?因為地球自轉軸與地球圍繞太陽運轉的軌道平面不垂直,地球赤道面與地球圍繞太陽運轉的軌道平面之間始終有一個23°26′的夾角,即地球是「斜著身子」在圍繞太陽運轉,同時又在自轉。因此,當地球處在環繞太陽運行軌道上不同的位相點,地球上某一地區接受到的太陽幅射熱就不一樣多(陽光相對地面的入射角變了),於是周而復始,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例如現在北半球進入了秋天,在向冬天撤退,南半球就進入了春天,在向夏天進軍。這個常識,今天人人皆知,但獲得這個認識,人類卻花了幾千年。

日出日落,一個循環為一天,這個規定全世界都一致。因為這是地面上的人根據太陽的視運動而本能產生的概念,其實是地球在環繞太陽的運行中又完成了一個自轉周期。運動是相對的,參照系不同,描述的運動者就可以不同。古人「以我為核心」認為大地不動「天圓地方」,那就是太陽、月亮、星星都在天穹上運動了。隨著人們認識的不斷擴展、深入,事物才能逐漸顯現出它的本來面目。而為了讓事物的本質為大眾理解接受,人類認知的每一步重大前進卻往往要付出壯烈的犧牲,因此就有了412年前為捍衛哥白尼的日心說被教會以異端名義燒死的布魯諾的悲劇,也有了123年前羅馬宗教法庭不得不為布魯諾平反並恢複名譽的諷刺。在布魯諾殉難的羅馬鮮花廣場上為他樹立的銅像,證明了真理是燒不死的。

我們都知道「萬物生長靠太陽」,因為任何植物生長都離不開所處環境中一年裡相應的光照與熱量條件。人類進入農耕社會以後,制定出各種各樣的曆法來,除了用於紀年紀事,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為了把握一年四季冷熱變化的規律,以便指導農耕業去努力爭取「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大家才能有飯吃。

那麼,除了「日」以外,如何去客觀描述更長的時段呢?這就涉及了「月」和「年」,不同的制定方法就形成不同的曆法。

我們用什麼樣的曆法來指導農事活動,才能最科學、最準確的提供本地光熱條件變化的信息以便適時的利用?這就必需要先來客觀比較一下不同曆法的特點。

一、公曆、農曆、二十四節氣

1.  公曆(陽曆)

我們現在使用的公曆,是1582年教皇格列高里十三世宣布、在古羅馬凱撒修訂的儒略曆基礎上再作適當修改制定的,又稱格列歷。它為西方各國通用,故又名「西曆」。中國從辛亥革命推翻滿清帝制後建立中華民國起,國父孫中山就決定「與國際接軌」,自民國元年開始採用陽曆,即1912年為民國元年,以公元紀年,故又名「國曆」。公曆是現在國際通用的曆法,通稱陽曆。「陽曆」又名「太陽曆」,它以地球繞行太陽一周為一年,一年十二個月,全年365天。

但地球繞行太陽一周(按一個回歸年)實際時間是365天零5小時48分45.5秒,即365.2422日,剩下的5小時48分45.5秒怎麼辦?那就置閏年,每400年里增加97個閏年,這樣誤差最小。平常每四年一閏、在二月加一天,逄一百整年、二百整年、三百整年都不閏,逄四百整年再閏,正好。

公曆對反映一年中不同月份里接受太陽光熱條件變化的信息規律性很強,它描述地球在不同月份里與太陽的相對位相準確性很高,四年的累加誤差才一天並以閏一日及時糾正,季節與月份的疊合性自然就很強。

2.  農曆(陰曆)

我們現在說的「農曆」,幾十年前稱為「陰曆」,以示與公元紀年的「陽曆」區別。四十多年以前文革開始「破四舊」,覺得「陰曆」這個稱呼不好聽,太不革命化了,只有階級敵人才喜歡「躲在陰暗的角落裡」嘛!於是「破舊立新」,把「陰曆」改稱「農曆」,以示與幾千年的「封資修」劃清了界限,同時又保留了中國特色。所以稱呼雖變實質內容並未變,還是那個中國特色的老「陰曆」,也可稱它「中國曆」。

但要單獨說這個原始「陰曆」,對一年中本地光熱條件變化的信息反映漂移量實在太大,用來指導農業生產,要出大問題。為什麼?因為陰曆是以月亮的視運動規律為依據設置的曆法,又稱為「太陰曆」(古人又稱夜間升起的月亮為「太陰」,以與白天照耀大地的「太陽」相對應)。月球的光亮是在反射太陽的光輝,它圍繞地球轉圈,在不同位置上給地球上的人視覺形象不同。古人在地球上望月,滿月稱為「望」,全不見稱為「朔」。月球繞行地球一周,從「望」經「下弦月」、經「朔」、再經「上弦月」再到「望」,一個周期需要29日12時44分2.8秒,謂之「朔望月」。因為月亮的盈虧朔望周期非常明顯,古人就把29天或30天稱為一個月,把12個月稱為一年,用來紀年紀事。但這個陰曆年月大30天,月小29天,一年下來只有354天,與陽曆年每年差了11天,地球並未完成繞日運行的一周,那麼反映到地球在不同月份里與太陽的相對位相,每年也就落後了11天所對應的運行角度。讀過小學的人都可以算出來,只要過上十幾年,累加誤差就會導致出現「6月霜降雪覆原、臘月酷熱汗透衫」的冬夏倒置的曆法問題,怎麼去規律性地指導農業生產?

因為月亮的盈虧朔望周期非常明顯,以此制定的陰曆,最初幾乎被所有「文明古國」如埃及、巴比倫、印度、希臘、羅馬和「我大中國」不約而同統統用來紀年紀事。以後為了解決這個用陰曆紀年,但卻引起月份和春、夏、秋、冬四季農業節候配合不上的大問題,古代不同國家走上了不同的路。

一種是「徹底革命推倒重來」,放棄陰曆月亮盈虧作為計算月份的方法,而直接與太陽掛勾,以目視太陽運行軌跡的回歸周期即365又四分之一天為一年,把一年分為12個月,平年365天,閏年366天,4年一閏。這就是公元前46年古羅馬凱撒大帝批准修訂的儒略曆所採取的辦法,以後經格列高里批准修改成為現在通用的公曆。它既是一條用以紀年紀事的時間軸,又是指導農事生產的年氣象周期表。

另一種就是找出陽曆年的日數和陰曆年的日數兩者之間的最小公倍數,「修修補補」接著用,這就是我國古人搞出來的十九年中增設七個閏月的辦法。因為陰曆的235個月的總日數就等於19個陽曆年228個月的總日數。實際上這應該算一種「陰陽雜燴歷」,只是在原來陰曆的基礎上使用加設閏月的辦法來盡量彌合與陽曆實際年長的差距,做到「平均年日數」近似值等於回歸年的長度,於是就「陰陽合一」了━━「我們每過十九年總可以準確一回嘛!」(看來愛搞「統計平均值」在中國有古老傳統。如今更可以發揚光大,隨便找個貪官與一大群乞丐來「平均」,個個都是「平均百萬富翁」,都會「平均小康」。)

儘管如此,只用這個「陰陽雜燴歷」來指導農業生產的誤差還是不小。因為平年是354天,閏年卻是384天。例如2009年公曆9月7日是白露,正是種秋洋芋的時候。但你若要去記住這天是「陰曆七月十九」,拿來做標準,那麼兩年後的2011年「陰曆七月十九」就是公曆8月18日,還沒出三伏天,處暑都還差五天不到,你種什麼秋洋芋?!又比如今年「陰曆八月十五中秋節」推到了公曆9月30日,在秋分之後八天;去年卻在公曆9月12日,在白露之後四天,差了18天一個多節氣,可見這「陰陽雜燴歷」對實際季節的描述漂移還是很大。

經過幾十年的實踐之後,我認為這個「陰陽雜燴歷」除了可以紀年紀事、能比較準確地描述月相的盈虧變化之外,其它的作用就是給我們留下了歷史鑄就的若干傳統節日、紀念日,並且每年上躥下跳,頗有一種「猴氣」。說好聽點,它是一個古老的文化遺迹;從指導農事季節規律方面來說,乃是一個「抱殘守缺堅持特色忽左忽右」的典範,與兩千多年來我們愚民腦袋裡的「忠君順奴」意識一樣,很悠久,很垃圾。

同樣經過幾十年的實踐之後,我感覺到「真正意義的農曆」,即指導農事的規律性法則,還應該是二十四個節氣。

3.  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不是宮廷里故弄玄虛的占星家們計算出來的,它是我們的祖先在農耕社會形成之後,為了尋找一年中季節變化的規律,在反覆實踐中觀測出來的。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我國黃河中下游地區。這一帶地區大致在北緯30~40度之間,一年四季氣候分明,沖積平原與河流谷地眾多,土地肥沃利於耕作。為了更好地把握農耕起始規律,爭取更好的收成來繁衍生息,我們的祖先經過觀察測定,找到了劃分季節的客觀標準,這就是農時節氣。兩千七百多年以前,就利用「土圭測影」的方法,準確地確定了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四個節點的日期。

什麼是「土圭」?就是在平坦的地上豎插的一根長長的竿子,「立竿觀影」。每天正午時的太陽光照射在垂直豎立的竿子上,在地面的投影,會隨著不同的季節而長短不同,夏季最短,冬季最長。它反映的,就是地球在環繞太陽運轉的軌道上處於不同位相時,陽光入射角的實際變化情況,對應的就是本地的光照與熱量狀況的變化規律。如今在河南嵩山腳下還保留著一座完好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周公測量台」,就是我們的老祖宗用土圭測日影定季節的最好證明,這個才是我國兩千多年農耕文化中真正的精髓。

「兩至」「兩分」確立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這四個表示四季開始的節氣也相繼確定。這樣「四立」加上「二分二至」,就把一個太陽回歸年等分為八個基本相等的時段,把四季的的時間範圍定了下來。這樣,指導農耕生產就有了一個初步的框架。

隨著耕地面積日益擴大,以及鐵制工具的使用和水利灌溉事業的發展,農事活動日益走向更加精細與複雜。這使得在天時的掌握上,必然會去追求有更多的主動性和預見性,以便及時採取合理的措施。到秦、漢時期,黃河中下游地區的先人們根據本區域歷年來的氣候、天氣、物候,以及農業生產活動的規律和特徵,先後補充確立了其餘十六個節氣,即雨水、驚蜇、清明、穀雨、小滿、芒種、小暑、大暑、處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至此,二十四節氣逐漸趨於完善。完整的二十四節氣首次出現在書上,乃是西漢的《淮南子》中的記載。以後為進一步細化掌握更確切的農時,從東漢時期開始又將每兩個節氣之間的大約十五天分為三候,五天一候,二十四節氣共七十二候,就成為真正為農業生產服務的「氣候演變規律表」了。

地球一年環繞太陽一周360度,二十四節氣將其均分為24段,每段運行15度進入下一個節氣,如實反映出地球在該點接受太陽光熱的狀況和下一步的發展演變趨勢,理論上就沒有誤差,年重複概率是百分之百。以描述日地相對位相而言,比四年加閏一天的公曆還更精確一點點。因此,它是兩千多年來實際上指導華夏農業的聖典。倒是目前通用的公曆,在反映四季變化及太陽光熱不同狀況用以指導農業生產方面,與二十四節氣相當貼近合拍,因為它們的基點相同:都是以地球圍繞太陽運行一圈為一個周期。不信的可以去查曆書,每年的夏至,都在公曆6月21日或22日,誤差最多一天;而陰曆呢?2008年夏至是五月十八、2009年夏至是五月二十九、2010年夏至是五月初十、2011年夏至又是五月二十、今年夏至更是五月初三!你說哪個誤差大?單用這個陰曆去指導農事,有什麼規律?誤不誤事?所以我從一開始種菜起,對比之後,很快就擯棄了陰曆,三十多年來一律用二十四節氣或公曆去計劃農事。「農曆」嘛,就讓它去「上躥下跳」不斷改變過年(春節)的日子就行了(十九年才會有一個重合周期呀~)。另外偶爾「仰望星空」,看到月亮圓了,知道大概是陰曆的月半左右,哼上幾句兒時所唱的「月亮走我也走,吳剛還在砍木頭」之類,僅此而已。

某些崇尚「中國農曆」者一開口則言必稱「我們引進和重視了二十四節氣的作用」,似乎二者是一回事。殊不知以日地關係為基準的二十四節氣劃分,與以月相盈虧為基準的陰曆,怎麼能是一回事呢?自春秋戰國以後,歷代王朝使用的「陰陽雜燴歷」,只是一條紀年紀事的時間軸,讓朝廷或民間有一個可以記下某事發生在某年月日的東西。至於指導農業生產,則如「附骨之蛆」依附於二十四節氣提供的客觀規律。而且每個固定的節氣,不同年間標註出的日子都不同,相去甚遠且無規律性,指導農事具體演進的是節氣而不是固定的每年某月某日,與公曆大相徑庭。我們所有夸夸其談吹噓「農曆」的文字,實際上都是「拉大旗作虎皮」。就連今天中國還在繼續沿用的「農曆」,還是德國傳教士湯若望(即出生在科隆的日爾曼人亞當?沙爾)於滿清順治年間,在明朝前使用的陰曆基礎上加以修改而成的「現代農曆」。它必須逐年「修補」,挖空心思在十九年里設置出七個閏年來,逢閏年就多出一個閏月,以便分階段不斷追上公曆的準確性與斷年點,例如今年農曆四月之後就多了一個「閏四月」。這個「修補」工作說來也麻煩,哪一年該置閏,該閏在哪個月,計算都複雜得很。大概是因為「自古以來」,某些中國專家都很善於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以顯示自己有水平。不過,它也解決了歷朝歷代不少「曆法專家」的就業問題,且享受朝廷補貼,有個「官方級別」。那位第一個修補出「現代農曆」的湯若望先生,就一次次被加封到了「正一品」。

二、二十四節氣包涵的各種豐富內容

地球繞太陽運轉一周360度,要在太空中奔波9億4千萬公里的路徑。但我們地球上的人習慣了「以不變應萬變」,以大地為不動的參照系,那麼地球圍繞太陽的公轉在我們的眼中,就表現為太陽每天東升西落的周年視運動。這個周年視運動在天穹上的軌跡,天文術語稱之為黃道。度量黃道上具體位置的坐標,就稱為黃經(經度)。按天文學的慣例,以春分點(360度即0度)為起點自西向東度量。

360度劃分成24等分,每等分15度,就定為一個節氣。兩個節氣點之間,相隔日數為15天多一點,全年即分為二十四個節氣。以靜止不動的地面為參照,每一個節氣必須按照太陽在星空視運動所到的位置而確定。嚴格地說,它其實是一個時刻(節點),而並非是某一天。我們經常看到、聽到的預報都是「今日×時××分立春」或「今日××時××分大暑」等等,就是這個道理。但我們習慣認為一個節氣點落在哪一天內,就稱那一天是某某節氣,比如說「四月五日是清明,該去掃墓了」,這樣就通俗一些。

一年春夏秋冬四季,每季三個月,包含6個節氣。

既然我們的祖先是用節氣在指導農事安排,那麼這一個個節氣就肯定會在日曆上有個確切的日子。但用什麼樣的日曆去標註才方便好記呢?

如果我們用那個「國粹」、即用湯若望神父整理出來、一代代傳人不斷修補出的「現代農曆」(陰曆)去標註就太不好記,因為它要「上躥下跳」極不規律。然而在公曆進入中國應用之前,它卻是唯一的紀年曆法,被稱為「皇曆」,非用不可。於是年復一年,每年由「欽天監」的專家們把提前推算好的下一年或下幾年的「皇曆」,由皇上批准發往各地官府監督印刷出來公布出售,識字的人看了就可以告訴大家,你問的某節氣在今年或明年的某月某日。於是不識字的農民就必須依賴於讀書人「傳遞春的信息」,舊時中國廣大農村的「鄉紳文化」中,這也是一項重要內容。例如你現在要問我「下面的幾年,在農曆什麼時候立春?」我就只好翻開「萬年曆」照著念「立春嘛,2012是正月十三,2013是臘月二十四,2014是正月初五,2015是臘月十六,2016是臘月二十六……」這個你怎麼記得住?趕快拿枝筆找張紙記下來吧。

但若是換成公曆(陽曆)來標註,一句話就記住了:這幾年立春都在2月4日。

所以,自從中華民國建立、從1912年開始採用陽曆之後,為方便記憶二十四節氣,一律採用公曆標註為準(對應的陰曆月日只作為副注),這個習慣沿用下來直到今天,已有一百年。

儘管近二十來年,因「現代農業」的發展,似乎已經沒有什麼人再去關注什麼節氣了,但它作為曾經「指導中華農事兩千年」的聖典,仍然具有「活化石級」的文化表徵與魅力。所以介紹一下,也能參考參考。

二十四節氣從每年公曆2月初的立春開始,循環一周到下一年1月中下旬之交的大寒結束。它的排列順序、對應的每年公曆(陽曆)日期如下:

立春(2月4日,少數在3日)、雨水(2月19日,少數在18日)

驚蜇(3月5日,少數在6日)、春分(3月20日,少數在21日)

清明(4月4日或5日,基本各半)、穀雨(4月20日,少數在19日)

以上是春天的6個節氣;

立夏(5月5日,少數在6日)、小滿(5月21日,少數在20日)

芒種(6月5日,少數在6日)、夏至(6月21日,少數在22日)

小暑(7月7日,少數在6日)、大暑(7月22日或23日,基本各半)

以上是夏天的6個節氣;

立秋(8月7日,少數在8日)、處暑(8月23日,少數在22日)

白露(9月7日,少數在8日)、秋分(9月23日,少數在22日)

寒露(10月8日,少數在9日)、霜降(10月23日,少數在24日)

以上是秋天的6個節氣;

立冬(11月7日,少數在8日)、小雪(11月22日,少數在23日)

大雪(12月7日,少數在6日)、冬至(12月21日或22日,基本各半)

小寒(1月5日,少數在6日)、大寒(1月20日,少數在21日),

以上是冬天的6個節氣。

我們可以看出來,用公曆標註的二十四個節氣規律性很強,單個節氣每年重複出現的時間誤差都不超過24小時(最多只是跨了日子)。這個不足一天的誤差是很小的,對農事要求來說,可以略而不計。

因為用公曆(陽曆)標註節氣有規律了,為便於不識字的農村人記住、以擺脫對「皇曆」的依靠,有一首《節氣歌》就在民間被總結出來開始廣為流傳: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來八廿三。每月兩節日期定,最多不差一兩天。

這個《節氣歌》中歸納的日子是個大概數,但正負誤差最大不超過兩天,即達不到一候(五天多一點)的一半,在農業生產中是在允許值以內(要求最嚴的農作物的適宜播種期也可以在一候之內)的。有興趣的「現代人」,可以去拆解這幾句歌詞來評頭品足一番。

這二十四個節氣包含了豐富的內容。按其性質,大致可分為下列幾類。

1、描述季節起始一類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這是根據氣候的變化定位,表示春、夏、秋、冬四季的開始。二十四節氣劃分四季的標準是地球運轉到了黃道上的某一位置,說穿了就是以太陽光的入射角大小來界定季節之間的分野。比如一年開始的立春,此時太陽到達黃經315度。

2、描述天文現象一類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它們分別表示晝夜的長短,如「春分秋分晝夜平分」(太陽光線直射在赤道上,地面各處晝夜等長);夏至白天最長(太陽光線直射在北回歸線即北緯23°26′上,接著就南移。此時北半球黑夜最短白晝最長);冬至黑夜最長(太陽光線直射在南回歸線即南緯23°26′上,接著就北移。此時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

3、描述物候特徵一類的:驚蜇、清明、小滿、芒種。它們分別表示和提醒隨著開春以後氣溫的不斷升高變暖,動、植物及農作物所發生的候應現象,以及在氣候條件的漸進變化和影響下,需要相應啟動投入的農事活動。

4、描述降水規律一類的:雨水、穀雨、小雪、大雪。它們分別描述降水的時節特點及降水量的大小、以及降水的表現形式(液態?固態?),總的就是表示降水的性質和程度。

5、描述氣溫特點一類的: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它們根據氣溫的高低程度而定,表示夏季天氣的炎熱或冬季天氣的寒冷程度。

6、描述水汽轉換現象一類的:白露、寒露、霜降。這幾個節氣特別表示在進入秋季到深秋的氣溫下降期中,近地環境中水汽隨著氣溫下降的程度產生的凝結狀態。它們主要反映的還是氣溫下降的程度,例如水汽凝結成露和水汽凝華為霜,降溫的絕對值就大不一樣。

這裡一定要提醒指出:由於二十四節氣起源、完善於我國黃河中下游地區,因之它們名稱上反映的氣溫、降水、物候現象等,都帶有地區性特點(即「中原地區」的暖溫帶特點)。全國各地圍繞二十四節氣發生的農事活動中總結出的大量農諺,更是地區特徵明顯,各處所敘內容不一樣,差異甚至相當大。這是由於我國地域太遼闊,南北跨熱帶、南亞熱帶、中亞熱帶、北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等,加上高原、高山地區、中山地區眾多,因此各種氣候特徵與「中原地區」不盡相同。但除了最南部的極少數熱帶地方以外,二十四節氣表述的總體氣候演變規律卻是通用的,例如小暑、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小寒、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時段。從黃河中下游地區越往南去,物候發生的日子就會越提前;反之越往北去,物候發生的日子就會越推後。從平原越往高海拔地區去,物候發生的日子也就會比同緯度平原處推遲,因為海拔越高平均氣溫越低,每上升一千米氣溫要降低6度左右,季節必然滯後。「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描述的就是這種垂直氣候差異現象。從前在海拔八、九百米乃至一千幾百米的山裡種菜,節候期與海拔五百米左右的成都平原就有差別,瓜豆播種期就比成都要晚一候到兩候,一年中的有效生長期也不如成都地區長。

雖然二十四節氣諸節點在全國各地的具體光熱表現水平並不均等,但它作為一個客觀描述全年四季變化走向的總規律卻無庸置疑,其相對真理性在華夏大地上指導了兩千多年,其歷史地位是任何人都無法否定的,由其衍生出的大量農耕社會的舊文化習俗也是巨量的,只不過「現代人」已不感興趣了。

三、現代農業概念對傳統農業規律的衝擊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前行,新的知識總要向舊知識體系不斷發起挑戰,農業範疇也一樣。

文革結束之後,隨著八十年代打開國門,引進了很多國外使用的新概念、新標準,在指導農事活動中,二十四節氣的作用漸漸開始弱化走向「式微」,尤其在某些種植領域,二十四節氣就宣布「報廢」了。這個現象與農業發展指導思想有關,有它出現的各種新農業文化背景和客觀理由,也與我們的文化教育有關。

1、首先,現代氣象學制定了以日平均氣溫作為冬夏春秋四季劃界的新標準:每年開始,只要日平均氣溫仍低於10℃,就是還在冬天裡;連續5天日平均氣溫高於10℃,才算進入了春天;往後氣溫升高,只要連續5天日平均氣溫高於22℃,就算進入了夏天。最熱時段過去,當氣溫逐漸下降,連續5天日平均氣溫低於22℃,又算轉入了秋天;氣溫繼續下降,直降到連續5天日平均氣溫低於10℃了,就算進入了冬天。可見,日平均氣溫10℃和22℃是劃分四季的兩道杠杠。

現代氣象學不是只以地球在黃道上的位置為準、以天文特點即晝夜長短來劃分四季。現代氣象學劃分四季不光考慮了太陽幅射這個外因,還考慮了諸多地球本身原因的交叉作用。因為某一地區雲層的分布與厚薄、大氣環流的影響、地形地貌的特點,都可以影響本地區近地空間的氣溫高低,使季節轉折點前推或後延。同一緯度上的各處地方,因具體氣溫條件不一樣,就有可能分別處於不同的「氣象學季節」之中。有些地方可能會「夏長無冬」,有些地方又可能會「冬長無夏」,有些地方則可能會「四季如春秋」。

由於這個「量化」季節與中國幾千年來「模糊文化」的相對季節概念不一樣,就會引起「傳統與新銳意識」的衝突。比如某高山地區晝夜溫差大,6、7月的白天出太陽時一樣比較熱,午間甚至可達二十七、八度,但太陽一落氣溫就迅速下降,夜間可能只有十三、四度,那個「日平均氣溫」就差那麼一點上不了22℃。從前認為是「暖和的夏天」那一個時段,在氣象學季節概念中經過「日平均」就成了「沒有夏天」。要讓當地人接受這個「夏天沒有了」的新概念,恐怕難度不小。有人甚至擔心,這會不會顛覆一些傳統的文化內容?

2、自從高成本的玻璃溫室種植業因聚乙烯薄膜的出現,迅速發展成了低成本的規模化大棚農業,傳統的四季輪替自然農時規律基本就被廢棄了。因為在大棚里可以通過人工調控,隨時提供不同蔬菜品種在生長發育全過程中必須的氣溫、土溫、土壤濕度、光照強度等各種「人造氣候」條件,還可以利用壓力鋼瓶為大棚輸入「二氧化碳肥料」,人工調節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就連還在休眠期的種籽,都可以用各種藥品處理,讓它立即結束休眠態馬上萌發。不論地球處在黃道上什麼位置,不管當前是天文意義上的哪一個季節,什麼「反季節蔬菜」都能生產出來。

現代大棚農業在中國的發展勢頭目前越來越猛。它的積極方面是一年至少可種三至四茬蔬菜,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可以選擇高經濟價值的品種來反季種植,進一步提高經營經濟性;為日益增多的城市人口提供大量必須的農產消費物資,豐富市場供應,營造「盛世」景象。

但這個大棚農業也帶來了各種新問題,最突出的就是因為植保需要而大量使用各種農藥、為確保經濟效益而大量使用各種「生長調節劑」(也就是各種合成激素)。此外因大量使用速效化肥,也帶來大棚蔬菜口感變差、「好看不好吃」的問題。反季節蔬菜沒有應季蔬菜的味道好,或根本就缺少原本應有的品種風味,這個成了普遍現象,一點也不稀奇。那麼,過多食用反季節蔬菜到底對人體有無負作用?

一批專家說:早在漢、唐年間,中國人就開始利用土溫室來種植反季節蔬菜了。塑膜大棚栽培技術起源於國外,我國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引進這種技術,九十年代城市人口大量增長,市場對蔬菜的需求量也大增,這才迅速發展起來,以解決城市化產生的對大量商品蔬菜的剛性需求。在我們的身邊,反季節蔬菜已隨處可見、隨處可食,這是時代進步、科技發展帶給我們的生活形態上的一種必然變化。因此,我們無須像古人那樣對其予以完全的排斥。

……

另一批專家則說:古人早已有「非其時不食」、即不吃反季節鮮菜的這個認識,它反映了我們先人對自然的一種尊重,並說明那時的人們已有了一種較為樸素的、順應自然、效法天道的健康生活理念。如今大量的反季節蔬菜離開了大量的激素、農藥就生產不出來,植物被破壞了原來的生長規律,植物體內會不會產生一些我們還不了解的化學物質?反季節蔬菜由於生長期短、要經藥品催熟等處理,會不會對食用者的身體產生不利的功能影響?

……

這個問題目前還說不清楚,兩種意見針鋒相對,誰也說不服對方。不過爭是爭、論是論,反正在塑膜大棚裡頭,自然更替的春夏秋冬是報了廢的,二十四節氣表述的總體氣候規律自然也就「壽終正寢」,這裡就不討論了。

四、因地制宜利用節氣或公曆來指導農事演進

那麼,曾經在傳統農耕社會中大放異彩兩千多年的二十四節氣,目前除了留下一大堆厚重的民族文化沉積之外,還有點實用價值沒有?這個問題實在不好回答。

如果說還有,也是在採用露地栽植蔬菜的地方、在「人造氣候」不能實施的地方,傳統的四季輪替自然農時規律還仍然還要起作用的地方。一句話:在那些「現代化的水銀」還沒有瀉到的地方。對於屋頂上種菜的業餘愛好者來說,只要你是露地自然栽植,那就要遵循四季輪替的自然農時規律,冬天不能強種夏天的菜,否則就種不好。在這個範圍內,作為全年四季變化走向的總規律,節氣仍然可以發揮它的積極指導作用。但因陽曆與節氣的演變規律相同,都是以地球圍繞太陽運行一圈為一個周期,直接用陽曆的月日來記錄更方便、更簡單,反倒是沒有人去記誦那些個節氣了。

例如原先的農諺「清明前後種瓜點豆」,說的是上半年葫蘆科、豆科蔬菜的播種日期。這個「前後」是什麼概念?一般就是提前或推遲一候(五天)左右。既然4月5日清明,你直接記成「每年4月上旬播瓜豆」有什麼不可以呢?

又如川西地區老農諺原來有「夏至起秋菜,暑後併火蔥。」「秋芋不過白露,蒜苗止步秋分。」這是說時令一到夏至,白晝最長的時候一過,就要開始播撒秋菜的種籽進行育苗(如秋黃瓜秋豇豆等);小暑大暑這段最熱的時候一過,就可以把經過休眠的火蔥頭拿來又栽種。要種秋洋芋的,種塊入土一段不超過白露;而栽種蒜苗,可以從白露之前一直栽種到秋分。

要是用陽曆來敘述上面的內容,那就可以這樣說:每年6月下旬,就應該依次開始秋菜的播種育苗;7月最後一周起,就可以開始栽植火蔥。秋洋芋應該在8月下旬備種塊、在9月上旬入土栽完;至於種蒜苗,可以從9月初一直種到二十幾號,不拖到月底就行。(當然,這個是成都平原的氣溫特點決定的地區規律。)

你看,這個直接記陽曆的日子來提醒農作周期是不是比去背那些個節氣更方便、更簡單?

因此,這十多年來,種業界率先不再以二十四節氣來提示作物生長期,而以某作物的生長適溫特點套用陽曆日期說明,與國際全面接軌。你買的種籽彩印包裝袋上的說明中,決不會再有節氣名稱出現。除了是否是一代雜交種、還能不能留種使用外,就是告訴你適宜在氣溫多高的範圍里播種育苗,有無保護地措施或有無地膜保溫的不同播種期,或者就直接告訴你在某個氣候區域中露地直播一般就在某月某旬。

不光如此,十多年來的趕場(趕集)日期,也全國統一了「陽曆化」。不管是逢單還是逢雙,不管是1、4、7還是2、5、8還是3、6、9,總之都是陽曆的日子。那個實質上與「農」關係並不大的「農曆」,早已化作了一個文化符號,只在逢年過節時才被人想起,它就是給人們帶來「放假、吃、玩」的某個借口。二十四節氣呢?看來它似乎已被效果基本等同而更好記、更方便的公曆(陽曆)全面取代。大概除了每年掃墓踏青的那個「清明」之外,在今後的農事指導中它們將漸漸被新人們遺忘,徹底遺忘。

我們這個古老的傳統農耕大國,終於走進了光怪陸離的信息化時代。在滔滔奔流的時光之河畔,那些還靠著憑弔中華古文化遺產吃飯的文人們,也許還能夠在每年吃粽子啃鹹鴨蛋的循環中,去懷念一下為自己爭得了一天假期的三閭大夫?也許還能夠在中秋的月光下對著「腐敗的月餅」,聯想到因一念之差不幸當了「偷葯賊」的嫦娥小姐?或許在「七夕」將到的日子裡,有更多的浪漫文人會集中關注牛郎織女的減肥進展━━那將直接關係到鵲橋上會不會發生偉大的「側滑」呀……但誰又會想得起二十四節氣的故事來呢?


推薦閱讀:

減脂期,怎麼在外面好好的吃飯?
為什麼北方人愛吃餃子?
回憶中的零食怎麼就那麼好吃
什麼人不能吃榴槤?
搞懂做甜點的基礎材料(麵粉、油脂、糖、蛋&牛奶、鮮奶油)

TAG:飲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