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關於張愛玲——答《南方都市報》記者問

張愛玲的遺稿這些年的整理出版情況怎樣?

止庵:1995年張愛玲剛剛去世,《皇冠》雜誌就發表了她的一篇散文《一九八八至——?》,這是最早發表的一篇遺稿。後來又有《同學少年都不賤》面世,也是她生前沒有發表的作品。

   從《重訪邊城》起,宋以朗先生才介入張愛玲遺稿的出版。他母親鄺文美女士去世之後,他開始整理張愛玲的遺物。

宋以朗先生是個很嚴謹、很認真的人,他找出《重訪邊城》,是先拿給皇冠出版社的編輯看有無價值,人家認為有價值,他才交付發表。他已經60歲了,一個人在整理張愛玲的遺稿,只能一步步來。我不認為這裡面有什麼安排,故意「每年拿出一點東西」。

    這些年已經出版的張愛玲遺稿,中文作品有《同學少年都不賤》、《重訪邊城》、《小團圓》和《異鄉記》(大陸版很快就會面世),英文作品有《雷峰塔》和《易經》。

 

還剩多少遺稿沒有整理?

止庵:張愛玲留下的遺稿,完整的也就是前面講的那些。剩下的多是未完成的殘稿,比如英文作品《少帥》,只寫了70多頁,幾萬字。1961年張愛玲去台灣希望採訪張學良,當時張還被軟禁,這一採訪要求沒有被允許。未完成的《少帥》大概不太可能出版。

   我在宋以朗先生那裡見到的張愛玲遺稿,還有很多零碎的紙片,是她寫的一些片段,包括信件的底稿。張愛玲是個「書寫狂」,這種寫滿字的小紙片特別多,很零亂,沒有頭緒。我曾從中發現過一篇她給《對照記》寫的後記,已經交給報紙發表。但大多數的紙片和殘稿(包括《對照表》),無法出版。總的來說,中文遺稿裡面,沒有成規模的、完整的東西了。

 

《異鄉記》很快要在內地出版,這部作品的價值如何?

止庵:《異鄉記》的大陸版這個月或下個月就要出單行本了,有100多頁,約四萬字。《異鄉記》寫「我」(別人稱之為「沈太太」)從上海到溫州一路的見聞,其實是張愛玲自己1946年初從上海去溫州尋找胡蘭成的途中所寫的札記。《異鄉記》是一篇殘稿,張愛玲是寫在一個筆記本上的,寫到八十頁就中斷了,這時胡蘭成還沒有出現。應該還有「下文」,但很遺憾,一直沒有找到。

《異鄉記》的第一個價值,在於以前我們以為1945到1949年之間,張愛玲只寫過《多少恨》和《華麗緣》兩篇作品,再就是編了《不了情》和《太太萬歲》電影劇本,《異鄉記》的發現多少填補了空白。筆記本里有修改的痕迹,很明顯可以看出是為《秧歌》改的。給一些人物改的名字,就是後來《秧歌》里的人物名字。

第二個價值更重要,之前人們都認為張愛玲是沒有農村經驗的。她後來寫《赤地之戀》和《秧歌》,柯靈就曾經在《遙寄張愛玲》里批評她「平生足跡未履農村……怎麼能憑空變出東西來」,但從《異鄉記》我們可以看到,其實張愛玲有豐富的農村生活經驗。從上海到溫州這一路上她走了好幾個月,沿途在農村留宿,有的地方一待就是一個月。在《異鄉記》里,她記錄了農民的許多生活情景,包括過年殺豬等。看到《異鄉記》後我們會發現,《十八春》、《秧歌》和《小團圓》都從這裡取來現成的片段,《秧歌》裡面有一段寫殺豬的,就跟《異鄉記》一模一樣。《小團圓》寫農村的一段則是對《異鄉記》的縮寫。《異鄉記》沒寫完的旅途的後半部分,可以參看《小團圓》。

張愛玲過去的作品很少寫到底層人,但《異鄉記》里寫到火車上的士兵、農民、逃難的人和開小店的人等等,能看出張愛玲對底層普通人的同情,說明張愛玲對底層生活很有了解。我跟賈樟柯講起此事,他說這是張愛玲「經驗之外的經驗」。

  

張愛玲留下的英文遺稿情況如何?

止庵:這些作品更新了我們關於張愛玲作為一位雙語作家的認識。其實張愛玲用英文寫作非常早,可以從1942年回到上海算起,她用英文先後為《泰晤士報》和《二十世紀》寫文章,有些後來又用中文重寫,比如《更衣記》。

  50年代在香港,張愛玲寫了《秧歌》和《赤地之戀》。這兩本書她都另外寫有英文本,《秧歌》得以在美國出版,受到好評,外語版權先後賣出了23種。《秧歌》的成功使得張愛玲有信心在美國用英文寫作。

  1955年張愛玲從香港去美國,50年代的後半期,60年代和70年代的前半期她主要是用英文創作,寫了大量作品。而我們之前對張愛玲的認識是:她從50年代之後寫作就陷入了低潮,沒寫什麼東西。其實不是這樣,她一直在寫。

   但是她在美國寫的這些英文作品大多數得不到發表。只出了一本小說《北地胭脂》(1967年,後來翻譯為中文出版時叫《怨女》),發表了短篇小說《五四遺事》和散文《重訪邊城》。她在美國寫的小說《雷峰塔》和《易經》都被退稿了。

 

《雷峰塔》和《易經》的內容和價值如何,當年為什麼被退稿?

止庵:在1975年出版的《世界作家簡介》里,收錄了一篇張愛玲寫的《自白》。張愛玲提到,這兩部小說被退稿,是因為「此間的出版商似乎對那兩本小說中的人物不太滿意,甚至覺得非常乏味。Knopf的一位編輯寫道,如果之前的情況果真如此,後來的共產社會實際上就是解放」。由此可見,《雷峰塔》和《易經》被退稿,原因之一是不符合當時美國的主流意識形態。基於這種意識形態,美國的編輯認為中國發生革命、共產黨獲勝是個悲劇。而張愛玲的小說對這之前舊中國的描寫,卻顛覆了這一認識。由此也可以看出,張愛玲寫《雷峰塔》和《易經》,並沒有去迎合美國當時的主流意識形態。

《雷峰塔》和《易經》的情節是前後相連的,《雷峰塔》寫到以張愛玲自己為原型的主人公「琵琶」離開上海去香港為止,《易經》寫到她從香港回到上海為止。《小團圓》的前半部實際上是對這兩部小說的縮寫。這兩部作品寫得非常細膩,但不是自傳。比如張愛玲的弟弟是比她晚去世的,但在《雷峰塔》結尾處,她寫弟弟死了。

這兩部英文作品和它們的中文譯稿我都看了,我自己的感覺是:情節性不強,充滿了各種細節,寫了很多家庭瑣事,有點像《紅樓夢》那種寫法。它們跟當時在美國流行的林語堂的《京華煙雲》完全不一樣,顯然不適合美國普通讀者的閱讀口味。正如張愛玲所說,這兩部作品被退稿也是因為編輯覺得「非常乏味」。

張愛玲曾經說過,人生四大恨事,海棠無香,鰣魚多刺,曹雪芹《紅樓夢》殘缺不全,高氏妄改——死有餘辜。在我看來,其實第三和第四是一回事,可以合在一起,應該把第四恨事改成:張愛玲自己沒把《雷峰塔》和《易經》用中文重寫一遍。我對此很不能理解:張愛玲之前那麼多英文作品她自己都用中文重寫了,對她來說這也不難,她晚年又有很多時間,為什麼不做這事呢?現在留給別人來譯,儘管譯者很努力,譯筆也有幾分像張愛玲,但畢竟不是張愛玲自己寫的,我覺得非常遺憾。

 

張愛玲英文作品的出版,對於我們認識她有何意義?

止庵:我曾經說過,《小團圓》的出版,受打擊最大的就是張愛玲的研究者,以前有關她的傳記都白寫了。張愛玲的英文作品面世,多少也有類似效果。過去張愛玲的研究者都說她去美國之後創作就進入了低潮,甚至出現大段空白。事實上《雷峰塔》和《易經》與她四十年代中文作品的分量相當。現在我們知道,她這些年裡創作並沒有空白,只是未獲成功。

 

   張愛玲有為數不少的英文作品,她是一位名副其實的雙語作家。對於張愛玲的英語寫作方面的研究還是空白。《雷峰塔》和《易經》可能開闢一個新的研究領域。

 

張愛玲的劇本情況如何?

止庵:目前我主編的《張愛玲全集》已經出了10卷,後面將要面世的兩卷是她的劇作集,一共收錄了十個劇本:電影劇本《人財兩得》、《情場如戰場》、《桃花運》、《六月新娘》、《南北一家親》、《南北喜相逢》、《小兒女》、《一曲難忘》和《魂歸離恨天》,還有一個廣播劇《伊凡生命中的一天》。

    張愛玲寫的劇本並不止這些,有的已經找不到了。她最早寫的話劇《傾城之戀》雖然上演過,劇本卻未發表,已經遺失。她編劇的電影《不了情》、《太太萬歲》公映過,劇本也遺失了。鄭樹森和陳子善曾分別根據音像製品整理了《不了情》和《太太萬歲》的劇本,但我覺得根據拍成的電影也許能還原導演的分鏡頭劇本,卻無法還原編劇的文學劇本,一部電影拍成什麼樣,幾乎都是導演的事。所以這兩個「還原本」我沒有收錄。

50年代後期和60年代前期張愛玲在美國,經宋淇介紹,給香港電懋公司編了10個劇本,拍了8部。這些劇本電影公司印成油印本,都還保留著。沒拍的兩部,一部《紅樓夢》,劇本丟了;另一部是《魂歸離恨天》,有手稿保留下來。張愛玲生前,有三個劇本編進她的書里。去年香港電影資料館出版過一本《張愛玲電懋劇本集》,收了九個劇本。我這次齣劇本集,是以宋以朗先生提供的油印本和手稿複印件做底本,再加上一個有手稿保留下來的廣播劇《伊凡生命中的一天》。目前已經整理完了,今年內應該可以面世。

 

這些劇本的價值如何?

止庵:首先需要說明,張愛玲寫劇本是「為稻梁謀」。她當時在美國寫英文小說,通過給香港編電影劇本來養活自己。這多少有點像給好萊塢編劇的福克納。

張愛玲寫劇本是要投入拍攝的,這就要求它們盡量接近大眾口味,這樣才能被接受。所以她的電影劇本都是相當通俗的作品,不僅在情節上,就是在價值觀念上也很接近大眾口味,這在某種程度上與她寫的小說正好相反。比如張愛玲從來不相信幸福、愛情這些東西;但是她寫的絕大部分是喜劇,結局都是皆大歡喜,又有愛情,又有幸福,所體現的完全是當時流行的市民階層的價值觀念。

 

這對我們理解張愛玲有何意義?

止庵:一言以蔽之,這些作品的出版將改變我們對張愛玲的認識。張愛玲是一個內在張力很大的作家。她寫舊式貴族生活,也寫底層生活;寫城市,也寫農村;用中文寫作,也用英文寫作;寫小說、散文,也寫劇本,而且兩者的價值觀完全不同。她的生活經驗豐富,文學視野寬闊,寫作形式多樣。我們過去對張愛玲的認識太局限了,對她的理解太狹隘了。張愛玲這些年很熱,但不管喜歡她的還是不喜歡她的人,所喜歡或不喜歡的其實都只是真正的張愛玲的一小部分。

比如我看到莫言說:「張愛玲的小說缺乏一種廣闊的大意象,還是一種小家碧玉的東西,非常精緻的東西,玲瓏剔透的小擺件,沒有那種狂風暴雨般的衝突。」我猜想他大概沒看過《秧歌》吧?假如讀過《秧歌》,當知道張愛玲筆下「廣闊」得多,真正有「那種狂風暴雨般的衝突」。《秧歌》對農村的描寫,對人民命運的關心,寫得非常粗獷,跟她之前之後的作品都很不一樣。關於《赤地之戀》,張愛玲自己承認有些問題,因為是別人擬好大綱她來寫的。但《秧歌》確實寫得非常好。許多讀者沒機會讀到《秧歌》,是張愛玲的損失,也是讀者的損失。對於這本書,先入為主、以訛傳訛的意見太多,其實看過了,會覺得並沒有不可以在這裡出版的理由。

接下來我要整理的還有張愛玲的譯作,也是兩卷,包括《老人與海》、《鹿苑長春》、《愛默生文選》等,以後也會出版。

   我們做張愛玲作品的整理和出版工作,是希望能讓讀者認識一個完整的張愛玲。當你完整地認識她之後,可能更喜歡她,也可能少喜歡她,在我看來都沒有關係。


推薦閱讀:

南方人到北方看到大雪後做了哪些難忘的事情?
觸樂夜話:北京今日無雪
為什麼南方冬天那麼冷,非得挺著,不安暖氣?
已成瓮中之鱉,崇禎為什麼還不把兒子們送到南方?
[轉載]土宿休行亥。臨官在巳宮。南方根有旺。西北莫相逢。

TAG:南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