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滿清入關,贏在軍工和重工

滿清在明清戰爭中,勢如破竹,除了各種軟因素的原因,其實還有非常重要的硬因素原因。

清軍戰勝明軍,何止靠了兇悍武勇的弓馬騎射,卻更有後來居上的軍工科技:清軍精銳八旗的武器生產研發水平,從努爾哈赤扯旗開起,就是日新月異,這才有了橫掃天下的強大實力。只靠弓馬騎射,沒出遼東就得妥妥被揍翻。

當時,清軍的軍事科技和軍工生產能力,非常的強,所以,清軍火炮、鎧甲、弓箭,對明軍都是壓倒性的裝備優勢;再加上關外多馬,清軍的馬匹數量遠多於明軍,所以,坦克三要素的火力輸出、防護力、機動力,清軍對明朝邊軍都佔有明顯的優勢,對內陸明軍和義軍則是壓倒性的優勢。

清軍的火力輸出,依賴於紅衣大炮和滿洲弓……先來說說具有戰場統治力的紅衣大炮吧。

紅夷大炮進入中國是在1621年。 薩爾滸之戰慘敗後,時任明廷詹事府少詹事的徐光啟意圖從澳門引進西洋火炮以御外侮,於是派人從澳門購買了4門紅夷炮(葡萄牙人從荷蘭沉船中打撈出來的),經過一年的波折終於在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十二月運抵北京。這四門火炮經過試射,明廷官員們發現其威力遠大於大明原有的「自產神器」。

於是,大明從已經在澳門獲得居留權的葡萄牙人手中,又購買了26門紅夷大炮。這批紅夷炮中,有2門是葡萄牙人從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商船「獨角獸」號上打撈上來的紅夷炮(留存至今),火炮管長3米,口徑為125毫米,盾形框徽上還有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徽標……同時,大明一併聘請了葡方人員,作為技術和教練人員。 

不僅有澳門的葡萄牙人繼續輸入,連後來的荷蘭東印度公司都有參與類似的武器貿易。最後,明朝索性在傳教士的幫助下,在國內建立了小規模的紅夷大炮生產線。

1626年的寧遠之戰中,首次登場的紅衣大炮就發揮極大威力。 守軍成功地依靠了十一門紅夷大炮和其他火器擊退了攻城的八旗勁旅。紅夷大炮發射時,「循環飛擊,每發糜爛數重」……面對這種新式武器,後金軍此前屢試不爽的依靠牌車抵擋明軍火器的戰術行不通了;後金軍傷亡慘重,城外屍積如山。雙方激戰3日,後金軍被迫解圍而去。

第二年,皇太極為報寧遠的一箭之仇,親自統領大軍圍攻寧遠、錦州,結果再次被明軍的紅夷大炮所擊退。明軍火器的強大威力給女真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皇太極不禁感嘆:「野地浪戰,南朝萬萬不能;嬰城死守,我國每每弗下。」

吃了明軍紅衣大炮的大虧後,關外的後金也開始想辦法擁有自己的同類武器。1631年,後金在瀋陽利用俘虜過來的工匠劉漢,成功仿製了西洋大炮,定名為「天佑助威大將軍」; 同時組建了一支名為「烏真超哈」(女真語重兵的意思)的炮兵部隊……同年八月,後金軍在大凌河之戰中首次使用火炮,用六門自產的紅衣大炮(女真人忌諱「夷」字,故改為紅衣)攻克了明軍的一處堅固要塞,首次嘗到了使用火器的甜頭。

也是在這一年,明軍孔有德部從山東登州叛逃後金;皇太極得知消息後,喜出望外,親自出城十里迎接 ……除了20餘門紅夷炮盡歸滿人所有之外,更重要的是,帶過去了近百名葡萄牙籍鑄炮師,以及大批經過葡萄牙訓練的精銳炮手。

孔有德曾不無得意地對皇太極說:「本帥現有甲兵數萬,大炮、火器俱全。有此武器,更與明汗同心協力,水陸並進,勢如破竹,天下有誰敢與汗為敵乎?」

孔有德所部投奔後,帶來的葡萄牙鑄炮師技術精湛, 登州的明軍火器基地,已經掌握鋼管冷卻技術,可以生產升級的紅衣大炮,於是,清軍的火炮技術和生產規模,立刻爆表增長;而孔有德部的炮手,是西洋火器專家培訓的東亞最精銳的炮手,利用西方彈道學、幾何學和物理學知識計算炮彈軌跡,其命中率遠遠高於僅憑經驗作戰的傳統炮隊…… 這,極大地扭轉了交戰雙方的軍事技術力量對比。

松錦之戰之前,清軍已經擁有近百門紅衣大炮,包括35門具有當時先進水平的「神威大將軍」炮。此炮中心為鐵胎,外面澆築銅壁,鐵心銅體,利用銅炮耐用的特點,可將炮管鑄得更薄,又可節省成本。火炮長約2.8米,重1950公斤,可以安裝在四輪炮車上…… 清軍無論在火炮的數量還是質量上,都已經成為了明軍可怕的對手; 獲得了紅衣炮加持的清軍,攻城略地直如摧枯拉朽……

在1642年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松錦之戰期間,明清雙方都投入了大量火炮, 財政困難且防區眾多的明軍發現,自己在各個戰場上的紅衣大炮數量,已經在清軍機動部隊之下,更何況進攻方可以在選定的戰場集中火力形成壓倒性的火力優勢;他們手中的各式弗朗機炮或傳統中式火器,都不能依靠數量來抵消紅衣大炮的質量優勢。

清軍將紅衣大炮用於大規模的野戰和攻堅,用數十門大炮連續轟擊錦州、塔山等明軍在松錦防線上的要塞城堡,先用重炮掃蕩城外的城防設施,繼而轟塌城垣,從而為軍隊強攻開闢出通道。例如在轟擊塔山城時,清軍炮火「直透堅城、如摧朽物」, 經過一天的猛烈炮擊,塔山城牆被轟塌二十餘丈 ,城外的清軍歩騎兵蜂擁而入,七千守軍全軍覆沒;塔山陷落後,清軍又接著攻擊杏山城,很快就轟塌了杏山的城牆,守城的明軍見狀立刻投降了……清軍採用此種戰術,相繼攻克多處要隘,明軍對此一籌莫展。

松錦之戰中,這些大炮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幫助清軍獲得了壓倒性的火力優勢。此戰,最終以清軍大獲全勝而告終,明軍戰死五萬多人,薊遼總督洪承疇、錦州守將祖大壽被俘;同時還損失了3683件火器,其中包括16門紅衣大炮和1519支鳥銃……此戰之後,明朝在山海關外只剩下寧遠一座孤城,苦心經營數十載的關寧錦防線被徹底摧毀。

松錦大戰後,清軍更是已擁有了數百門紅衣大炮的規模; 至此,清軍無論在火炮的數量還是質量上都已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凌駕於明軍之上,對大明朝是數量+質量的雙重碾壓。以至於,明末遼東巡撫黎玉田悲憤怒噴「酋(清軍)鑄百炮而有餘,我(明軍)鑄十炮而無力。鑄炮造葯十倍於我之神器也」。

到清軍入關的時候, 清軍改革了火炮的技術和戰術,戰術上形成了一套把火炮集中起來在前線使用的野戰戰術;其基本戰術,就是先利用騎兵的速度和機動性以快打慢包圍敵軍城市,切斷內外聯繫,然後慢慢等炮兵來。 

面對紅衣大炮這類新式武器,中國傳統的城牆構造已不再具備足夠的防禦能力,舊式城壘的防禦作用明顯下降了,進攻方得以避免頓兵于堅城之下而遭受重大傷亡, 也不再有打不破的城池了,再也不會有釣魚城那樣的堅城了,軍事上的優勢逐漸從防守方轉移至進攻方;而面對使用長矛對抗騎兵的密集步兵方陣,則是用火炮轟擊的密集殺傷來打散其陣型,然後再用鐵騎突擊失去隊形的步兵,白桿兵的失利就是這個戰術的成功案例。

清軍入關之後,步騎炮的合成兵種,簡直是降維打擊;關內明軍和義軍懟上清軍,就是野戰打不過、守城也守不住的尷尬局面……所以多爾袞入關之後在軍事上打得很順。

正是憑著這多年苦心經營的火炮實力,清軍在入關後,才能以絕對優勢的火力,將李自成農民軍和南明軍隊盡數擊敗; 每次攻城作戰時,清軍將領的第一反應就是調「西洋神炮」來,關鍵戰役基本都是大炮轟擊鎖定勝局。幾款立大功的火炮,更被清王朝授予了「大將軍」封號。

限於技術和認知水平,李自成的軍隊從未自製過火器,故而在面對熟練運用火器的清軍打法極不適應。 在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潼關戰役(1644年)中,李自成用重兵防禦於歷史最著名的關隘--潼關;然而, 就是這樣一個被譽為千年天險的防禦重地,被清軍的炮兵部隊輕鬆擊破……清軍並沒有急於進攻,而是等待炮兵的到來;1645年元月「初九日,紅衣炮軍至」,清軍遂一舉攻克了潼關,迫使大順軍退出西北根據地並最終敗亡。

隨即,清軍開始大舉南征。 南明沒有足夠的炮,也沒有足夠的炮手,更沒有足夠的城防,還沒有足夠的錢 ……雖然江南地區的反清志士進行了激烈抵抗,但在兵強馬壯且大量裝備紅衣炮的清軍面前,大多不堪一擊, 陸續倒在了紅衣大炮的火舌之下, 都是被大炮轟塌城牆之後再攻佔城池,被清軍血腥鎮壓。

南下江淮的清軍在揚州城遭遇了督師江北的南明兵部尚書史可法的堅決抵抗。前面十多天沒有太多的作戰記載,但是,大炮運到後一天就打下來了;清軍調來了紅衣大炮,轟擊城牆,僅僅1天,夕日的江都揚州城便被紅衣大炮攻破……揚州城牆崩陷失守,史可法陣亡,南明福王政權亦隨之覆滅。

順治二年6月21日,清軍大舉圍攻江陰城,攻防雙方以大量火炮對轟;但因守軍火力猛烈,又及時修補城牆,清軍一直未能打開突破口……清軍主將博洛調整了戰術,8月21日,清軍將大量火炮集中起來,猛轟江陰城的東北角,雙方以火炮互相轟擊,「百里內外惟聞炮聲,如萬雷俱發,兩邊人馬死傷無數」(《海角遺編》)……當天午刻,終於轟塌了祥符寺的一段城牆,早已整裝待發的清軍人馬趁勢從突破口殺入,江陰因而淪陷。

清軍先後在揚州、嘉定、江陰進行了三次大規模的屠城,而紅衣大炮就是最大的「幫凶」;而迫於紅衣大炮無堅不摧的威力,更迫於城破之後屠城的威懾力,南京、杭州、福州、廣州等重鎮都先後投降清軍。

清軍的火力輸出,除了紅衣大炮,就是弓箭了。清軍軍力的基礎就是騎射,在冷兵器時代弓箭是最可怕的致命武器 ;清軍的滿洲弓是非常有特點的弓箭,獨樹一幟,實戰能力遠強於明軍的弓箭。

明軍因比較依賴火器火器,弓的地位下降,所以沒有改良明式短角弓的動力,弓箭的設計一直是裹步不前。 明軍用弓,是用來射出重量適中的箭,以射速見長。

而滿洲弓屬長角弓,是中國歷史上力學設計最為優秀的弓,是東亞筋角複合弓的巔峰之作。滿洲弓的製備工藝複雜,《大清會典事例》明確記載了制弓的方法:製作工序如下:制弓胎——胎面粘牛角——胎背粘牛筋——外粘樺樹皮;在組胎的時候,要用魚泡熬制魚膠黏合,要對弓體和牛角刷膠,晾乾後再刷,反反覆復至少20遍……一張合格的滿洲弓,細分工序達200道,製作一張弓需要一年。

滿洲弓最顯著的外形特點有四個:超長超重,在反曲筋角弓的大家族中,滿洲弓的尺寸可謂是獨佔鰲頭,下弦時弓身長度一般可達到178cm,弓身自重較同類戰弓要重;高度反曲,可以讓其擁有極大的動能;而長稍可以讓其突破當時的材料限制做出極大的磅數,並且造成了清弓獨特的後段省力感,張滿弓時的力度僅僅是開弓時的一半,非常利於瞄準;弦墊,則可以避免因弓梢過長而更容易翻弓的缺點。

可以說,滿洲弓的各種設計都充滿了合理性;但是它的缺點也很明顯,射速較慢,震動過大,箭速不高……這些問題都可以用一條來解釋: 這種重型弓存儲的能量極大,就是用來射重箭的;滿洲弓設計的核心目的就是能射出重箭頭,滿洲弓就是以這樣的重箭為標準而特製的。

弓重的好處,就是穩定性好,持弓手就更穩定些,容錯度高(前提是在你的力量許可範圍內);弓越輕,越難操控,持弓手容易被箭只的加速力量所擾動,勾弦手的一個微小的錯誤都很容易被放大,尤其是射輕箭的時候。

滿洲弓長而笨重的弓稍,也是滿弓能儲存大量能量的原因,這些弓稍充當槓桿,能幫助弓箭手拉開更厚實、更強壯的弓,可以把弓的磅數做得非常高,動能十分巨大;如果箭重過輕,不但影響準頭,還會造成類似空放的效果,對弓體的傷害非常大……然而一旦配重箭,他的大反曲度和高儲能就體現出來了,所以滿洲弓一般都是大拉鋸重箭近射,重箭自然飛的慢於輕箭,所以射程也就不會太遠,但是動能卻大於輕箭(大拉鋸還可以增大加速進程)。

力量兇悍的清弓,自然要配又長又粗的箭支;以長箭羽(多以鵰翎和雁翎等大型禽類羽毛為材)、粗箭桿,重箭頭為基本特徵。作為標準的戰箭,它們的長度幾乎都在105厘米左右,直徑11或12毫米,重量在80到122克之間;箭桿材質通常是樺樹和楊樹製成的,大部分尾端會再用樹皮進行纏繞包裹,箭翎取自鷹,長約25厘米……滿洲弓的箭有很多形制,批箭、快箭、梅針箭等等,但是無論箭頭如何,清箭的外形就像有羽毛的短矛。

為什麼非要射重箭?所有的弓被設計出來都是有特定目的的, 沒有「最好」的弓,只有最適合的弓。 重型弓也有其用武之地:戰爭和大型狩獵。

滿洲弓,最初是滿洲人用來狩獵野豬用途的。狩獵最難對方的不是虎,而是野豬。野豬的皮非常厚, 還喜歡蹭一身松油然後滿地打滾,本來就挺厚的皮上還沾了層沙土石子,類似於鎧甲;抹了松脂粘了砂石的野豬皮,一定程度上能抗老式獵槍,而滿洲弓可以輕鬆射透野豬的皮,可見穿透力之強。

後來,發現滿洲弓不但可以獵殺野豬,對付盔甲也有奇效, 可以輕鬆射透各種鎧甲……於是,便逐漸演變成了戰場利器。

那時清軍最主要的對手是明軍和朝鮮軍,他們裝備著以棉甲為主的各式盔甲,也有很多鐵甲,因此清軍必須裝備可以有效破甲的武器,而清弓和重箭的搭配恰恰可以滿足這一需求。

滿洲弓之中的戰弓,拉力一般為5力~11力(1力=6公斤)之間,相當於今天的66磅~145磅(而奧運會男子射箭的最大磅數僅僅是52磅) 的拉力。當然臂力強悍的巴圖魯也可以有私人定製的更高磅數的強弓。

這麼硬的弓,清軍拉得開嗎?能,滿洲弓是力士才能開的硬弓。入關的時候,清軍大多能拉開10力(132磅)的弓;即使在武力已經蛻化的雍正朝, 一次考核士兵的射箭成績,八旗兵中能開10力弓者仍有數萬人,雍正高興地說:「自古以來,各種兵器能如我朝之弓矢者,斷未之有也」; 《欽定八旗通志》記載,雍正五年,雍正親點八旗武舉,命八旗硬弓百人當眾人前校射,其所用弓有十八力(230磅)者,有十六七力者,其餘則皆十三力(180磅)以上者,舉重若輕,從容合度。

開18力弓,是個什麼概念呢?可以拿健身房那種滑輪拉力器單手平拉108公斤試試(但往往沒有那麼大配重);或者單手啞鈴划船,上臂還要端得很平……臂力確實很驚人,並且還要有一雙鐵鉗般的大手。

別說18力的戰弓……就說8力的戰弓吧,拉力只有前者的45%吧, 然而用上重箭,8力弓(105磅)的威力,平射的射程達150-200餘米,45度角拋射達300-400餘米; 50米可以射穿勻質鐵甲,70米可以射穿鎖甲和綿甲,110米可以射穿皮甲。

現在的發燒友測試, 滿洲弓的箭速和實戰破甲能力,都完爆英國長弓。測速儀測得英國長弓的箭速約38米/秒,而滿洲弓的箭速約44米/秒;而在對北歐鎖甲和中國鐵札甲的破甲能力的實測中,滿洲弓也是威力驚人。

這樣的長弓大矢, 其滿射而出的衝擊力不是當時所有的其他弓箭能比擬的,可謂是「大力出奇蹟」、「強者無敵」;硬弓配重箭,擁有極大的破甲和殺傷力,即使是中距離壓制也足以破鐵甲了。滿洲弓箭組合一經推出,立即艷驚四座。

在與明軍作戰時,清軍在近距離攢射,弓拉如滿月, 長桿鵰翎重箭輕鬆擊穿明軍的鎧甲,給明軍造成嚴重傷亡; 很多明軍士兵,只是前胸後背有甲,交戰時清兵專射明兵的臉以及左右兩側,中者必死……明軍的盔甲可以對抗蒙古騎兵的弓箭,卻無法對抗滿洲弓箭;可以說,滿洲弓堪比冷兵器時代的反器材步槍。

鄭成功的精銳「鐵人軍」,是披重甲的精銳明軍。《台灣外記》卷四記載:「二月,挑選各提督壯勇者為親軍,廈門港築演武亭操演。各以五百觔石,力能舉起遍游教場者五千人。畫樣與工官馮澄世,監造堅厚鐵盔、鐵鎧及兩臂、裙圍、鐵鞋等項,箭穿不入者。又制鐵面,只露眼耳口鼻,妝畫五彩如鬼形,手執斬馬大刀。每人以二兵各執器械副之,專砍馬腳,臨陣有進無退,名曰鐵人。」

精銳的「鐵人軍」,也是敗在清軍的滿洲弓之下。清軍在南京城外夜襲明軍,喀喀木、葛諸哈、瑪爾賽率領的八旗弓手,亂箭攢射,鄭成功第一猛將甘輝渾身重甲,也被射中30多箭,被射透鐵甲;隨後,清軍以大鐵棍擊殺明軍戰將余士信……「鐵人軍」失去指揮,陣腳大亂,在清軍的強弓攢射下開始崩潰,想游泳到江上戰船,但是鐵甲軍的盔甲沉重,死者眾多。

清軍的火力輸出佔優,防護力也同樣佔優。清軍的盔甲裝備程度高於明朝邊軍,遠遠高於內地明軍和義軍。

明朝邊軍是大規模裝備鎖子甲的。 明人唐順之所著之《武編》載,明軍「各邊軍士役戰,身荷鎖甲戰群,臂遮等具,共重四十五斤」,這些重甲有不少是鎖子甲。這些鎖子甲不同於西方那種套頭式樣,而是與札甲相結合被製成複合甲,如中式札甲般被分為披膊、前開對襟式身甲、下裙三大部分。

後金剛剛崛起時,後金軍各牛錄就通過繳獲與包衣自製,裝備了大量鎖子甲。 清軍在關外和入關戰爭時期,其裝備的盔甲,大多是鎖子鐵甲,也有一部分棉鐵複合甲(35斤~40斤) ;攻城清兵的先鋒部隊是鐵甲軍,每人身上都披兩層鐵甲,稱為"鐵頭子";個別如精銳的索倫重騎兵,還穿著三層鐵甲,嚴密程度,可以說是全所未有。

滿洲兵的盔甲精良,頭盔、面具、 護肩、護臂、護心鏡、護腋、護手;馬匹的要害處也有精鐵護具, 一些戰馬還披上了重鎧,防護非常嚴密。這些甲胄皆是精鐵所造,不但能防箭,也對三眼銃這類射程不遠、命中率低的火器有較佳的防護作用,甚至連一些鳥銃也不能擊穿。軍火專家徐光啟曾上疏提請緊急製造大號鳥銃(長約5尺5寸以上)來專門制敵。

明軍中,邊軍的備甲率高於內地明軍,北方的備甲率遠高於南方。 明朝由於長期武備廢弛, 很多北方明軍盔甲十分簡陋,許多明軍官兵,除了胸背披甲之外,其他部位並無保護,常被後金弓箭手「於五步之內,專射面脅,每發必斃」。 而在南方,備甲率很低,對甲胄的要求也以輕便靈活為主,在《倭寇圖卷》中,明朝軍士的頭上甚至只纏了塊頭巾,僅上身套了襯襖或胖襖,下身為褲子和行縢(綁腿),防護作用幾乎就等於沒有。

明軍的弓箭射不穿清軍「鐵浮屠」的重甲;清軍的滿洲弓卻可以輕鬆撕穿明邊軍的盔甲,更何況是輕甲、甚至無甲的普通明軍。於是,往往戰場上的交換比極高;不是明軍不拚命,而是裝備不如人,技不如人,實在是打不過。

清軍這麼精良的盔甲,可不是只靠繳獲明軍的,而是人家有強大的軍工製造能力。清兵每次作戰,都有意識的大量俘虜外族的工匠,尤其是可以生產軍品的鐵匠……崇禎時任大學士的徐光啟在《庖言》中說,滿洲人舊都北門,居住的大都是鐵匠,延袤數里,這在當時估計就是一個規模龐大的兵工廠組合了;又據當時明人程令名說,努爾哈赤所居的都城"北門外則鐵匠居之,專治鎧甲;南門外則弓人、箭人居之,專造弧矢"。

滿清的軍工體制、軍工生產能力、軍工生產質量,都超過了大明朝。

大明朝,識字的都去讀聖賢書、考科舉去了;就是沒有幾個鑽研科學、鑽研軍工技術的。工巧,歷代都是末技,工巧在中國跟妓優同列;更何況,大明朝文貴武賤,武的工巧就是「賤上加賤」了。

反觀滿清,本著實用主義的原則,一切以「贏」為目的、為原則,什麼有用就學習什麼,什麼好使就生產什麼。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皇太極離城十里歡迎那些東亞紅衣大炮的頂級人才就是明證;滿清也敢於在軍工生產上投入大量資源,發揮「舉國體制」的優勢,彎道超車。

大明,輸得不冤。

本質上,這就是滿清的重工業的強盜型「重GDP」,幹掉了大明第三產業的吃喝玩樂「軟GDP」。 生產力角度而言,大明輸在GDP的構成,輸在軍工生產。

數字意義上的GDP,往往是有其片面性的,並不一定能說明什麼。

有的國家 GDP的構成,有一半是房地產、鐵公基產業鏈產生的GDP,就有虛胖的嫌疑;有的國家,比如俄羅斯,其國內生產總值中的20%由高科技產業創造,高科技產業就業人數約全部就業人數的1/3,這就是強盜型的「重GDP」國家。

到底什麼是「重GDP」?就是投資密集,決定國運的生產力。其定義,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標準……明清戰爭時候,就是鋼鐵、紅衣大炮、盔甲、滿洲弓;在過去,就是冶金、機械、化工;在現在,就是晶元、飛機、核能和太陽能;在未來,就是基因科技、腦機結合、人工智慧、量子計算機、機器人、核聚變、外星飛船。

「重GDP」,就是未來,就是一切。


推薦閱讀:

滿清坐擁赫赫權勢、世襲罔替的「十二大鐵帽子王」

TAG:滿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