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論》之我見(轉)
《太極拳論》之我見
武林盛傳的冠名王宗岳的《太極拳論》,以其出身不清,蹤跡詭秘,撲朔迷離,而引發眾說紛紜。本人非常尊崇這篇《太極拳論》,探究之餘發現一條重要線索(當然不是本人的獨家發現),即《太極拳論》最早現身於世,出於武式太極宗師武禹襄兄弟二人之手。武氏自爆武澄清於河南舞陽鹽店得到王宗岳《太極拳論》。其時與陳氏長興卒年(1853)不出左右。早於陳鑫著作《陳式太極拳圖說》等文獻(辛亥革命時期)半個世紀還久。武氏宣稱《拳論》作者王宗岳乃清乾隆年間人士,但據專家型的學者和學者型的專家(都不是我)多方考證,陳長興之前無「太極拳」之名。楊祿禪跟陳長興學了陳家拳法出師之後,於京城獻技之時,因光緒皇帝的老師翁同龢老先生作詩讚美,方始以「太極」一詞名拳。從此,拳以名傳,名以拳揚,威加海內,聲震四方。應該說,太極拳乃中華武術巔峰之作,也是形成最晚的一門拳種(有必要重複一句:陳長興之前的陳家拳,本名不叫「太極拳」。實際是太極拳源於陳家拳),這裡正應了「後來者居上」這句哲言。可見,所謂王宗岳者,子虛烏有者也(太極一門,查無此人)。所謂乾隆間者,無稽之談者也(乾隆一朝,有無此人,目前正在調查之中)。再從《太極拳論》本身的內容水平來看,必定是太極拳成熟並盛行之時所作。以其理精法密,至高無上,至深無下,而令後學者望塵莫及,望洋興嘆。惟其高深莫測,自其面世至今,出現了不少誤解訛傳。於是本人不揣簡陋,斗膽提出一些「與眾不同」的看法。敬請太極大家批評指正。我的第一個與眾不同的觀點,即《太極拳論》的作者不是所謂的乾隆間王宗岳。我的第二個觀點,即《太極拳論》的作者其實就是武禹襄。這些問題,限於篇幅,恕不詳述。
下面,本人要把更多的口水用於討論《拳論》內容中頗有爭議的四個疑難問題。一,虛領頂勁。二,勿隱勿現。三,左重則左虛。四,雙重則滯。上述四個語句,屬於太極拳理法中的專門術語,要想正確解讀,必須看其所處文章層次意味。前三個語句集中出現在文章的第二個層次中。後一句出現在文章的第三個層次中。《拳論》通篇雖未分開自然段落,但從文意可以看出,其層次感非常明顯。正可謂抽絲剝繭,逐層深入。全文依序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層,層意是從總體上闡明「太極」的基本原理和太極拳的基本法則。原文是:「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 ,隨曲就伸。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黏。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雖變化萬端,而理唯一貫。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第二層,層意是從「知己」的角度闡明「守重」(守中)的要領和作用。原文「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勿隱勿現。」四句,前兩句指「守重」,意在重心穩定;後兩句指「守中」,意在立身中正。這四句話的共同點就在於一個「守」字,即皆為防守。
「虛領頂勁」和「氣沉丹田」是一個要領的兩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用意識(虛)引導(領)上部的勁力(頂勁),第二個環節是引領上氣下行(氣沉)至下腹部(丹田)。很顯然,從「頂勁」至「丹田」是一個自上而下的沉氣態勢。目的就是為了降低重心,增強身體穩定性。有人竟望文生訓,斷章取義。說什麼「虛領頂勁」 是將頭頂的勁向上方領起,說是「如同用繩子從頭頂將人向上懸起」。試問:如果內氣上提下沉、背道而馳,與太極拳「以心行氣,務令沉著。以氣運身,務令順遂。」(武禹襄《十三勢行功心解》)的要求不是相悖嗎!武禹襄還特意為《十三勢歌訣》中的「滿身輕利頂頭懸」作出解釋:「精神能提得起,則無遲重之虞,所謂頂頭懸也。」可見,「頂頭懸」是指提起「精神」,而非指提起「腦袋」!另外,還有一個問題,也要引起注意:中國武術與西洋拳法有著很大區別。例如拳擊,腳底沒根,氣往上提,頭往上竄。咱們那些「頂勁上領」者,大概就是受其影響。要知道,外國人來學習中國武術,最崇拜的就是「氣沉丹田」。如能拜到明師(非指「名師」),相信他們很快就會明白「上勁下領」是「氣沉丹田」的前提條件。國人也許會問,不用意往上領著點,腦袋能立得住嗎?拜託!請別忘了,大家可都是活人呀。其實,根本就沒有必要替腦袋操心,人家腦袋自有主意:順其自然,「中正安舒」(武禹襄語)而已。「不偏不倚,勿隱勿現。」原本是一個要領的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重心不要偏向一側,一個方面是姿勢不要暴露動向。不要讓對方看出我的兩手孰收孰展、孰攻孰守,我的兩足孰前孰後、孰進孰退。要使四肢做到曲而不曲、直而不直,不收不放、不藏不露、不隱不現。「不隱不現」就是「勿隱勿現」。由於古籍文獻在傳抄轉載的過程中會出現文字錯誤(晉·葛洪《抱朴子·遐覽》:「書三寫,魚成魯,帝成虎。」),「勿隱勿現」被訛錄為「忽隱忽現」,也是在所難免的事。從文字學的內在規律來看,由兩個方面能夠說明這一問題。一個方面是「忽勿」形近,容易混淆;另一個方面是「不勿」義近,緊密關聯。「不偏不倚,勿隱勿現」完全符合漢語工整對仗的造句法則。僅從「文學」的角度來說話,可能有人會侮蔑我賣弄文采。那行,咱就還從「武學」的角度來說明問題。先看看太極巨擘楊澄甫先生是怎麼說的:「太極拳預備動作之姿勢:立定時,頭宜正直,不可前俯後仰。沉肩墜肘,兩足平行分開。氣沉丹田,一任自然。守我之靜,以待人之動。人皆於此勢易為忽略,殊不知練法用法俱根本於此。望學者首當於此勢注意焉。」略通太極的人都知道,太極拳主張「以靜待動,後發制人。」因此,「太極拳預備動作之姿勢」實為「太極母式」。由楊老先生講述的動作要領不難看出,「太極母式」的基本要求就是「守重」與「守中」的有機結合。「守重」是從重心的角度要求「不偏不倚」,「守中」是從四肢的角度要求「勿隱勿現」,這兩者相輔相成、合而為一。可見,「守重守中」與「忽隱忽現」沒有半毛錢的關係。此處出現兩個「忽」字,確實屬於事出「突然」。或曰:「忽隱忽現」是指腰部的左右旋轉。說什麼「腰部左轉是左隱右現······」等等。殊不知,此說不僅嚴重違反「守我之靜,以待人之動」的基本原則,而且用「隱現」二字來表示腰部的轉動也是不可取的。可見,「忽隱忽現」突然出現,既不符合文法又不符合拳法。要弄清是「勿隱勿現」還是「忽隱忽現」的問題,就要充分認識太極拳與「外家拳」的重大區別。外家拳大都主張以攻為守,以勢壓人。因此其預備動作大都採取張牙舞爪(虛張聲勢),花拳繡腿(華而不實)的「亮相」姿勢。這與「忽隱忽現」倒也有點沾邊,那些「忽隱忽現」的人,大概都是受了這方面的誤導。太極拳則是遵循「守我之靜,以待人之動」的基本原則,要求重心「不偏不倚」,四肢「勿隱勿現」。其具體形態就是「太極母式」。「太極母式」也就是傳說中的「無極式」。「無極式」意涵「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怠,可以為天下(太極)之母······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老子·上下篇》)。是故,《太極拳論》開宗明義:「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正是這個意思。
在此,很有必要申明一個問題:「不偏不倚,勿隱勿現」指的是交手前的「預備姿勢」,並不是說交手開始之後也要始終保持這一姿勢(當然,前招結束後招未起時的「圈外」時刻,當即恢復「預備姿勢」)。有些人對「勿隱勿現」心存疑慮,或許就是此事未明。誤以為「不偏不倚,勿隱勿現」相當於繳械投降時的「不許動」。李亦畬《五字訣·心靜》中的講述,應該能夠幫助大家解決這一問題:「起初舉動未能由己,要息心體認。隨人所動,隨曲就伸,不丟不頂,勿自伸縮(勿隱勿現)······要刻刻留心,挨何處,心要用在何處。須向不丟不頂中討消息」。這還需要再解釋嗎?《拳論》接著又從反面來證明「不偏不倚,勿隱勿現」的重要性。指出「左重則左虛,右沉則右杳」。意思就是說,如果有一方(設為對方)重心偏向左腿一側,則 其左腿一側空虛。此時向其左方發力推動,極易破壞其身體平衡。其結果是:向其左方仰面發之則會拋得更高(仰之則彌高),向其左方按壓使其陷得更深( 俯之則彌深),向其左側前推使其撲得更遠(進之則愈長),向其左側後推使其倒得更快(退之則愈促)。實際上,「左重則左虛」這句話,用現代運動力學的觀點來說明,就是一個穩定角的問題。即,重心偏向左腿,則左側穩定角小。身體遭到向左方推動的力,就極易向左側傾倒。在穩定角極小的情況下,羽毛之重、蠅蟲之力,即可破壞身體的平衡。(「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當然未免有點誇張)。不難看出,只要掌握了「不偏不倚,勿隱勿現」的法則,就能達到「人不知我,我獨知人」的理想效果。所以作者指出「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及也」。《拳論》第三層,是從「知人、用重」的層面,闡明了「立如平準,活似車輪。偏沉則隨,雙重則滯」的深刻含義。原文是:「斯技旁門甚多,雖勢有區別,概不外乎壯欺弱,慢讓快耳。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為也。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能御眾之形,快何能為。立如平準,活似車輪。偏沉則隨,雙重則滯。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須知陰陽。」這第三層可不一般,應該說是《拳論》的重點部分。其中重中之重就是「雙重」。本人這篇文章的重點,也是在於「雙重」二字。原因有二,一是本人認為「雙重」一詞的意義「雙倍重要」,二是有好多同志都被「雙重」這兩個字搞得暈倒了(不少高手也中了招)。
要想弄清「雙重」一詞的真實含義,最正確的方法,就是要先弄明白這兩個字是怎麼產生的。首先肯定,「雙重」一詞出自這篇《太極拳論》(在此之前,漢語中絕無「雙重」一詞)。更為重要的是,還必須肯定,其出自「立如平準,活似車輪。偏沉則隨,雙重則滯。」這一段話。這裡存在著語言環境和詞意關聯的問題,這四句話是一個整體,不能分割開來,斷章取義。要明白,這裡是運用了一個比喻。喻體是平準,喻本是拳手。就是以平準的性能來詮釋拳手的動作。就是說拳手要站穩腳跟,就像平準一樣(立如平準)。平準稱量的重物好比對方向我攻來的外力,平準上的砝碼好比我方應敵的力量。平準上的槓桿臂要能夠圍繞支點靈活運轉(活似車輪)。當砝碼與重物不平衡的時候,槓桿臂就會隨偏重的一側下沉(偏沉則隨)。如果砝碼與重物雙方抗衡,槓桿臂就會趨於靜止狀態(雙重則滯)。同樣道理,如果敵方以強力攻來,我方以強力對抗,勢必形成僵持硬頂的局面。其結果自然是「有力打無力······」。是為太極拳家所不取也。至此應該明白:「雙重」即指敵我雙方兩力對抗(病在我方以實對實)。可見,「雙重」亦即「頂勁」。此乃太極拳之首忌也!由此可見,「雙重」一詞的意義確實「雙倍重要」。我們說「雙重」一詞非常重要,當然應該明白「雙重」是一個反面教員。它從反面證明了太極拳的基本法則應該是「 順勢借力,不頂不丟;柔化剛發,虛實相生」。就是說當對方以強力攻來時,我方千萬不要以硬碰硬、以實對實。否則即犯「雙重」之病。「欲避此病,須知陰陽」。對方攻擊之力為陽,我方應對之力為陰。敵陽既實,我陰須虛。以虛克實,亦即以陰克陽。陰陽相生相剋,正是太極拳的基本原理所在。由「人剛我柔謂之走」的化勁,轉為「我順人背謂之黏」的發勁,就是我方陰陽相生的過程。《拳論》最後一層意思,既是從整體上總結全篇,又是重點從正面闡明「雙重」這一概念的重要意義。「黏即是走,走即是黏。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說明了陰與陽、虛與實,走與黏、化與發之間的相反相成的對立統一關係。「我順人背」離不開「人剛我柔」。人剛我柔亦即人實我虛,我順人背即人虛我實。總之是以虛對實,以實對虛。如果以我之實對敵之實,便是「雙重之病未悟耳」。可見,省悟了「雙重」,也就掌握了雙方勁力的陰陽虛實的變化規律。弄懂了這些,用太極拳術語來說就叫做「懂勁」。「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本是捨己從人,多誤捨近求遠。所謂差之毫厘謬以千里,學者不可不詳辨焉。」至此,「雙重」一詞的意思和意義、極其重要性,應該已經說明白了。不過,作者本人倒有一事不明了,還真須要向「大家」好好討教討教。我不明白為什麼有人會說「雙重是指自身同側手足同實。要克服雙重之病,就要保持同側手足一虛一實。」如果按照這種說法,右弓步時右足為實,右手就必須是虛的。右沖拳時右手為實,右足就必須是虛的(請同學們實驗一下,無論右足在前在後,若右足必虛,右手沖拳皆同兒戲)。請問這是哪家的規矩,這不是正兒八經地作繭自縛嗎。再如按照這種說法,馬步雙足同實,則雙手必須都是虛的。開玩笑啊,這拳還能打嗎?那麼就請這些師傅們指教指教,「單鞭」末勢,兩手兩足誰虛誰實。這些大師們興許還會提到「虛非全虛,實非全實」之類的話,但是說那些都解決不了問題。對於手足虛實的問題,其實只用四個字就可以解決:隨機應變(用兩個字來概括就是「隨便」)。很顯然,「隨機應變」這四個字的意思之中自然包含著「請勿限制」這四個字。最後,學生順便再向老師們請教一個常識性的問題:雙手雙足可以稱「雙」(這我知道),一手一足也可以稱「雙」嗎?一隻手套和一隻襪子,也可以「成雙」嗎?同側手足同實就叫「雙重」,對頭嗎?
完了吧。推薦閱讀:
※耀太極朱雋教授正宗陳氏太極拳
※吳氏太極拳北派八法秘訣
※太極拳界存在的幾大謬論!
※太極拳的定義
※陳式太極拳推手八法之——肘法
TAG:太極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