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古代星官介紹

中國古代科技文明發展長期雄居世界首位,很多成就今天仍倍受矚目.其中,我國古代天文學的發展及成果,可以說是世界天文史上最濃墨重彩的一筆,其體系嚴謹、細緻,令人嘆為觀止.時至今日,很多古天文學中的稱謂依然令人神往,由於其可能略顯文言化,所以大多數可說是蒙有神秘的面紗,這份"神秘",常常會激起人們的好奇心,於是,一些遊戲、動漫就藉助人們這樣的心理,在謎題、器物、情節等方面引用中國古天文學的一些辭彙,營造出良好的氣氛,產生很強的吸引力.現在就在這裡,對其中一些比較集中的辭彙進行簡單的解釋,希望能對大家的進一步了解有些微薄之助。

很多遊戲中曾有過類似於召喚術的魔法設定,其中,對於「朱雀」、「玄武」、「青龍」、「白虎」的召喚技頗多,例如《風色幻想》還有現金的中多網遊。其實「朱雀」、「玄武」、「青龍」、「白虎」四靈獸合稱為「四象」、「四靈」或「四陸」。中國古代天文學中的星區劃分使用的是「星官」系統,這裡的「星官」類似於西方的「星座」。中國古代「星官」系統把天空分為「三垣二十八宿」以及其他星官,最早的記錄出現在《史記·天官書》中,其中「二十八宿」又分為四大星區,分別用動物命名,即是上面所說的「四象」了。可以說,「朱雀」、「玄武」、「青龍」、「白虎」就是四個大規模的「星座」。

說到「三垣二十八宿」及中國古天文學的一些關鍵詞,「曜」、「垣」、「宿」是一定不可遺漏的,就讓我們來粗略了解一下它們的含義:

「曜」,本義為日光,後稱日、月、星為「曜」,可理解為明亮的天體。「曜」這個字在很多動漫、遊戲中曾有涉及,其中《幽城幻劍錄》的「天軌儀刻」場景中就有如下解釋:

「日曜」也者,又名「太陽」,乃「羅睺」對星,掌明界諸光陽氣,為七曜之首。

「月曜」也者,又名「太陰」,乃「計都」對星,掌明界諸幽陰氣,為日曜伴宿。

「水曜」也者,又名「辰星」,黃道五曜之一,掌明界諸水凜冽之氣。

「金曜」也者,又名「太白」,黃道五曜之一,掌明界剛厲破殺之氣。

「火曜」也者,又名「熒惑」,黃道五曜之一,掌明界奮烈灼炎之氣。

「木曜」也者,又名「歲星」,黃道五曜之一,掌明界茁長孕育之氣。

「土曜」也者,又名「鎮星」,黃道五曜之一,掌明界沉定凝斂之氣。

關於「曜」一字,中國自古以來就曾有「五曜」、「七曜」、「九曜」、「十曜」、「十一曜」、「二十八正曜」等之稱,下面對其一一作簡略說明。

五曜

提到「五曜」,就要談到「五緯」。「五緯」亦稱「五星」,即太陽系裡的水、金、火、木、土(此處按距離太陽由近及遠的順序排列,下同)五大行星的合稱。中國「五星」的稱法最早大約出現在公元前四、五百年,這五大行星古稱分別為「辰星」、「太白」、「熒惑」、「歲星」、「鎮星」,後來這些漸漸成為古人對這些行星的最常用的名稱。下面分別介紹一下相應的名稱來歷:

水星,古名「辰星」。是太陽系裡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從地球上觀測「水星」時,它一般都出現在太陽的兩側,距太陽的距離總保持在三十度內。這裡的「度」,為中國古代的單位,三十度左右約為一「辰」,《***書·志第二十一·天文一》中就曾有「十二辰」的說法,所以由運動距離來定「水星」名為「辰星」。「水星」用肉眼是比較難觀測到的,因為「水星」的公轉軌道半徑最小,是地內行星,一般都是隨太陽在天空中划過,太陽的強光蓋過了「水星」,每年只有很少的幾天的條件,才可成功用肉眼觀測到「水星」。

金星,古名「太白」。緣於其反射光為明亮的白色,是行星中最亮的一顆。其銀白色的亮光最亮時比淡藍色的「天狼星」還要耀眼。《詩經·小雅·谷風之什·大東》中有;「東有啟明,西有長庚。」這裡所說的「啟明」和「長庚」似乎為兩顆不同的星,其實兩者實際上都是「金星」,當其先太陽而出地平線時,就是所謂的「啟明」,而後太陽而出地平線時,就是「長庚」了。「金星」有厚重的大氣層,「金錶」(如果可以這樣叫的話)溫度很高,甚至可以融化一些低熔點的金屬。

火星,古名「熒惑」。由於「火星」表面的土壤及岩石都為紅色,所以其反射光為淡淡的火紅色,類似於熒光;另外,「火星」是第一顆地外行星,它與地球的相對運動,使其在地球上自視的運動方向會產生變化,令人迷惑,《後漢書·志第十一·天文中》就有「熒惑逆行」的記載,所以古人稱其為「熒惑」。「火星」是「類地行星」中與地球最相似的一顆,最近,「火星」曾達到距離地球相當近的距離,給對其的觀測提供了良機。

木星,古名「歲星」。因其在黃道帶里每年經過一個「星次」(即歲行一「次」)而得名。我國古代天文觀測認為「木星」的運行周期是十二年,如果將黃道帶分成十二個部分,每個部分稱為「次」,那麼「木星」每年經過一個「次」,即上面所謂的「歲行一『次』」。這裡的「十二次」分別為:星紀、玄枵、降婁、大梁、實沈、鶉首、鶉火、鶉尾、壽星、大火、析木。我國漢代以後發展形成的「干支紀年法」,其實就源於之前的「歲星紀年法」。「木星」為目前已知的太陽系裡最大的行星,其「木星大紅斑」曾經是天文界一項著名的謎題。

土星,古名「鎮星」。「土星」古人測其約二十八年繞天一周。平均每年行經「二十八宿」之一,好象輪流駐紮於「二十八宿」,即稱「歲鎮一宿」,所以稱「土星」為「鎮星」。另外,也稱「土星」為「填星」,其中「填」同「鎮」,應為通假字。「土星」最初令人驚異的,就是它的「環」,從地球上觀測,似乎長了兩個「耳朵」一樣。

《史記·天官書》中記載:「天有五星,地有五行。」所以將「五行」分別與著五顆星相配,即為沿用至今的水、金、火、木、土的名字。因為這五大行星在天空中均衡向划過,類似於緯線,所以古合稱「五緯」。「五緯」、「五星」也就稱作「五曜」。

七曜

「七曜」,古代也稱「七政」。是我國古代對「太陽」、「太陰」、「辰星」、「太白」、「熒惑」、「歲星」、「鎮星」即日、月、水、金、火、木、土七大天體的合稱。同時,由於上面曾經說到的原因,「七政」又稱「七緯」。其實,古人根據觀測認為同時在天空中運動且不同於其它恆星,於是將太陽、月亮同五大行星相提並論,稱「七曜」、「七政」、「七緯」,是古人錯把太陽、月亮也當成了行星;從今天的天文體系來看,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恆星天體,眾行星圍繞其作公轉運動,月亮是地球的衛星,與其它行星的衛星的地位相同,可以這麼說,太陽的等級高於水、金、火、木、土五星,而月亮則低於這五行星。

「七曜」,在古代所使用此合稱,也比較廣泛,唐代大詩人李白的《大獵賦並序》中就有寫道:「文章森乎七曜兮,製作參乎兩儀,括眾妙而為師。」《晉書·卷十一·志第一》中為:「然則三皇邁德,七曜順軌,日月無簿蝕之變,星辰靡錯亂之妖。」在國外,「七曜」也是相當出名的,很多地域以「七曜」代表一個星期的七日。月神主管星期一,所以星期一稱「月曜日」;火神主管星期二,即稱「火曜日」;水神主管星期三,即稱「水曜日」;木神主管星期四,即稱「木曜日」;金神主管星期五,即稱「金曜日」;土神主管星期六,即稱「土曜日」;太陽神主管星期日,即稱「日曜日」。「七曜日」分別代表一周七天的叫法最早出現於兩河流域的古巴比倫文明。公元前七百年左右,古巴比倫出現了一個星期分為七天的制度,四星期合為一個月。古巴比倫人建造七星壇祭祀星神。七星壇分七層,每層有一個星神,從上到下依次為日、月、火、水、金、木、土七個神。七神每周各主管一天,因此每天祭祀一個神,每天都以一個神來命名。所以,西方每星期是以星期日開始計算的,同中國以星期一開始的習慣不同。「七曜日」的稱法目前在日本被普遍的使用著,相信很多玩過日本遊戲,看過日本動漫的人都有所發現吧。

九曜

很多人最早接觸「九曜」這個詞,可能是CLAMP的《聖傳》中的占星師「九曜」,這裡是當人名來使用的。而在我國古天文學上,所指的「九曜」,即在「七曜」之外,再引入「羅睺」、「計都」兩「隱曜」,是為「九曜」。

「羅睺」及「計都」均為梵語的音譯,傳說「羅睺」本為統領眾魔的龍,曾與天神們聯合對抗惡魔,但在高奏凱歌之際,他卻趁大家不備,偷喝了聖液,不料其罪行被太陽和月亮看見,就向眾神告發,於是天神趕去奮力將「羅睺」的頭切下,然而此時聖液已在「羅睺」的體內發生作用,令其得以如同星體般永恆不滅,自此「羅睺」的頭以及他的身體——「計都」,即成為日、月兩曜永不妥協的敵人,只要環境許可,他們即試圖吞噬太陽和月亮,造成日、月食的現象,而計都的尾巴有時亦會以彗星的行貌出現在世人之前。

另一個傳說為:「羅睺」是古印度神話中的惡魔,相傳為「達耶提耶王毗婆羅吉提」與「達剎之女辛悉迦」所生之子,他又被稱為「行星、流星之王」,西南方的守護神;他長有四隻手,下半身為蛇尾,好為非作歹。「天神」與「阿修羅」攪乳海之時,「羅睺」喬裝改扮,混在天神隊伍里偷喝甘露,結果被「日神」和「月神」發現,向「毗濕奴」打了小報告,「毗濕奴」當即用神盤砍下了「羅睺」的頭和手臂。但因為「羅睺」已經喝了甘露,所以他的頭長生不死,為了報仇,就經常吞噬太陽和月亮,從而引起日食和月食,此為日、月食的由來。「羅睺」星為一黑暗星,死掉的身體則化為「計都」星,皆為不祥之星。這就是古印度的概念:在夜空中突然出現威脅著每個人的星稱為「計都」;搶奪太陽和月亮的光而引起日食的星稱為「羅睺」。《幽城幻劍錄》里的「羅睺神」的設定與傳說極為相似。另外,《幽城幻劍錄》的「天軌儀刻」中所寫:「日曜」也者,又名「太陽」,乃「羅睺」對星……「月曜」也者,又名「太陰」,乃「計都」對星……即可能由上述傳說所來。

西天竺的《七曜攘災決》,是在公元九百年左右被翻譯傳入中國的,此書中具體介紹了「羅睺」、「計都」兩隱曜為:「羅睺,遏羅師者,一名黃幡,一名蝕神頭,一名復,一名太陽首。常隱行不見,逢日月則蝕,朔望逢之必蝕,與日月相對亦蝕……計都,遏邏師,一名豹尾,一名蝕神尾,一名月勃力,一名太陽首,常隱行不見。」

在中國,「羅睺」之名普遍認為最早出現於公元七百一十八年所譯的《九執歷》中,所謂「九執」即是指「九曜」。「羅睺」、「計都」在唐末、以至五代時已漸為我國天文學家所重視。

那「羅睺」、「計都」為何稱為「隱曜」?具體在我國古代天文學中又指代為何呢?

所謂「隱曜」,就是指人的視覺中無法看到的星曜,同行星及恆星的目視可見不同,實質上,「隱曜」是古天文學上的軌道術語,「在天只有氣而無形」就是描述「隱曜」相當準確的說法。中國古代天文中的「隱曜」,大多數與日、月所被觀測的運動有關,要提到「羅睺」、「計都」在天文學上的指代,就要先簡單談談天文學上所說的「黃道」與「白道」。

當地球繞太陽公轉時,相對的,從地球上看起來太陽就會在天球上進行移動。移動的軌跡就稱為「黃道」,《宋書·志第十三·天文一》中有:「黃道,日之所行也。」而月球繞地球公轉的軌道,稱為「白道」。「黃道」和「白道」相交於兩點,分別稱為「月北交」和「月南交」。普通來講,在中國「羅睺」和「計都」知道的是「黃道」和「白道」的交點。

此外,另有一以「羅睺」為白道升交點。「計都」為月球遠地點的說法,此說法曾傳入日本,現今日本尚存有兩幅早期以「九曜」位置占算星命的天宮圖,我猜測《聖傳》取材可能曾以此為參考。另外《通靈王》中描寫標誌著「通靈王大戰」開始的五百年重臨地球一次的破滅之星「羅睺」以及「計都」其原形,也可能源於此處。

十曜

這裡提及「十曜」破有些外傳的性質,因為「十曜」一般是相對少見的,不過,既然《幽城幻劍錄》中曾有「時輪宮」和「時輪尊者」的出現,那麼,在這裡簡單的寫一寫「十曜」還是有必要的。「時輪歷」中在「七曜」之外,還有兩個假想的天體,即「羅睺」、「劫火」(「羅睺尾」,此處未得詳細考證,不過筆者猜測為「計都」),再加「長尾彗星」,合稱為「十曜」。

十一曜

在「羅睺」、「計都」之上復加「月孛」、「紫氣」兩「隱曜」,合稱「四餘」,再與「七政」一起,稱「七政四餘」。「七政」及「四餘」中的「羅睺」、「計都」之外,「月孛」及「紫氣」兩曜,傳入我國的時間相對晚一些。明代天文學家邢雲路指出,「四餘」應出自於《都賴聿斯經》,此書中所提及「十一星」就是指「七政」、「四餘」,又合稱為「十一曜」。

根據傳說,即使普通公認「四餘」是肉眼不可見的星曜,即「隱曜」,但特殊的情形下,卻仍然認為可同「七曜」這樣的可觀天體一樣能夠進行觀測。例如「羅睺」、「計都」掩住日、月的光線形成日食和月食,所以在發生食相時就可以測得。古人認為當有妖孽出現時「月孛」也可以憑視覺觀見,「其星為彗星之屬」,但不同的是光芒四齣,不同於一般只有一條慧尾的彗星,《春秋》中就曾經有這樣的記載:「孛見大辰」、「孛入北斗」。「王者德至於天」時,「紫氣」也可看見,形狀如同半月,通常出現於陰曆月未至月初,「助月為明」,這就是常說的「景星」或「德星」,《漢書·卷二十六·天文志第六》中就有:「景星者,德星也,其狀無常,常出於有道之國。」

「十一曜」,即「七政四餘」中的「四餘」星曜「羅睺」、「計都」、「月孛」、「紫氣」在我國天文上同時提及的話,有說法認為形成以下指代:月球沿白道由黃道南過升交點入北時,稱「羅睺」;再由黃道北過降交點入南時,稱為「計都」;月球沿白道運行至遠地點稱為「月孛」;運行至近地點時稱為「紫氣」。「四餘」「隱曜」都和月行軌道相關。《幽城幻劍錄》的「天軌儀刻」場景中的「羅睺天軌」、「計都天軌」的說法,就與上述部分相符合。

二十八正曜

中國古代曾列出二十八「主星」,這裡的「主星」也稱「正曜」,即為「二十八正曜」,具體各「正曜」為:紫微、天機、太陽、武曲、天同、廉貞、天府、太陰、貪狼、巨門、天相、天梁、七殺、破軍、祿存、天馬、左輔、右弼、文昌、文曲、天魁、天鉞、火星、鈴星、擎羊、陀羅、天空、地劫。

有一說法稱其中「太陽」、「太陰」為「中天主星」,而「天空」、「地劫」即稱為「中天助星」。

星官

在介紹中國古天文的「星官」之前,請大家先簡單瀏覽以下四大文明古國的古天文成就,可以發現,各文明古國的天文研究中,也不乏跟中國的「星官」相似的星區概念。

古埃及,從出土的星圖可以發現,古埃及人認識的星有北極、天狼(古埃及稱其為「天狗」)、白羊、天蠍等。古埃及恩的星區系統是將赤道附近的星分為三十六組,每組星數不等,涵蓋十天,稱為「旬星」。

古巴比倫,在今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即「兩河流域」一帶,又稱美索不達米亞(希臘語為「兩河之間的土地」),從公元前三千年左右開始到公元前後,始終使用楔形文字。他們取得的天文學成就中,關於星區的概念就有將黃道帶的恆星劃分為12個星座,即演變成今天的「黃道十二宮」。

古印度,古印度人劃分黃道的方法不同於古巴比倫,而是分成二十七部分,每部分均稱「納沙特拉」,翻譯過來就是「月站」的意思,這也稱「二十七宿」。據記載「二十七宿」的全名最早出現在《鷓鴣氏梵書》里,第一宿為「昴宿」。另外,在《摩訶婆羅多》里則是以「牛郎星」為第一宿,即現在通稱的「天鷹星α星」,中國古稱「河鼓二」。後來又換以「白羊座β星」即中國古稱「婁宿一」為第一宿。印度「二十七宿」上按等分劃分的,但由於客觀因素,各宿的起點不一定正好有較亮的星,於是他們就選擇該宿範圍內最高亮度的一顆星為各個宿命名。印度也有跟中國古天文中「二十八宿」同名的劃分星區的方法,即增加了「麥粒」宿,位於「人馬座α星」即中國古稱「天淵三」和「天鷹座α星」間,名為「阿皮季德」,翻譯過來就是「麥粒」。

最後是古代中國,中國的古天文辨別星區的方法可總結成一個「星官」(就相當於星座)體系,最系統的劃分方法是將星空中的一千四百六十四顆星分為「二百八十三官」,「二百八十三官」中就含「三垣」、「二十八宿」。

三垣

「三垣」,包括「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這裡的「垣」指的是星的區域。此「三垣」又可簡稱為上、中、下「三垣」,「紫微」為「中垣」,「太微」為「上垣」,「天市」為「下垣」。

「紫微垣」,位於「北斗七星」的東北放,包含十五顆星,沿東西方向排列。《鬼眼狂刀》中的五把村正中猿飛佐助所獲得的名為「紫微垣」的兵刃,其名就源於「三垣」之一的「紫微垣」。

「太微垣」,位於「北斗」的南方,包含十顆星。《三家注史記》中有注為:「太微宮垣十星」。

「天市垣」,位於「房宿」和「心宿」的東北方,包含二十二顆星。

二十八宿

《不思議遊戲》(又名《魔幻遊戲》)中所提到的「二十八宿」,正是對中國古天文設定的引用,本文最前面曾經提及的「朱雀」、「玄武」、「青龍」、「白虎」「四象」在該作中也有提及。另外,《軒轅劍》系列,《幻想三國志》以及眾多網路遊戲中,引用「四象」命名的不勝枚舉,估計一般玩家都能對「四象」耳熟能詳了。

對於「四象」,《史記·天官書》中解釋為:「東宮蒼龍……南宮朱鳥……西宮……參為白虎……北宮玄武……」,這裡,「蒼龍」也稱「青龍」,「朱鳥」就是「朱雀」。「青龍」涵: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朱雀」涵:井、鬼、柳、星、張、翼、軫七宿;「白虎」涵:奎、婁、胃、觜、畢、昴、參七宿;「玄武」涵:斗、牛、女、虛、危、室、壁七宿。另外,「二十八宿」又稱「二十八舍」,《史記·天官書》中就有:「二十八舍住十二州」,其是將天文與地理相聯繫了。「二十八宿」均分布在黃道和赤道帶上,日、月的相對運動會划過這二十八個「星官」,其實從字面上也可以理解,這二十八個「星官」就相當於太陽和月亮的「宿舍」一樣,另外,似乎有「鎮星」——「土星」也要和日、月分一杯羹的狀況。

星官

除了上面介紹過的「曜」、「垣」、「宿」之外,我國古天文中仍有一些比較著名的「星」和「星官」,例如「天狼」、「北落師門」、「天狗」、「北極」、「北斗」等等。

「天狼」,大犬座α星,是全天最亮的恆星,光色淡藍。實際上「天狼」有一顆伴星,形成一個目視雙星系統,不過伴星比較暗,肉眼無法觀測。《史記·天官書》有:「其東有大星曰狼。」這裡的「狼」就是指天狼。

「北落師門」,南魚座α星,是秋季南方星空中唯一的亮星。

「天狗」,有星七顆,位於羅盤座。《晉書·志第一·天文上》中有「狼一星……北七星曰天狗」。其實「天狗」並不是非常有名,但為什麼這裡要把它和「天狼」、「北落師門」相提並論呢?前面曾經提及《鬼眼狂刀》中的「紫微垣」,而該作中其它幾把真村正中就包括「天狼」、「北落師門」及「天狗光」,其估計也源於中國的天文稱謂。

「北極」,又名「勾陳一」,小熊座α星。因為它距離北天極只差一度左右,且為較亮星,所以稱其為「北極」。《爾雅·釋天》中有:「北極謂之北辰」,所以「北極」又稱為「北辰」。「北極」其實也是雙星。

「北斗」函「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七顆星,即大熊座α、β、γ、δ、ε、ζ、η星。其實確切的說應該是「北斗」八星,因為「開陽」星也是雙星,但由於「北斗」自古稱七星,所以今天仍然沿用原來的叫法而已。《詩經·小雅·古風之什·大東》中有:「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維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漿。」這裡的「斗」就是指「北斗」七星。

另外,還有一些亮星、星官。如「南極老人」、「軒轅十四」等;看看下面這幾個:「天河」、「天江」、「天船」、「天津」,剛好水、船、渡都全了;再有就是以「親屬關係」命名的,如「丈人」、「子」、「孫」;以動物命名的,如「狗」、「鶴」:還有官銜、身份、器物等等等等,總之,中國古天文的星官系統除了嚴謹外,用「華麗」「博大精深」等詞來形容也毫不覺得誇張。對其了解越多,就越發被其無窮的魅力所吸引。
推薦閱讀:

中國手相學
中國花了40億搶下了烏克蘭國寶級技術,到底是何物?
為什麼要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中國為什麼引進股票市場呢?
中國新聲代第一季的班級成員?

TAG: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