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西漢高祖劉邦

西漢高祖劉邦,生於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死於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沛郡豐邑人(現在江蘇豐縣),字季,有的說小名劉季。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在秦末農民戰爭中因為被項羽立為漢王,所以在戰勝項羽建國時,國號定為「漢」,因為定都長安,為了和後來劉秀建都洛陽的「漢」區別,歷史上稱為「西漢」。

一、少年「無賴」成豪傑

不愛讀書也不愛勞動

劉邦性格豪爽,不太喜歡讀書,但對人很寬容。他也不喜歡下地勞動,所以常被父親訓斥為「無賴」,說他不如自己的哥哥會經營,但劉邦依然我行我素。劉邦長大後,經考試做了泗水的亭長,時間長了,和縣裡的官吏們混得很熟,在當地也小有名氣。

劉邦的心胸很大,在一次送服役的人去咸陽的路上,碰到秦始皇大隊人馬出巡,遠遠看去,秦始皇坐在裝飾精美華麗的車上威風八面,羨慕得他脫口而出:「大丈夫就應該像這樣啊!」

和呂氏結婚

劉邦的妻子是呂公的女兒呂氏,呂公本來不住在沛縣,後來和家鄉的人結下冤讎,便和家人來到了沛縣,因為沛縣當時的縣令和他是好友。在剛剛到沛縣時,很多人便聽說了他和縣令的關係,於是,人們便來上門拜訪,拉拉關係,套套近乎。劉邦聽說了也去湊熱鬧,當時主持接待客人的是在沛縣擔任縣主簿的蕭何,他宣布了一條規定:凡是賀禮錢不到一千錢的人,一律到堂下就坐。劉邦根本不管這些,雖然他沒有帶一個錢去,他卻對負責傳信的人說:「我出賀錢一萬!」

呂公聽說了,趕忙出來親自迎接他。一見劉邦器宇軒昂,與眾不同,就非常喜歡,請入上席就坐。這次劉邦不但白吃一頓飯,酒足飯飽之後,呂公又將他盛情留下,提出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他為妻。劉邦巴不得成這門親事,徵得父母同意之後,便和呂氏結了婚,這就是以後歷史上有名的呂后。漢惠帝就是她和劉邦的兒子,還有一個孩子就是魯元公主。

利用迷信

歷史史料中對於劉邦和其他皇帝一樣也有很多迷信的傳說,一次,呂后和女兒在地里除草,有一個過路的老人向她們要了點水喝,喝完水討好地說她們娘倆都是一副貴人相。等老人剛走,劉邦也回來了,呂后便把剛才老人說的話告訴了劉邦,劉邦一聽也很高興,他趕緊又追上了老人,讓他也為自己看看面相。老人說剛才之所以說他的夫人和女兒長得貴人相,就是因為他的緣故,而劉邦的面相是貴不可言。劉邦一聽高興極了,拜謝了老人就回去了。

後來,劉邦奉命押送刑徒去驪山服役,但在半路上已經有很多的人逃跑了,劉邦也很無奈,走到豐邑縣的大澤休息時,劉邦喝了些酒,然後鬆開了刑徒們身上的繩子,讓他們自己逃命去。但有十幾個人不願意丟下他一個人走,都表示願意跟著他。劉邦便帶領大家逃亡,前面負責開路的人回來告訴他前邊有條大蛇攔路,沒法通行,劉邦喝得有點醉了,訓斥說:「我們這些勇猛之士行路,有什麼好害怕的!」他分開眾人,自己到了前邊,見一條蛇橫在路中間,便拔出寶劍將蛇一劍攔腰斬斷。又走了一段路後,劉邦覺得頭昏,便躺在路旁休息,也等等後邊的人。一會兒,後邊的人趕了上來,對他說在路旁看見一個老太太哭,問她原因,她說有人把他的兒子殺了。又問為什麼被殺,她說他的兒子是白帝的兒子,剛才變成蛇,卻在路邊被赤帝的兒子殺了,所以才如此難過。大家當時覺得是老太太說謊,但老太太忽然就不見了。劉邦聽說了,心中暗喜,以後便藉此來提高自己的威信和地位。

此後,劉邦帶著人到處逃亡,但每次呂后都能找到他,劉邦很奇怪,問妻子原因,呂后說他藏身的地方常有彩雲繚繞,所以很好找到。劉邦後來便讓手下人廣為傳播這種謠傳,很多人便相信了,都想來投奔他。實際上,這種謠傳基本上都是在皇帝建立國家之後,有意編造的,以此證明自己與眾不同,有王者之氣。

由於這些傳說,劉邦在當地的威信逐漸提高,跟隨他的人也就多了起來,他被當地人稱為沛中的豪傑。

沛公起兵

在公元前209年,秦末農民起義爆發,陳勝、吳廣率領起義軍攻佔了陳(現在河南淮陽)以後,陳勝建立了「張楚」政權,和秦朝公開對立。這時,沛縣的縣令也想響應來繼續掌握沛縣的政權,蕭何和曹參當時都是縣令手下的主要官吏,他們勸縣令將本縣流亡在外的人召集回來,一來可以增加力量,二來也可以杜絕後患。縣令覺得有理,便讓劉邦的妹夫樊噲去把劉邦找回來,劉邦便帶人往回趕。這邊的縣令卻又後悔了,害怕劉邦回來不好控制,弄不好還會被劉邦所殺,等於是引狼入室。所以,他命令將城門關閉,還準備捉拿蕭何和曹參。蕭何和曹參聞訊趕忙逃到了城外,劉邦將信射進城中,鼓動城中的百姓起來殺掉出爾反爾的縣令,大家一起保衛家鄉。百姓對平時就不太體恤他們的縣令很不滿,殺了縣令後開城門迎進劉邦,又推舉他為沛公,領導大家起事。劉邦便順從民意,設祭壇,自稱赤帝的兒子,領導民眾舉起了反秦大旗。這一年已經是秦二世元年的九月,劉邦也有四十八歲了。

二、中原逐鹿,獨佔鰲頭

秦的滅亡

秦末農民戰爭中還有一支強大的力量,這就是原來楚國貴族的後代項羽和叔叔項梁,他們在吳中(現在江蘇的吳縣)起兵,兵力很快達到了近萬人。同時,其他被秦國滅掉的六國貴族後裔們也紛紛起兵,加入了滅秦的行列。

在陳勝被車夫庄賈殺死後,項梁便擁立了楚懷王的孫子心做了楚王,定都盱眙(現在江蘇盱眙),後來和章邯率領的秦軍展開了激戰,開始幾次都取得了勝利,結果項梁更加驕橫狂妄,別人的話也聽不進去,結果被得到援兵的章邯偷襲,大敗被殺。章邯在項梁死後,覺得楚國不會再構成大的威脅,於是將主要精力轉向了趙國。趙國受到攻擊又向楚國求救,楚王在和眾將商議之後便決定兵分兩路去增援趙國。一路由宋義和項羽率領北上,直接救援,一路則由劉邦率領西進關中,牽制秦軍,策應北路援軍。楚王和眾將約定:誰先入定關中誰就做天下之王。但大家都對做王沒抱什麼大的希望,因為當時的秦軍還很強大,將領們都不願意冒險西進和秦軍決戰。項羽為了給叔叔報仇,要求和劉邦一起西進關中,但遭到大家的一致反對,大家覺得項羽做事比劉邦要殘忍得多,而且又年輕沒有經驗,劉邦則是個長者,寬厚仁慈,威望較高,所以,最後決定只讓劉邦一人領兵西進關中。

開始時,劉邦也不太順利,但經過幾次戰役,劉邦步步西進,最後終於兵臨城下,到達了咸陽東邊不遠處的灞上(現在西安東),秦王子嬰見大勢已去,只得獻城投降,將玉璽親手交給了劉邦,秦王朝至此滅亡。

立足關中

劉邦很得意地進入了咸陽城,並以「關中王」自居。看著富麗堂皇的宮殿,劉邦有些留戀起來,準備就此住下,享受享受。妹夫樊噲勸他注意天下還沒有平定,別忘了秦的前車之鑒。劉邦根本聽不進去,直到張良親自來勸,他這才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於是,劉邦將軍隊撤退到了灞上。

劉邦到達灞上之後,便召集當地的名士,和他們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其他秦朝的苛刻法制一律廢除,這使他得到了民心支持。

項羽在打敗章邯,迫使他投降之後,也領兵直奔關中而來,爭奪做天下王的資格。等到了函谷關,見劉邦不但已經平定了關中,而且還派兵把守函谷關,不由得大怒,立即命令英布領兵攻下了函谷關,然後領兵四十萬直奔咸陽,駐紮在了戲下(現在的陝西臨潼東北的戲水西岸)。劉邦的屬下曹無傷對劉邦很不滿,為了得到更大的官職,他暗地裡派人向項羽挑撥說:「沛公劉邦想在關中做王,然後讓子嬰做宰相,自己將秦的財物都納入私囊。」項羽聽了不禁火冒三丈,范曾也勸他趁機除掉劉邦這個對手。項羽就下令準備,要在第二天進攻。這時的劉邦在兵力上無法和強大的項羽相抗衡,他只有十萬軍隊,不可能戰勝項羽的四十萬精兵。最後是項羽 的叔叔項伯「救」了劉邦:項伯和劉邦的謀士張良很要好,見項羽要進攻了,便連夜潛入營中找到張良,讓他趕緊走,以免被殺。張良卻說不能丟下劉邦,就將消息透露給了劉邦。驚慌之下,劉邦趕忙向張良要計策,張良讓劉邦趕緊去見項伯,說明自己沒有野心和項羽爭奪王位。

於是,劉邦設盛宴招待項伯,還和他約定為親家。他對項伯說:「我自從入關之後,沒有敢佔有絲毫財物,將吏民進行登記造冊,把府庫封存起來,就是等著將軍來的。我之所以派兵把守函谷關,並不是阻止將軍你們入關,而是更好地守好關中地區,也防止強盜入侵。我和將士們日夜都盼望將軍你們能早點來,怎麼會有造反之心呢?請您回去務必向項羽將軍說明此事,消除誤會。」項伯滿口答應,然後對劉邦說:「將軍你明天一定要到我們的營帳親自向項羽說明情況,當面賠禮才能得到項羽的原諒。」劉邦聽了也答應了。

項伯當天夜裡就返回了軍營,他對項羽說:「因為沛公先行進入關中,為我們掃除了入關的障礙,我們這才能順利地通過函谷關,沛公是有功勞的人,我們不應該猜疑他,應該真誠相待。」項羽聽了,便決定不再進攻劉邦。

第二天,劉邦如約來到了項羽的軍營,只帶了樊噲、張良和一百名精銳親兵。到了項羽的大帳鴻門,當面向迎接他的 項羽賠禮道歉。項羽請劉邦入內赴宴,在酒宴上,雙方你來我往,項羽明裡暗裡殺機不斷。項莊在席間借舞劍為名,想趁機刺殺劉邦,沒有成功。這就是成語「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由來。後來劉邦借故離開,回到了大營。

鴻門宴之後,項羽便領兵西進,在咸陽城大肆屠殺,秦王子嬰也被殺死,秦的宮殿阿房宮被項羽放火焚燒。火燒阿房宮後,項羽分封各路將軍為王,共封了十九個諸侯王。劉邦被封為漢王,領地是巴、蜀和漢中共四十一縣,國都為南鄭(現在的陝西南鄭)。項羽自己為西楚霸王,掌握軍隊最高統帥權,楚王被尊為義帝。

分封完後,項羽讓大家到各自的諸侯國去就職,劉邦也只好到南鄭去。項羽只分給了劉邦三萬軍隊,後來又有一些人追隨他到了南鄭,但總兵力也不足十萬,劉邦暫時還無法和項羽抗衡,只能坐待時機。為了消除項羽對他的猜疑,也為了斷絕其他王侯從漢中襲擊,張良建議劉邦將通向漢中的棧道燒毀了。

楚漢戰爭

最初,劉邦並沒有東進和項羽爭雄的打算,但他到了南鄭之後,形勢的變化促使他下決心東進,和項羽爭奪天下。一個原因是將士們不服南鄭地方的水土,日夜思念家鄉,士氣低落。二是項羽封在齊國的田榮嫌項羽分封不公,起兵反叛,這給劉邦創造了進兵的絕好機會。正巧此時劉邦得到了大將韓信,蕭何對劉邦說,如果要爭霸天下,非重用韓信不可。韓信被封為大將後,提議立即出兵東進:「我們的將士都是山東之人(指函谷關以東地區),現在正好可以利用他們東歸回家的強烈願望,鼓舞士氣,東進之後必將建功立業。事不宜遲,應當立即進兵。」

在公元前206年,即漢王元年的五月,劉邦讓蕭何任丞相,負責管理後方巴蜀地區,他親自和韓信領兵從陳倉(現在陝西寶雞東)偷渡,迅速佔領了關中全部,至此,著名的楚漢戰爭正式爆發。

楚漢戰爭分為兩個階段,前一階段是劉邦處於下風,屢次被項羽殺得大敗而歸。後來,劉邦離間了項羽和范曾,逐漸佔據上風,最後將項羽徹底打敗。

劉邦東進之後,曾經趁項羽和齊、趙交戰之機拿下了河南,攻克洛陽,然後揮師東進,攻下了彭城。原先項羽打算在平定齊和趙後再和劉邦決戰,現在見劉邦攻下了彭城,便領精兵三萬急行軍趕回,趁劉邦設酒宴慶功之機,在清晨發動襲擊,一天之內便將漢軍打敗,在漢軍撤退時,又被項羽追殺消滅了十幾萬人。到了靈壁(現在安徽宿縣西北)東邊的濉水又被項羽追上,又喪失十幾萬軍隊,濉水竟也被屍體堵塞了。只有劉邦和幾十名騎兵奮力逃脫,但他的父親和妻子呂后卻被項羽抓獲。原來跟隨劉邦的其他路諸侯王見劉邦大敗,先後舍他而去。

劉邦退到滎陽之後,得到了蕭何從關中派來的增援部隊,韓信也收攏打散的軍隊來會合。漢軍又重振旗鼓,在滎陽的南邊打敗了項羽的軍隊,兩軍在滎陽一帶開始對峙。後來,劉邦策反了項羽的大將英布,分化了項羽,也使項羽因為要分兵鎮壓而消弱了兵力。但項羽畢竟不是一般人物,他派兵侵擾漢軍的運糧通道,最終將滎陽的漢軍圍困起來。劉邦無奈,只好向項羽求和,提出以滎陽為分界線,滎陽以西為漢,項羽想答應劉邦,但范曾卻不同意,說現在正是消滅漢軍的好時機,錯過這個機會,放虎歸山,就後患無窮了。項羽於是又開始攻打滎陽。劉邦見范曾從中作梗,就採用了陳平的離間計:等項羽派使者來勸劉邦投降時,劉邦就讓人先擺出盛情招待的樣子,送去精美的食品,等見了使者,又故意驚奇地說:「我們聽說是亞父(指范曾)的使者來了,原來是項王的使者啊。」接著就將精美的食品拿了下去,換來不好的飯食。結果使者非常生氣,回去便告訴了項羽。項羽不知其中有詐,就輕易上當了,從此不再聽范曾的意見了,懷疑他背叛自己,私下和劉邦交往。

范曾得知了內情,勃然大怒,他對項羽說:「現在天下局勢已定,大王您自己多保重,我還是回家做一個平民百姓吧!」范曾負氣離開了項羽,但沒有能到達彭城,就因為背上生瘡病死在半途。項羽剛愎自用,沒有智謀,這是他最後失敗的主要原因。

范曾走後,項羽加緊進攻滎陽,劉邦也設法從滎陽突圍。大將紀信自告奮勇,替劉邦向項羽假投降,讓劉邦趁機逃脫。紀信乘坐著劉邦的車出東門假降,劉邦則從西門出城突圍。紀信果然將項羽 的大部分軍隊吸引住,結果項羽沒有抓住劉邦,一氣之下將紀信燒死了。

拿下滎陽之後,項羽又佔領了成皋(現在河南滎陽汜水鎮),劉邦後來集中兵力將成皋收回,然後圍困滎陽。項羽回師救援,和劉邦在滎陽東北部的廣武山一帶相持不下,對峙達幾個月之久。項羽急於和劉邦決戰,因為持久戰對他不利:劉邦的糧草供應順暢,而他的糧草供應卻常遭到彭越的襲擊。為了儘早結束戰鬥,同時迫使劉邦投降,項羽就把原先俘獲的劉邦的父親押到了兩軍陣前,他對劉邦說:「你如果再不投降,我就把你的父親煮了!」

劉邦知道項羽在要挾他,乾脆耍起了無賴:「我和你曾經『約為兄弟』,所以我的父親就是你的父親了。你要是一定要煮了我的父親,那就請便吧。不過,別忘了給我也留一碗肉湯。」項羽聽了氣得七竅生煙,當場就下令將劉邦的父親殺死。旁邊的項伯趕緊勸道:「將軍,現在誰能得天下還很難說,何況爭天下的人都是不顧家人生死安危的,殺了他的親人也起不到什麼作用,相反倒會增加雙方的仇恨。」項羽聽了,只好命人將劉邦的父親帶回去。

項羽見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他要劉邦和他單獨決鬥。劉邦沒有上他的當,卻說:「我和你只鬥智,不鬥勇。」接著罵項羽有十大罪狀:「第一,你負前約,沒有讓我稱王天下,而是稱王蜀漢。第二,你殺死首領宋義,取而代之。第三,你救趙之後,本該息兵,卻進軍關中。第四,火燒阿房宮,中飽私囊。第五,你殺死秦王子嬰。第六,你坑殺秦的投降士卒二十萬。第七,對諸侯王分封不公。第八,將義帝趕出彭城,自己佔為都城。第九,你暗害義帝。第十,不但以臣殺主,政事也不公平。我現在率領眾將領來誅殺你這殘忍的逆賊,何必非要和你單獨決鬥呢!」項羽聽了,氣得拉弓射了劉邦一箭,結果正中劉邦的胸部。

楚漢雙方又對陣了十個多月,因為有關中和蜀地的支援,劉邦逐漸佔了上風,而項羽則兵源缺乏,糧草不足,難以和漢軍抗衡。在侯公的撮合下,項羽和劉邦定下了停戰協定:楚漢以鴻溝(現在河南滎陽、中牟和開封一線)為分界線,東西分治。協定達成之後,項羽將劉邦的父親和妻子送還。

決戰垓下

項羽領兵東返,劉邦也打算領兵回關中。張良和陳平則極力勸說劉邦趁機滅掉項羽,因為這時項羽兵不精糧不足,萬一他回到彭城,等於是縱虎歸山。劉邦聽了趕緊命令追擊。同時派人命韓信和彭越火速集結,合擊項羽。

在公元前202年的十月,劉邦追上了項羽,但到了固陵(現在河南太康西)時,韓信和彭越的軍隊還沒有到達。項羽向漢軍猛烈反擊,將漢軍擊潰。劉邦只得堅守不出,問謀士張良有什麼良策。張良說如果能封給韓信齊地,封給彭越梁地,那他們兩個肯定會火速進兵的。劉邦馬上派人許諾韓信和彭越,在擊敗項羽後立即封他們為齊王和梁王,韓信和彭越也很快有了迴音:立即進兵。同時,楚的大司馬周殷也被劉邦派人勸降,淮南王英布領兵也趕來會師。漢軍會合各路援軍共三十萬,和項羽決戰垓下。夜裡,圍困項羽 的漢軍唱起了楚國蒼涼的歌,使項羽以為漢軍已佔有全部楚地。走投無路的項羽在大帳中和心愛的虞姬飲酒,乘著酒力慷慨而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唱道:「漢兵已略地,四放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虞姬當著項羽的面含淚自刎,項羽擦去眼淚,躍馬率領八百騎兵趁夜突圍。第二天早晨,漢軍才發現項羽已經突圍而去,劉邦命令灌嬰率騎兵火速追擊。項羽在渡過淮河後,身邊只剩下了一百人,到達陰陵(現在安徽定遠西北)時,因為迷路走入大澤之中。從大澤出來後,項羽向東撤退,在東城(現在安徽定遠東南)被灌嬰的騎兵追上。項羽隨從只有二十八人了,和漢軍激戰三次,殺傷幾百漢軍後,項羽最後橫劍自刎。至此,楚漢戰爭以項羽的失敗而結束。項羽雖然失敗了,但給後人留下了豐富的文學素材,戲劇《霸王別姬》使人對這個失敗的英雄充滿了同情和崇敬。三、中央集權的統一帝國

稱帝建漢

在公元前202年的正月,劉邦兌現了先前的諾言,封韓信為楚王,彭越為越王。受封的韓信和彭越聯合原來的燕王臧荼、趙王張敖以及長沙王吳芮共同上書劉邦,請他即位稱帝。劉邦開始假意推辭,韓信他們說:「大王雖然出身貧寒,但能率領眾人掃滅暴秦,誅殺不義,安定天下,功勞超過諸王,您稱帝是眾望所歸。」劉邦順水推舟地說:「既然你們大家都這樣看,覺得有利於天下吏民,那就按你們說的辦吧。」

這年的二月初三,劉邦在山東定陶汜水之陽舉行登極大典,定國號為漢。同時,封妻子呂氏為皇后,兒子劉盈為太子。

遷都長安

開始時,劉邦將都城定在了洛陽。

即位的同年五月,劉邦在洛陽的南宮開慶功宴,宴席上,他和眾人總結楚漢戰爭勝敗的經驗教訓。高起和王陵說,劉邦之所以能戰勝項羽,就是因為劉邦能與大家同甘苦,共患難,而項羽卻自私自利。劉邦說他們說的有道理,但沒有說到點子上。他總結了自己取勝的原因:「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我不如張良;論撫慰百姓供應糧草,我又不如蕭何;論領兵百萬,決戰沙場,百戰百勝,我不如韓信。可是,我能做到知人善用,發揮他們的才幹,這才是我們取勝的真正原因。至於項羽,他只有范曾一個人可用,但又對他猜疑,這是他最後失敗的原因。」劉邦的總結確實說對了,戰爭的勝敗,人的因素總是最重要的。

後來,劉邦遷都長安是因為一個叫婁敬的士卒的提醒,他從山東趕來見劉邦,說劉邦得天下和先前的周朝不一樣,所以不應該像周朝那樣以洛陽為都城,應該到關中定都,這樣便可以在秦地固守險地,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劉邦將他的意見說給眾大臣討論,但遭到許多人的反對,認為還是洛陽好。最後還是張良同意婁敬的建議,他說關中是「金城千里,天府之國」,退可守,攻可出。劉邦聽了表示同意,於是很快將都城遷到了長安。

繼承秦的制度

歷史上有一種通稱,叫「漢承秦制」,即漢朝的規章制度基本上都是繼承秦朝的。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漢朝的統治政策有了大的變化,主要是將原來秦朝的殘酷刑法和嚴厲的治國思想改變了,用一種清凈無為的黃老思想為治國的指導思想,體現在經濟方面就是減輕百姓賦稅的負擔。

漢朝的政治制度基本上是秦朝的延續,中央是三公九卿,地方是郡縣制。(有關內容請參考「秦始皇」 )不過,在漢朝的鄉一級的地方機構中和秦朝有一點不同,即在各鄉的三老中,又選出一個作為縣的三老,負責和縣級的官吏聯繫,溝通上下的關係。

在漢朝,除了郡縣制外,還實行了封國制,即分封諸侯王到地方建立諸侯國和王國。最初,分封的是異姓王,如韓信等人,主要是為了團結眾將取得戰爭的勝利,到後來,只剩下了長沙王吳芮,其他的王基本上被殺。消滅了異姓王,劉邦又封了九個同姓王,都是劉邦的兒子、侄子和兄弟。他覺得他們會鞏固自己的劉姓政權,但後來的事實證明他們也沒有起到好的作用,也發生過叛亂。

分封同姓王的同時,劉邦還立下了規矩來約束他們:諸侯王國的政治地位和郡相同,輔佐諸侯王的相國和太傅都要由中央政府來任命,是中央的官吏,不準依附諸侯王對抗中央,否則就要以「阿黨附益」(就是諸侯有罪時不舉報,反而依附諸侯結成死黨)的罪名處罰。同時,還有侯國,地位和縣相同,主要是封給建國功臣們的。諸侯國和郡縣並立,後來導致了地方政治和法制的混亂,因為王國和侯國有自己獨立的司法審判權。

在法律方面的繼承,主要是維護君主專制和中央集權方面的內容,其他針對百姓日常生活的酷法基本上廢除了。漢朝的法律主要是《九章律》,這是在戰國時期李悝所制訂的《法經》六篇(盜法、賊法、網法、捕法、雜法、具法)基礎上補充了戶律(戶口管理、婚姻制度和賦稅徵收)、興律(主要規定徵發徭役、城防守備)和廄律(主要規定牛馬畜牧和驛傳方面),一般所說的漢律就是指《九章律》。

鞏固皇權的措施

劉邦雖然做了皇帝,但他也沒有敢對自己的皇位掉以輕心。他在設盛宴招待英布等大臣時,曾經對在場的父親誇耀說:「原先您老經常說我是個不幹活不讀書的無賴,沒有二哥能理家治業。如今我做了皇帝,您看現在是二哥的財富多,還是我的財富多呢?」不過在享受的同時他也採取措施對皇權進行了鞏固。

第一個讓他不放心的就是在各地的異姓王。他們都有兵將,有的還有三心二意。第二個問題就是其他將領,為功勞大小和賞賜的多少爭鬥不止,如果安撫不當,就會投奔那些異姓王作亂。還有原先六國的後代也不能掉以輕心。在中央,丞相的權力對他這個皇帝也構成了威脅。劉邦從做了皇帝,到最後病死,中間有八年時間,基本上都用在了解決這些讓他不放心的問題。

他先收拾的是韓信。在公元前201年,即高祖六年,有人告發韓信謀反。劉邦問怎麼辦,大家說發兵討伐。但陳平卻反對,他說楚國兵精糧足,韓信又善於用兵,發兵很難取勝。他建議劉邦以巡遊雲夢為借口,讓各諸侯王都到陳縣(現在河南淮陽),到那時韓信一定會來,然後再抓他問罪。劉邦依計行事,果然將韓信抓住了。韓信聽到對他的指控,大聲喊冤:「古人說的果然不錯:『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現在天下已經平定,我這樣的人也早就該烹殺了。」劉邦將韓信押到了洛陽,但又沒有明確的證據,便釋放了他,但降成了淮陰侯。這使韓信懷恨在心。

第二年,韓信謀劃讓陳豨在外地反叛,使劉邦親自前去平叛,然後自己在都城襲擊太子和呂后。但還是事情敗露。呂后採用了蕭何的主意,將韓信誘騙入宮抓捕,最後在長樂宮斬首,留下一個「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成語。

除了韓信,其他諸侯王如彭越等人也被消滅,只剩下了長沙王吳芮。

對於其他將領,劉邦也頗費心機。開始,劉邦先是分封了蕭何等二十餘人官職,但眾將領因為互不服氣,爭功不止,劉邦就沒有封官。一次,在洛陽南宮,劉邦看見眾將坐在沙地上不知在說什麼,問身邊的張良怎麼回事,張良說他們在謀反。劉邦問為什麼,張良說怕他以後不會封他們高官。劉邦又問怎麼辦,張良就問他最恨的人是誰,劉邦說是雍齒,因為他雖然功勞多,但太張狂,自己曾經想將他殺掉。張良聽了就讓他封雍齒為侯,這樣,大家就覺得被劉邦記恨的雍齒都能受封,他們就更不用著急了。於是,劉邦大擺慶功宴,封雍齒為什方侯,還當場命丞相和御史抓緊時間草擬論功行賞分封的名單。張良的計策果然奏效,眾將的心都安定了。

對於六國的後裔,劉邦則將他們和地方的名門望族共十幾萬人全部遷到關中居住,置於中央控制之下,消除了後顧之憂。

關於丞相的過大權力,劉邦通過把蕭何下獄來打擊削弱相權。在劉邦平定了英布叛亂回到長安後,蕭何提議把上林苑開放,讓百姓去耕種,因為上林苑基本上已經荒蕪,並不是養獸供皇帝狩獵的地方。劉邦一聽就惱了,硬說蕭何拿了商人的賄賂,所以才替他們說話,借百姓之名為商人牟利。劉邦將蕭何關進了監獄,幾天後,有大臣問丞相犯了什麼罪,劉邦卻為自己狡辯說:「原先李斯做秦國的丞相,凡是功勞都歸始皇,不好的事都由自己承擔。但現在丞相蕭何卻接受了商人的賄賂,替他們求我開放上林苑,刁買人心。因此要治他的罪。」通過打擊元老功臣蕭何,劉邦在削弱相權的同時將皇帝的權力提高了。

在鞏固強化皇權方面,劉邦也是想盡了辦法,一是通過尊父親太公為太上皇,二是通過對季布和丁公的處理。這兩件事最終達到了他的目的。

在經歷了春秋和戰國長期的混亂之後,又經歷了短期的秦朝統治,再加上秦末戰爭,這使得人們心中沒有忠君的觀念,還保持著戰國以來就形成的「士無常君,國無定臣」的思想,這不利於皇權的鞏固。劉邦通過尊重父親來教育大臣和百姓遵循禮法,尊重長輩,效忠君主。

劉邦和父親太公在一起住,為了向大家表示他孝順,每五天就去拜見一次。太公覺得沒什麼,也習慣了。但太公的屬官卻覺得不合適,就勸他說:「俗話說,天無二日,地無二主,當今皇帝是您的兒子,但他也是人主。您雖是他的父親,但也是他的大臣。讓他這個主人拜見您這個大臣,不合禮儀。況且這樣也顯不出皇帝的威嚴。」

等劉邦再拜見父親時,太公就提前拿著掃帚出門相迎,然後倒退著進屋,不給劉邦行禮的機會。劉邦很吃驚,跳下車去攙扶父親,太公趕忙說:「皇帝貴為人主,不能因為我一個人破壞了國家的禮法。」劉邦便下詔書,尊太公為太上皇,這樣一舉兩得,不但明示了皇帝的尊嚴,他也可以順理成章地拜見父親了。

第二件事是對同母異父兄弟季布和丁公的處理。在劉邦和項羽爭天下時,他們兩都是項羽手下的大將。季布領兵幾次將劉邦打敗,丁公也領兵追擊過劉邦,但最後放過了他。劉邦做皇帝後,記恨季布打敗過自己,就把他抓了起來。但想到自己也需要他這樣的忠臣來輔佐,就不再記仇,不但放了他,還封為郎中。丁公聽說了,就覺得連季布這樣給過劉邦難堪的人都能釋放做官,他這個曾對劉邦有恩的人就更不用說了。沒想到,卻被劉邦抓起來。劉邦對眾人說:「丁公做項羽的將領時不忠,就是他這種人使項王喪失了天下。」劉邦下令處死了丁公,還在軍中示眾,警示大家要做忠臣,不要學丁公。

箭傷致死

做了皇帝,為了皇權的鞏固,劉邦費盡心機。本來他年齡就大,在平定英布叛亂時又中了箭傷,到了長安病情加重。呂后找來名醫,劉邦問他病情,醫生說能治,劉邦一聽口氣,就知道不會好了,氣得大罵醫生:「我原來只是一個百姓,手提三尺劍得到天下,此乃天命。現在天要我死,就是神醫扁鵲來了也沒有用!」說完賞賜給醫生五十金打發他走了。呂后看著彌留中的劉邦,問他死後人事的安排:「蕭相國死後,由誰來接替呢?」劉邦說曹參。呂后問曹參之後是誰,劉邦說:「王陵可以在曹參之後接任,但王陵智謀不足,可以由陳平輔佐。陳平雖然有智謀,但不能決斷大事。周勃雖然不擅言談,但為人忠厚,日後安定劉氏江山為國立功的肯定是他,用他做太尉吧。」呂后又追問以後怎麼辦,劉邦有氣無力地說:「以後的事你不會知道了。」

劉邦死於公元前195年,即高祖十二年的四月二十五日。死時六十二歲(虛歲),葬於長陵,謚號為高皇帝,廟號是高祖。一般都稱為漢高祖劉邦。他開創的漢朝奠定了中國封建社會的主要文化,即儒家思想影響下的文化制度。在南北朝時期,印度佛教的傳入,對儒家文化又產生了影響,這就是現在我們生活中常說的「報應」,了解漢朝的政治和文化制度,有助於我們理解中國古代的文化。

推薦閱讀:

西漢名將燦若繁星,為何這3位被津津樂道?
最無辜的戾太子劉據,如若不死西漢盛世可否再延續50年?
項羽不理,劉邦不愛,一段漢國版「隆中對」,改變了歷史
王昭君因宮廷畫師的緣故而被選中送去和親是確有其事嗎?

TAG:西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