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體方法師: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記(3)

體方法師: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記(3)

 至於文字,它不是實相,但是它能詮注(說明)實相,依借這樣的能詮教而起觀,能證到實相般若,也就是從所詮(說明實相)的而名為般若。簡單講,這個都是間接關係,不是直接的實相,但是透過文字與觀照才能悟入般若,所以,也把觀照和文字叫做般若,因為其間有因果關係。

「般若本是世間舊有的名詞,指智慧而言。但是佛陀所要開示的,即正覺現證的——能所不二的實相,本非世間『般若』的名義所能恰當,但又不能不安立名言以化導眾生。從由觀慧為方便而可能到達如實證知的意義說,還是採用『般若』一名。不過雖稱之為般若,而到底不很完備的,所以《智論》說:『般若定實相,智慧淺薄不可以稱』」。

般若是正覺的現證,它是能所不二的事實――一切法的真相。這並不是世間文字上用「般若」兩個字就能夠形容比喻,能夠恰當表達的。但是如果不立一個假名,我們又如何來引導眾生去體會什麼叫般若?所以,從由觀慧為方便而能到達如實證知的意義說,還是採用「般若」一名,也就是方便說的假名安立。般若是智慧,但是這個智慧不是我們要表達的那個世俗的智慧,沒有辦法用言說、意境就能體會,用文字就能了解的,它是能所不二的一種超越,一種諸法的空寂性,這些都沒有辦法用文字與意念來表達的,但是不得已呀,如果連表達都不能表達的話,那我們又如何而知?佛陀說:我悟了。那我笑一笑,你也笑一笑,你懂,我懂,可能嗎?你說:「我拈花,你微笑」,大家都懂了嗎?沒有辦法啊!那怎麼辦?不得已透過語言的善巧方便,還是用世俗的「智慧」二個字比喻假名安立。引指指月,把它當作手指,指向你要看的那一邊,目的是要你看到那個叫實相的內容。如果不用這個手指去指,你永遠沒有方向,所以文字就是因指指月的手指。

不過雖稱之為般若,而到底不是很圓滿恰當的,所以《智論》說:「般若定實相,智慧淺薄不可以稱。」這個智慧是可以悟入實相的,如果智慧很淺薄的話就不可以稱名為般若,也就是說,真正地能悟入實相的才叫般若。不能悟入實相,不能真正解脫自在的不叫般若。

「(三)、般若何用:從般若是實相說,這是萬化的本性――一切法畢竟空故,世出世法無不依緣而成立。這是「迷悟」的根源——眾生所以有迷有悟,凡夫所以有內有外,聖人所以有大有小,有究竟有不究竟,皆由對於實相的迷悟淺深而來,所以本經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實相才是真正的般若,萬法生滅變化(所以用「萬化」而不用萬物二字),它的本性就是畢竟空。既然一切法畢竟空,就是一切皆依緣而起。因為一切畢竟空故,所以只能依緣,因此世出世法無不依緣而成立。緣起就是無自性,自性的非緣起。那麼既然是依緣的就無自性,無自性所以就叫做空,所以一切法畢竟空寂。也就是說,一切法能成立就是依緣而有的,只有因緣生,而沒有自生、他生、和合生、無因生的四生(自性),所以一切法畢竟空就是在講緣起,緣起就是講空(空就是緣起,緣起就是空),世間一切萬法(包括出世的法)都依據這個緣起而成立的。這是「迷悟」的根源——眾生所以有迷有悟,凡夫所以有內有外,聖人所以有大有小,有究竟有不究竟,皆由對於實相的迷悟淺深而來。所以本經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我們為什麼叫眾生?為什麼有聖人,聖人為什麼還有大小?比如初果到四果還有差別,菩薩也分十地五十二位,同樣是悟了、解脫了,為什麼還有這個差別呢?重點就在這裡:緣起是甚深復甚深的,眾生與聖者的差別就是對緣起是否了達透徹,其間還有淺深的差別,所以才說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一般人以為悟了就悟了,哪裡還有大小淺深?這個重點就在緣起啊!就在我們對於世俗流轉的緣起以及一切法畢竟空的認識、體驗、悟入的淺深差別。緣起是甚深復甚深的,不要以為緣起很簡單,我們看到的只是表皮,它的真正的深度是不可測而難以知曉的。

「從般若是觀慧與實相相應慧說,可有二義:(1)證真實以脫生死:一切眾生,因不見性空如實相,所以依緣起因果而成為雜染的流轉。要解脫生死,必由空無我慧為方便。這慧觀,或名正見,或名正觀,或名正思維,或名毗缽舍那,或名般若。從有漏的聞思修慧,引發能所不二的般若,才能離煩惱而得解脫。解脫道的觀慧,唯一的是空無我慧,所以說:『離三解脫門,無道無果』」。

般若的第一個作用是證真實以脫生死,這是指自利方面。眾生因為不見萬法性空的真實相,於是在幻相中,起了執著、染著、顛倒,起了貪瞋痴而造業,這就是生死的因,必然產生了生死的果,所以,依這樣的緣起因果而成為雜染的流轉,這個輪迴叫雜染的流轉。雜染在哪裡?不見空性,不見性空的如實相,也就是不了解一切法的真相。所以,要解脫生死必須由空無我慧為方便,也就是說,要了解諸法的空相,必須是空無我慧,依空無我慧為我們下手的方便,沒有這個方便,你就不可能達到真正的究竟解脫。簡單地講,修行如果沒有空無我慧(般若的空慧),那就根本不可能解脫,唯有這一條路,沒有第二條路!

這個慧觀或名正見,或名正思維,或名毗缽舍那,或名般若。佛法常常講要先得正知正見,這個正見就是緣起正見,也是般若的正見,也就是與空相應的正見,般若的空慧才叫正見哦!不是說站在某一宗某一派某一觀念說,你聽我的,這個就是正知正見。佛法中真正的正見就是般若,就是空慧,所以叫做正見緣起或正觀緣起。或名正思維,就是八正道的正見後面的正思維,正見後面才有正思維,如果沒有正見,有沒有正思維,因為有了正見,才能夠依這個正見而思維才叫正思維。所以不了解緣起就沒有正見,沒有正見就沒有正思維,所以般若一定要從緣起的正見下手,原因就在這裡。或名毗缽舍那,這是觀察觀照的法門。這六個名字雖然不同,但內容是一致的,也就是都是空無我慧的般若。

我們要從有漏的聞思修慧引發能所不二的般若,才能離煩惱而得解脫。凡夫還沒有得正見以前所透過的修行次第就是聞思修。要常常親近善士、多聞熏習,這就是聞慧,加上思維觀照,然後去實證修行,過程就是這樣子。我們還沒有得般若正見以前都是有漏的觀念,不是無漏的。但是不透過這個有漏的思維、觀行下手,就不可能悟到所謂不二的般若。我們多聞熏習聽了這個正見的法,然後要從哪裡去觀察?就在我們的身心中,在接觸的人、事、物環境萬法中去觀察。雖然是有漏的世界,有漏的思維,但是就在這個地方去觀察、明白它,而不是離開有漏的一切,進入一個什麼無為法,就是要在有漏的萬法中去觀察,才能引發不二的般若,也才能真正地解脫。所以解脫道的慧觀(觀慧),唯一的是空無我慧,這一點很重要!從凡夫到解脫叫解脫道(般若道),解脫道就是自利的方便,唯一的條件就是空無我慧。這一點一定要明白哦!

什麼叫空無我慧?大乘是一個「空」字,小乘就是「無我」,其實空與無我是一樣的,合起來就叫空無我慧,就是般若。離開這個,沒有解脫哦!沒有第二條路哦!我一直強調這一點。你們慢慢地聽下去,當你們了解了空義、無我義的內容,也了解緣起的內容後,從而建立起來的智慧就是空無我慧。真正能解脫生死的只有這個空無我慧,沒有第二個門路,所以說離三解脫門,無道無果。什麼是三解脫門?空、無相、無願,這個叫三解脫門,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過去師父講的解脫之道裡面都講過。那麼,空解脫門是什麼?第一步從無常下手去觀察,就了解它的無實性、無我。無相解脫門是什麼?如果對萬法還有一點點的執著,就要觀一切法的如幻非實,緣起的如幻非實,離一切相,這個叫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是什麼?如果還有思維的功能,還有微細的那個我執,就要修無願解脫門。這是比較有次第性的深入,而都是從空無我慧下手的,所以離開這三解脫門無道無果,沒有修行的道路可以走,也沒有四果可以證,三解脫門沒有離開空無我慧。佛法中有很多修行的法門,大家都知道三解脫門,但是三解脫門的基礎建立在哪裡?就是空無我慧啊!就是要了解明白緣起的正見,所以這個緣起的正見是何等重要!這是從自利的證真實解脫生死這個角度來講的。

「(2)導萬行以入智海:大乘般若的妙用,不僅為個人的生死解脫,而重在利他的萬行。一般人修布施、持戒等,只能感人天善報,不能得解脫,不能積集為成佛的資糧。聲聞行者解脫了生死,又缺乏利濟眾生的大行。菩薩綜合了智行與悲行,以空慧得解脫;而即以大悲為本的無所得為大方便,策導萬行,普度眾生,以此萬行的因華,莊嚴無上的佛果。要般若通達法性空,方能攝導所修的大行而成佛。這二種中,證真實以脫生死,是三乘般若所共的;導萬行以入智海,是菩薩般若的不共妙用」。

般若的第二個作用是「導萬行以入智海」。入智海就是圓滿菩薩行,這是從利他的角度來看的。沒有般若就根本不可能解脫自度;同樣的,沒有般若又如何導引、利益一切眾生?所以自利利他都一樣需要般若。大乘般若的妙用,不僅為個人的生死解脫而重在利他的萬行。一般人修布施,持戒等等,只有感人天善報,不能得解脫,不能積集為成佛的資糧。六度萬行的前五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最後才是般若。前五度沒有般若,所以只有感人天善報,這個要注意!不可能解脫,也不能積集為成佛的資糧。現在很多人都講:我們修善去利益眾生,去布施,不犯戒,至少可以積集資糧。我告訴你:其實真正成佛的資糧沒有離開般若的,一定要明白哦!所以大乘的六度萬行有一句話:「五度如盲」,就是說:六度的前五度好象瞎子一樣,如果沒有般若作為引導去修行的話,就象瞎子一樣,是不能成就的。六度萬行裡面的般若是眼目,沒有眼睛就沒有辦法走路,方向分不清楚,路也走錯了,所以六度一定要以般若為導,不然的話,五度為盲,他感得的就是人天善報而已。

今天講般若經,要建立的就是般若的正見內容,我們從這裡就知道,這個有多重要!一般人不知道啊:我們到哪裡去做功德,去布施,把自己的戒守得清凈,由戒生定,由定發慧。不見得!戒能夠增上定,定能增上般若,而不一定是「等於」哦,這一定要明白!「增上」就是有幫助,持戒、布施都有它功德、福德,但是不等於般若慧。修慧有修慧的次第內容,所以解脫道,開般若智慧是第一的,這個是最重要的。不是只有前面的布施、持戒,這一點一定要明白啊!但並不是叫你不要布施,不要持戒哦,是說布施、持戒一定要般若來作為引導,一定要加上般若智慧時,它的功效才能真正達到生死解脫,這一點非常重要!如果沒有學到緣起的正見,沒有般若為導的話,只能感得人天善報,這一點一定要明白哦!而不是叫你不要作,不是叫你不要布施,不要持戒,有般若為導,還是要有前五度讓我們去實踐,這個就是相依相緣、相輔相成。只有智慧,什麼都不幹,什麼都不動,那就變成狂慧,那是沒有用的。所以六度是要前後配合的:缺少般若你不能解脫;缺少前五度,你也不能成就般若的菩薩行的內容,也沒有辦法積聚成佛的資糧,所以六度要平衡,是相依相緣的。

那麼,聲聞的行者是解脫了生死,但是又缺乏利濟眾生的大行。他是悟到無常無我,無我就是般若慧,但是這個般若由於缺少大悲,所以不夠圓滿。菩薩綜合了智行與悲行,以空慧得解脫。菩薩不但得了解脫的空慧,他還有大悲心,還有大悲行,所以依空慧得解脫,而即大悲為本的無所得為大方便,策導萬行,普度眾生,以此萬行的因華,莊嚴無上佛果。所以成佛,當然是走菩薩道,這個不是只有解脫道。依大悲為本的無所得,怎麼樣才是無所得?如果沒有空慧,能不能做到無所得?一定會有所得的啦!所以真正的空慧,就是依無所得而為方便,這樣去策導萬行,利益眾生,才能夠不退轉無怨。如果還有一點點執著,還有一點點實有的感覺,這個菩薩行要走下去是相當困難的,所以空慧非常重要!不是真正的空慧,就不可能無所得,那既然不能無所得,你要去利益眾生,是一定會退轉的:眾生不是那麼好對付的,每一個都要如你的願,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們只有以無所得的般若空慧才能在萬行中不退轉,也在萬行的因華(花)上,莊嚴無上佛果,就在這裡積集了成佛的資糧,未來才能真正的成就而得佛果。所以要般若通達法性空,方能攝導所修的大行而成佛。真正的般若就是了達諸法實相的智慧,所以一定要通達法性空,了達一切法無自性,萬法本自空寂,這樣才能攝導所修的菩薩大行,才能達到真正成佛。

這兩種中,證真實以脫生死,是三乘般若所共的。什麼是三乘?聲聞、緣覺、菩薩。三乘聖者都已經解脫生死了,而所共證的、體會的都是這個般若,所以叫做三乘所共,在這個角度是一樣的。就是說,在自利的方面,不管聲聞學者、辟支佛或者是菩薩,自己要真正解脫生死,非證入這個般若不可,這三乘聖者的解脫都一樣的都是證入這個般若。但是,如果要導萬行入智海這一方面,只有菩薩的般若的不共妙用。只有大悲心才能導六度萬行以入智海,所以,般若道跟菩薩道不同就在這裡:般若道是三乘共證的,菩薩道只有菩薩才有。解脫自利的部分三乘是一樣的,叫三乘所共;要度盡眾生的只有菩薩道,只有菩薩才有,這個不一樣(不共)就在這裡。再總結一下般若的用途:第一先用來自利,先自己能夠悟入一切法的法性空寂的真實相,而達到解脫的目的;然後應用這個般若為方便來引導眾生,莊嚴佛果。所以這個般若的作用第一是可以自利,第二可以利他。

「(四)、般若屬誰?約實相般若說,這是三乘所共證的,即屬於三乘聖者。約觀慧般若說,如約解脫生死說,般若即通於三乘。所以經中說:「欲學聲聞地,當應聞般若波羅蜜。欲學辟支佛地,應聞般若波羅蜜。欲學菩薩地,亦當應聞般若波羅蜜」。但佛說般若波羅蜜經,實為教化菩薩,即屬於菩薩。如本經說:『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說』,《解深密經》也說:第二時教『惟為發趣修大乘者說』。不過,佛說般若,雖說但為菩薩,而也有二乘在座旁聽。經說:要得二乘果,必須學般若,這固然是三乘同入一法性,也即是解脫生死的不二門——空無我慧。然也就是密化二乘,使他們聽聞大乘勝法,久久熏習成熟,即可宣告「汝等所行是菩薩道」,而回心向大了。所以般若是『通教三乘,但為菩薩』」。

解脫生死是三乘聖者所共的,所以這裡就說,你要學聲聞地,學辟支佛,學菩薩都是學般若波羅蜜。但是,佛陀講般若波羅蜜經時,他的真正目的是要教化菩薩。講般若經典時是對菩薩眾講的,也是屬於對一般的大眾而講的,但是雖然是教化菩薩,也密化二乘。因為佛陀不管走到哪裡說法,很多弟子都跟在旁邊聽。即使今天講的經,表面上是對大家講,是為了度化菩薩的大眾,而其實骨子裡密化聲聞、二乘人。如本經說:「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解深密經》也說:第二時教「惟為發趣修大乘者說」。經說:要得二乘果,必須學般若,這固然是三乘同入一法性,也即是解脫生死的不二門——空無我慧。然也就是密化二乘,使他們聽聞大乘勝法,久久熏習成熟,即可宣告「汝等所行是菩薩道」,而回心向大了。雖然今天是對菩薩講,但是他有密化二乘人的功效,他們在旁邊聽這個大乘佛法,久久熏習慢慢就會成熟了,等他成熟時,就可以宣說汝等所行是菩薩道,從而回心向大。他的目的也是把小乘的聲聞慢慢地轉化成為大乘,所以般若是通教三乘,但為菩薩。般若經典是通於三教的,是通於三乘的,但是真正的目的是在菩薩這一邊。

「從前,成論大乘師說:般若是通教不夠深刻;唯識大乘師說:般若但為菩薩不夠普遍。總之,照他們看,般若是不究竟,『通』又不好,『但』又不好,這可說是 『般若甚深,諸多留難』!哪裡知道般若通教三乘,但為菩薩,深廣無礙,如日正中!這所以般若於一切大乘經中,獨名為大」!

導師在這裡是批評過去的成論和唯識,過去的這些論師的觀念,有時在他們的判教裡面,認為般若是藏、通、別、圓的通教,這樣還不夠深,沒有到圓教的程度;從唯識學的角度來看,般若只為菩薩,它還沒有普遍,沒有為一切眾生,為一切的三乘聖者都講。照他們這樣看來般若是不究竟的,「通」也不好,「但」又不好,這可說是諸多留難啊!導師說,你們批評般若不夠深,不夠普遍,其實是你們的認識根本不夠而引起的「諸多留難」哪!哪裡知道般若通教三乘,但為菩薩,深廣無礙,如日正中!他哪裡知道真正的般若呢?其實是三教共有的,都通的。只是你不明白它的既深廣而無礙,它如日正中,就好象中午時的日光正普照一切一樣。這所以般若於一切大乘經中,獨名為大!真正的大乘經(摩訶就是大)就是般若,一般的論師們如果不明白、不清楚、不夠透的話,就會有多多的批評留難。

「般若屬於菩薩,為什麼不屬於佛?約般若唯一而貫徹始終說,如來當然也有般若。不過,佛說般若,重在實相慧離言發悟,策導萬行。般若『以行為宗』,所以與側重境相而嚴密分析,側重果德而擬議圓融者不同。」

般若「以行為宗」,「行」就是實踐――度生,利益眾生的菩薩道是在我們的行為,在我們利生的這個修行的過程中。「側重境相而嚴密分析」,這是在講唯識學,它注意的是一切法相,嚴密地從境相上、理論上分析這一切法是屬於什麼。但是般若是以行為宗的,是要用我們的身心去實踐的,這與唯識家的境相嚴密分析是不同的。「側重果德而擬議圓融者」,這是在講真常系的思想:他們都要最高的佛果作為他的最高原則,而把一切法濃縮在一起,以為很圓融,講最高的境界。導師指出這是完全不一樣的哦!真正的般若是在策導萬行,重在實相慧,離言發悟,以行為宗的!所以修行不是在唱高調,不是在分析理論,是開發我們的實相慧,就是建立般若空慧。然後在我們的生活中,在生命過程中,去行,去修,去利益眾生行六度萬行,在這個實踐中去體悟的。與側重事相的分析,或者用一個最高佛果的這個德行來作為我們的標準都不同。在最高中,你怎麼做得到?怎麼去體會呢?不一樣的地方就在這裡。所以真正的般若是在實踐哦!般若是屬於菩薩的,菩薩重在利他,導萬行入智海,修行的是六度萬行,只有菩薩在這一方面,才能夠產生真正的大用。

「三,波羅蜜:梵語波羅蜜,譯為到彼岸,簡譯為度。到彼岸,是說修行而能從此到彼,不是說已經到了。所以,重在從此到彼的行法。凡可由之而出生死到菩提的,都可以稱為波羅蜜。經中或說六波羅蜜。或說十波羅蜜,但真實的波羅蜜,唯是般若,其它都是假名波羅蜜。因為沒有空慧的策導,布施等既不成為波羅蜜了。聲聞乘法,能度生死河到涅馨岸,為什麼不名波羅蜜?因為波羅蜜又有『事究竟』的意義,所以要能究盡諸法實相,圓成自利利他的一切功德,才名為波羅蜜。聲聞的三無漏學,不能究竟,所以不名為波羅蜜」。

注意聽!這裡很重要!「到彼岸」不是我從這裡已經到了那裡,而是從這裡到那裡這個過程中的行法。大乘佛法裡面有十波羅蜜的講法,也有六波羅蜜的講法,六度就是六波羅蜜。只有般若才是真正的波羅蜜,其它只是假名施設而已,不是真正的波羅蜜,由於跟波羅蜜有關,所以也把它講成是波羅蜜。但是在在六度萬行中,如果沒有般若空慧來策導,前面的布施等五度等就不能成為波羅蜜了。比如什麼叫布施的三輪體空?沒有一個布施的我,沒有受我布施的人,也沒有我布施的實有東西,這就是講三輪都是空的意思――作者(施者)、受施者、物,這都是無實性的。般若空慧才體會得到這個空,因為緣起故!布施的我是緣起,受施者也是緣起,布施的物也是緣起,皆無實性。當你體會到這樣的布施,三輪都是空無實性的,就不會執著,不會產生實有感,不會在那個所謂的果(功德)而產生更多的執著。所以,布施如果沒有般若為導就會執著在有為相上,變成有為法,那就只能產生善報福報而不能解脫。但是如果有了般若空慧就能三輪體空,三輪體空的布施才叫做波羅蜜。因為布施而達到一切法空――無我,所以就解脫了。沒有般若波羅蜜,沒有空慧策導,布施就不能成為波羅蜜,而只能成為福德善報。

「事究竟」,也就是一切的事事物物,我們的所作所為都要圓滿,都要究竟。要究竟諸法實相,就是要圓滿成就自利利他的一切法,就叫事究竟。如果我們自己成就了,沒有發悲心,不能去利益眾生,不能行六度,這樣在事相上還不夠圓滿,就不叫事究竟,所以波羅蜜還有事究竟的這層意義。一般的聲聞是解脫生死了,但還不夠圓滿,所以聲聞的戒定慧三無漏學,不能究竟,因而不名為波羅蜜。從這裡就知道,在修菩薩道的圓滿的過程里,波羅蜜就是在講從此到彼的這個行相,我們要在這個地方著手,這裡很重要,大家要注意!

「四、經:梵語修多羅,譯為經。本義是線,線有貫穿、攝持不會散失的作用。如來隨機說法,後由結集者把他編集起來,佛法才能流傳到現在;如線的貫華不散一樣,所以名為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有兩系解說不同:(一)玄奘等傳說:般若是能斷的智慧,金剛如所斷的煩惱。煩惱的微細分,到成佛方能斷盡,深細難斷,如金剛的難於破壞一樣,所以,譯為『能斷金剛(的)般若』。(二)、羅什下的傳說:金剛比喻般若。般若能破壞一切戲論妄執,不為妄執所壞;他的堅、明、利,如金剛一樣。然金剛本有兩類:一是能破一切而不為一切所壞的,一是雖堅強難破而還是可以壞的,已如前面所說。所以,或以金剛喻般若,或以金剛喻煩惱,此兩說都是可通的。不過,切實的說,應該以金剛喻般若。考無著的《金剛經論》說:(一)、如金剛杵的『初後闊,中則狹』:這是以金剛喻信行地、凈心地、及如來地的智體的。(二)金剛有遮邪顯正二義,不但比喻所遣的邪行,他也是細牢的——『細者智因故,牢者不可壞故』,比喻堅實深細的智因——實相。無著並沒有金剛必喻煩惱的意義,所以法相學者譯為『能斷金剛般若』,值得懷疑!至少,這不是梵本的原始意義。」

佛陀的時代,他看到什麼因緣,什麼對象,就說什麼樣的法。後來這些弟子們在結集時,才把所有說過的這些教法編集起來,就象用線貫穿一樣,才能流傳,這個就比喻好象用線把花穿起來一樣,所以叫經,讓它不會散失。

關於本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經名有兩系解說不同,重點就是唯識與中觀:玄奘他們的講法,把般若當作能斷除煩惱的智慧,金剛就是認為它所斷的煩惱。也就是說,煩惱非常的深細難斷如金剛,但是般若能斷它,所以,般若代表智慧,而金剛代表煩惱。而鳩摩羅什把金剛比喻成般若,金剛本身非常利、明、快,而般若有這個功效,所以般若就是金剛的意思。但金剛本有兩類:一是能破一切而不為一切所壞的,一是雖堅強難破而還是可以壞的,已如前面所說。用羊角可以把金剛鑽打壞,這種是能壞的,還有一種是不會壞的。

無著是唯識系的大論師(無著與世親是兄弟),在無著菩薩寫的《金剛經論》里,沒有把煩惱比作金剛的這個比喻。所以法相學者譯為能斷金剛般若,這一點可能不太正確,值得懷疑,至少這不是梵本的原始意義。

「般若有兩類:一、拙慧:這是偏於事相的分析,這是雜染的,這是清凈的;這是應滅除的,這是應證得的;要破除妄執,才能證得真凈。這如冶金的,要煉去渣滓,方能得純凈的黃金。二、巧慧,這是從一切法本性中去融觀一切,觀煩惱業苦當體即空,直顯諸法實相,實無少法可破,也別無少法可得,一切『不壞不失』。如有神通的,點石可以成全。又如求水,拙慧者非鑿開冰層,從冰下去求水不可;而拙慧者知道冰即是水,一經般若烈火,冰都是水了。所以,巧慧者的深觀,法法都性空本凈,法法不生不滅如涅槃,法法即實相,從沒有減什麼增什麼。這不增不減,不失不壞慧,即金剛般若」。

這個般若的比喻很重要!一定要明白大乘佛法對於般若的比喻——拙慧和巧慧。拙慧的意思是指都注重在事相上,以為有個雜染的,有個清凈的,要去掉雜染才能夠恢復清凈,要滅除某某事相、某某東西,象煩惱貪瞋痴種種的顛倒。要破除一切的的雜染妄相才能得到真正的清凈,這個觀念,就好象黃金還在礦裡面,把它煉到去除了沙石渣,煉到純凈的時候變成純黃金一樣,這個叫拙慧,很笨拙,不是真正的般若智慧。

而巧慧呢,是從一切法本性中去融觀一切,觀煩惱業苦當體即空,直顯諸法實相,實無少法可破,也別無少法可得,一切「不壞不失」。又如求水,拙慧者非鑿開冰層,從冰下去求水不可;而拙慧者知道冰即是水,一經般若烈火,冰都是水了。這裡很重要!大乘真正的深觀般若慧,確實是這樣的。比如,在南極或北極都是冰天雪地,要喝水就要把冰鑿開,但有的冰很厚幾十尺,那很傷腦筋的。如果真正有智慧的人知道冰就是水,把冰融化就是水了,何必還要鑿開這個冰?那好深好難才取到這個水來用啊,其實冰的本身就是水。這個意義很重要!今天學了般若緣起空慧呀,明白了以後,尤其對在世俗里修行的人非常重要。

為什麼要在這裡談這個拙慧與巧慧的問題?過去傳統的佛法或者一般的理論,說到修行就要去掉雜染,去掉污穢,去掉不凈,我們才能清凈。認為我們有一個雜染的污穢的心,去掉以後就能夠顯出一個真心,真心被那個污染的心蓋住了。我們大概有兩個心,去掉那個骯髒的、顛倒的,就會顯出這個真正的真心來,才能夠證菩提。但是真正的般若的空慧巧慧是什麼?煩惱即菩提!注意聽哦!煩惱是不用斷,不用去的哦,這一點你們要明白。這個鑿冰取水與冰即是水的比喻非常好,巧慧和拙慧的不同就在這裡!

你們說,今天要修行,我們有無始以來的業障、煩惱、顛倒,那個業好像有須彌山那麼多,烏壓壓的,連光線都看不到,我們怎麼修?那我如果問你:它有多少?住在哪裡?不知道。煩惱是怎麼起來的?不知道。那怎麼去煩惱業力?我們每天不是都在說要去煩惱,去雜染,要修行,要證菩提嗎?其實菩提(解)和煩惱(縛)是兩件事:有煩惱就沒有菩提,有菩提就沒有煩惱,兩個仇人二件事,這個是不能共同存在的東西。同時存在即相違,前後存在又不相及。

但是從巧慧來說:冰就是水。這個道理為什麼能成立呢?因為從般若的空慧,從緣起的正見,從深觀中可以體會到這一點。比如說:講到觀照、觀察,我們要去的東西是什麼?有沒有?在哪裡?有多少?叫你們觀察,沒有一個觀察到它住在哪裡?不知道它有多少?只知道「我們的業很深很重,無始以來的那個業不得了,如須彌山」。真的嗎?它是怎麼樣形成的?住在哪裡?有多少?你都不知道。那我請問你:怎樣去掉我們的業?比如講,你們過去修到現在,不管你們修幾年,你們原來一共有多少業?修去了多少?現在還剩下多少?你們知道嗎?我想沒有一個人知道的。我請問你,那怎麼修?我一共有多個業?不知道。我已經修行了多久,去掉了多少?不知道。剩下多少?不知道。我請問你:如果業是真的話,你們到底在怎麼樣修行?

所以我常常講;我們一般講修行,都講對治。我有煩惱,我有痛苦,我有什麼障礙,我有什麼東西,我要怎樣去對治。我請問你,好比刑事案有小偷或犯法的人,如果不知道小偷是誰,有多少,他有什麼裝備,住在哪裡?那你怎麼抓?你總不能每天在大街小巷喊:「我要抓犯人,你們哪一個是犯人」?那是抓不到的。回過頭來,我再請問你:我們修行怎麼修?要修掉什麼東西?它住在哪裡?它有多少?我們都不知道啊!所以我常常講一句很不客氣的話,我們都說在修行,其實真的是在修行嗎?我們都在斷煩惱,但是明白原來一共是多少?斷了多少?剩下多少?都不知道。我講一句不客氣的話,是不是在打糊塗仗啊?從軍事兵法來講,知已知彼,方能百戰百勝,那我請問你:既不知已,又不知彼,修行怎麼修?知己,就是知道我這個人有什麼能耐;知彼就是我知道它的煩惱在哪裡,有多少嘛。可是如果都不知道,那我請問你:每天到底在修什麼?怎麼樣才叫修行?每天只會崇拜啊,只會迷信,只會靠他力,只會在那裡糊裡糊塗地的當哈巴狗,寄託來生。我請問你:這個叫修行嗎?注意呀,我今天講這個是很重要的!

我們每天都在講修行,到底在修什麼行?沒有一個知道,從頭到尾都在打糊塗仗!不相信你們反省一下:你們修了多少?去掉多少?剩下多少?都不知道。怎麼辦呢?我等哪一天修到了,才知道。那我請問你:今天你要去一個地方,如果不知道那個地方在哪裡,中間要坐什麼車,過幾個站,這一些都不知道,那要怎麼去?這不可能嘛!修行也是一樣啊!我們要修掉什麼?不知道。我們要去掉什麼?不知道。我有多少?不知道。然後剩下多少?不知道。我還要用多久去修行?還是不知道。這不是糊裡糊塗是什麼?什麼叫修行啊?這個不叫修行,沒有智慧啊!這個叫無明!與無明相應的修行永遠是無明哦!注意聽哦!我講這些話不是戲論哦!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啊!聽懂了的人就要反省:我們今天根據什麼而修行?有沒有真正的正見?有沒有觀照的方法?有沒有在我們的身心中找出真正煩惱、顛倒生死的根本是怎麼一回事?如果沒有,怎麼對治?怎麼修行?

其實這裡是有巧慧的:今天上課講般若經,那麼這個般若到底是什麼呢?有這個般若就能發覺諸法實相啊!知道什麼是煩惱,知道是什麼原因而起的,怎樣起,怎樣滅,它有多少,能斷不能斷,能除不能除,一目了然的把它看穿,這個叫做般若的空慧,就是實相的智慧,今天要學的就是這個。這是一個根本的東西,根本的法就在這裡,這個能解決了,所有的法都解決,所有的障礙都解決,解脫就在這裡。注意聽哦!今天為什麼要強調這些?是要加強你們的信心,明白我們過去的修行是盲目的,不是真的在修行,因為沒有正見故,沒有般若故,所以今天講《金剛經》,就是開發這個智慧,沒有這個智慧,只能盲修瞎練而已。這句話不是戲論,是真的。

這個巧慧是從一切法本性中去融觀一切。一切法的本性包括色心二法,心靈作用叫心法(受、想、行、識),這一切法都要去觀察。重點尤其是在心法:觀煩惱業苦當體即空。這句話非常重要!我們的煩惱、障礙、貪瞋痴,都要把它「看」清楚,這個看清楚就是觀察它有沒有實性,它住在哪裡?煩惱也是緣起的,也是有因有緣才促成的。十二支緣起里講我們的從名色到六入,從六入到觸,然後才產生受。我們有沒有發覺這個過程?眼觸色,產生識,就起了苦受,樂受(耳聞聲產生的受也是一樣),這個因緣的過程一定要明白,注意聽哦!緣起的就是空,所以如何去觀察煩惱業力(煩惱也是一切法的法)的無實性,也就是了解它的空性,觀煩惱業苦當體即空,直顯諸法實相。從緣起的角度去看,一切法都是「法法緣起,念念不住」,哪裡有少法可得?這就是諸法的實相。但是我們都執著在實有,注意聽!就在這裡哦!煩惱到底有沒有實性?我們都以為它是實有的,卻沒有辦法了解它有多少。所以,如果了解諸法實相,實無少法可破,還要什麼東西去破?

現在講一個公案,也許大家比較快領會:二祖參達摩說:我的心不安。達摩說:將心拿來,我為你安。二祖說:覓心了不可得。達摩說:我為汝安心競。這個公案是在講什麼?要體會哦!如果心是實有可得的,那就可以去動搖、變化以及有安不安的問題。如果心不可得,那我請問你:煩惱可得嗎?所以為什麼要直從一切法(包括色心二法)去體悟它的實相?實相是什麼?緣起空啊!要注意無實性,所以這個巧慧就是巧妙的智慧哦!大乘的空慧就在這裡哦!從一切法本性中去觀察它,一切法當體即空。所以諸法的實相是本自寂滅,就是寂滅性,注意聽哦!如果了解諸法的無實性,那麼又有什麼法可得!所以叫不壞不失。般若心經講,「不垢不凈,不生不滅,不增不減」,就是站在諸法空相空性上而說的。要知道諸法空性,就要從緣起無實性下手,破除了實有感自性見,這個巧慧者的深觀是法法都性空本凈,哪裡污染得了!法法不生不滅如涅槃,法法即實相,從沒有減什麼增什麼,這個不增不減,不失不壞慧,即金剛般若。所以,真正的金剛般若就是大乘空慧,一定要明白哦!

你們想想看:如果沒有這個真正的深觀慧觀,如何解脫?我們說「煩惱無邊」,既然無邊還能怎麼度?無邊就度不了;煩惱本空就能度!為什麼?連度都不用度,法法本凈,不增不減,要注意!但是坦白講,這個講起來很容易,聽起來很歡喜,要悟入卻不容易,但是不是不可能哦!注意聽!我一直強調:「緣起」這兩個字,值得用你們一生的生命和所有的財產投進去把它搞清楚都值得!我講這句話是絕對負責的,真的啦!「緣起」,看起來只是兩個字而已,但是它卻代表了整個佛法的真正精神意義所在。你不要看輕這兩個兩個字,佛陀曾經呵斥阿難:你不要以為它很簡單,緣起是甚深復甚深!這兩個字你把它好好研究,把它搞透了,就解脫了。這哪是我們人間的壽命財產什麼東西能夠比擬的!所以這個金剛般若非常重要,它是唯一的解脫之路啊!

「般若為大乘道體,為五度眼目;為般若所攝持,萬行始能到達究竟佛果成為波羅蜜。然而,般若也需要眾行的莊嚴,如沒有眾行助成,般若也即等於二乘的偏真智,不成其為波羅蜜。所以,般若為菩薩行的宗主,而又離不了萬行。龍樹菩薩因此說:說般若波羅蜜,即等於說六波羅蜜」。

般若是眼目,能使前五度真正成為波羅蜜,如果沒有般若的引導,前五度如盲。但是,如果沒有前五度的莊嚴(眾行助成),般若也等於是二乘的偏真智,不成其為波羅蜜了。不要以為我有了般若空慧,就什麼都不用做了,在家裡就很自在。大乘與二乘的不同,是因為大乘有大悲心來助成六度萬行,成就成佛的資糧。如果沒有前五度作為我們的助行,那就會變成偏慧偏智(偏真智),與二乘人的自了是一樣的, 這個是不圓滿,不叫波羅蜜。

有些人學了緣起,學了一些空慧,就自以為可以了,沒問題了,什麼事都不聞不問,不去做了,自以為解脫了,這就變成狂慧,那不是真的解脫。真正解脫了的人是無我無私的,他不再有自己了,不會再自私了,絕對不會不去關懷一切眾生,反而很積極地去利他,從事一切的六度,去圓滿成佛的資糧。所以,那些人以為自己沒事了:「反正一切都沒有么,一切都空,空不是什麼都沒有嗎」?我告訴你:空不是什麼都沒有,是講萬法沒有實性,「因為空義故,一切法得成」,所以萬法才能緣起,因果事相才能成立。空,是在成立一切萬法的因緣事相,注意聽!因果才能成立唷!絕不是空了,什麼都不要了。空,就是告訴你無實性(固定性),正因為眾生沒有固定性,他才能成佛,才能透過般若的觀照,透過前五度的萬行去實踐,而真正地證入諸法實相,那個是真正的證入,才能真正的解脫哦!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以為空了就是什麼都沒有了,就斷滅了,這個就是和唯物論的觀念是一樣的,唯物論是人死了什麼都沒有,它叫無神論。佛法也是無神論,但是佛法的無神論與唯物的無神論不一樣,只是講沒有主宰(神),沒有自體,但是因果卻是宛然的。一切的行業是不失的,這樣就成立了因果,因為一切萬法是空無自性的,才能成立一切因果事相的生死流轉輪迴,業因業果才能成立,這與斷滅剛好是相反的,不是空了什麼都沒有,一定要明白呀!所以千萬不要以為什麼都不要了,五度也不去行踐了,「我只要最重要的般若,有般若有就好了」,這就錯了。

導師說,般若也需要眾行的莊嚴,如果沒有眾行助成,般若就等於二乘的偏真智,不成為其波羅蜜。所以般若為菩薩行的宗主,而又離不了萬行。般若雖然是最主要的宗要,但是絕對不能離開前五度的萬行。龍樹菩薩也因此說,說般若波羅蜜,即等於說六般若波羅蜜。其實能成就真正的般若波羅蜜,是要涵蓋了前面的五度,才是真的般若波羅蜜,不是離開前五度,能成就另外一個單獨的般若波羅蜜,一定要明白啊!

當你真的明白了,我相信你的生命會轉化,會得到大受用,你會肯定,會自在。但是如果你沒有明白這一點時,我希望你能夠反省:我們有沒有真正的下功夫?有沒有真正地去探討如實的知見?今天學法不是為別人,是因為自己有煩惱痛苦,有生死疑惑,要解決這個問題,是為自己負責而不是為別人修的,不是為了跟人家爭論,表示我偉大比你強。修行是為了解決我們自己的苦惱:生活為什麼不自在?為什麼不能解決對生死的無知和恐懼?你要為自己負責。如果你達不到自在解脫,表示你對這個法的體證還不夠,就要反省、懺悔、用心探討,要如實地去深入,不要再應付自己了,不是聽一聽法就能解決的,那是不徹底不受用的。

我們要想辦法如何能達到真正解決問題,如果知見還不透,就要如何親近善友,能夠把我的知見增加到讓我明白;如果知見明白了,但是做不到,那就更要反省了,那是修行的實踐不夠,就要如何去實踐,而能保證生死問題的解決。這是我對大家的期望與鼓勵,不要聽聽就過去了。聽聽過去了,還是一無所得。這個法非常重要,真的能幫助我們解脫,如果哼哼哈哈地過去了,那還是入寶山而空手回啊!能體證的很好,發發心,為佛法,為眾生付出一點,好好把這個法弘揚出去;不能體證的,要發心猛勇精進用功,把這個法學透,一定要受用!我能給各位肯定的是:你只要願意學這個法,只要你真的在用心,確實每一個人都能解脫,都能受用,它是平等的,這一點我很肯定!觀念的修正,到實踐的清凈,確實要靠我們自己生命去體證,還要去行。「行」很重要哦!我們都在自私裡面,在我執裡面,我執就是 「私」啊!破我執不是理論,為什麼要大乘的六度?六度就是實踐,你真正能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具足了你就解脫了,那個就是實踐的過程。所以,真正的六度的波羅蜜,其實,般若波羅蜜就是涵蓋了前五度,才是真的般若波羅蜜。不是離開前五度,另外有一個單獨的般若波羅蜜,一定要明白啊!

「發菩提心者,能以如金剛的妙慧,徹悟不失不壞的諸法如實相,以菩薩修行的次第方便,廣行利他事業,則能到達究竟彼岸——無上菩提,所以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文句安布,詮表這甚深法門,所以又稱之為經」。

發了菩提心成就佛道的人,如果能夠與真正的般若金剛妙慧,徹悟不失不壞的諸法如實相,也就是一切法的空寂性(空寂相)以後,才能夠修六度萬行。從次第的這個方便去利他,去廣度一切眾生,才能夠達到真正的解脫――無上菩提。這裡很重要啊!到此,經題講完了。

二 示宗要

「全經大義,再扼要的提示二點:金剛般若即無上遍正覺:本經以金剛般若為名,而內容多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佛為須菩提說如此發心,直至究竟菩提,徹始徹終的歸宗於離相無住」。

宗要就是一本經所要表達的主題與重點,把握住這個宗要,後面的經文看起來就會一目了然。重點已經提示出來了,所有的經文只是在解釋這個重點,在證明這個主要的主題而已。

金剛般若是無上正智正覺,是無上的遍正覺,也就是佛的真正的智慧。所以,經文雖然講金剛般若,其實重要都在講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內容。所以從經文開始說如此的發心一直到究竟菩提,就是五菩提的過程――願心菩提,伏心菩提、明心菩提、出到菩提、究竟菩提。

這個五菩提的過程始終歸宗於離相無住,「離相無住」,這四個字要划起來,很重要啊,整個《金剛經》的重點就在這裡――離相無住。為什麼要離相無住?重點為什麼是在這裡?眾生執著一切法的實有感,以為它是真的,是實有的,於是從這個實有感產生了執著,我們的受、愛、取、有就是從這裡(實有感)來的。為什麼會喜歡一樣東西要去佔有它?如果它不是實在的,我們就不會去佔有它了。《金剛經》要告訴我們的就是如何離相,如果了解這個相是虛幻不實的,你還會污染執著嗎?所以,《金剛經》透過了一切的理論和證明的方法,讓你知道一切的相是怎樣的虛幻不實,然後才能離開對一切萬法的實有感的執著,不會把一切相執以為是真實的。離開了這個執著,你就不會「住」(執著、安住)了。所以,注意哦!整本的《金剛經》的內容、次第,徹始徹終的歸宗於「離相無住」四個字!

要離相,就要證明這個相的虛幻不實,讓你知道它是虛幻的,你就不執著了。我們對一切法(包括身心)為什麼會執著貪取?得到的就會起愛染,得不到就起痛苦煩惱,是不是?為了想得到就要用盡一切心機,甚至造業。一切法明明是無常的,你偏偏要執著它不要變,然後它一變的時候,你就必然是痛苦煩惱,是不是?有什麼東西能得到而永遠不失去不壞的?人間最執著的就是我們的身體,我們的身體能不能不變不壞?只要對萬物起了實有感的執著,你就希望它不變不壞。但是那是不可能的!因為它是無常的,一定會壞的!那麼,一旦你執取的對象變壞時,你就會痛苦煩惱,那是必然的!對我們的父母、財產、子女、配偶,乃至我們的身心,我們在執取中,執著在實有,以為它是可以永恆不變的。

其實一切法都是虛幻的,是緣起組合的幻相,它是暫時安住的,根本是剎那不住的,沒有一法是可以片刻停留的,我們又如何能使它不變呢?如何執取讓它永遠不變呢?我們之所以會執著於相,是有原因的,就是前面所講的自性見,落入了實有感中。所以要從緣起的法則,了解它是虛幻不實的,你才能夠離相,不會執著在這個實有感的萬法現象之中,才能夠無住,也就是不會停留在那個地方。現在我講的是重點,後面經文裡面會用很多很多方法來證明。在這裡先把宗要(重點)的「離相無住」先點出來。

「說無上遍正覺為『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於是法中無實無虛』:都是從般若無住以開示無上遍正覺。般若無所住,無所住而生其心;不取諸相,即生實相,即名為佛」。

《金剛經》里說無上遍正覺是一切法平等無有高下的,由於一切法性空,才能講無高下,才能講平等。也正因為是性空,所以,沒有「實有」,也沒有「實無」―― 於是法中無實無虛。所以都是從般若能夠無住的角度來開示悟入一切正遍覺――成佛、解脫。 「般若無住,無所住而生其心;不取諸相,即生實相,即名為佛。」從般若的角度明白了一切法的如幻性空寂性,知道了一切法的實相就會無所住,就再也不染著貪取了,在不貪取染著的這個身心的功能中,產生了與明相應的心靈的作用(染著而有所住是無明心),就是無所住的心,那就不會在萬法的諸相中去貪取執著。因為知道它緣起如幻非實,剎那剎那的生滅,只是一期暫時的安定,並沒有實有的真正的自性,這樣才能夠不取諸相,對一切萬法才不會取著,才不會住在那個地方。能這樣的話就了解一切法的實相(即生實相)也就是佛呀。佛者,覺也,佛就是覺悟了一切法的如幻性,而悟入諸法的空寂性(實相)的人。

「須知般若無住的現覺,即離相菩提的分證。依此觀究竟,究竟也如是;依此觀初心,初心也還如此。所以處處說無上遍正覺,實在即是處處說金剛般若。不過,約修行趨果說,名之為般若無所住;約望果行因說,名之為離相菩提心而已」!

般若無住,就能在現法中現觀現覺,這就是離相菩提的分證。你就自然能離夠相,也就是真正的證入菩提的分證!如果沒有般若的無住,就不可能產生現觀現覺。這裡所證的是一步步地證入(分證菩提),雖然是分證,但是從這裡來觀察它的究竟時,其實究竟也是如此。也就是說,你從這裡悟入,雖然悟到的是少部分,但從這個少部分來看它的究竟,其實究竟還是這樣的。因為在此外並沒有一個什麼究竟的東西,還是這個同樣的悟入點。依此觀初心,初心也還如此。回過頭來看我們的初發心也是這樣,所以佛教有一句話:「初發心即至菩提」,菩薩的初發心到究竟其實是不二的,了解它的實相的話就是這樣的。所以處處說無上遍正覺,實在即是處處說金剛般若。我們說佛的一切正遍知,其實就是在指金剛般若的智慧而已,這樣的一個覺悟悟入,就是金剛般若,也就是正遍正覺。「不過,約修行趨果說,名之為般若無所住;約望果行因說,名之為離相菩提心而已!」一個是從因的角度看,叫般若無所住,是在修行過程;一個是從果的角度看,叫離相菩提心,是已經成就了。名字雖然不同,其實都是般若。

「二道即五種菩提:本經初由須菩提問佛:『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經佛解說後,須菩提又照樣的再問一遍,佛答也大致相同。所以,本經明顯的分為兩段。《大般若經》有兩番囑累,《智論》說:『先囑累者,為說般若波羅密體竟;今以說令眾生得是般若方便竟,囑累』。智者即曾依此義,判本經的初問初答為般若道。後問後答為方便道。此二道的分判,極好!」

這是本經的第二個重點。要看懂《金剛經》一定要先懂得這個二道五菩提,《金剛經》裡面的次第就是用二道五菩提來把它分出來的。很多人看《金剛經》覺得奇怪,一段一段的前後好象不一致,前後二段又好象重複,很難了解。其實,你用二道五菩提的這個次第來看時,整個經的次第非常宛然,很是清楚明白,很有秩序的,而且頭尾是一貫相連沒有矛盾的,並沒有重複。須菩提在一開頭問佛陀,我們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要怎麼樣的住,怎麼樣的降伏其心?後面又問一次,兩個地方問同樣一句話,佛院回答也相同。這樣看起來就有兩段,過去甚至有人解釋說,是不是後面編經時重複了。為什麼有這樣的疑問呢?因為他對這個經文的次第不解,對《經剛經》的真正內容也不清楚,這個完全是極大的誤會。

天台宗的智者大師在判《金剛經》時說,前面的這一問答為般若道,也就是說,前面這一段是在講述眾生(世俗凡夫)初發心,這個叫世俗菩提心,還沒有智慧,還沒有真正的內容。初發心後,我們的顛倒夢想煩惱逐漸被降服,而進入到明心見性,這個次第過程叫般若道。所以這個叫初問初答叫般若道。而後問後答叫方便道:菩薩自初發心進入明心見性,也就是已經悟道了,見到諸法的空性了,又再一次地發菩提心,這時叫做勝義菩提心。從世俗菩提心到明心見性這個過程叫般若道。明心見性以後,又發心度盡眾生到成佛果,這個叫勝義菩提心,這個過程叫方便道。導師認為智者大師對《金剛經》二道的分判非常好,因為非常正確。

「二道,為菩薩從初發心到成佛的過程中,所分的兩個階段。從初發心,修空無我慧,到入見道,證聖位,這一階段重在通達性空離相,所以名般若道。徹悟法性無相後,進入修道,一直到佛果,這一階段主要為菩薩的方便度生,所以名方便道。依《智論》說:發心到七地是般若道——余宗作八地,八地以上是方便道。般若為道體,方便即般若所起的巧用」。

從這裡,我們就明白了什麼叫方便:明心見性後,發了勝義菩提心,度眾生起的智慧妙用,這個才叫方便哦!注意聽!所以這個叫方便道。很多人都不知道,以為眾生是糊裡糊塗的,因為聽不懂究竟法義,我們就來一個他能聽懂的、簡單的、善巧的,先給他一個止痛藥,也叫方便。那是不對的,那個不叫方便。明心見性以後,知道法性空寂,知道諸法實相後起的妙慧,也就是用巧妙的智慧,去善巧地引導眾生,這個才叫方便,屬於方便道,注意哦!所以,我們一定要明白清楚二道的次第與過程,第一個叫般若道,第二個就是方便道。修行也是如此,儘管我們還沒有入聖見道,沒有關係,現在可以發菩提心,發了菩提心,開始修行,降服我們的顛倒,到明心見性為止。然後再發一個更大的心去度眾生,這個後半段才叫真正的菩薩道。前半段注重從初發心修空無我慧,到入見道,證聖位,這一階段重在通達性空離相,所以名為般若道。

現在修行第一個是修空無我慧,直至見道為止,依四果來講,就是初果見法,以菩薩的次第來講是見道位。這一階段很重要!它重要在哪裡?「通達性空離相!如果連根本的緣起的正見都沒有,如何通達性空離相?所以,注意哦!今天上課很重要!上課要建立的就是讓你們真正地有緣起的正見!依據這個緣起的正見去廣觀萬法,才能夠通達一切萬法的性空而真正地離相無住哦!才能真正地不被萬法所縛哦!這個叫般若道。其實我們現在用功的地方就是在般若道,先見法悟道,這個基礎要有啊!如果連這個都沒有,怎麼行菩薩道?所以我常講,不要一下子把那個最高佛果的不可說不可說都拿來作為我們的標準,我們怎麼走?先搞清楚進去的次第:要達到什麼目標?先具備什麼觀念?然後怎樣有次第的修行?我常常講,見法不難的,證個初果不難的,見道位是不難的!關鍵是我們沒有得到正見那!看到這裡就知道了,修行其實是有次第的,有內容的,而且是人人可證的,人人可得的,一定要明白哦!真正地得到了真正的正見,確實是可以證入的,確實是可以解脫的。如果不是這樣,以前佛陀時代不可能每一個都證阿羅漢,一定要明白哦!現在為什麼變了?觀念扭轉了!

《大智度論》講,七地前面叫般若道,七地以後都是方便道。其它的宗派講八地以前是般若道,所以有的把八地叫「不退轉」、「不動地」,這裡有一點差別。但是不管七地、八地,我們最要緊的是先見初地。般若為道體,方便是般若所起的巧用。如果不知道根本的道體(般若)就不能起用,所以還是要先體會根本的,先見道重要啊!智慧有了以後,那個妙用是自然會有的,而且是必然會有的,那個不是求來的,是先見道、悟法後,自然產生的妙用。

推薦閱讀:

大六壬金口決斷解方法
這幾個簡單的「小方法」可以增加你的桃花運!
90%的人都做錯的洗頭方法, 你中了多少條?
球球大作戰交叉吐的方法是什麼?
貨運代理技巧心得-尋找好貨代的方法詳解

TAG: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