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與易友考察的一個地方 靈珠子

此是F易友想去看的一個地方,所以元旦期間與三位易友去逛了一下,現先上幾個圖大家看看,有興趣的易友可以先談下初步的看法,大概有結無結。後面再續上考察細節和個人看法。

圖1,遠看山勢



圖2,另一角度遠看



圖3,拉鏡頭看



圖4,另一角度拉鏡頭看

    圖5,再拉近一點鏡頭看



圖6,到山口往裡看



圖7,在山口拉鏡頭看

  因F易友說喜歡那山中的屏下貴人, 故有約此行。遠遠觀看,我說形好,但剛健飽滿而未見其柔,恐怕難結。但既來之,就上山逛逛吧,看看是否因林木遮蓋而有未見之變化。

山腰大開有墳,遠看就很顯眼。上山只有一條小路,但見老林茂密,藤木相纏,離開小路就極難行走,所以我們只是沿路到了大墳的位置。



圖8.正看墳墓與後山


來到大墳前,果然有點規模,這麼高的山上做墳,人工貴過材料,估計最少花了十幾萬。

在墳前看穴星頂,似乎尊正高大,這也是吸引人的地方,可惜,墳後幾十米的斜坡,呈45度斜角陡下(我們走上去都要喘幾口大氣),有斗脈之嫌。穴後不起圓腦,左右八字斜撇削薄,何來圓暈?墳左右亦不見腮角,只是人工填泥盪開,實地看不見兩肩,削薄無護。



圖9,墳墓全景


在拜台前可看到左右後方比較露空,特別是左後方更明顯,與左右高峰顯得前重後輕,比例失衡。

現場測得入首氣寅66度,左巽峰139度,巳峰145度。右亥峰337度,子峰359度。內堂水出申245度。(皆地盤)



圖10.近看墳墓


此墳有三個坐向,墳體是坐寅64.5度,石碑是坐丑39.5度(石碑嵌在墳體里另立一向,與墳體顯得很彆扭),祭台是坐寅59度。總之整體看到墳體,石碑,祭台各向不同,顯得很彆扭,似是傳說中的內立一向,墳立一向,碑立一向,台立一向。可惜墳體石碑坐向與入首氣不合,是非退財難免。



圖11,墳前看明堂

圖12,明堂全景圖



圖13,墳前看左邊



圖14,墳前看右邊

圖15,墳後俯看墳體


在墳後看,可見左右削薄。拜堂只是人工築起的平台,原地貌實際從上到下都是45度斜坡陡下,脈至拜台下又右折急下。



圖16,墳後看明堂全景

 

圖17,高處看穴場與明堂.


拜台下右折脈,有一老墳,此處更是脈尖削薄,荒蕪只見碑界,久無人祭拜之象。



圖18,高處再看明堂

 

拜台本是很陡坡的,只是人工築起,在後面看就象騰空架起。再看明堂,直出無關欄,堂氣無收,財難守也。若非人工築起個水庫襯一下,更是一無所取。

描述:圖21,拜台前看左三

圖片: 

 [刪除] 

圖19,拜台前看左一

左峰高大,海拔比穴星頂還要略高小小,但左後方的山低伏,顯得前重後輕,比例失衡。

圖20,拜台前看左二

圖22,拜台前看右一



圖23,拜台前看右二



圖24,穴星頂

  

穴星頂只是個小圓頂,所以成立不了:下不結,會不會上結「照天蠟燭」的天穴的推想。 圖28,穴星頂上看左邊山脈


山頂上看左邊的山脈,其實並非維護我們站的山頭,起伏生動,另有結作。



圖29,穴星頂上看右邊山脈


山頂上看右邊的山脈,都在海拔6百到7百多米,從衛星圖得知,上面有天池,另有大結去處,我們站的山頭,難以作主呀!



圖30,穴星頂上看土屏


山頂上看土屏,可惜非此山之正出脈,只是在過脈之間,微起小頂,偏出之脈。



圖31,偏出脈

 

看此偏出之勢,力薄而弱,實是行龍所帶之貴器而已,豈能作主。

補一張易友攀樹所攝的來脈圖


圖32,再回首示例偏出脈


回頭再拿遠看穴星照示意,偏出之脈,非土屏正出也。



  圖33,衛星圖


再拿衛星圖示意,實是行龍一腳,所帶貴器也。墳上可見左右後方兩坑較空,而左右前之山又太高,前重後輕也。黃圈墳位處,下脈尖削急下,並無化氣,人口難安,一切財力皆浪費也!
推薦閱讀:

湖北暴雨你怎麼看?
跳棋潛規則,無處不在
中國有哪些俗氣的地名?
汕尾人的特點是如何的?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特點?

TAG: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