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探解眼神泄秘
<心理學>探解眼神泄秘
眼神是心靈之窗,心靈是眼神之源。眼睛是人體中無法掩蓋情感的焦點。《人體秘語》作者莫里斯對人類的「眼睛「下這樣的定義--它直徑大約2.5厘米,但卻象是從石器時代以來就有的最複雜的電視攝影機。在眼球後方感光靈敏的角膜含有1.37億個細胞,將收到的信息傳送至腦部。這些感光細胞,在任何時間均可同時處理150萬個信息。這就說明,即使是一瞬即逝的眼神,也能發射出千萬個信息,表達豐富的情感和意向,泄露心底深處的秘密。所以,眼球的轉動,眼皮的張合,視線的轉移速度和方向,眼與頭部動作的配合,所產生的奇妙複雜的眉目語,都在傳遞著信息,進行著交流。
古代孟子認為,觀察人的眼睛,可以知道人的善惡。他說:「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膫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庚哉。「這說明,人的心底是善是惡,都能從無法掩蓋的眼神里顯示出來。現代研究發現:眼睛是大腦在眼眶裡的延伸,眼球底部有三級神經元,就象大腦皮質細胞一樣,具有分析綜合能力,而瞳孔的變化,眼球的活動等,又直接受腦神經的支配,所以人的感情自然就能從眼睛中反映出來。瞳孔的變化是人不能自主控制的,瞳孔的放大和收縮,真實地反映著複雜多變的心理活動。若一個人感到愉悅、喜愛、興奮時,他的瞳孔就會擴大到比平常大四倍;相反的,遇到生氣、討厭、消極的心情時,他的瞳孔會收縮得很小;瞳孔不起變化,表示他對所看到的物體漠不關心或者感到無聊。事實上,通過眼神來傳情達意,是一種普遍的心理現象,自然而然地運用眼神,來表達對周圍一切事物的複雜情感。喜怒哀樂,悲歡離合,都會從微妙變化的眼神里真實地流露。 眼神里的心理,是人類的一個廣闊領域。這裡就兩性和交往中的一些現象,略述於後。在人際交往中,目光接觸發揮著信息傳遞的重要作用。不同的目光,反映著不同的心理,產生著不同的心理效果。有種種表現:一旦被別人注視而將視線突然移開的人,大多自卑,有相形見拙之感。無法將視線集中在對方身上,並很快收回視線的人,多半屬於內向性格,不善交際。聽別人講話時,一面點,一面卻不將視線集中在談話者身上,表示對來者和話題不感興趣。說話時,將視線集中在對方的眼部和面部,是真誠的傾聽,尊重和理解。只注意自己手中的活計,不看對方說話,是怠慢、冷淡、心不在焉的流露。仰視對方,是尊敬和信任之意;俯視他人,是有意保持自己的尊嚴。伴著微笑而注視對方,是融洽的會意;隨著皺眉而注視他人,是擔憂和同情。面無悅色的斜視,是一種鄙意;看完對方突然一笑,是一種譏諷;突然圓眼瞪人,是一種警告或制止;從頭到腳地巡察別人,是一種審視。彼此心存好感的兩人說話,更注視對方的眼睛,以示寓意通達;話不投機的人相遇,一般都盡量避免注視對方的目光,以消除不快。有人在交際中,喜歡戴太陽鏡,即使在室內或陰影下,也不將眼鏡摘下,是因為他不願讓別人從他一雙眼睛發現他的秘密。但是,戴著深色眼鏡與人交往,目光不能等同的接觸,會造成一些隔膜和不悅。
眼神和心理,是交往中引人注目的一個課題,注意在實踐中領悟的運用,是有價值的。如果你希望給對方留下較深的印象,你就要凝視他的目光久一些,以表自信。如果你想在和對方的爭辯中獲勝,那你千萬不要把目光離開,以示堅定。如果你不知道別人為什麼看你時,你就要稍微留意一下他的面部表情的目光,便於對策。如果你和別人碰面,覺得不自在,你就要把目光移開,減少不快。如果你和對方談話時,他漫不經心而又出現閉眼姿勢,你就要知趣暫停,你若還想做有效地溝通,那就要主動地隨機應變。如果你想和別人建立良好的默契,應百分之六十到七十的時間注視對方,注視的部位是兩眼和嘴之間的三角區域,這樣信息的傳接,會被正確而有效地理解。如果你想在交往中,特別是和陌生人的交往中,獲取成功,那就要以期待的目光,注視對方的講話,不卑不亢,只帶淺淡的微笑和不時的目光接觸,這是常用溫和而有效的方式。推薦閱讀:
※什麼是「道德制高點」?這個詞語在當下是否已被濫用?
※對方撤回了一條消息
※心理學丨幽閉恐懼症會影響工作和生活嗎?
※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交流,如何看待、處理?
※人形怪物談 | 啊!好變態,可是好喜歡!
TAG: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