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星巴克貴在哪兒?

 

裝逼沒有遭雷劈,裝逼聖地卻被央視給批了,雷霆萬鈞的,還以為出了爆炸性醜聞,比如咖啡里喝出手指啥的,沒想到是說丫太貴。

央視是不是閑得?拿著黃金時段免費給外國人打廣告?——批完麥當勞,麥當勞更火了;批完肯德基,肯德基成行業老大了;現在又盯上了星巴克,意欲何為?

星巴克到底貴不貴?——這要看怎麼說。跟美國、英國、印度來比,當然是貴的:同為發展中國家,孟買差不多要比北京便宜一半;芝加哥和倫敦雖然便宜的不多,但相對當地人均收入,差不多要比北京便宜十倍。

然而要跟國內同業來比,還真的不能算貴。在中國任何較大城市的任何咖啡館,無論是連鎖品牌,還是個性小店,二三十塊都是起步價位,想進去聊個十塊錢的天兒,對不起還真沒有。還有好些小店弄個真假莫辨的貓屎之類噱頭,就敢幹你一百多一杯——要比宰人,星巴克算老幾?

與國內同行相比,星巴克不僅價位適中,而且服務規範,還提供網路和電源啥的;服務員從不貼身推銷,氣氛輕鬆自由,老外很多,國際化氛圍濃厚……因此性價比反而算最高的,無論是價格、硬體、還是逼范兒來說。

但是這並不能證明它不貴,央視也說了,一杯咖啡只佔芝加哥和倫敦人均月收入的千分之一,當地人天天喝一杯毫無壓力;而按照北京社平工資四千多,一杯咖啡差不多幹掉百分之一,真要天天喝的話,按被採訪路人的話說:「不過了么?」

貴的確是貴,但央視的不妥在於,這不是星巴克的問題,中國的咖啡館哪個不貴?

那麼中國的咖啡館為什麼貴?

首先是文化功用不同。咖啡館是舶來文化,在歐美屬於日常放鬆的小館兒,但在中國屬於裝逼聖地,傳入中國時的定位就不同,其心理承受價位當然差別巨大。

歐美的咖啡館,其分布密度和價位都頗像咱們舊社會的茶館,連苦力腳夫都也能喝得起一碗茶葉末子,非常之親民和普及,閱讀老舍的《茶館》可以窺見一瞥。進入裝逼的新時代後,這類館子都絕跡了,只在成都好像還有,五塊錢一位隨便加水,老百姓在那裡大擺龍門陣和麻將——這其實才更像咖啡館在國外的文化圖景。

第二是消費模式不同。咖啡館在國外是薄利多銷,因為便宜,所以顧客喝完咖啡又吃點心,聊高興了又來瓶啤酒——其消費模式類同於我國的烤串大排檔。而在中國,或許因為單品太貴,所以300CC一杯苦水小白領要耗你一個下午,活生生都喝渴了,形成循環模式後,咖啡館也沒法再賣的便宜,否則還不得賠死。

第三是成本賬不能那麼算。央視很貼心的把咖啡豆原料多少錢一斤都給算計清了,播報汽油漲價的時候卻從來沒這麼算過,殊不知咖啡館根本不是這麼算的,北京的房租你算進去了沒有?

今年6月份報道了這麼一個消息:開業於1999年的星巴克大陸首家店,或因房租上漲壓力撤離了國貿一期,被某奢侈品專賣店取代,位於國貿三期的新店址,租金要便宜一半。不過照咱這房價上漲的速度,過幾年它怕是又得撤了。

業內人士都清楚得很,像這類咖啡、酒吧該如何核算和定價,要真是那麼容易賺錢的話,早像山西刀削麵那樣遍地開花了,中國人會放棄輕鬆賺錢的機會么?又沒啥子高科技門檻。央視的經濟賬一曬,立即被痛批不懂裝懂。

所以與其說是咖啡太貴,不如說是中國的房價太高,要也拿人均收入跟歐美比一下的話,中國人該哭了。咖啡屬於非必需消費品,嫌貴可以不喝,事實上除了裝逼的小白領和談戀愛的小朋友,中國大部分老百姓從來就不喝,貴與不貴與大眾何干?然而房子卻不能不買,無論你是白領還是小朋友,否則戀愛談成了,你也結不了婚,但你有錢泡五年的咖啡館,也不夠買一個廁所的,跟這比起來,咖啡貴嗎?

裝逼消費品宰人其實沒啥,無非願者上鉤;拿著人生必需品宰人才是最黑的,願不願都得上鉤。我們還沒提教育和醫療……作為百姓喉舌、良心媒體,央視啥時候也這麼刨根問底地抨擊一下?

百姓正被幾座人生大山壓得要死要活,大媒倒是顧得上數咖啡豆逗悶子,央視這是高級黑嗎?

文/紙上建築

2013年10月21日

版權聲明

版權所有。轉載務必標明作者並給出原文鏈接。

紙上建築微博:http://weibo.com/u/1098512281


推薦閱讀:

星巴克江浙滬員工和大中華待遇有何不同?
我眼中的《誠品書店》
如何看待星巴克施華洛世奇卡被夥伴提前內購?
星巴克的品牌定位以及戰略?
咖啡製作的標準化是否可行?

TAG:星巴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