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女人待人接物止乎禮儀

女人待人接物止乎禮儀待人接物禮儀主要表現為見面、接待、握手、相互介紹和問候、遞送名片等禮儀,它是現代女性的基本禮儀規範。在社交場合中,掌握正確的待人接物禮儀,能使你拉近與交往對象的距離,展現自己的修養,從而推動人際交往活動的順利進行。介紹是社交活動最常見、也是最重要的禮節之一,它是初次見面的陌生的雙方開始交往的起點。介紹在人與人之間起橋樑與溝通作用,幾句話就可以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為進一步交往開個好頭。為他人做介紹時必須遵守「尊者優先了解情況」的規則,在為他人做介紹前,先要確定雙方地位的尊卑,然後先介紹位卑者,後介紹尊者。公認介紹的基本規則如下:先將男士介紹給女士例如,介紹李先生與王小姐認識,介紹人應當引導李先生到王小姐面前,然後說:「王小姐,我來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李先生。」注意在介紹的過程中,被介紹者的名字總是在後面。先將年輕者介紹給年長者把年輕者引見給年長者,以示對前輩、長者的尊敬。比如:「周教授,讓我來介紹一下,這位是我的同學劉芳。」、「李阿姨,這是我的表妹艷紅。」、「張伯伯,我請您認識一下我的朋友張大民。」在介紹中,應注意有時雖然男士年齡較大,但仍然是先將男士介紹給女士。先將職位低的介紹給職位高的在實業界或公司中,在商務場合要先將職位低的介紹給職位高的。比如:「王總,這位是××公司的總經理助理劉女士。」注意,這裡我們先提到的是王總經理,這是因為我們把王總經理的職位看作高於劉女士,儘管王總經理是一位男士,仍不先介紹他。先將未婚女子介紹給已婚女子比如:「鄭太太,讓我來介紹一下,這位是李小姐。」注意當被介紹者,無法辨別其是已婚還是未婚時,則不存在先介紹誰的問題,可隨意介紹,如:「張女士,我可以把我的女朋友楊小姐介紹給你嗎?」先將家庭成員介紹給對方在向別人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時,應謙虛地說出對方的名字。這不僅是出於禮貌,而且對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也比較方便。比如:「張先生,我想請你認識一下我的女兒曉芳。」「張先生,請允許我介紹一下我的妻子。」很多時候,我們需要作自我介紹。自我介紹,簡言之,就是在必要的社交場合,由自己擔任介紹的主角,自己將自己介紹給其他人,以使對方認識自己。在社交活動中,自我介紹也很重要。在社交活動中,如欲結識某個人或某些人,而又無人引見,如有可能,即可自己充當自己的介紹人,自己將自己介紹給對方。這種自我介紹叫主動型的自我介紹。進行自我介紹之時,對下述幾方面的問題必須予以重視,方能使自我介紹恰到好處,不失分寸。在進行自我介紹時要注意時間,具有雙重含義:其一,要求進行自我介紹一定要力求簡潔,儘可能地節省時間。自我介紹所用的時間不宜過長,一般半分鐘左右,如無特殊情況最好不要長於1分鐘。在初次見面作自我介紹時,指望交往對象僅憑自己的自我介紹,就對自己「一目了然」,是不現實的。在自我介紹時,東拉西扯,借題發揮,信口開河,滔滔不絕,對自己而言是失態,對對方而言是失敬,都是出力不討好的。為了節省時間,在作自我介紹時,還可利用名片、介紹信加以輔助。若使用了名片、介紹信時,則其上所列有的內容應盡量不予重複。其二,要求自我介紹應在適當的時間進行。自我介紹要選擇適當時機,一是對方有興趣時,二是對方有空閑時,三是對方情緒好時,四是對方干擾少時,五是對方有要求時。進行自我介紹的不適當時間,是指對方無興趣、無要求、工作忙、干擾大、心情壞、休息用餐或正忙於私人交往之時。進行自我介紹時,要充滿信心和勇氣。千萬不要妄自菲薄,心懷怯意,臨場發揮失常。在進行自我介紹時,一定要正視對方的雙眼,顯得胸有成竹,不慌不忙。這樣做,將有助於進行自我放鬆,並使對方對自己產生好感。在自我介紹的過程之中,語氣要自然,語速要正常,語音要清晰,這對自我介紹的成功將大有好處。一定要力戒語氣生硬冷漠、語速過快或過慢,語音含糊不清,它們其實都是缺少經驗、缺乏自信的表現。一個人總是處在介紹別人或被介紹的角色中,當你被介紹時,可能所有人的注意力就會一下子集中到了你身上。這時你怎麼反應是很重要的,這是你表現自己的契機。一般來說,被介紹人應該這樣做:應當先站起來,並正面對著對方,顯示出有禮貌並樂於結識對方的誠意。介紹完畢,通常應與對方握手致意,並說聲「您好」、「幸會」一類的客套話。男士起立,女士同樣也要起立。即使你無法起立,也應儘可能做起立狀,只有你的身份高於對方才可以不起立。當你被介紹時,不管你正在想什麼或做什麼,應該微笑著走上前去,目視對方,同時伸出你的手,與對方熱情、友好地握手。不要讓人感到你對被介紹的人不在意,不要冷冰冰的樣子,那樣會讓人感到你的傲慢、不懂禮貌。自然、巧妙地介紹自己和他人,這是社交中的基本禮儀,是每個現代麗人都應該熟悉的。握手,是人們在社交場合司空見慣的禮儀。這麼一個平常的動作,但卻是溝通思想,交流感情,增進友誼的重要方式。而且是一項基本禮儀,只有懂得這項禮儀你才敢「該出手時就出手」。兩人見面,一般是面帶親切、友好的微笑,伸出手與對方相握,以表示對對方的歡迎、問候、敬重或慰問。然而,握手不僅僅用在見面時,表示歡迎、問候、友好,也常用在其他場合,如離別時表示留念、祝願等。另外,它還能表達祝賀、致謝、拜託的意思,有比較豐富的內涵。尤其是女人,掌握好了握手的技巧,你才會給別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以下幾招,教你出手不凡。首先,握手必須要有正確的姿勢。行握手禮時,上身應稍稍往前傾,兩足立正,伸出右手,距離受禮者約一步;四指併攏,拇指張開,向受禮者握手,禮畢後鬆開。距離受禮者太遠或太近都是不雅觀的,尤其不要將對方的手拉近自己的身體區域。握手時必須上下擺,而不能左右搖動。當遇到比較熟悉的人或知交時,為達到傳遞某種情感的效果,可以伸出雙手行握手禮。其次,一般情況下,握手時要用右手,這是一項通則,伸左手顯得不禮貌。伸出的手應垂直,如果掌心向下握住對方的手,則顯示一個人強烈的支配欲,無聲地告訴別人,你此時處於高人一等的地位,應盡量避免這種傲慢無禮的握手方式;相反,掌心向上同他人握手,則顯示一個人的謙卑與畢恭畢敬,如果是伸出雙手去捧接,就更是謙恭了。平等而自然的握手姿態是兩人的手掌都處於垂直狀態,這是最普通,也是穩妥的握手方式。再次,握手的力量、姿勢與時間的長短往往能夠表現握手人對對方的不同禮節與態度,顯露自己的個性,給人留下不同印象,也可通過握手了解對方的個性。社交活動中,由於握手代表了一定的情感態度,表示對他人的友好敬重,因此,我們必須要了解握手的規範。我們應該根據不同的場合以及對方的年齡、性格、身份地位等因素正確運用。女士之間行握手禮時,只要服從一般規範即可,握手時間及握手的力度都比較隨便,但是與男士握手,或者與長者、貴賓握手,則要遵從特定的禮儀規範。交際時如果人數較多,可以只跟相近的幾個人握手,向其他人點頭示意,或微微鞠躬就行。為了避免尷尬場面發生,在主動和人握手之前,應想一想自己是否受對方歡迎,如果已經察覺對方沒有要握手的意思,點頭致意或微鞠躬就行了。注意在與多人同時握手時,應遵從一定的順序,不可幾個人競相交叉握手。尤其在和基督教信徒交往時,要避免兩人握手時與另外兩人相握的手形成交叉狀,這種形狀類似十字架,在他們眼裡這是很不吉利的。不要在握手時戴著手套或墨鏡,只有女士在社交場合戴著薄紗手套握手,才是被允許的。也不要在握手時另外一隻手插在衣袋裡或拿著東西。一個令人愉快的握手,感覺上是:堅定、有力,代表這個人能夠做決定、承擔風險,更重要的是能夠負責任,以誠摯、熱情的握手,來顯示他多麼高興能夠認識你有人說,名片像一個人的履歷表,遞送名片的同時,也是在告訴對方自己是誰、住在何處及如何聯絡。名片是每個人最重要的書面介紹材料,也常常成為送禮時的附件。精美的名片使人印象深刻,但發送名片的時機與場合可是一門學問。若想適時地發送名片,使對方接受並收到最好的效果,必須注意下列事項:除非對方要求,否則不要在年長的人士面前主動出示名片。對於陌生人或巧遇的人,不要在談話中過早發送名片。因為這種熱情一方面會打擾別人,另一方面有推銷自己之嫌。不要在一群陌生人中到處傳發自己的名片,這會讓人誤以為你想推銷什麼物品,反而不受重視。在商業社交活動中尤其要有選擇地提供名片,才不致使人以為你在替公司搞宣傳、拉業務。處在一群彼此不認識的人當中,最好讓別人先發送名片。名片的發送可在剛見面或告別時,但如果自己即將發表意見,則在說話之前發名片給周圍的人,可幫助他們認識你。出席重大的社交活動,一定要記住帶名片。無論參加私人或商業餐宴,名片皆不可於用餐時發送,因為此時只宜從事社交而非商業性的活動。使用名片最重要的是知道如何建立及展現個人風格。於名片空白處或背面寫下個人資料,將使名片更為「個人化」,例如:送花答謝宴會的主人時,可在名片上寫「謝謝您安排的豐盛晚餐,這真是個愉快的夜晚」,然後簽上名字。送東西給別人,在名片後加上親筆寫的「希望你喜歡它」。介紹朋友互相認識時,在名片後可寫上朋友的簡歷,以幫助相互了解。向對方遞名片時,應面帶微笑,注視對方,將名片正面對著對方,用雙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別持握名片上端的兩角送給對方。如果是坐著的,應當起立或欠身遞送,遞送時說一些:「我叫××,這是我的名片,請笑納。」「我的名片,請你收下」、「這是我的名片,以後請多關照。」之類的客套話。這裡值得注意的是,應事先將名片準備好,時機一到,就雙手遞上。應避免這種情況:事先沒準備好,要遞名片了,就上上下下,各個皮夾、口袋亂找亂摸。摸了幾分鐘,摸是摸出來了,仔細一看,還是別人給的名片,於是又開始猛找。這會給對方造成極壞印象。許多人不太重視接名片。對方遞名片時,他卻忙著拿煙倒水,一個勁地招呼對方:「請坐,請坐。」對方遞給名片來,他匆匆看過一眼後,就把它往桌子上一扔,或隨手往口袋裡一塞,然後又急著忙別的。這樣,雖然他對對方很熱情,但對方看到他這樣對待自己的名片,心裡肯定不是滋味。接收他人遞過來的名片時,應儘快起身,面帶微笑,用雙手拇指和食指接住名片下方的兩角,並說「謝謝」、「能得到您的名片,深感榮幸」等等。名片接到後不能隨便亂放。如果是初次見面,最好是將名片上的重要內容輕聲讀出來。交換名片的順序一般是「先客後主,先低後高」。即地位低的先把名片交給地位高的,年輕的先把名片交給年老的,客人先把名片交給主人。不過,假如是對方先拿出來,自己也不必謙讓,應該大方收下,然後再拿出自己的名片來回贈。當與多人交換名片時,應依照職位高低的順序,或是由近及遠,依次進行,切勿跳躍式地進行,以免對方產生厚此薄彼的誤會。名片最好放在專門收藏名片的皮夾、名片盒或名片夾里存放。把名片放在錢包和月票夾內的做法都是應當避免的,因為自己在遞出名片時還要把這些東西拿出來亮相一番,這是很不雅觀而且不妥,而把別人的名片亂塞亂掖同樣失敬。名片和收放名片的夾子,應避免放在臀部後面的口袋內,名片是個人身份的代表,對它應像對待主人一樣尊重和愛惜。寒暄,是應酬中的常用語。寒暄語應帶有友好之意,敬重之心。寒暄的主要用途,是在人際交往中打破僵局,縮短人際距離,向交談對象表示自己的敬意,或是藉以向對方表示自己樂於多結交之意。所以說,在與他人見面之時,若能選用適當的寒暄語,往往會為雙方進一步的交談,做好良好的鋪墊。反之,在本該與對方寒暄幾句的時刻,反而一言不發,則是極其無禮的。在當被介紹給他人之後,應當跟對方寒暄。若只向他點點頭,或是只握一下手,通常會被理解為不想與之深談,不願與之結交。碰上熟人,也應當跟他寒暄一兩句。若視而不見,不置一詞,難免顯得自己妄自尊大。在不同時候,適用的寒暄語各有特點。跟初次見面的人寒暄,最標準的說法是「你好」、「很高興能認識您」、「見到您非常榮幸」,等等。比較文雅一些的話,可以說「久仰」,或者說「幸會」。要想隨便一些,也可以說「早聽說過您的大名」、「某某某人經常跟我談起您」,或是「我早就拜讀過您的大作」、「我聽過您作的報告」,等等。跟熟人寒暄,用語則不妨顯得親切一些,具體一些。寒暄語不一定具有實質性內容,而且可長可短,需要因人、因時、因地而異,而它卻不能不具備簡潔、友好與尊重的特徵。問候,也就是人們相逢之際所打的招呼,所謂的問候,多見於熟人之間打招呼。西方人愛說「嗨!」,中國人則愛問「去哪兒」、「忙什麼」、「身體怎麼樣」、「家人都好吧?」在多數情況下,二者應用的情景都比較相似,都是作為交談的「開場白」來被使用的。從這個意義講,二者之間的界限常常難以確定。為了避免誤解,統一而規範,商界人士應以「您好」、「忙嗎」為問候語,最好不要亂說。牽涉到個人私生活、個人禁忌等方面的話語,最好別拿出來獻醜。例如,一見面就問候人家「跟朋友吹了沒有」,或是「現在還吃不吃中藥」,都會令對方反感至極。在商務活動中,人們為了節省時間,將寒暄與問候合二為一,以一句「您好」來代替,既簡潔又有禮貌。實際生活、工作中,我們很難做到「有求必應」,必要的時候應該會「拒絕」。拒絕,同樣是一門學問,應該體現出個人品德和修養,使別人在你的拒絕中,一樣能感覺到你是真誠的、善意的、可信的。要想做到這些,我們應該遵循以下原則:首先就是說出真實情況。在拒絕的過程中,還想和對方保持良好關係,就要採取換位的思想、同情的語調來處理。拒絕本是件很正常的事情,別人有求於你的時候,也多少會有這個思想準備。只要處理得當,因為拒絕而傷害關係的並不多,倒是拒絕的時候吞吞吐吐、模稜兩可,反而讓人反感,而更容易影響關係。二要選擇好拒絕的時間、地點和機會,當你拒絕別人的時候,這是必須考慮的因素。及早拒絕,以免耽誤了對方的計劃、傷害對方。要據實向對方表明你的態度,好讓對方有所準備。堅決拒絕,避免迂迴曲折。在婉言拒絕的時候,一定要讓對方覺察到你的態度,不要繞了半天連自己都不知道表達的是什麼意思,更別說對方能不能理解了。一定要讓對方明白:這一次拒絕,還有下次機會。從場合來看,在小的場合更容易拒絕對方,也更容易被對方接受。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和對方正對著臉的時候,拒絕最不容易讓人接受。三要給對方留個退路。當你拒絕那些總喜歡堅持自己的意見,自以為是的人時,要好好考慮。這種人的自尊心很強,直接拒絕的方式無疑會使他們下不了台。所以,你首先就要把對方的話,從始至終地再聽過一遍。當你仔細聽完對方的話後,心裡再決定怎樣去拒絕和說服對方。四是用友情來說服對方。讓自己拒絕的意見不引起對方的反感,最好讓他明白:你是他忠實的朋友;自己並不強迫他接受反對的意見;你是最關心他的人,是從他的長遠利益來考慮的。
推薦閱讀:

禮儀常識大全,日常禮儀知識百科,個人禮儀學習21
鯤的文件夾【交際禮儀】
法國西餐禮儀七大禁忌
握手方式——社交禮儀技巧
海外留學生活中的注意事項和基本禮儀

TAG:禮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