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民讓世界「步步驚心」 各國新政頻出應對
中國移民讓世界「步步驚心」 各國新政頻出應對
2014年02月24日11:04來源:國際先驅導報 作者:謝來 陶短房 趙捷 青帝 趙環宇
第1頁 :各國新政頻出應對中國移民
加拿大突然宣布終結投資移民計劃之舉,如同大洋彼岸扇動翅膀的蝴蝶,迅疾在此岸的中國掀起了一場輿論風暴。
中國是否出現了富人移民潮?儘管各方看法不一,但顯然,中國人(尤其是中國富人)的移民計劃正在深入影響著世界移民版圖的重組,表現形式之一就是各國移民政策的不斷調整。
他們喜歡中國人的錢,卻未必歡迎中國移民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後者被認為「攪亂了」本國原住民的生活時。這種矛盾的心態,在上述移民政策調整中一覽無餘。
各國新政頻出應對中國移民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 謝來 發自北京
「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對於計劃投資移民加拿大的部分中國富豪而言,這句古詩或許最接近他們近日心情的寫照。
當地時間2月11日,加拿大政府公布2014年財政預算案(即「2014年經濟發展計劃」),無預警地表示計劃終結聯邦投資移民計劃和聯邦企業家移民計劃。這意味著數萬名正在排隊等待移民的中國百萬富翁的申請表變成了一張廢紙。
4.6萬中國富豪移民夢碎
深圳的李女士正是其中一員,她怎麼也不會想到,在申請加拿大投資移民經歷了近3年的排隊後,最終等到的不是加政府批准的綠卡,而是將取消投資移民的消息。失望之餘,她向媒體訴苦,稱多年的等待和付出換來竹籃打水一場空,「現在中介只肯退我一小部分費用,我前前後後已經付了十幾萬元了。」
事實上,農曆春節過後,加拿大移民政策連續兩周進行了重大調整。首先是對37年未變的公民法進行第一次全方面改革,收緊入籍條件。緊接著聯邦財政預算案中將5.9萬個投資移民積案「一刀切」,並徹底廢除聯邦投資移民項目。截至今年1月底,尚未處理的申請文件有70%來自中國,也就是說有超過4.6萬的中國大陸富豪移民加拿大的夢想戛然而止。
統計顯示,目前中國是加拿大最大的國際移民來源國,其中相當部分是通過投資的渠道。據加拿大《環球郵報》報道,過去28年來,通過投資移民進入加拿大的中國人超過13萬,主要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由於積壓的申請過多,使得加拿大政府不得不在2012年宣布暫停該項目。截至2013年6月,投資移民項目已積壓申請近8.2萬份,其中70%來自加拿大駐香港領事館。
加拿大投資移民項目始於1986年,目的是吸引外來投資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申請人須至少擁有160萬加元(約合人民幣882萬元)資產,向加拿大政府提供80萬加元(約合人民幣441萬元)的5年免息貸款,便可獲得永久居留權。5年後,本錢會返還給投資移民。
這項零風險的移民項目因其簡易性和相對低廉的成本,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財富移民計劃。但加國輿論對此一直頗有詬病,有人將其稱作允許富人「賤價」買路移民到加拿大的捷徑,為那些能夠提供80萬加元的人提供永久居住權,而他們交的錢,5年內就能返回其手中。
此次加拿大政府停止投資移民項目被許多加拿大人視為政府順應民意的做法。但該國反對黨新民主黨認為,在此時收緊移民政策與保守黨希望在明年大選中爭取連任有關。
三分之一億萬富豪已移民?
在越來越多中國人移民海外的大背景下,此次加拿大大幅度抬高門檻的做法或許只是一個小插曲。
今年1月,中國與全球化研究智庫(CCG)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發布的《中國國際移民報告(2014)》藍皮書顯示,截至2013年,中國海外移民存量已達到934.3萬人,23年間增長了128.6%,中國已從1990年的第七大移民輸出國,上升至第四大輸出國。
該報告顯示,近年來中國每年僅獲得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永久居留簽證的人數就有15萬,如果加上去歐盟、俄羅斯、日本、東南亞、南美和非洲等國家和地區,中國國際移民的數量應該不低於30萬人。
2013年底發布的胡潤百富榜則顯示,2013年已經移民、正在申請移民和正考慮移民的富豪比例加起來,比上一年上升了6.7%(達到64%),其中,已經移民的億萬富豪已經佔到了三分之一。
胡潤報告將此次浪潮稱作中國現代史上第三次大規模海外移民,並指出「富人和受過良好教育的精英,是移民主力軍」。
中國富人向國外移民是否已成為普遍性的浪潮?現在下結論或許還為時過早,但這一社會現象凸現出的背後諸多因素卻愈發值得關注。
他們為什麼要離開?胡潤調查報告稱,接受調查的980位富翁表示,移民的原因包括孩子在國外可以受到更好的教育,擔心政治經濟變化不定影響自己的資產安全,以及希望退休後過更好的生活等。近兩年來,隨著霧霾等問題越來越受關注,環境污染也成為許多移民者考慮的因素。
此外,出於對企業發展而尋求上市融資的考慮,不少國內知名企業家移民島國。如近日走進中國公眾視野的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聯邦,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加勒比島國成為「中國上市公司老總首選移民國家」,包括俏江南董事長張蘭、和諧汽車董事長馮長革等私企老總都選擇「落戶」此地。用移民中介的話說,「很多上市公司的老總都說自己是被逼上島的」。
各國移民新政「歡迎更富的人」
在更多中國富人走出國門的背景下,他們流向的目的地也顯出此消彼長的變化:新興移民目的地打開大門,傳統的移民國家收緊移民政策。不僅是加拿大,一直被認為積極吸引海外移民的紐西蘭,也出人意料地在2013年底宣布開始收緊同屬商業移民類別的創業移民政策。
事實上,多國移民政策在2012年就開始「變臉」,紛紛抬高門檻。
當年7月,新加坡修改了移民法,收緊移民政策。此前該國曾在2004年修改移民法,那次修改後的條款對中國移民頗為友好。2004年至2008年,平均每年有5.8萬人獲得新加坡永久居留權。2012年,新加坡進一步提高投資移民門檻,大幅提高申請者的條件,比如要求申請者在獲得永久居留權五年後,全家人必須有一半的時間是居住在新加坡,並要求投資移民對該國經濟作出更多貢獻、創造就業機會等。
和加拿大的冷臉相比,英國則正在漸漸放開投資移民政策吸引中國富人。目前該國實施的投資移民政策大幅放寬了對持有巨額資產人士的簽證限制,鼓勵海外投資者赴英定居投資,並縮短了申請所需時間。英國《每日郵報》稱,去年英國「百萬英鎊」投資移民簽證約三成給了中國人。自卡梅倫去年12月攜貿易團訪華、鼓勵中國企業家來英投資之後,中國富人申請投資移民簽證的人數增加一倍。根據新規定,海外移民投資金額增加越多,獲得永久居留資格所需時間越短。
澳大利亞也在2012年底推出類似的「500萬重大投資者簽證」,即商業移民申請人只要在澳洲投資500萬澳元(約2700萬元人民幣)便可以申請快速投資簽證。時任移民部長鮑文在宣布新政時甚至「直白」地表示:「500萬元底額對於有意義的投資貢獻而言綽綽有餘,申請這一簽證時,不用達到相關考試分數,沒有年齡上限要求,並減少了居住年限等要求。」來自澳移民局的最新數據顯示,澳自2012年推出重大投資者移民簽證以來,共收到545個申請,其中超過九成來自中國。
無論是加拿大終結現有投資移民申請,還是新加坡、紐西蘭的移民門檻調高,抑或英國、澳大利亞敞開大門歡迎富豪,不難看出各國移民政策的根本用意並非「不歡迎富人」,而是「歡迎更富的人」。
移民焦慮與發展動力
業內人士預測,受加拿大等國移民政策收緊影響,有意移民的中國人將會把目標轉往條件相對寬鬆的國家。如「求財若渴」的歐洲小國,包括西班牙、葡萄牙、希臘、塞普勒斯等受到債務危機困擾的南歐國家,開出的買房移民條件相當誘人。
葡萄牙為了吸引海外投資及刺激經濟,於2012年10月推出「黃金簽證計劃」,在當地投資物業超過50萬歐元或投資業務超過100萬歐元的家庭,將可獲葡萄牙居留權及工作簽證。該國截至去年10月批出的560張「黃金簽證」中,九成都被中國內地和香港人士獲得。去年9月,西班牙也推出類似「黃金簽證」計劃。希臘同樣在去年啟動25萬歐元的購房移民政策,成為進入歐洲門檻最低的國家。
多國或抬高門檻、或拿出誘人的砝碼吸引中國「先富起來的一批人」的做法,在中國國內同樣也不斷攪動輿論的波瀾,引發公眾焦慮。長久以來就有聲音質疑富人大量移民是否會導致財富流失海外。每當明星、企業家移民他國的消息傳出,都會引發一輪輪的爭議。
在業內人士看來,不論是出於樸素的「子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的觀念,還是對於國家財富流失的擔憂,公眾的抱怨和責難都可以理解。然而,富豪外流現象更加普遍出現,更多或許只是中國當前社會經濟現狀和發展問題集中體現的一個側面,也是全球人才和資源流通更為自由的表現。是「結果」而非「原因」。
《中國國際移民報告(2014)》藍皮書主編、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主任王輝耀指出,中國人海外移民是改革開放的成果在個人身上開始顯現;另一方面,人才輸出使人們逐步關注中國與其他發達國家間的差距,客觀上也會成為中國進一步發展的動力。
他同時強調,移民帶來的不是零和博弈,可以使移民出入國都受益。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的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國際移民匯款回母國超過4000億美元。中國應抓住人才流動的紅利,儘快建立移民局,縮小全球化時代給中國帶來的巨大移民逆差。第2頁 : 加拿大:移民之後,未必天堂
「不融入當地社會」成為投資移民主要的困惑。一華人朋友雖然全家移居加拿大,但他坦承,閑暇時「胡思亂想」最多的問題,就是「死後埋在哪裡」
《國際先驅導報》特約撰稿 陶短房 發自多倫多
2月17日,就在加拿大宣布將終結聯邦投資移民計劃近一周後,正在多倫多當地大學攻讀會計學專業的王女士看到了一則讓她頗為「憤慨」的新聞。在這則報道中,加拿大前移民部長表示,後悔沒有在自己的任期內廢止有關投資移民的計劃。
「你知道嗎?這幾天一些加拿大豪宅所有者因為擔心中國投資者過不去,已經開始低價拋售房屋了。」王女士說,「政府想刺激經濟,但政策和意願不是相矛盾嗎?」
在王女士看來,加拿大雖然是一個移民國家,但「這裡卻並不歡迎移民」。
怨言背後,包含著諸多中國移民對加拿大「愛恨交織」的情感,以及事實上,與想像中完全不一樣的移民生活。
不同移民生活「天壤之別」
如果按類型劃分,王女士屬於技術移民。根據加拿大聯邦相關法令,技術移民是引進的「加拿大本土稀缺的技術類專才」。中國大陸技術移民潮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2007年以後因政策屢屢收緊,引進類別減少、語言要求提高,大部分中國申請者難以符合這些越來越苛刻的要求。
和許多中國移民一樣,抵達多倫多前,王女士也把移民後的生活想像得「很美好」:其中包括以後孩子上學,公立學校免費;每月還有對孩子的300加元的補助……
不過,這些美好憧憬很快被加拿大不承認其在國外的學歷和工作經驗而擊碎。這一點,也是大多數在加中國技術移民面臨的困境之一。移民後,他們往往因專業不對口、「缺乏本地學歷和經驗」等,長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其中一些人通過在當地重新就學、考證書,在幾年過渡期後最終成為令人羨慕的「專業工」。還有一些人在經濟條件改善後選擇了自主創業,成為中小企業的僱主,但也有一些人始終無法獲得滿意的工作,長期在低薪、非固定工作中沉淪。
「我盼望今後能找到一份留下來的工作。」王女士是在當地重新就學的華人代表。在她的身邊,不少技術移民因為個人能力或者際遇不同,生活水平和生活狀態顯現出「天壤之別」。
除了像王女士這樣的聯邦技術移民外,另一個類別就是投資移民。近兩年新獲得加拿大移民資格的中國人,以投資移民為主體。隨著加拿大投資移民門檻的不斷升高,移民幾乎成為「富裕移民」的代名詞。
不過在加拿大,不同省的移民要求也不盡相同,其中尤以說法語的魁北克省要求特別。因為魁北克省具有一定獨立性,其移民名額不受聯邦移民政策調整影響,但對法語能力要求極高。一些中國人在聯邦移民門檻漸高、入門無望後,轉而苦讀法語,走魁北克省移民的「旁門」。近年來,這些移民也多以投資移民為主。
由於許多申請魁北克省移民的投資移民,其法語都是「突擊」性質,一旦完成移民,往往仍會轉往英語區,因此魁省近年來增加了「移民本省後需至少居住3年」的限制措施。
此外,留學生轉移民也是近年來常見的華人移民選項。前者的特點是先留學、後移民,由於加拿大一度放鬆留學移民政策,許多無望夠得著技術移民、投資移民門檻的人會採取這一途徑「曲線移民」。這類移民的普遍特點是,入學後拚命找工作,一旦找不著工作、學習許可證又到期,移民夢就要破碎。
中國投資移民很少住在當地
即使是投資移民,即所謂的「富人移民」,他們在加拿大當地的生活方式,同樣千差萬別。
他們中有的可稱為「兩棲人」。這類「富人移民」大多在國內或其它地方有實業,移民加拿大的目的是「拿身份」或為兒女家人考慮等,他們的生活、工作重心仍然在加拿大以外,留在加拿大的僅僅是家人。
有的人是「時差派」。這類移民本人在加拿大長期居住,但掙錢仍然靠內地,他們或通過發達的網路或電話通訊設備,對遠隔重洋的生意「遙控」,或以投資國內金融證券時差牟利,其共同特點是「晨昏顛倒」,總在夜裡工作,凌晨開始睡覺,下午則悠閑享受生活。這類人通常會住在華人較集中、條件較好的社區。
有的是「實業派」。這類人是真正在當地投資、經營的,近年來數量有增多跡象。傳統上富裕華人喜歡投資餐飲、服務和商業,但近年來投資礦業、農業等「重實業」的比例在上升。不過這類富裕移民中也有一部分特殊人士,他們投資實業並非看中商機或意在賺錢,而僅是為了滿足EN條款中對投資規模、僱用人數和經營時限的約束,因此投資時往往不計盈虧,一旦期限熬滿就任由自生自滅,只為獲得企業家移民的資格。
還有的是「神秘派」。這類富裕移民的共同特點是深居簡出,富不外露,其中有些是擔心「錢財露白」有風險的民營企業家。這些人大多謹言慎行,不熟悉的人甚至根本不知道他們是富翁。
富人移民困擾歸屬問題
由於加拿大中國投資移民的類型和目的不同,當地政府對中國富裕移民的態度也很複雜。
一方面,他們希望這些人帶來財富、就業機會和下一代勞動力,因此不斷修改移民政策,讓投資移民比例持續升高,並最終壓倒其它類別;但另一方面,投資移民的「融入度」卻最低。他們中許多人不願在加拿大常住,不接受當地生活方式,在加拿大形成許多「和中國沒啥區別」的華人區,引發加拿大媒體的抨擊。
2007年6月23日,《列治文時事報》就曾有署名「鮑勃·弗里蘭」的人撰文稱,25年來這座城市變成華人的國中之國,如果任由發展,這裡將成為「中國的半自治省」。列治文是華裔最集中、比例最高的北美城市,出現這樣的論調並不足奇。
不僅如此,投資移民因為富裕,不願積極找工作,他們中許多人雖然有錢,但經常不申報海外收入,在加拿大又報低收入,其興辦的「實業」有些不過是如前所述的移民跳板。此外東方經營管理理念也往往不合當地勞動力胃口,因此,政府近來又不時收緊各種投資移民政策,希望中國富人少來些。
加拿大社會對「中國富人」也心態矛盾。《溫哥華太陽報》一份報道列出「23個大溫房地產走旺理由」中,第一條就是「亞洲投資」:許多華裔集中的都市也不斷推出各種招商理念,試圖吸引華裔富人「把錢留住」,但「中國熱錢」的湧入令房地產價格飆升,肥了房地產業,卻讓土生土長的當地居民負擔水漲船高,苦不堪言。「重災區」卑詩省和大溫哥華地區曾多次有人投書當地電視台,希望對中國「熱錢」購買當地房產實行「限購」。
另外,文化差異和衝突也是個大問題。比如,幾年前,中國移民曾以在住宅區附近修建「臨終關懷中心」不符合「華人傳統」為由,抗議「臨終關懷中心」的落成,由於加拿大是福利社會、老齡社會,臨終關懷在當地人心目中十分看重,屬於「天然合理」的「絕對價值觀」。因此,當年中國移民的反對令當地人無法理解,並加重了對中國移民的成見。
由於投資移民總體上在加拿大的奮鬥時間短於技術移民,「不融入當地社會」成為投資移民主要的困惑。筆者的一位朋友雖然全家移居加拿大,但他坦承,閑暇時「胡思亂想」最多的問題,就是「死後埋在哪裡」。(《國際先驅導報》記者鄧媛對本文亦有貢獻)外國為何「嫌棄」中國富人
湧向世界各地的中國富人移民不斷登上各國媒體的頭版,與此同時,他們也受到越來越多來自當地居民的「抵制」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 謝來 特約撰稿 趙捷 青帝 發自北京、奧克蘭、芝加哥
自加拿大宣布終止投資移民政策後,數萬名正在申請移民加拿大的中國人止步于楓葉之國的大門外,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將目光轉向毗鄰加拿大的美國西雅圖。當地的華裔地產經紀表示,最近幾天手上的訂單接個不停,很多都是數百萬美元計的豪宅。曾有中國「土豪」一擲700萬美元瘋狂掃樓,還試圖在三個月內推倒豪宅另建新居。
中國富人移民在世界各地一擲千金,購房置地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自2012年以來,湧向世界各地的中國富人移民不斷登上各國媒體的頭版,與此同時,他們的出現也給當地平靜的生活攪動起「水花」,因此受到越來越多來自本地居民的「抵制」。
「中國人」=「高房價」?
在中國最熱移民目的地之一的溫哥華,當地人常把「中國人」和「高房價」結合在一起。中國人發家致富後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購地買房,這幾乎是華人的傳統,但高房價影響到了本地民眾的生活,因為西方很多國家都是按照房價來徵收房產稅。這會讓當地居民認為,外國人來買了房子,所以他們本地人得交更多的房產稅。
雖然此前也有抵制中國富人的聲音,但多是政客拉選票時討好選民的說辭,而近兩年來,媒體上不滿的聲音開始來自於普通民眾。在媒體和政客的引導下,大方購房的中國移民常被視為影響當地安逸生活的因素。
美國各大城市如紐約、舊金山、西雅圖等地的地產經紀,是最歡迎中國富人移民的美國人。有數據稱,2013年美國33%的房地產交易有中國買家參與。地產經紀強調,美國崇尚自由經濟,沒有任何理由阻止中國富人來買房,而且房地產買賣給美國人創造了工作機會。可是也有不少美國人抱怨中國人抬高房價,搶走了美國商人的發財機會。一些美國人對中國富人的財富來源也深有懷疑,認為其中有貪污、詐騙等不法所得的成分。
而遠在南太平洋的「霍比特人的故鄉」紐西蘭,對於大批中國移民的湧入,當地人最痛心疾首的問題也是房價上漲。華人對固定資產的熱衷讓紐西蘭的房地產業不斷升溫,近十年來已經翻番的房價便是最好的佐證。在賣家主導的房地產市場上,現場拍賣是紐西蘭最主要的售房方式。拍賣現場蜂擁而至的中國買家紛紛擲下重金購買房產,讓當地居民瞠目結舌,一再被哄抬起來的市場價格令本來需要購買住房的本地紐西蘭人望而卻步。紐西蘭的房屋銷售廣告上,華人面孔越來越多,這也間接顯示了華人在地產業消費中所佔的份額之大。
「不守規則」的中國移民
另一個讓紐西蘭本地居民不堪忍受的是亞洲人的駕駛文明程度,違規操作、酒後駕駛、肇事後逃逸等現象在華人中相當嚴重。當然,初來乍到的中國人對相反的駕駛位置並不習慣,不過,缺乏社會責任感、置規則於不顧才是這些司機開起車來肆無忌憚的主要問題。這也是為什麼近年來頻頻在西方國家發生的中國富人「飆車」新聞中,闖禍的多是中國移民的「富二代」,而非老移民的重要原因。
從社會、經濟到文化,多個方面的新矛盾,使得移民目的國漸漸開始出現極端的不和諧聲音。奧克蘭市議會的一位華人議員稱,極右翼種族分子曾在奧克蘭散發傳單攻擊中國移民,並現場招募非亞裔人士加入組織。還有種族歧視分子在該議員的臉譜網主頁留言稱,亞裔移民將自己家鄉的山水都污染盡了之後才來到了紐西蘭。
儘管這只是極少數激進分子所為——對於大多數紐西蘭民眾而言,他們對華人的印象是勤勞、溫順、不爭強好勝,本地人對外來移民的態度仍都很寬容友好——但在各種負面報道不時見諸媒體的情況下,中國移民的形象還是難以避免地受到了影響。
文化偏見和隱形歧視
相對於經濟上的顧慮,一些美國人對中國富人更多的是政治上和文化上的「敵視」。這種敵視和中國移民的財富並無關係,而是基於長期以來美國媒體對中國的妖魔化。部分美國人認為中國移民比來自歐洲的移民更難融入美國主流社會,而由於很多中國新移民喜歡只在華人圈裡活動,所以很容易被貼上「即使入了美國籍也只會效忠中國」的標籤。
當然,即使美國人對中國新移民暗藏憂慮,但他們害怕被戴上「種族歧視」的帽子,一般不會公開表露出這些不滿情緒。不過去年發生的華人華僑在美國抗議ABC電視台「殺光中國人」言論,除了事件本身激化的矛盾,也折射出長期以來華人移民在美國社會受到的隱形歧視。
在參政方面,由於傳統觀念的影響,華人移民雖然近年來已有很大進展,但和拉丁裔移民相比,差距還是非常大。因此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中國移民不會對美國政局有什麼大的影響,更談不上改變政局。
即便在文化接近的亞洲地區,當地人看待中國移民的心態同樣複雜。新加坡自上世紀90年代起一直積極引進外來移民,其中中國移民占絕大多數。後來,由於本地人認為自己的生存空間被明顯縮減,而媒體上關於中國移民的負面新聞層出不窮,前者對中國移民的不滿因此愈發強烈。
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新加坡乒乓球選手馮天薇拿下女子單打銅牌。這是新加坡52年來首次在單打項目中摘下獎牌,不少新加坡人對她表示支持。但很多新加坡人對此卻並不領情,認為來自中國的馮天薇只是政府引進的外來人才,無法代表新加坡。這也從一個側面表明了新加坡人對中國移民的糾結。
打破誤解與偏見
不同於近年來以購房方式吸引中國移民的國家,義大利早在多年前就經歷了一波中國商人在當地開廠的移民潮,其中曲折或許也是國人走出海外的一個縮影。
20世紀80年代中期,初來乍到的旅意華人在當地從事成衣、針織品、箱包、皮革等行業。如在溫州商人聚集的普拉托雲,中國移民數量之龐大佔到了當地人口的六分之一。這引起了很多義大利人的不滿,他們認為中國用新方法快速製造廉價產品,取代精工細琢的傳統昂貴織物,直接衝擊義大利的整體經濟文化,還有辱義大利的品牌。他們還指責中國移民偷稅漏稅、搶奪本地人的就業機會。華人則認為他們是遵照了當地的法律正當賺錢,而且還為當地的義大利人提供了工作的機會。
東西兩種文化間巨大的差異也加劇了隔閡:義大利人幾乎不了解中國人的生活,中國移民也基本不參與義大利本土的政治、文化、體育,很少主動融入所在城市和社區的行動。為打破誤解與偏見造成的僵局,促進不同族裔相互了解,2011年,兩位義大利記者合著了《不死的中國人》一書。他們從北到南貫穿整個亞平寧半島,追蹤中國移民的足跡,做了大量實地考察。由坊間關於中國人的不實傳言入手,以實地調查和訪談為佐證,澄清了對中國移民的許多誤解,將事實真相客觀地展示給了本地讀者。
不過,改變中國移民尤其是富人移民形象,打破誤解與偏見,歸根結底還是要靠移民自己。如何能更快速地融入當地生活,如何盡量減少自身給移民目的國帶來的負面影響,以及如何爭取自身的合法權益,顯然都是中國移民不得不面對的課題。
對話:「投資移民比技術移民貢獻小」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 趙環宇 發自北京
【嘉賓】李楓(化名),供職於加拿大移民諮詢機構
《國際先驅導報》:作為業內人士,你怎樣看待這次加拿大投資移民政策的收緊?
李楓:其實除了雷厲風行地對積壓案件「一刀切」,這次政策調整也不是那麼意外。最近幾年加拿大對各個項目的投資移民,包括境內技術移民的條件都在不斷提高門檻。聯邦魁省移民提高對申請人財產要求,以及需要提供資金來源證明等,都是在收緊移民政策,在有名額限制的情況下擇優錄取。
Q:加拿大真的已經不再歡迎中國人了嗎?
A:這次政策調整不是針對中國人,但結果的確是中國申請人受的影響最大。加拿大現在各個移民項目都有名額限制,在申請人數量遠遠大於配額的情況下,各種提高條件達到擇優錄取的目的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而且加境內技術移民、各項目投資移民的最終成功申請人大部分還是中國人,所以不是不歡迎中國人。這次聯邦項目關閉也不意味著以後不重開,只是申請條件會提高,而不論如何提高,只要重開,大部分的申請人仍然會是來自中國。(事實上)沒法不歡迎。
Q:在你看來,加拿大取消投資移民項目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A:加拿大一直以來歡迎的就是能長期對加拿大社會作出貢獻的申請人,貢獻具體可以理解為:技術移民能帶來技術,實際居住並納稅;投資移民能帶來資產,實際居住並納稅,或者移民成功後在加拿大開辦企業解決一下當地人就業。但中國的投資移民,資產越大語言越不好,移民成功之後不在加拿大居住,立刻回國,只是把太太孩子放在這裡免費享受教育醫療福利,太太也不工作不納稅。長期以來對加拿大的貢獻比技術移民、保姆移民等的貢獻都要小。這是目前看來取消該項目的主要原因。
Q:可以給中國有移民打算的人提些建議嗎?
A:加拿大任何項目的移民今後的發展趨勢就是語言優勢,會英文(法語)可能在申請各個項目中都得到優先處理,並且提高成功率。長遠來看,今後的移民要想保持住身份也會有居住時間的嚴格要求,另外,會英文對於實際在加拿大居住和融入當地社會都有很大好處。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中國沒有出名的香水品牌?
※中日韓:那隻袋鼠憑啥來亞洲!?
※論美國在韓部署薩德反導系統對東亞各國的潛在威脅
※最新中國世界級遺產全名錄,無論你去過幾個都必須要收藏!
TAG: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