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場傳統文化講座知識要點|第三講:彬彬有禮——舉手投足皆有禮

 

01

 什麼是「禮儀」

中國古代的 「禮」和「儀」實際是兩個不同概念。

,指一系列制度和規定。

,指的是禮的具體表現形式,依據禮的規定,形成的一套系統而完整的程序。

我們現在把「禮」「儀」合用,用來表示日常行為規範。

 02

日常禮儀怎麼考?

03

 彬彬有禮—言

語言是生活中最主要的交往方式,也是古代日常生活中禮儀的重要方面。

(1)使用謙稱來稱呼自己,表現了說話者的謙虛和修養,也是對對方的尊敬

古人常用的謙稱有:愚(愚兄)、鄙(鄙人)、敝(敝人)、卑(卑人)、竊(竊聞、竊笑)

讀書人謙稱:小生、晚學、晚生、不才、不佞(有才學)不肖等

官員謙稱:下官、小吏、小官、末官

有一定身份的人謙稱:小可(不足掛齒)

老人謙稱:老朽、老夫、老漢、老拙(已入暮年,衰老無用)

皇帝謙稱:孤、寡,朕、不穀(引申為不能以德待人或不高明的人)

家人謙稱:家、舍(在世親人)、先、亡(已故親人)、犬

(2)古人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以敬稱的方式稱呼對方。敬稱多帶有敬重、敬仰、頌揚的感情色彩。

稱品德高尚的人:聖

稱皇帝:萬歲、駕、陛下

稱對方:子、吾子、君、足下、閣下

稱對方親人:令、尊、賢

稱對方的意見:高見、高論;稱別人的文章為:大作

稱老師:夫子、師父、師傅、先生、先哲

(3)古人在年齡稱謂上分外講究,常見年齡稱謂如下:

 

 

【由於篇幅限制,此文不解釋年齡稱謂的來源,詳情可以進入講座哦~】

除了年齡稱謂之外,還有一些宴會上的交際語言。現代生活中,人們初次見面,往往互遞名片,以此作為自我介紹,也是一種見面的禮節。其實在中國古代社會生活中即有這種禮節,只是較早的名帖叫「謁」「刺」,由於當時紙還沒有普遍使用,因而是用竹木削制而成,上面寫有自己名字。要拜訪時,先呈上謁或刺,以通報姓名。造紙術發明後,東漢使用了紙名帖。內容有姓名、鄉里、官爵名稱等。

古人十分重視人際間的相互往來,認為「來而不往非禮也」,有來訪,必有回訪,這才稱得上禮節。遇有賓客到來,首先迎於門外,施禮,互致問候。具體說來古人迎賓講究衣冠嚴整,所以如果主客在門口不期而遇,那麼主人會裝作不認識,不理不睬地把門關上,等換上衣服再開門迎賓。迎賓時,主人立在門右,客人走門左。迎客進門以後,為客人指路,每到拐角,要說「請」,客人答「請」,還要為客人開門、掀帘子……主人請客人上座,客人要請辭,並看情況決定坐次。

古代的座次安排究竟是怎樣的呢?古代室內席次以東向(坐西面東)的最尊,其次是南向,再次是北向,最後西向。堂內尊卑順序以南向、西向、東向、北向。因此帝王在殿堂之上,坐北朝南,意為凌駕於群稱、庶民之上(下圖為堂)。

 

其實這些部分已經涉及到了禮儀行為方面,但是因為這些都是宴會上面的禮儀,分開的話顯得整個內容支離破碎,所以當成一個整體來給大家講解一下。

04

彬彬有禮——行

(1)儀錶禮貌,講究「正」、「潔」,冠正,衣潔。

提到冠我們不免會想到冠禮。男子20歲舉行冠禮,這就意味著一個人可以獨當一面,承擔起家庭和社會的責任,可以說是一個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分水嶺。與此對應的是女子15歲時行笄禮

 

(2)社交禮儀。在周代已有九種拜禮:稽首、頓首、空首、振動、凶拜、吉拜、奇拜、褒拜、肅拜。古人認為,不跪不叫拜。拜,在古代就是行敬禮的意思。我們可以看一下四種禮節(稽首、頓首、空首、振動):

 

稽首,是拜禮中最隆重的的一種,使用場合主要是官場,特別是臣子拜見帝王時。行稽首禮時,拜者必須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支撐在地上,然後,緩緩叩首到地,稽留多時,手在膝前,頭在手後,這是「九拜」中最重的禮節。

頓首,即時間短暫的跪拜其他和稽首相同。頓首,後來也用於書信中的起頭或末尾,也有首尾都用的,表示對人家恭敬。類似於我們今天的「此致敬禮」。

坐、立、行走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在古代卻極受人們重視,不僅把它作為社會交往的禮節,而且已成為一種社會公德。

坐:古人席地而坐,姿勢是:兩膝著地,兩腳背朝下,臀部落在腳踵上。坐姿像跪,但有不同,主要是跪時身體要聳直,臀部不得落在腳踵上。古人入席不穿鞋,而且襪子也不能穿,只能跣足。

入室跣足在古代一直被認為是對主人極有禮貌的一種舉動,直到有了椅子以後才不需要脫襪了,但「侍坐於長者,屨不上於堂」仍被當作一種禮貌。箕踞,最不恭敬的一種坐法。姿勢是:臀部貼地,兩腿張開,平放而直伸,像箕一樣。有時候也用來形容一個人不拘小節。

立:日常交際中最好的立容就是挺直腰背、目視前方。中國人注重自然,而不是筆挺,所以手臂要柔軟,切忌僵直。根據我們的行走速度,古人把行走分為不同種類。兩足進曰行,徐行曰步,疾行曰趨,疾趨曰走。所以我們翻譯古漢語的時候,通常把「走」翻譯成「跑」。除此之外,「趨」,是快步行走,也是古代對尊者、長者、貴者、賓客及行朝拜禮時表示尊重的一種走相,「趨之若鶩」的「趨」就是由此義引申而來。

05

彬彬有禮——諱

在日常交際之中,我們除了需要遵守的行為之外,還有一些需要避免的問題,這些問題就成了我們文化中的諱文化。如果在社交禮儀中出現這些東西,一則顯得不雅,二則也是對他人的不尊重。古人避諱的東西很多,但是歷代都避諱的東西主要有以下三種:一錢、二大小便、三死亡。為什麼呢? 

 

古人忌諱說錢的原因主要是認為錢這個東西太俗氣了。在張岱的《陶庵夢憶》中詳細的寫了為什麼古人要避諱錢,因為古人認為談論錢是不夠風雅的事情,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是不屑於整天把錢掛在嘴邊的,但是錢對於一個人的生存和生活又至關重要,不能不提,怎麼辦呢?人們就想出了一些詞來指代錢,比如「、「祿」、「餉」、「采(天子)」

雖然說吃喝拉撒睡是人類的基本生存活動,但是對於拉撒古人還是比較忌諱的,通常用「出恭」、「更衣」、「解手」等詞語代替大小便。比如《赤壁之戰》中的「權起更衣,肅追於宇下。」

古人由於對於科學知識的缺乏,並不明白死亡是怎麼一回事,所以對於未知的事物,古人秉持著一顆敬畏之心,不會隨意談論和死亡有關的事情,如果有人直接說某人死了,那是對這個人的不尊敬。人們通常用別的詞來代指死亡,例如:天子死曰崩,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

古書中,避諱的現象隨處可見,避諱主要分為國諱和家諱。國諱主要表示對君主的尊重,而家諱主要表示對於家中長輩的尊敬。而避諱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一是缺筆避諱,這種形式是在唐代出現的,如:避孔子諱,「丘」字少中間一豎。

二是空字避諱。就是在書寫中遇到應避諱的字時,乾脆不寫出來。「觀世音菩薩」到「觀音菩薩」的轉變就是為了避唐代李世民的諱。

三是改字避諱,即用意義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要避諱的字。為避漢高祖劉邦諱,《論語·微子》中「何必去父母之邦」一句,漢石經殘碑寫作「何必去父母之國」,將「邦」字改為「國」字。  


推薦閱讀:

陸、港、台、海外華人都在懷念的「舊上海」在懷念什麼?上海代表著什麼?
你去過的哪些博物館特別吸引你?
「高富帥」和「屌絲」有英文單詞解釋嗎?
[i·寧德] 曾有梁祝化蝶,而在屏南藍家村竟然有母子變鳥!
在大明朝當文官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TAG: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