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如何解決「大城市病」
香港如何解決「大城市病」
2011-10-31 09:58:32 來源: 中國新聞網(北京) 有574人參與 手機看新聞 轉發到微博(2)
核心提示:北京出行擁堵,是內地眾多大中城市出行難的一個縮影。而北京、上海、廣州等內地大城市已經歷或正面對的難題不止於此。香港作為國際大都市,在應對大城市發展難題方面,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啟示。
圖:香港交通秩序井然。香港特區政府解決出行擁堵的交通模式,政策實施能力以及港人在公共空間的素質,都帶給內地城市啟發。
中新網10月31日電 綜合報道,北京出行擁堵,是內地眾多大中城市出行難的一個縮影。而北京、上海、廣州等內地大城市已經歷或正面對的難題不止於此。香港作為國際大都市,在應對大城市發展難題方面,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啟示。
啟示一:香港的交通「治堵」有何經驗?
上班族「最怕上下班」。「沒有最堵,只有更堵。」且不說北京等一線城市早已飽受「堵車」之苦,就連一些二線城市也開始面臨「出行難」。
日前,由清華大學媒介調查實驗室等單位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大中城市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在接受調查的1044人中,有超過40%的受訪者認為上下班堵車狀況「嚴重」,在一線城市中認為堵車「嚴重」的超過50%,其中16%認為堵車狀況「非常嚴重」。
在談及解決城市出行擁堵時,深圳政協委員陳顯康曾提出深圳要努力學習香港,重視道路長遠規劃。他說,香港注重道路長遠規劃,確定合理交通結構,將城市土地使用、道路系統和城市交通綜合考慮,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交通環境。
常住香港和到過香港的人,大多對香港的交通讚譽有加。談到香港的交通出行,更是令無數訪港的內地人士稱讚。2006年11月中旬,時任北京市市長王歧山在參加京港洽談會時,專程提前到香港考察交通問題。香港地域狹小,每平方公里的平均人口密度和車輛承載量均居世界城市前列,王岐山當時表示:「北京最需要向香港學習城市管理經驗。」
香港是世界上道路交通最繁忙的地區之一,常住人口近700萬,土地面積只有1104平方公里。截至2008年底,香港道路總長2040公里,領有牌照的車輛57萬多輛,平均每公里道路約合282輛,其密度是北京的1.8倍,香港只有北京十分之一大小,卻有轎車34萬輛、機動車50萬輛,每一公里就有260輛車,每2個人就擁有1輛車。因此,僅從相關的比較數據上看,香港不堵車是不太可能的。
然而香港做到了。首先,香港特區政府優先發展佔地少、載客量大且快捷、準時的城市鐵路(比如,地鐵和輕軌等),以此為重點發展公共交通。在城市道路設計及交通管理方面,儘可能保證公交優先。目前香港有7000輛非專營巴士,此外還有4000多輛公共小巴,在夜間軌道交通和公交車輛結束營業後穿梭行駛。據了解,現在香港700萬市民中,九成以上選擇公共交通出行,平均每天的乘客量超過1200萬人次。
其次,香港公交擁有較好的盈利水平,除了龐大穩定的客流量和市場化運營模式做保障外,另一招是完全掌握市民出行的現狀和趨勢。到目前為止售出了1000多萬張「八達通」卡,有收集乘車信息的功能,匯總這些信息,能精確統計出每條線路不同時段的客流量。它對於及時調整行車路線和時間表,提高運行效率十分有用。
更令人驚嘆的是,香港的公交車都是按時按分準時到站,絕不可以誤點,因為公交公司每年在向港府提交的計劃中都要上報線路發展、準點率情況,一旦違反規定到達時間,是要被處罰的。
在道路擴容能力有限,私家車不斷增多的情況下,如何維持良好的交通秩序?香港現行控制轎車總數,基本處於絕不再增加一輛的狀態。據了解,現在一個香港車牌至少可以拍到100萬元港幣。港府也採取了相當的辦法加以規劃,比如隨處可見的導向護欄、斑馬線外圍設計的過渡線以儘早提醒司機注意、每條路口的路面指引標識等等。
香港特區政府解決出行擁堵的交通模式,政策實施能力以及港人在公共空間的素質,都帶給內地城市啟發。
啟示二:香港公屋制度解決了什麼問題?
曾有一項調查顯示,亞洲八大國際城市的房價年漲幅排名中,香港、深圳、北京包攬前三名。
近幾年來,香港樓價飆升迅猛。彈丸之地的香港,可謂寸土寸金。香港社會各界穩定樓市以利民生的呼聲日高,並提出多種應對方法。香港特區政府堅持把擴大土地供應視為治本良策。
10月12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在其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中提出以創新思維開拓土地資源,以增加政府的土地儲備。香港業界人士指出,政府增加土地儲備是正確,可以為市場提供穩定供應,從而保持樓價健康發展。
香港測量師學會房屋政策小組主席潘永祥對中新社記者表示,政府大力開拓土地儲備,對穩定樓市有很大作用,過往政府土地政策缺乏透明度和持續性,往往在樓市高峰期,才「臨喝掘井」,政府大力開拓有用土地,可以「積穀防饑」。潘永祥形容:「這好比要先儲存多點麵粉,在飢餓時才可以做出更多麵包充饑。」
「在香港,不管什麼角落都會有屋住,我們不只提供一間屋,更是提供一個家。」在談及香港公屋時,香港房屋署助理署長何麗嫦如此解讀香港公屋制度的意義。
香港在為樓市降溫的同時,也推出居屋政策,即為「居者有其屋計劃」,它是香港特區政府的公共房屋計劃之一,由港府興建公營房屋並廉價售予低收入市民。該計劃於上世紀70年代開始推行,為收入不足以購買私人樓宇的市民,提供出租公屋以外的自置居所選擇。
儘管現在香港各界對「復建居屋」依然爭議很大,但時間還是在證明,在貧富差距問題明顯的香港社會,居屋確實解決了一部分香港人的住房難問題,也為中低收入群體向上提升提供了一個新的支點。
啟示三:香港醫保制度成效聞名世界
有一則有趣的調查顯示,香港男人壽命平均80歲,全球第一;香港女性平均壽命85.9歲,僅次於日本女士,也排名第二。香港人素來生活緊張,食無定時,假期少,為何攀上全球最長命的寶座?這是一個謎。
在生活成本遠高於內地的香港,看病反倒便宜得多。在香港,醫院分為公立和私立兩種。香港有31837張病床,超過90%集中在公立醫院。在香港,只要擁有香港身份證,不論貧富,都可以通過公立醫院解決日常病患。
1989年之後,香港特區政府設立醫管局,將公立醫院統一進行管理,政府負擔起市民醫療費用的絕大部分,才改變了香港醫療界的面貌。目前,公立醫療機構92%以上的經費由政府以財政預算撥款的形式支付,全體香港市民都能一律平等地享受公立醫院的服務。因此,香港的醫療制度不僅讓本地人滿意,也吸引了不少內地人。
過去數十年間,香港的醫療保障制度一直行之有效,並以低成本、高效益聞名世界。香港醫療設施一流,配套完善,而且醫療福利惠及每一階層,貧困者也可獲得基本治療,醫院病床,一百元一天,已包醫療藥費;孕婦產前檢查完善,令香港嬰兒夭折率低,計算起來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據公開的統計數據顯示,2005——2006年度,香港特區政府在醫療上的投入約276億元,到了2009——2010年度,這個數字上升到的330億元,平均每年遞增4.9%。2009——2010年度香港的醫療預算支出占財政總支出的14.8%,支出比例僅次於教育(22.3%)和社會福利(16.3%)。也許正是由於這種政府買單的醫療衛生制度解決了絕大多數香港人的後顧之憂。
今年10月12日,香港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曾蔭權在其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中表示,在醫療方面,港府已預留四幅土地發展私營醫院,明年第1季會就其中兩幅招標;同時在私營醫院發展中加入條件,如服務種類、水平和收費透明度等。此外,在香港沒有所謂的「紅包」,更沒有「藥品回扣」,香港醫生的收入是固定年薪——為了評估醫生的薪酬級別,港府為此還專門建立了一個醫療信息系統,醫療管理層可以通過這個系統看到任何一個醫生的診療行為,並據此對醫生的級別進行評價,之後,由香港特區政府全額支付工資。
透過香港治理「城市病」的思路和舉措,可以看到內地大中城市發展難題背後是經濟發展模式和社會管理體制的亟待完善。
(本文來源:中國新聞網)
推薦閱讀:
※一線城市二流大學、二線城市一流大學,你怎麼選?
※為什麼說窮全湖北之物力,成大武漢之威名,建議湖北省改名武漢省?有什麼證據嗎?
※別開生面地介紹一下自己的城市?
※要了解一個城市,需要知道哪些數據?
※廣西首府是如何從桂林遷到南寧的?
TAG: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