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臟腑點穴推拿導引法——腿部分筋法
道家臟腑點穴推拿導引法——腿部分筋法
腿部分筋法:凡治腿部時,病人仰卧,必須將其腿戳起,足趾里合,其腿部的筋,自然技勁。方能施治。
第一式:用兩手大指,扣住右腿膝蓋上虎膝部位,兩手食、中指及無名指,扣入右膝後兩邊的筋,向左側面緩緩扳下,緩按三五次。
用兩手扣住膝後兩側面的筋,緩緩扳下。此部的筋,上通腰背,下達於足,用此式以抌技其腿的全部及腰間的筋。
第二式:仍將右腿戳起,用右手大指捺拿膝蓋—上,中指和無名指扣陰陵泉部位。用左手食指和中指扣住右膝上面大筋,大指扣住膝後,食指和中指撥膝上面的大筋,緩緩向前撥動至腿腋止。
一手將膝上面部位的筋按住,順筋勢分撥至腿腋止。此部的筋,上穿繞骨盆,通於腰部,下達於膝部。
第三式:右手掌仍按膝上,用右手中指和無名指扣住膝面,左手大指扣住右膝後外側大筋,緩緩向前撥動,至環跳部位止。
一手將膝後外側部位的筋按住,順其筋勢,分撥至環跳部位。此部的筋,上通於腰間,下達於足部。
第四式:左手掌按膝上,用右手中指和無名指扣住膝面,大指扣住右膝後內側大筋,緩緩向前撥動三五次。
一手將膝後內側部位的筋分撥,此部的筋,上通腰部,下達足部。
第五式:病人右腿戳起,用右手食指和中指扣住右腿彎里側陰陵泉部位的大筋,大指扣住膝上,用左手大指扣住右膝下迎面骨上端,食指和中指扣委中部位的筋,向下緩緩撥動,揉送至承山部位止,如是三五次。
一手將膝下後面委中部位的筋撥動:順其筋勢,撥至承山部位。此部的筋,上通於腰,下達足跟。
第六式:左手扣住腿腕,用右手食指和中指按右膝下內側,大指扣住右足三里部位的筋,順其筋勢,向下緩緩撥送,至懸鐘部位止(即外踝上2寸)。病人的足趾及腿背,均有感覺,如是三五次。
一手將膝下外側三里部位的筋撥動,至懸鐘部位的筋止此部的筋,下通足趾,撥動時,其足趾必有感應。
第七式:病人右腿仍戳起,用右手大指扣住右足三里部位的筋,食指和中指扣住後面:同時左手食指和中指扣住右是跟踺。大指分撥腳腕的筋。自右足內踝起,經解溪部位至外踝止,將其筋絡往後撥動,如是三五次。
一手大指,往複分撥其足腕部位的筋,此式系活動其各足趾的筋。
第八式:右手仍如前式,位置不變,用左手大指撥動腳背前面的筋,自右足大趾起,至小趾跟止的筋,往複撥動,如是三五次。
一手大指,將足大趾跟至小趾跟的筋,往複撫撥,以動各足趾的筋。
第九式:醫師用大指從患者的足跟部向腳心部搓、掐直到足趾尖端。接著再用大指指甲切菜式掐患者腳掌部,連續掐數遍。然後用大指甲掐患者腳趾及腳尖部數遍。
最後用手指或手掌彈撥、揉搓患者腳面。並用手指掐其腳趾四縫處數遍。
第十式:病人右腿戳起,右腳外側壓在左膝上,用左手中指和無名指扣住右膝後內側陰陵泉部位的筋,左手大指扣住膝上,用右手大指指端,分撥左三陰交穴的筋。
一腿蜷起,其腿壓於另一腿之膝蓋上部。一手將膝上陰陵泉部位的筋用大指扣住,食、中指按住膝部向下捺,以抗技其腿部的筋。同時另一手的大指端扣按住三陰交穴,分撥其筋,以通任督二脈之氣。
第十一式:左手中指和無名指仍扣住右陰陵泉的筋(與上式同),右手握住右足內外跺,曲伸抌技三五次。
一手扣按住陰陵泉部位的筋,一手握住足跟。將其屈伸枕技,以活動其腿的全部筋絡。
第十二式:再將右腿戳起,足跟靠住股間,足趾微往裡合。用右手大指扣住右膝外側大筋,食指和中指按住膝上,用左手大指按住右足兩解溪部位,食指和中指按住足外踝及足跟。用右手掌按右膝上,向左側面緩緩下按三五次。
將其腿仍戳起,用一手按足腕部位,一手用大指或食、中指,扣住膝後外側的筋,將手掌按膝部,緩緩向里合捺,以抌技腰間及全腿的筋。
第十三式:右手仍不動,位置不變,但向左側面壓按至左腿上。用左手叉開,在右環跳部位揉推三五次後,即順胯後推至腎俞穴,左手即改成鉗形,將兩腎俞穴扣住,撥一二次為止。
一手將膝後外側的筋扣住,手掌按膝,往裡合壓,將其腰腿兩部的筋,抌技舒開。一手叉開,揉推環跳部位的筋,以活其氣血。治右腿時,揉推環跳,即順其筋勢,推到腎俞部位,即扣按腎俞穴兩旁的大筋,以升其腎氣。此部位為兩腿的筋絡發源之所在,扣按此部的筋,則兩腿的氣血均活,一次即可。因治右腿手勢較順,故用之。如治左腿,推按至環跳即止。
第十四式:手法與第一式同。
4、左腿分筋法: 與右腿分筋法的手式基本相同,病人仍為仰卧式。右腿平伸,足心向下,足趾往裡靠合,足跟與股相對:醫者站在病人左側。依照或腿分筋法的手式,進行操作。右腿分筋法第十二式,「加治腎俞一次」,左腿分筋法不必加治此穴。其法參閱右腿分筋法各式及附圖,不再贅述。
5、兩腿合治:病人仰卧,兩腿戳起,施術者與病人對面坐,並將右腿蜷起,壓住病人兩腿腕解溪部位,用右手捺住左腿膝上,左手捺住右腿膝上,向前及左右搖擺扳技三五次。兩手指交叉,再將病人兩腿往懷裡扳技一次為止。
以上為腿部分筋法的說明。因腿的部位比較大,筋亦較粗,故施治時,必須將其腿戳起,使筋校起,以便撥動。入手時,先將膝部上面的筋撥動,此為腿部之總筋。撥此部的筋,氣血能活動。再將膝下部位的筋,按式分別撥動,使其膝部及足部的筋均動,然後再將腿蜷起下壓,以抌技其筋。分撥其三陰交穴,以通其任督兩脈之氣,活其氣血。再屈伸抌技其腿,使其全部之筋活動。再將其腿部之筋壓捺,以抌技之,揉推其環跳部位的筋,以活其氣血,扣按腎俞,以升其腎氣,腎氣足,則腿部的血液循環,即可恢復正常。筋能得其保養,痛即可止。拘攣枯痿者,即能行動,彈力回復,行動即可靈活。且人之行動,皆靠兩腿之力分擔,若一腿發生障礙,其好腿必增加負擔,久之必過力,即氣血亦因之不足,漸漸好腿亦動作不靈。故施治時,兩腿均治,以為預防之計。
至於兩腿並治之法,其作用亦為抌技兩腿及腰間的筋,使筋舒血活。臨症時,如遇痿、拘、抽、枯等症,可斟酌靈活運用。
腿部施治時,其手用力較大,但亦不須用猛力,力猛則被摧。臨症時應用手法,須細察病的情況,及其內部的氣分盈虧,因人因病而施,用力不可猛,須緩品之。細心鑽研,方能領悟此法之用。(摘自張官生《道家臟腑點穴推拿導引法》)
推薦閱讀:
※信奉道家思想的人,怎樣在實踐中修身養性?在處理人際關係以及生活事業上與不信的人有什麼區別?
※如何評價王力平先生關於內丹功法的解讀?
※國學入門四書、經、子、史、最新最好的註解本如何選?
※坐忘和禪修的修鍊目的是相反的嗎?
※快樂人生的前提——認識命運(二)
TAG: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