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JC(新聞傳播學) 版

1.3關於互聯網的哲學研究

中國學者對互聯網路的興起、虛擬現實技術以及信息化、網路化等問題產生了極大興趣

。在自然辯證法領域,相關的哲學探討集中在如下幾個問題:虛擬現實、互聯網等技術

對物質、精神這種本體論二分的啟發和挑戰,這些技術對人類生存方式、主體性的影響

以及隨之而來的價值判斷。

1.3.1 虛擬概念的探討與虛擬空間的誕生

關於"虛擬"的探討最初是從虛擬現實技術開始的,隨著電腦技術和互聯網在中國的普及

,"虛擬"一詞被賦予更多的含義,在不同學者眼中,虛擬和非原子特性、信息等概念糾

纏在了一起,承擔起某種本體論任務。

用專業的語言來說,虛擬現實是"一種可以創建和體驗虛擬世界的計算機系統。虛擬世界

是全體虛擬環境或給定模擬對象全體。虛擬環境是由計算機生成,通過視、聽、觸覺等

作用於用戶,使之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的互動式視景模擬。"人們在虛擬世界的感受,其

特點是三"I":沉浸性、交互性和構想性(Immersion-Interaction-Imagination)。這

也叫虛擬技術三角形。

劉友紅認為,虛擬性指比特的非原子特性,如沒有體積、重量等物理性質及其超越自然

時空的特點等等。虛擬即符號化。虛擬生存就是作為人的文化生命存在的意義符號生存

他說,人們一般從"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將"虛擬"理解為通過技術手段對自

然和人類生活進行人工仿製和再造,與計算機自動的符號處理相聯繫,將電腦網路的"虛

擬"理解為數字化,即以0和1組合的bit數據對人類現實社會裡的信息轉換和計算機符號

處理過程。由此,一般從信息的存在狀態和外在表現的無形性去定義,虛擬性被理解為

比特的非原子特性,如沒有體積、重量等物理性質及其超越自然時空的特點等等……"虛

擬"即是符號化,符號化是人創造意義生存的活動,與之相聯繫,"虛擬"生存就是作為人

的文化生命存在的意義符號生存。

他說,現實社會裡有物質、能量、信息三種基本要素,而物質和能量直接立足於自然客

觀實在,與信息存在質的差別,不能通過計算機數字化。"虛擬"生存不能虛擬物質和能

量,不能全面複製和再造社會存在的各個方面,它創造的只是新的信息文化空間及與信

息相關的人類生活世界。

可以發現,劉友紅對虛擬概念並沒有嚴格的定義,他搖擺於尼格羅龐蒂的"原子比特"兩

分法和符號理論之間,又參考了以往資訊理論、控制論等關於信息的一些論點。劉友紅認

為電腦網路促成了一個和現實社會對應的網路社會或網路世界。他將現實社會與網路社

會做的對比,其依據基本上都來自尼格羅龐蒂的《數字化生存》。劉說,在現實社會裡

,自然存在物以及人的勞動的物化結果作為一種實體存在,其基本形態是以原子為單位

的具象物質,人們可以通過感官或科學工具直接感知,其基本性質是立足於自然基礎的

客觀現實性或稱為直接的現實性,產生於自然本身或人對自然的直接改造,表明它自身

內在地固有自然的性質和特點,受自然的限制很大,如可移動性、複製和再生能力差,

越用越少等。與此不同,電腦網路社會裡的實體則呈現為bit,它是數字化信息的最小度

量單位,是計算機二進位轉化和處理後的0和1的字元串。

劉的敘述中存在著許多混亂的地方,現實社會、網路社會、信息、比特、原子這些概念

之間的關係到底如何,劉的解釋很不清楚。

殷正坤則將"虛擬"含義概括為兩種情況:1 .用電腦網路代替傳統的信息產生和傳遞方式

,並把以這種方式進行的人們之間的思想交流或信息交換、存貯、獲取過程稱為虛擬,

如虛擬愛情、虛擬圖書館、虛擬大學、虛擬社區等等。在這個意義上的"虛擬"是電腦網

絡技術發展的產物,是數字化方式傳輸和貯存信息的形式。2 .指一種缺乏相應組織結構

卻能產生與傳統組織同樣的完整功能的組織系統,如虛擬企業、虛擬銀行等等。

針對劉友紅的主張,殷正坤認為,從哲學上探究虛擬,不能單純從"數字化方式的構成"

和"符號化"的定義上去理解了。他認為,如果從認識論的角度理解,"虛擬" 指一種超越

現實的創造性的思維活動。如果說我們可以通過電腦網路技術的"虛擬"來實現現實中不

可能的可能性的話,例如用虛擬現實技術預演事物發展的多種可能性,那麼,我們早就

可以思維或思考事物發展的多種可能性了(在現實中,事物發展則只能實現一種可能性

而排斥其他可能性的實現)。從這個意義上說,網路的虛擬,仍然只是人腦這種思維功

能的延伸。

陳志良認為,虛擬作為一種中介方式不同於人類歷史上的其他中介方式。虛擬使人類第

一次真正擁有了兩個世界:一個是現實世界,一個是虛擬世界;擁有了兩個生存平台:

一個是現實的自然平台,一個是虛擬的數字平台。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自然平台與數

字平台,相互交叉,相互包含,從而使人的存在方式發生了革命性的變革。

他說,在我們時代,虛擬特指用0 - 1數字方式去表達和構成事物以及關係,具體地說,

虛擬是用數字方式去構成這一事物,或者用數字方式去代碼這種關係,從而形成一個與

現實不同但卻有現實特點的真實的數字空間。虛擬之所以叫虛擬,是因為在形式上虛擬

構成了這一事物,它對於我們是一種感性的真實的存在,但實質上這一事物不是原本的

事物,而是一種數字化方式的存在;或者,我們通過數碼關係替代這一關係,通過啟動

數碼關係而使實際關係按人的目的運轉起來,從而使人具有了一個普遍化的數字中介系

統,它使人的勞動方式、生存方式等具有普遍的數字化意蘊。

總的看來,中國學者的這些哲學探討,都強調計算機和網路技術促成了一個和物質空間

對應的數字化的虛擬空間的誕生,而精神就棲居在裡面進行交流。

尼格羅龐蒂的《數字化生存》一書最早提出了這樣一個值得關注的區分:原子和比特。

尼氏的看法是,從原子(Atom)到比特(Bit)的轉變是不可逆轉。在網路世界裡,一切能夠

轉化為比特的東西都能夠跨越時空進行傳遞,這些能夠形式化的東西目前主要是視聽材

料。而那些由比特構成的物質則只能在物理空間中進行傳遞。尼氏向人們介紹了MIT和其

他研究機構最新的科技成果,但在科普工作之後他並沒有深入探討這些技術的哲學意義

從哲學的角度來看,原子和比特的區分,與哲學史是一直糾纏不休的物質與精神、甚至

靈與肉的區分有著怎樣的聯繫或能夠提供怎樣的啟示呢?綜合前面提到的諸多觀點,我

們目前能夠得到的答案只能是,互聯網為傳統哲學問題提供了一個無與倫比的實驗室。

或者說,那些傳統的思辯問題被高技術轉化成另外一種形式,一種觸手可及的形式。

對於網路促成的精神空間,存在諸多描述方法,如網路空間、虛擬世界等。在英文著述

中,cyberspace一詞用得非常廣泛。這個詞最早是威廉·吉布森在其1984年出版的《神

經漫遊者》中創造的。1990年代初,cyberspace一詞被J. P. Barlow借來形容人們通過

電腦進行網路交往的那個虛擬空間,後來被越來越多的人使用。由於這個詞的漢譯一直

存在不同意見,如"賽博空間"、"網路世界","電腦化空間" 等等,因此沒有流傳開來。

關於網路,還存在其他各種各樣的譬喻,如信息高速公路、第四媒體、虛擬社群等等。

而Cyberspace一詞則鮮明地強調,人們藉助計算機和網路技術,構建出一個虛擬的交往

空間,擁有相對獨立的意義。

美國學者Margaret Wertheim在其著作The Pearly Gates of Cyberspace: A History o

f Space from Dante to the Internet中主張,網路空間恢復了西方長久以來隨科學發

展而逐漸褪去的心物二元論傳統。她認為早期西方哲學思想最大的特色在於把物質與精

神對立起來的二元宇宙觀,而且在思考人類的本質時,偏重於精神面。

Wertheim認為,二元論思想落實到空間觀時,所展現出來的是把世界看成是由靈魂所在

的心靈空間與身體所在的物質空間所組成,而且從中世紀甚至文藝復興早期為止,無論

是哲學、藝術、還是科學都是以精神面的宗教信仰為其終極關懷。直到科學革命展現出

來的效力使得人們將注意力的焦點轉移到物質世界之上,而精神世界則因為無法被科學

地研究,以致於消失在我們的視野及思想中。展現在空間觀上則是物質空間的擴張壓縮

了心靈空間,人們不再認為世界是由心靈與物質兩種空間所構成,而我們頭頂的天空中

,也不再有上帝或天使的存在。但網路空間的形成卻挑戰了對於空間的一元化物質性構

想,網路空間雖以物質為基礎,主要卻是由信息、比特、乃至於思想、想像等構成,進

入網路空間時,物理上的身體不須跟著移動,這使我們再度察覺到在可見的物質空間以

外,另一種多維度的心靈空間的存在。

上面所有學者的工作大體上說明,與由物質組成的現實空間相對應,計算機互聯而成的

網路構造出一個供精神棲居的虛擬空間。


推薦閱讀:

美妝頭條—上下九"美容陷阱":臉被塗花 不掏錢怎脫身?
如何看待《全球零距離》今年的2月12日那期?
你覺得今日頭條能做下去嗎?
如何評價柴靜?
許章潤:我拒絕與這個時代和解

TAG: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