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圈子情結」的前世今生</H2>學習時報
05-25
作者:司徒偉智 來源:學習時報 字數:2303「圈子」之為用,越來越新奇。在一個社交場合,聽得友人A介紹經驗:「如今我只找朋友做生意。碰上圈子外的,好不容易訂下合同,可是到頭來錢啦物啦都可能有去無回。」友人B跟著自嘲:「小說投稿也跟上潮流呢。你沒進入那個主編的圈子,就不靈,進入了,准行。這是我半年來的新發現。」不愧是研究歷史的,友人C對於如此「人際交往新發現」給予專業性評價:「還是『熟人社會』的延續,不算新,挺傳統。」想想也是,傳統社會才最講究「圈子」。費孝通早在近70年前寫的《鄉土中國》一書,就提出在中國的鄉村全是彼此看著長大,「這是一個『熟悉』的社會,沒有陌生人的社會」。鄉里鄉親的交往,全憑相熟度、關係度。好比投石入水的漣漪效應,一圈圈漣漪擴展開,愈遠愈疏,愈近愈密。最密的「小圈子」,非本家叔伯舅姨或外姓「鐵哥」「鐵妹」則莫入,屬於「熟人社會」里的核心單位。存在決定意識。不過意識有相對獨立性,打下血緣宗族出身印記的「圈子情結」會橫向位移,從鄉村走向各行各業各階層。官員出自社會,社會影響官員,昔時官場不就處處可見這一圈那一圈?你聽聽雨果譏諷的:「他們自己高升,同時帶著衛星前進,那是在行進中的整個太陽系。」叫「小圈子」也好,稱「太陽系」也行,從中透視出同一類官場德性。一入「小圈子」,既為核心單位中人,最須講究「義氣」。義氣的優點是注重情誼,缺點是只重情誼。見圈內事,必幫,哪怕是壞事;見圈外事,懶理,哪怕很正當。你看古代推崇的一班「義士」,有多少其實彰顯的是圈內之誼亦即投桃報李的個人情義,缺乏大義,不夠正義。不信,你仔細讀讀《史記и刺客列傳》,掂量一下那班慷慨悲歌的好漢是否當得上司馬遷稱頌的「主意較然,不欺其志,名垂後世」,引來詩人駱賓王、李白等代代歌詠?公子光為殺吳王僚而找來專諸,「既得專諸,善客待之」,質言之,即專諸先收了人家的禮。太子丹圖謀刺秦王而結交荊軻,更是明顯的感情籠絡:「太子日造門下,供太牢具,異物間進,車騎美女恣荊軻所欲,以順適其意。」至於門客豫讓不折不撓不惜自殘,必欲替新主子智伯報仇而追殺趙襄子,無非在於昔日主子「皆眾人遇我,我故眾人報之;至於智伯,國士遇我,我故國士報之」。說穿了就看在「智伯甚尊寵之」的份上,這算哪一號「國士」,不啻是互相利用,小恩小惠換來個「小兄弟」。親不親,圈上分。任你大大小小是非,一碰上老兄老友老關係,我立馬判定、選邊、站隊。費孝通是深刻的,他從「我們大家是熟人,打個招呼就是了,還用得著多說么」「這不是見外了么」的尋常話語中,分辨出其間具備「現代社會的阻礙」之或然性。原因在於:「現代社會是個陌生人組成的社會,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細,所以得講個明白;還要怕口說無憑,畫個押,簽個字。這樣才發生法律。在鄉土社會中法律是無從發生的。」一個「陌生人社會」,概括出農耕小生產轉入工業大生產時代的人際交往特徵。商品講究順暢流通,貿易看重比較優勢,不僅CEO需要滿天飛,打工仔也需要「鳥一樣自由」,值此人口大流動社會形態,必然到處碰上陌生人、且多的是匿名者。更甭提後續的信息社會,憑個滑鼠走天涯,網購微博伊妹兒,「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於是應了美國學者弗里德曼那一段關於「陌生人社會」的經典描述:「走在大街上,陌生人保護我們,如警察;陌生人也威脅我們,如罪犯。陌生人教育我們的孩子,建築我們的房子,用我們的錢投資……。」陌生人保持日常互動、確定彼此邊界,務須依賴一系列契約規則,旗幟是教化的道德,底線是強制的法律。「有糾紛找法律」成為共識,欲找老兄老友老關係,難矣哉。難找,他還是使勁兒找。熟人社會的經驗,或曰「圈子情結」,會發生縱向位移,這也是意識形態相對獨立性在陌生人社會的表現。誠然,看病找相熟的醫生,求教知識難點找老同學,處對象也找老鄉介紹……控制在適度範圍內,則可。泛化開來,奉行「熟人是一寶,關係最重要」庸俗哲學,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只顧拉拉扯扯,加上飛短流長,則不可。一個地方一個單位契約不立、規則虛化,無勞而厚俸,建功卻無酬,行為評價的不確定性陡增,人們難以對未來作出準確的預期,則公平競爭何可期,工作怎能搞得好?尤可畏者,是好些官員也樂此不疲。某地一項社會調查顯示,85%的受訪者認為本單位領導層存在「小圈子」,豈不令人揪心!身負社會重託、百姓厚望,他主要心思卻盤桓在自己腳下一丁點地兒圍出的圈圈內,拉上幾個「同鄉」「同窗」「同好」,熱衷勾肩搭背、推杯換盞、私相授受,擺脫不了荀悅概括過的「連黨類以樹虛譽」「結私交以立強於世」的封建官場情結。殊不知現代社會的管理亟待新型組織紐帶,去「圈子」化,樹契約化。難忘被譽為「管理學界的現代化組織天才」的斯隆,他領導下的早期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曾久盛不衰,要訣之一即平衡與部下的關係。後人憶述:「斯隆擔任總裁的50多年裡,他沒在通用公司結交一個朋友。要想和他成為真正意義的朋友,那前提就是你先離開通用。」同事中難免有興趣契合者,但他嚴格自律跟所有部屬等距離交往,其理由即:「董事會讓我坐在這個位置上,給我很高的薪水,不是讓我來交朋友的。我的工作是評估各人表現,做出正確的人事決策。假如我和某些同事有極深的交情,自然會有好惡之分,就影響我決策的客觀性。」一個「等距離交往」,可取。不要說蠅營狗苟之輩,就是表現好的幾位,你當主管的也切忌過從甚密。對待下屬,壞兄弟,說不;好兄弟,也說不。總之上下級間不容稱兄道弟。該學一點老舍塑造的沙子龍,他懂得在新的熱兵器時代再操弄快進連刺的「五虎斷魂槍」就鬧笑話了,鏢局索性就改成客棧了。硬體變,軟體也須變。在日益成長的契約社會、法治社會裡,作為鄉土社會、血緣社會遺迹的「圈子情結」還有什麼立足之地?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我們該如何以最快的速度「讀書破萬卷」呢?
※《為什麼學生不喜歡上學》筆記
※Python中階教程之利用不定參數優化代碼
※乾貨|大學四年,逆襲成為高階學習者我經歷了這五個階段
※人之患,在好為人師——淺談中國網民的一些怪現象
TAG: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