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文昌祠:恩施古城的靈魂

大凡封建社會建有城池就有廟宇,有廟宇就供奉有神靈,尤以供奉文昌帝君(俗稱文曲星)神像為多。恩施也不例外。

 作為湖北省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據說恩施古城為船形,而矗立在古城中心的寺廟文昌祠則為桅杆。故舊有:「城為舟形,祠為桅,桅必舉,船始通」之句形容其美妙。

 文昌祠又名文昌宮、文昌廟。位於恩施市解放路103號清江西岸鰲脊山頂。祠後為奎星樓遺址,祠下為城隍廟,共同組成了佔地1.3萬平方米的古建築群保護區。為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據《恩施縣誌》載:「文昌祠原建於城南門處,即衛學舊址,今改為書院。嘉慶三年(1798年),知施南府事、前恩施縣知縣尹英圖將其移建於城內鰲脊山。」而《恩施縣誌.新建文昌祠碑記》亦載有:文昌祠建於清嘉慶三年,由署恩施知縣尹英圖主遷於鰲脊山之巔,並移城隍廟于山下,成為恩施城區的重要名勝景觀。

 據有關資料介紹,文昌祠桂香殿原供奉文昌帝君神像。據說文昌帝君是文昌與梓潼帝君合稱。文昌,又名「文曲星」,是古代中國神話中主宰功名祿位之神。傳說姓張,名亞子,居蜀七曲山,仕晉戰死,後人立廟紀念。據道教傳說,玉帝命梓潼帝君掌管文昌府和人間祿籍,元仁宗延佑三年,將梓潼帝君加封為「輔元開化文昌祠祿宏仁帝君」,後經乩壇一番制用即成為文昌帝君,與文昌神合而為一。魁星樓供奉魁神。「魁星」為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奎星」神的俗稱,奎星原是中國古代「二十八宿」之一,稱為「奎星」,後被稱為主宰文章興衰之神,漢代就有「奎主文章」之說,後世建奎星閣以崇祀之。傳說中的奎星神像「不能象奎,而改奎為魁,又不能象魁,而取之字形,為鬼舉足而起其斗」。故魁星神像頭部象鬼,一腳往後翅起,如「鬼」字之大彎鉤,一手捧斗,一手執筆,意謂用筆點中試人之姓名。至於城隍廟則供奉城隍神,它是神界在城中的最高長官,人們尊重稱它為「城隍爺爺」。道教所傳,最初為守護城池的神,唐初兼管治安,宋代以後並管文人科舉、水旱疾病、生老病死等。但恩施奎星樓和城隍廟是否供奉魁神及城隍神象,今已無從查考。

 文昌祠座西朝東,佔地800平方米。三進兩院。由牌坊門、庭院、卷廳、桂香殿及側面的過樓、南庭院和酒樓組成。

 其中牌坊門為文昌祠的正大門,為四柱三樓三間,磚石結構,中高9米,門框為青石砌成,高2.4米,寬1.63米,上作二龍戲珠、雙獅鎮門和「萬」字雕刻。

 庭院中原有戲台,兩邊靠門牆各有後室一間,為舊時演唱南戲的主要場所。今庭院四周牆壁嵌滿古碑,正前方嵌一正方形雙龍珠石刻,四角陳列有雕刻精細、栩栩如生的「二十四孝故事」石墩。

 卷廳又稱過廳,中高4.5米,進深7.5米,建於清咸豐年間。卷廳兩坡頂為硬山建築,面闊三間,進深一間,檐柱上有透雕人物斜撐,柱石高大,雕刻精細。

 桂香殿為文昌祠正殿,高10米,深8.5米,為重檐歇山頂建築,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殿內有六列圓柱共24根。大殿前下檐與卷廳相連,形成勾連搭式。過樓即偏屋,位於桂香殿南面,坐北朝南,其後檐牆與桂香殿相連。兩山牆有牆垛與墀頭,面闊三間,進深一間,明間有格扇門,兩次間為花格窗。出過樓為奎星樓院落,又稱南庭院。正南面為奎星樓遺址,原為六角三層樓閣,20世紀50年代初期朽廢拆除,現其石門和基址尚存分明。南庭院四周牆壁嵌滿古碑,牆頭有牆帽和薄磚做的花窗。

 酒樓位於南庭院的左側,在園門之上的一扇面石上刻有「酒樓」二字,於清咸豐年間李道南等創議而建。今存酒樓建築為1983年重修。

 文昌祠歷經風雨侵蝕,多處毀損。1961年,由恩施縣文化館新換抬梁站柱和大部分檁子、瓦面,過廳地面升高與大殿平齊。1964年,原戲樓朽廢拆除,後於1983年增設碑壁4塊。1984年恩施市文管所成立後,先後於1985年至1986年修建祠後保坎,加高圍牆,修復了桂香殿瓦面、飛角脊飾、山門彩塑,月台踏步和半逸享。1988年,文昌祠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又列為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8月市文管所建仿古建築並排兩棟二層門面,修復了塑花門牆。1996年4月,遷移了市文化館、圖書館遺留房產。同年7月,拆除了奎星樓遺址內危房。

 此外,城隍廟位於山下大院壩正後方,背靠文昌祠,目前保存有面闊三間的木瓦結構建築和部分遺址。1949年前,文昌祠曾為國民黨恩施縣參議會和縣政府駐地。1952年,先後為恩施縣人委、中共恩施地委、恩施專區文工團駐地。1953年後,恩施縣文化館、圖書館、文化局陸續至此辦公。1996年4月,遷移了市文化館、圖書館遺留房產。1997年底,對城隍廟進行了維修。

推薦閱讀:

致敬我親愛的肉體
靈魂的呼吸
修鍊界的那些事,肉體就是靈魂的一件衣服而已

TAG:靈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