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香港推「首置上車盤」,對暴漲的香港房價影響幾何?

 文 | 畢老叔

 

香港新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以下尊稱:林鄭)在10月11日(上周三)發表任內第一份施政報告,萬眾期待的農地政策在報告中隻字未提,事先宣揚的「首置上車盤」只有區區的1,000個單位,並且詳情欠奉。

 

市場看穿了政府在新增供應、壓抑樓價上有心無力,部分聰明資金率先追入樓市,施政報告後短短3天,一、二手樓市已錄得7宗破紀錄成交。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

另外,農地轉換重估的預期落空,讓不少本地發展商的股價大跌,但隨後兩日回穩,部分更重拾升勢。如:此前,因農地儲量排名前列被資金追捧的新世界發展(0017.HK)與新鴻基地產(0016.HK),當天股價分別下跌1%和1.75%,之後緩慢回升。這幾天的股價走勢幾近相同。

(圖片來源:富途)

一、「首置上車盤」無礙大局

 

林鄭上任至今,刻意迴避多個政治爭議的熱點,意圖把市民的視線帶到民生議題。現今香港最受關注的民生議題莫過於住屋及置業需求,林鄭急需提出可行的解決計劃,才能抵擋各方壓力。因此,施政報告中對未來新增房屋的著墨不多,非不為也,實不能也。

 

林鄭在施政報告中表示,未來數年新增房屋仍然維持公私營各半的比例,和研究機構大致認為至2021年每年增單位約40,000個,因此1,000個「首置上車盤」單位在2021年落成時,只佔整體供應的2.5%,實際影響輕微。

 

至於報告中提及的「綠置居」和「白居二」恆常化,只是公營房屋內部調配給不同收入階層人士,並無新增建屋。

 

「綠置居」和「白居二」非新增供應

 

「綠置居」全名為「綠表置居先導計劃」。顧名思義,申請者必須為持綠表資格的人士,即公屋住戶,或正輪候公屋人士。房委會在2016年10月推出首個綠置居項目「景泰苑」,最便宜的開放式單位僅售94萬港元。

 

林鄭在報告中聲稱「公屋住戶購買新樓遷出,公屋單位再分配予公屋輪候人士」,但細看不難發現這只是數字遊戲。

以計劃於2019年落成的火炭綠置居項目為例(火炭位於香港沙田區,是沙田主要工業區):

初步技術評估認為,可把約5,000個新公屋單位轉為綠置居出售。

若5,000公屋住戶購買單位並遷出原有居所,騰空5,000個單位予輪候公屋人士,加上另外約10,000新增公屋,2019年可解決1.5萬戶的住屋需求。

 

然而,沒有綠置居計劃,1.5萬個單位全數分配予公屋輪候人士,同樣是解決1.5萬戶的住屋需要。綠置居看似只為了讓部分公屋租戶圓業主夢。

 

「白居二」全名為「擴展居者有其屋計劃第二市場至白表買家」,計劃是每年抽出若干符合居屋「白表」申請資格人士,允許他們購買未補地價的居屋單位。首批白居二配額於2013年1月推出。

計劃所牽涉主要為二手居屋市場,免補地價也增加居屋的吸引力,但對新增供應沒影響。

2017~2021年香港本地新增房屋供應情況

(UBS在10月11日刊發的研報)

 

輿論壓力迫在眉睫,林鄭仍然一籌莫展,原因大概是未想出方法打破近幾年政府無法補充土儲的困局。維港不能填,郊野公園不容討論,地契到期承諾續期,發展密度降低,官地賣一幅少一幅。

 

曾經市場一度憧憬政府在發展新界農地會有新政出台,能善用這些閑置多年的土地。期望落空或許是政府與發展新界各持份者(指:利益相關者)的談判陷於膠著有關。

要了解發展新界郊區,轉換農地建房的困難所在,不妨先分析一下近年爭議不斷的香港新界東北區發展。

 

二、東北區發展已說了30年

(圖片來源:南都網)

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的內容為:

將古洞北、粉嶺北和坪輋、打鼓嶺的農地劃為新界東北新發展區,用作住宅和商業發展,合共佔地787公頃。

新發展區於建成後,可以提供59,900個住宅單位,等於現時每年新增房屋的1.5倍,能為172,300人提供居所。

 

早在1990年代,當時的港英政府已研究發展新界東北成為新市鎮。1998年,項目被納入政府的發展策略檢討,只是後來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和2003年SARS事件讓房地產市道低迷,計劃一度被擱置。直至2007年,前任特首曾蔭權連任後,計劃才被重新提上日程,展開公眾諮詢。

 

諮詢可謂是政府惡夢的開始,它迅速成為各政治勢力的角力場,不斷圍繞扼殺香港農業發展、諮詢過程透明度低、官商勾結,甚至發展的必要性等議題進行爭辯,最終甚至演變成肢體衝突。

 

參與爭論的持份者大概可分為以下幾類:

 

政府;

已屯地的發展商;

原居民(持有土地較多);

非原居民(多為租客,持有土地的業主較少);

環保團體。

 以上的劃分,並未包括背後的政治團體。

 

從利益角度分析,發展商和原居民的立場較為一致,無論政府選擇向地產商收購土地(預算以400億港元收購相關土地),或者以公私營合作模式發展,均可大幅提升所持有的土地價值。

原居民私人土地多為世襲,成本近乎為零。部分發展商早於20多年前已逐步吸納,平均成本呎價只有約1百港元。因此,落實發展後,兩者所持土地價值翻10倍以上毫無懸念。

 

上述兩個群體與政府的矛盾在於利益如何分配,對發展商和原居民而言,發展總比不發展好,與政府的談判只著眼於實際的金錢利益。上水鄉委會主席侯志強就曾表示,只要有合理賠償,發展沒有問題,「你畀夠錢我,祠堂都可以畀咗你」。

但對政府而言,補償的過程容易陷入官商勾結的指控,為辯解疲於奔命,發展進度一拖再拖。

 

非原居民多為租用土地居住或耕作,政府收地所獲的補償遠少於業主,一般金額並不足以在其它地方重置相似環境的居所,所以,偏向反對發展或爭取更高的補償金額。

坦白說,租住鄉間的非原居民,部分可能是為了享受寧遐逸樂,但更多居民是為了租金便宜、空間寬敞,才搬進這種交通不便的地方。

理論上,提升搬遷補償金額,或提供更好的新居,安置受影響的住戶,實現多贏的局面,讓其支持發展並不難。

 

然而,無論國內,乃至全世界的舊改都遇上這個問題:發展商與原居民對於何謂合理補償的認知差距,何止千里。

 

環保不為利益更難商議

 

至於環保團體或居於區內的環保人士(原居民或非原居民),其價值在於環保至上(有別於現時主流觀點,以經濟增長為崇高價值),而任何發展均對原有生態造成破壞。

即使發展計劃提及的綠化地帶或許較現時更多(現時大量農地已荒廢),但建設過程對環境的破壞無可避免。或從另一角度看,符合環保團體眼中的發展方式,要不技術上不可行,要不成本過高,最終違背壓抑樓價的目的。

這種因價值差異衍生的爭議,妥協達成共識近乎不可能。

 

難怪東北發展計劃自2007年開始規劃和諮詢,到現在已10年,計劃仍然在規劃和諮詢。人生又有幾個10年呢?!

 

以上的問題並非新界東北獨有,新界任何鄉郊地區都齊集上述的持份者。政府發展東北所面對的問題,在其它地方也一樣會碰上。

因此,東北發展的問題未解決,相信難以看到政府會有任何持續增加土地供應的良方。

 

看透了政府在增加房屋供應上的無能為力,意味著只要國內外經濟沒大波動,需求不減,本港樓價的升勢已非人類可以阻止

樓市動輒需數百萬首付的入場門檻太高,股價相對凈資產折讓愈30%的香港本地房地產企業,其最後盛宴相信仍會持續一段時間。

 

(CLSA在10月12日刊發的研報)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南華早報》爆料美國政府黑客攻擊中國及香港?
中國最宜居的城市竟然是香港,憑什麼?
香港碩士畢業直接回內地工作值得嗎?
川粉邏輯在香港問題上的偉大實踐

TAG:香港 |